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课堂第二章
精品课程《禽病学》第二章禽病的诊断PPT课件

4.打开口腔,注意口腔黏膜的颜色, 有无发疹、脓疱、假膜、溃疡、异物;口腔 是否有过多的黏液,黏液上是否混有血液。 一手打开口腔,另一手用手指将喉头向上 顶可见到喉头和气管,注意喉气管有无明 显的充血、出血,喉头周围是否有干酪样 物附着
(三) 一些常见症状提示可能发生的禽病
n 在临床检查时,应不断地将巳发现的症状与能 出现这一症状的禽病联系起来,一种疾病的好 几种症状都在病鸡中出现时,就预示有可能发 生这种疾病。
n 看看无反应或反应迟钝的病鸡占多少比例,可 以粗略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
群体检查
n 也可以拿一条小棍子,在禽舍内边走边慢慢 驱赶禽只,健康的禽只在你靠近之前早巳走 得远远的,而病禽则走动笨拙或根本无反应。
n 也可以在早晨添加饲料和饮水时观察禽群的 状况,健康的禽群在添加饲料时都拥挤到食 槽边争食饲料,而病禽对饲料毫无兴趣,呆 立不动或啄食一下,停很久再啄一下。
3.眼鼻是否有分泌物,分泌物是浆液性、黏液性 或脓性;是否有眼结膜水肿,上下眼硷粘连,脸面 肿胀;有无咳嗽、异常呼吸音、张口仲颈呼吸和怪 叫声,浅频呼吸,深稀呼吸,临终呼吸;口角有无 黏液、血液或过多饲料粘着。 4.食料量和饮水量如何,嗉囊是否异常饱胀; 粪便 呈圆条状或呈水样,粪便中是否有饲料颗粒,黏 液、血液,颜色为灰褐、硫黄色、棕褐色、灰白 色、黄绿色或红色,是否有异常恶臭味。 5.禽群发病数,死亡数,死亡多在下午、夜间或 全日均匀,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为几小时或毫无 前兆症状而突然死亡等。
n 在了解禽群大体状况后,还要对禽群作进一 步仔的营养和发育状况 体质强弱、大小均匀 度;鸡冠鲜红或紫蓝、苍白,冠上是否长有水泡, 痘痂或冠癣;羽毛的颜色、光泽、丰满整洁程度, 是否有过多的羽毛断折和脱落,是否有局部或全 身的脱毛或无毛,肛门附近羽毛是否有粪污等。 2.有无神经功能不正常的病禽 例如全身震颤, 头颈扭曲,盲日前冲或后退,转圈运动,高度兴 奋,不停走动,跋行,麻痹瘫痪,呆立昏睡,卧 地不起等。
班级教案:禽类知识大全

班级教案:禽类知识大全第一章:禽类的特征与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禽类的特征及其与家禽的关系。
2. 学习禽类的分类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1. 禽类的特征:羽毛、喙、四肢、体温恒定等。
2. 禽类的分类:鸡、鸭、鹅、雁等家禽;以及野生的鸟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禽类的图片,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类禽类的特点。
第二章:家禽的养殖与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家禽的养殖历史及其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2. 学习家禽的养殖技术及其产品利用。
教学内容:1. 家禽的养殖历史:家禽的起源、养殖技术的演变等。
2. 家禽的养殖技术: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
3. 家禽产品的利用:肉类、蛋类、羽毛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养殖场,了解家禽的养殖环境。
2. 邀请养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养殖经验。
第三章:禽类的生态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禽类的生态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学习禽类的保护措施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1. 禽类的生态习性:栖息地、食物链、迁徙等。
2. 禽类的保护措施:栖息地保护、非法捕猎打击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禽类的生态环境。
2. 开展主题班会,讨论禽类保护的重要性。
第四章:禽类疾病与防治教学目标:1. 了解禽类常见疾病的症状及其危害。
2. 学习禽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1. 禽类常见疾病:禽流感、新城疫等。
2. 禽类疾病的预防:疫苗接种、卫生消毒等。
教学活动:1. 邀请兽医专家进行讲座,介绍禽类疾病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禽类疾病的防治过程。
第五章:禽类的文化与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禽类在文化、艺术中的表现及其寓意。
2. 学习创作以禽类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教学内容:1. 禽类在文化中的表现:神话、传说、民俗等。
2. 禽类在艺术中的表现:绘画、雕塑、诗歌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禽类的文化故事,进行分享。
第一节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1

第二章养禽第一节家禽的生物学特性与家禽的品种(2课时)教学目的:1、掌握家禽的一般特性及家禽的生物学特征;2.了解我国家禽品种的分类方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家禽的生物学特征、教学难点:家禽的生物学特征、常见养殖品种的外貌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提问引入:我们平时有见过哪些家禽?是怎么养殖的?板书:一、家禽的生物学特征1、卵生讲解:通过受精蛋孵化繁殖后代,胚胎发育经过体内、体外两个阶段。
2、体温高,新陈代谢旺盛讲解:家禽的体温均较家畜的为高,如鸡的体温为40.5-41.7℃、鸭41.5-42.2℃、鹅40.5-41.6℃。
3、生长发育迅速讲解:家禽生长快,成熟早,生产周期短。
如肉仔鸡出生重39g,7周龄可达2500g,是出生重的64倍,饲料转化率1.7:1-2.0:1。
4、繁殖力强5、对高温、高湿环境敏感讲解:禽全身披覆羽毛,没有汗腺,集体水分的蒸发与调节,主要依靠呼吸作用,以及改变体姿、活动、饮水、遮阳等方式,对高温高湿敏感。
6、粗纤维消化率低讲解:家禽口腔无咀嚼作用,且大肠较短。
除鹅与火鸡外,鸡与鸭对粗纤维的分解能力均弱。
7、群居性强8、对光敏感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对家禽的性成熟有影响,在育成阶段要严格控制光照。
为了提高家禽的性能和生产效率,除了了解上述特征外,还须知道家禽的行为特征,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9.肥肝性强特指鸭、鹅的脂肪肝。
10.羽绒性好。
特指鸭、鹅的脂肪肝11.抗病力差板书:二、家离品种分类方法(一)家禽品种分类方法将家离按类、型、品种和品变种分类。
板书:1、地方品种讲解:我国幅员广大,养禽历史悠久,家禽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不少地方品种。
经1979-1982年全国性品种资源调查,编写出《中国家禽品种志》,共收入地方品种27个,分为蛋用型、兼用型、肉用型、观赏型、药用型和其他六型;鸭品种12个,分为蛋用型、兼用型和肉用型三型;鹅品种13个,都属肉用型。
禽生产学2

(四)四肢 翅或翼: 前肢发育成翅或翼, 肢分为翅根、翅中、翅尖。 轴羽:轴羽外侧的10根羽毛为主 翼羽,内侧约11根羽毛为副 翼羽;每根 主、副翼羽上覆盖 一根短羽,称为 覆主、副翼羽。初生雏鸡主、覆翼 羽生长速度(称快、慢羽)受伴性基因控制。 腿:蛋鸡腿较长,肉鸡腿较短;公鸡稍长,母鸡稍短。 胫、距、趾和爪:胫上有鳞片,随年龄增长而渐趋角质 化。部分品种胫部生胫羽。公鸡胫部内有距,并随年 龄而增长。 胫、趾的颜色因品种而异,常见有黄、青、黑色等。
二、卵生、繁殖力强
胚胎的发育经过体内、体外两个价段。
右侧卵巢与输卵管退化消失,仅左侧发育。
性成熟早、繁殖力高。100-180日龄即达性成熟 可产蛋。蛋用种鸡年产蛋250枚以上;蛋用种鸭年产 蛋可达250枚;肉种鸡、种鸭年产量180-200枚;中 国鹅高产品种年产量可达80-120枚。 繁殖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秋季是产蛋旺季。 这与禽体的营养状况、外界环境条件(光照、温度) 有关。 地方品种家禽还具有抱性。
八、水禽具喜水性 此外,家禽还具登高栖息,啄食,群序行为 等习性。
家禽的外貌
家禽的外貌特征与品种、性别、年龄及生产性能的 高低存在着密切关系。
鸡的外貌 (一) 头部 冠与肉垂:
为皮肤衍生物。
发育受雄性激素控制, 大多为红色。健康征状;有病征状。
母鸡产蛋或高产和停产的表征。
有单冠、玫瑰冠、豆冠和草莓冠等。 为了防止冻伤或作为标志,初生雏可剪冠
四肢: 主翼羽短小,覆翼羽较 大。副翼羽上有带翠绿色的羽斑, 称为镜羽。胫部较短,除第一趾 外,其余趾间有蹼,便于游水。
鹅的外貌 头部:中国鹅(由鸿雁驯 化而来)喙基部有肉瘤, 俗称额包;颌下有垂皮,
称咽袋。公鹅较发达。国
外品种和伊犁鹅(由灰雁 驯化)无额包和咽袋。
畜禽生产学(畜牧兽医专业)【高教版】电子教案:第二章 禽的生产03

第二章禽的生产第七节鸭的饲养管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商品肉鸭的生产特点;掌握蛋鸭、肉鸭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掌握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2.技训目标: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蛋鸭、肉鸭饲养管理技术要点2.教学难点:雏鸭的育雏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一)蛋鸭的饲养管理1. 雏鸭的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加温育雏;自温育雏(2)育雏的环境条件(3)饲养管理要点:饲喂方法;放牧和放水;分群2.育成鸭的饲养管理(1)饲养方式:半舍饲;全舍饲;放牧饲养(2)育成鸭的饲养管理要点:饲料与营养;限制饲喂;分群与密度;光照控制3.产蛋鸭饲养管理(1)我国产蛋鸭的特点(2)饲养方式:半舍饲;全舍饲;放牧饲养(3)产蛋期的分期饲养管理要点4.种鸭的饲养管理(1)严格选择,养好公鸭(2)适宜的公母比例(3)日常管理要点(二)肉鸭的饲养管理1.商品肉鸭的饲养管理(1) 商品肉鸭的特点: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出肉率高、肉质好、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2)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饮水和喂料、温度、密度、光照(3)育肥期的饲养管理:脱温、分群、及时上市2.肉用种鸭的饲养管理(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饲养方式、饲养技术(营养、方法)、管理技术(分群、温度、光照、密度、称重)(2)育肥成的饲养管理:管理方式、营养条件、限制饲喂和体重检测、光照、转群、开产前饲料调整、设置产蛋箱(3)产蛋期的饲养管理:饲养方式、饲喂、光照管理、垫料管理、种蛋收集、种公鸭的管理、预防应激反应、做好记录(4)种鸭饲养效果的检查:体重、成活率、死淘率、产蛋高峰、受精率、孵化率第八节鹅的饲养管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肉鹅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掌握种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2.技训目标:肉鹅填饲育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2.教学难点:种鹅产蛋期的日粮配合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一)雏鹅的饲养管理1. 雏鹅的生理特点(1)体温调节机能差(2)生长速度极为迅速(3)消化管容积小,消化吸收能力差2. 雏鹅的饲养管理(1)育雏方法:自温育雏、平面供温育雏(2)雏鹅的饲养:饮水、开食、喂次数及方法(3)雏鹅的管理:温度、湿度、通风、适宜的饲养密度、光照、分君饲养、放牧与饮水、防御敌害(二)肉用仔鹅的生产1. 雏鹅的饲养特点2. 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1)肉用仔鹅的放牧①放牧饲养②放牧管理(2)肉用仔鹅的育肥方法:放牧、舍饲、填饲(3)肉用仔鹅的上市的体重和膘度:(三)种鹅的饲养管理1.育成期的饲养管理(1)育成期种鹅的饲养特点(2)育成前期(3)限饲期:限饲方法、管理(4)恢复期2.产蛋期的饲养管理(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日粮配合、补充人工光照、公母比例适当、饲养管理(2)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日粮配合、舍饲为主,放牧为辅、防止窝外蛋、就巢性的控制、提高种蛋的受精率、种鹅的选择淘汰(3)体产期的饲养管理:人工强制换羽、饲养管理第九节禽场建设及经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禽场的场址选择及平面布局及禽舍的基本结构和养禽设备。
家禽生产学

家禽生产学第一章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第二章家禽的生理及生物学特性第三章家禽的品种第四章家禽的繁殖第五章家禽的孵化(人工孵化)第六章家禽的生存环境第七章家禽的饲料第八章蛋用鸡的育雏及育成期管理第九章蛋鸡产蛋期的管理第十章肉仔鸡的饲养管理第十一章种鸡的饲养管理第十二章蛋鸭的饲养管理第十三章肉鸭的饲养管理第十四章鹅的饲养管理第十五章人工强制换羽技术第十六章预防接种与疾病防治《家禽生产学》复习题1、家禽的定义。
2、品种的定义。
3、各种家禽的起源。
4、家禽的分类方法及内容。
5、现代生产中鸡的标准品种、现代品种有哪些。
6、我国特有的药用鸡品种有哪些特点。
7、蛋鸭和肉鸭主要有什么品种。
8、大、中、小型鹅主要有什么品种。
9、家禽骨骼的独特特点。
10、家禽被皮系统的衍生物。
11、家禽羽毛的构成。
12、家禽肌肉构成的特点。
13、家禽呼吸系统独特特点。
14、鸡为什么易发生疾病。
15、家禽循环系统中与家畜不同的地方。
16、鸡的生物学特性17、家禽泌尿系统的独特特点.18、鸭、鹅的生物学特性。
19、水禽产品的独特特点.20、母禽的生殖生理特点。
21、输卵管的构成及在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2、各种家禽的产蛋时间。
23、鸡的排卵时间。
24、蛋各部分的详细构造。
25、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26、公禽的生殖生理特点。
27、公禽生殖系统的构成。
28、影响精液数量的因素。
29、禽类的受精特点。
30、各种家禽自然交配比例及影响因素。
31、人工授精的优点。
32、输精时的注意事项。
33、采精的方法。
34、孵化的定义。
35、种蛋选择的内容。
36、种蛋保存的条件及方法。
37、各种家禽的孵化期。
38、影响孵化期的因素。
40、孵化的条件及在孵化过程中的作用。
41、鸭鹅蛋孵化过程中与鸡的不同之处。
42、鸡孵化过程中的死亡高峰期时间原因43、提高孵化率的措施。
44、养鸡生产中熏蒸常用的消毒药物。
45、初生雏选择的方法。
46、雏禽雌雄鉴别的方法。
47、快慢羽鉴别中各种鸡羽毛的情况。
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 家禽

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家禽全国中等农业学校的《家禽》教材是让学生了解家禽生物学的核心知识的重要材料。
学习家禽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对家禽生物学的认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种养和管理家禽,从而提高人类和家禽之间的交流。
家禽是一类普遍存在的动物。
它们包括鸡、鸭、鹅、鹌鹑、鸽子等。
一般来说,家禽最常见的特征是尾巴圆润而丰满,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有高贵的家禽品种,比如鹅、鸽子,有肉质结实的鸡、鸭。
家禽的生活习性不同,它们的活动范围也大不相同,但大部分家禽喜欢在室外活动,具有明显的群居习性。
从形态上看,家禽都具有较强的四肢功能,拥有两对翅膀,头部具有一对眼睛,两对耳朵,嘴巴两侧均装有鸟喙,背部有羽毛,翅膀和尾部有色彩艳丽的羽毛。
另外,家禽还具有独特的视觉功能,可以帮助它们快速发现猎物或抵御敌人。
由于家禽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它们在自然形态下可以适应自然界的各种条件。
因此,家禽可以很好地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其中包括肉食,毛皮制品以及鸟蛋等物质资源。
此外,家禽还能够帮助农民控制害虫,从而保护农作物。
学习家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因为家禽体内的激素水平较高,养殖家禽的费用和工作量相对较大,因此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责任心,培养对家禽的尊重和关爱,从而增强家禽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学习家禽是十分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对家禽生物学的认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种养和管理家禽,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感,增强对家禽的尊重和关爱,从而提高人类和家禽之间的交流。
因此,家禽教材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重要的帮助,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禽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发展出科学的动物养殖方法,不断改善人类与家禽之间的关系。
家禽的生物学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7页 7
4、四肢
后肢(距 和鳞片)鸟
类后肢骨骼较长,其
股骨包入体内。跖骨
细长,其外貌部位习
惯上被称为胫部,为
使骨骼和外貌部位相
对应,应统称为跖部。
跖部鳞片为皮肤衍生
物,年幼时鳞片柔软,
成年后角质化,年纪
愈大,鳞片愈硬,甚
第8页 8
翼羽中央有一较短羽毛称为轴羽。由轴羽 向外侧数,有10根羽毛称为主翼羽,向内 侧数,普通有11根羽毛,叫副翼羽。每一 根主翼羽上覆盖着一根短羽,称覆主翼羽, 每一根副翼羽上,也覆盖一根短羽,称为 覆副翼羽。
第111页1
(二) 鹅外貌部位
第121页2
鹅外貌 鹅体型较大,与鸭有下列区别 1.头部 头部有肉瘤,公鹅较大。 2.颈部 中国鹅颈部细长,国外品种较粗短,弯形 如弓,能灵活挺伸。 3.体躯 成年母鹅腹部皮肤有较大皱褶形成蛋包。 成年公鹅无性羽。 4.翅膀 鹅翅膀较长 5.腿部 粗壮有力,跖骨较短。
第2页 2
二、家禽外貌 家禽外貌与健康和生产性能有密切关系。 依据外貌能够辨认品种,区别健康,判断 生产性能。 禽体可分头、颈、体躯、尾部、翅和腿六 部分。各部位名称见下图。
第3页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直立,母
鸡较薄而倒 向一侧,皮、 喙、胫、趾 均为黄色,
耳叶白色。
生产性能: 性成熟早,无就巢性,产蛋量高,饲料消
耗少,年产蛋量达220枚以上,优秀者达300枚。
蛋重55~60克,蛋壳白色。成年体重公鸡2kg,
母鸡1.5kg左右。
宜于工厂化笼养,但有点富于神经质,易 受惊吓。
(2)洛岛红鸡
产区:洛岛红鸡育成于美国的洛德岛州。 属兼用型品种。 外形特征:
尤为迅速,肌肉丰满,屠体美观,肉质优良,饲
料报酬高。
2、商用品系与杂交鸡
(1)蛋用系
第一、白壳蛋系 以来航品种为基础育成
白壳蛋鸡有以下优点:
①开产早,产蛋量高,无就巢性;
②体型小,耗料少,产蛋的饲料报酬高; ③饲养密度高,单位面积所得的总产蛋量多; ④适应性强,适于各种气候及集约化笼养管理; ⑤蛋中的血斑和肉斑率很低。
白洛克生长迅速,肉用性能良好,成年体 重公鸡4~4.5kg,母鸡3~3.5kg,年产蛋量150~
160个,蛋重较大,平均60克左右,蛋壳浅褐色。
随着肉鸡业的蓬勃发展,白洛克经选育,
大大提高了早期生长速度,胸腿肌肉发达,而且
产蛋量又较多,被广泛用作生产肉用仔鸡的母系。 与白科尼什品系的公鸡配套杂交,杂种后代生长
3,黑色横斑为1/3;母鸡的黑白横斑几乎相
等。白洛克则全身羽毛白色。
生产性能:
芦花鸡生长快,肉质好,易肥育,标准体
重公鸡4.0kg,母鸡3.0kg。产蛋量为180个左右,
蛋重中等,蛋壳褐色。 在现代蛋鸡生产中,常利用本品变种母鸡 中显性芦花基因的伴性特性与洛岛红、新汉县等
品种的公鸡杂交,使后代初生雏自别雌雄。
当然白壳蛋鸡也有它的缺点: ①蛋重小,神经质,胆小怕人,抗应激能
力较差;
②好动爱飞,平养时需设置较高的围栏;
③啄癖较多,特别是开产初期啄肛造成的
伤亡率较高。
北京白鸡
北京白鸡是北京市畜牧局种禽公司在引进 国外鸡种基础上选育成的优良蛋用型鸡。具有体 型小,产蛋多,抗病力较强,易饲养等特点。外
貌特征与白来航鸡相似,商品代杂交鸡入舍72周
第二章 家禽的品种类型
第一节 家禽品种的常用分类法
一、标准分类法
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都是按 国际上标准品种的分类法。 类:即按家禽的原产地分为亚洲类、美洲
类、地中海类、英国类等。
型:是根据家
禽用途来划分,分 为蛋用型、肉用型、 兼用型和专用型。
品种:是指通过育种而形成的一个规格化
②这种鸡有偏肥的倾向,饲养技术难度比
白鸡大; ③体型大,耐热性较差,蛋中的血斑率和 肉斑率高,感观不太好。
伊莎褐
由法国伊莎公司培育而成,商品代母鸡为 棕色羽,入舍母鸡72周龄产蛋量284只左右,平 均蛋重60.8克,蛋壳棕色而坚实,产蛋率在90%
以上,可持续13周左右。
罗斯褐
由英国罗斯育种公司育成,开产日龄130~ 140天,入舍鸡72周龄产蛋量270枚,蛋重60克以 上的占55~57%,料蛋比2.36:1。该鸡对饲养管
培育现代化鸡种是通过杂交繁育体系来完成
的,其基本环节有保种、育种和制种三个环节。
(1)保种环节在品种资源场进行,其任务 是保存品种资源,提供育种素材,场内采用的是 纯种繁育。 (2)育种环节由育种场、配合力测定站、
原种场组成。
育种场的任务是培育新品种(系)。 配合力测定站的任务就是利用育种场育成
的新品种(系),进行杂交配合力测定,拟定配
克,蛋壳褐色。 在褐壳蛋鸡杂交组合中,主要利用洛岛红 鸡作父本。而且利用其隐性金黄色对显性银白色 的伴性特点,使初生雏能按羽色自别雌雄。
(3)科尼什
产区:科尼什原产于英国,共有暗红、白
色、浅黄、红羽白边四个变种,普遍应用的是白
色科尼什,为现代肉用品种鸡的典型代表。
外形特征:
头较小,胸宽而深,丰满突出,两肩特别 宽阔,胸肌、腿肌特别发达。胫部粗壮而高,羽 毛紧贴体躯,尾羽紧缩成束,体型酷似斗鸡。喙、 胫、趾黄色。
方案进行单交,即第一次杂交制种,A♂×B♀、
C♂×D♀,为父母代鸡场提供父母代单交种。
父母代鸡场的任务是接受祖代鸡场的单交 种,进行第二次杂交制种,AB♂×CD♀。
至此,制种过程完成,杂交出来的商品鸡
交由各商品鸡场、个体养殖户等进行最后的商品
鸡饲养,得到肉蛋等产品。 据测定,肉用鸡杂交后生产性能提高10~ 15%,蛋用鸡提高约20%,而且个体整齐、差异 小。
套杂交方案。
原种场也称曾祖代鸡场,专养经过配合力
测定后的配套原种鸡,即四系配套中的 A(♂♀) C(♂♀) 并进行扩繁。 B(♂♀) D(♂♀)
(3)制种部分由祖代鸡场(即一级种鸡 场)、父母代鸡场(二级种鸡场)组成。 祖代鸡场的任务是接受原种场提供的配套 单性纯系,即A♂、B♀、C♂、D♀,按配套
有单冠和玫瑰冠两个变种,我国引进的为
单冠洛岛红鸡。该鸡全身羽毛深红色,尾羽黑色,
单冠,喙褐黄色,胫黄色或带微红的黄色,耳叶
红色,皮肤黄色。体躯略近似长方形,背部宽平。
生产性能:该鸡全身肌肉发育良好,体质 健壮,适应性强。性成熟平均约180天,年产蛋
量160~170个,高者达200个以上,蛋重60~65
龄产蛋量262只,蛋重57克。
星杂288
由加拿大谢弗公司育成,为著名的蛋用鸡。 其优点是体型小、耗料少、产蛋多、适应性强, 生产性能整齐一致。该鸡体形呈长方形,胸深而 发达,腹部容积大,后躯发达,其余与白来航鸡 相似。 性成熟早,150~160日龄开产,500日龄按 入舍计算产蛋量256只,蛋重63.2克。但该鸡对饲 养条件和环境要求高,怕严寒,蛋壳较薄,易破 碎,肉质和肉味较差。
产区:桂平、平南、藤县、苍梧、岑溪、
容县、信都等。属优质肉鸡。
外形特征:三黄鸡之名是因为其外貌是黄
羽、黄嘴、黄脚而得名。有的翼羽和尾羽带有黑
色。单冠,耳叶红色,虹彩桔黄色。
生产性能:
广西三黄鸡为小型鸡种,成年公鸡平均体 重1.8~2.3 kg,母鸡1.4~1.8 kg。 在喂全价料时,需 120 天,体重约 3 斤时
的禽群,它们具有特殊的外形和大致相同的生产
性能。 品变种:是品种的内部结构之一,是在品 种中按羽色、冠形等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品变种。
二、现代品种分类法
1、分类
现代鸡种是在标准品种或地方良种中,选 育出许多具有不同特点的高产品系,进行杂交组
合,其商品代鸡即配套品系杂交鸡。分为蛋用系
和肉用系。
(1)蛋用系
端常有分裂,尾羽、镰羽不发达,其外貌特征群
众称之“十全”: (1)紫冠:冠形为桑椹状,即草霉冠, 紫黑色。公鸡冠比母鸡大,性成熟前为暗紫色, 成年后色退而略带红色,所以又称为荔枝冠。
(2)缨头:头顶有冠羽,为一丛缨状丝
羽,母鸡比公鸡发达,又称“凤头”。
(3)绿耳:耳叶在性成熟前为蓝绿色, 成年后变为暗紫色。
第二节 鸡的品种类型
一、我国优良地方品种
1、竹丝鸡
又名丝毛鸡、乌骨鸡、泰和鸡、白绒鸡。
产区:竹丝鸡原产我国,主要产区为江西 泰和县和福建泉州市。
品种类型:竹丝鸡在国际上被承认为标准 品种。在我国因很多都供作药用,被列为药用型 品种。由于它体型外貌独特,世界各地多把它列 为观赏型鸡种。
外貌特征:竹丝鸡体形轻小,行动迟缓, 头小颈短,遍体羽毛白色,呈丝状,翼羽短,末
亦为乌色。
(10)乌骨:骨质暗乌,骨膜为深黑色。
生产性能:该鸡生产性能不高,体型小, 成年体重公鸡1.3~1.8kg,母鸡为1~1.5kg,年 产蛋量80枚左右,福建产区达120枚,蛋重38~ 46克,蛋壳浅褐色,就巢性强。
2、九斤鸡
产区:九斤鸡是我国古老的优良地方品种。
又称上海鸡,与浦东鸡有血缘关系。19世纪输入
二、引进品种类型
1、标准品种
(1)来航鸡
产区:原产于意大利,因由意大利的来航
港输出运往世界各地而得名。为著名的蛋用型鸡
种。 外形特征: 来航鸡依冠型及毛色的不同,有12个变种, 其中以单冠白色来航鸡的产蛋量最高。
白色来航鸡体型小而清秀,羽毛白色而贴体, 体态匀称,骨骼纤细。冠大而鲜红,公鸡冠较厚
英、美,被承认为标准品种,属肉用型品种。 外形特征:九斤鸡头小、喙短、单冠、耳 叶红色、皮肤黄色,颈粗短、体躯宽深、背短、 胸部丰满、羽毛蓬松,外形近似方圆形。胫短、
黄色,有甚为发达的胫羽和趾羽。性情温顺。
九斤鸡有四个品变种,即浅黄色九斤鸡、 鹧鸪色九斤鸡、黑色九斤鸡、白色九斤鸡,其中
以浅黄色最普遍,称九斤黄。
其主要用途是生产商品蛋。按蛋壳的颜色
不同又分为白壳蛋系和褐壳蛋系。白壳蛋系体型
较小,所以又称为轻型蛋鸡,如星杂288、北京 白鸡等;褐壳蛋鸡体型稍大,又称为中型蛋鸡, 如罗斯褐、伊莎褐、星杂579等。
(2)肉用系
指专门化的肉用品种,具有
生产速度快、增重快和饲料利用率
高等优点。父母代采用两个不同的 种,以获得最佳的杂交优势。 根据羽色不同又分为白羽肉 鸡和黄羽肉鸡。AA鸡、星布罗、
生产性能:性成熟晚,抱窝性强。年产蛋
量约80~100枚,蛋重55克,蛋壳褐色,肉质
鲜美,成年体重公鸡4.5~4.7kg,母鸡3.5kg。
3、仙居鸡
产区:原产于浙江省台州地区,重点产区
是仙居县,属蛋用型鸡。
外形特征:
体型较小,结实紧凑而匀称,动作灵敏, 易Βιβλιοθήκη 惊吓。单冠,眼大而突出,颈长,尾翘,骨
细,外形和体态与来航鸡相似。毛色有黄、白、
出栏,料重比约 4 : 1。年产蛋量 80~120 枚,蛋
重约 41 克,浅褐色。
5、惠阳胡须鸡
产区:原产于广东惠阳地区。与杏花鸡、 清远麻鸡一起被誉为广东三大出口名鸡。 外形特征:黄羽、黄喙、黄脚、短身、矮 脚。颌下有发达的胡须状髯羽,无肉垂或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