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全科学习资料汇总语文
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祝太平中学毕业班学生中考金榜题名!!九年级语文老师:白旭升漆萍霞沈志超专题一: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知识点储备】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1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
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
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
(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
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威严。
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x,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12、比翼双飞:比喻夫妇恩爱,朝夕相伴。
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也指一言不发。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
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
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16、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9、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中考知识点归纳语文打印
中考知识点归纳语文打印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是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和掌握中考语文科目的关键内容,以下是对中考语文知识点的详细归纳:一、文言文阅读1. 实词与虚词:掌握常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 句式结构:识别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各种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等。
3. 翻译技巧: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包括直译和意译。
4. 文化常识:了解文言文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
二、现代文阅读1. 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2. 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 修辞手法:识别并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语言特色: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三、作文1. 审题立意: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方向。
2. 文章结构:合理安排文章的开头、正文和结尾。
3. 语言表达: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表达清晰、流畅。
4. 创新思维: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四、古诗词鉴赏1. 诗歌形式:了解不同诗歌的形式,如五言、七言等。
2. 意象分析:识别诗歌中的意象,并理解其象征意义。
3. 情感表达: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情感基调。
4. 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和意境美。
五、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家。
2. 作家作品:熟悉重要作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3. 文学术语:掌握文学评论中的常用术语。
六、语言知识1. 成语运用: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2. 词语辨析:区分近义词和反义词,正确使用。
3.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句子表达清晰。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中考语文知识点的归纳,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复习,提高语文成绩。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汇编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汇编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汇编一、基础知识1、汉字:掌握汉字的读音、写法、意义,熟悉常用汉字的用法。
2、词语:理解常用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的搭配、用法和语境。
3、句子:掌握句子的结构、种类、成分,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4、标点: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语法:理解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则,掌握句子的结构、词类、时态、语态等语法知识。
二、阅读理解1、现代文阅读:理解现代文的主旨、细节、语言特点、文章结构,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概括。
2、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词义、句义、文化背景,能翻译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意境和思想。
3、诗歌阅读: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语言特点,能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4、应用文阅读:理解应用文的文体特点、格式要求、用语习惯,能读懂各类应用文。
三、写作1、记叙文: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能写出生动、具体的记叙文。
2、说明文: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能写出简洁、明了的说明文。
3、议论文: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能写出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4、应用文:掌握各类应用文的写作技巧,能写出规范、实用的应用文。
四、语言运用1、语境运用:能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语句,使语言表达得体、准确。
2、语体运用:能根据语体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使语言表达得体、准确。
3、修辞运用:能根据表达需要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4、文化常识:了解中国文化常识,能正确运用文化常识,使语言表达得体。
五、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古诗词阅读:掌握古诗词的韵律、节奏、意境和表现手法,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和意义。
2、古文阅读:理解古文的词义、句义、文化背景,掌握古文的翻译和鉴赏方法。
3、诗词鉴赏:能从语言、意象、意境、情感等方面鉴赏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4、文言文鉴赏:能从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鉴赏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价值和意义。
六、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口语交际:能根据交际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交际方式,运用得体、准确的口语进行交流。
初中全科考点归纳与总结
初中全科考点归纳与总结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多科目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全科目。
全科目的考试是对学生知识储备和能力的综合考核。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本文将对初中全科的考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一、语文考点1.词汇与短语:重点掌握常见的词汇和短语,包括近义词、反义词、词组、成语等。
2.阅读理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3.作文写作:学会合理组织文章结构,运用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数学考点1.四则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2.代数与方程:理解代数中的字母和符号表示,学会解方程和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几何与图形:熟悉各种几何图形的属性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图形的变换和计算。
三、英语考点1.词汇与语法:掌握常见单词和词组,了解英语语法的基本规则,能够正确运用。
2.听力与口语: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积极参与英语口语交流。
3.阅读与写作: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
四、物理考点1.力与运动:了解力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律,能够解决与力和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
2.能量与功率:理解能量转化和功率的概念,熟悉常见能量的转化过程。
3.电学基础:学习基本电路和电器的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分析和计算。
五、化学考点1.物质与反应: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常见化学反应,能够进行有关物质和反应的实验和观察。
2.元素与化合物:掌握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熟悉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3.化学方程式: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和速率。
六、生物考点1.细胞与组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学习有关细胞和组织的知识。
2.生物多样性:熟悉不同物种的分类和特征,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3.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习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基本的生理和生态知识。
中考试卷语文背诵重点归纳
一、古诗文背诵1. 《诗经》:《关雎》、《蒹葭》、《离骚》等。
2. 《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
3. 《孟子》:孟子的言论和事迹,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4. 《庄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逍遥游”等。
5. 《史记》: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如《史记·项羽本纪》、《史记·孔子世家》等。
6. 《楚辞》:屈原的诗歌,如《离骚》、《天问》等。
7. 《汉赋》:汉代的辞赋,如《子虚赋》、《上林赋》等。
8. 《唐诗》: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如李白、杜甫、王之涣、白居易等人的作品。
9. 《宋词》:宋代词人的佳作,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人的作品。
10. 《元曲》:元代戏曲的代表作品,如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等人的作品。
二、文言文阅读1. 《左传》:春秋时期的史书,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等。
2. 《战国策》:战国时期的策士言论,如《战国策·齐策一》等。
3. 《史记》选篇: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等。
4. 《资治通鉴》选篇:司马光的史学巨著,如《资治通鉴·唐纪》等。
5.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的笔记小说,如《世说新语·言语》等。
三、现代文阅读1. 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人的代表作,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2. 外国文学:外国名著的选段,如《简·爱》、《傲慢与偏见》等。
3. 文学评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如《红楼梦》评论等。
四、作文素材1. 历史人物:如孔子、孟子、屈原、司马迁等。
2. 现实人物:如教师、医生、科学家等。
3. 自然景观:如黄山、庐山、泰山等。
4. 社会现象:如科技创新、环保、扶贫等。
5. 传统文化:如诗词、书法、绘画等。
五、综合性学习1. 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
(中考)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风儿静静的吹动,凤凰花吐露着嫣红,亲爱的朋友请握一握手,明天就要各奔西东!但不要忘记彼此的约定:中考成功。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1学而不厌、名正言顺、见贤思齐、成人之美……这些成语都是来自论语。
孔子与其弟子在论道讲学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言论,包括教育、为政、修养、处事等方面。
你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句话吗1.教育方面孔子适应时代的开展,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建立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
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理念,其教学模式仍生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关于教育方面的成语也一直在我们的语言中津津乐道。
如:【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管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那么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举一反三】[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
〞(述而)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
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2.为政方面孔子根据政治的需要,提倡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主张。
他认为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重要的。
如:【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那么言不顺。
〞(子路)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一、古代文学知识点总结1. 古代文学流派•唐诗: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以五言绝句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等。
•宋词:宋朝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以其婉约、豪放的表达方式而著名,代表作品有《浣溪沙》等。
•元曲:元朝盛行的一种戏剧体裁,以唱词、板儿曲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有《西游记》、《东篱乐府》等。
2. 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描写了贾、史、王、薛等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和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
•《水浒传》:宋代作家施耐庵和罗贯中合作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108位梁山好汉的英雄事迹和抗金义军的故事。
•《西游记》:明代作家吴承恩的代表作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总结1. 现代文学流派•散文: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小说:以主要描写人物性格和情节的虚构故事为特点,分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两类。
•诗歌:以抒发情感和思想为主要目的,常采用押韵和节奏变化的手法。
2. 现代文学作品•《围城》:当代作家钱钟书的代表作品,以讽刺的手法描绘了上海社会的物欲横流和人际关系的虚伪。
•《活着》: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许三观卖血记》:当代作家余华的另一部代表作品,以讽刺的手法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三、语文知识点归纳1.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各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有唐诗、宋词、元曲等,现代文学流派有散文、小说、诗歌等。
•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现代文学作品有《围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2. 语言文字•词语辨析:包括同音字、同义词、反义词等的辨析和使用。
•词语搭配:正确使用常用词语的搭配,避免搭配错误或歧义的表达。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第一讲语音和汉字【考查要点】语音、文字、书写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
课标在“识字与写字”中指出:①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②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③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知识疏理】本部分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①给汉字注音;②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③多音字辨认;④汉字的音、形、义;⑤给古汉字(文言句子中指定的字)注音;⑥改正错别字;⑦书写等。
【试题特点】语音和汉字题主要着眼于常用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
其题型多为客观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其中语音题的出现形式大多为词语中“加点的字”,也有以句子形式出现的。
此外,还有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的题。
汉字题还有改正词语或句子中写错的字。
也有少数将音、形、义综合在一起设题的。
【解题导引】例1.(2004·重庆北培实验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住宿(xiǔ)衬托(chèn)天伦之乐(lén)B.探究(tān)馈赠(kuì)生机盎然(àng)C.祈祷(dǎo)携带(xié)肃然起敬(sù)D.哺育(pǔ)绽放(zhàn)怡然自得(yí)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一些重要的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可用两种简便方法:排除法和直接筛选法。
就此而言,排除法就是发现某一项加点字注音不正确就迅速排除该项,再继续查找,留下的项就是答案。
直接筛选法就是倘若能够一眼看出某项中的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那么答案即可确定。
其他各项可不加过问。
此题可用排除法。
A项有两处错误,“住宿”中的“宿”应读“sù”,“天伦之乐”中的“伦”应读“lún”,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B项中的“探”应读“tàn”;C项没有错误,为本题的正确答案。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初三学生在准备中考时,语文科目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文学常识等。
以下是一些初三必考的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格律、韵律、对仗等。
-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意象等。
- 古诗词的背诵:掌握必背的古诗词,能够熟练背诵并理解其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句式结构、虚词用法、古今异义词等。
-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理解其含义。
-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旨、作者观点和写作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章的主旨、作者观点、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 现代文的鉴赏:能够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四、作文写作-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转折、结尾等。
- 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表达、语言运用等。
-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
五、文学常识-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了解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 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的特点。
- 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包括作品的体裁、主题、风格等。
六、语言文字运用- 汉字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的构造、笔画、笔顺等。
- 成语和谚语的运用:能够正确使用成语和谚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 语言的规范性:能够遵循语言的规范,避免语病。
七、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 外国文化常识: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特点和习俗。
八、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包括精读和泛读,能够深入理解名著的内涵。
- 名著的分析和鉴赏:能够分析名著的人物形象、情节构造、主题思想等。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点,初三学生可以更好地准备中考语文科目,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中考语文各科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各科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以下是中考语文各科知识点的归纳:一、基础知识1. 字词: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2. 成语:熟悉成语的来源、意义和用法。
3. 文学常识: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
二、阅读理解1. 现代文阅读: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2.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翻译文言文,把握文言文的内涵。
3. 诗歌鉴赏:欣赏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三、写作能力1. 记叙文写作:能够叙述事件、描写人物、表达情感。
2. 议论文写作:能够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3. 说明文写作:能够清晰、准确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
四、综合运用能力1. 语言运用: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包括成语、修辞等。
2. 思维能力:在阅读和写作中展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文化素养:理解并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
五、复习策略1. 系统复习:按照教材和考试大纲,系统复习知识点。
2. 专项训练: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
3. 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调整复习策略。
六、考试技巧1. 时间管理: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确保每部分题目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
2. 审题技巧:仔细阅读题目要求,避免因审题不清而失分。
3. 答题技巧: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注意书写规范。
结束语中考语文的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同学们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记住,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同样重要。
祝所有考生中考顺利,成绩优异!。
2023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总汇(完整版)
2023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总汇(完整
版)
2023最新中考语文总复资料总汇(完整版)
简介
本文档是2023年最新中考语文总复资料的完整版总汇,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复参考资源,帮助他们顺利备考中考。
内容
1. 课文理解与分析
- 汇总了中考范围内的所有课文,包括课文内容、主题和人物分析等。
2. 诗词鉴赏与背诵
- 提供了中考范围内重要的古代诗词,帮助学生理解和背诵。
3. 阅读理解
- 收录了解题技巧,解析中考常见题型,并提供大量练题。
4. 写作技巧与范文
- 教学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并提供中考范文,供学生参考。
5. 语法知识点总结
- 总结了中考语法知识点,包括词性、句法等,方便学生复。
6. 常见考点详解
- 详细解析了中考常见考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7. 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提供了多套模拟试题,附有详细答案解析,供学生进行自我测试和复。
使用说明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章节和内容进行复。
- 在复过程中,建议结合课本、教辅资料等进行综合复。
- 针对各个章节的练题,可以先自行尝试作答,再对照答案进行核对和改正。
- 学生在复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寻求教师和家长的帮助。
结语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复资料,帮助他们取得好成绩,顺利通过中考。
祝愿大家顺利备考!。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语文中考复习资料大全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语文中考复习资
料大全
初中语文中考即将到来,这份文档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复资料。
以下是语文中考复资料的详细介绍:
1. 语文基础知识复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词语搭配、名言警句、
诗歌鉴赏等语文基础知识点的复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是我们掌握语
文的基础,非常重要。
2. 文言文阅读复资料:文言文是中考语文的重要题型之一。
这
些资料将包括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文言文的常见句型、文言文的名句、文言文的常用词语等内容。
3. 现代文阅读复资料:现代文也是中考语文的重要题型之一。
这些资料将包括现代文阅读的技巧、现代文阅读的常用词语、现代
文阅读中常见的问题等内容。
4. 写作技巧复资料:语文中考的写作题型也很重要。
这些资料
将包括写作常用技巧、写作方法、写作注意事项等内容。
5. 中考模拟试题:最后,这份复资料还将提供一些中考模拟试题供大家练和复。
希望这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语文中考复习资料大全对你有所帮助,祝你中考顺利!。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一、基础学问1.复习和运用语音学问,能认读字的读音,能依据拼写规章,推断注音的正误。
2.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要能结合语境,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特殊要了解分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
3.对于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组词)。
了解形声字的构造,能指出一般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
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书写时做到笔画清晰,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
把握常见字的音、形、义;特殊要了解多音字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
4.理解、把握基本课文中规定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
会辨析一些(同义词)和(反义词)。
能够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了解词语的感情颜色,能辨析褒义词、贬义词。
5.了解词的分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了解(短语)结构: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动补短语、形补短语)、主谓短语。
了解单句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了解复句的几种主要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了解常用的关联词语。
6.了解比方、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能在详细语境中辨别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了解常见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确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及其作用。
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陈述句与疑问句的变换;确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能依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
了解运用语言要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7.文体学问要了解(记叙文)的一般学问: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的挨次(顺叙、倒叙、插叙)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其次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中心和材料,记叙的详略(详写、略写)。
(说明文)的一般学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理的本质),说明的条理(总分、并列、层进的结构层次和时间、空间、规律的说明挨次),说明的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等)。
中考语文常识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常识复习资料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
因此,
在备战中考时,中考语文常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中考
语文常识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古代文学
中考语文常识涵盖了古代文学的知识点。
首先,要掌握《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的主要人物、故事情
节和作者。
此外,还需要了解《诗经》、《楚辞》等古代诗歌、
文学家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二、现代文学
在现代文学中,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包括《红岩》、《茶花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经典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作者。
同时,还要了解当代著名作家如张爱玲、余华等的代表作品及其
特点。
三、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点之一。
掌握形近词、近义词、
反义词、词性、语法等知识点,并且熟练运用,是保证能够取得
好成绩的关键之一。
四、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作者通过特殊的语言处理方式,达到感染读者情感、表达主题意义的目的。
中考常考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对比、排比、感叹等。
同学们需要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表现
方式,才能准确理解题目中的语言技巧,更好地解答题目。
五、汉字
中考的语文试卷中常涉及生僻字、多音字、繁体字等问题。
因此,在复习中千万不能忽视对汉字的练习。
通过字根字义的分析,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字形和词义。
以上是一些中考语文常识的复习资料,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程度,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希望大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三学生必备语文复习资料
初三学生必备语文复习资料中考在即,同学们对重点知识还有点难以整理,还要复习好学过的语文知识。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三学生必备语文复习资料,期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语文的复习资料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风景: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独有的景象,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画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美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风景带来了生命的光辉。
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点,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往事物当中,往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行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欢乐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
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似与湖水相接,描画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显现给人们带来的早春生气蓬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独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欢乐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花八门、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沉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消息结合,情形交融。
3、《过故交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全诗描写了与朋友团圆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娟秀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浑厚的友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爱好之情。
中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可打印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一.常用成语1、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2、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3、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4、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6、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7、灯红酒绿: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8、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小而已。
9、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的心情。
10、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
11、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12、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13、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14、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15、踉踉跄跄中:走路不稳的样子。
二.古诗词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
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完整版)一、古诗文1.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这些古诗既有优美的文字表达,又有深刻的意境,对于我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以下是古诗十九首的列表:•静夜思作者: 李白•春晓作者: 孟浩然•登鹳雀楼作者: 王之涣•夜泊牛渚怀古作者: 杜甫•将进酒作者: 李白•早发白帝城作者: 李白•小窗幽记作者: 纳兰性德•望月怀远作者: 张九龄•江雪作者: 柳宗元•归园田居作者: 陶渊明•蜀道难作者: 李白•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 王维•登高作者: 杜甫•山行作者: 杜牧•沁园春·长沙作者: 毛泽东•七步诗作者: 曹操•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 白居易•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作者: 杜甫•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作者: 周邦彦这些古诗的意境不同,体裁不同,学生们需要对这些古诗进行背诵、理解和鉴赏。
2.文言文阅读学术史实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也是九年级语文中考必考内容之一。
学生应该对以下知识点进行了解和掌握:•孔子与他的思想•汉武帝与玄学•四大名著和小说的发展•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常见句式•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二、现代文阅读1.文学常识学生需要对文学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以下是必须要知道的文学常识:•文学流派和文学类型•文学史和文学发展•重要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文学名言、成语及引申意义2.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
学生应该熟悉以下知识点:•现代文学主题和风格•文学描写技巧和方法•阅读策略和理解技巧3.实用文阅读实用文阅读包括广告、新闻、公告、通知等。
学生需要掌握以下技巧:•对比分析不同的文体和用途•熟悉不同类型的广告特点和描写方法•学习新闻文体和写作风格三、写作1.作文技巧九年级作文技巧的学习重点在于突出写作思想、创新描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常见的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2.写作范文九年级写作范文主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精选】人教版中考语文各类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精选】人教版中考语文各类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前言语文是考生中考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掌握好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分数至关重要。
人教版是中考语文的主要教材,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人教版中考语文各类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
课文名篇归纳在中考语文中,阅读理解和写作都需要涉及到一些名篇。
这些名篇包括了文言文和现代文,需要考生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下面是人教版中考语文课文名篇汇总:课文名篇汇总课文名篇朝代/年代体裁作者考点赤壁赋三国辞赋曹操文言文沁园春·长沙宋朝词刘禹锡文言文聊斋志异·牡丹亭明朝小说高明现代文古文观止·梁灏之让梁山唐朝骈文徐铉文言文语言基础发展演变语言的发展演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和深远的事件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考生需要了解汉字的演变和规律等知识,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下面是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基础发展演变汇总: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的构成包括了形体、偏旁、部首等等,考生需要掌握对应的基础知识,不断积累,才能达到较好的成绩。
声韵符号声韵符号是写在字旁和字母上的符号,用来表示声音组合和变化。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声韵符号的含义,以便后续的学习。
经典训诂技巧经典训诂是一种解读文学经典的方法,它将语言文化和文学艺术有机结合,在中考语文中也是一项重要的考点。
考生需要不断积累相关知识,以提高对经典训诂的理解能力。
词语词语作为语文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在人教版中考语文中,需要考生掌握各种常见的词义、词汇的用法、搭配和运用等等,下面是人教版中考语文词语知识汇总:词义辨析词义辨析是指具有相同部分或近义关系的两个或多个词在某些意义上出现差异,容易造成混淆。
考生需要较好地掌握这些词的含义和用法,以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
造句练习造句练习是一种提高语文水平和词汇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考生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增加造句的时间,多进行练习,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掌握。
名词与动词辨析名词和动词是考生最需要掌握的词语类型之一,在人教版中考语文中也是一项重要的考点。
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终)
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终)
一、古诗词
1.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2.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3.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二、古文阅读
1.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论语》中的名言: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3. 《孟子》中的名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三、现代文阅读
1. 《围城》:人人都是设计师,作者以笔为刀,齐楚为布,设计出来的城堡像硬壳一样,把城中的人,乃至自己全都围住了
2. 《解忧杂货店》:人生总有很多事情,你解决不了,可是,有一种人,会解决你解决不了的事
3. 《雷雨》:我等了这么多年,何尝不也终于等到了自己活着的日子
四、句式分析
1. 比喻句:它们的心像海洋一样宽广、深邃而又神秘
2. 修辞疑问句: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
3. 双关语:楼外楼,这不仅仅是一座楼的名字,也有着深刻的哲理寓意
以上是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的一部分,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请继续努力,加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3-2014学年度中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12013-2014学年度中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20分)1.下列文言文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狼洞其中译:一只狼在洞中B 故人不独亲其亲。
译: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C 不戚戚于贫贱。
译:不为贫贱而忧愁D 孤不度德量力。
译:我没有正确估价自己的德行和能力2.选出“人不知而不愠”正确解释的一项() A.别人不知道,可我不生气 B.别人无知,可我不恼恨C.别人不了解(我),可我并不生气。
D.别人无知,可不知恼恨3.选择下列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吴儿善泅者数百。
译文: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但是只有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D.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4.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译: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B、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将军您身上被战甲保护着、手拿着武器。
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译:凭借安陵君是长者,不打你主意。
D、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都指指点点说陈胜。
5.下面对加点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项为之强.。
《幼时记趣》强,同“僵”,僵硬。
B、良.多趣味。
《三峡》良,实在,的确。
C、默而.识之。
《论语》而,连词,表转折。
D、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其,代称,指喻皓。
6.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译: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B.高可二黍许。
译: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2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译: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表示感谢。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所以有时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B. 果如鹤唳云端。
译:果然像仙鹤在云端鸣叫。
C.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把自己比作一群仙鹤在空中飞舞。
D. 以丛草为林。
译:把丛草变成森林。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学习,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能像狗一地活着。
C、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心里害怕,才虚幻地看见这些的啊。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的是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你不认识千里马罢了。
9.下列句子翻译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还常常讥笑那些明白大道理的人。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何太行、王屋何?——凭借你的力量,还不能削损魁父这样的小小的山丘,你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病深入骨髓里了,这是掌管生命的神的事情了,他要你怎么就怎么样,我是无话可说的。
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所以写了“说”这篇文章,以此等待那些游山玩水的人看到它。
10.对“吾义固不杀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我讲人道,一定不肯杀人。
B、我坚持人道,自然不肯杀人。
C、我讲义气,向来不肯杀人。
D、我坚持义理,向来不肯杀人。
评卷人得分二、语言表达11.翻译下列语句。
(4分)①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②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翻译句子。
(4分)1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1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译文:评卷人得分三、其他14.翻译句子。
(6分)(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5.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9分,每句3分,篇名不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两章)九年级语文第2 页共10页(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16.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17.翻译下列句子。
(9分)(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文言句子。
(6分,每小题2分)18.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0.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2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24.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文:⑵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句子翻译。
(4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5.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翻译】26.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翻译】427.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6分,每句3分)(1)大将军平素与江州如何,而汝欲归之?(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翻译句子。
28.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
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
(3分)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分)30.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注】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竖:憧仆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1.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6分,每小题3分)(1)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2)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参考答案1.A 【解析】试题分析:“一狼洞其中”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一只狼在那里打洞。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2.C 【解析】试题分析:不知,不是无知的意思,而是不知道,不了解。
所以排除答案BD。
而这句话中又省略了“我”,在翻译时要加上省略的成分,所以答案是C。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
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还要注意省略句要补写出省略的内容。
3.B 【解析】试题分析:B句中的“但”在古义中不是“但是”,而是“只”的意思。
考点:文言字词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错译字比较明显。
古文中古今异义的字词非常多,学生在翻译时好犯望文生义用今义替代古义的错误,学习在要多加注意。
4.A 【解析】试题分析:B、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将军您身上被战甲、手拿着武器。
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译:把安陵君看作长者,不打你主意。
D、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都指指点点示意陈胜。
考点:这是文言文句子理解并翻译考点点评: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
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
5.C【解析】C、而:连词,表修饰。
6.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
C中“谢”是“道歉”的意思。
7.B【解析】A. 故时有物外之趣。
(应译:所以时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C.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自己(把一群蚊子)比作一群仙鹤在空中飞舞。
)D. 以丛草为林。
(译:把丛草当做森林。
)8.C【解析】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
9.B【解析】A、我将永远被那些明白大道理的人来讥笑了。
C、病深入骨髓里了,这是掌管生命的神所掌握的事情了,我当医生的是再也想不出任何办法了。
D、所以写了“说”这篇文章,以此等待来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它。
10.D6【解析】义指坚持义理,固指向来,所以选D。
11.略【解析】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于先王”“降于天”应调整语序;“易、岂直、休祲”等词语要做重点理解。
1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涛像飞奔的马。
13.(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解析】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14.⑴高官厚禄就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⑵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⑶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遍览群书。
【解析】试题分析:(1)辩通“辨”,万钟:这里指高官厚禄,于是对的意思,加:好处、益处。
(2)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3)以是:因此。
以:把。
假:借,因:因此。
得:能够。
,K]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
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15.(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