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种植技术简介小麦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之一。

其种植技术的掌握对于农民而言至关重要,能够提高小麦产量、改善质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种植的技术要点,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方式、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1. 土壤准备1.1 土壤选择小麦适宜生长的土壤主要有以下特点:•肥沃:土壤富含有机质,有利于小麦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疏松:土壤质地疏松,排水良好,有利于根系的通气和发育。

•pH值:土壤的pH值应在6.0-7.5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2 土壤改良对于质地较重或排水不良的土壤,应采取以下措施改良:•耕地翻耕:深翻土层,增加土壤通气性和肥力。

•施加腐熟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种植绿肥作物:如大豆、燕麦等,能够增加土壤氮素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2. 品种选择小麦的品种选择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病虫害抗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主要考虑的因素有:•生育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以确保生长期能够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

•抗病虫害性:选择具有较高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能够减少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损失。

•品质特点: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具有良好品质特点的品种,以提高小麦的销售价值。

3. 播种方式3.1 种子处理种子处理能够改善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促进发芽。

•种子浸泡剂:使用杀菌剂或生物农药浸种,抑制病原菌或虫害的发生。

•催芽剂处理:使用生物催芽剂进行处理,促进种子的发芽。

3.2 播种方式小麦的主要播种方式包括:•广播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整块耕地上,然后进行耕作覆盖,适用于大面积种植。

•行播种:按行距和行间距将种子进行排列,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种植。

4. 施肥管理4.1 土壤养分分析在施肥之前,进行土壤养分分析是很重要的,以确定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缺失情况。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育种选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一、育种选种1. 选育优质抗病品种小麦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础,育种工作首先要选育出耐逆境、抗病害的优质品种。

目前,我国已经选育出了许多高产的小麦品种,各地种植者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2. 种子处理在种子处理方面,可以进行浸种、干热处理等措施,使种子消毒、消毒,增加种子的萌发力和抗病能力,提高小麦产量。

二、田间管理1. 种植密度小麦的种植密度对于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过大或者过小的密度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种植密度在每亩750-900株之间为宜,株距在10-15cm为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小麦的产量。

2. 水肥管理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因此在田间管理中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

及时进行水肥施用,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表土覆盖上一层稻草或麦秸,可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

3. 施肥小麦生长初期需要施加磷、钾肥,中后期需要施加氮肥。

在肥料施用方面,应做到量少、多次,适时施肥,避免一次施入过多肥料造成短时间内的快速吸收,从而引发病虫害的滋生。

4. 田间杂草管理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田间的除草工作,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止杂草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5. 栽培措施在小麦生长初期,要加强耕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中后期要合理控制浇水,避免过多或过少的灌溉。

三、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防治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在田间管理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防范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小麦的抗病能力,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4. 合理间作在田间管理中,可以适量种植一些对害虫有防治作用的植物,例如:黄秆根、百善草等,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小麦的危害。

小麦高产技术及管理

小麦高产技术及管理

小麦高产技术及管理小麦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

在中国,小麦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占据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

因此,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农业生产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小麦高产技术及其管理。

一、土壤管理1.优化土壤结构:小麦生长需要较为松散、排水性好的土壤,因此需要对土壤结构进行优化,包括翻耕、深耕、施肥、覆盖等措施,使土壤保持松散、透气、排水良好的状态。

2.施肥: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如氮、磷、钾等,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肥料。

在肥料选择上,应根据土壤性质、作物营养需要及产量目标等因素作出选择,加强有机肥的使用,保证小麦养分供应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二、灌溉管理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在灌溉管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灌溉时机:根据小麦生长不同阶段的需要,确定合适的灌溉时机,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

2.控制灌水量:根据土壤性质、小麦生长阶段、天气状况等因素,控制灌水量,避免灌溉量过多或过少,从而确保水分的利用率和产量。

3.合理用水:灌溉过程中要注意水的利用率,合理利用雨水、地下水等资源,减少灌水量,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苗期管理、中后期管理、农药防治等。

其中,苗期是小麦生长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优质播种:选择优质、具有耐旱、耐寒、抗病性较强的种子,进行优质播种,从而确保播种密度、萌发率和苗情。

2.及时除草:苗期小麦对养分的需求比较强,而草竞争会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因此要加强除草工作,保证小麦生长。

3.农药防治: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必要时要进行农药防治,及时杀死害虫和病菌,确保小麦生长和产量。

四、应用科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小麦高产的重要手段。

在小麦高产技术中,应用科技主要包括:1.智能化播种:采用智能化的种子播种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的播种,大大提高了小麦的产量。

2.机械化收割:采用机械化的收割技术可以大大增加小麦的产量,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小麦管理技术和方法

小麦管理技术和方法

小麦管理技术和方法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管理技术和方法对于确保高产和优质的小麦产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麦管理技术和方法:土壤准备:在种植前,进行适当的土壤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除草、犁地、松土和施肥。

通过除去杂草、改善土壤通风和营养,可以为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条件和需求的小麦品种。

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土壤类型、病虫害抗性等因素,选择高产、耐病虫害的品种。

播种时间: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对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期限,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以确保小麦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生长。

掌握适量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小麦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施肥。

提供足够的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同时补充微量元素,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对小麦产生不利影响的病虫害。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灭虫剂的合理使用和清除受病虫害感染的植株等,以保持小麦的健康生长。

灌溉管理:根据小麦的需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措施。

避免过多或过少的灌溉,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以促进小麦根系的健康生长。

杂草管理:及时进行除草工作,避免杂草对小麦生长的竞争。

可以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控制杂草的生长,保持田地的清洁。

收获和贮藏:根据小麦的成熟度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收割时间。

进行正确的收割和贮藏工作,确保小麦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小麦管理技术和方法,但请注意,具体的管理措施应根据地区和种植条件的不同进行调整和应用。

及时的观察和合理的管理都是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1.压青苗小麦3叶期压青苗,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用镇压器镇压1~2次。

采用顺垄压法,禁止高速作业。

2.化学除草防除阔叶杂草可在3叶期每公顷用72%2,4-D丁酯乳油900ml,或用75%巨星干悬浮剂每公顷10.05g~19.5g,选晴天、无风、无露水时均匀喷施二防除单子叶杂草野燕麦、稗草可用6.9%骠马浓乳剂每公顷750ml,或10%骠吟乳油每公顷525ml,或65%野燕枯每公顷1.5kg,兑水喷施。

3.防治病虫小麦田每平方米有粘虫30头时,在幼虫3~4龄期,喷施菊酯类杀虫剂每公顷300ml~450ml兑水喷施。

防治赤霉病时,每公顷用50%多菌灵或50%多福合剂1.5kg~2.25kg,兑水喷施。

在每百穗有800头蚜虫时,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0g~40g,兑水30kg~60kg喷雾处理。

4.追肥抽穗期和扬花前,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2.25kg,加尿素5kg,加50%多福合剂2kg,对水喷施。

若生产富硒面粉,每公顷可用硒肥1.5kg,兑水100kg喷施。

为了节省作业成本,也可将农药与磷酸二氢钾、硒肥混合后兑水喷施。

5.生育期灌水有灌水条件的地方,如遇春旱,于小麦3叶期至分蘖期灌水1次。

每亩从总肥量中拿出0.5kg尿素随水灌施效果更佳。

- 1 -。

小麦栽培管理技术

小麦栽培管理技术

小麦栽培管理技术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较长,因此在栽培管理上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措施。

下面将从土壤选择、肥料施用、田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小麦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土壤选择小麦生长期内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土壤。

土壤的PH值一般控制在6.0-7.0之间,这种PH值的土壤比较适合小麦的生长。

还要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无污染的土壤地块进行种植,这样可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健康。

在土壤选择上,还要避免选择酸性土壤或者盐碱地种植小麦,这样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在种植小麦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测试,确保土壤的适宜性。

二、肥料施用在小麦的生长期内,对土壤的肥料要求也比较高。

一般来说,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在施肥上可以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式进行施用。

在秋季播种前,可以在秋翻地前进行底肥施用,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1500-2000公斤左右,配施磷、钾肥各100-150公斤。

在春季追肥时,可以选择农家肥、磷肥、尿素进行追肥施用,这样可以保证小麦的生长所需的养分。

要注意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小麦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或者养分流失的情况发生。

三、田间灌溉小麦的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田间灌溉上也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

在播种后,应根据降雨情况及时测土蓄水量,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在小麦拔节-抽穗、灌浆期间要保证土壤能够保持一定的湿润度,这样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在雨水不足时,需要及时进行人工灌溉,确保小麦作物的水分需求。

在灌溉方面,还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选择科学的灌溉方式进行管理,尽可能节约用水的同时保证小麦作物的生长需求。

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造成土壤水logging,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四、病虫害防治小麦在生长期内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栽培管理上需要进行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播种前,要做好土壤消毒工作,避免土壤中的病菌对小麦的侵害。

小麦高产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管理技术要点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高产管理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实现小麦高产的目标。

本文将从小麦的生长特点、高产管理技术的要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麦的生长特点小麦是一种春季作物,生长期为120-150天。

小麦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萌芽期、生长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

在这五个阶段中,小麦的生长速度和需求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二、小麦高产管理技术的要点1. 土壤管理小麦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地进行种植。

在土壤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施肥:小麦生长期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需要在种植前进行充分的施肥。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小麦的需求量进行科学的施肥。

(2)翻耕:在种植前需要进行深翻耕作,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

(3)保水:小麦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持土壤湿润,如覆盖保墒、灌溉等。

2. 种植管理小麦的种植管理是小麦高产的关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适时播种:小麦的适宜播种时间为每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小麦的生长特点进行选择。

(2)密植:小麦的密植可以增加小麦的产量,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因此,在密植时需要注意控制密度,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3)病虫害防治:小麦生长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清除病虫害等。

3. 管理措施小麦高产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的田间管理:在小麦生长期间,需要进行及时的田间管理,如除草、松土、追肥等。

(2)科学的灌溉管理:小麦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灌溉管理,如定时定量的灌溉、滴灌等。

(3)合理的收获管理:小麦成熟后需要进行及时的收获,以保证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在收获时需要注意控制收割机的速度和深度,以避免损失。

小麦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管理技术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管理:选择适宜的土壤,进行土壤改良和保肥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农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 控制田间温度:对于小麦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通过覆盖农膜、建设遮阳棚等方式,调控田间温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水分管理:根据小麦生长的需水量,控制田间灌溉的水量和频次,保持田间水分适宜。

合理利用雨水资源,避免水分亏缺和水浸导致的倒伏。

4.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小麦的病虫害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更换种子、清除病害植株等,以降低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种植密度控制: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和生长环境,合理控制小麦的种植密度,保证每棵小麦植株之间的空间适宜,避免拥挤过密导致的倒伏和病虫害的传播。

6.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小麦生长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平衡植株所需的养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7. 收获保护:合理确定收获时机,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收获导致的产量损失。

收割后及时进行干燥、清理和储存,防止霉变和虫害。

小麦管理技术的要点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和环境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小麦地里的管理制度

小麦地里的管理制度

小麦地里的管理制度一、土壤管理1. 土壤翻耕:在小麦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翻耕,将土壤中的杂草、秸秆等杂物清理干净,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通透性,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根系的伸展。

2. 施肥:合理施肥是保证小麦高产的关键,通常在小麦种植前需要施入底肥,以提供小麦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追肥,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施肥。

3. 调节土壤pH值:小麦的生长对土壤的pH值有一定要求,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根据土壤的pH值进行调节,保持适宜的生长条件。

4. 土壤保水:在小麦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利用覆盖物覆盖土壤,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二、水管理1. 合理灌溉:小麦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灌溉,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适时的灌溉。

2. 防渗漏措施: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要求比较严格,因此需要做好防渗漏措施,减少水分的流失。

3. 测土定水:在小麦生长期间需要不断地测土定水,根据土壤湿度情况进行灌溉,以确保小麦获得充足的水分。

三、施肥管理1. 底肥追肥:在小麦种植前需要施入底肥,以提供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

在小麦生长期间还需要进行追肥,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施肥。

2. 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有机肥和化肥的结合使用可以满足小麦的养分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四、病虫害管理1. 防治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是较为常见的小麦病害,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小麦生长期间需要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或者进行生物防治。

2. 防治小麦蚜虫:小麦蚜虫是常见的小麦害虫之一,对小麦的吸食和破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对小麦蚜虫的防治,利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或者进行生物防治。

五、劳动力管理1. 秋播,春管:小麦的秋季播种和春季管护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劳动力,及时完成小麦的种植和管理工作。

小麦的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的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的田间管理技术出苗分蘖阶段1、生育特点出苗分蘖阶段,自播种出苗开始,到拔节为止。

①春性小麦出苗—拔节4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②半冬性小麦出苗—拔节5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③冬性小麦出苗—拔节7-8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2、栽培特点①要苗齐、苗壮。

②争取早分蘖、早发根。

③达到壮苗越冬。

④营养物质积累多,有利于安全越冬,为增产打基础。

3、管理措施①苗肥:齐苗后追一次速效肥,促进幼苗生长,提早分蘖,一般每亩追尿素5-8斤。

②分蘖肥:分蘖肥用量不可过多,防止冬前旺长,降低抗寒能力,一般亩追尿素8-10斤。

③腊肥:冬至过后,一般施有机肥2000斤,巩固冬前分蘖,促进幼穗分化。

④化学除草:在播后至出苗前,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兑水120斤喷雾,在下雨期间喷药最好。

⑤压麦:压麦一般在越冬期间进行,对生长壮、旺苗进行镇压,控上促下,缩短茎基部一、二节间长度,增加粗度,提高抗倒能力。

⑥防御冻害:防御冻害的主要措施有,选用抗寒强的品种,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寒潮来前浇水,减轻冻害。

拔节孕穗阶段1、生育特点拔节孕穗阶段包括拔节、孕穗、抽穗等生育时期,属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早春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小麦开始拔节,拔节后分的蘖一般为无效分蘖。

孕穗以后是小花发生分化和部分退化的时期。

拔节期以茎、叶生长为主,孕穗期以茎、穗生长为主。

2、追肥①拔节期:一般每亩追尿素15斤左右,增粒增重,防早衰。

②孕穗期:一般每亩追尿素5-6斤,增加穗部营养供应,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3、清沟排渍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麦开始拔节,3月份雨水逐渐增多,导致小麦各种病害发生,麦田要注意清沟排渍,降低水位,减轻病害。

4、预防倒伏①采用矮杆品种。

②合理应用肥水。

③控制旺长,小麦过旺生长时,可用矮壮素进行防治。

抽穗成熟阶段1、生育特点本阶段指小麦抽穗后的生殖生长时期。

长江中下游小麦在4月中旬前后抽穗,抽穗时间大约40天左右。

本阶段是小麦籽粒形成时期,也是决定小麦粒数的关键期。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但由于受到气候、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并不稳定。

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进行具体介绍。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与改良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小麦,酸碱度适中,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利用翻耕、施肥和灌溉等手段,改善土壤的肥力和水分状况,增加小麦的产量。

2. 种子选择选择抗逆性强、叶绿素含量高、生长势旺盛、抗病虫害的小麦种子进行种植。

在选择种子的要注意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提高种植效率。

3. 合理密植小麦的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要避免密植过度导致小麦植株生长不良。

一般来说,小麦的密植范围在25-30万株/亩之间比较合适。

4.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且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小麦的营养需求,施用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以及微量元素,增加小麦的生长力和抗逆能力。

5. 种植期和栽培措施选择适宜的种植期,避开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时段,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

在栽培方面,及时耕耘、中耕、松土、排水等措施可以帮助小麦根系生长,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湿性,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

6. 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注意清除病虫害隐患,定期喷药防治病虫害,避免对小麦的危害,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二、田间管理措施1. 土壤保护在小麦生长期间,要注重土壤的保护和管理,避免土壤侵蚀和流失。

采取覆盖、植被保护、排水排渍等措施,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有利于小麦的栽培和生长。

2. 水分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好小麦的灌溉工作,保证小麦的生长所需的水分。

在干旱地区,要采取节水措施,避免水分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5. 空气流通保证小麦田的通风良好,避免病虫害滋生,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6. 理顶和掐顶适时进行小麦的理顶和掐顶,有利于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小麦田间管理

小麦田间管理

小麦田间管理
1、冬前浇好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利于年后早春保持较好墒情,以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增加小麦籽粒的氮素积累。

应于“立冬”至“小雪”期间浇冬水,不施冬肥。

浇过冬水,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以破除板结,疏松土壤,除草保墒,促进根系发育。

2、春季(返青―开花)小麦返青期、起身期不追肥不浇水,及早进行划锄,以通风、保墒,提高地温,利于大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加强麦苗碳代谢水平,使麦苗稳健生长。

将一般生产中的起身期追肥浇水改为拔节期追肥浇水,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挑旗期至开花期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

3、后期(开花―成熟)小麦开花后,特别是灌浆后期,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所以,种植强筋小麦在开花后应注意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一般不再灌溉,尤其要避免麦黄水。

小麦病虫害均会造成小麦粒秕,严重影响品质。

白粉病、锈病、蚜虫等是小麦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应切实注意,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治。

测定结果表明,蜡熟中期至蜡熟末期千粒重仍在增加,品质指标逐步提高,在蜡熟末期收获,籽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

用联合收割机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

- 1 -。

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

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

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技术与管理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小麦的选种、育种、种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麦的选种与育种小麦的选种是种植小麦的第一步,选取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小麦品种。

在选种过程中,要考虑小麦的耐寒性、耐旱性、产量和品质等因素。

同时,育种工作也是提高小麦品种的关键,通过杂交育种、基因改良等手段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

二、小麦的种植技术1. 土壤准备: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进行深翻耕作,清除杂草和病虫害源。

在土壤中施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2.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小麦品种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通常在秋季播种,利用冬季低温休眠,春季迅速生长。

3. 播种密度:根据小麦品种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当的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300-400斤。

4. 施肥技术:在播种前后进行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小麦生长需要,合理配置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确保小麦的养分供应。

5. 灌溉管理: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合理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但要避免积水。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小麦的病虫害,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清除病虫害的源头等。

三、小麦的管理1. 杂草控制: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减少对小麦生长的竞争,保证小麦的营养和光照供应。

2. 茎秆处理: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清除茎秆,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为下一轮种植做好准备。

3. 病虫害监测:定期检查小麦田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更换抗病虫害的品种等。

4. 种植环境管理:合理利用农田、大棚等种植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5. 采收与储存:选择适当的采收时间,采用机械化收割,减少损失。

采收后要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小麦质量。

在储存过程中,注意防潮、防虫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发生的问题。

总结起来,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田间管理技术一、播种准备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耕细作,确保土壤疏松、平整。

2.种子选择:选择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如药剂拌种等。

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

二、苗期管理1.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齐、苗壮。

2.浇水: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情况,适时浇水,促进幼苗生长。

3.除草:在杂草生长初期,及时进行除草,防止杂草与幼苗争抢养分。

三、越冬期管理1.浇冻水:在土壤封冻前,及时浇冻水,保证幼苗安全越冬。

2.防寒保暖:对于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可以采取覆盖地膜、施用保温剂等措施,防止幼苗受冻。

四、返青期管理1.浇返青水: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及时浇返青水,促进幼苗返青。

2.施肥: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肥等速效肥料,促进幼苗生长。

3.除草:在返青期,及时进行除草,防止杂草与幼苗争抢养分。

五、拔节期管理1.浇水:在拔节期,及时浇水,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2.施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等肥料,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3.防病虫害:在拔节期,注意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等害虫。

六、孕穗期管理1.浇水:在孕穗期,及时浇水,保证植株正常孕穗。

2.施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等肥料,促进植株正常孕穗。

3.防病虫害:在孕穗期,注意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等害虫。

七、抽穗期管理1.浇水:在抽穗期,及时浇水,保证植株正常抽穗。

2.施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等肥料,促进植株正常抽穗。

3.防病虫害:在抽穗期,注意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等害虫。

八、开花期管理1.浇水:在开花期,及时浇水,保证植株正常开花。

2.施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等肥料,促进植株正常开花。

3.防病虫害:在开花期,注意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等害虫。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稳产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目标。

在小麦的栽培和管理过程中,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关键,下面就针对小麦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一、小麦的栽培技术1.选择良种良苗:在小麦种植前,应选用品质优良、抗性强、产量高的良种,同时应从优质、强抗的母体种植材料中选出生长良好、生长健壮的种苗,并进行尽快定植。

2.合理施肥: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需要充分的营养供应,因此,应根据土壤类型和农作制度进行科学施肥,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适当控制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应选择适合的栽培密度,避免株间距过大或过小,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4.科学管理土壤水分:小麦的生长环境中,土壤水分的充足与否是影响小麦产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科学管理土壤水分,进行适时的灌溉和排水措施,从而调节土壤水分的含量。

5.合理病虫防治: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栽培小麦的过程中,应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采用安全、环保、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从源头上保障小麦的品质与产量。

1.灌溉管理: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灌溉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根据小麦所处的生长环境,制定适同的灌溉方案,保证灌溉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同时避免过量灌溉或过少灌溉的情况发生。

2.施肥管理: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应根据小麦所处的地区、化肥性质、土壤肥力等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确保小麦的生长与发育。

4.定期田间管理:定期进行田间管理,如清除田间杂草、及时修剪茎秆等,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加速开花授粉、并为收获期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的简要阐述。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工作者也应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为促进小麦产量稳步增长和质量提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等特点,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 种子选择:高产小麦的种子选用至关重要,应选择种子饱满、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种子,避免使用长势弱、矮秆、病虫害严重的种子。

2. 合理施肥:小麦是一种喜肥作物,应在播种前充分施足底肥,对土壤进行深翻,使得土壤肥力更均衡,有利于小麦生长。

在生长期间,还需要进行追肥,及时补充作物所需的养分。

3. 优良品种选用: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该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4. 合理密植:小麦的密植度对产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应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密植度,以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养分资源。

5. 控制病虫害:小麦病虫害较为严重,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包括间作、轮作管理,喷洒农药等,及时排除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6. 土壤管理:小麦喜欢吸收养分充足的土壤,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进行土壤管理,包括施肥、翻耕、水分管理等工作。

二、小麦田间管理措施1. 合理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方法,统一培肥、播种、施肥、浇水等作业,确保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

2. 及时中耕:小麦生长期间需进行中耕作业,即翻耕和松土,松土有助于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小麦产量。

3. 种植密度控制:在生长期内,需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适时的稀苗,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空间。

4. 浇水管理:小麦生长期间需注意及时浇水,保证适当的湿度,但又要避免水涝或者缺水的情况。

5. 病虫害防治:在生长期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病害,可以有效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的关键措施,这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根据这些技术和管理措施,科学种植小麦,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也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作为人类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农户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

下面就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做一些介绍。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选择良好的土壤是小麦高产的前提,小麦适宜生长的土壤为疏松、肥沃、透气良好的壤土。

在选择土壤的时候,应该避免重度盐碱、酸性或碱性过大的土壤。

对于一些土壤质量较差的地区,可以采取土壤改良的措施,通过施加有机肥料或者石灰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为小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小麦品种是保证高产的关键。

目前,我国针对不同地区和生态条件培育了多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

农户在种植小麦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来选择抗旱、抗病、耐逆的小麦品种,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三、合理的施肥技术小麦生长期需要充分的养分供应,因此合理的施肥技术对于小麦高产十分重要。

根据小麦生长的需要,在播种前应该施足基础肥,比如有机肥、复合肥等。

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施不同的追肥,比如拔节期需要施加氮肥和磷肥,灌浆期需要施加钾肥和微量元素等。

通过科学施肥,可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四、适时的灌溉管理充足的水分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因此适时的灌溉管理对于小麦高产十分重要。

在小麦的关键生长期,比如拔节期、抽穗期等,需要保证土壤的充分湿润,尤其是在旱情发生的时候更需要注意灌溉管理。

在干旱地区也可以采取节水灌溉的措施,比如滴灌、喷灌等,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五、病虫害防治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在种植小麦的时候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采取农业上的措施比如合理的轮作制度、良好的田间排水以及选择抗病、抗虫性好的小麦品种,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或者化学防治的措施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保障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种植管理技术及应用

小麦种植管理技术及应用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稳定。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掌握小麦种植管理技术至关重要。

以下将从小麦种植管理技术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麦种植管理技术1.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是小麦种植成功的关键。

根据气候特点,选择冬性或半冬性品种;水肥条件好的高产地块选择优质高产品种,水肥条件一般及旱薄地块选择抗旱耐瘠薄优质品种,雨养地块选择耐寒节水品种。

2. 适时播种小麦播种时间一般在秋季,播种前需做好种子发芽试验,发芽率要求达到85~95%。

播种时,要确保土壤墒情适宜,播种深度适中,播量合理。

3. 科学施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注重氮磷钾肥配合,补施微肥。

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分底肥和追肥进行施用。

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合理确定施肥量。

4. 精细整地整地可选择深耕或旋耕,旋耕深度要求达到15厘米以上。

秸秆还田地块要求秸秆彻底粉碎,长度不超过5厘米,撒匀。

整地后进行耙压,达到地块平整,坷垃破碎,土壤沉实。

5. 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小麦生长期间,要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适时浇水。

冬前浇水可提高麦苗越冬能力,春季浇水有利于麦苗返青和分蘖。

(2)杂草防治:采用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除草剂,确保麦田无杂草。

(3)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控制病虫害发生。

6. 收获与储存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收获后,进行晾晒、脱粒、筛选等工序,确保小麦品质。

储存时,要选择干燥、通风、防潮的仓库,防止霉变。

二、小麦种植管理技术应用1. 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2. 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肥同步供应,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3. 精准播种技术利用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等技术,实现精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4. 无人机监测技术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监测、施肥监测等,提高田间管理效率。

小麦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小麦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小麦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一、种植技术
1. 选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

2. 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

播种量应根据品种特性和播种时期确定,早播可以适当减少播种量,晚播则需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3. 施肥:小麦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氮肥和钾肥。

施肥时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生长阶段进行,并注意控制肥料种类和用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等问题。

二、管理方法
1. 灌溉:小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播种前需要浇足底水,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则需要根据天气和土壤条件进行适量灌溉。

2. 中耕除草:中耕可以疏松表层土壤,提高通气性和保水性,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促进小麦生长。

3. 防治病虫害:小麦的病虫害较多,如蚜虫、锈病、白粉病等。

在防治时,应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采用合适的防治方法,如喷洒农药、生物防治等。

同时要注意控制农药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收获:小麦的收获时机非常重要,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一般当小麦穗色变黄,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

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储存,以保持小麦的质量。

以上就是小麦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的一些基本要点。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对于一些特殊的品种或土壤条件,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同时,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也可能会逐渐应用在小麦的种植和管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返青期
管理措施 (1)镇压、划锄、深耘 (2)返青肥的效应:增加春季分蘖,巩固年前 分蘖,相应增加苗穗数;促进中部叶片增大和 基部节间拉长。
(3)返青水:返青水始浇于0.5cm地温稳定在 5℃时,如果墒情很差(<55%),而当地春 寒危害小,可以适当提前到4℃时浇,如遇寒 潮要立即停浇,特别不要浇在冻头上(寒潮刚 来时)。
(5)小麦冻害 小麦最易冻死是在返青前期,这是越过冬 天,麦苗消耗养分较多,糖的含量降低所致。 因此,切勿过早浇返青水。 防治方法:主要是培育壮苗,增加体内特别是 分蘖节细胞的糖含量。
解决倒伏的途径
(1)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改良拔节前后的光照条件。 (2)合理追肥浇水,避免基部节间过长。 (3)增施P、K肥料,促进根系及茎的发育。 (4)起身期喷50%的矮壮素200倍液每亩50kg或喷 100ppm的PP333. (5)后期浇水时,有风不浇。 幼嫩的小麦茎倒伏后,能使小麦背地性折起,弥补 倒伏的损失,因此前期倒伏损失较小,后期损失较大, 蜡熟以后倒伏的茎失去曲折能力。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 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 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 收获期。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 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 物质积累停止。 我省一般在6月上旬收获。
三 小麦生产与土肥水的关系
小麦的产量决定于:品种特性(内因)和环 境条件(外因),后者是栽培管理的主要内容: 水、肥、气、热、光等,其中水、肥、气是人 工可以控制的。
1 . 播种期:播种的日子,我省9月下旬~10月上 旬。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 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我省10月上中旬。 3.分蘖期: 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 1.5~2cm时,我省10月中下旬。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 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我省11月底12月初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 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我省4月上中旬。
•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 伸出(叶耳可见),我省4月下旬。 •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 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我省4月下旬~5月上旬。 • 10. 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 中下→上部→下部。我省5月上、中旬。 • 11. 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 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我省5月中旬开始灌浆。
•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从小麦苗期 至抽穗期均能发生。苗期的症状主 要表现在地下部分,出苗后为害小 麦的地下茎, 使之变成褐色病斑, 或椭圆形眼斑病,并向上发展,每 亩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或 20%井岗霉素40克对水50公斤顺垄 喷施,效果很好。
只能浇一水的地块,在开花后10天左右浇为好。 麦黄水:小麦在灌浆后期,将转入蜡熟阶段的灌 水,对防干热风,套种下茬作物有利。 2.根外喷肥:施好冬肥和返青肥,重施起身拔 节肥,偏挑旗肥,根下追肥终止于挑旗期,后 期采用根外喷肥。 缺N:喷1-2%尿素(硫铵);缺P:喷3%普钙浸 出液;缺P、K:喷KH2PO4500倍;150斤/亩。
(二)选用良种 加入WTO后关键是优质,近几年全省优质小麦 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主要PH85-16,济南17, 烟农15,PH691,烟优361,PH1521等。 1.冬季较冷的应选抗冻的冬性品种。 2. 高产田选耐肥品种,中产田选适应性强的品种, 低产田选耐瘠的品种。
(三)种子处理 1.选大粒饱满的种子 2.做发芽试验 3.促后熟打破休眠 提高发芽率,减少病害。 4.药剂拌种,防地下害虫 50%辛硫磷100ml,加水2.5-3kg,拌种50kg, 闷3-4小时。 5.浸种催芽 只用于晚茬麦,胚根不要超过种子 长度的1/3,且播前要晾干。
2)拔节期肥水管理 ①肥水效应 延长旗叶和其它叶片的功能期,减少不育 小穗、小花数、提高穗粒数;促进第五节间(穗下节) 伸长、对旗叶略有促进作用。 ②肥水管理 群体较小,叶色黄、叶片小,生长较弱的 麦田,早施拔节肥水;群体适中,叶片出现正常的退 淡过程,麦苗较蹲实,可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 节间开始伸长时施肥浇水;叶色浓绿,群体大,叶片 大而下垂,要推倒第二节间显着伸长,旗叶伸出展开 时浇水施肥。
• 小麦锈病 小麦出苗后15~20天,选择具有发病 条件的麦田进行调查,当病叶率达到10%,且 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禾果利 或三唑酮进行防治,即亩用12.5%禾果利(烯 唑醇)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15%三唑酮可湿 性粉剂75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雾,发现一株防 一片,发现一片防一块。
小麦管理技术
• • • • •
一 我国小麦生产简况 二 小麦的一生及发育阶段 三 小麦生产与土肥水的关系 四 小麦田间管理 五 小麦整个生育期主要病虫害
一 我国小麦生产简况
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 尤其在北方地区是主要的细粮作物。小麦在我 国分布很广,南至海南岛,北到漠河,西起新 疆、东抵沿海诸岛均有小麦栽培。5~12月均有 小麦在播种,4~9月都有小麦在收获。
(1)出苗到起身:需肥较少,为了使幼苗早分 蘖,早发根,培育壮苗,需要适量的N素营养 和一定量的P、K营养。 (2)起身—孕穗 : 小麦茎叶迅速生长,幼穗分 化形成,是小麦一生吸收营养最多的时期(N 的吸收高峰:i拔节—抽穗,ii开花—灌浆;P、 K的吸收高峰:拔节—开花)因此,需要加强N 素营养,巩固年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并 配合适当的P、K营养,促壮秆增穗、增粒。
倒伏
麦田的春季管理
春季管理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可 以弥补冬前的不足,或控制冬前的过旺。 春季管理是指返青——抽穗—段时间的田间 管理,此期根、茎、叶、穗并进,肥水较多, 肥占50%,水占40%,是争取穗大、足,壮秆 不倒的关键时期。该期的主要管理任务可概况 为“三促、二防”:促早返青、早生长、培育 壮苗,促蘖增穗、提高成穗率,促穗大、壮秆; 防晚霜、防病虫害。
二)起身——抽穗期(起身—拔节—挑穗—抽穗) 1)起身期肥水管理 ①肥水效应:作用在分蘖高峰后(分蘖高峰在 起身前后),一般不增分蘖数,但能促进分蘖 ,促 小穗、小花分化
• ②肥水管理:丰产田壮苗,冬前群体适当,肥 水较足的麦田,改返青水为起身水较好。起身 肥水要因地因苗合理施用,地差有脱肥趋势的 地块(中产田)应早施(二棱初)提高成穗率; 肥地具有旺长趋势的麦田(高产田)应晚施 (二棱中、后期)以免穗数过多,中、上部叶 片过大,基部节间过长,过早封垄而导致倒伏
③合理施用底肥,P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有机肥 分解慢,一般做底肥施用,N、K肥一般 40~50%做底肥。 ④追肥深施、开沟10cm以上,盖严埋实。 ⑤因土壤质地而异,沙土,少吃多餐,粘土,应 提前施,多吃少餐。
四 小麦田间管理
(一)播前准备 1.确定品种布局; 2.准备生产资料; 3.安排备耕农活、造墒(1)浇串茬水(收获前 浇),(2)收获后浇水 放大水造墒好于开沟 造墒,播前造墒好于浇蒙头水,浇蒙头水好于 不浇的。
冬前及冬季管理的主要措施(第一 阶段) 1.寒露(10/上)—立冬(11/上) (1)查苗补种,三寸无苗为缺苗,五寸无苗为 断垄。补种时用浸过一夜的种子,在小麦1-2 叶期补种。 (2)疏苗 使苗匀,消除疙瘩苗,在4叶期进行 为好。 (3)补栽 疏密补稀,注意浇水,踩紧。 (4)划锄:浅划松土,防土壤板结
3.加强病虫害防治 4.防止倒伏:有风不浇水 5.麦田套种玉米,麦收前7~15天套种;套种花 生麦收前15-20天。 6.适时收获,收后晾晒 蜡熟末期收获产量最高, 收获后晾晒一段时间再脱粒可提高千粒重 0.5~2.8g。
五 小麦整个生育期主要病虫害
小麦是我国(特别是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之一,种植面积大(约占耕地面积的1/5), 山东是小麦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 的60%,由于种植面积大,连年种植,病害种 类较多,有些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稳产、高产。 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 40多种,山东小麦病害种类有33种,其主要病 害种类及危害与全国情况基本相似发生普遍危 害严重的主要有锈病、黑穗黑粉病、根茎部病 害(全蚀、纹枯、根腐)、病毒病。
小麦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 收获面积60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以 上,总产150亿kg以上,面积和总产居全国第 二位,仅次于河南(总产有时超过河南)。
二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 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 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我省冬小麦生 育期为230~270天。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 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 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 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 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
二)主要管理措施
可概括为二保三防:保根、保叶、防止早衰 (促进有机营养的制造积累,粒多,粒饱、粒 重)防止病虫害和防止倒伏。
1.合理浇水 此期水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田间持水量应在65-85%,浇水时间、次数视 土壤墒情、质地、苗情而定。 有水浇条件、土壤保水力一般可浇三水。 ①抽穗:减少子粒退化; ②开花后5-6天浇:保证灌浆期间用水; ③开花后20天浇:灌浆高峰用水。 有水浇条件、土壤保水力强,只浇两水时。①抽 穗; ②开花后10多天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 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 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 绿变为青绿色时,我省2月下~3月上。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 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 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 的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我省3月中下旬。
3)从孕穗—成熟 乳熟以前:应有良好的N素营 养,以延长上部各叶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 增粒重,保持一定的P、K营养促进光合产物的 运转转化。蜡熟以前:P、K吸收基本结束,只 需维持少量的N素营养,保证正常的灌浆与成 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