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我国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B.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沟壑纵横,黄土质地疏松C.内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冰川广布D.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水土流失严重【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A错误。
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
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B 正确。
内蒙古高原,面积10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
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C错误。
云贵高原,在我国西南部,面积有40多万平方千米。
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当地称为“坝子”)错落其中,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高原的地理差异。
2.我国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流传着这样的话:“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你认为形成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气候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我国农业生产有“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之说,表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A.江苏的周庄B.浙江的杭州西湖C.江苏的同里D.浙江的乌镇【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发达,不仅经济发达,有便利的交通,更是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上四个旅游景点中,浙江的杭州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他三个没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选B。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四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四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A.自然条件差异B.政治地图变化C.发展水平差异D.社会制度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2.某点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北半球,符合以上条件的点是A.180°、0°B.160°E、0°C.20°W、20°N D.0°、0°【答案】B【解析】【分析】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的属北纬,用符号“N”表示,所有的北纬都在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属南纬,用符号“S”表示,所有的南纬都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详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
据此判断,该点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则该点位于160°E经线上,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北半球,则该点位于赤道即0°纬线上。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3.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是A.长江三角洲区域B.辽中南工业基地C.珠江三角洲区域D.环渤海区域【答案】A【解析】【详解】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故选A。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三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为50千米,在一幅一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应是A.10厘米B.15厘米C.5厘米D.1厘米【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50千米=5000000厘米;根据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5000000厘米×1/1000000=5厘米。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理解是答题的关键。
2.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9年10月20日—22日在浙江省乌镇召开。
大会上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5G、大数据、网络安全、数字思路”等热门议题。
下图为“乌镇交通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乌镇A.建筑和街道布局呈棋盘状B.地处沪宁杭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C.河湖冬季结冰期长D.地势低平,河网密布2.从杭州到乌镇参加会议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A.公路运输B.汽车C.铁路运输D.飞机【答案】1.D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题的比例尺较小,看不出建筑和街道布局呈棋盘状,读材料可知,该地处沪宁杭工业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乌镇位于南方地区,河流不结冰;乌镇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故ABC不正确,D正确,根据题意选D。
2.读图可知,杭州到乌镇距离较近,高速公路发达,所以从杭州到乌镇参加会议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汽车。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乌镇的环境和发展,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3.北回归线又名夏至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的最北界线,其穿过我国的各省都建立了“北回归线标志物”。
结合图甲“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省级行政区位置图”,图乙“花莲县北回归线标志塔”。
完成下面小题。
1.花莲县所在的岛屿被称为()A.祖国宝岛B.戈壁明珠C.塞外江南D.雪域高原2.图乙中的标志塔每年会出现一次“晴天时立竿不见影”的现象,这一时刻最有可能出现在()A.3月21日正午B.6月22日正午C.9月23日正午D.12月22日正午3.关于北回归线的地理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B.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4.2019年4月18日花莲县发生6.7级地震,该地区地震频发,主要原因是()A.地处北回归线附近B.地形以山地为主C.气候炎热多雨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答案】1.A2.B3.B4.D【解析】1.由图可知花莲县是位于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以东,台湾物产丰富,有“祖国宝岛”称号,故选A。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气候特征不属于南极地区的是()A.极光B.烈风C.干燥D.酷寒【答案】A【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的气温、降水均低于北极地区,风比北极地区大,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造成两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北极地区是海洋,南极地区是陆地。
【详解】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
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风速在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
南极地区年降水量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
所以南极气候有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
极光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气候特征。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牢记即可。
2.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地区人文和自然地理方面的描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A.有著名的灌溉设施“都江堰”B.绿洲农业分布在沿河或山麓地带C.终年气温高、降水多D.沙漠广阔,沃野千里2.①河下游河道多年断流,河流两侧的胡杨林大片死亡,沙漠也步步逼近……地区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是()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②河流稀少,跨流域调水③山脉阻挡,降水稀少④植被稀疏,人为破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B2.B【解析】1.由图中塔里木盆地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看出,该地区著名的灌溉设施是“坎儿井”,“都江堰”位于南方地区,故A错误。
绿洲农业是当地的特色,分布在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故B正确。
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故C错误。
该地区沙漠广阔,一片荒芜,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B。
2.由图可知,①河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河,该河流中下游河流慢慢干涸,这是由于该地区降水稀少,加上跨流域调水导致河流越来越小,还有就是植被稀疏,人为地破坏严重,故选B。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有许多诗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例如:“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 )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A选项是从西往东持续降低,无阶梯状,A错误。
B选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B正确。
C选项是东西较低,中部高,C错误,D选项是西低东高,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
2.地形与河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地形能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河流也能塑造局部地区的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示意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A.甲B.乙C.丙D.丁2.决定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亚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B.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亚洲气候复杂多样D.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答案】1.A2.B【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亚洲水系有两大特点:一是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二是内流流域面积广大;读图可知,甲图反映亚洲河流流向自中部向四周流;乙图反映河流流向自周围向中部流;丙图反映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丁图反映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故答案选A。
2.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读图可知, 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造成亚洲水系有两大特点:一是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二是内流流域面积广大;故答案选B。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亚洲的河流流向和原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下列语句中,符合青藏地区的描述是( )A.旱地麦浪大豆香B.山清水秀稻花香C.雪山青稞奶茶香D.椰林婆娑菠萝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旱地麦浪大豆香是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山清水秀稻花香、椰林婆娑菠萝香是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雪山青稞奶茶香是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故C符合题意,选C。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
珊瑚虫的显著特征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答案】A【解析】【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故A符合题意。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的特征。
2.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生长发育开始于受精卵B.人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C.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D.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命的起始点是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故A正确。
人的生殖是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是有性生殖,受精过程发生在输卵管。
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是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征。
最突出的特征是生殖器官的发育。
身高、体重的改变都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引起的。
故说法错误。
男性和女性除了性器官方面的差异外,还有一些各自特有的差异外,即是第二性征。
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A.体表干燥B.停止摄食C.体内缺少D.无法呼吸【答案】D【解析】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完成气体交换,一旦鱼离开水后,鳃丝就相互黏结在一起,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鱼会缺氧窒息而死,鱼离开水后会很快死亡,原因是无法呼吸。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模拟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C.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A【解析】【详解】A.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而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B.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故B不符合题意;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生物体即使吸收较多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体温不会升的过高;同理在在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即使放出较多的热量,体温也不会过低,所以生物体内的水分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
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寒冷的冬夜里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有时会见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D.冬天户外用温度计测量铁块和木块的温度,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B【解析】【详解】A. 在寒冷的冬夜里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故A不合题意;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 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有时会见到“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D. 冬天在户外的木块和铁块处于相同环境,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故D不合题意。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地理试题(3)含解析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地理试题(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东北三省包括哪三省()A.黑、吉、辽B.吉、豫、黑C.吉、辽、粤D.冀、辽、黑【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我国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简称分别是黑、吉、辽。
故选A.2.规模最大与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A.UN B.OPEC C.WTO D.APEC【答案】A【解析】【详解】UN为联合国;OPEC为石油输出国组织;WTO为世界贸易组织;APEC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当今的国际组织既是处理国际事务、开展国际合作与国际斗争的重要工具,也是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与桥梁。
联合国是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下列有关巴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巴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B.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亚马孙平原C.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D.巴西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二位【答案】ABD【解析】【分析】【详解】A. 巴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15%以上,A错;B.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B错;C.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C正确;D. 巴西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D错;故ABD符合题意,选ABD。
4.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大致是()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各占二分之一C.海洋占三分之二D.三分海洋,七分陆地【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世界上海洋面积占世界的71%,陆地面积占29%,所以海路面积比例大约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故A符合题意。
【点睛】该题考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5.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A.东多西少,北多南少B.东多西少,南多北少C.西多东少,南多北少D.东多西少,南北- -样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蓟县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模拟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符合“北半球、发达国家、人口超过1亿”三个条件的一组国家是A.美国、印度B.澳大利亚、法国C.中国、巴西D.美国、日本【答案】D【解析】【详解】以上四组国家中,美国位于北半球、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人口超过1亿,但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和法国属于发达国家,但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且两个国家的人口都没有过亿;中国和巴西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和日本都是北半球的发达国家,且人口都超过了一个亿,故选D。
2.下列现象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B.小明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D.梅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答案】B【解析】【详解】以上四个地理现象中,“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和“梅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导致的,只有“小明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是地球自转运动导致的,故选B。
3.下图为我国32°N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结合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云贵高原B.乙是四川盆地C.丙是珠江三角洲D.丁是渤海【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图中的信息,甲是位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乙是位于第二级阶梯的四川盆地,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丁是东海;故B符合题意,选B。
4.读下面序号①代表的某大洋轮廓围,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图中序号①代表的大洋名称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关于图中①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略呈三角形B.世界上面积第一大洋C.面积最小,平均水深最浅D.南北狭长、形状略呈“S”形【答案】1.A2.B【解析】【分析】1.从图中位置得知,①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该大洋东岸是北美洲、南美洲;故A符合题意,选A。
2.A. 形状略呈三角形是印度洋;B. 世界上面积第一大洋是太平洋;C. 面积最小,平均水深最浅是北冰洋;D. 南北狭长、形状略呈“S”形是大西洋;题中①是太平洋,故B符合题意,选B。
5.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A.这里冬季寒冷漫长B.学生喜欢放长假C.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于健康 D.当地政府制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东北地区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东北地区在我国的北方,温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所以东北地区的学生寒假时间很长。
根据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6.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黄河B.珠江C.乌江D.长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中国河流众多,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黄河为我国第二长河;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乌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故答案选D。
7.下面四幅图中,城区内容最详细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据图可知:选项中的比例尺,最大的是D图,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本题选D。
8.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B.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C.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D.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回族喜欢摔跤,蒙古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我国民族中,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A错误;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故B正确;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故C正确;各民族有自己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故D错误;故选BC.【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民族的有关知识.9.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A.三江源地区B.青藏高原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D.黄土高原地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以上四个地区中,是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中“苏”是指苏州,“杭”是指杭州,故选C。
10.我国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A.高山冰雪融水B.夏季降水C.湖泊水D.河流水【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我国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陆,离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多为内流河。
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有灌溉水源的地带,分布着众多的绿洲,绿洲是新疆的主要农业区,绿洲上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的农业。
11.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A.水乡泽国,稻花飘香B.地形崎岖,千沟万壑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2.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B.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分布区C.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D.多东西走向的山脉与河流3.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①加强青藏地区的对外联系②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③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④促进各民族交往与合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D2.A3.B【解析】【分析】根据川藏铁路起于四川成都,经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左贡、林芝、山南,最终到达到西藏首府拉萨。
全线运营长度1838公里,造价约2166亿元,桥隧总长1413公里,占线路全长的81%.全线贯通后,川藏两地的距离将被大大拉近,交通时间将从目前的40多个小时缩短至13个小时左右,进行分析解答。
1.“水乡泽国,稻花飘香”描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景观;“地形崎岖,千沟万壑”描述黄土高原的景观;“沙漠广布,植被稀少”描述西北内陆的自然景观;--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横断山区的景观。
川藏铁路穿过横断山区。
故选:D。
2.川藏铁路的起止点城市是成都和拉萨,该铁路经过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沿途经过长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修建难度极大,A正确。
故选:A。
3.川藏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加强青藏地区的对外联系;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与合作等。
结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川藏铁路的概况,读材料解答即可。
12.读“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分布及主要工业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的日期各不相同,从3月到5月樱花依次开放地区是A.本州岛、九州岛、北海道岛B.九州岛、本州岛、北海道岛C.九州岛、北海道岛、本州岛D.北海道岛、本州岛、九州岛2.对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临日本海,西临太平洋,是一个岛国B.地形以平原为主,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C.海岸线漫长曲折,神户和横滨是日本的著名海港D.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水稻是其主要农作物【答案】1.B2.C【解析】【分析】1.日本南部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
读图可知,九州岛、本州岛、北海道岛的分布是由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升高的时间逐渐变晚,日本樱花开放日期逐渐变晚,从3月到5月樱花依次开放地区是九州岛、本州岛、北海道岛,B正确。
故选B。
2.日本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是一个岛国,A错误。
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B错误。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著名的海港,C正确。
日本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是其主要农作物,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3.下列我国省区中地跨四大地理区域数量最多的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西藏自治区C.海南省D.甘肃省【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其中甘肃省既跨四个干湿地区,又跨四大地理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跨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地区;海南省位于南方地区。
依据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要求学生识记掌握。
14.下列有关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的外流河大多位于我国东部地区B.我国的内流河大多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C.我国内流河大多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D.我国外流河大多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的外流河大多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地区;我国的内流河大多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地区;故答案选D。
15.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的大陆相比更具有()A.大陆性B.季风性C.海洋性D.季节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征,主要特征是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全年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故选C.16.读图“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正确说法是()A.南半球人口稠密B.世界人口分布均衡C.大洋洲人口稀疏D.发达国家人口稀疏2.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①中低纬地区②中高纬地区③内陆地区④沿海地区⑤平原⑥山地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答案】1.C2.B【解析】【分析】1.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说法,南半球的人口比北半球更稀疏,故A错误。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故B错误。
大洋洲人口分布稀疏,地广人稀,故C正确。
发达国家的人口分布有的稠密,有的分布稀疏,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C。
2.由图中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口分布都稀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有关知识,要知道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7.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16年6月5日第45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2.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是A.竹楼B.窑洞C.蒙古包D.碉房3.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①窑洞②碉楼③信天游④京剧⑤白羊肚头巾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答案】1.C2.B3.B【解析】【分析】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过垦过牧路采矿等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