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1924重大历史事件
党史大事记
党史大事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作战,领导了全国性的革命,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1923年,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章程;1924年4月,共产党联合中国国民党发起了改革运动;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四·一九”政变;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抗击日寇,发起了抗日战争;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共产党正式加入国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并在同年10月21日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1956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宣布改革开放政策;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发动;1976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工作会议,正式改变政策;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开启了经济改革开放之路;1979年,与苏联正式步入正常关系;1992年,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宣布改革开放政策,扩大市场经济试验;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大上通过了改革发展纲领;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批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12年11月,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017年10月18日,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由此写下新的篇章。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6月3日上海工人大罢工1920年夏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建立秋毛泽东在湖南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1月-3月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7月中共“二大”召开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6月中共“三大”召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5月30日发生“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5年6月-1926年10月香港工人大罢工1926年3月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蒋介石策动“中山舰事件”5月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6年10月-1927年3月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1月武汉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3月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在汉口)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12月11日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冬-1931年秋中央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3月日本操纵的伪“满洲国”成立1933年春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围剿”1934年10月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2月东北抗日联军建立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6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10月全国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2月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7月15日中共提出国共合作的抗日宣言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8月中共洛川会议,颁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八路军平型关大捷10月八路军创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胜利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0月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39年底中共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8-11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1942年中国共产党采取“三三制”原则,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进行反“扫荡”斗争,保卫解放区1943年6月-7月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1944年9月林伯渠代表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8月28日-10月10日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0月中下旬上党、邯郸战役,粉碎国民党的局部进攻12月昆明学生发动“一二·一”爱国运动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政协会议开幕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12月北平学生发动抗议美军暴行的运动1947年2月28日台湾人民举行“二·二八”起义3月-7月延安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5月全国学生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6月30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7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9月中共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中国亿解放军宣言》发表中共宣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1948年9月-11月辽沈战役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12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而进军令,解放军渡江作战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年表
1949 年 9 月
1949 年 10 月 1 日
平型关大捷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战役 汪精卫 伪国 民政 府在 南京成立 百团大战 中国共 产党 第七 次全 国代表大会召开 日本宣布投降 中共和 谈代 表毛 泽东 等飞抵 重庆 ,重 庆谈 判开始
1927 年 8 月 7 日
八七会议
1927 年 9 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 年 10 月
秋收起 义部 队到 达井
冈山
1928 年 4 月
井冈山会师
1928 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 年 9 月 18 日
九一八事变
1931 年
江西
中华苏 维埃 共和 国临
瑞金
时中央政府成立
我国自 己拍 摄了 电影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 年初
国民政 府从 广州 迁到
武汉
1927 年 4 月
蒋介石 在南 京建 立国民政府源自1927 年 4 月 12 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1927 年 7 月 15 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1927 年 7 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 年 8 月 1 日
南昌起义
卢沟桥事变
1937 年 8 月 13 日
八一三事变
1937 年 9 月
凇沪会战
备注
1937 年 9 月 1937 年 12 月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史前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早期文化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炎黄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一、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1、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为主取代商品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侵华工具二、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6、1921年——1949年——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国人的路)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6、无产阶级(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走苏联人的路)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程四、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2、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3、1915年——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4、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5、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6、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五、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1、(1921——1924年)——建党时期(2个大会1个纲领)2、(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3、(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4、(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2个战役、1条统一战线1个大会)5、(1946——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或者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期1、(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3年)——三年抗美援朝战争2、(1949——1956年)——八年过渡时期3、(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4、(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5、(1976——1978年)——二年徘徊时期6、(1978年——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重要事件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重要事件1.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
2.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
4.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5.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1925年5月30日,上海租界的英国巡捕向游行的群众开枪,激起了全国民众的愤怒,引发了五卅运动。
7.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出师北伐。
8.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北伐军3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即南昌起义。
9.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10.八七会议后,赶赴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
11.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2.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会在莫斯科召开。
13.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即古田会议。
14.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调集军队向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反革命“围剿”,红军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5.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即中央红军主力长征。
16.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即遵义会议。
17.1935年8月1日,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了“八一宣言”,呼吁全体同胞共同抗日救国。
18.1935年12月,中国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19.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
这次事件被称为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
红色大事记
红色大事记通常是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历史时期相关的重要事件。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红色大事记:
1.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2. 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3. 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经过艰苦的跋涉,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
4.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5. 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6.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7.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中国。
8. 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中国。
这些红色大事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历史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史大事记
党史大事记(1921年—1949年)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
1922年1月21日至2月2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国民党以及中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妇女等革命团体的代表参加了大会。
1922年8月,李大钊、陈独秀等同孙中山等国民党领导会晤,商谈国共合作事宜,孙中山决定实行联俄联共,并邀请共产党员帮助改组国民党。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在湖南党组织和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的组织领导下,举行罢工。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
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二七惨案”。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924年5月5日,设立在广州黄埔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员开始入学,这是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建立的训练革命军官的学校,为革命军队培养了大批军官。
1924年6月17日至7月8日,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王荷波、彭述之、刘清扬出席了大会。
李大钊在讨论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时作了发言。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日本大班(厂长)率领打手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打伤多人,工人罢工反抗。
28日,中共中央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发动群众举行反帝示威,并成立了上海总工会。
30日,上海学生及其他群众代表举行反帝游行、讲演,租界巡捕开枪镇压,酿成“五卅”惨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帝高潮从上海迅速席卷全国,形成大规模的五卅运动。
中共1921--1949年中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
中共在1921-----1949年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凇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21~1924重大历史事件
华盛顿会议召开 - 1921年11月1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于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又称太平洋会议。
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会议最后签订3个条约。
1、《四国条约》。
12月1 3日,美、英、日、法签订《关于太平洋所有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一旦遭受别国侵略行动的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
条约批准后,英日同盟即行废除。
2、《五国条约》。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5国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即《五国条约》。
规定美、英、日、法、意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1. 75:1.75。
规定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区所占有的岛屿的要塞一律维持现状,不得建立海军基地或新的要塞,但日本本土和附近岛屿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除外。
3、《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出席会议的9国代表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
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的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这就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列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华盛顿会议拒绝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 1922年2月2日1922年2月2日,华盛顿会议第三十次全体委员会开会,讨论关于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问题。
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声称,“二十一条”系两国之正式条约,反对会议“重新研究及审查”,仅表示日本同意放弃满蒙筑路借款、聘请顾问、教官等项的优先权,撤回1915年签约时日本政府对第5项之保留。
通货膨胀的历史事件
通货膨胀的历史事件
通货膨胀是指一国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导致货币失去购买力并且物价上涨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重要的通货膨胀事件:
1. 德国威玛共和国通货膨胀(1921年-192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为了支付赔款,大量印刷纸币导致失控的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
最终,德国央行进行货币改革,发行了新的货币,并重新控制了通胀。
2. 日本战后通货膨胀(1945年-1951年):二战后,日本货币供应量激增,因为战后重建需求导致物价飞涨。
日本政府通过控制物价、增加税收等手段来应对通货膨胀问题。
3. 拉美国家通货膨胀危机(1970年代-199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如阿根廷、巴西和委内瑞拉等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期间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原因包括政府过度开支、债务问题以及货币政策不当。
这些国家采取了紧缩政策和货币改革来控制通胀。
4. 中国的通货膨胀(1980年代-1990年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面临着高通货膨胀的问题。
政府通过调控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加大稳定货币政策力度等手段,逐步控制了通胀。
5. 西班牙房地产泡沫(2008年-2013年):西班牙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了经济危机,引发了通货膨胀问题。
西班牙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和改革,以恢复经济稳定和控制通货膨胀。
这些通货膨胀事件表明了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政府干预等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强调了控制通胀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
第一次直奉战争:北洋军阀直、奉两系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
日本在失去皖系军阀这个工具后,转而扶植另一个工具奉系军阀与直系对抗。
1921年12月,张作霖进京支持亲日派官僚梁士诒组阁。
梁上台后,赦免被通缉的皖系军阀政客,同意胶济铁路中日合办。
同时梁极力抑制吴佩孚。
其卖国行为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吴佩孚和直系各省督军乘机逼迫梁士诒下台。
由此引起直奉战争。
1922年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正式爆发,双方各动用兵力约12万人,在长辛店带交战。
5月5日,直军在长辛店获得大捷,随后张作霖率残部出关。
北京政变:1924年直系将领冯玉祥在革命高潮推动下于北京发动的政变。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与热河一线奉军作战。
冯军由古北口秘密回师北京,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冯玉祥会同奉系军阀张作霖成立了由段祺瑞任执政的“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
北京政权又落入官僚军阀手中。
北京政变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为北方革命形势发展创造了有利件。
孙文越飞宣言:1922年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从广东退居上海,绝境中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3年1月,苏联特使越飞来沪,在香山路中山寓所内与孙中山会晤,商讨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问题。
以此为精神,1月26日,双方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表明孙中山开始抛弃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和寻求国际进步势力援助的愿望,使国共第一次合作有了基础。
南北议和:南北议和上海召开,南方军政府代表为唐绍仪,北京政府代表为朱启钤。
由于南北议和有碍日本在华利益、有悖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的意图,北京政府只是迫于中外压力才同意议和。
和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南方代表提出陕西立即停战,撤换陕督陈树藩,停止招募参战军。
此后数日,由于北京政府并未制止陕西的战争,唐绍仪表示如不撤换陈树藩,停止陕西的战争,决不再议其它议案。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事件及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2年,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实行国共合作。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提出三大主张,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共同掀起国民大革命。
其高潮就是北伐战争。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在此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先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其中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开始失利,之后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将部队带到了井冈山,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并且迅速“燎原”开来。
在此基础上,1931.1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逐步改变方针政策,最终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民族抗战方针。
在西安事变爆发后积极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战初期最终形成。
1937——1945 抗日战争1945——1946年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6年国民党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1947年,三军挺进中原,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
1948年底至1949年春,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党精锐部队损失殆尽。
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工作中心是尽快地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1949年4月,渡江战役。
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中国近现代史年代表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
时间重大事件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
6月在虎门海滩销烟。
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战争。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1月,琦善同英国签订《穿鼻草约》,道光帝不满,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对英作战。
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壮烈牺牲。
5月,英军进逼广州,弈山投降。
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
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年6月,陈化成坚守吴淞口以身报国。
镇江守军与敌人血战到底。
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攻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山区传教,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先后参加拜上帝教,成为领导骨干。
1848年洪秀全写成《原道觉世训》、《太平天日》等文章,表现了要建立帝王事业的志愿。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4月,发动北伐与西征。
9月,周立春领导青浦人民赵义,刘丽川领导上海小刀会起义。
北方捻党起义。
1855年捻党在雉河集会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开始有统一的指挥和领导。
捻军成为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友军。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沙俄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爱珲条约》。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6月,英法公使到北京交换条约文本,蓄意挑衅,炮轰大沽口。
中国守军开炮还击,击沉击毁敌舰十多只,英海军司令受重伤。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事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事件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及早期活动1、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2、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3、1923年中共三大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四大历史时期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主要事件:⑴1924年国民党一大⑵1926年北伐战争⑶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主要矛盾: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主要事件⑴1927年四件大事①八一南昌起义②八七会议③秋收起义后文家市改向,革命中心转向农村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开辟新的革命道路⑵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出现⑶1934。
10-1936.10 ①1935年遵义会议长征途中的大事②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发表《八一宣言》③1935。
10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
10会宁会师⑷1936.12.12西安事变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主要事件⑴1937。
7.7七七事变9。
22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⑵抗日战争防御阶段1937.7——1938。
10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⑶抗日战争相持阶段1938.10—-1945.8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和国民党政策中心的转变,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1940年八路军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⑷抗日战争反攻阶段1945.8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
2日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主要阶段和事件⑴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
6)①1945。
8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②1946.1重庆旧政协⑵解放战争(1946.6--1949.9)①1946。
建党以来的24件大事
建党以来的24件大事1.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提出党的纲领,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2.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1923年6月,中共三大做出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
1924年1月,以党内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
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以广东为根据地的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形成了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大革命高潮。
3.南昌起义和人民军队的诞生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决议,规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建军纪念日。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年10月上旬,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无产阶级及政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5.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甘肃会宁等地,结束了长征。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纪念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整理
纪念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整理一、建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1—1924)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
)2、1920年8月,陈独秀上海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3、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代表:上海李达、李汉俊,武汉董必武、陈潭秋,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
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
“南陈(上海陈独秀)北李(北京李大钊)”因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
共产国际派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
湖北籍的有五人。
)(意义: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使中国革命有了①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②科学的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③新的革命方向——社会主义。
)4、1921年上海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三大上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5、1922年中共二大上海(①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②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党章;③明确阐释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6、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二七惨案”林祥谦施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
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盛顿会议召开 - 1921年11月1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于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又称太平洋会议。
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会议最后签订3个条约。
1、《四国条约》。
12月1 3日,美、英、日、法签订《关于太平洋所有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一旦遭受别国侵略行动的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
条约批准后,英日同盟即行废除。
2、《五国条约》。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5国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即《五国条约》。
规定美、英、日、法、意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1. 75:1.75。
规定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区所占有的岛屿的要塞一律维持现状,不得建立海军基地或新的要塞,但日本本土和附近岛屿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除外。
3、《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出席会议的9国代表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
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的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这就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列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华盛顿会议拒绝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 1922年2月2日1922年2月2日,华盛顿会议第三十次全体委员会开会,讨论关于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问题。
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声称,“二十一条”系两国之正式条约,反对会议“重新研究及审查”,仅表示日本同意放弃满蒙筑路借款、聘请顾问、教官等项的优先权,撤回1915年签约时日本政府对第5项之保留。
次日,第三十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即末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声明:中国对于“二十一条”始终视为事实上之压迫,不承认有法律效力,必须废止全约。
美国代表声明:注重门户开放,要求利益均沾。
关于“二十一条”之讨论以无结果告终,仅将3国声明载入会议记录。
中国代表要求终成泡影英国军队撤出华盛顿会议闭幕 - 1922年2月6日这个会议是1921年11月12日开始的。
华盛顿会议也叫“太平洋会议”。
这是继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国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和太平洋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进行再分割的会议。
参加者有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九国。
主要签订了三个条约:一、共同镇压远东人民,首选镇压中国人民的美、英、法、日“四国公约”;二、争夺海上霸权,按一定比例规定海军力量的美、英、日、法、意“五国公约”;三、共同掠夺中国的“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在中国出现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侵略的局势。
会议为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进一步扩张准备了条件。
孙中山再次下令挥师北伐 - 1922年5月4日1922年5月4日,孙中山下令北伐。
去年10月,孙中山向非常国会提出并通过北伐提案,因陈炯明破坏未果。
今年3月,孙中山临时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改变北伐计划,回师广州。
对陈炯明的错误处理后,本日再次下令挥师北伐,称:徐世昌去岁弄兵湘、鄂,不惜以国家为孤注,以人民为牺牲。
本大无帅受命诸将,分道出师,亲履行间,扫除政治上之黑暗与罪恶,伸国家统一,民治发达。
所认为民贼者,惟世昌与其同党诸人。
当即任命李烈钧为北伐军总司令,许崇智力总指挥。
提出“受国民之托,树立共和,惩治邪恶,民治发达”口号,分兵三路,直取江西。
胡适呼唤好人政府 - 1922年5月13日1922年5月13日,由胡适起草,经蔡元培、李大钊等16人联合签署的题为《我们的政治主张》的“提议”,在胡适主编的《努力周刊》第二期上发表。
“提议”认为,中国政治改革的目标,应该以“好政府”作为现在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
我们应该同心协力的拿这共同目标来向国中的恶势力作战”。
“所谓‘好政府’,在消极的方面是要有正当的机关可以监督防止一切营私舞弊的不法官吏。
在积极的方面是两点:(1)充分运用政治的机关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利。
(2)充分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
“提议”对今后政治改革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我们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第二、我们要求一个‘公开的政府’”,“第三、我们要求一种‘有计划的政治’”。
现在的具体主张是:“由南北两方早日开始正式议和”,“协商一个裁兵的办法”,“还应该有一个‘裁官’的办法”,“废止现行的复选制,采用直接选举制”等。
随后,胡适等16人草拟一份《政治计划》送呈吴佩孚征求意见,吴已在考虑请部分社会名流组织一个新的“好人内阁”,以辅佐国政。
外交家伍廷芳病逝 - 1922年6月23日1922年6月23日,近代著名外交家伍廷芳在广州逝世。
伍廷芳,字文爵,号秩庸,1842年生,广东新会人。
早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书院,187 4年赴英国林肯法律学院学法律,获律师资格,在香港任律师、法官。
后入李鸿章幕府,协办洋务与外交。
历任驻美国、墨西哥、古巴、秘鲁等国公使。
1911年辛亥革命后,赞成共和,与张謇等组织共和统一会,被南方各省推为民军方面议和的全权代表,与袁世凯派出的代表唐绍仪举行南北和谈。
南京政府成立后,任立法总长。
1916年出任段祺瑞内阁外交总长。
1917年出任代总理。
不久南下,与孙中山合作,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兼财政总长等职。
1922年4月,他兼任广东省省长,因在外交上劝阻英美严守中立、勿助陈炯明叛军失败,愤而病发逝世。
中共成立旅欧支部 - 1922年7月9日1922年7月,中共旅欧支部在巴黎成立。
6月,在巴黎正式成立了包括旅法、旅德、旅比三个支部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指示,本月将“少共”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
同时,由已经参加入党的共产党小组成员组成“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由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人负责。
并出版《少年》、《赤光》等刊物,向旅欧学生、华工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共发起劳动立法运动 - 1922年8月16日1922年8月16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布《劳动法大纲》。
大纲中要求工人有集会、结社、罢工等权利,实行8小时工作制、保障工人最低工资和享受劳动保险以及保护女工、童工等。
大纲规定,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男女工,禁止18岁以下的男女工担任剧烈、有害卫生及法定工作时间外的劳动,重工的法定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等。
8月初,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给众议院发出《关于劳动立法的请愿书》,要求国会在宪法中规定保护劳工的条文。
请愿书说:“同人等素从事劳工运动,连年来亲睹国内劳工饱受暴力摧残之惨状,深知国内劳工无法律保护之痛苦,加以感受操政柄者之巧于舞文玩法,益觉得劳动法案规诸宪法之重要。
为全国劳工请命计,为国家立法前途计,理合拟具劳动法案大纲19条,依法请愿贵院尽量采纳通过,规诸宪法。
”22位国会议员对此举表示支持。
大纲发布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向全国工会发出《关于开展劳动立法运动的通告》,要求各地工会讨论《劳动法案大纲》,并向工人广泛宣传,征求工人的意见。
唐山铁路、煤矿、纱厂、洋灰厂等工会首先响应,组织起唐山劳动立法大同盟。
武汉、上海等地也纷纷响应,并举行游行、集会,通电全国,要求将《劳动法大纲》纳入宪法。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 - 1922年8月22日1922年8月22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正式出版。
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译本,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初版不过一个月就全部售完。
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
1922年2月,担任浙江一师国文教员的陈望道,带着戴季陶提供的日译本《共产党宣言》,还有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亨大学图书馆借出的英译本,回到故乡义乌分水塘,什始潜心翻译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经过两个多月的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终于译完了。
29岁的陈望道抵沪后,即将《共产党宣言》译文连同日文、英文版交给李汉俊和陈独秀校阅,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陈望道又认真地改订了一遍,使译文精益求精。
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 - 1922年8月24日1922年8月24日,京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北段)长辛店(今属北京市)3000余名工人,在共产党人邓中夏等领导下举行罢工。
工人向路局提出开除总管、工头,承认工人俱乐部有推荐工人的权利,增加工资等要求。
军阀政府派军警强迫工人复工,工人组织纠察队同军警展开斗争。
罢工坚持2天,使南北交通断绝,路局被迫全部接受工人的条件,罢工取得胜利。
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 - 1922年9月4日孙中山在上海三次召集中国国民党改组的会议,讨论研究改组方案。
1922年9月4日,孙中山在上海召集各省国民党负责人53人,讨论改组国民党问题,陈独秀、马林、张太雷均应邀参加。
孙中山解释了联俄、联共政策,马林讲了话。
与会者一致同意改组国民党。
9月6日,陈独秀被孙中山指定参加由丁惟汾、张秋白等9人组成的国民党党务改进起草委员会,起草国民党改组方案并草拟国民党党纲和党章草案。
9月18日,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了“致国民党员书”的党内通信,信中沉痛地回顾了同陈炯明的分歧、陈炯明叛变的始末及严重后果。
他说,民国奋斗三十年来,虽屡经失败,然“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
他在信中提出了今后的对策方针,并作了自我批评,“任用非人,变生肘腋,致北伐大计,功败垂成,当引咎辞职”,并决定联俄联共,彻底改组国民党,以重新振兴国民党的威望,实现国家的统一。
胡适提出联省自治主张 - 1922年9月10日1922年9月10日,胡适在《努力周报》第19期上发表的《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一文中说:“我们的朋友陈独秀是反对联省自治的。
……他自己断定中国政治纠纷的根源在于‘封建式的大小军阀各霸一方,把持兵权财权政权,法律舆论都归无效,实业教育一概停顿。
我们要很诚恳的替他指出:他所举的只是纠纷的现状,并不是纠纷的根源;只是乱,并不是乱源”。
胡适认为,“今日只是督军总司令的权大,而地方的权极斜,“军阀的权限所以大到这个地步,是因为地方没有权”,“裁制军阀与打倒军阀的一个重要武器在于增加地方权限,在于根据联省自治的联邦制”。
“增加地方的实权,使地方能充分发展他的潜势力,来和军阀作战,来推翻军阀。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是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局的简称。
安源煤矿属汉冶萍公司管辖,是二十年代中国最大的产业,拥有工人12000余人;株萍铁路局职工1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