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快乐学习语文:小学一年级《一去二三里》教案
快乐学习语文:小学一年级《一去二三里》教案推荐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一去二三里》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课文。
它让孩子们认识到家乡的美丽和祖国的伟大,传达了爱国、自豪、自信的教育思想。
但要让孩子们真正理解这篇课文,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来表达对它的理解,需要教师们精心准备,灵活多变地教学。
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悉《一去二三里》的内容。
2.能够理解文章的含义,领会文章所表现的爱国主题。
3.能够通过阅读,感受生活的美好,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们思考,例如:“家乡有什么地方是你们特别喜欢的?”2.阅读教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去二三里》的背景和作者,带领孩子们朗读这篇文章。
在孩子们读完之后,可以提问:文章讲了什么?3.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教学PPT或者教师讲解的形式,向孩子们解释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同时,可以请孩子们讲讲自己在阅读文章中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情感表达在孩子们理解了文章的含义和主旨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可以要求孩子们画一张与家乡相关的简笔画,或者自己编写一首与家乡有关的小诗。
5.总结在结束本节课前,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孩子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这篇文章。
此外,也可以课后布置相应的练习,让孩子们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方法1.简单易懂: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对于他们来说,过于复杂的教学方法会让他们更加迷惑。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含义。
2.形象化表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认知程度选择不同的表达方法,例如:图片、漫画等。
可以借助图片或漫画来形象、直观地表达文章中的内容。
3.互动式教学:孩子们年龄小,短时间内保持注意力并不容易,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提问和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孩子们的教学效果。
《一去二三里》-课标教材-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去二三里》|课标教材-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一
江苏海门市海门实验小学陆锦华
【分析学生】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SP。
小学语文人教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4个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A组----能够认识1-10的汉语数字;能够自己独立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够理解古诗的意思;能够学会古诗的动作;B组----能够认识1-10的汉语数字;能够自己独立地朗读古诗;能够学会古诗的动作;C组----能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儿歌;能够学会古诗的动作;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教授和示范学会古诗;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朗读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认识1-10的汉语数字;教会学生独立的朗读并背诵古诗;教会学生古诗的动作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三、教学准备儿歌卡若干张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1、师生相互问候,调整纪律,点名,读天气、星期、日期等;2、导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数数,从一数到十,看谁数的又快又好。
3、行课(1)刚刚同学们从一数到了十,那老师现在邀请一个同学帮老师把1-10的数字写在黑板上,谁愿意来?(2)刚刚同学们写了1-10的阿拉伯数字,那现在老师将1-10的汉语数字写在黑板上,看同学们是否认识;(3)现在老师需要一位同学将1-10的汉语数字和1-10的阿拉伯数字连起来,谁愿意来?(4)刚刚我们认识了1-10的汉语数字,那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就很巧妙的将1-10的汉语数字都写进了一首古诗里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5)教师教读古诗;(6)学生齐读古诗;(7)分男女生读古诗;(8)请小老师来教读古诗;4.结课(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师生相互说再见;第2课时1、师生相互问候,调整纪律,点名,读天气、星期、日期等;2、导课(1)复习认识1-10的汉语数字;(2)复习朗读古诗;3、行课(1)请同学们朗读古诗的第一句,教师解释第一句古诗的意思;(2)请同学们朗读故事的第二句,教师解释第二句古诗的意思;(3)请同学们朗读故事的第三句,教师解释第三句古诗的意思;(4)请同学们朗读故事的第四句,教师解释第四句古诗的意思;(5)全班同学齐读古诗;(6)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在这首诗里面看到了怎样的景象;(7)出示每一句古诗对应的画面;当画面出现的时候,古诗也出现;(8)请同学们看着相应的画面来回忆古诗;(9)教授摇头晃脑读古诗的方法;(10)全班同学齐读古诗;(11)分男女生读古诗;4、结课(1)复习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2)师生相互说再见。
2023年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_1
2023年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2023年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一、导入部分我让学生从1数到10,再倒数一次。
(意在了解学生1~10的读音情况,着重区别四和十的读音。
)二、看图说话1、课件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什么?(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根据学生的反馈来板书简笔画再现插图。
(加深学生对插图的印象,同时调动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三、识字教学1、让学生找找诗句中表示数目的汉字,并反馈。
(通过找一找,圈一圈,很自然地过度到生字的教学。
)2、拼读音节。
(这一环节都是很枯燥然而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让我们班的“小老师”操纵电脑,教一教其他小朋友。
展开竞赛,谁读得好的就当“小老师”来点一点鼠标。
小孩都有表现欲,所以他们读得比什么时候都认真,拼读这一环节也轻松地过了。
)3、去拼音认读生字:一是让小朋友开火车认读生字,二是师生共同作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这两个环节意在让学生在游戏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学生对枯燥的东西比较难以接受,而把识字变成他们平时最喜欢玩的游戏,那样就很容易接受而且印象会特别深刻。
)四、课间休息我让学生动动身子,动动手等。
玩一玩“一二一”的游戏。
(低年段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叫他们一坐40分钟并且都在学习,比较难,所以,课间休息是非常必要的。
)五、阅读诗文根据课标的精神,所以这节课我把主要的时间都用在了阅读的教学上。
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看图听读:自己听一听,边听边看,感受诗句的美丽。
让学生充分领略音乐美、语言美。
2、多种形式阅读:师生对接读(半句、一句),同桌对接读,组内开展擂台赛读,男女生比赛读等。
(学生年龄小,对于同一样东西很容易厌倦,因此,多种形式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文的美,体现山村的美景。
)3、配乐朗读表演。
让学生边朗诵表听音乐边表演诗文内容。
(为了再现韵文的意境美,让学生自己去表达对韵文的理解,用自己能表现的方式表演出来,学生很高兴,一下子就来兴趣了,纷纷走出位子去表演。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设计多样化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1.朗读练习: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2.词语运用:设计一些填空、改写等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句或句子,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
1.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和形象的语言描绘,帮助他们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味。
2.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方面,仍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他们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注意力分散,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在课堂提问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促使他们思考。
-课后辅导时,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觉得诗人看到的景色美吗?”“你们能想象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基本知识。
1.诗句解读: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一去”、“二三里”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
4.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1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1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精选1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复习稳固汉语拼音。
2.认知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知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识别八、入;九、几。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梨树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假设干。
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
2.激趣导人:开学到如今,小朋友们在拼音工国里认知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场,俺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协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知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快乐!如今,让俺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动身吧!二、观察图画,提醒课题1.看图说话。
2.提醒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
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知这几个字的?4.结合详细实例,引导同学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同学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老师放慢语速范读,同学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同学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知了哪些字?3.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4.摆-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全班交流。
五、朗读感悟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男女生分别齐读。
六、课间活动:全班扮演唱《数鸭子》七、认知田字格,指导书写一1.认知田字格。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分析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
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以谈话的形式引入,既亲切又自然,同时,又相机进行了口语训练。
二、熟读古诗,识记生字(一)形式多样,熟读古诗。
1.生自己尝试着读,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
2.师范读(或听录音),生指字听读,重点听认读困难的字的读音。
3.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指名读。
5.齐读。
给孩子们足够的读书的时间,大胆放手,鼓舞他们尝试着读,可以使孩子们对自身的认知水平有一个较明晰的了解,增加听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听读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1.全班沟通,识记生字。
指名当“小老师”,把自己熟悉的字以及记忆方法交给大家。
对于孩子们认读起来较困难的字,老师要准时进行指导。
鼓舞孩子们共性化的识字方法,放手让孩子们去学,信任他们能学会。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运用生字卡片)。
3.师出示识字卡片,检查识字状况。
以组为单位进行检查,全部会认的组嘉奖一面“小红旗”。
在齐心协力争夺“小红旗”的活动中,孩子们会深深地体悟到:互助合作的欢乐以及取得胜利的喜悦。
4.嬉戏:找伴侣。
老师把写有本课生字的拼音卡片随机给同学,看过后,生说:我是*,我是*,谁是我的好伴侣?其他同学快速拿出相对应的卡片,站起来,大声说:我是*,我是*,我是你的好伴侣。
活泼好玩的嬉戏,有效的激活了孩子们的参加欲望,促使孩子们乐观、主动的参加到巩固拼音与识字的过程中。
三、感悟内容,感情朗读1.齐读古诗。
2.师:这首诗大家已经会读了,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邵雍都看到了什么?生猜。
“猜一猜诗人看到了什么”,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们说出熟读古诗之后的个人的独特感悟。
3.师:(实物投影映示画面)对比图看一看,大家猜对了吗?你们觉得这儿的景色怎么样?生答(很美,很美丽)。
借助画面,丰富孩子们的共性化的感知,深化他们对古诗的整体感悟。
4.师:那么,读这首诗的时候应当怎样读呢?生:读得很美。
师:那就请同学们美美的读一读吧!生配乐朗诵,边朗诵边加动作。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3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活动过程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找一找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
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诗)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找一找,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有房子。
哦,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着人家呢,这儿有四五家人家,仔细看这些房子上还有什么啊?对,是烟囱,做饭了,烟囱里就会飘出白烟。
想一想,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啊?不记得没关系,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这些有烟囱的小房子,(烟村四五家)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可真漂亮!这幅图上还有什么啊?远处好像也有房子呢!这些房子它的屋顶是尖尖的呢,这样的房子叫亭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亭台六七座)对啊,亭子我们说是一座一座的。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一、课本解读《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部分的第一课。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村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首童谣奇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此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发动和十个篮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二、学情剖析火线的课文都是拼音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打仗过汉字,也明白了不少汉字。
但是本日这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学写汉字,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议决这一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明白田字格,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为以后孩子们喜欢写字、写好字打开优良的开端。
三、设计说明这首童谣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特殊是数字一至十奇妙地镶嵌此中,更添兴趣。
学习这首古诗,不光可以激发酷爱自然的情绪,还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传授时,应充分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运用多媒体帮助手段,把学生带到一个如诗如画的小山村,一边欣赏山村的美景,一边快乐地学习,在游戏、互动中感受学习的有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把重点学习识字、写字的目标落到实处。
四、传授目标1.明白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明白笔画“一”。
2.正确、娴熟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风景美。
五、传授重难点重点:明白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难点:明白笔画。
六、传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七、传授历程(一)以情激趣,展现课题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查看,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生描绘图上的景象:不远处有一个小山村,村庄里人不多,只有几户人家。
那个小山村周围有许多山,人们还在山里建了好几座亭子,正好可以给路过的客人歇歇脚。
路边的树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颜色的美丽的花儿。
多美的小山村啊!本日我们学习的诗歌《一去二三里》,到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里去。
3.板书课题:一去二三里,读课题,理解“里”。
初学语文必看:小学一年级《一去二三里》教案详解
初学语文必看:小学一年级《一去二三里》教案详解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接触语文学科的重要阶段,也是奠定以后学习成绩的重要时期。
而《一去二三里》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篇课文。
本文将详解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案,为家长和老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一去二三里》,让孩子们掌握识字、阅读的基本技能,同时了解到春天的景象与美好之处。
2、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
3、情感目标激发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让他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二、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
2、理解文章内容,并且能够表达。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的意思。
2、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表达和写作。
四、教学过程1、预习:拓展生字词。
请孩子提前认识生字词,比如“花”、“多”、“蝴蝶”、“飞”等词汇,并在课前复习。
2、导入: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请孩子通过图片或人物来描述文章,理解“一去二三里”的含义。
比如,“一去二三里”是说小动物跑了很远,跟朋友们玩耍。
它们踩过了很多花,看到了很多东西。
3、分析课文。
这段课文主要尝试表现春天的景象,将春天浓缩为一个场景,从不同角度展现逐渐繁华的大自然。
孩子们应该了解它所表达的内容,及其用词、语气等特点。
4、朗读课文。
请孩子们小声朗读课文,发现文中的美丽与特点。
着重强调将所有单词和语调都读清楚。
5、分组讨论。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并让他们就文章的主题讨论并自由发言,以激发思维。
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以引导他们向着正确方向思考和表达。
6、模仿写作。
请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尝试写出自己想象中的春天。
在写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书写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7、总结回顾。
通过上述的单项任务,孩子们应该对本课的内容和步骤有所了解,并且在总结回顾中,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发挥出的优点。
老师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方法1、游戏法教学法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和抽象画,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温暖和色彩。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4篇(语言《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4篇(语言《一去二三里》教案)下面是我分享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4篇(语言《一去二三里》教案),供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1教学目的: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二、有顺序观察插图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三、朗读儿歌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
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一)学习生字的音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
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
”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背诵《一去二三里》。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味。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诗句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诗句的意思理解。
教学难点:1.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诗句的意境感受。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课文录音。
3.小黑板或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古诗《春晓》。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3.引导学生回答:春天。
春天里的景色有花、鸟、雨、风等。
二、学习课文1.老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老师板书诗句,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4.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吗?5.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并解释诗句的意思。
6.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诗句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生字词。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老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老师出示课文课件,让学生看着画面背诵诗句。
5.学生集体背诵诗句,老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1.老师出示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原因,老师点评。
3.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春天里的景色。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老师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一去二三里》,下节课检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一去二三里》,让学生感受了古诗的韵味和意境,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比较阅读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于诗句的节奏和韵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一去二三里》时,要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语气。
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布置相关作业。
2.教学方法设想: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古诗的意境。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境教学:利用教具、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此外,我还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如:抄写《一去二三里》并背诵,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创作一首小诗等。通过这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确保学生对古诗《一去二三里》的理解和记忆,以及生字词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抄写作业:请同学们将《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工整地抄写在作业本上,并标注出生字词。通过抄写,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诗句,加强对生字词的记忆。
2.朗读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朗读表演,每组需要将《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朗诵出来,并尽量表现出诗句中的意境。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对表演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如诗句的意境、生字词的记忆等。同时,我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醒他们在课后加强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2.方法目标: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知古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课文《一去二三里》。
2.能正确朗读课文,熟练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识字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2.背诵课文,并正确朗读。
三、教学准备1.课文《一去二三里》的教学课件。
2.分发给学生的课文印刷版。
四、教学过程1. 热身为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我们可以开始一个小游戏。
请学生们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头、肩膀、膝盖、脚趾”的动作。
2. 导入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农村景色的图片,然后问学生们: - 这幅图片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 你们在农村见过类似的景色吗? - 你们可以用简单的话来描述一下这幅图片吗?通过导入活动,让学生们对农村的环境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为后面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3. 学习课文3.1 阅读课文教师分发课文印刷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先默读一遍,然后朗读课文。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确保他们能够理解整个课文的内容。
3.2 朗读训练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们模仿教师的语音和语调来朗读。
3.3 默写练习让学生尝试默写课文中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然后和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对比,纠正错误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4. 拓展活动4.1 跟读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跟着自己朗读整篇课文。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朗读得最准确、最标准。
4.2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如描述“一去二三里”是什么样的地方,“烟村四五家”指的是什么,每个小组让一个同学上台展示并描述。
4.3 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下课文中的问题:“你们是否听过类似的歌曲或者故事?”,“你们是否想起自己家乡的景色?”等。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一般课文的常规,提出识字的一般要求。
2、认识12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去、里”,并能将中国数字与阿拉伯数字区别开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流得地朗读课文,并感受童谣中的景色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喜欢,下面老师画一幅画,同学们看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抽生说)引出生说出四五家房子,并解释“烟村”,把两个生字贴在黑板上;说出六七座小亭了,引出亭台,贴在黑板上;还有各种花,贴上花。
接着老师把画意说出来,仔细听:“不远处大约二三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这样的美景,你喜欢吗?
●二、读书
1、同学们,有一首小童谣描写了这幅画上的内容,猜猜这首歌谣藏在哪里?(生猜)
师:是呀,就在我们的课本上,同学们记住了,书是我们学习上最好的小帮手,里面还有好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爱看书的好学生。
下面我们打开课本41页,请同学们看最上面的三个字“识字一”就是告诉我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认识字了。
下面的“1、一去二三里”是课题,大声读课题,板书课题,讲解“一”的变调。
2、接下来,我闪要读书了,告诉老师在读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生说)师:对,可以借助拼音帽子,也可在学校问老师同学,在家里问爸爸妈妈。
请同学们把书端起来,用小手指指着自由读书。
3、好老师想看看同学们读得怎么样?抽生读书。
4、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想把小童谣写在黑板上,第一句是什么?(板书);第二三四句有不认识的字,引导学生自已找出这些字贴在黑板上,以求巩固,并加深记忆。
5、是呀,同学们贴的字是挺难的,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些字重新看一下。
6、看到同学们读书那么认真,老师也想读,给老师机会吗?好请同学们把书端好认真听老师读,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7、你能像老师这样读书吗?(指导学生带有一定的语气读书)请跟老师读。
8、同学们读得太棒了,生字娃娃也跑出来了,你还认得他们吗?
a、一起读字;b、做游戏:姥姥,几点了?c、与孩子一起自编儿歌;d、数字娃娃想与生字娃娃交朋友,你能帮助他们吗?同时指导学生区别开阿拍伯数字与汉语数字。
9、读了生字,老师相信同学们再读书一定读得会更棒,好一起读书。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