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课题教学三维目标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涵盖以下内容:-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章:化学方程式与计算- 第四章:金属与非金属- 第五章:溶液与晶体- 第六章:空气与氧气- 第七章:酸、碱与盐- 第八章:化学实验与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一系列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建立学生的知识体系。

- 实验教学:安排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 课堂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形式进行教学评价:- 日常表现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记录。

- 综合测验:每章结束时进行测验,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 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和实验思路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 课本: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多媒体教学设备六、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将按照以下安排进行:- 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每章内容预计需2-3课时完成。

- 定期安排实验课,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的重点是:-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化学反应与能量- 酸、碱与盐教学难点是:- 化学方程式与计算- 金属与非金属八、教学参考参考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参考资料:教学辅助资料、网络资源等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的基本框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课时的安排和实施,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8.1金属材料8.2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用品:铁丝、铜丝、镁条、锌片、稀盐酸、稀硫酸、试管问(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2)比较三种金属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

Mg〉Zn〉Fe〉Cu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实验】1、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3、铜丝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来思考: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观察、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新金属化合物此性质常也常用于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 Sn Pb (H) 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练习运用】黄铜(含锌和铜)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你能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鉴别吗?学习、运用回答:用火烧变黑的为铜,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放入硝酸银溶液,能置换出银的为黄铜,学以致用,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并感受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两课时)9.1溶液的形成学校:授课教师:教材版本: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乳化与溶解的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化学教学三维目标关键词(精选)

化学教学三维目标关键词(精选)

化学教学三维目标关键词(精选)化学教学三维目标关键词化学教学三维目标关键词包括:__知识与技能:包括基本概念、基础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

__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这些关键词共同构成了化学教学三维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目标。

化学新教学目标三维设计化学新教学目标三维设计是指:1.知识与技能: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符号等基础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计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归纳等方法获取化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需要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并学会尊重和保护环境。

在三维设计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化学新教学目标三维计划"化学新教学目标三维计划"是教师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这些目标是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化学元素、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等等。

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应该明确知识目标,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习,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能力目标: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如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等。

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应该明确能力目标,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学生需要具备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1. 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规范。

2. 学习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基本技能。

第二章:空气与氧气1. 学习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理解氧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

第三章:水的性质与净化1. 学习水的组成、性质和净化方法。

2. 掌握水的电解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四章:碳和碳的化合物1. 学习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2. 理解碳的循环和二氧化碳的减排。

第五章:金属与金属材料1. 学习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2. 掌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4. 单元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

2. 实验器材:实验室设备、仪器、试剂等。

3. 多媒体教学资源:课件、视频、动画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教学网站。

六、教学计划1. 第六章:溶液与浓度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溶液的概念、浓度的计算、溶液的配制2. 第七章:酸碱与盐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酸碱的概念、酸碱反应、盐的性质与制法3. 第八章:有机化合物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内容: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烃、醇、醚的性质与用途4. 第九章:化学与生活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安全与健康、环保意识5. 第十章:复习与探究教学时间:5课时教学内容:本册内容的复习、实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七、教学策略1. 第六章:溶液与浓度通过实验演示溶液的形成和浓度的测定,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和浓度的重要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5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5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5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

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一、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③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计划四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计划四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计划四篇第1篇:人教版九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

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对于学生能力所及的教学内容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

落实新课程理念,把握命题主旋律。

关注社会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中,加强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实施有效教学。

二.学生情况简析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上学期的学习成绩看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很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在这学期里,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课外练习,加强一下基础,为中考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坚信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聪明才智。

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三.教材总体分析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

以学生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的实际知识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

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仪器设备。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仪器设备。

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3. 实验安全常识和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1.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仪器设备。

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实验安全常识和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仪器设备。

2. 教学讲解: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教学演示: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仪器设备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程度。

教案章节:第二章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的概念和溶解过程。

2. 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溶解的概念和溶解过程。

2. 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溶解度曲线。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1. 溶解的概念和溶解过程。

2. 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1.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介绍溶解的概念和溶解过程。

2. 教学讲解:讲解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3. 教学演示:进行溶解度实验,展示溶解度曲线。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溶解度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课题教学三维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课题教学三维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课题教学三维目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课题教学三维目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课题教学三维目标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了解常见的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进一步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认识合金,一些新的金属材料,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进一步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学科对金属材料发展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学会用“量变与质变”的唯物主义观看待某些合金的不同性能。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认识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①认识金属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算及应用;(3)掌握常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认识化学在生活、生产及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物质的组成2. 原子结构3. 元素与化合物第二章: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3.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2. 烃3. 烃的衍生物第四章:化学实验1. 实验基本操作2. 常见仪器的使用3. 实验安全与防护第五章: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2. 化学计量数3.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算及应用;常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实验操作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第三章:氧气与臭氧1. 氧气的发现与制取2.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3. 臭氧的性质与作用七、第四章:碳和碳的化合物1. 碳的单质2. 碳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3. 碳循环与环境保护八、第五章:酸碱盐1. 酸碱盐的概念与分类2. 酸碱盐的性质与反应3.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九、第六章:金属与金属材料1. 金属的性质与分类2. 金属的冶炼与提炼3. 金属材料的应用与可持续发展十、第七章:化学与生活1. 食物中的化学成分2.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问题3. 化学与健康、安全、环保十一、第八章:化学与能源1.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3.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十二、第九章:化学与材料1. 材料的分类与性能2. 化学键与材料的关系3. 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十三、第十章:化学与信息技术1. 化学信息获取与处理2. 化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3. 化学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十四、教学重点与难点6. 重点:氧气、碳和碳的化合物、酸碱盐、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信息技术等知识的掌握。

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册全部教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册全部教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册全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2.第一单元课题2燃料及其利用3.第二单元课题1金属的化学性质4.第二单元课题2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5.第三单元课题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6.第三单元课题2酸碱中和的反应7.第四单元课题1生活中的盐8.第四单元课题2食品中的有机物质9.第五单元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0.第五单元课题2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第一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1.教学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学会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3.教学难点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引发学生对燃烧条件的思考。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

(3)讲解灭火的原理,让学生了解灭火器的工作原理。

(4)示范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

5.作业布置(2)绘制灭火器使用方法的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课题2燃料及其利用】1.教学目标(1)了解燃料的分类和性质。

(2)学会燃料的合理利用。

2.教学重点燃料的分类和性质。

3.教学难点燃料的合理利用。

4.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引发学生对燃料分类的思考。

(2)讲解燃料的分类和性质,如: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等。

(3)分析燃料的合理利用,如: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等。

(4)讨论如何减少燃料消耗,提倡节能减排。

5.作业布置【第二单元课题1金属的化学性质】1.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2)学会金属与酸、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2.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3.教学难点金属与酸、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4.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金属在空气中的变化,引发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思考。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有关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书写。

2.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4. 了解纯净物质与混合物的区别,并学会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提纯。

5. 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特性,并掌握基本的电路图的绘制和计算。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无机化合物命名与化学式的书写。

2. 第二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其应用。

3. 第三章: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4. 第四章:纯净物质与混合物的性质及分离方法。

5. 第五章: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绘制与计算。

三、教学安排1. 第一周:复上学期的知识,并介绍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2. 第二周:讨论和演练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书写问题,并进行相关实验。

3. 第三周: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并进行实验验证。

4. 第四周: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有关实验,并探讨应用场景。

5. 第五周:讲解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性质与区别,并进行相关实验。

6. 第六周:研究电流的概念和特性,掌握基本的电路图的绘制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授课讲解法:通过讲解和解析例题,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促进思维和知识的交流。

4.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具,如幻灯片、视频等,增强研究效果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小测验:每周安排一次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 研究笔记:要求学生完成研究笔记,帮助他们总结和复所学知识。

4.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六、教学资源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单元一:金属与非金属
2. 单元二:酸、碱与盐
3. 单元三:碳与有机化合物
4. 单元四:材料的分类与性能
5. 单元五:空气与氧气的利用
6. 单元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教学策略
1.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多媒体和实际生活案例引入教学内容。

2. 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3. 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技巧。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运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实验报告等形式。

3. 终结性评价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

五、教学资源
1. 教科书: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实验器材:各种常用化学实验器材。

4. 课外阅读:配套的化学研究资料和题集。

以上是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的初步安排,具体实施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灵活的教学决策,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掌握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2)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2)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第2课时:二氧化碳的用途第二单元:水的净化和软化第1课时:水的净化第2课时:水的软化第三单元:溶液的浓度和稀释第1课时:溶液的浓度第2课时:溶液的稀释第四单元:酸碱反应和酸碱中和第1课时:酸碱反应第2课时:酸碱中和第五单元:盐的溶解和沉淀第1课时:盐的溶解第2课时:盐的沉淀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

2. 运用实验、演示、讲解等教学方法,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原理。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4. 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重点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

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试剂。

3. 多媒体教学资源:PPT、视频、动画等。

4. 教学辅助资料:教案、课件、习题等。

六、教学计划第一单元: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第2课时:二氧化碳的用途第二单元:水的净化和软化第1课时:水的净化第2课时:水的软化第三单元:溶液的浓度和稀释第1课时:溶液的浓度第2课时:溶液的稀释第四单元:酸碱反应和酸碱中和第1课时:酸碱反应第2课时:酸碱中和第五单元:盐的溶解和沉淀第1课时:盐的溶解第2课时:盐的沉淀第六单元: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第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和判断第七单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第1课时:金属的腐蚀第2课时:金属的防护第八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第九单元:生活中的化学第1课时:食物中的化学第2课时:生活中的环保化学第十单元:复习与探究第1课时: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的复习第2课时:化学实验探究七、教学措施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设计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后面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设计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设计1一、学情分析:这一级九年级学生基础很差,学生进退两难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很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国际化学习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亲和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结构性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极差,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不好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时常以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方式实验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

从生产能力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突显义务教育战斗任务的性质和任务。

教材体系的第一个评价体系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

中所以学生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

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善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症结的能力,确实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之时的困难。

为了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全书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第二个特点,引人瞩目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大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体育精神,使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新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化学(精选)

新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化学(精选)

新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化学(精选)新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化学新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化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三维目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例如,在教授化学反应时,可以设定以下三维目标: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程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科学价值观。

2.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三维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例如,在教授化学反应时,可以设计以下教学内容: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程度、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等。

同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评价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后,通过测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

例如,可以设计一份化学反应的试卷,让学生进行答题;或者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验操作,以检验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新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化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价值观。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化学新教学目标三维计划"化学新教学目标三维计划"这个标题试图表达一个三维的目标框架,即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这种教学理念在很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中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化学新教学目标三维计划的例子:1.知识与技能:__理解并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

__了解并能够运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如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2.情感与态度:__培养对化学的热爱和兴趣,理解化学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__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化学实验和其他活动来提高这些能力。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设计三篇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设计三篇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设计三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教具预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交流回答】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展示交流】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示剂?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阅读回答】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交流回答】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过渡】酸碱指示剂的种类许多,不仅仅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活动与探究1】请同学们按教材P51“探究”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展示交流】实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示你们的实验成果。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内容:一、课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 学习目标:了解化学科学的起源、发展及其研究对象;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学会使用简单的化学实验仪器,进行观察和实验。

2. 教学重点:化学科学的起源、发展;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3. 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化学科学的起源、发展及其研究对象。

(3)课堂讲解:讲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4)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课题: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学习目标: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性质;掌握化合价、离子符号等基本概念;学会书写化学式、方程式。

2. 教学重点: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性质;化合价、离子符号等基本概念。

3. 教学难点:化合价的确定;化学式的书写与计算。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组成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性质。

(3)课堂讲解:讲解化合价、离子符号等基本概念。

(4)练习书写:指导学生书写化学式、方程式。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课题: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掌握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本质;学会使用实验装置进行物质的性质实验。

2. 教学重点: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本质。

3. 教学难点: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判断;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性质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课堂讲解:讲解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本质。

(4)实验操作:指导学生使用实验装置进行物质的性质实验。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之间的关系。

(2)掌握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3)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言1. 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第二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1. 水的净化和节约2.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第三章:碳及其化合物1. 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2. 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3.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第四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 化合反应2. 分解反应3. 置换反应4. 复分解反应第五章: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的通性2. 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之间的关系。

(2)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3)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的判断。

(2)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化学知识。

(2)使用化学实验仪器,进行实地操作。

(3)发放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

(2)作业完成情况:作业质量、及时性等。

(3)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实验报告等。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计划(完整)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计划(完整)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计划(完整)简介该教学计划是针对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的教学安排与安排。

本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化学知识点,如化学元素、化学反应等。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教学内容安排1. 单元一:化学元素与化学式- 讲解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研究化学元素的符号命名规则。

- 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和计算。

2. 单元二:化学反应方程式- 研究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分类。

- 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 进行相关实验,观察不同反应的现象和产物。

3. 单元三: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变化- 研究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变化的基本概念。

- 探究物质的溶解和沉淀现象。

- 研究化学方程式的应用,解析实际问题。

4. 单元四:酸碱中和反应- 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中和滴定的原理。

- 研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

- 进行酸碱滴定实验,观察指示剂的变化和中和终点的确定。

5. 单元五:金属与非金属- 研究金属与非金属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探究金属的氧化反应和非金属与金属的置换反应。

- 进行相关实验,观察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现象。

6. 单元六:有机化学基础- 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如碳原子的特殊性质和碳的化合价。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

- 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时作业:每课时布置相关练作为平时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结合实验环节,要求学生撰写详细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3. 期中考试:进行一次期中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前半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

化学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最新)

化学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最新)

化学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最新)化学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化学教学三维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化学事实、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反应规律及物质性质等基本化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学习中独立思考,能体验科学家探究物质性质和制取方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认识科学、技术、化学产品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能赞赏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能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

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价值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价值指的是教育教学应该实现的目标。

三维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这三维目标。

具体说来,知识技能就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过程方法就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思想方法、基本途径,学会如何获取知识、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目标是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设施的运用,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教学过程的安排,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三个目标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共同构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化学新教学目标三维设计"三维设计"是指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三个维度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终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三维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并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授"化学反应"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按照以下三维设计进行教学:知识与技能:学生应该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反应类型、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该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方法,例如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该理解化学反应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学生应该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以及科学精神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课题教学三维目标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了解常见的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进一步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认识合金,一些新的金属材料,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进一步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学科对金属材料发展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学会用“量变与质变”的唯物主义观看待某些合金的不同性能。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认识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①认识金属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一般应用;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宏观现象和对其组成微观粒子的分析,初步形成由表及里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水、酒精、汽油等不同的常见的溶剂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溶质和溶剂的判别,初步体会事物的相对性;联系溶液的实际应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认识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典型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一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温度计初步探究物质溶解于水时的热现象的过程,了解借助一些工具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设计多种探究物质溶解于水时的热现象的实验方案,初步形成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认识同一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物质溶解于水时的热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发展创新的精神;通过分析溶解过程的微观及其能量变化,初步形成辩证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2、过程与方法: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物质的溶解度及影响它的因素,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认识化学概念的方法。

利用溶解度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某些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物质溶解度探究,认识影响物质溶解度因素的多重性;结合物质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实际的运用,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课题3 溶质质量分数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方法和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进一步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学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方法和规律。

通过实验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掌握溶液配制的步骤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进一步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学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兴趣。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了解浓盐酸的性质,了解酸的通性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酸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同时提高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

第三课时1、知识与能力: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认识中和反应,了解酸碱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了解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认识酸、碱性物质存在的广泛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了解氯化钠的组成,用途,分布。

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粗盐提纯和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能判断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我国科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

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学会使用,了解盐类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盐类化学性质的归纳,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用归纳、比较方法的认识事物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主动探究、归纳酸、碱、盐复分解反应的知识,树立事物都是有联系和影响的。

化课题2 化学肥料第一课时1、知识与能力:了解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了解常见化学肥料保存和施用注意事项;掌握化学肥料的鉴别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化肥的种类,N、P、K肥对植物生长的需要,学会运用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事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化肥,农药的利弊分析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认识到化学的价值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

第二课时1、知识与能力:了解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了解常见化学肥料保存和施用注意事项;掌握化学肥料的鉴别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化肥的种类,N、P、K肥对植物生长的需要,学会运用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事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化肥,农药的利弊分析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认识到化学的价值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知识与能力:了解营养素是知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种物质;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上述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

2、过程与方法:根据几类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学习比较归纳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维持健康,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知识与能力:1.知道常见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所起的重要作用;2.懂得在知识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时,如何去选择适当的营养物质。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维持健康,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1、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维持健康,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