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绪言1. 了解化学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
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
3.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知识。
第二章:物质的量1. 学习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
2.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计算。
3. 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章:离子化合物1. 学习离子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掌握离子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3. 了解离子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1.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示方法。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和计算。
3.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五章:有机化合物1. 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3. 了解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六章:酸碱盐1. 学习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 掌握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和反应。
3. 了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保护。
第七章:金属与非金属元素1. 学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分类和用途。
2. 掌握金属活动性序列及其应用。
3. 了解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原理。
第八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计算。
2. 掌握化学平衡的原理、判断标志和计算。
3. 了解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九章:电化学1. 学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组成和应用。
2. 掌握电镀和电冶金的基本方法。
3. 了解电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十章:化学实验探究2. 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 了解化学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绪言补充和说明: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如化学反应的平衡、配平等。
详细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仪器的使用、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以及实验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处理化学试剂、实验室火灾的预防等。
2. 第二章:物质的量补充和说明:通过实际案例解释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应用,如摩尔的概念、物质的量的计算等。
2024年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人教版(五篇)
2024年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人教版(五篇)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人教版一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
利用身边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和参与社会的意识,认识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具体课标要求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教材分析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
教材把金属知识安排在酸碱盐等化合物之后,让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物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来比较全面的认识金属的相关知识,既有助于形成比较系统的元素化合物体系、全面认识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本节从金属的存在形式、分类、物理性质、合金组成与性能以及应用角度,勾画出认识化学物质的基本框架,即从物质存在、分类、组成结构、性质等视角对物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
对金属以及金属物理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获知:一是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金属制品的性能反推其具有的物理性质,如铜用作导线,推知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二是通过实验探究比较铜片与黄铜片的硬度大小、锡片和焊锡熔点的高低;三是通过“在线测试”让学生分析数据信息,获取金属物理性质及相应的用途。
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途径和方法,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推理,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建立三个基本观点:第一个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不同的金属既有物理通性,又有各自特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第二个基本观点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又决定物质的用途;第三个基本观点是通过混合能改变物质的性质,从而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服务。
教材先从学生身边的金属制品入手,最后又介绍了广泛使用的合金,凸显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最新整理)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四,教学准备
药品: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砂纸、稀 HCl、稀 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 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二、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5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2.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三,教学难点 1.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 矿物标本,生锈的铁锁、几段生锈的铁丝等。 在一周前做好的铁钉锈蚀条件探究的对比实验。 五,教学方法 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动画演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 六,课时安排 2 课时 七,教学内容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绪言1.1 化学科学的定义与特点了解化学科学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化学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
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分类、归纳等。
1.2 化学实验安全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如实验室规范、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化学品的储存与处理等。
了解常见危险品的性质和急救措施,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2.1 原子和分子了解原子的定义和结构,掌握原子序数、质量数、电子数等概念。
理解分子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2 离子和离子化合物掌握离子的定义和性质,了解离子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计算。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1 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掌握物质的鉴别和纯化的方法。
3.2 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4.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如碳原子的四价键。
4.2 常见有机化合物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如烷烃、烯烃、炔烃、醇、醚、酮等。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第五章:化学计算5.1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理,了解平衡常数的概念。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如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的计算。
5.2 溶液的浓度和稀释了解溶液的定义和浓度表示方法,掌握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
掌握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计算,如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
第六章:氧气和臭氧6.1 氧气的性质和制法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如分离空气法、电解水法等。
掌握氧气的用途,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
6.2 臭氧的性质和制法了解臭氧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臭氧的制备方法,如电解水法、紫外线照射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5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5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
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一、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③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仪器设备。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仪器设备。
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3. 实验安全常识和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1.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仪器设备。
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实验安全常识和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仪器设备。
2. 教学讲解: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教学演示: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仪器设备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程度。
教案章节:第二章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的概念和溶解过程。
2. 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溶解的概念和溶解过程。
2. 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溶解度曲线。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1. 溶解的概念和溶解过程。
2. 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1.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介绍溶解的概念和溶解过程。
2. 教学讲解:讲解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3. 教学演示:进行溶解度实验,展示溶解度曲线。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溶解度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化学基础知识课时一:化学的定义与发展- 课时目标: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了解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 教学重点: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
2.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概念讲解:详细介绍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并与实际生活和科技应用相结合。
4. 小结与巩固:通过小组讨论和练题,巩固和复所学内容。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化学的作文。
课时二:纯物质和混合物- 课时目标:了解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特点,分辨不同的纯物质和混合物。
- 教学重点: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特点。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物质,引导学生分辨纯物质和混合物。
2. 概念讲解:详细介绍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实验演示:进行几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分辨纯物质和混合物。
4. 练与讨论:通过练题和小组讨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纯物质和混合物的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题,并要求学生写一份纯物质和混合物的鉴别报告。
课时三: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课时目标:了解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研究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实验鉴别。
- 教学重点: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实验鉴别物质。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常见物质,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2. 概念讲解:详细介绍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溶解性等方面。
3. 实验演示:进行几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
4. 练与讨论:通过练题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物质分类和性质的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实验,并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物质分类和性质的观察报告。
...*教案内容仅为示例,具体内容请根据课程教材和教学要求进行设计。
【精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整套教案(共80多页)新版
李盛飞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资料课题 1 金属材料教课目的认识金属的物理特色,能划分常有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资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常有金属的特色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余元素能够改进金属特征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经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守信息和办理信息的能力,并建立出与金属资料有关系的知识系统。
经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加意识;经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要点和难点要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像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余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方案教课过程评论第一课时采撷短创建情境小、雅致的历1912 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严寒,但是用于取暖史故事,点燃的煤油却漏光了,致使探险队员所有冻死在南极冰原。
本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学生的学习热锡却无缘无故地化为了尘埃。
1867 年冬季,俄国彼得堡海军库房的大量锡砖,一夜之间不翼情!而飞,留下了泥土同样的灰色粉末。
生活中处听了上边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惹祸故的原由吗?处有化学!在平时生活中,你碰到过近似因为不适合使用金属而致使的难堪事吗?说出来听听。
实时整此刻,你最想知道哪些对于金属资料的知识?理。
活动研究金属资料和非金属资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小组磋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资料,自己确立研究方案,从光彩、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等多方面进行 1比较。
此刻,你知道金属资料拥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吗?知识共享变讲台为在平时生活中,你常常用到哪些金属资料?你能设计出更新奇的用途吗?有兴趣的同学,师生共同拥有请你走上讲台,为我们做一次出色的演说!此刻,你知道金属资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有哪些的活动舞台。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教案5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教案1一、课标要求: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醇与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二、山东考试说明:(与课标要求一致)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醇与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课标解读:(教学目标)1、依据导学案的预习内容,自主学习醇的概述介绍,了解醇的物理性质、用途和一些常见的醇。
依据烷烃的命名规则,能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饱和一元醇进行命名。
2、通过小组“交流研讨“活动,初步掌握根据结构分析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分析醇的结构,知道其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分子中碳氧键和氢氧键的断裂,并能分析出发生反应类型与对应化学键的断裂关系。
3、根据醇的结构特点,预测可能发生的反应,回忆以前学习的醇的相关性质,整理归类反应类型。
4、结合前面的学习,认识醇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5、结合甲醇、乙醇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了解醇对环境和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体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课标评价:根据课标要求设计出5个教学任务,但5个任务不是均等的,从课标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重点是醇的化学性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侧重醇的化学性质的探讨,设计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理解醇反应的断键规律,并加强对应练习,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对于其他几个教学目标要求知道的层次,能够说出常见几种醇的结构、物理性质、用的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设计5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设计5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设计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设计1一、学情分析:这一级九年级学生基础很差,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很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复习时常以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
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
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
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
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掌握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2. 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1)实验室基本规则与安全常识(2)实验操作技巧与仪器使用2. 第二章:空气与氧气(1)空气的组成与性质(2)氧气的制备与性质3. 第三章:水的净化与软化(1)水的净化方法与原理(2)硬水与软水的性质与转化4. 第四章:碳及其化合物(1)碳的单质与化合物(2)碳的氧化物及其性质5. 第五章:金属与金属材料(1)金属的性质与分类(2)金属的冶炼与用途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3.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验操作技能: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熟练程度进行评价。
4.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
2. 实验仪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化学教学网站、视频等。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特点(2)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3)有机反应及其类型7. 第七章:酸碱盐及其溶液(1)酸碱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溶液的浓度与稀释(3)酸碱反应与中和反应8. 第八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2)化学反应的类型与特点(3)化学反应速率与条件9. 第九章:生活中的化学(1)食物中的营养素与化学(2)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与作用(3)环保与化学: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0. 第十章:化学实验技巧与探究(1)实验设计与方案的评价(2)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3)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七、教学方法6.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绪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科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1. 化学科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科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示范并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练习题:1. 简述化学科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列举三个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第二章:氧气的制备与性质教学目标:1. 学会制备氧气的方法。
2. 掌握氧气的性质。
教学内容:1. 制备氧气的方法。
2. 氧气的性质。
1. 介绍制备氧气的方法。
2. 演示氧气的制备实验。
3. 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的性质。
练习题:1. 简述制备氧气的方法。
2. 列举氧气的两个性质。
第三章: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性质教学目标:1. 学会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2.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内容:1. 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2.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过程:1. 介绍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2. 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备实验。
3. 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练习题:1. 简述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2. 列举二氧化碳的两个性质。
第四章:水的性质与净化1. 掌握水的性质。
2. 学会水的净化方法。
教学内容:1. 水的性质。
2. 水的净化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性质。
2. 介绍水的净化方法。
3. 学生进行水的净化实验。
练习题:1. 简述水的两个性质。
2. 列举两种水的净化方法。
第五章:溶液的浓度与稀释教学目标:1. 掌握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2. 学会溶液的稀释方法。
教学内容:1. 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2. 溶液的稀释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学习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2. 讲解溶液的稀释方法。
3. 学生进行溶液的浓度计算与稀释实验。
练习题:1. 简述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2. 简述溶液的稀释方法。
第六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教学目标:1. 学会制备碳的化合物。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内容:一、课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 学习目标:了解化学科学的起源、发展及其研究对象;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学会使用简单的化学实验仪器,进行观察和实验。
2. 教学重点:化学科学的起源、发展;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3. 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化学科学的起源、发展及其研究对象。
(3)课堂讲解:讲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4)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课题: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学习目标: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性质;掌握化合价、离子符号等基本概念;学会书写化学式、方程式。
2. 教学重点: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性质;化合价、离子符号等基本概念。
3. 教学难点:化合价的确定;化学式的书写与计算。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组成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的性质。
(3)课堂讲解:讲解化合价、离子符号等基本概念。
(4)练习书写:指导学生书写化学式、方程式。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课题: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掌握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本质;学会使用实验装置进行物质的性质实验。
2. 教学重点: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本质。
3. 教学难点: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判断;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性质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课堂讲解:讲解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本质。
(4)实验操作:指导学生使用实验装置进行物质的性质实验。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分子的基本性质1.1 分子概念教学目标:了解分子的定义、特点及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子的定义、分子的性质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2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教学目标: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类型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内容: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类型及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分子间作用力。
第二章:原子和元素2.1 原子结构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结构及电子的排布。
教学内容:原子核的结构、电子的排布及原子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模型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2 元素的概念与周期表教学目标: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
教学内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周期表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
第三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3.1 化合反应教学目标:了解化合反应的特点及常见化合反应类型。
教学内容:化合反应的特点、化合反应的类型及化合反应的实质。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3.2 分解反应教学目标:掌握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常见分解反应类型。
教学内容:分解反应的特点、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分解反应的实质。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四章:溶液与浊液4.1 溶液的概念与性质教学目标:了解溶液的定义、特点及溶液的性质。
教学内容:溶液的定义、溶液的特点、溶液的性质及溶液的制备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2 浊液的概念与性质教学目标:掌握浊液的定义、特点及浊液的性质。
教学内容:浊液的定义、浊液的特点、浊液的性质及浊液的制备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浊液的概念与性质。
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册全部教案5篇
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册全部教案5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册全部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册全部教案1《酸的通性》一、教材分析《酸的通性》是在学生学习稀硫酸、稀盐酸后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通性”、“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㈠知识目标:1、了解酸的涵义。
2、了解酸的通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及其意义。
㈡能力目标:1、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㈢情意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般规律有其局限性。
二、教法学法设计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演示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
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
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㈠总体思路:⑴导入→⑵回忆已学知识→⑶归纳酸的通性→⑷分析变化的本质→⑸酸的通性的本质→⑹酸的涵义→⑺巩固练习及迁移(编有酸与金属不能发生反应的题目)→⑻质疑→⑼金属与酸反应→⑽金属活动性顺序→⑾本质→⑿巩固迁移1、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设计思想本课的总体设计思想是根据基于现代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和记忆基本模式构建的。
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美育渗透: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板书设计】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一、物理性质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二、性质决定用途三、合金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册57页).doc
8.1金属材料
8.2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1、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
8.3金属资;的利用和保护(两课时)
9.1溶液的形成
水水酒精
讨论、归纳、总结本课主要内容,提
当然在教学设计
9.2溶解度(第一课时)
9.2溶解度(第二课时)
9.3溶质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10.1常见的酸和碱
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两课时完成)
溶洞大多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体中,石灰岩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3课时:复分解反应)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于10月5日授予了三位
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所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设计变色(猜想)②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
③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能。
如(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能与O2反应:4Al+3O2=2Al2O3。
②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Mg+2HCl=MgCl2+H2↑Fe+H2SO4=FeSO4+H2↑质疑激趣(小故事)奇怪的天平:趣味化学小组的张同学,从实验室借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镁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
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
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难度不大,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层次,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1、让化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等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2、使学生学习一些常见溶液及酸碱盐的基础知识,掌握部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能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方法措施: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
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每位教学要按学校教务处的要求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本学期要注重教学反思的书写。
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
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特别是要处理要落实好《中考精典》的教学任务。
4、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操作考试学生顺利过关。
5、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
并做好跟踪检查,培优工作。
六、教学进度表: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课题1 金属材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能力目标: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二、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五,实验准备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黄铜、铜仪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内容1,【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
2,【新授课】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一、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1、金属材料合金(几千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
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过渡】现在人们使用金属材料大多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二、合金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演示实验8-1】【讨论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点比较】★: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合金的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3,【课堂小结,作业】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力目标: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四,教学准备药品: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仪器:砂纸、火柴、试管(若干)、坩埚钳、。
五,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内容1,【引入】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2,【新授课】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①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时,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制品不宜用钢刷来清洗)。
2Mg+O2==2MgO 2Al+3O2=2Al2O3②铁铜在常温下很难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2Cu+O22CuO Fe+2O2Fe3O4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③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演示实验 Mg、Zn、Fe、Cu和稀HCl混合】2、金属 + 酸→盐 + H2↑Mg+H2SO4=MgSO4+H2↑反应最剧烈,同时放出大量的热Zn+H2SO4=ZnSO4+H2↑反应剧烈,但比镁与硫酸的反应速率要慢Fe+2HCl=FeCl2+H2↑反应较慢★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2价的铁,不生成+3价的铁。
Cu不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金属与稀硫酸或稀盐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反映金属的活动性。
金属的活动性:Mg> Zn> Fe>Cu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及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 P11】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2Al+3FeSO4=Al2(SO4)3+3FeCu+2AgNO3=Cu(NO3)2+2AgFe + CuSO4 =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金属活动性:Al> Fe> Cu二、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Ba)3,【课堂小结,作业】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2.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三,教学难点1.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