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博士)读博经历与心得
博士心得体会
![博士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fb8c66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b.png)
博士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我深知攻读博士学位的不易。
一路走来,我经历了无数次科研失败,也经历了无数次的经验总结和反思。
在这里,我想用我的实践经验和感悟,与同行们分享攻读博士的心得体会。
一、在科研中勇于尝试与创新攻读博士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有独特的研究成果。
科研中,往往会遭遇瓶颈和困难,这时候我们应该积极地尝试与创新。
尝试可以是转换思路,跨学科合作,或是寻找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以达到破题的效果。
创新可以是推出全新的理论和实验,或是将原有的研究方法进行演化和改进,以卓越的创新性成果打造自己的品牌。
二、坚持科研理想很多学者在年轻时都会有一些科研理想,例如影响世界、改变人们世界观等等。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实践的经验,这些理想有时会因为现实的挑战而逐渐减弱或消退。
我认为,不论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有多么棘手,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放弃努力的追求和实践。
即使最终未能如愿实现,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也能为为自己的科研之路增添信仰动力。
三、积极探寻研究方向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很长,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为了避免走入不归之路,我们应该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审慎地辨别是否符合自己的科研兴趣和研究强项。
同时,在选择导师和实验室时,也要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文化,并进行考虑和衡量。
如果发现选错了方向或跟导师的科研方向出现分歧,及时调整自己的理念和方向,以免日后的科研生涯受到不可逆的损失。
四、保持科研认知的更新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常需要阅读和分析海量的广泛文献,以不断开拓自己的科研视野和理解。
而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概念和实验方法。
通过与合作单位和研究领域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等多元化的手段,学习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发展自己的学术前沿洞察力和批判思考能力。
五、注意身心健康攻读博士不是一项短期的任务,而是需要持续的心态和身体的良好支持。
过度的科研压力和日常生活的重复单调,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损伤和影响。
博士经验总结范文
![博士经验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e4158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f.png)
作为一名即将完成博士学位的学生,回首这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时光,我不禁感慨万分。
在这篇经验总结中,我将从学术研究、个人成长、时间管理和社会实践四个方面,对自己在博士阶段的经历进行梳理和反思。
一、学术研究1. 确立研究方向:在博士阶段,我首先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即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个人兴趣,选择了具有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2. 文献综述:为了深入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我广泛阅读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
3. 实验与数据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实验技能,并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论文发表: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成功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这不仅提升了我的学术地位,也为我的博士生涯增添了光彩。
二、个人成长1. 自我认知:在博士阶段,我不断反思自己的优缺点,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实现人生目标奠定基础。
2. 沟通能力:通过与导师、同学和业内人士的交流,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具备了较强的沟通能力。
3. 时间管理:在紧张的学术研究中,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4. 耐心和毅力:面对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我始终保持耐心和毅力,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时间管理1. 制定计划:为了确保博士阶段的研究进度,我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2. 优先级排序:在面对多项任务时,我学会了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确保关键任务得到及时完成。
3. 避免拖延:在时间管理过程中,我努力克服拖延症,提高工作效率。
4. 休息与调整:在紧张的研究之余,我注重休息与调整,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四、社会实践1. 参加学术会议:在博士阶段,我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研究成果,拓宽视野。
2. 实习经历: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3. 志愿服务:在课余时间,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博士研究生个人总结
![博士研究生个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4863a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4.png)
博士研究生个人总结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回顾这段研究生生涯,我深感时间的快速流逝和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这篇个人总结旨在回顾过去的三年,总结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首先,我要感谢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导师是我走进研究领域的引路人,他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从选题的确定、文献综述的撰写、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导师都给予了我耐心的指导和具体的实践建议。
他经验丰富的学术能力和对研究的热诚,不仅为我提供了许多学术上的指导,也给予我很多人生的启示。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高了自己的独立科研能力,受益匪浅。
其次,我要感谢实验室师兄师姐的帮助和支持。
在实验室的生活中,师兄师姐们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关心。
他们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给予了我很多指导,使我能够更好地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
他们的榜样和努力也激励着我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更高的科研成果。
在研究方面,我主要从事XX领域的研究。
这个领域的研究具有挑战性和应用前景,使我对于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个领域充满了激情。
我的研究主要围绕XX展开,通过对XX的机制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并在合作论文发表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科研之余,我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
我经常参加学科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向其他学者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学习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这不仅开拓了我的学术视野,也促使我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研究思路。
此外,我也参与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普讲座和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了解社会的需要和研究的实际应用,增强了自己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这段研究生生涯中,我不仅充实了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我时常面临困难和挑战,但我相信没有努力的付出就没有收获。
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我解决了很多实验上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北邮博士)读博经历与心得
![(北邮博士)读博经历与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ccff21d0482fb4daa48d4b9d.png)
南敬昌,2007年7月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毕业,现工作于我校电信学院,目前在通信工程系从事通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国际会议或核心期刊10余篇,EI检索6篇。
主要研究方向有无线射频通信、通信系统仿真及信号与信息处理等。
读博士,一方面是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加强专业理论基础,为自己找到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是参加导师科研,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回忆这几年在北邮学习的经历,感触良多。
现将我的经历和体会总结成文,希望能够为即将攻读博士的年轻教师和同学有所借鉴。
读博经历:遭遇意外挫折关于确定研究方向,其实一个师姐(其实我比她大,他们都称我南老师第一学期就多次告诉过我,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
根据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初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射频电路中的一个模块———移相器。
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由于这个模块除了结构之外,关键的部分是半导体开关和RF-MEMS(射频微电机械开关,这些内容属于微电子领域,跟我从事的专业有一定的距离。
考虑到将来从事的工作,不得不重新考虑选题的方向,这个时候对移相器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已经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重新进行选题是痛苦的,但也别无选择。
根据导师的研究课题,广泛争取导师和同学的意见后,逐步转向了射频功率放大器及其预失真系统的研究。
到学校将近一年半,才真正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后来的一年半时间里,对这个方向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并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
尽管在选题方向上走了一些弯路,但从总体上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在进行重新选题的时候,我对信息类学科,尤其是电子通信学科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对各个学科所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认真的考虑,电子通信学科主要包括两个一级学科:通信与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中通信与信息工程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包括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多个二级学科。
读博期间个人工作总结
![读博期间个人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dea5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5.png)
读博期间个人工作总结在读博期间,我主要关注了XX领域的研究,并在此期间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首先,我在XX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为这个领域做出了一些新的发现,这些发现对于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也参与了多项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对项目所涉及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最后,在读博期间,我也积极参与了学术论坛和国际会议,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这些经历不仅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也加强了我的学术交流能力。
总的来说,读博期间的个人工作总结可以概括为:深入研究、获得新发现、创新解决方案和学术交流。
这些工作经历对于我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将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读博期间,我致力于在XX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X主题上。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全面研究和对实验数据的详尽分析,我对该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我的研究中,我针对某一特定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观点和理论,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也为同行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
在实验研究方面,我参与了多项研究项目,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对项目所涉及的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我运用了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统计分析等,不断完善我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在实验中,我也遇到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我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了各种学术论坛和国际会议,这不仅让我有机会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还充分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
通过这些学术交流,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反馈和建议,并且结识了许多在该领域领先的学者和专家,这些都为我未来的学术发展和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不仅总结了我的研究成果,也为同行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读博进修小结怎么写
![读博进修小结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a2cf3e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a.png)
读博进修小结怎么写
读博进修小结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在读博期间,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机遇,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段时间的进修进行的小结。
首先,我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
在博士阶段,我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知识领域,还需要深入研究某一特定领域。
我逐渐明白了研究不仅需要勤奋和耐心,还需要具备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我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并加深了对研究方法的理解。
其次,我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验室或现场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我逐渐积累了许多有效的经验和技能。
这些实践经验不仅增强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理论知识的应用。
最后,我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在博士阶段,我不仅要面对繁重的研究任务,还要处理各种生活琐事。
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如何与他人合作等等。
这些自我管理技能不仅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还帮助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定。
总之,读博期间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成果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博士个人总结报告
![博士个人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516f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9.png)
博士个人总结报告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时间里,我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挑战,感悟颇多,收获满满。
值此毕业之际,我将对自己的博士研究生阶段进行一次总结,希望能够对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有所帮助。
首先,在研究方面,我深入探索了我的专业领域,广泛阅读了相关文献,并与导师和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讨论。
我通过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来验证我的假设。
在这个过程中,我领悟到科研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耐心和坚持。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团队成员,他们给予了我良好的指导和支持,让我更好地完成了我的研究工作。
其次,在个人成长方面,博士阶段对我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特别是在学术交流和发表论文方面,我参加了多个学术会议并做了若干次学术报告,这不仅提高了我汇报和表达的能力,也为我今后从事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博士阶段也对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挑战。
和导师、同学以及其他合作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并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是博士生涯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这次磨砺,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平衡个人和团队的利益,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
最后,通过博士生活的点滴,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未来目标和规划。
我渴望在学术界取得更多的进展,为推动本领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回报社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总的来说,博士生涯是我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
通过这段时光,我不仅获得了学术上的成就,还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会珍惜这个阶段的收获和经验,并将其融入到未来的发展中去。
我相信,我所取得的一切将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力量,让我能够在学术和职业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博士讲自己的求学之路听后感
![博士讲自己的求学之路听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430bf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3.png)
博士讲自己的求学之路听后感最近在聆听了一位博士讲述自己的求学之路,深感自己的悟性与努力还不够,因此从这位博士身上汲取些许精神力量,下文将记录我的听后感。
首先,博士的青年时期充满了迷茫。
他虽然爱学习,但是对于未来却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毕竟“读书在小,为时可以有大用;读书在老,已经时晚”。
然而博士的曲折求学之路令我感到深刻:他在大学选了一个错误的专业,导致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后来又选择了一个与自己兴趣不太匹配的硕士专业。
但同时,这些经历反而锤炼了他顽强的毅力,他始终坚持努力,一步步往前走。
其次,博士讲述了自己读博士的历程,让我感受到了他追求学术进步的热情。
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发表文章、参加国际会议等上,并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
他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杰出的学者,只靠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包括自我修养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质。
作为一个平凡人,博士的努力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不断提升,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追求学术进步的那份坚持与孜孜不倦奋斗的精神力量。
最后,博士的求学历程鼓励我不断尝试和勇于承担。
他在读研究生阶段经常辗转于各个实验室,试图找到自己心仪的研究方向,最终还是质疑自己的目标,选择了自己有热情和兴趣的领域展开研究。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愁眉苦脸为研究生期间科研课题烦恼、不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因此感到挫败的经历。
却忘记了人生就像坐过山车,崎岖曲折才是常态。
面对现实中的压力与竞争,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勇于面对尝试中的不如意,这些经历才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综上所述,聆听博士自己的求学之路,给我启示,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让自己坚持追求真理,不断推进自己。
追求理想的征途上,我们能够有所成长,也会遭遇许多挫折。
只有需要我们保持坚定信念,学会承担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求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读博期间的工作总结
![读博期间的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ec4f5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6.png)
读博期间的工作总结
在读博士期间,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工作总结成为了我对这段时光的回
顾和反思。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进步,也在团队合作、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管理等方面有了丰富的经验和成长。
首先,在学术研究方面,我通过系统学习和不断实践,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
和技能。
在导师和同事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几个重要的科研项目,深入研究了特定领域的问题,并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我的博士论文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案例,也为我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团队合作方面,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室和研究小组
的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我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所能带来的巨大力量,团队的智慧和力量远远超出个人的能力。
另外,在学术交流方面,我积极参加了学术会议和讲座,与国内外的学者和同
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这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学术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将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我通过参与课题组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学会了如
何合理规划和分配研究任务,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和资源,如何与合作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这些管理技能对我未来的科研工作和团队管理都将大有裨益。
总的来说,读博期间的工作总结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学术研究和团队合作方面
的不足之处,也让我明确了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和目标。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在学术研究和团队合作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博士在读感悟心得体会(3篇)
![博士在读感悟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14f39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4.png)
第1篇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博士研究生的学习道路上走过了几年。
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也收获了满满的成长。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博士在读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学术追求的初心初入博士研究生阶段,我对学术研究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我认为,学术研究是一个探索未知、挖掘真理的过程,是一个追求真理、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这种初心让我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挑战自我。
1. 深入研究,挖掘问题在博士阶段,我逐渐明白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要深入钻研,挖掘问题。
学术研究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分析和解决。
因此,我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领域的关注,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2. 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学术研究要求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在博士阶段,我学会了如何对待学术问题,如何进行文献综述,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这些能力的培养使我更加注重实证研究,追求客观、真实的结果。
二、挑战与成长博士阶段的学习充满了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不断成长。
1. 学术压力在博士阶段,学术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面对导师的期望、同行的竞争以及自身的能力局限,我常常感到焦虑。
然而,正是这种压力让我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研究方法与技能博士阶段的学习使我掌握了多种研究方法与技能。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
这些技能的提升使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学术研究中的各种问题。
3. 时间管理博士阶段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三、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在博士阶段,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1. 团队合作学术研究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在博士阶段,我学会了如何与导师、同学和实验室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验使我更加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2. 人际交往博士阶段的学习使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行。
博士个人总结范文
![博士个人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6eb42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6.png)
博士个人总结范文作为一名博士生,我的博士生涯已逾四年,这四年间我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在本次个人总结中,我将分享我个人的经验和故事,并提供一些关于研究工作和博士学习的思考。
第一章研究方向的选择在进入博士阶段之前,我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研究的方向。
与许多同学不同的是,我并不是以高薪或者名利为目的去选择研究方向,而是从个人的兴趣和潜力出发,去选择研究的领域。
我本科和硕士均是在计算机领域学习,因此我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能力。
但是归根结底,我的兴趣是在基础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
因此,我选择了在一个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和一个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分别工作,并在两个领域中都取得了成果。
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考虑的:1. 兴趣:研究是一个需要长年累月的工作,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博士,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努力。
如果你对研究的方向没有兴趣,你会很快失去动力和热情。
2. 条件:研究的方向需要与自己的背景和条件相适应。
如果你没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你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会影响你的研究进展。
3. 未来前景:研究方向需要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相符合。
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实现长期职业发展,那么在这个方向上开展研究是明智的选择。
第二章研究的困难和挑战在我的博士生涯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其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我面临的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复杂性的结合。
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需要我掌握两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我深入理解两个领域之间的联系。
我还遭遇了其它的两个挑战:时间和实验室合作性。
在博士期间,时间的压力和紧迫性是永远存在的。
不断的赶进度和发表论文的问题,使得我不能释放自己去探索和学习。
此外,实验室合作性也是一个挑战。
一个博士项目通常需要几个人的合作和协调,而这往往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学到的与困难和挑战的处理经验包括:1. 不断学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一个博士生学习感受和经验的总结
![一个博士生学习感受和经验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1fbe5df01dc281e53af0d6.png)
一个博士生学习感受和经验的总结2011-03-30 11:23:38| 分类:教学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个博士生学习感受和经验的总结博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大众的眼中,被认为是一群佼佼者,博士头衔在别人眼里是光环。
但在博士自己眼里那是煎熬与自豪的糅杂,博士的生活是艰辛的,不管他生活优越还是学业顺利,读博士是非常痛苦的。
体力痛苦不算,精神受折磨,如果顺利毕业,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过痛苦的煎熬和奋斗。
自我感受生活形成的精彩观点会对在读的、或者即将进入者都是很好的经验和借鉴,对于本科、硕士等也有很多借鉴的地方,毕竟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求学的过程中,都会越到类似的问题。
一、关于学习与生活一般而言,读博士已经到了一定的年龄,爱情、家庭、小孩、父母等等无不给博士学习带来的很多学习负担。
博士很难一个人独自读书,在学习的过程中,固然会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但是家庭责任也是约束博士前行的一种不小的负担,养家糊口,拖儿带女,赡养父母,报答亲人。
一般而言,学历高的人比学历低的人具有较高的能力,道理是这样的:上学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这种成本包括物质上的和心理上的;读博士既需要信心又需要恒心,同时要耐得寂寞,抛弃社会的诱惑和思想的杂念。
读博是赌博还是修行?更多的观点认为:读博是一种责任,对自己,对父母,对自己未来的孩子………也是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
平时的努力,是为了有所创新,而这样的创新最好是可以直接解决某个社会问题。
人一生就那么短,能为他人、为社会留下一些知识财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哪怕多年以后我们的名字已经变得无人可知………有了这样一种责任感,读博再苦再累,多年之后想起来,也是值得的。
博士阶段学习也算是人生中一笔难得的财富,一段难忘的经历吧。
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
当别人花前月下,当别人纸醉金迷时你需要放得下一切来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但对于对学术、读书、研究有兴趣的人,读起来会轻松些,因为有成就感、有乐趣!二、博士成长过程博士生的成长过程要经历三个重要的环节:挑选关、培养关、考核关。
北邮北航考博经验-育明考博
![北邮北航考博经验-育明考博](https://img.taocdn.com/s3/m/c7275e3aee06eff9aef807eb.png)
中国考博辅导首选学校考博经验——说说我北邮北航考博经历2008年是我的学术年,股市的钱损失过半,却铸就了我的博士之路。
我不是投机者,但我知道有所得必有所失!欲望是无穷的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两所学校都考上了,虽然都是晃晃悠悠,但对于宝宝刚出生只投入一个月时间复习的我来说,基本可以满意,想考是半年前的事了。
谈谈为什么要考:其实不纯,初衷只是因为我是一名高校的教师,因为弱智的大意,职称却比别人晚评了一年。
于是想在这里争口气。
高校的压力大,没有博起来,也就意味着你没有申请项目的资格。
我的学院也制定了一条限制令:考博考不上,需停一年才能在申报。
为了提高命中率,于是乎,在学院一位长者的建议下我报考了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两所学校考试时间相差一周。
考博前的准备:1、与导师的EMAIl联系。
北邮是我的目标,北航是为了提高命中率。
搞笑的是我从头到尾只和导师联系了一次。
email的内容是我的个人简历,导师回了两个字,可以报考。
后来我提前一个月到北京时,发现小我好多的小弟弟们都和导师联系了(见面),而我却愚蠢的忘乎所以。
见面是必要的。
教训。
联系我们扣扣:四九三三七一六二六。
电话:四零零六六八六九七八2、考博材料的获得。
博士的参考用书应该来说用该校的研究生用书,但北邮这两次考的大多来自本科学习的。
由于考两所大学,我选了应用面较广的随机过程和数字信号处理。
后来听一起考的感觉这门都是比较难的。
随机过程:先说说北邮:随机过程考的是王玉孝老师的《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他有一本习题解答是复习的重点。
二是北邮的概率本科试卷。
回过头来,这门课我还是可以自豪的,因为重头到位都是自学的。
北航和北邮在概率一致,但它不考随机过程考统计。
所以北航我的感觉把考研试题复习一下,基本可以过关。
数字信号处理:在北邮前几年考的多是张贤达的现代信号处理,所以我在考前时间都在复习这本书。
只是考前那晚看了下本科的FFT,zt等。
想不到考的就是它……教训英语:北邮英语听力站了40分,作文翻译难度不大。
学而致知 行而致远--读博的几点收获和体会
![学而致知 行而致远--读博的几点收获和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5c303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3.png)
一、寻求深层次的知识在读博士期间,我不仅仅是在进行学术研究,更是在追求知识的深层次。
从课堂上的学习到实验室里的探索,我不断地深入探寻学科的前沿知识,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对于学术研究的热爱和执着,明白了追求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二、培养独立的科研能力在博士阶段,我经历了很多科研项目的磨练,逐渐从依赖导师到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实验、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了自己独立科研的能力。
在与导师和同行的交流中,我不断地接受挑战,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科研思路和方法,最终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这段经历不仅帮助我独立地完成了博士论文,更是让我具备了更加坚实的科研基础和学术能力。
三、提高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在博士期间,我还尝试了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积极参与各类学术讨论和交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同行,从他们那里获得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思路。
这种交流与碰撞,使我能够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在更广阔的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逐步形成了对于学科交叉和综合运用的认识。
四、塑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际关系在博士期间,我所在的实验室积极培养了一种团队合作和学术交流的氛围,我也积极融入其中,在这种氛围之下不断地培养和积累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在许多合作项目中,我与同学和导师一起攻克难题,共同探讨学术观点,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种团队合作和积极交流的氛围,为我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学术氛围和人际关系资源。
五、开阔国际化的视野和交流在博士期间,我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学术观点和合作项目。
与国际同行交流,我不仅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更能够体会国际视野下的学术规范和合作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尊重不同文化和学术背景的同行,以及熟悉和运用国际学术规范和合作方式。
这种国际化的学术交流经历,使我具备了更强的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
读博士的经历和感受
![读博士的经历和感受](https://img.taocdn.com/s3/m/cff3eb3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0.png)
读博士的经历和感受哎,说起读博士这段经历,那感觉就像是坐上一辆没有终点站的过山车,时而冲上云霄,爽得飞起;时而跌落谷底,心里头那个滋味,啧啧,真是五味杂陈啊。
一开始吧,我满心欢喜,觉得自己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主角,即将踏入那个传说中的“学术江湖”,准备大展拳脚,闯出一番名堂。
结果,现实立马给我来了个下马威。
那堆积如山的文献,就像是无尽的雪山,每翻一页都感觉自己离山顶又远了一点。
有时候晚上做梦,都在跟那些公式、定理较劲,醒来枕头都湿了一片,不是泪,是汗啊!但话说回来,这过程虽然艰辛,却也充满了乐趣。
记得有次在实验室里,我和导师、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讨论一个难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火花四溅,那种思维碰撞的快感,简直比吃了顿大餐还满足。
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原来学术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知识堆砌,更是人与人之间智慧的交流和碰撞。
当然,读博士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一个实验失败了,或者一篇论文被拒了,那种挫败感简直能把人淹没。
特别是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发表了文章,而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那种焦虑和压力,真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嘿,别急,慢慢来,好事多磨嘛!”而且啊,读博士还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孤独相处。
有时候为了赶论文或者做实验,一连好几天都泡在实验室里,连饭都是随便对付一口。
那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
虽然孤独,但也让我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更加珍惜每一次和外界交流的机会。
最让我感慨的是,读博士这几年,我仿佛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
以前的我,总是急于求成,渴望快速看到成果。
但现在的我,更加懂得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
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更让我在人格上变得更加成熟和坚韧。
总的来说啊,读博士这段经历就像是一场漫长而又精彩的旅行。
虽然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
读博三年的一点体会
![读博三年的一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ff721f8770bf78a652954d3.png)
转:读博三年的一点体会1、写在前面的话明天我就要走完博士三年的最后一站,论文答辩。
想想这三年来走过的路,并不平坦。
曲曲折折、坑坑洼洼。
中间有过徘徊,有过失落;有过困苦,也有过喜悦。
我想这其中的滋味怕是三言两语无法说得清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在三年内顺利的毕业,发表了数篇IF>5的文章,拿到了四五个从985高校到重点研究所到省属高校等的OFFER,总的来说,这个结局还算比较的完满了。
虽然,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值得一提,我也希望大家比我做得更好,在此我只希望把我的一些读博期间的个人总结拿出与大家分享。
如果你觉得有用,那是我的荣幸。
如果你觉得我讲得不合理,请一笑置之。
2、关于为什么要读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当时老板极力劝说要我跟他做博士再留校。
可是我一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于是便跑到了沿海一大型台企上班。
可是上了几个月之后,我就发现,原来事情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美好。
公司严格的等级制度,军事化的管理,以及遥遥无期的升职机会,都让我感到无所适从。
这时我才突然醒悟,原来我并不适合于呆在公司,学校的生活才是我的归属。
于是便下定决心考博,争取以后留在高校。
其实后来想想,其实有过这一段经历,并非坏事,表面上看是浪费了一年的时间,但是我经历过这种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后,更有动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目的性也更加明确。
这是我比同班同学更加努力的原因。
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于自己以后的追求并不清楚,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博士。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人的结局很可能除了延期,就是勉强混毕业,然后随便找个地方混日子了。
所以,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说的就是,读博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我读博的目的是什么?进高校做科研;进大型企业作高管;出国博后?等。
只有目的明确了,你才更有动力去努力。
3、关于老板?可以这么说,老板决定了你从博士开始至你毕业后很多年的命运。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个别自学成才的牛人存在。
但是,一个好的老板可以给你提供好的研究条件,让你不用担心测个GPC或NMR还要四处求人,等上几个月;及时的指导,避免你走过多的弯路;好的前沿的课题,让你有机会到这些主流或TOP期刊上露个脸;好的工作氛围,让你每天保持好的心情沉静在实验中。
博士的工作总结
![博士的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dd7b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1.png)
博士的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博士生,我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和挑战。
在这
段时间里,我不仅仅是在追求知识和学术成就,更是在锻炼自己的毅力和坚韧。
现在,我站在论文答辩的前夜,回顾这段旅程,我想总结一下我的博士生涯。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实验室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
他们在我学术上的指
导和支持让我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了我无尽的鼓励和帮助。
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无法完成我的博士学位。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
在我忙碌的学术生活中,他们一直是我的
坚强后盾,给予我无尽的关爱和支持。
他们的理解和鼓励让我在困难时刻坚持下来,也让我在取得成绩时有了分享的喜悦。
在这段博士生涯中,我不仅仅是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更是在人格
和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学会了如何承受挫折和困难,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如何和他人合作和沟通。
这些能力和品质将会伴随我一生,让我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无穷。
最后,我要感谢这段旅程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和每一次经历。
每一个挑战和困难
都是我成长的机会,每一次成功和进步都是我前行的动力。
我相信,这段博士生涯不仅仅是我学术上的收获,更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将我的所学所得回馈社会,为科
学研究和人类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相信,我的博士生涯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多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我去征服。
我将永远怀着感恩和期待,勇敢向前。
博士心得体会
![博士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0548a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5.png)
博士心得体会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博士生活的独特魅力和挑战。
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我想分享一些我在这个阶段得到的经验和体会,希望对那些即将进入博士生涯或者已经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1. 确定研究兴趣攻读博士学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
研究兴趣的选择应该基于个人的兴趣和职业发展目标。
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才能保持长久的热情和动力。
2. 建立良好的导师关系导师在博士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会对你的研究方向、学术发展和毕业要求提供指导。
建立良好的导师关系非常重要。
与导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并向导师请教和讨论问题,可以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3.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博士生活不仅仅是研究工作,还需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
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与同行交流思想和经验,了解前沿的研究进展。
同时,自己也要勇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提高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4.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博士研究生阶段,常常需要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完成项目。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积极与同学和同事合作,互相扶持和学习,共同解决研究中的难题。
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质量。
5. 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博士生活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很容易陷入工作的压力和焦虑中。
因此,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合理安排时间,保持适量的休息和锻炼,培养业余爱好,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工作状态。
6. 培养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攻读博士学位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培养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文献、参与讨论、思考和实践来实现。
要保持对学术问题的好奇心,勇于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7. 拥抱挑战和困难攻读博士学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中途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对待困难的态度和方式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要拥抱挑战,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不放弃努力,相信自己最终能够战胜困难。
2023年博士生活心得体会(精选4篇)
![2023年博士生活心得体会(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00b8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1.png)
2023年博士生活心得体会(精选4篇)1.2023年博士生活心得体会——追求学术的激情与成就感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在博士生涯中度过了一年的时间。
回首过去,我深深感受到了博士生活给我带来的激情和成就感。
首先,博士生活让我更加深入地追求学术。
在研究生阶段,我曾经做过一些小的科研项目,但是博士生活让我有机会真正地投入到一项深入的科研中去。
我参与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从开始的问题提出到最后的解决方案,我亲身经历了整个科研过程。
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培养了一种严谨和深入思考的科研态度。
我的导师和同学们也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学术问题。
其次,博士生活给了我很多成就感。
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并参加了两个国际学术会议。
这些成果的取得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也对我未来的学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我也通过交流和合作与很多国内外的学者接触,这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让我与他们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然而,博士生活也充满了挑战和压力。
研究的进程并不总是顺利的,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
面对这些困难,我学会了坚持和不放弃,不断调整方法和思路,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时,博士学习的压力也很大,每天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进行复杂的实验。
然而,这些挑战也锻炼了我的专业能力和抗压能力,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总而言之,我对2023年的博士生活有着深深的感慨和体会。
追求学术的激情和成就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这段独特的经历。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为学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2023年博士生活心得体会——团队合作与持久耐力回想起2023年的博士生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持久耐力的价值。
首先,团队合作是博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所参与的项目中,离不开导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
他们给予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博士生活心得体会
![博士生活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3601af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d.png)
博士生活心得体会博士生活心得体会一、前言回首六年的博士生涯,感慨良多。
冉冉升起的太阳,湿润的空气,都是博士生活中难忘的记忆。
六年的研究生涯,除了开拓视野,增加知识外,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挑战、不屈,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世界的关注。
在此,我想分享自己的博士生活心得体会。
二、体现真实感受作为一名博士生,我常常感慨自己的研究生活充满了跌宕起伏,与自我超越。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疲惫、孤独、迷茫等挑战。
既有冉冉升起的曙光,也有辗转难眠的夜晚。
这个时候,我常常需要自勉,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三、表达中心思想如果说博士生活有什么中心思想,那么,我认为就是“真理的追求”。
这不仅是集中体现在实验室中,它贯穿了整个人生。
博士学位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它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在这个意义上,博士生涯是一种苦涩的经历,但更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四、突出重点在博士生涯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
由于研究生阶段对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的选择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因此,对于所研究的领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同时,我对科研的方法和思想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五、注意思辨作为博士,不仅要有关于本专业的精细思考和创新思维,更需要注重面向未来自己的眼界和体系的思维设计,寻找人生之道。
因此,我反复思考了人生的意义,想归纳一些关于人生问题的思考,形成自己的人生哲理,让自己不断地向前。
六、遣词造句准确、简练通过博士生涯的学习,我逐渐领悟到一句话:语言能力是博士应该提升的关键能力。
进入博士生涯,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如何技术上的创新和变革,还需要精深地思考每一个词汇、每个句子,相应的语言表达就会更优秀。
七、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博士生活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整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回归到学习的本质。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我们逐渐会变成更优秀、更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八、表达真实、感人博士生活一路走来,我感慨道,有太多的“坑坑洼洼”,也有太多的欢笑和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敬昌,2007年7月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毕业,现工作于我校电信学院,目前在通信工程系从事通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国际会议或核心期刊10余篇,EI检索6篇。
主要研究方向有无线射频通信、通信系统仿真及信号与信息处理等。
读博士,一方面是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加强专业理论基础,为自己找到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是参加导师科研,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回忆这几年在北邮学习的经历,感触良多。
现将我的经历和体会总结成文,希望能够为即将攻读博士的年轻教师和同学有所借鉴。
读博经历:遭遇意外挫折
关于确定研究方向,其实一个师姐(其实我比她大,他们都称我南老师)第一学期就多次告诉过我,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
根据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初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射频电路中的一个模块———移相器。
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由于这个模块除了结构之外,关键的部分是半导体开关和RF-MEMS(射频微电机械)开关,这些内容属于微电子领域,跟我从事的专业有一定的距离。
考虑到将来从事的工作,不得不重新考虑选题的方向,这个时候对移相器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已经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重新进行选题是痛苦的,但也别无选择。
根据导师的研究课题,广泛争取导师和同学的意见后,逐步转向了射频功率放大器
及其预失真系统的研究。
到学校将近一年半,才真正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后来的一年半时间里,对这个方向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并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
尽管在选题方向上走了一些弯路,但从总体上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在进行重新选题的时候,我对信息类学科,尤其是电子通信学科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对各个学科所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认真的考虑,电子通信学科主要包括两个一级学科:通信与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中通信与信息工程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包括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多个二级学科。
这为自己对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更深入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读博体会:珍惜时间,辛勤劳作
学术研究无疑是艰辛的,每一个读博士的人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读博士期间,如何使自己在有限的几年时间里实现质的飞跃,为以后真正成为某一学术领域专家打下基础是每一个博士人共同考虑的问题。
这里就自己攻读博士积累的经验和有关撰写论文的一些建议跟大家交流一下。
一、尽快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论文选题
每一个考取博士的学生都要面对的首个问题,就是应该尽快了解导师研究的方向和科研项目,找到导师学术研究的几个关键
点或自己研究的关键点,尽快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将来撰写论文的选题,这不仅仅是大的研究方向确定下来就可以,而应该是具体详细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尽你所能,在读博士的第一个学期就确定下来。
二、大量阅读中英文文献和相关书籍,找到Idea
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应该尽快查阅相关资料,掌握收集资料的渠道。
每个专业收集资料的来源都不一样,最主要的几个来源有学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链接数据库、学校资料FTP、互联网百度、重要行业网站资料库、重要行业论坛资料等。
对于我这个专业主要来源就是IEEE电子学术期刊,这些期刊可以随时从学校图书馆链接数据库中下载到。
开始要阅读几本跟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重要书籍,以尽快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根本没有时间再去看很多书籍,所以这个阶段阅读几本重要书籍是必要的。
在开始撰写学术论文之前,需要阅读几十篇甚至上百篇的中英文期刊文献,理解和领会这个学术方向目前发展的状况,别人研究的方法和实现的方法,采用的仿真软件和实验方法等,这是idea产生的阶段。
阅读了这些文献后,自然就会产生很多idea。
此时,需要准备一个大的笔记本,随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想法记录下来,总之这是idea的积累阶段。
三、学习相关仿真软件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
当你有了一定的想法或者称之为创新点时,就可以根据了解
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实现了,这包括理论上的分析和仿真的验证。
对于我们大部分的学术论文,仿真是重要的一环。
根据阅读的参考文献,确定所需要的仿真软件,并对该软件进行系统的学习,做一些实例的仿真。
然后对想法进行仿真实现,得出一些结果并和别的方法进行比较,验证自己采用方法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电路与系统所采用的仿真软件主要有MATLAB、ADS和PROTEL 等。
四、实验验证
有些方面的论文仅仅仿真不能说明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验证说明其正确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采用实验的方法。
根据实验室的条件搭建实验环境,了解并掌握测试仪器,对搭建电路和系统进行测试,得出所要的数据并汇聚成表以便进行比较,证实所采用方法的优点。
五、学会撰写论文和发表论文
当有了想法,有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实现,同时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所采用想法的正确性,就应该考虑怎样把这些想法和实现的过程写成论文并发表出去。
如何撰写论文?论文通常包括的关键内容我们可以从很多期刊上一目了然,论文的格式根据不同的期刊要求也不一样,只要我们详细研究一下重要核心期刊的论文内容就了然于胸了。
发表学术论文要找对期刊,了解期刊的刊登内容,主要刊登方向,根据你论文的份量选择不同级别的核心期刊。
当我们积累了很多篇关于一个主题的学术论文时,我们的学
位论文就自然形成了。
六、学会申请基金项目
申请基金项目也是博士期间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内容。
协助导师进行一系列项目的申请,为导师学术方向研究的持续性做好基础性工作,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申请基金项目打下基础。
基金主要有国家自然基金和省市基金项目等,重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975等项目的申请工作,另外还有一些横向项目的申请工作。
申请书通常有固定的格式,基金项目主要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关注创新性,同时也重视前期研究工作等。
基金项目的申请需要一定的积累,只有对所研究项目进行了大量积累后成功的可能性才可能更大。
博士学习需要完成的内容很多,学术论文和博士论文撰写的过程也是一个学术研究的过程。
它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
当你掌握很多知识时,会把这些知识运用起来深入到一个点来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而当你研究了很多点,取得了很多成果时,又形成了一个面,即一个方向,这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体。
这是我攻读博士期间的一些经历和有关撰写论文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些粗浅认识,很多问题未能详尽,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