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电功率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电功率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电功率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电功率公开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

别。

〔二〕教具低压电源,演示电流表、电压表,标有“3.8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假设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画上用电器铭牌的小黑板一块,写有例题、预习题的小黑板一块。

〔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新课问:〔l〕怎样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棗速度。

〕〔2〕怎样比拟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3〕怎样比拟电流做功的快慢?〔挂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做功焦;电流通过公共电车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焦。

问:①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多?〔通过洗衣机电动机〕②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告诉学生,电流做功的快做,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跟比拟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分别计算出电流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电车电动机每秒钟做的功:i00焦、60000焦。

结论: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还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

在物理学中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进行新课〔1〕电功率〔师生共同讨论以下的内容〕①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字母P来表示。

②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说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注意:上述两个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④单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l千瓦=1000瓦。

⑤导出计算电功的另一公式W=Pt和电功的单位干瓦时。

W=Pt=l千瓦某I时=1千瓦时=1000瓦某3600秒=3.6某106焦。

⑥例题〔本节课本上的〔例题〕〕:通过该例题的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W=Pt这个公式,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单位。

有关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6篇

有关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6篇

有关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6篇有关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6篇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学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计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电功率》是新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第二节内容,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

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学习深化和具体化,又为本章第三节实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学习作理论上准备,而且它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指标,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应用,对学生今后体验生活意义重大。

本节具有承前启后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部分电学知识,电流和电路,电阻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一些解决电学问题基本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具有一定电学基础,学生感性思维能力较强,同时通过对前面功率学习,也有一定抽象思维能力,但单本节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较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定义、公式、单位,会用电功率公式P=w/t进行简单计算,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电功率问题。

2.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关心日常生活中各种用电器功率大小,形成节约用电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准备电风扇(有铭牌),电吹风,学校用电子计时器,空调机铭牌图片、灯泡。

五、教法分析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例题讲解,巩固体验→学生总结,体验心得→布置作业,巩固提高教法学法教法:谈话法、讲解法学法:观察法、合作交流法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本环节教学大约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电能表转动快慢情况,发现电能表上铝盘转动有时急匆匆,有时慢悠悠。

细心同学可能会发现,在使用一只普通灯泡时,铝盘转慢,而使用大功率灯泡时,铝盘转得快!让学生交流,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电功率公开课教案(优秀

电功率公开课教案(优秀

电功率公开课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一节“电功率”。

详细内容包括电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单位以及实际应用。

重点讲解电功率的概念,通过例题解析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2.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电路中。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尤其是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a. 介绍电功率的定义,解释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b. 讲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动手实验: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实际电路中的电功率,观察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定义2.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a. 纯电阻电路b. 非纯电阻电路3. 实际电路中的电功率测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一个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

b. 计算一个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尤其是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2.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题。

《电功率》教案公开课

《电功率》教案公开课

《电功率》教案-最新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P = I^2R,P = \frac{W}{t}。

3. 电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

2. 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功率的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功率的概念。

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电功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内涵。

3. 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4.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

5.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电功率计算和应用的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总结。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电功率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电功率进行节能减排。

2. 介绍电功率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新能源、电动汽车等。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功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学》等相关教材。

2.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电源等。

3. 网络资源:有关电功率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九、教学时间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授课时间为45分钟。

《电功率》教案优秀7篇

《电功率》教案优秀7篇

《电功率》教案优秀7篇《电功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量较多,综合性较强,而且灵活性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习题课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精心选择,要有目的性,如:课本上的例题1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在使用电功率的公式时,应注意公式各个量的对应关系,熟悉电功率公式,为下道例题做铺垫。

例题2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解电功率习题的思路,抓住解题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其中不变量在初中就是电阻不变。

电压变电功率、电流变。

教材(人教版)中的例题2没有从最简便的方法解题突出了电功率的决定式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教法建议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公式较多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在讲例题前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一下电功率的公式和欧姆定律的公式。

讲例题前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要在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上下功夫。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也应在一体多变上下功夫。

计算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题目的难度比较大。

解题时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加深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加深对计算过程中必须对各物理量一一对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目标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归纳解题思路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1. 第九章第一节: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第九章第二节: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3. 第九章第三节: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4. 第九章第四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分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定义,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2. 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概念,能区分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3. 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4. 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重点:电功率的定义,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灯泡等;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电风扇和一个台灯,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功率标识;(2)提问:为什么电风扇和台灯的功率不同?电功率是什么?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通过例题讲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概念;(3)分析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4)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功率;(2)分析实际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分配。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强调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概念;3. 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4. 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给定电压和电流,计算电功率;(2)分析题:分析实际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分配。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公式 P=UI 计算得出;(2)分析题答案: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规律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理解;2. 拓展延伸:(1)了解家用电器的功率,学会合理搭配使用;(2)研究其他影响电功率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电功率》教案-公开课

《电功率》教案-公开课

《电功率》教案-最新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电能与电功率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功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电功率的单位及换算3. 电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4. 电能与电功率的关系5. 节能意识的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2. 电功率单位及换算3. 电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4. 电能与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功率的知识。

2. 使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电功率的计算过程和实际应用。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功率的概念。

2. 讲解电功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示例讲解。

3. 电功率单位及换算,示例讲解。

4. 电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分析讲解。

6. 节能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节能减排。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实时解答学生练习题,了解学生对电功率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电功率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电功率教学课件,直观展示电功率的计算过程和实际应用。

2. 练习题库:整理一份涵盖各种难度题目的练习题库,方便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

3. 实物教具:准备一些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器材,用于演示实验和实践活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第2周:讲解电功率的单位和换算,以及实际应用例子。

3. 第3周:分析电能与电功率的关系,进行节能意识教育。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九章《电功率》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第1节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第2节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第3节电功和电功率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例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及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难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电源、导线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电功率的概念:介绍电功率的定义,即电功与时间的比值。

(2)电功率的计算:引导学生推导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

(3)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电功率计算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概念:P=电功/时间2. 电功率的计算:P=UI3. 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P=I²R(电阻一定时),P=U²/R (电压一定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家庭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

(2)根据电路图,计算电路中的电功率。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及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但部分学生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运用仍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电功率的实际应用,如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功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和千瓦,了解电能单位千瓦时的由来;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更加深入地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观察用电器的铭牌或相关备注,了解与用电器功率有关的参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实验探究电功率问题;
2.难点:理解实际电功和电功率的区别及意义。

三、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
2.科学探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电能表,保险盒,开关,15W和100W的电灯泡,插座;学生电源,电流,电压表,导线若干,额定电压为
2.5V的小灯泡;多媒体资料。

2.学生准备:观察家庭中常用的灯泡上面的数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多少的物理量;
B、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C、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D、相同时间内,功率大的用电器耗电一定多
2.下列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800W的是()A、台灯B、电视机C、电风扇D、电饭煲
3.在家庭电路中,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

一只标有“220V 40W”字样的白炽灯正常工作10小时,消耗的电能为度。

4.有三盏白炽灯:甲“220V 100W”、乙“220V 40W”、丙“220V 15W”,将他们都接在220V的电压下,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最多的是()
A、甲灯
B、乙灯
C、丙灯
D、一样多
附:板书设计
电功率
1.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2.计算公式:P=UI,根据欧姆定律I=U/R,导出公式:P=U2/R,P=I2R。

3.功率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瓦(W),常用的还有千瓦(KW),1KW=103W。

4.电功率表示的意义:用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