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隧道洞身施工工艺框图

合集下载

隧道施工方案(含示意图)

隧道施工方案(含示意图)

隧道施工方案1洞身开挖施工1.1洞身开挖根据隧道各里程段的特点及围岩情况,各级围岩段采用相宜的开挖和超前支护方法,短进尺、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隧道洞身开挖严格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

机械化掘进,机械化装运。

Ⅴ级围岩断层破碎带、浅埋或偏压地段采用单侧壁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Ⅳ级围岩其余地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封闭法施工。

Ⅲ级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必要时预留核心土分部开挖。

岩层稳定且完整性较好的Ⅱ级围岩全断面法施工。

开挖采用凿岩台车钻眼,人工装药并连接起爆网络实施光面爆破,爆破施工遵循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勤量测的原则。

装载机装碴,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出洞。

洞身开挖施工中严格控制开挖断面,控制超欠挖。

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的稳定和强度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平米内不大于0.1m)可侵入衬砌不大于50mm。

拱脚、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为保持断面稳定和节约成本,施工中严格控制超挖量,使断面圆顺平整。

1.1.1Ⅱ级围岩全断面法施工Ⅱ级围岩完整、稳定,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全断面法施工工序简单,工作面宽敞,运输、通风、排水方便,管路易于布置,便于进行机械化施工。

全断面开挖断面图。

a 、施工方法采用凿眼台车或作业台车配合人工手持风钻进行钻眼,进尺可以控制在2~4m 。

爆破后机械出碴装运至弃碴场,进行网、锚、喷混凝土初期支护。

一般适合采用全断面施工的围岩,其支护参数多为系统锚杆和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

因此全断面施工工序简单:钻眼爆破→出碴→网、锚、喷支护→进入下一循环钻爆。

b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见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ⅢⅡⅠⅡⅢⅠ图2.3-01 全断面法开挖断面图二次衬砌初期支护网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c、作业要点(1)测量放线在开挖面上进行测量并绘出中线与水平线,水平线可绘在轨平高度上,然后绘出开挖断面轮廓线,在按照钻爆设计准确标出炮眼位置,炮位误差不应大于5cm。

最好采用激光导向和幻灯布眼,以减少测量放线的时间,并提高炮眼位置的精度。

隧道洞身衬砌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衬砌施工方案

洞身衬砌施工方案隧道左线进口桩号LK182+422,施工长度为1304.305m;右线进口桩号RK182+414,施工长度为1298m。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隧道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路线走廊带内地形相对高差一般为50~100m,山体多呈浑圆状,上部多有较薄(1~2m)的残坡积覆盖物,偶见悬崖峭壁,由于地壳提升与流水作用的侵蚀切割,使山体与沟谷交错出现;隧道穿越花岗岩段,围岩岩体受构造影响较重,岩体破碎~较完整。

围岩级别为Ⅴ~Ⅱ级,围岩稳定性较差。

(二)工期安排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进行隧道施工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对机械、人员进行调配及水电路布置,另一方面进行进出口施工场地的平整和施工场地的布置,全部施工准备为2009年12月25日~2010年5月15日。

2010年5月15日~6月30日完成洞口边坡及仰坡开挖施工2010年7月1日~2011年10月31日完成隧道开挖、二次衬砌排水沟、电缆槽与收尾施工。

(三)劳动力组织及主要机械配备1、劳动力组织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和项目特点组建项目经理部,其中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2人,总工程师1人,设五部二室。

项目经理部直管1个隧道施工队,施工组织机构见下图。

2、主要机械设备槐尖山隧道是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准备投入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隧道队机械设备一览表3、隧道施工人员安排计划见下表:(四)施工方法1、初期(超前)支护本隧道的初期(超前)支护主要有长管棚、小导管注浆、中空注浆锚杆、砂浆锚杆、钢架支撑、钢筋网及喷砼等。

初期(超前)支护施工方法一览表管棚检验评定标准如下:钢架支撑检验评定标准如下:1.1喷射混凝土1.1.1配合比喷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混凝土强度和喷射工艺的要求,可按经验选择后通过实验确定。

1.1.2喷射前准备工作①检查受喷面尺寸,保证开挖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②拆除障碍物。

③清除受喷面岩石浮渣,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清洗除掉。

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方法洞身施工工艺和方法(一)施工测量隧道洞外控制采用三角测量,每个洞口设置三个平面控制点,且将控制点设在能相互通视,稳固不动,而且便于引测进洞,能与开挖后的洞口通视之处,尽可能避免干扰,且不会被弃碴掩埋。

高程控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每个洞口布设两个高精度水准点。

水准点布设在坚固、通视好,施测方便,便于保存且高程适宜之处。

两个水准点的高差,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

(二)、洞身的开挖、支护工艺和方法1、洞身的开挖隧道Ⅰ、Ⅱ、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法;Ⅳ级围岩根据围岩的整体性程度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台阶的长度为10—15m;Ⅴ级围岩采用超短台阶法施工,台阶的长度为5—10m。

Ⅰ、Ⅱ、Ⅲ级围岩全断面爆破采用中空眼直眼掏槽,Ⅳ、Ⅴ级围岩开挖采用斜眼楔形掏槽。

Ⅰ、Ⅱ、Ⅲ围岩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

Ⅳ、Ⅴ级围岩台阶法开挖预裂爆破。

为减轻爆破时对围岩的扰动,周边眼采用φ32光爆药卷,并采用导爆索药串装药结构,孔口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

Ⅰ、Ⅱ、Ⅲ级围岩周边眼间距E=40cm,最小抵抗线W=55cm,相对距离E/W=0.72,周边眼装药集中度0.27kg/m。

Ⅳ、Ⅴ级围岩周边间距E=30cm,最小抵抗线W=40cm,相对距离E/W=0。

75,周边眼装药集中度0。

09kg/m。

钻爆作业时,根据地质条件及时修正爆破参数,以期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钻孔均采用自制钻孔台架配YT-28手持式风动凿岩机钻孔,人工装药起爆。

钻爆作业按照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

如围岩出现变化需要变更爆破设计时,由隧道工程师确定,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连接及哑炮和盲炮的处理,均由考核合格的爆破员负责。

洞身开挖施工四步骤:A测量测量是控制开挖轮廓精确度的关键.每循环都由测量技术人员在掌子面标出开挖轮廓和炮孔位置。

B钻孔严格按照炮孔布置图正确对孔,以确保爆破质量。

周边孔外插角1°~2°,炮孔相互平行,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周边孔对孔误差环向不大于5cm。

隧道工程隧道出口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隧道出口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洞身开挖施工方案1编制目的明确隧道洞身开挖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对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洞身开挖施工作业。

2编制依据《河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工程)《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3适用范围适用于濮阳至临汾高速公路TJ1标段濮临隧道洞身开挖工程施工作业。

4作业准备4.1内业技术准备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查阅相关施工案例,认真调查隧道围岩地质情况、了解施工条件、技术水平和设备装置的施工参数。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测量技术准备1)精密导线网复测完毕并确定成果可用后,测量组根据隧道纵断面设计线、隧道洞轴线及洞身开挖轮廓线,放出隧道开挖轮廓线;2)测量组要提前作好洞身开挖测量交底。

4.3外业准备施工场地的平整,水、风、电的设置,施工测量与放样。

开挖机械及材料均已进场。

4.4施工人员及机械准备(单口隧道施工)4.4.1施工人员配备4.4.25隧道洞身开挖施工的一般规定5.1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结构形式、工期要求、机械设备、地质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开挖方案。

5.2开挖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开挖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2爆破后,应及时对开挖面和未衬砌地段进行检查;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开挖作业不得危及初期支护、衬砌和设备的安全,并应保护好量测用的测点。

4开挖后,应做好地质构造的核对和监控量测工作。

5开挖作业必须保证安全。

5.3隧道爆破应釆用光面爆破技术。

5.4爆破作业及爆破物品管理,必须符合现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有关规定。

隧洞专项施工方案

隧洞专项施工方案

隧洞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隧洞主要为输水隧道,引水隧道,泄水隧洞,三座隧洞均从输水塔底引出。

输水隧洞进口底高程1831.50m,出口底高程1831.10m,总长1209m,设计比降1/3000。

隧洞沿线在自然地表以下2~45m间为黄土,黄土下为砂质泥岩,隧洞顶部在岩体内的埋深为1.5~45m。

泄水隧洞进口底高程1831.50m,出口底高程1829.10m,总长240m,设计比降1/100。

自然地表以下3~17m间为黄土,黄土下为砂质泥岩,洞顶在岩体埋深4~14m。

引水隧洞进口底高程1836.00m,出口底高程1831.50m,总长57m,设计比降8/100。

输泄水隧洞均采用有压设计,最大内水压力43m。

隧洞采用圆形断面,设计衬砌后断面直径为2.2m。

二、施工准备(一)人员准备为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我项目经理部按领导层、管理层和作业层三层机构编制设置,分别负责本工程项目的组织指挥、现场管理和施工作业等工作。

项目经理部对各专业施工队实行一级管理,减少中间层次和环节,以提高工作效率、全面保证本工程的顺利完成。

现场组织机构框图见图2.1-1。

1、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公司履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组织现场施工,对承包人法人负责,对监理负责,对建设单位负责。

负责工程施工的现场组织和全面管理。

承担工程实施、完成及缺陷修复等全部工作,直至工程按期交付。

项目管理层各部门职能见表4.3-1。

表2.1-2项目管理层各部门职能表2、各施工队施工任务划分根据本工程施工范围、工作内容和工程数量,项目经理部设置隧洞综合施工一队、隧洞综合施工二队、隧洞综合施工三队负责本标段隧洞工程施工任务。

为确保砼拌和质量,本标段砼采取集中搅拌供料,为此设立设砼拌和站一座,为本标段各洞口供应砼。

各专业施工队均归属项目经理部直接管理。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作业层各施工队伍任务划分见表2.1-3。

表2.1-3各施工队任务划分(二)技术准备上场以后,我项目部立即组织管理人员学习业主相关文件及规范、验标,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调查小组对现场及周边环境、地质、建材市场、民俗民约等进行调查走访。

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框图和标准说明

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框图和标准说明

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框图和标准说明-----------------------作者:-----------------------日期:5.1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说明:路基填筑填料来源:本桩利用开挖料,填筑时采用分层摊铺、碾压的施工方法。

5.2 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框图说明:(1)HEC混凝土路面基层为6%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10cm;(2)基层混合料采用强制式搅拌站集中拌制,15t自卸汽车运输;(3)水泥稳定碎石采用PY180平地机一层摊铺,3Y—12/15型压路机碾压;(4)碾压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层采取洒水养生。

5.3 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框图说明:(1)隧道路面为HEC混凝土面板,厚度32cm,路拱横坡2%;(2)HEC混凝土采用HZS25型拌和站集中拌制,MR4500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3)路面混凝土选用HT6000型轨模式摊铺机铺筑,摊铺机不能铺料的边角部位采取人工铺料;(4)路面混凝土采取覆盖洒水养生;(5)采用刻纹机制作路面纹理,切缝机割锯缝槽,灌缝机填缝。

5.4 桥梁施工工艺框图和文字说明5.4.1桥梁工程总体施工工艺框图文字说明:1、本框图为桥梁工程总体施工工艺流程框图,施工组织中对不同桥型细化了具体的施工方法,本节中分别示出了其施工工艺框图2、桥面铺装及附属结构根据每座桥具体的施工图确定。

5.4.2磨子沟T型梁桥施工工艺框图文字说明:本框图为磨子沟普通混凝土T型梁桥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具体施工工艺和方法详见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5.4.3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文字说明:本框图为磨子沟桥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施工时根据具体的地质及水文条件调整施工方法及工艺。

5.4.4 大奔流沟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施工工艺框图文字说明:本框图为大奔流沟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具体施工工艺和方法详见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5.5 隧道施工工艺框图和文字说明5.5.1洞口石方明挖及边坡支护(1) 洞口石方明挖及边坡支护施工工艺框图此图为洞口石方明挖及边坡支护施工工艺框图,具体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见1.3.4.1节第(3)部分。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洞身开挖施工方法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洞身开挖施工方法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洞身开挖施工方法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洞身开挖施工方法1)施工方案隧道施工遵循”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实回填、严治水、勤量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紧凑施工工序,精心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岩石构造节理的产状与分布情况的调查。

对因构造节理切割而形成的不稳定部分,在施工时加强支护措施,防止坍塌。

2)施工流程: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6.2.2-3。

图6.2.2-3 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框图3)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①围岩破碎段严格贯彻先护后挖的原则,先施工超前管棚或导管,再进行开挖。

②待浆液凝固后,开始开挖。

③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采用预裂爆破,以减少扰动。

④短进尺、强支护,每循环进尺保持2m,台阶长度满足要求,便于机械施工,开挖完成后及时支护。

⑤采用作业台架和风枪湿法钻眼。

⑥实施监控测量,及时掌握围岩和支护稳定状况,修正支护参数,组织动态施工。

4)围岩爆破设计及施工根据地质资料,本隧道全部为岩石隧道,均需要爆破。

要坚持”少扰动、快加固、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为了避免塌方,除了加强初期支护外,还要尽量将爆破震动效应降到最低,以减少对隧道周围围岩的扰动,保持围岩的稳定。

我公司在这一领域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总结,得出必须采用弱震光面爆破技术,选用合理的爆破参数和工艺,才能够有效地控制震动,在软弱破碎地段和隧道浅埋地段施工中得到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

①围岩钻爆设计隧道上半断面拱部爆破中,采用弱震直眼掏槽形式,可明显减少掏槽爆破的地震强度,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保持围岩的稳定。

其减震原理是掏槽时分段爆破,逐步扩大形成槽腔。

两个中空眼起临空作用,它比掏槽眼深20cm,掏槽眼比其它炮眼深15~25cm。

这样掏槽爆破的炮眼布置较密,段数多,每段装药量比其他炮眼的每段药量小,按此设计爆破夹制作用小,能充分保证掏槽效果和减轻震动强度。

采用弱震掏槽形式,爆破所产生的最大质点振动速度不会发生在掏槽爆破方面。

②围岩爆破药量计算弱震爆破单段最大起爆药量按下式计算,并对相邻隧道及浅埋段构筑物进行震动监测及时调整爆破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初期支护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初期支护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初期支护施工方案(总2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佳县至吴堡公路(岔上乡至刘家塬头段)旧路改造工程洞身开挖、初期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施工单位:渭南市华通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佳吴公路(岔上至刘家塬头段)旧路改造工程N2标项目经理部日期:年月日一、工程概述1.1 地理位置及建设规模佳县至吴堡公路(岔上乡至刘家塬头段)旧路改造工程路线起点位于吴堡与佳县分界处(吴堡县岔上乡),与现有榆林市沿黄公路重合,终点位于吴堡县刘家塬头,途径主要村镇有岔上乡、川口村、赤木峪村、一步墕村、郭家沟镇、冯家峁村、薛家塬村、幕家塬村、寇家塬镇、刘家塬头村。

该公路属榆林市佳(县)吴(堡)县县级公路,同时也属吴堡县同乡油路,是吴堡县东部的一条最重要的交通运输主干线。

起讫桩号为K71+000~K99+000,路线全长28公里。

现有道路按2003《标准》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设计,建成于2007年。

由于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交通量增多,现有路面综合破损率接近50%,面层大面积剥落,坑槽、翻浆、波浪等病害极为严重,行车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车辆的运营状况,造成当地人民出行和农产品外运困难。

为改善现有道路的不良通行状况,吴堡县决定对吴堡至佳县公路(刘家塬头至岔上乡)进行改建,提高道路服务能力。

本标段为第二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79+050~K79+995,标段全长945m。

1.2 设计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本标段主要工程—一步墕隧道(K79+500~K79+670)按远期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设计行车速度:60km/h。

2)隧道建筑界限:净宽10.00m,设计为双向两车道,界限尺寸为净宽10.00m=1.00m(检修道)+0.50m(左侧向宽度) +2×3. 50m(行车道)+ 0.50m(右侧向宽度)+1.00m(检修道),净高 5.0m,路面横坡为2%,纵坡0.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