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一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与分析1.实验目的(1)学会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2)利用逻辑转换仪对组合逻辑电路进行分析与设计。
2.实验原理组合逻辑电路是一种重要的数字逻辑电路:特点是任何时刻的输出仅仅取决于同一时刻输入信号的取值组合。
根据电路确定功能,是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过程,一般按图1-1所示步骤进行分析。
图1-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根据要求求解电路,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过程,一般按图1-2所示步骤进行设计。
图1-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3.实验电路及步骤(1)利用逻辑转换仪对已知逻辑电路进行分析。
a.按图1-3所示连接电路。
b.在逻辑转换仪面板上单击由逻辑电路转换为真值表的按钮和由真值表导出简化表达式后,得到如图1-4所示结果。
观察真值表,我们发现:当四个输入变量A,B,C,D中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0,而当四个输入变量A,B,C,D 中1的个数为偶数时,输出为1。
因此这是一个四位输入信号的奇偶校验电路。
图1-4 经分析得到的真值表和表达式(2)根据要求利用逻辑转换仪进行逻辑电路的设计。
a.问题提出:有一火灾报警系统,设有烟感、温感和紫外线三种类型不同的火灾探测器。
为了防止误报警,只有当其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测器发出火灾探测信号时,报警系统才产生报警控制信号,试设计报警控制信号的电路。
b.在逻辑转换仪面板上根据下列分析出真值表如图1-5所示:由于探测器发出的火灾探测信号也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高电平(1),表示有火灾报警;一种是低电平(0),表示正常无火灾报警。
因此,令A、B、C分别表示烟感、温感、紫外线三种探测器的探测输出信号,为报警控制电路的输入、令F 为报警控制电路的输出。
图1-5 经分析得到的真值表(3)在逻辑转换仪面板上单击由真值表到处简化表达式的按钮后得到最简化表达式AC+AB+BC。
4.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我们复习了数电课本关于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了逻辑转换仪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报告(精选3篇)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报告(精选3篇)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报告篇1这一课程设计使我们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有了进步的了解,并增强了对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
了解了更多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如:7448等。
同时也发现自对数电知识和电子设计软件掌握得不够。
其次在此次设计过程中由于我们频繁的使用一电子设计软件如:Proteus、protel等,因此使我进一步熟悉了软件的使用,同时在电脑的电子设计和绘图操作上有了进一步提高。
我认识到:数电设计每一步都要细心认真,因为任何一步出错的话,都会导致后面的环节发生错误。
比如在protel中画SCH电路时,就一定要细心确保全部无误,否则任何一个错误都会导致生成时发生错误,做成实物后就无可挽救了。
在的设计中,焊盘的大小,线路的大小,以及线间的距离等参数都要设置好,因为这关系到下一步的实物焊接。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使得我查找各种相关资料,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增强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锻炼我做事细心、用心、耐心的能力。
这一课程设计,使我向更高的精神和知识层次迈向一大步。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积极参加多种设计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而更加适应社会。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报告篇2时间飞逝,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实训生活结束。
通过实训,让我真正感觉到了做一个教师的难处,特别是幼儿教师的难处,不过在这次实训中,也让我收益颇丰。
在实训过程中,让我懂得了,要因人施教,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面对不同的幼儿用不同的方法。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差异,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
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
活动不能死板硬套,要因地制宜,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我们要用心去捕捉每个幼儿身上的可爱之处,及不足之处,并帮助他们去改正,不仅要关心和照顾幼儿,和幼儿家长的沟通也尤为重要,而且需要艺术。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项目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译码器及其应用、时序电路测试及研究、集成计数器及其应用项目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2、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装置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用以实现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的单元电路通称为门电路。
常用的门电路在逻辑功能上有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等几种。
基本逻辑门可以分为分立器件电路和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两类。
用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等分立元器件组成的基本逻辑门电路即是分立器件电路。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日益完善,集成电路得到广泛应用。
集成基本逻辑门电路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字集成元件,是构成各种复杂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任何复杂的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都可用基本逻辑门通过适当的组合连接而成。
掌握各种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和电气特性,对于正确使用数字集成电路是十分必要的,是数字技术工作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门电路的逻辑函数式分别为:与门Y =A·B或门Y =A+B非门Y =与非门Y =与非门Y =或非门Y =异或门Y =A⊕B与或非门Y =与门的逻辑功能为“有0 则0 ,全1 则1”;或门的逻辑功能为“有1则1 ,全0 则0”;非门的逻辑功能为输出与输入相反;与非门的逻辑功能为“有0 则1 ,全1 则0”;或非门的逻辑功能为“有1 则0 ,全0 则1”;异或门的逻辑功能为“不同则1 ,相同则0”。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前先检查实验箱电源是否正常。
然后选择实验用的集成电路连好线,特别注意Vcc 及地线不能接错。
线接好后经检查无误方可通电实验。
1、集成与非门74LS20的逻辑功能测试选用74LS20一只。
74LS20为双4输入与非门, 即在一块集成块内含有二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五触发器及其应用(学生实验报告)
数字电⼦技术实验五触发器及其应⽤(学⽣实验报告)实验三触发器及其应⽤1.实验⽬的(1) 掌握基本RS、JK、D和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2) 掌握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使⽤⽅法(3) 熟悉触发器之间相互转换的⽅法2.实验设备与器件(1) +5V直流电源(2) 双踪⽰波器(3) 连续脉冲源(4) 单次脉冲源(5) 逻辑电平开关(6) 逻辑电平显⽰器(7) 74LS112(或CC4027);74LS00(或CC4011);74LS74(或CC4013)3.实验原理触发器具有 2 个稳定状态,⽤以表⽰逻辑状态“1”和“0”,在⼀定的外界信号作⽤下,可以从⼀个稳定状态翻转到另⼀个稳定状态,它是⼀个具有记忆功能的⼆进制信息存贮器件,是构成各种时序电路的最基本逻辑单元。
(1) 基本RS触发器图4-5-1为由两个与⾮门交叉耦合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它是⽆时钟控制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
基本RS触发器具有置0 、置1 和保持三种功能。
通常称S为置“1”端,因为S=0(R=1)时触发器被置“1”;R为置“0”端,因为R=0(S=1)时触发器被置“0”,当S=R=1时状态保持;S=R=0时,触发器状态不定,应避免此种情况发⽣,表4-5-1为基本RS触发器的功能表。
基本RS触发器。
也可以⽤两个“或⾮门”组成,此时为⾼电平电平触发有效。
图4-5-1 基本RS触发器(2) JK触发器在输⼊信号为双端的情况下,JK触发器是功能完善、使⽤灵活和通⽤性较强的⼀种触发器。
本实验采⽤74LS112双JK触发器,是下降边沿触发的边沿触发器。
引脚功能及逻辑符号如图4-5-2所⽰。
JK触发器的状态⽅程为Q n+1=J Q n+K Q nJ和K是数据输⼊端,是触发器状态更新的依据,若J、K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输⼊端时,组成“与”的关系。
Q与Q为两个互补输出端。
通常把 Q=0、Q=1的状态定为触发器0 状态;⽽把Q=1,Q=0定为 1 状态。
图4-5-2 74LS112双JK触发器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下降沿触发JK触发器的功能如表4-5-2注:×— 任意态↓— ⾼到低电平跳变↑— 低到⾼电平跳变Q n (Q n )— 现态 Q n+1(Q n+1)— 次态φ— 不定态JK 触发器常被⽤作缓冲存储器,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专业:实验时间:实验地点:2016 年12 月Figure 5.51 n位移位寄存器一、实验目的及要求编写testbench 验证Figure 5.51源代码功能,实现n位移位寄存器。
了解并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熟悉n位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
所需功能:实现所需功能需要R,Clock,L,w,Q,5个变量,其中参数n 设为缺省值16,以定义触发器的个数。
当时钟信号Clock从0变为1时刻,正边沿触发器做出响应:当L=0时,对输出结果Q进行向右移位,将w的值赋给Q的最高位,实现移位;当L=1时,将输入R的值寄存在Q中;所需EDA工具及要求:Modelsim:1、在Modelsim中建立工程,编写Figure 5.51 模块的源码;2、编写Figure 5.51 的测试模块源码,对Figure 5.51 进行仿真、测试,观察仿真波形图并进行分析等;Synplify Pro:1、使用Synplify Pro对Figure 5.51 进行综合,得到RTL View、Technology View、综合报表等,进行观察、分析等;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在Modelsim中建立工程,编写Figure 5.51 模块的源码;本题实现的是一个n位移位寄存器,触发器对时钟信号Clock敏感,为正边沿敏感型。
L实现对Q的控制,若L=1,则将R寄存到Q中;若L=0,则对Q向右移位。
如下图是一个4位移位寄存器图表说明了该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移位过程module shiftn (R, L, w, Clock, Q);parameter n = 16;input [n-1:0] R;input L, w, Clock;output reg [n-1:0] Q;integer k;always @(posedge Clock)if (L)Q <= R;elsebeginfor (k = 0; k < n-1; k = k+1)Q[k] <= Q[k+1];Q[n-1] <= w;endendmodule这是可用于表示任意位宽的移位寄存器的代码,其中参数n设为缺省值16,以定义触发器的个数。
数电实验3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三三态门实验学院:光电工程专业:光电信息指导教师:报告人:刘恩源学号:2012170042 班级:2 实验时间:实验报告提交时间: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三态门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三态门构成总线的特点和方法。
3、初步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简单的数字波形。
二、实验仪器1、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 1片2、三态输出的四总线缓冲门74LS125 1片3、万用表4、示波器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74LS125三态门的输出负载为74LS00一个与非门输入端。
74LS00同一个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低电平,测试74LS125三态门三态输出、高电平输出、低电平输出的电压值。
同时测试74LS125三态输出时74LS00输出值。
2、74LS125三态输出负载为74LS00一个与非门输入端。
74LS00同一个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高电平,测试74LS125三态门三态输出、高电平输出、低电平输出的电压值。
同时测试74LS125三态输出时74LS00输出值。
3、用74LS125两个三态门输出构成一条总线。
使两个控制端一个为低电平,另一个为高电平。
一个三态门的输入接100kH Z信号,另一个三态门的输入接10kH Z信号。
用示波器观察三态门的输出。
PS:1、三态门74LS125的控制端EN为低电平有效。
2、用实验板上的逻辑开关输出作为被测器件作为被测器件的输入。
按入或弹出开关,则改变器件的输入电平。
四、实验接线图和实验结果1、实验内容1和内容2接线图图3.1 实验内容1和内容2接线图图中K1、K2和K3是逻辑开关输出,电压表指示电压测量点。
按入或弹出逻辑开关K3、K2、K1,则改变74LS00一个与非门输入端、74LS125三态门控制端、三态门输入端的电平。
2、当74LS00引脚2为低电平时,测试74LS125引脚3和74LS00引脚3,结果如下:3、当74LS00引脚2为高电平时,测试74LS125引脚3和74LS00引脚3,结果如下:4、用三态门构成总线接线图图3.2 三态门构成总线结果:123UA74LS125456UB74LS125K2K1CP1CP2OUT五、数据处理:1、将实验数据与真值表比较,确认三态门特性功能。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册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实验报告册
班级:
姓名:
学号:
唐山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2年3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二)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三)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报告(四)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五)
实验名称555定时器
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地点
姓名合作者
实验人
学号实验小组第组
实验性质□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应用性
实验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
一.555型集成时基电路芯片介绍见实验指导书
二.555定时器构成施密特触发器
按下图连线,输入信号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预先调好v S的频率为1KHz,接通电源,
逐渐加大vs的幅度,观测并绘出输出波形,同时测绘电压传输特性,算出回差电压△U。
vo
vi
三.555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
按下图接线,用双踪示波器观测v c与v o的波形,测定频率;并绘制出vc、vo波形。
vc
t
vo
t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报告(六)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七)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报告(八)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九)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报告(十)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报告(十一)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电气学院实验一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 验证常用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2. 熟悉各种门电路的逻辑符号;3. 熟悉TTL集成电路的特点,使用规则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万用表3. 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 1片 74LS86四2输入异或门 1片74LS11三3输入与门 1片 74LS32四2输入或门 1片 74LS04反相器 1片三、实验原理集成逻辑门电路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字集成元件,目前已有种类齐全集成门电路。
TTL集成电路由于工作速度高,输出幅度大,种类多,不宜损坏等特点而得到广泛使用,特别对学生进行实验论证,选用TTL电路较合适,因此这里使用了74LS系列的TTL成路,它的电源电压为5V+10%,逻辑高电平“1”时>2.4V,低电平“0”时<0.4V。
实验使用的集成电路都采用的是双列直插式封装形式,其管脚的识别方法为:将集成块的正面(印有集成电路型号标记面)对着使用者,集成电路上的标识凹口左,左下角第一脚为1脚,按逆时针方向顺序排布其管脚。
四、实验内容㈠根据接线图连接,测试各门电路逻辑功能1. 利用Multisim画出以74LS11为测试器件的与门逻辑功能仿真图如下按表1—1要求用开关改变输入端A,B,C的状态,借助指示灯观测各相应输出端F的状态,当电平指示灯亮时记为1,灭时记为0,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1中。
表1-1 74LS11逻辑功能表输入状态输出状态A B C Y0 0 0 00 0 1 00 1 0 00 1 1 01 0 0 01 0 1 01 1 0 01 1 1 1悬空 1 1 1悬空0 0 02. 利用Multisim画出以74LS32为测试器件的或门逻辑功能仿真图如下按表1—2要求用开关改变输入端A,B的状态,借助指示灯观测各相应输出端F的状态,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2中。
表1—2 74LS32逻辑功能表输入状态输出状态A B Y0 0 00 1 11 0 11 1 10 悬空 11 悬空 1悬空0 1悬空 1 1悬空悬空 13. 利用Multisim画出以74LS04为测试器件的非门逻辑功能仿真图如下按表1—3要求用开关改变电平开关的状态,借助指示灯观测各相应输出端F的状态,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3中。
数电实验总结五篇
数电实验总结五篇第一篇:数电实验总结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如果光靠理论,我们就会学的头疼,如果借助实验,效果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能让我们自己去验证一下书上的理论,自己去设计,这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我们不仅仅是做了几个实验,不仅要学会实验技术,更应当掌握实验方法,即用实验检验理论的方法,寻求物理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寻求最佳方案的方法等等,掌握这些方法比做了几个实验更为重要。
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所给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和一些条件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画出实验电路图,然后进行测量,得出结果。
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比如:1、线路不通——运用逻辑笔去检查导线是否可用;2、芯片损坏——运用芯片检测仪器检测芯片是否正常可用以及它的类型;3、在一些实验中会使用到示波器,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正确、熟悉地使用示波器,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调节仪器使波形便于观察,如何在示波器上读出相关参数,如在最后的考试实验《555时基电路及其应用》中,我们能够读出多谐振荡器的Tpl、Tph和单稳态触发器的暂态时间Tw,还有有时是因为接入线的问题,此时可以通过换用原装线来解决。
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不少经验教训:1、当实验过程中若遇到问题,不要盲目的把导线全部拆掉,然后又重新连接一遍,这样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无法达到锻炼我们动手动脑能力的目的此时,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所在,有可能存在哪一环节,比如实验原理不正确,或是实验电路需要修正等等,只有这样我们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2、在实验过程中,要学会分工协作,不能一味的自己动手或是自己一点也不参与其中。
3、在实验过程中,要互相学习,学习优秀同学的方法和长处,同时也要学会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当然这要建立在自己独立思考过的基础上。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2 2022 — 2023 学年第 1 学期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电气自动化系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集成逻辑门的逻辑功能,熟悉其外形和外引线排列。
2.掌握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3.掌握TTL 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4.学会门电路之间的转换,用与非门组成其他逻辑门。
5.学会Multisim 软件进行数字电路的仿真实验。
二、实验设备1.数电模电综合实验箱 2.数字式万用表3.集成电路74LS00(两输入四与非门) 三、实验原理实验使用的集成电路采用的是双列直插式封装形式,其管脚的识别方法为:将集成块的正面(印有集成电路型号标记面)对着使用者,集成电路上的标识字朝上(或表面的凹口)。
左下脚第一脚为1脚,按逆时针方向顺序排布其管脚。
所用与非门为74LS00,其管脚排列如图3-1所示。
14脚接+5V 、7脚接地。
其他引脚间的逻辑关系为213⋅=、 546⋅=、 1098⋅= 、 131211⋅=。
图3-1 74LS00引脚图四、实验内容1.与非门的逻辑功能的测试图3-2 门电路的测试(1)按图3-2接线,74LS00的14引脚接电源+5V,7引脚接地线GND,输入A、B接逻辑电平开关,输出Z接输出逻辑电平,搭接好电路后,接通电源改变输入端A、B的状态,观察输出逻辑指示灯状态,把测试结果填入表3-1中。
2.用“与非门”组成下列电路,并测试它们的功能(1)“或”门BZ+=A(2)“与”门BZ⋅=A(3)“或非”门B=AZ+Z=(4)“与非”门ABC步骤分三步:a、化简或变换成“与非门”形式;b、画接线图;c、实验箱接线(1)化简或变换成“与非门”形式=+=;Z•+=ABABAB例如:画接线图如图3-3所示图3-3 或门电路然后,在实验箱按图3-3接线,74LS00的14引脚接电源+5V,7引脚接地线GND,输入A、B接逻辑电平开关,输出Z接输出逻辑电平,搭接好电路后,接通电源改变输入端A 、B 的状态,观察输出逻辑指示灯状态,把测试结果填入表3-2中。
数电项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原理。
2. 掌握常用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4. 提高对数字电路应用的认识。
二、实验器材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数字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短路线5. 电阻、电容等元器件6. 连接线三、实验原理数字电路是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处理的电路,主要包括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基本单元。
本实验通过搭建简单的数字电路,验证其功能,并学习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逻辑门实验(1)搭建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
(2)使用数字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逻辑电平的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3)分析输出波形,验证逻辑门电路的正确性。
2. 触发器实验(1)搭建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器电路。
(2)使用数字信号发生器产生时钟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触发器的输出波形。
(3)分析输出波形,验证触发器电路的正确性。
3. 计数器实验(1)搭建异步计数器、同步计数器等基本计数器电路。
(2)使用数字信号发生器产生时钟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计数器的输出波形。
(3)分析输出波形,验证计数器电路的正确性。
4. 寄存器实验(1)搭建移位寄存器、同步寄存器等基本寄存器电路。
(2)使用数字信号发生器产生时钟信号和输入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寄存器的输出波形。
(3)分析输出波形,验证寄存器电路的正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逻辑门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满足逻辑关系时,输出信号符合预期。
2. 触发器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器电路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触发器电路能够根据输入信号和时钟信号产生稳定的输出波形。
3. 计数器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异步计数器、同步计数器等基本计数器电路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计数器电路能够根据输入时钟信号进行计数,并输出相应的输出波形。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本实验报告旨在说明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包括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实验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等内容。
数字电子技术逐渐成为现代电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娱乐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探究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加深对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包括数字逻辑门、集成电路、计算机模拟软件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数字电子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研究如何设计和实现各种数字电路,如加法器、减法器、多路选择器等。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具体目的和意义,以便读者了解实验的背景和重要性,并为进一步研究和研究数字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部分将解释实验所涉及的数字电子技术原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和逻辑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种针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它主要涉及将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并使用数字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和传输。
数字信号处理在通信、图像处理、音频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逻辑电路设计是基于数字逻辑的技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
逻辑电路设计包括逻辑门的设计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逻辑门是基本的逻辑元件,包括与门、或门和非门等。
组合逻辑电路是由逻辑门组成的电路,在输入发生变化时按照预定的逻辑规则给出输出。
在实验中,通过对数字电子技术原理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和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进行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
本实验的步骤包括所需材料和设备,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如下所述:材料和设备: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面包板和导线数字集成电路(IC)开关、灯泡等电子元件操作流程:将实验箱和面包板连接起来。
准备所需的IC和其他电子元件,并将它们正确地插入面包板上。
使用导线将这些元件连接起来,按照实验指南中的电路图和接线图进行操作。
打开实验箱的电源,并根据实验指南中的步骤调整电路。
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册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目录实验一集成逻辑门电路参数的测试 ........................................................................... 3 实验二门电路功能测试 ............................................................................................. 8 实验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 12 实验四触发器应用设计实验 ................................................................................. 16 实验五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设计 ............................................................... 19 实验六555定时器设计电路 .................................................................................... 24 实验七基于FPGA的分频器设计 ........................................................................... 27 实验八基于FPGA的跑马灯实验电路设计 . (32)附录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管脚图 .................................................................................39实验一集成逻辑门电路参数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 掌握数字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数电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巩固和加深对数字电路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
2. 掌握数字电路仿真工具的使用,提高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2.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设计一个4位计数器,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3. 数字电路综合应用:设计一个数字时钟,包括秒、分、时显示,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三、实验步骤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1)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
(2)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代码,实现4位二进制加法器。
(3)使用ModelSim软件对加法器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
2.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1)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个4位计数器。
(2)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代码,实现4位计数器。
(3)使用ModelSim软件对计数器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
3. 数字电路综合应用:(1)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个数字时钟,包括秒、分、时显示。
(2)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代码,实现数字时钟功能。
(3)使用ModelSim软件对数字时钟进行仿真,验证其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4位二进制加法器能够正确实现4位二进制加法运算。
2.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4位计数器能够正确实现4位计数功能。
3. 数字电路综合应用: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数字时钟能够正确实现秒、分、时显示功能。
五、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数字电路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
2. 掌握了数字电路仿真工具的使用,提高了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六、实验改进建议1. 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可以考虑使用更优的电路结构,以降低功耗。
2. 在设计时序逻辑电路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时序电路结构,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功能。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2
西北⼯业⼤学-数字电⼦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2数字电⼦技术基础第⼆次实验报告⼀、题⽬代码以及波形分析1. 设计⼀款可综合的2选1多路选择器①编写模块源码module multiplexer(x1,x2,s,f);input x1,x2,s;output f;assign f=(~s&x1)|(s&x2);endmodule②测试模块`timescale 1ns/1psmodule tb_multiplexer;reg x1_test;reg x2_test;reg s_test;wire f_test;initials_test=0;always #80 s_test=~s_test;initialbeginx1_test=0;x2_test=0;#20x1_test=1;x2_test=0;#20x1_test=0;x2_test=1;#20x1_test=1;x2_test=1;#20x1_test=0;x2_test=0;#20x1_test=1;x2_test=0;#20x1_test=0;x2_test=1;#20x1_test=1;x2_test=1;endmultiplexer UUT_multiplexer(.x1(x1_test),.x2(x2_test),.s(s_test),.f(f_test));endmodule③仿真后的波形截图④对波形的分析本例⽬的是令s为控制信号,实现⼆选⼀多路选择器。
分析波形图可以知道,s为0时,f 输出x1信号;s为1时,f输出x2信号。
所以实现了⽬标功能。
2. 设计⼀款可综合的2-4译码器①编写模块源码module dec2to4(W,En,Y);input [1:0]W;input En;output reg [0:3]Y;always@(W,En)case({En,W})3'b100:Y=4'b1000;3'b101:Y=4'b0100;3'b110:Y=4'b0010;3'b111:Y=4'b0001;default:Y=4'b0000;endcaseendmodule②测试模块`timescale 1ns/1psmodule tb_dec2to4;reg [1:0]W_test;reg En_test;wire [0:3]Y_test;initialEn_test=0;always #80 En_test=~En_test;initialbeginW_test=2'b00;#20W_test=2'b01;#20W_test=2'b11;#20W_test=2'b10;#20W_test=2'b00;#20W_test=2'b01;#20W_test=2'b11;#20W_test=2'b10;#20W_test=2'b00;enddec2to4 UUT_dec2to4(.W(W_test),.En(En_test),.Y(Y_test));endmodule③仿真后的波形截图④对波形的分析本例⽬的是实现可综合的2-4译码器,其中数组W是输⼊信号,共有两个值,输⼊⼀个两位⼆进制数据,⽬的是通过译码器将它转换成独热码,数组Y是输出信号,输出四个⼆进制数据,构成独热码。
数电实验实验报告四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
实 验 报 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集成译码器、数据选择器逻辑功能和应用。
2、了解中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基本原理组合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三、实验设备及器件74LS139、74LS153、电阻若干、LED 灯若干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74LS139(双2-4线译码器)功能测试图4-1 74LS139引脚图图4-1中,G 端为使能端,低电平有效;A0A1地址选择端;Y0~Y3是输出端(低电平有效)将G 、A1、A0端接逻辑电平开关,改变电平输入,观察74LS139译码输出的状态并填入表4-1中。
使能端 地址选择端 输出端 G ’ A1 A0 Y0 Y1 Y2 Y3 0 0 0 0 1 1 1 0 0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1 1 1 0 1**1111实验课程名称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 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类四班实验日期 2020-06-01姓名、学号 同 组 人 教师签名成 绩实验报告包含以下7项内容: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基本原理三、主要仪器及设备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六、数据处理过程及结果、结论 七、问题和讨论A 2Y04B 3Y15Y26E 1Y37U2:A74LS139(注:G' 表示低电平有效,Y0' 表示输出低电平有效)A2Y04B3Y15Y26E1Y37U2:A74LS13911AB1ED1LED-GREEND2LED-GREEND3LED-GREEND4LED-GREENR2220R3220R4220R5220Y 输出低电平有效,Y端为低电平时,LED灯亮图4-1 74LS139译码器功能测试图(注:电阻的元件名称:res ,通过修改res属性来修改电阻值)2、译码器转换。
将74LS139(双2-4线译码器)转换为3-8线译码器(1)画出转换电路图。
数字电路实验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基本操作。
3.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对数字电路设计和调试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1. 数字电路实验箱一台2. 74LS00若干3. 74LS74若干4. 74LS138若干5. 74LS20若干6. 74LS32若干7.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器件若干8. 万用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三、实验内容1. 基本门电路实验(1)验证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门的功能。
(2)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全加器、译码器等。
2. 触发器实验(1)验证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器的功能。
(2)设计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分频器等。
3.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4位二进制加法器。
(2)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4.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3位二进制计数器。
(2)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5.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1)利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设计并仿真上述实验电路。
(2)对比实际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分析误差原因。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熟悉实验内容和要求。
(2)了解实验器材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3)准备好实验报告所需的表格和图纸。
2. 基本门电路实验(1)搭建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电路。
(2)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功能。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 触发器实验(1)搭建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触发器的输出波形,验证电路的功能。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4位二进制加法器电路。
(2)搭建电路,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数电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学号:姓名:班级:实验一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一、实验用集成电路引脚图74LS00集成电路:74LS20集成电路:二、实验内容1.ABCD接逻辑开关,“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
电路图如下:A=B=C=D=1时(注:逻辑指示灯:灯亮表示“1”,灯不亮表示“0”。
)表格记录:结果分析:由表中结果可得该电路所实现功能的逻辑表达式为:F=AB+CD。
在multisim软件里运用逻辑分析仪分析,可得出同样结果:2.密码锁的开锁条件是:拨对密码,钥匙插入锁眼将电源接通,当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开锁信号为”1”,将锁打开。
否则,报警信号为”1”,则接通警铃。
试分析密码锁的密码ABCD是什么?电路图如下:A=B=C=D=1时A=B= D=1,C=0时2.5 VA= D=1,B=C=0时记录表格:结果分析:由表可知,只有当A=D=1,B=C=0时,开锁灯亮;其它情况下,都是报警灯亮。
因此,可知开锁密码是1001。
三、实验体会与非门电路可以实现多种逻辑函数的功能模拟,在使用芯片LS7400和LS7420时,始终应该注意其14脚接高电平,8脚接地,否则与非门无法正常工作。
利用单刀双掷开关,可以实现输入端输入高/低电平的转换;利用LED灯可以指示输出端的高低电平。
实验二组合逻辑实验(一)半加器和全加器一、实验目的熟悉用门电路设计组合电路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二、预习内容1.预习用门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复习二进制数的运算。
①用与非门设计半加器的逻辑图。
②完成用异或门、与非门、与或非门设计全加器的逻辑图。
③完成用异或门设计的三变量判奇电路的原理图。
三、参考元件74LS283: 74LS00:74LS51: 74LS136:四、实验内容1.用与非门组成半加器,用异或门、与或非门、与非门组成全加器。
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1)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
电路图如下(J1、J2分别代表Ai、Bi,图示为Ai、Bi分别取不同的电平时的仿真结果):2.5 V2.5 V2.5 V记录表格:(2)异或门、与或非门、与非门组成的全加器。
西安交通大学数电实验报告
(1)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输入
A
B
0
0
0
1
1
0
1
1
(2)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输入
A
0
1
2.TTL 与非门电压参数与传输特性测试
Vi V
0
0.5
0.8
Vo V
4.712
4.708
4.529
Vi V
1.14
1.15
1.16
Hale Waihona Puke Vo V1.316
0.171
0.17
Vi V
1.5
2
3
Vo V
0.166
0.165
0.166
图- 4 低电平扇出数电流参考测试 (3) 思考 CMOS 门电流参数及扇出数测试方法。对比 TTL 和 CMOS 门电路驱动能力。 4. 与非门传输时延测试
门的平均传输延迟时间������������������值一般为几纳秒至几十纳秒,测试电路如图所示。用示波 器观察测量������������������������和������������������������,������������������ = (������������������������ + ������������������������)/2 。思考:如果不能很好地测到������������������������和 ������������������������,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测量������������������?
Vcc
U1:A
1
Vi
2
RV1
74LS00 VCC=5V
3 Vo
20K
图- 6 逻辑门输入端负载特性测试 表- 6 TTL 与非门输入负载特性 R(kΩ) 0 0.6 0.9 1 1.5 1.9 2 3 5 10 20 ������������ ������������
【最新】西南交大,数字电路,实验报告-word范文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西南交大,数字电路,实验报告篇一: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姓名:尚朝武学号:201X0123400044 实验时间:201X-12-24实验一(一) 1、实验内容:(1用静态法测试74LS00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2、实验原理图如图1.113、实验步骤:1) 用万用表测量双路跟踪稳压电源中的+5V电源电压; 2) 检查无误后引用通用接插板;3) 在芯片盒中找到74LS00芯片并插入通用接插板上; 4) 测试与非门的逻辑功能A. 按图1.1接线,检查接线无误后通电;;B. 设置输入变量A、B的高(H)、低(L)电平,并分别测量与非门的输出电压U;(U>3.6V时,则Y=H(1);反之,Y=L(0))。
5)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并将结果填入表1.1.1中 4、实验结果见表1.1.1表1.1.1(二 1、实验内容用动态测试法验证图(a)、(b)、(c)的输入输出波形。
2、实验原理图图图图(表)d74ls86管脚图和引脚图及真值表3、实验步骤1)利用实验一——(一)的双路跟踪稳压电源中的+5V电源电压; 2)检查无误后引用通用接插板;3)在芯片盒中分别找到74LS86、74LS60芯片并分别插入通用接插板上; 4)分次按图a、b、c、d接线,检查接线无误后通电;设置输入变量A的信号为100kHz 5)分别记下数字显示器显示的波形。
4、实验结果见下图图a的输入(图上)、输出(图下)波形图b的输入(图上)、输出(图下)波形三)图c的输入(图上)、输出(图下)波形1、实验内容:(1用静态法测试74LS139静态译码器的逻辑功能 2、实验原理图如图A、B 3、实验步骤:1) 利用实验一——(一)的双路跟踪稳压电源中的+5V电源电压; 2) 检查无误后引用通用接插板;3) 在芯片盒中找到74LS139芯片并插入通用接插板上; 4) 测试74LS139译码器的逻辑功能a) 按图1.1接线,检查接线无误后通电;;b) 设置输入变量A、B及E的高(H)、低(L)电平,并分别测量74LS139的输出电压U;(U>3.6V时,则Y=H(1);反之,Y=L(0)); 5)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并将结果填入表1.2中 4、实验结果见表1.2图A 74LS139的管脚图篇二:201X-201X西南交大数字电路第1次作业(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电气学院实验一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 验证常用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2. 熟悉各种门电路的逻辑符号;3. 熟悉TTL集成电路的特点,使用规则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万用表3. 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1片74LS86四2输入异或门1片74LS11三3输入与门1片74LS32四2输入或门1片74LS04反相器1片三、实验原理集成逻辑门电路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字集成元件,目前已有种类齐全集成门电路。
TTL集成电路由于工作速度高,输出幅度大,种类多,不宜损坏等特点而得到广泛使用,特别对学生进行实验论证,选用TTL电路较合适,因此这里使用了74LS系列的TTL成路,它的电源电压为5V+10%,逻辑高电平“1”时>2.4V,低电平“0”时<0.4V。
实验使用的集成电路都采用的是双列直插式封装形式,其管脚的识别方法为:将集成块的正面(印有集成电路型号标记面)对着使用者,集成电路上的标识凹口左,左下角第一脚为1脚,按逆时针方向顺序排布其管脚。
四、实验内容㈠根据接线图连接,测试各门电路逻辑功能1. 利用Multisim画出以74LS11为测试器件的与门逻辑功能仿真图如下按表1—1要求用开关改变输入端A,B,C的状态,借助指示灯观测各相应输出端F的状态,当电平指示灯亮时记为1,灭时记为0,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1中。
表1-1 74LS11逻辑功能表输入状态输出状态A B C Y0 0 0 00 0 1 00 1 0 00 1 1 01 0 0 01 0 1 01 1 0 01 1 1 1悬空 1 1 1悬空0 0 02. 利用Multisim画出以74LS32为测试器件的或门逻辑功能仿真图如下按表1—2要求用开关改变输入端A,B的状态,借助指示灯观测各相应输出端F的状态,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2中。
表1—2 74LS32逻辑功能表输入状态输出状态A B Y0 0 00 1 11 0 11 1 10 悬空 11 悬空 1悬空0 1悬空 1 1悬空悬空 13. 利用Multisim画出以74LS04为测试器件的非门逻辑功能仿真图如下按表1—3要求用开关改变电平开关的状态,借助指示灯观测各相应输出端F的状态,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3中。
表1—3 74LS04逻辑功能表输入输出状态(0|1)0 10 0悬空0㈡根据管脚功能图连接,测试各门电路逻辑功能1.74LS00四二输入与非门管脚功能如下图所示,用其中一个门测试其逻辑功能。
利用Multisim 画出以74LS00为测试器件的非门逻辑功能仿真图如下按表1—4要求用开关改变输入端的状态,借助指示灯观测各相应输出端的状态,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4中。
表1—4 74LS00逻辑功能表2.74LS86四二输入异或门管脚功能如下图所示,用其中一个门测试其逻辑功能。
输入状态输出状态U A U B Y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0 悬空 1 1 悬空 0 悬空 0 1 悬空1悬空 悬空 0利用Multisim画出以74LS86为测试器件的非门逻辑功能仿真图如下按表1—5要求用开关改变输入端的状态,借助指示灯观测各相应输出端的状态,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5中。
表1—5 74LS86逻辑功能表A B C0 0 00 1 11 0 11 1 0五、实验总结实验前应检查集成块是否插对;实验时要将电源电压接入+5V。
在这次实验中,刚开始由于没有将电源电压接入面板上对应的位子,只是按照管脚图直接连接了电源线和地线,造成实验箱上的灯不亮。
同时发现由于有个别的发光二极管与导线会接触不良,使发光二极管闪烁着,间歇性的亮,这时应换一个发光二极管再进行实验。
实验二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2. 掌握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电路的方法;3. 掌握电路故障检测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74LS00 / 74LS11 / 74LS20 / 74LS86 等芯片。
三、实验原理1. 数字电路的两大电路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其中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是任何时刻的输出仅仅取决于同一时刻输入信号的取值组合。
2. 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步骤为:⑴分析设计要求,设置输入和输出变量;⑵列出真值表;⑶写出逻辑表达式,并化简;⑷画出逻辑电路图。
四、实验内容1.有一个火灾报警系统,设有烟感、温感和紫外线光感三种类型的火灾探测器。
为了防止误报警,只有当其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探测器发出火灾检测信号时,报警系统才产生报警控制信号。
试设计一个产生警报控制信号的电路并在实验箱上验证。
设烟感、温感和紫外线光感分别为A、B、C三中输入,报警时输出高电平“1”,其报警信号为Y 。
真值表如下:因为:Y=BC+AC+AB 或Y=((AB)’(AC)’(BC)’)’=(AB)’(AC)’+BC利用一个与非门(74LS00)和一个非门(74LS02)或利用一个与门(74LS11)与一个或门(74LS02)组成逻辑电路,其电路仿真图如下:3.设计一个一位半加器,该逻辑电路能对两个一位二进制数进行相加,并产生“和”及“进位”,在实验箱上进行验证。
输入信号输出信号A B C Y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1 0 1 1111依题意列出真值表如下:输入输出A B S CO0 0 0 00 1 1 01 0 1 01 1 0 1因为:S=A’B+B’A=A○+ BCO=AB所以利用一个异或门一个与门组成逻辑电路,其电路仿真图如下:五、实验总结实验注意事项1. 注意集成电路多余端的处理;2. 两个集成芯片的连接注意电平是否匹配;3. 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电路,尽量使用较少的门电路,尽量使用与非门,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实验三译码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译码器的测试方法,熟悉数码管的使用;2、了解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原理,管脚分布,掌握其逻辑功能,以及译码显示器电路的构成原理;3、掌握用译码器构成组合电路的方法和BCD-七段译码/驱动器的使用方法。
4、学习译码器的扩展。
二、实验设备及其器件1、SAC-DM32数字电路实验箱1个2、74LS138 3-8线译码器2片3、74LS20双4输入与非门1片4、74LS47(译码显示器)1片5、共阳极七段数码管1个三、实验原理1、中规模集成译码器74LS13874LS138是集成3线-8线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
图3-1是其引脚排列。
其中A2、A1、A为地址输入端,Y`~Y7为译码输出端,S1、S2、S3为使能端。
表3-1为74LS138 truth table。
74LS138工作原理为:当S1=1,S2+S3=0时,电路完成译码功能,输出低电平有效。
其中:表3-174LS138真值表输 入 输 出SA 2A 1 A 0 Y 0 Y 1 Y 2 Y 3 Y 4 Y 5 Y 6 Y 7 0 × × ×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111111111图3-1 74LS138 引脚图3-2 74LS138内部电路图2、译码器的应用(见实验指导书P11-P12)3、显示译码管(1)七段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LED数码管是目前最常用的数字显示器。
以下是数字显示器的介绍(详细见实验指导书P12-P13):四、 实验内容:1、 译码器74Ls138逻辑功能测试 (一)控制端功能测试测试电路如图3-6所示。
按表3-2所示条件输入开关状态。
观察并记录译码器输出状态。
LED 指示灯亮为1,灯不亮为0。
表3-274LS138控制端功能测试S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2 1 0 0 1 234567 0 x x X x x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1 1 1X x x X x x X x x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图3-6 74LS138控制端功能测试电路(二) 逻辑功能测试将译码器使能端S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及地址段2、1、0分别接至逻辑电平开关输出孔,八个输出端7···0 依次连接在了逻辑电平显示器的八个输入孔上,拨动逻辑电平开关,按表3-3逐项测试74LS138的逻辑功能。
表3-3 74LS138的逻辑功能测试输入输出S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2 1 0 0 1 23456 7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X X X X 1 1 1 1 1 1 1 1 X 1 X X X 1 1 1 1 1 1 1 1 2、用74LS138实现逻辑功能Y=AB+BC+AC如果设A2=A,A1=B、A=C,则函数Y的逻辑图如3-7所示。
图3-7 用74LS138组成函数Y用74LS138和74LS20各一块在实验箱上连接图3-7线路,并将测试结果记录表3-4中。
其实验电路如下:表3-4 函数功能测试3、 试用一片74LS138和一片74LS20实现全加器功能,自拟电路图如下:A B C Y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1 0 1 1111其真值表如下所示:输入输出CI A B S C00 0 0 1 00 0 1 1 00 1 0 0 10 1 1 0 11 0 0 1 01 0 1 0 11 1 0 0 11 1 1 1 1五、实验总结1. 注意集成电路输入控制端和输出控制端的信号;2. 74LS138集成块搭接中注意输出信号的输出;3. 注意74LS47控制端的信号;4. 显示器管脚与译码器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