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2018-2014 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
村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所需资料
浙江省2014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验收佐证材料目录(供参考)一、防灾计划1.村气象灾害应急计划2.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地图二、服务组织1.建立村气象服务站2.村气象服务站职责3.村气象服务站人员4.村气象服务站场所设置5.村气象服务站装备配置6.村气象服务站制度三、信息员队伍1.人员配备2.信息员职责四、监测和服务设施1.气象信息收发设施2.气象预警服务网络五、应急准备1.防灾警示2.避灾场所3.应急准备认证六、防雷减灾1.新批新建农民新村的农宅防雷设施2.公共设施安装防雷装置3.易遭雷击区域设置防雷安全警示牌七、科普培训与宣传1.科普培训2.科普宣传八、长效管理1.有明确分管气象防灾减灾的村主职领导2.有气象服务窗口(一般设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内)2.人员保障、资金保障浙江省2014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验收佐证材料具体内容(供参考)(编写时请按顺序编排)一、防灾计划1.村气象灾害应急计划村气象灾害应急计划。
(原件)2.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地图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地图。
(原件或图片)二、服务组织1.建立村气象服务站建立气象服务站的文件、纪要等。
(原件)2.村气象服务站职责村气象服务站职责。
(原件)3.村气象服务站人员说明村气象服务站人员组成的文件、纪要等。
(原件)4.村气象服务站场所设置村气象服务站所在场所。
(原件或图片)5.村气象服务站装备配置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和宽带网络等设施;服务窗口建立气象信息服务平台;设置气象服务产品展示平台。
(图片)6.村气象服务站制度村气象服务站制度包括服务站建设、预警信息传递、信息报送、气象设施维护等内容。
(原件)三、信息员队伍1.人员配备说明人员配备的文件、纪要等。
(原件)2.职责信息员及时接收传播气象服务信息、及时报送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协助开展防雷减灾工作等。
(原件)四、监测和服务设施1.气象信息收发设施村所在地或人员密集场所至少共建共享1套固定气象接收设施;运用短信、微博、微信等媒介及时接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其他企事业单位和农业行业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评分标准及考核方法
及考核方法
内容
基本分
评分方法
实得分
有气象警报接收固定渠道或接装置(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固定电话、传真、电脑网络),能够接收市气象部门的气象预警信息。
15
有3项得15分,少于3项每少一项扣5分,3项以上每增加一项加3分
有气象灾害防御分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15
制定培训计划得5分,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得10分
能及时上报气象灾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10
有灾情不上报不得分
遇气象灾害袭击,防御措施得力,应急准备工作到位,无重大人员伤亡,经济财产损失降低至最低限度。
15
未因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得10分,未因灾出现重大经济损失得5分,防灾救灾获得县委县政府表彰加10分。
10
有分管负责人、有气象信息员各得5分
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办法或方案。
15
无则此项不得分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在本单位、本行业及时传播分发。
10
无则此项不得分
灾害影响期间具有24小时通畅通信的设施和联络方式。
10
每出现一次通信不畅扣3分
有面向职工的气象科普活动和气象灾害防御培训计划,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
总分
100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评分标准
xx乡(街道)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评分标准内 容基本分扣分方法自评分评审分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专门工作领导小组;有一名负责人分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一名或以上的气象协理员;每个行政村有一名或以上的气象信息联络员。
8少一项扣2分 建有“六有”标准的气象工作站,在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影响期间有可以24小时值班的通信畅通的工作场所。
10少一项扣2分 气象工作站有牌子,有班子,年初有年度计划,年底做好年度工作总结并上报市气象局备案。
8少一项扣1分 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演练;有安全的避难场所,可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安置转移人员。
8少一项扣2分 有可实时监测当地天气状况的气象自动站及其他监测设施,并能向气象部门进行数据传输。
6没有则不合格有渠道或设备能够接受市气象局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如气象预警电子屏、气象网站、手机短信、声讯电话、传真电话、广播、电视等,能与市气象台保持通信畅通。
8少一种渠道扣1分 通信不畅通扣3分有及时传播分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渠道和设施,如公众显示屏、乡村广播站、网络、信息窗等。
6无渠道和设施扣3分能够及时收集上报气象灾害信息和其他有关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并及时开展或会同气象部门人员进行气象灾害现场调查和处置。
10不上报不得分有面向公众的气象灾害防御培训计划,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
6少一项扣2分 有“部门、乡(街道)、村”三级信息互动机制,积极推进气象预警信息“进村(社区)入户”。
5少一项扣2分 有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每年至少有一次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或有气象科普宣传窗(栏)。
10少一个扣2分 遇气象灾害袭击,防御措施得力,应急准备工作到位,无重大人员伤亡,经济财产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15酌情扣分 总分100 注:“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第一条为有效提高气象灾害的应急能力和公众防御意识,减轻气象灾害影响,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是对乡镇(街道)、单位、学校等的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组织体系进行评定,促进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的落实,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分发、应用能力和气象灾害的监测、报告、应对能力,从而确保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条各乡镇(街道)应当申报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
鼓励大中型企业、中小学校、车站、医院、重要公共场所等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申报认证。
第四条县(区)政府应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管理,县(区)应急办、气象局应结合当地实际共同组织制订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实施细则,组织本辖区各乡镇(街道)、中小学校、车站、大中型企业等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
第五条申请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单位,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 建立气象灾害警报点或气象工作站,在灾害性天气影响期间有可以24小时值班的工作场所;( 二) 乡镇(街道)有一名分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和一名以上的气象协理员;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有分管领导和一名气象信息联络员,负责灾害性天气应急工作;( 三) 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有安全的避难场所,可在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安置转移人员;( 四) 有实时监测当地天气状况的气象监测设施,并能向县(区)气象部门进行数据传输;( 五) 有多种渠道(设备)能够及时接收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能与县( 区) 气象局保持通信畅通;( 六) 有及时传播分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渠道,如在公众场所设置自动接收、播放灾害性天气警报的装置(包括广播、显示屏等);( 七) 有面向公众的气象灾害防御培训计划,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
( 八) 能够及时收集上报气象灾害信息,并及时协助气象部门进行气象灾害现场调查和处置。
2014年度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盐边县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梨树湾矿井自然灾害(滑坡、垮塌、泥石流及雨季“三防”等)防范治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二〇一四年度)编制人:矿长:编制日期:2013年12月会审意见会审人员签字:公司总经理审批意见:年月日盐边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X矿井自然灾害防范治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为积极有效地做好XXX矿2014年自然灾害防范治理工作,防范于未然。
根据国家安全监总局、国家煤监局等部门相关文件要求,为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最大限度的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好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矿区稳定,现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2014年度自然灾害防范治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矿井基本情况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经批准开采矿区范围由1~13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标高由+2300~+1800m,矿区面积1.1799Km2,开采47、51、53、55、60、61、63号等煤层。
矿井为生产能力由6万吨/年扩建为15万吨/年的技改扩能建设矿井。
矿井扩建期间采用分列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矿井进入三期巷道施工,由+1896m副平硐、+1800m主平硐进风,由建成+2015m回风平硐回风,+2015m回风平硐安设2台FBCDZ№15/2×55kW型的主要通风机,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
掘进工作面根据需要采用YBT 或FBD系列的局部通风机(5.5、11kW或2×7.5、2×11kW等)、Φ400-600mm抗静电阻燃风筒导风。
矿井风流畅通,风量能满足生产需要。
矿井主要采用矿用防爆蓄电池机车运输,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平硐自流排水。
该矿属瓦斯矿井,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矿井为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水患危险性分级为中等(Ⅲ级)。
现矿井涌水量较小,但在雨季部分地表水可能沿采动裂隙窜入采空区和废旧巷道,形成积水,在采掘作业中应坚持作好探放水工作,防止水灾事故。
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
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咱可得重视起来!》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这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
住在农村,那大自然的脾气咱可得熟悉着点。
一会来个暴雨啦,一会刮个大风啦,这都是常有的事。
就说那暴雨吧,要是没点准备,那村里的路可不就成了小河沟,没准还能淹了庄稼,那可让咱农民朋友们心疼坏咯!咱得先从意识上重视起来。
可别觉着气象灾害离咱老远,觉着那都是城里才有的事儿。
咱农村也一样啊!该有的警惕性咱不能少。
天气预报得多关注,不能光靠着老天爷给咱提醒。
每天听听广播,看看手机天气预报,提前知道啥时候可能有风雨雷电,也好早早做准备。
说到准备,那物资不能少。
家里得备上些沙袋,要是雨下大了,赶紧把门口堵上,别让雨水灌进屋。
还有那手电筒,万一赶上停电,抹黑可不行。
对了,别忘了食品和水,万一灾害来了,出不了门,也不能饿着肚子啊!然后呢,咱得和邻里乡亲都商量好。
要是真遇上啥事儿了,大家可得互相帮助。
你帮我看看庄稼,我帮你照看下房子,人多力量大嘛!可别自个儿瞎逞强,觉得啥都能自己干好。
这房屋也得检查检查。
看看屋顶有没有松动的瓦片,该修的得赶紧修,不然一阵大风刮过来,那可就不得了啦。
院子里那些杂物也得清理清理,别刮大风的时候满院子乱飞。
还有啊,要是有灾害预警来了,咱可得听指挥。
政府让咱转移,就赶紧麻溜地转移。
可别贪恋那点家当,命可比啥都重要。
到了安置点就乖乖待着,别乱跑,服从安排。
其实啊,这气象灾害并不可怕,只要咱准备得充分,就能减少损失。
农村虽然条件比不上城里,但是咱农民朋友的智慧和团结可不能小瞧。
只要咱上心,注意着这些应急准备要求,再大的风雨咱也能扛过去。
所以啊,咱都得把这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当回事,保护好咱们自己,保护好咱们的家,保护好咱们那一亩三分地!让咱们一起笑着面对大自然的各种挑战吧!。
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标准的探讨
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标准的探讨黄蓉;闫福春【摘要】结合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实际需求,从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组织体系、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灾情调查机制、提升气象灾害应急知识普及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气象灾害应急基础设施等4个方面探讨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标准,为今后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开展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提供借鉴.【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57)001【总页数】3页(P96-98)【关键词】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标准【作者】黄蓉;闫福春【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安徽省气象局,安徽合肥230001;天长市气象局,安徽天长239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5+.25;P49文献著录格式:黄蓉,闫福春.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标准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96-98.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是指通过当地气象部门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认证,具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能自动自发进行灾前、灾中到灾后各项灾害防御工作,能降低气象灾害发生的机会、承受气象灾害的冲击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1-2]。
目前,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需要开展到乡(镇)、村(社区)或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建设规范》,其内容只对乡(镇)的认证标准进行了规范,没有对村(社区)或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认证标准进行规范,缺乏全面性和统一性。
作者结合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实际需求,通过近年来开展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就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标准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开展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提供借鉴。
1.1 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组织体系1.1.1 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各乡(镇)、村(社区)或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由各乡(镇)、村(社区)或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组织领导机构。
生活知识_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气象部门规定了哪些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6月1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第16号令《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规定发布预警信号的气象灾害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十四大类。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识别和使用预警信号按照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分为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表示将有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的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并以中英文加以标识Ⅳ级(蓝色)预计将要发生一般(Ⅳ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开始做防灾准备。
示例见右。
Ⅲ级(黄色)预计将要发生较重(Ⅲ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趋势。
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积极落实防灾措施。
示例见右。
Ⅱ级(橙色)预计将要发生严重(Ⅱ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时间,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渐扩大。
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认真做好应急抢险预案启动准备。
示例见右。
Ⅰ级(红色)预计将要发生特别严重(Ⅰ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
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抢险预案。
示例见右。
3、怎样获得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手段获得预警信号,获主动拨打12121、96121或向当地气象台咨询。
(2)有条件的乡村应设置预警信号预警装置,如警示牌、警示旗、警示灯等,供百姓观看。
(3)在气象灾害多发季节,具有上网条件的农民朋友,特别是乡村干部应随时登陆气象,如中国天气网及当地农村经济信息网等专业气象。
一旦获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马上通过广播喇叭等手段告知村民。
当你获得预警信息后要引起注意,如果看到的是黄色以上预警信号就更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类避险准备,尤其是当听到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时,建议农民朋友们最好待在家中,如果是危房应该迅速离开,转移到安全地带暂避一下,或等待救援,户外农事活动特别是水上。
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灾害监测与预警
技术培训与普及
利用气象、水文等监测手段,及时发 现灾害征兆,发布预警信息。
组织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活动,提高 农民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意识。
灾害评估与决策支持
开展灾害风险评估,为应急响应提供 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资金保障
资金筹措
01
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集应急资金,确保有足
预案培训与演练
定期组织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人 员的素质和实战能力。
04
农业气象灾害应急 处置
灾前预防措施
建立预警系统
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农民提 供及时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防 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防灾 意识和自救能力。
机制
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地理位置、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等多种因素 密切相关,其机制复杂,需要深入研究。
02
农业气象灾害应急 管理体系
农业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农业气象灾害应急 预案
预案制定与修订
制定依据
根据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历史经验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应 急预案。
冰雹灾害是指降雹天气过程中,冰雹对农作物、房屋和其他设施造成严
重破坏的现象,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02
灾后恢复措施
及时抢修受损设施,补种改种农作物,加强病虫害防治,落实灾后防疫
工作,给予受灾群众一定的经济补偿。
03
案例分析
某地区发生冰雹灾害,造成大量农作物受损、房屋损坏。政府及时组织
抢修和恢复工作,给予受灾群众经济补偿,保障了灾后生产生活的正常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作业指导书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作业指导书一、前言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气象原因导致的病虫害、干旱、水涝、高温等灾害事件。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的影响,预警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农业工作者正确、高效地开展气象灾害预警工作,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南。
二、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及特征1. 病虫害:包括病害和虫害两大类,前者指由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农作物疾病,后者指由昆虫和其他有害生物引起的危害。
2. 干旱:指土壤水分严重不足,导致农作物水分亏缺,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 水涝:土壤中的水分饱和,无法排泄,使得农作物的根系缺氧,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4. 高温:气温持续较高,超过农作物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导致农作物的生理功能受损。
三、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作业流程1. 数据采集与监测首先,需要搜集相关的气象数据,包括气温、降雨量、风力等信息。
可以通过气象局、农业部门提供的公开数据,以及当地的气象站点获取所需数据。
其次,定期对农田进行监测,观察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土壤水分状况等,并结合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
2. 预警模型建立根据搜集到的气象数据和农田监测结果,建立相应的预警模型。
在建立模型时,可以参考历史数据和先前的灾害事件,确定合适的阈值和指标,以提升预警的准确性和精准度。
3. 预警发布与传递一旦预警模型判断出存在气象灾害的可能,即可进行预警发布。
预警信息应包括灾害类型、影响范围、可能产生的灾害程度等内容,并以简洁明了的形式传递给农民和相关农业从业人员。
预警信息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 农业措施指导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制定相应的农业措施指导。
例如,在干旱情况下,可以推荐节水灌溉技术和合理的种植方式;在高温天气中,可以建议采取遮阳、喷水降温等措施来保护农作物。
5. 后期评估与调整预警工作不断需要进行后期的评估和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和效果进行反馈,并对模型和预警指标进行更新和优化,以提升预警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2018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
2018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附件2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国气象部门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工作,准确、及时、主动地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组织防灾减灾提供气象灾害信息,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灾害现象。
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龙卷、冰雹、雷电、雪灾、低温冷害、冻害、沙尘暴、高温热浪、大雾、连阴雨、地质灾害、寒潮、森林草原火灾、其它共18类。
各类灾害所属常见灾害、地方别名以及灾害说明等详见《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附表1。
全国气象灾情的收集和上报中灾害类别必须严格按照上述17类进行填写,不得随意增加其他灾害类别。
第三条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普查、评估等的组织管理工作。
各省(区、市)气象局负责本省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普查、评估等的组织管理工作。
国家气象中心负责实时灾情监测分析,突发公共事件报告上报,灾情综合管理系统中灾情直报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国家气候中心负责灾情月报、灾情年报统计分析,重大灾害天气过程预评估,影响评估,参与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编写,灾害综合管理系统牵头开发及运行维护管理。
公共服务中心负责重大过程服务效益评估牵头组织编写工作。
县级气象部门、地市级气象部门负责本区域气象灾情调查、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省级气象局负责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汇总上报工作,负责本省灾情数据库建设和维护,负责本省灾情月报、年报上报,大型气象灾害过程调查评估等工作。
第二章气象灾情收集、整理和上报第四条各级气象部门通过设立气象信息员,实地采集数据或从政府和应急办、民政、水利、农业、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及时获取灾情及影响数据,灾情数据来源应确保合法可靠。
(一)灾情直报:当发生本规定第二条所涉及的气象灾害,且预估灾情达到小型气象灾害及以上标准时,或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时,县级、地市级气象部门应当在灾害发生的8小时内及时进行灾情数据收集和初报;按照上报终端内容、格式、单位认真填写灾情;灾情填写后应由有关人员审核批准;在灾情发生24小时内,通过灾情直报系统上报有较大影响的灾情;对于需要更新或者修订的数据应在48小时内及时更正并经过确认审核后上报;从政府或有关部门获取到最新灾情数据或最终核报数据信息AAAAAA超过了24小时的,应该尽快补充填报;省级气象部门应及时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汇总、上报。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法规类别】气象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气发[2010]93号【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发布日期】2010.04.02【实施日期】2010.04.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气发〔2010〕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我国农村气象灾害多,受灾地域广,防灾力量弱,防灾减灾任务艰巨。
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是关系国家农村改革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气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关于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精神,全面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以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民农村满意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作用,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统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农村趋利避害水平,切实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用3 - 5年的时间,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成覆盖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健全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精细预报到乡、自动观测到乡、气象服务站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风险调查到村、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发展适合我国农村基本情况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种植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标准
附件四:种植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标准一、特别严重(Ⅰ级)应急响应1、发生涉及两个以上区(县)的区域性特大自然灾害(具体见后),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区县耕地总面积的20%以上,且受灾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
2、某一个区(县)发生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区县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且受灾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
特大自然灾害:①热带气旋(台风级)及强对流天气大风害:最大风力≥12级以上。
②特大暴雨涝害:24小时降水量≥300mm。
③持续性渍涝害:七天降水量≥350mm。
④冬春冻害:(a)冬季最低气温≤—9℃,持续5天以上;(b)冬季最低气温≤—7℃持续7天以上;(c) 3月下旬≤0℃,持续5天以上。
⑤高温酷热害:(a)最高气温≥40℃,持续5天以上;(b)最高气温≥39℃,持续7天以上。
⑥暴雪害:24小时降雪量在50mm以上,积雪30mm以上。
重大病虫害:①水稻稻飞虱田间亩虫量达300万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0%以上,或灯下虫量达到500头/日·灯;或水稻纵卷叶螟赶蛾亩虫量达到1万头或田间亩虫卵量达50万粒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0%以上。
②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越冬虫量达2万头/亩或卵块达1万块/亩的田块面积占总面积的30%以上。
③水稻条纹叶枯病,灰飞虱亩虫量达10万头,带毒率30%以上或者发病株率20%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0%以上。
④水稻稻瘟病叶瘟病株率达30%;或纹枯病病株率达40%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0%以上。
⑤小菜蛾同期灯下蛾量高于五年平均值5倍以上,且后期天气预报雨量偏少。
⑥甜菜夜蛾同期灯下蛾量高于五年平均值5倍以上,且后期天气预报闷热、多阵雨。
⑦斜纹夜蛾同期灯下蛾量高于五年平均值5倍以上,且后期天气预报闷热、多阵雨。
⑧春黄瓜霜霉病3月同期日照时数90小时以下,田间发病始见期早于五年平均值15天以上,且后期天气连续多阴雨。
二、严重(Ⅱ级)应急响应1、发生涉及相邻两个以上区(县)的区域性重大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种类、程度,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区(县)耕地总面积的15%—20%,且受灾面积达到30—50万亩。
杭州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实施细则(试行)
杭州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实施细则(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气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2018.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杭州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杭州市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制度,健全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根据《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11〕176号)等精神,结合《乡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规范》(DB33/T 2016-2016),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区(滨江)、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其他区县(市)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认证对象第三条杭州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制度的实施对象为:(一)乡镇(街道);(二)行政村(社区);(三)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包括交通、通信、广播、电视、网络、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油、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等重要设施和机场、港口、车站、景区、学校、医院、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四)其他需要开展认证的单位。
包括特色小镇、农业企业、合作社、协会、种养殖大户以及一般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章认证机构第四条已设立气象主管机构的区、县(市),由当地气象部门会同减灾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
未设立气象主管机构的区,由市气象局、市应急办共同成立的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委员会负责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的认证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简称市气象应急准备认证办),承担认证的日常管理、审核及监督等工作。
第四章认证条件第五条乡镇(街道)的认证条件:1.防灾计划:绘制气象防灾减灾风险地图,基础资料有变动时应及时更新;向当地群众宣传风险地图;根据当地气象灾害发生特点,编制或修订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辖区内行政村(社区)、重点单位编制或修订气象灾害应急计划;每年组织行政村(社区)、重点单位参加本级或上级组织的气象灾害相关应急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07.060A 47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2018—2014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Emergency preparedness requirements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in rural area2014-06-05发布2014-06-30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 2018—2014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原则 (3)5 成立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与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骨干队伍 (4)6 普及气象灾害应急知识 (4)7 开展气象灾害普查与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4)8 建设气象灾害应急基础设施 (4)8.1 气象灾害监测设施 (4)8.2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通信网络 (5)8.3 排水设施 (5)8.4 避险场所 (5)8.5 雷电防护避险建筑 (5)8.6 防雹设施 (5)8.7 增雨设施和备用水源 (5)参考文献 (6)IDB13/T 2018—2014II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省气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eB/TC 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保定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满城县气象局、安新县气象局、易县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秋仙、李崴、许春燕、黄强、闫峰、刘悦。
DB13/T 2018—2014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开展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成立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骨干队伍、普及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开展气象灾害普查、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建设气象灾害应急基础设施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农村开展气象灾害应急的准备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 4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部分:总则QX/T 5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QX/T 5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QX/T 5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8部分:降水观测QX/T 5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9部分:雪深与雪压观测QX/T 5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2部分:日照观测QX/T 5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3部分:地温观测QX/T 6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农村 rural area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市、镇规划区以外的镇、乡、村庄的统称。
[GB 50039—2010,定义2.0.1]3.2气象灾害 meteorological disaster由干旱、暴雨(雪)、连阴雨、雷电、冰雹、高温、低温、寒潮、霜冻、冰冻、冻雨、大风(沙尘暴)、台风、龙卷风、大雾和霾等气象因素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事件或现象[3]。
3.2.1干旱 drought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现象[25]130。
3.2.2暴雨 torrential rain1DB13/T 2018—20142 24小时降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或12小时降雨量大于等于30毫米的雨。
[QX/T 116—2010,定义2.2]3.2.3暴雪 snowstorm24小时降雪量(融化成水)大于等于10毫米,或12小时降雪量(融化成水)大于等于6毫米的雪。
注:改写QX/T 116—2010,定义2.3。
3.2.4连阴雨 cloudy-rainy weather for several days连续三天或以上日降水量≥0.1毫米,同时至少连续两天日照≤2小时的天气过程。
注:改写DB13/T 1270—2010,定义3.10。
3.2.5雷电 thunder and lightning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16]。
注:雷电会对人身安全、建筑、电力和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3.2.6冰雹 hail坚硬的球状、锥形或不规则的固体降水物。
[GB/T 27957—2011,定义2.1]3.2.7高温 high temperature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的天气,会对农牧业、能源供应、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的天气过程。
[QX/T 116—2010,定义2.8]3.2.8低温 low temperature气温较常年异常偏低的天气现象[16]。
注:低温会对农牧业、能源供应、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3.2.9寒潮 cold wave高纬度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天气活动。
[GB/T 21987—2008,定义3.1]3.2.10霜冻 frost injury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0℃或0℃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不管是否有霜出现。
[QX/T 116—2010,定义2.10]3.2.11冰冻 freezing weather雨、雪、雾在物体上冻结成冰的天气现象。
会对农牧业、林业、交通和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QX/T 116—2010,定义2.11]3.2.12冻雨 freezing rain过冷却水滴(低于0℃)与物体碰撞后立即冻结的液态降水[25]14。
3.2.13大风 galeDB13/T 2018—2014平均风力大于6级(相当于平地10米高处的风速:10.8米每秒~13.8米每秒)、阵风风力大于7级(相当于平地10米高处的风速:13.9米每秒~17.1米每秒)的风[16]。
注1:平均风力是指在给定时段内风力的平均值。
注2:大风会对农业、交通、水上作业、建筑设施、施工作业等造成危害。
3.2.14沙尘暴 sand and dust storm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GB/T 20479—2006,定义3.3]3.2.15台风 typhoon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的统称。
注:改写QX/T 116—2010,定义2.1。
3.2.16龙卷风 tornado小直径的剧烈旋转风暴,产生于十分强烈的雷暴中,以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云形式出现[25]16。
3.2.17大雾 heavy fog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500米以下的天气现象。
[QX/T 116—2010,定义2.12]3.2.18霾 haze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微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
[QX/T 116—2010,定义2.13]3.3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预先有针对性开展的各种防范工作。
3.4气象协理员 meteorological work assistant协助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管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管理、辅导和督促气象信息员做好气象预警信息传递,上报气象灾情,反馈当地有关单位和群众对气象服务需求的政府工作人员。
3.5气象信息员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messenger协助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维护气象设施,开展气象科普活动,接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上报气象灾情,反馈群众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人员。
4 基本原则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农村气象灾害,最大限度避免、减轻气象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各种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
3DB13/T 2018—20145 成立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与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骨干队伍5.1 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由乡镇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气象协理员和负责民政、公安、武装、农业、水利、国土、教育等工作的人员组成。
具体负责本乡镇的气象灾害普查,气象灾害应急的骨干队伍组建、知识普及、预案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和处置等工作。
5.2 村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由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气象信息员和相关人员组成。
具体负责本村的气象灾害普查,气象灾害应急的骨干队伍组建、知识普及、预案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和处置等工作。
5.3 乡镇、村的气象灾害应急骨干队伍可由乡镇干部、村民委员会委员、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小学教师、民兵等参加气象灾害应急抢险的人员组成。
具体承担本乡镇、村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等工作。
6 普及气象灾害应急知识乡镇、村应利用会议、广播、电子显示屏、标语、壁画、科普读物及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本地易发生气象灾害的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对气象灾害应急骨干队伍进行应急处置措施和抢险救援技能的培训。
7 开展气象灾害普查与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7.1 乡镇、村应对本辖区的以下情况进行普查:a)地理环境,各种气象灾害易发生地点;b)常年居住人口;c)老、幼、病、残、孕和在校学生等需要特殊照顾的人员及其分布;d)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建筑物的分布;e)工矿企业及其固定资产(万元);f)耕地面积(公顷);g)已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时间、地点、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
乡镇应根据气象灾害的普查情况,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并在重点防御区域设立警示标识。
乡镇、村应绘制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用图,内容包括土地、河流、湖泊、山脉、建筑物、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应急避险场所与转移路线和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及其分布情况等。
7.2 乡镇、村应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编制本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编制的目的、原则、依据和适用范围;b)组织体系、职责分工与联系方式;c)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的接收与传递;d)响应分级和启动程序;e)灾害救助、灾情调查、评估和总结与报告;f)保障措施;g)预案管理等。
8 建设气象灾害应急基础设施8.1 气象灾害监测设施4DB13/T 2018—2014乡镇、村应根据本辖区的地理特征和易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建设相关气象要素监测设施。
气象监测应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技术要求,并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合格1)和在检定合格有效期的仪器。
气象监测仪器可根据当地的经济和通信条件,选择具有相关气象要素监测功能的自动气象站或人工观测仪器。
开展空气温度和湿度监测的方法,仪器安装、使用、维护应符合QX/T 45和QX/T 50的规定。
开展风向和风速监测的方法,仪器安装、使用、维护应符合QX/T 45和QX/T 51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