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3D工程特征(上机)

合集下载

工程制图上机

工程制图上机

加强筋厚度方向的 对称平面就是XY平面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4、创建两侧的肋板(加强筋) 创建加强筋草图轮廓。
令XY平面 处于正视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4、创建两侧的肋板(加强筋) 创建加强筋草图轮廓。
在XY平面 上新建草图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4、创建两侧的肋板(加强筋) 创建加强筋草图轮廓。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1、新建一个工程图文件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2、创建主视图
单击 基础视图
其他选 项默认
选择已创建 的零件文件
显示方式为 不显示隐藏
线方式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2、创建主视图
完成主视 图的创建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3、创建俯视图
单击 投影视图
再单击 主视图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拉伸圆柱。
截面轮廓选 择圆形截面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拉伸圆柱。
其他选 项默认
拉伸长度 为25mm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拉伸圆柱。
完成 拉伸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4、创建两侧的肋板(加强筋) 创建加强筋草图轮廓。
右键单击 XY平面
再单击可见, 令XY平面可见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将原点设在对称线与底板上表面的交点。
单击重合 工具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将原点设在对称线与底板上表面的交点。
单击对称线与底 板上表面的交点
再单击 原点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单击工具栏中的
回到零件环境中。
返回
完成重 合约束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

§3-4 3D特征操作(上机)

§3-4   3D特征操作(上机)

4. 上机练习用表方法阵列特征
5. 上机练习用轴方法阵列特征
6. 上机练习用尺寸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列特征 ㈣. 上机练习用组来阵列特征
上机练习填充阵列命令绘制下图
三. 小

本节主要练习了复制,镜像,阵列及组命令的运 用方法,学生练习后应熟练应用这些命
令建立绘图实体特征。 四. 作 业 思 考 题 1. 怎样用镜像命令来镜像特征? 2. 怎样用复制命令来复制特征?
A :
B : C :
绕坐标系旋转
绕旋转轴旋转来复制特征 绕平面
3. 上机练习定位尺寸变化,其它尺寸不变来复制特征
㈡. 上机练习镜像命令来复制特征
1. 上机练习镜像几何命令 2. 上机练习镜像所有特征
上机练习环形阵列命令绘制下图
㈢. 上机练习阵列命令 1. 上机练习一般阵列命令 2. 上机练习环形阵列命令 3. 上机练习用填充方法阵列特征
§3-4 3D特征操作(上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复制,镜像,阵列等命令
重点:上机练习复制命令
难点:上机练习阵列特征
一. 复 习 提 问
1. 混和特征一般有哪几类?
2. 建立加强筋特征时应注意哪几点?
二. 上机练习内容
㈠. 上机练习复制命令 1. 上机练习平移移动来复制特征
2. 上机练习旋转移动来复制特征

3D技术课程标准

3D技术课程标准

《3D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B01011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授课单位:学时:38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学分:2.5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3D技术》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研究用SolidWorks完成三维实体造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学生参加工作所必需的重要专业技能课程。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工程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二维绘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技术,为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总体设计是以社会职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机械类专业岗位人才为总目标,确定“懂三维CAD、会三维CAD软件操作、能完成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和工程图制作”的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为培养能适应生产、管理、维护、开发、服务一线需要的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服务。

1.3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三维CAD绘图能力。

实现目标的四个教学模块是SolidWorks设计基础、零件三维实体建模、工程图设计和装配设计。

2、课程目标2.1课程目标经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环境下产品的造型技术,完成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机械装置的虚拟装配,并能正确绘制机械工程图。

毕业后能够在机械加工工艺制定与实施、CAD/CAM技术应用岗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岗位等岗位群上比较熟练应用三维CAD绘图技术解决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和二维工程图绘制问题。

2.2职业能力目标2.2.1知识目标(1)了解三维CAD概念、三维CAD软件的主要特点。

(2)掌握零件三维实体建模基本方法,掌握草图绘制方法,掌握基体特征命令、附加特征命令、操作特征命令和基准特征命令的使用方法。

(3)掌握零件工程图模板和工程图制作方法。

四、基础特征和工程特征

四、基础特征和工程特征

基础特征和工程特征Pro/E是用添加特征的方法来创建三维模型的。

一般步骤是先创建或选取作为三维空间定位的基准特征,再定义草绘截面创建出基础实体特征,然后在基础特征上添加其他特征,最后添加工程特征。

基础特征包括拉伸、旋转、扫描和混合特征,工程特征是指孔、倒圆角、、倒角、抽壳、拔模等特征。

三维建模时的良好习惯:①先分析零件特点,合理确定建模顺序,②使组成模型的特征简单化,使得修改起来容易,③灵活使用“特征操作”命令进行复制、镜像和阵列等。

一、拉伸操作要点与流程1.拉伸操作要点●拉伸方式可以创建:实体伸出、薄壁伸出、实体切除、薄壁切除、拉伸曲面以及曲面修剪。

●创建拉伸实体特征时,绘制的截面必须是封闭的且不能有重叠图元。

草绘时打开“草绘诊断器”能实时检查。

拉伸曲面特征可以是开放或封闭的。

2.拉伸操作流程⑴点击拉伸图标弹出拉伸操控板如图1,点击“放置”……“定义”弹出“草绘”对话框如图2,定义草绘平面,进入草绘截面模式。

图1拉伸操控板图2定义草绘平面⑵按设计意图草绘截面。

完成后点勾图标退出草绘。

⑶程序自动回到操控板,选择拉伸方式、深度类型及方向、选项等,必要时预览一下,最后点击勾图标退出并完成拉伸特征操作。

3.操控面板含义⑴拉伸方式图标含义:实体和曲面,薄壁、厚度值和方向,切除或修剪实体,⑵深度类型含义:一侧指定深度、深度值和方向,两侧指定深度,到下一曲面,加材料到最后曲面、减材料穿透,到选定的曲面或平面,到选定的点、曲线、曲面或平面。

⑶其他图标含义:预览,暂停操作,结束暂停继续操作,完成退出和撤销退出。

“选项”展开时定义第1侧、第2侧和曲面是否封闭,“属性”展开时可以修改特征名称(拉伸_1)或点击“i”在浏览器查看特征详细信息。

4.实例操作如图3所示⑴实体⑵切减实体⑶薄壁⑷曲面图3拉伸特征二、旋转操作要点与流程1.旋转操作要点●旋转方式可以创建:实体伸出、薄壁伸出、实体切除、薄壁切除、旋转曲面以及曲面修剪。

模块一 3D特征 任务一§1-1 3D特征操作(课堂)15页PPT

模块一  3D特征    任务一§1-1   3D特征操作(课堂)15页PPT
单击镜像平面 → 选取元素为镜像平面 → 按鼠标中键完成所选特征的移动复制。
用复制镜像命令命令绘制下图
㈢. 阵列 1. 阵列的启动方式:
A 选取一个特征,再按住鼠标右键 → 选择 “阵列”
B 选择“编辑” → “阵列”命令
C 单击右侧特征工具栏的“阵列”
2. 阵列的设置类型
A 尺寸 D轴
B 方向 E 填充
尺寸: 定义阵列尺寸增量变化
C表
方向: 用于定义阵列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表: 使用值表来定义阵列成员
轴: 指定已有的基准轴作为阵列中心,适用于环 形阵列
填充: 利用阵列成员来填充草绘区域
通过单击“参照”上滑面板的“定义”按钮可以进 入草绘环境,绘制要填充的区域,阵列
成员会以“方形”,“菱形”,“三角 形”,“圆”,“曲线”和“螺旋”为间隔填满该区 域。 3. 特 征 一 般 有 哪 几 类
二.讲 授 新 课 ㈠. 复制
1. 复制的定义: 是指再生一外选取的特征,并粘贴到 不同的位置,所复制的特征可以与原来
的特征有不同的绘图面各参照面,并可以重新指定 尺寸. 2. 复制的操作步骤:
“编辑” → “复制” → 粘贴 → 放置 → 编辑 → 草绘 → 确定 →
连取要阵列特征 → 阵列 → 尺寸 → 单击方向1 → 用左键点选尺寸修改
用尺寸阵列命令命令绘制下图
用轴阵列命令命令绘制下图
→ 输 入 阵 列 数 → 按 中 键 完 成 阵 列
㈣. 组 1. 组的定义: 从模型中挑选几个特征集合为一组
并给予一个特定名称。 2. 组的建立和分解:
按CTRL键选取多个特征后,选择“编辑” → “组” 3. 组的阵列复制:
选取组 → 按鼠标右键 → 阵列 → 切换尺寸为方向 → 输入阵列数目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
contents
目录
•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概述 •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技术 •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流程 •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软件与工具 •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案例分析 •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的挑战与展望
01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是指通过计算 机辅助设计软件,对三维模型中 的特征进行定义、创建、修改和 优化的一系列过程。
模型验证与优化
模型验证
通过实验或仿真对设计模型进行验证, 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性能。
模型优化
根据验证结果对设计模型进行优化改 进,提高产品性能、降低制造成本或 简化制造过程。
模型制造与实施
模型制造
将设计模型转化为实物模型或产品原型,可以采用快速原型制造、数控加工等技术实现。
实施与测试
将制造出的产品进行实际使用和测试,评估产品性能和可靠性,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设计。
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三维实体特征设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二维绘图到三维建模的演变,早期主要 依赖于专业CAD软件进行复杂的三维建模,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加智能、 高效的设计工具,使得设计过程更加简单、直观。
趋势
未来,三维实体特征设计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参数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将与增材制造、虚拟现实等技术结合,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的设计制造一 体化。
其他辅助工具
总结词
包括渲染工具、动画制作工具等。
详细描述
除了CAD、CAM和CAE软件外,还有一些 其他辅助工具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三 维实体特征设计。这些工具包括渲染工具、 动画制作工具等,能够提供逼真的视觉效果 和动态模拟,使设计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 这些工具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游戏开发、 广告设计等领域。

3D打印初步 基准特征与辅助特征 使用辅助特征-3d打印初步

3D打印初步 基准特征与辅助特征 使用辅助特征-3d打印初步
注意:倒圆角沿着相切的邻边进行传播,直至在切线中遇到断点。但是,如果使用“依次”链 ,倒圆角则不会沿着相切的邻边进行传播。
参照为边链(倒圆角会沿着相切的邻边进行传播) 。
5.1 创建恒定半径倒圆、边缘倒角
5.1.1恒定半径倒圆
2. 面-边: 通过先选取曲面,然后选取边来放置倒圆角,如图】属性;
(4) 单击【确定】按钮。
5.3 创建拔模、壳
5.3.3拔模、壳应用实例
建立如图所示烟灰缸模型。
5.3 创建拔模、壳
5.3.3拔模、壳应用实例
1. 关于本零件设计理念的考虑: (1) 零件成对称。
(2) 上端面采用面圆角。
(3) 采用抽壳,壳体厚度为1mm。 建模步骤见表。
(2) 单击【视图】工具栏上的【保存的视图列表】按钮 ,切换视图为【标 准方向】。 (3)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上的【拉伸】按钮 ,出现【拉伸】操作面板。
5.3 创建拔模、壳
5.3.3拔模、壳应用实例
2. 操作步骤 步骤三:切口 (4) 同样方法切另一组口。
5.3 创建拔模、壳
5.3.3拔模、壳应用实例
2. 操作步骤 步骤四:倒圆角
(1) 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上的【圆角工具】按钮 】操作面板。
,出现【圆角工具
5.3 创建拔模、壳
5.3.3拔模、壳应用实例
2. 操作步骤 步骤四:倒圆角
(2) 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上的【圆角工具】按钮 】操作面板
,出现【圆角工具
5.3 创建拔模、壳
5.3.3拔模、壳应用实例
,出现【拉伸】操作面板
5.2 创建可变半径倒圆
5.2.2变半径倒圆角应用实例
2. 操作步骤 步骤一:新建文件,创建毛坯 (3) 单击【工程特征】工具栏上的【圆角工具】按钮 操作面板。

3D基础知识介绍PPT课件

3D基础知识介绍PPT课件

2021/3/9
20 20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2021/3/9
21
优点:分辨率、透光率方面能保证,不会影响既有的设计架构,3D显示效果出色 缺点:技术尚在开发,产品不成熟
2021/3/9
16
3
主动快门式3D技术介绍
2021/3/9
17
主动快门式3D技术介绍
常见问题
CROSSTALK(鬼影):由于受液晶响应速度的影响,如左眼在观看左眼图像时, 会同时看到上一场残留的部分右眼图像,导致左右眼图像重叠,形成重影, 叫crosstalk,任何基于液晶显示的快门式3D电视都存在crosstalk现象。
2021/3/9
5
实现3D显像的技术概述
三、全息技术:
•全息技术是利用光波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的真实感的一种成像技术。 •全息技术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除用光波产生全息图外, 现在已发展到可用计算机产生全息图,然而需要的计算量极其巨大。 •全息术应该是3D显示的终极解决方案,但目前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短期 内难有成熟产品量产。
优点:与既有的LCD液晶工艺兼容,因此在量产性和成本上较具优势 缺点:画面亮度低,分辨率会随着显示器在同一时间播出影像的增加呈反比降低
2021/3/9
14
裸眼式3D技术
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
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也被称为双凸透镜或微柱透镜3D技术,其最大 的优势便是其亮度不会受到影响。柱状透镜3D技术的原理是在液晶显示屏的前面加 上一层柱状透镜,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这样在每个柱透镜下面 的图像的像素被分成几个子像素,这样透镜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个子像素。于 是双眼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显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不过像素间的间隙也会被 放大,因此不能简单地叠加子像素。让柱透镜与像素列不是平行的,而是成一定的 角度。这样就可以使每一组子像素重复投射视区,而不是只投射一组视差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请说明怎样建立拨模特征。 3. 倒圆角常见哪几种类型?
4. 写出抽壳的操作步骤。
§3-2 3D工程特征(上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上机练习使学生能熟练操作 3D工程特征的命令
重点:上机练习孔特征的绘制 难点:上机练习倒圆角特征
一. 复 习 提 问
1. 怎样用移动复制命令来复制特征?
2. 怎样用旋转复制命令来复制特征?
3. 运用环形阵列命令时要注意哪几点?
二.上机练习内容 ㈠. 的绘制 ㈥. 上机练习抽壳特征的建立
上机练习用倒圆角孔命令命令绘制下图
三. 小

本节主要练习了各种工程特征包括:孔,倒角, 倒圆角,拨模,加强筋及抽壳等特征的 绘制,学生通过本节的练习,应该能够灵活运用 这些命令。
四. 复 习 思 考 题
1. 请写出孔特征建立的步骤。
1. 上机练习简单绘制圆孔 2. 上机练习草绘绘制圆孔 3. 上机练习沉孔的绘制 4. 上机练习公制螺纹孔的绘制
上机练习用拨模孔命令命令绘制下图
5. 上机练习英制螺纹孔的绘制
6. 上机练习放置类型分别为线性及同轴的孔的绘制
㈡. 上机练习倒角命令的运用 1. 上机练习边倒角
2. 上机练习拐角倒角
㈢. 上机练习边界混合操作步骤 1. 上机练习变量倒圆角 2. 上机练习常数倒圆角 3. 上机练习完全倒圆角 4. 上机练习通过曲面倒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