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议论文阅读 讲义 教案 资料(详细版)
中考 议论文阅读 讲义 教案 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任务的文体,通过阐述作者的观点,分析事实和理由,以说服读者接受某种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
特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逻辑性强。
1.2 议论文的构成要素论点:作者提出的观点或主张。
论据:用来支持论点的证据或理由。
论证:通过论据来说明论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1.3 议论文的阅读方法理解论点:明确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分析论据:判断论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评估论证:判断论证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第二章:议论文阅读技巧2.1 快速阅读与理解浏览文章:快速阅读全文,抓住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识别论点:找出文章中明确的论点,理解作者的观点。
2.2 分析论据和论证找出论据:找出文章中支持论点的论据,判断其真实性和相关性。
评估论证: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论证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2.3 批判性思维与评价判断论据的可靠性:评估论据的来源和有效性,判断其是否可靠。
评价论证的合理性:分析论证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判断其是否具有说服力。
第三章:常见议论文结构分析3.1 总分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分述论据,论证论点。
结尾:总结论点,重申观点。
3.2 总分总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分述论据,论证论点。
结尾:总结论点,提出建议或展望。
3.3 并列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并列分述论据,分别论证不同的观点。
结尾:总结论点,提出结论。
第四章: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及解题策略4.1 选择题题型:判断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论证方式等。
解题策略: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分析选项的逻辑关系,排除错误选项。
4.2 阅读理解题题型:理解论点、分析论据、评价论证等。
解题策略: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准确回答问题。
4.3 主观题题型:概括论点、分析论证、提出观点等。
解题策略:明确题目要求,梳理文章思路,组织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要素。
2.培养学生快速捕捉论点、分析论据、理解论证方法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评价议论文,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掌握阅读技巧。
2.教学难点: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评价议论文的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议论文知识,如议论文的定义、结构、要素等。
(2)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议论文的基本认识。
2.讲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1)议论文结构:引论、本论、结论(2)议论文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3.训练阅读技巧(1)快速捕捉论点:让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找出中心论点,理解论点的重要性。
(2)分析论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理解论据的作用。
(3)理解论证方法:让学生学会识别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等。
4.实例分析(1)选取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让学生按照阅读技巧进行阅读。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5.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6.作业布置(1)选取一篇议论文,让学生按照本节课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分析。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有哪些亮点和不足?3.针对学生的反馈,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议论文知识,如议论文的定义、结构、要素等。
师:同学们,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很多议论文,那么大家能告诉我议论文是什么吗?生1:议论文是一种阐述观点、进行论证的文体。
师:很好,那么议论文的结构和要素有哪些呢?生2:议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论、本论、结论,要素有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议论文的基本认识。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案【篇一:初三议论文阅读教案】议论文阅读一、教学内容:议论文阅读二、重点、难点: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2. 教学要点:明确论点、分析论据、掌握论证方法的作用、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语言特点[学习过程]一、把握论点(1)什么是“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2)怎样确定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a.语言表述形式:——判断句(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b.语言标志:——“认为、由此可见、综上所述、总之、因此、足以证明、所以、不难看出”等c.关键位置:——多见于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偶有在论述过程中提出,有时也需要我们自己综合概括(需要自己概括时,特别要注意分析议论文中的论据、论题)二、如何辨别论据类别,并说明它们的作用?(1)论据类别: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数据等。
(注意:要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使用的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包括科学原理、定律和公认的谚语、格言等。
(2)论据作用:它们都是为了更加有力地证明论点(或直接证明中心论点;或直接证明分论点,最终更好证明中心论点。
)但表述上却有不同:a、事实论据作用的表述:运用……(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一般指直接证明的观点),运用事例证明说服力强,令人信服。
b、道理论据作用的表述:引用……的话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一般指直接证明的观点),引用(科学原理、定律和公认的谚语、格言)证明说服力强,令人信服。
三、论证方法1.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a、例证法(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更具体有力地证明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b、引证法(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第一讲)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1.复习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2.了解议论文的常见题型,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二)教学难点:学习议论文的一般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学习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感知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议论文是我们九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我们考试的难点,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一下前期所学内容,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以便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
(二):知识讲解1.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阐明自己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证明。
3.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论点: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5.论点形式:什么是(不是)什么6.议论文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7.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8.论证的方式:立论,驳论。
(三):常见考题类型1A、准确把握文段的观点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别概括各段的分论点或段意。
B、解题思路:1.找出论点:如何找中心论点呢?第一,看文章的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分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
第二,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
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议论文。
2.例题分析常见考题类型2A、确定论据,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1.文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据?2.把某论据换为另一个论据好不好?3.列举某个例子或引用某句话有什么作用?4.为文段选择一个论据,并说明理由。
B、解题思路:1.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类: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事实论据;另一类是人们公认的道理、原理、定律、格言、谚语等,叫道理论据。
阅读议论文,不仅要弄清论据的类型,而且要弄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看看论据能否证明论点,两者是否一致。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

初中议论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部分。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分析、评价作者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议论文的阅读策略3. 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4. 评价作者观点的合理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阅读策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难点:评价作者观点的合理性,运用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议论文,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议论文的阅读策略3. 第三课时: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上)4. 第四课时: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下)5. 第五课时:评价作者观点的合理性7. 第七课时:课堂总结与拓展阅读六、教学内容6. 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
7. 评价作者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逻辑是否合理。
8.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9.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重点: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
7. 难点:评价作者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逻辑是否合理。
八、教学方法6.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议论文,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7.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8.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安排6. 第六课时: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上)7. 第七课时:分析作者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下)8. 第八课时:评价作者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逻辑是否合理9. 第九课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10. 第十课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十、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的独到性,思维的活跃度。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任务的文体,通过分析、推理、对比等手法,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阐述。
特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简练。
1.2 议论文的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吸引读者的注意。
本论:论证论点,通过论据和论证方法展开论述。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论点,给出结论。
第二章:审题与提炼论点2.1 审题技巧理解题目要求,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文章的中心议题。
2.2 提炼论点的方法从文章的、开头、结尾等部分入手,找出论点。
通过分析文章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提炼出核心论点。
第三章:分析论据与论证方法3.1 论据的类型与作用事实论据:通过具体的事实或数据来支持论点。
道理论据:通过理论或逻辑推理来支持论点。
3.2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论点,增强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理论或逻辑推理来支持论点,使其更具权威性。
对比论证:通过比较来突出论点的正确性或错误性。
第四章:评价与拓展4.1 评价文章的观点和论证过程判断论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分析论证过程的逻辑严密性和论据的充分性。
4.2 拓展思考从文章的论证中提炼出相关的结论或建议。
思考文章的论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应用。
第五章:实战演练与答题技巧5.1 议论文阅读练习题设计选择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论点和论证方法的理解。
问答题:考查对文章观点的评价和拓展思考。
5.2 答题技巧与策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审题后快速浏览文章,提炼论点和论据。
分析论据与论证方法,判断其合理性和充分性。
答题时注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用事实或道理充分支持观点。
第六章:常见论证结构与逻辑谬误6.1 常见论证结构总分结构:先总述观点,再分述论据。
分总结构:先分述论据,再总结观点。
正反结构:先阐述正面观点,再反驳反面观点。
6.2 逻辑谬误及其识别偷换概念:在论证过程中改变或模糊论点的含义。
中考议论文阅读教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教案教案标题:中考议论文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中考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和评价中考议论文的观点和论据。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中考议论文的提纲和论点。
教学准备:1. 中考议论文样本和练习题。
2.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3. 学生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中考议论文的主题,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议论文的了解和经验。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议论文阅读的重要性。
2. 讲解中考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10分钟)- 使用教学课件展示中考议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论点、论据和结论。
- 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并提供示例。
- 强调中考议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 阅读策略指导(15分钟)- 介绍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扫读和细读。
-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策略来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和评价中考议论文的观点和论据。
-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实践运用阅读策略。
4. 分组讨论和分享(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篇中考议论文样本。
-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阅读、分析和讨论文章的结构、观点和论据。
-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5. 撰写提纲和论点(15分钟)-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中考议论文的提纲和论点。
- 提供范例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组织文章结构。
6. 小组展示和评价(15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提纲和论点。
- 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
7. 总结和反思(5分钟)-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中考议论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技巧。
-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布置中考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中考议论文样本,提高对不同观点和论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和写作中的困惑和难题。
中考 议论文阅读 讲义 教案 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议论文观点和论据的能力,学会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议论文进行合理的评价和质疑。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和结论。
2. 议论文的特点:论点、论据、论证。
3. 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4. 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5. 实战演练:阅读理解议论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2. 难点:批判性思维的运用,以及实战演练中的问题解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议论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练习法:实战演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议论文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和结论。
3. 分析议论文的特点:论点、论据、论证。
4. 讲解如何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5. 介绍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方法。
6. 实战演练:阅读理解一篇议论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评估:通过学生对议论文的分析和评价,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议论文阅读材料:收集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议论文,用于课堂讲解和实战演练。
2.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3. 作业批改反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议论文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