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年领涨全球 2008年“危机见底”欲重现?
2008中国股市行情及救市政策分析

(5)2008 中国股市行情及救市政策分析总主持人的话:金融与证券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是实现融资、投资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重要场所。
2008 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则充分暴露了现代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一旦失灵,给整个社会和投资者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和灾难。
2008 年12 月6 日,应运而生的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观察和研究如何从制度层面、法律层面应对金融危机、防御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爆发的现实任务。
为此,我们组织证券法学研究会的部分专家学者,撰写并推出了“ 2008资本市场法制盘点”专题,通过六大部分的描述,对风云激荡的2008 年资本市场作出描绘、归纳,试图从中给充满了不确定性的2009 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启示和镜鉴。
■总主持人:郭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会长。
籍贯四川,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本专题主持人:董安生(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主持人的话:回顾2008 年中国股票市场,大多数投资者的心情可能正如这岁末年初悄然而至的寒冬,中国股市在经历了2006 年-2007 年末的牛市行情后,步入2008 年极具代表性的熊市阶段,其波动可概括为大盘单边疯狂下跌的逐级下降过程。
惨重的损失致使股票市场的投资信心大为萎缩,投资者心理预期极度悲观。
为稳定股市行情,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2008 年我国股市暴跌的深层次原因何在?其暴露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哪些问题?如何在救市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设计,则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一暴跌之果源于何因?回首我国股票市场近年来的发展,从大格局上来看,自2005 年6 月开始沪市即步入缓慢牛市,经过2006 年的小幅攀升,到2007 年则进入疯狂上升的大牛市并于2007 年10 月达到历史最高点。
当前危机和2008年有何不同

当前危机和2008年有何不同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惨痛教训的投资者犹如惊弓之鸟,稍微嗅到暴风雨的危险就先撤离市场,静观其变以求保全实力。
近期全球股市的跌宕起伏让人们开始担心,这次危机会和2008年一样糟糕,甚至会更惨烈吗?第二轮全球危机就要来了吗?近日华尔街交易员又见证了2008年次债危机之后全球金融市场的惊涛骇浪。
美国道琼斯指数在一周内有4天单日波动超过400点;美国银行股波动剧烈,其中美国银行一度单日下跌20.3%,次日又反弹16.74%;8月10日法国银行股领跌欧洲股市,其中法国兴业银行(601166)大跌14.74%,盘中跌幅一度超过20%。
难道又是从银行股暴跌开始?经历过上次金融风暴的投资者感觉似曾相识。
那次危机中,贝尔斯登股价破产前大跌98%,花旗银行股价曾一度跌破1美元。
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至黄金和外汇市场,黄金在四个交易日里从1662美元一盎司最高涨至1813美元,涨幅达到9%。
作为避险货币的瑞士法郎,8月9日兑美元一度上涨近7%。
由于股市大幅波动,欧洲的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四国甚至禁止市场做空。
禁止做空股票?华尔街交易员感觉更加熟悉了。
2008年次债危机时,美国禁止做空金融股票后,不到一个月金融股暴跌了48%。
第二轮全球危机这么快就要来了吗?这次危机不一样了近期股市大幅波动,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评级公司标普历史性地对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长期展望为负面;二是在标普对美国降级之后,市场将注意力转向了欧洲同样有AAA主权信用评级的法国,法国是继美国、日本和意大利之后的第四大债务人,且法国银行业持有的欧洲周边国家的风险敞口巨大;三是在欧美都着力削减赤字,紧缩财政之时,经济依然面临复苏泥淖,市场担忧全球经济将会陷入二次衰退。
虽然两次危机都是债务危机,但2008年金融危机是个人债务膨胀的结果,而当前的危机是欧美各国政府债务膨胀引起的。
从这一层面上讲,当前危机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但又与之不同。
2008年金融危机的表现

2008年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市场崩溃: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这一事件导致全球投资者对金融市场信心大幅下降,各国股票市场纷纷暴跌。
2. 信贷市场冻结:由于金融机构信心不足,它们开始互相怀疑彼此的财务状况,因此不再愿意向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导致银行间短期融资市场出现冻结。
3. 房地产市场崩溃:由于信贷市场冻结和大量抵押贷款违约,房地产市场遭受重创。
一些房主在贷款违约后被迫卖房,同时市场上出现大量闲置的房屋。
4. 货币贬值:由于全球市场对美元信心下降,美元汇率急剧下跌,而其他货币则升值。
这引发了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5. 全球经济萎缩: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严重萎缩,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企业纷纷倒闭。
总之,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影响,给
各行各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分析

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分析关于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分析一、08经济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自2008年起,全球经济进入一段低谷期,我国的外贸出口也遭受了不小的冲击。
从经济数字的角度来看,08年我国出口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在危机的影响下,09年出口额较08年下降了16.4%。
其中体现了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直接冲击,同时也反映出了我国外贸出口与全球经济的密切关系。
二、08经济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震惊了世界,也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从我国股市的表现来看,当年8月份之后,A股市场一路下跌。
危机的爆发不仅导致了股市资产的大量缩水,还引发了大量资本外流。
同时,危机也启示着我国金融市场要进行深刻的改革与调整。
三、08经济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也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其中,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亮点,比如房地产的保值增值形态得以延续。
但是,危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也是实实在在的,投资热度的下降、市场需求减少等各种因素令房地产市场逐渐凉了下来。
四、08经济危机对我国国内市场的影响分析受到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我国国内市场也出现了暂时不小的波动。
尤其是市场需求浮动,投资、消费均出现不小的波动。
同时,也有必要指出,危机期间,我国经济等实际经济运转出现了一定的裂缝,这令国内市场的调整难度、水平逐渐加大。
五、08经济危机对我国就业机会的影响分析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也对我国的就业机会造成了直接的冲击。
危机带来的经济困境也令很多企业不得不削减人力成本,或者是开外人士的薪资待遇降低,等等。
在就业机会下降的情况下,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显现出来。
五个典型案例1、IBM公司IBM公司是全球最重要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08年经济危机带来的全球动荡也令IBM公司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在危机期间,IBM不得不削减其全球人力资源成本,该公司在08年到09年间裁员总数超过3万人。
股票交易时间 08年是几点

股票交易时间 08年是几点
2008年是中国股市最为动荡的一年之一,市场受到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情况。
股票交易时间也受到了一些调整。
在2008年前,中国股市的交易时间主要为两个时段: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这与现在的交易时间并无太大差异。
上午的交易时间一般为2小时,下午的交易时间也是2小时。
然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证监会为了稳定市场、缓解投资者恐慌情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之一就是增加交易时间,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机会。
从2008年9月15日起,中国股市的交易时间发生了改变。
新的交易时间为上午9:15至11:30,下午13:00至15:30。
相比之前,交易时间延长了30分钟,上午增加了15分钟,下午增加了15分钟。
此外,在2008年10月1日起,中国股市还进一步调整了交易时间,将上午的交易时间进一步延长至11:30。
这意味着上午的交易时间增加了15分钟,成为2小时15分钟。
这样的交易时间调整主要是希望通过延长交易时间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市场,增加成交量和流动性。
同样,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机会和灵活性。
总之,2008年的股票交易时间主要为上午9:15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30。
这是中国股市为了稳定市场、缓解投资者恐慌情绪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延长的交易时间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金融危机对股市行情的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对股市行情的影响分析一、前言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其影响深远,不仅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对股市行情产生了利深层次的影响。
本文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金融危机对股市行情的影响。
二、宏观层面从宏观层面来看,金融危机对股市行情的影响是巨大的。
2008年,全球股市普遍下跌,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最严重时期,全球各大股市纷纷出现了暴跌现象,投资者的心理波动也达到了顶峰。
此外,在金融危机中,全球资本市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很多股票、债券等传统投资品种的收益率出现暴跌,很多投资人的资产规模遭到了重创。
在这样的背景下,股市行情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三、中观层面从中观层面来看,金融危机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票价格的波动。
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升级,对股票市场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很多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路下跌,很多投资者的资产净值也大幅度缩小。
同时,在金融危机中,短期资本流动性也进一步加剧了股票价格的波动。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市场流动性的锐减,短线投资者不得不频频进行大规模抛售,导致股票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
四、微观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金融危机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金融危机中,不少投资者出于风险规避的需要,开始把资金投向金融市场之外,而非股票市场,导致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此外,在金融危机中,很多公司出现了问题,业绩下滑,导致股票市场上很多公司股票的价格下跌。
同时,金融机构的债务危机也让人们对股票市场的未来持续性产生了疑虑,许多投资者选择结束持股。
五、结论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对股市行情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虽然股市行情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但是人们也要看到,金融危机中所反映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改革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股票市场而言,必须要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充分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制定更加合理的投资方案,才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中有所作为。
金融危机与股市的关系

金融危机与股市的关系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普及和股市投资人数的增加,股市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人财富收益的重要要素。
那么,在金融危机过程中,股市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金融危机对股市的冲击是明显的。
在金融危机期间,股市往往处于持续下跌的状态,一些脆弱的公司会宣布破产,投资人会面临巨额亏损。
例如,在2007年至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全球股市遭受了重创,标普500的下跌幅度达到57%,日经225指数的下跌幅度为42%。
其次,可以发现,金融危机过程中,股市的波动不仅与危机本身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
例如,在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但到了10月10日,美国政府公布了2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美国和欧洲的股市就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反弹。
另外,金融危机对股市的影响也有国别差异。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2008年至2009年间,新兴市场国家中,股市的下跌幅度平均为49.9%,而发达国家的平均下跌幅度只有27.9%。
那么,为什么金融危机会对股市造成如此巨大的冲击呢?这与危机的本质有关。
金融危机往往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组成的,而这些风险无一不会导致投资人的情绪受到打击,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混乱性增加。
故而,投资人往往会采取撤资的方式,股市的交易量开始下降,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这种下跌会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连锁反应,例如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一般都有大量的股票投资,股市下跌会导致这些机构的资产贬值,打击它们的信用评级,影响它们的融资能力,最终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
但是,可以发现,股市也可能会对金融危机起到积极的作用。
日本近年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在经历了20年的经济停滞和通缩之后,2012年,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大规模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
这些刺激措施对股市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促使日本股市在2013年反弹了57%。
总之,金融危机与股市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2008年金融危机股市底至目前A股涨幅全球第一

2008年金融危机股市底至目前A股涨幅全球第一近一时期,包括前期,当股市下跌时,总有一些所谓的专家,通过用上证指数或沪深300指数“2008年股市见底”以来的指数涨幅与欧美主要股指“2008-2009年金融危机股市底”涨至目前的涨幅对比,从而得出这样的错误结论:2008-年底火2009年初股市见金融危机大底以来,同期A股涨幅远远落后于欧美主要股市的同期涨幅。
这些人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请看下面的数据:2008年金球金融危机后股市见底至2017-4-28日收盘的总涨幅:1、美国道琼斯:224%2、标普500:258%美股平均涨幅241%3、德国DAX30:246%4、英国富时100:98%5、法国CAC40:114%6、日经225:174%7、恒生指数:131%9、上证指数:89%10、沪深300:114%8、深圳综指:320%从上述数据对比可以看出,2008年熊市见大底以来,上证指数及沪深300的涨幅平均在100%左右,涨幅确实严重落后于同期的美国股指涨幅241%和德国股指246%,同时也落后于其他主要股市的同期涨幅。
所以上述的所谓专家就由此就得出同期A股涨幅大幅低于美、德股市涨幅。
然而,我们通过客观分析发现“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为什么说上述的比较结论是错误的呢?因为我们如果用深综指同期的累积涨幅与上述美、德股市涨幅比较,我们发现深综指从2008年股市底涨至2017-4-28日,总涨幅却高达320%!涨幅远远高于美、德股市的同期涨幅,更大大高于其他主要指数的同期涨幅。
由此,问题就出来了:(1)如果用上证指数或沪深300同期涨幅与美、德股市比较则A股市场的涨幅要落后美、德股市同期涨幅的一半以上;(2)若用深综指同期涨幅与美、德股市比较则A股市场的涨幅要大幅领先于美、德股市,更高于法、日等其他指数。
那么到底用哪种对比更准确、合理呢?而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先看一下以下例子:假如中国和欧美各国都有一个水果价格指数,样本包括苹果、梨、桔子、桃子、李子、芒果、樱桃、银杏、葡萄、枣10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股今年领涨全球 2008年“危机见底”欲重现?
2012年05月26日 03:26杨可瞻每日经济新闻
手机免费访问 |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196)
最近一份调查显示,有高达八成的网友抱怨“被上涨了”,理由是尽管A股今年涨幅全球第一,但大多数人仍在过着赔钱的日子。
但不要太早丧气,在情况相似的2009年一季度,随着全球央行货币政策集体倒向宽松,A股在领先见底后亦曾领涨全球。
领先触底
在回答未来会否重演次贷时A股领先见底这个问题前,先看看这组数据:截至5月24日,深成指年内累计上涨了12%,领涨全球主要股市。
其他指数方面,德国表现最好,涨幅为7%。
新加坡和日本股市分别上涨了5%和2%。
相比之下,本月才经历抛售潮的美股表现难如人意,其中道指仅上扬2.6%。
另外欧洲其他国家和部分金砖国家成为“重灾区”,其中法国股市下跌4%,巴西则狂泻5%。
这意味着,素有“阿斗”形象的A股表现竟轻松跃升至全球第一,尽管这一切听上去有些讽刺:比如美国经济表现好于中国,但美股仍不及A股给力;又比如同样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的金砖国家——巴西,其股市却远远落后于中国A股。
然而,如果你将目光投向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就会发现一些奇妙的迹象。
2008年9月注定是黑色的,随着雷曼、贝尔斯登等大行轰然倒下,全球经济集体陷入恐慌和衰退。
为抵抗经济快速下滑风险,中国央行果断在一夜间将货币政策从“从紧”扭向“适度宽松”。
事实上,这并不是当年唯一一次降息。
9月16日、10月8日、10月29日、11月27日,央行在70天内以平均每20天降息一次的频率,将货币宽松推向了最高潮。
同年11月,国务院推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期扩大内需并稳定经济增长。
通过如此大规模的印钱来刺激经济,中国走在了全球前面。
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理解为何A
股当时能领先全球见底。
资料显示,沪指于2008年10月见底至1664点,并在随后9个月当中累计上涨了97%。
相比之下,美联储直到2009年3月才宣布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QE),这时全世界才如梦初醒,由超额流动性推动的牛市要来了!
于是我们目睹了这样一幕:全球几乎所有股市都在2009年3月见底,但A股却将这个时间向前拨动了5个月。
而在2009年一季度中,A股表现同样是全球最惊艳的。
据统计,深成指期间累计涨幅为38%,沪指涨幅30%。
与此相比,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均暴跌超过11%,恒生指数跌6%,日经指数跌8%。
欧洲方面,德国DAX、英国富时100和法国CAC跌幅均在10%以上。
新一轮宽松
然而,我们并不能由此判断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就领先于全球,毕竟美联储已连续推出了两轮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的QE,并在今年实施了4000亿美元的扭曲操作。
在债务危机缠身的欧洲,德拉吉带领的欧央行已分别拍卖出两轮超万亿的3年期LTRO(长期再融资计划),目的是以极低利息为超过500家欧洲银行提供流动性。
当然LTRO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即机构可通过套利利息差(约4%),来提高对主权债务国国债的认购率,进一步压低国债利率。
由于这个效果与QE相似,LTRO被市场称为欧洲版的量化宽松。
而在过去几个月中,中国的货币政策显然更为“稳健”。
今年2月和5月,央行连续2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合计达到1个百分点。
而在公开市场上,央行的动作更是谨慎,一方面于年内停发了央票,另一方面直至今年5月才重启逆回购(上次是1月19日),这一切都让那些寄望货币政策大幅宽松的人们备感失望。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有充分理由相信全球将联手启动新一轮宽松,这在很大程度是因为全球经济仍徘徊在悬崖边。
以中国来说,其GDP同比增速已连续9个季度回落,截至今年一季度放缓至8.1%,这相当于2009年3月时水平;工业增加值方面,今年4月同比增速为9.3%,创2009年5月以来新低。
欧洲方面,其经济仍处于整体下滑中,连德国这样的超级经济体也无法幸免。
Bloomberg 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德国GDP同比增长1.7%,创两年来新低。
同期欧元区GDP增速更回落至0,离衰退只有一步之遥。
而相较于中国和欧洲,美国经济表现最好(一季度增速2.2%,已恢复至危机前水平),但考虑到联储政策声明曾明确强调欧元区风险,这意味着美国是否推出进一步宽松还得看欧洲人脸色。
据花旗最新预测,希腊将在2013年1月1日离开欧元区,这将导致其货币急速贬值与经济衰退,而风险将不可避免传染至其他经济体。
预计欧洲央行将降息至0.5%,并重启LTRO.
而就中国而言,降息则成为最值得期待的重量级事件。
国信证券认为,温总理关于稳增长讲话至少暗示了两条信息:目前形势还在政府掌握之中,但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正在变大,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如果情况进一步变糟,政策可能会适度进行调整。
要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改善信贷投放的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就要加快贷款利率下降速度,而降息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
预计未来数周内就会看到首次降息。
另外,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也能反映出降息概率大增。
截至本周二,1年期和10年期债券收益率差在上周扩大了20个基点,至94个基点,创自去年11月以来最大增幅。
这暗示资金正在押注短期利率走低。
历史或部分重演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光大期货金融创新部股指期货研究员张钦智指出,历史行情肯定不会完全重演。
因为除政策层面的某些相似性之外,还需要到注意两次刺激计划中资金流动方向的区别。
对于这一次怎样保证稳增长,决策层很注重从扩大内需着手。
所以在消费领域,未来可期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
而资金面上,也料将从紧缩转向宽松。
另外,在社保基金和养老金入市方面,监管方与政策方对于资金流向也有一定掌握和引导的,对于社保基金,它未来的投资标的料是全指数的,而并非针对像银行或房地产这样某一个特定的行业或板块。
记者留意到,23日嘉实和华泰柏瑞的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上市公告显示,两个社保
组合进入十大基金持有人名单,分别为博时基金管理的社保402组合和易方达基金管理的407组合。
此外,张钦智指出,对于这两次刺激政策,尤其应该注意决策层对房地产行业的态度。
正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目前存在的这些政策限制,所以未来市场的行情不会完全复制2008年之后强势上扬的情况。
但张钦智表示,随着政策层面的推进,国内经济基本面有所改观是可以肯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刺激政策本身以及国内经济状况,当下所面临的外围状况也和2008年不同。
张钦智认为,现在的外围市场情况非常差,而在这种外部环境下,A股目前能领涨全球主要股指,这也反映出国内国外经济基本面的差别。
此外,对于未来欧美等国继续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将会对中国国内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张钦智认为,一方面这些刺激政策从2008年到现在其效用本身是递减的;另一方面,去年欧美市场持续推出包括扭曲操作,长期再融资操作等政策,但A股却经历了10年零涨幅的尴尬,所以外围刺激政策即使对A股有一定影响,最后的决定性条件还是国内经济状况和资本市场成熟本身。
同时,从决策层的“稳”增长这一提法来看,未来的努力方向就是尽量使国内经济不受外围负面的影响,在这样的逻辑下,市场对于未来政策继续宽松,比如降息的预期非常强烈。
而随着财政、货币政策的推进,A股未来将迎来一轮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则取决于资金落实的程度和利好消息出台的密度。
未来国内经济基本面会不断好转,投资者应该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