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课时标点、词语、成语教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词语成语及运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词语成语及运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词语成语及运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成语的含义,能够准确运用到句子中。

2.掌握词语、成语的用法,提高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灵活运用词语、成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词语、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难点:词语、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语、成语知识,如:“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词语、成语?它们分别有什么含义和用法?”2.词语、成语的含义及用法讲解教师以PPT形式展示常见词语、成语,并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举例说明词语、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让学生加深理解。

3.互动环节教师提出一些词语、成语,让学生现场造句,检验学生对词语、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积累的好词语、成语,并说明其用法。

4.词语、成语辨析教师给出一些形近或意义相近的词语、成语,让学生进行辨析。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正确答案。

5.实践环节教师给出一些语境,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成语进行填空、改写句子等练习。

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6.词语、成语积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等途径积累更多词语、成语。

学生分享自己的积累成果,互相学习、借鉴。

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如:用所学词语、成语写一篇短文。

四、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词语、成语,巩固记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互动、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词语、成语的含义及用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词语、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学生课堂参与度、互动交流情况。

3.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资源1.PPT课件2.词语、成语清单3.课后作业模板八、教学建议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教案(最全版)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教案(最全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第1、2课时字音第3、4课时汉字第5、6课时词语(成语)及运用第7、8课时标点符号第9、10课时修辞第11、12课时病句(文)的修改第13、14课时缩句、扩句、仿句第15、16课时名句的识记第17、18课时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第19课时中外名著第20课时口语交际第21课时获取信息与时事第22课时图文转换第23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第二部分现代文第24、25课时记叙文阅读第26、27课时说明文阅读第28、29课时议论文阅读第30、31课时散文阅读第32、33课时小说阅读第34、35课时现代诗歌阅读第三部分文言文第36、37课时文言实词第38、39课时文言虚词第40、41课时文言句式第42、43课时文言翻译第44、45课时课内阅读第46、47课时课外阅读第48课时诗词赏析第四部分写作篇第49、50课时中考作文概述第51、52课时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第53、54课时材料作文第55、56课时话题作文第57、58课时选题作文第59、60课时中考高分作文要旨第61-90课时综合(模拟)练习第一、二课时语音一、复习要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考点分析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

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

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

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

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

备考指南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通过对成语的复习,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运用和误用4. 成语的辨析和积累5.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分类和运用。

2. 难点:成语的辨析和积累,以及在阅读和写作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分类和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误用和正确运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成语。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辨析和积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来源和分类,举例说明成语的运用和误用。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进行填空、改写等。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辨析和积累,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积累成语,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题正确率:统计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成语定义、特点、来源、分类和运用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成语辨析和积累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参考书:用于提供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分类和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2. 成语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3. 成语误用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成语的正确运用。

4.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成语的相关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章节一:成语的定义和特点(1课时)2. 章节二:成语的来源和分类(1课时)3. 章节三:成语的运用和误用(1课时)4. 章节四:成语的辨析和积累(2课时)5. 章节五: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1课时)6. 复习和总结(1课时)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1 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中固定搭配的短语,由两个或更多的词组成,具有一定的语义和修辞功能。

1.2 成语的特点:1.2.1 结构固定:成语的结构不可随意变动,每个成分的位置和数量都是固定的。

1.2.2 语义明确:成语的意义相对固定,往往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形象的表达。

1.2.3 应用广泛:成语在日常生活、书面表达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能够丰富语言表达。

第二章:成语的来源与分类2.1 成语的来源: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2.2 成语的分类:2.2.1 根据结构分类:单音节成语、双音节成语、多音节成语等。

2.2.2 根据语义分类:寓言成语、动植物成语、地理成语、人物成语等。

第三章:成语的理解与运用3.1 成语的理解:理解成语的意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义轻重。

3.2 成语的运用:3.2.1 恰当选择成语: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成语。

3.2.2 避免成语误用:注意成语的常见错误,如望文生义、褒贬失当、对象误用等。

第四章:成语的常见错误与辨析4.1 成语的常见错误:4.1.1 望文生义:只根据成语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和使用,忽略了其真正的寓意。

4.1.2 褒贬失当:成语的感情色彩与语境不符,导致表达不当。

4.1.3 对象误用:成语适用于特定对象,误用于其他对象。

4.2 成语的辨析:通过对比、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准确辨别成语的正确用法。

第五章:成语的复习与提高5.1 成语的复习方法:5.1.1 积累法:通过阅读、记忆等方法积累成语,增加成语量。

5.1.2 练习法:通过填空、改错等练习,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5.2 成语的提高策略:5.2.1 理解成语的内涵:深入理解成语的意义和寓意,提高成语的运用水平。

5.2.2 注意成语的语境: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避免误用。

【教学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分类,掌握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方法,辨析成语的常见错误,并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提高成语水平。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专题复习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专题复习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二)多角度理解词义
如从成语的出处,理解成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运用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翻译理解词义;从辨析感情色彩的角度,理解词义;从辨析适用范围的角度,理解词义。
(三)研读语句
准确理解句意
(四)联合理解
联系词义、句意推敲比较,锁定答案
学生根据以往做题的经验,回顾并概括常见成语使用错误现象。
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自己概括总结习惯,知能并重。(20分钟)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习惯。知能并重。(2分钟)
知识梳理
1、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的现象
(一)望文生义
(二)意思弄反
(三)张冠李戴
(四)色彩不当
二、正确使用成语的原则
(一)遵循“准确理解词义”的原则
我们要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出处,并准确识记并理解成语的本义和比喻义、引申义。
(二)遵循“区分感情色彩”的原则
典型题目示例
1、真题见课件,真题来自2017/2016/2015三年达州中考题目,在《中考复习方略》上P28—P30,学生自己先做。
2.教师点评。
3.让学生说说解题方法,教师小结出示黑板。
学生看例题并认真审题试做。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突破难点(9分钟)
备考百宝箱
积累初中常见易错成语
见《中考复习方略》P34-36
板书设计
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的现象
(一)望文生义
(二)意思弄反
(三)张冠李戴
(四)色彩不当
解题步骤
(一)审题
(二)多角度理解词义。
(三)研读语句
(四)联合理解
课后练习
《中考复习方略》P29-31,1-11题
教学环节设计
基本流程
复习目标(1分钟)—考点解说(2分钟)—知识梳理(20分钟)—典型题目示例(9分钟)—课堂变式训练(7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二词语含熟语的理解与运用讲解部分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二词语含熟语的理解与运用讲解部分

㊀ ㊀ 情有可原: 按照情理ꎬ 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 方ꎮ 只限于在情理上ꎮ 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ꎮ 多形容办事㊁说话ꎮ 气吞牛斗:形容气魄很大ꎮ 多形容人的精神状态ꎮ
头的打消ꎮ
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ꎮ 多指具体事物的消失ꎬ 也指念
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
㊀ ㊀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ꎬ 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ꎮ 只能 的人很多ꎮ 不能形容市场上人多ꎮ 漂亮ꎮ P 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ꎬ 形容交际来往 美轮美奂: 形 容 新 屋 高 大 美 观ꎬ 也 形 容 装 饰㊁ 布 置 等 美 好
启发的事ꎮ 用于物ꎮ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ꎻ 连续不断地到来ꎮ 既可用于人ꎬ 也可 G
㊀ ㊀ 来势汹汹:气势很猛烈ꎮ 侧重指人或事物到来的气势ꎮ
㊀ ㊀ 低回婉转:形容声音回旋起伏ꎬ抑扬动听ꎮ 多形容乐曲ꎮ 自己该做的事情ꎮ
暴露得很彻底ꎮ
淋漓尽致:形容写文章㊁谈话等详尽透彻ꎬ 发挥充分ꎬ 也形容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ꎮ 形容对某事特别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ꎬ 一 个挨 着一 个地 排列 M
专题二㊀ 词语( 含熟语) 的理解与运用 地起了变化ꎮ 多指人的思想或者性格ꎮ R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ꎬ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ꎮ 只能
11 ㊀Biblioteka 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ꎬ不能用于自然形成的景观或物品ꎮ
术作品中的形象ꎮ 情感ꎮ
栩栩如生:艺术形象生动逼真ꎮ 多用来形容雕塑或文学艺 Y
㊀ ㊀ 人杰地灵:人物杰出ꎬ山川有灵气ꎮ 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 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区ꎬ 也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ꎮ 对象多 是某个地方ꎮ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去ꎮ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ꎮ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ꎮ 形容心情怅惘ꎮ 用于做事ꎮ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2课时 成语(词语)运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2课时 成语(词语)运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 成语(词语)运用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答题指导 答题指导
·新课标
│ 答题指导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分类1.1 成语的定义:成语是固定结构、固定用法的词组或短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

1.2 成语的来源: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经过长期传承和发展而形成。

1.3 成语的分类:成语可以根据其结构、意义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AABC式成语、ABAC式成语、ABCD式成语等。

第二章:成语的运用与辨析2.1 成语的运用:学生在写作、口语表达中运用成语,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魅力。

2.2 成语的辨析:区分成语的意义、用法和感情色彩,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错误。

2.3 成语运用的注意事项:避免成语使用不当、望文生义、重复冗余等错误。

第三章:成语的记忆与积累3.1 成语的记忆方法:采用联想、故事、谐音等方法记忆成语,提高记忆效果。

3.2 成语的积累途径:通过阅读、背诵、练习等途径,积累成语,丰富词汇量。

3.3 成语积累的注意事项:注重成语的实用性和适用场合,避免盲目积累。

第四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4.1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帮助理解文章意义,分析作者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2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辨析:区分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4.3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实践:运用成语分析文章,提高阅读理解成绩。

第五章:成语在写作中的运用5.1 成语在写作中的作用:丰富语言表达,提高文章质量,增加文采。

5.2 成语在写作中的运用技巧:恰当选择成语,注意成语的搭配和语境,避免成语使用错误。

5.3 成语在写作中的实践:运用成语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成语辨析与修改6.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褒贬误用、自相矛盾、用错场合等。

6.2 成语辨析的方法: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感情色彩进行辨析,判断是否适合句子或文章的语境。

6.3 成语修改的技巧:找出错误成语,替换为合适的成语,保持句子或文章的原意和表达效果。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第二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第二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第二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时目标:1.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几个常用的成语,并能正确运用。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或黑板。

2.学生准备笔记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1. 引入新课1.教师展示几个常用的成语,并让学生看一看是否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2.引导学生思考并互相交流,然后教师解释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教师介绍成语的用法主要分为四类:比喻类、夸张类、形容类和典故类。

Step2. 学习几个常用的成语1.教师逐个讲解几个常用的成语,包括意义、用法和例句。

(1)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使事情变得更糟。

例句:他本来做得很好了,可是却画蛇添足,让人很失望。

(2)对牛弹琴:比喻对无能者讲高深的道理,不能使对方理解。

例句:他对那个不懂的人说这些话,简直是对牛弹琴。

(3)无独有偶:形容两件事情巧合地相同或相似。

例句:两个人的想法竟然无独有偶,真是太巧了。

2.学生跟读并模仿教师的例句。

Step3. 运用成语进行练习1.教师出示几个句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成语进行填空。

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Step4.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自主整理笔记和复习材料。

Step5. 课后拓展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2.学生积极查找更多的成语,并编写句子进行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和解释常用的成语,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通过互动讨论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课后的拓展练习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能够运用成语。

3.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够分析成语的构成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来源:介绍成语的定义、来源以及成语的特点。

2. 成语的分类:按照成语的结构、意义、来源等方面进行分类。

3. 成语的正确使用:讲解成语的用法,包括成语的固定搭配、成语的感情色彩等。

4. 成语的错误用法:分析常见的成语错误用法,引导学生避免犯错。

5. 成语的练习和运用:通过练习题和口语表达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分类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的成语错误用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成语。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和口语表达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运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成语的用法和练习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成语资料:收集成语的相关资料,包括成语的含义、来源、例句等。

2. 成语练习题:准备一些成语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等。

3. 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展示成语的定义、分类、用法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练习题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使用成语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成语的故事或例子,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含义:讲解成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基本意思。

3. 分析成语结构:分析成语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构成规律。

4. 成语分类:根据成语的意义和特点,将成语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记忆。

5. 成语用法讲解: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包括成语的固定搭配和感情色彩。

中考专题复习:词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词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词语复习教案第一章:词语的含义与用法1.1 词语的分类1.1.1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1.1.2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问词1.2 词语的用法1.2.1 词语的搭配1.2.2 词语的修饰与被修饰1.2.3 词语的替代与指代1.2.4 词语的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第二章:成语与俗语的复习2.1 成语的含义与用法2.1.1 成语的来源与构成2.1.2 成语的解释与例句2.1.3 成语的辨析与运用2.2 俗语的含义与用法2.2.1 俗语的来源与特点2.2.2 俗语的解释与例句2.2.3 俗语的辨析与运用第三章:词语的辨析与运用3.1 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3.1.1 近义词与反义词的含义与区分3.1.2 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技巧3.1.3 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运用实例3.2 词语的固定搭配3.2.1 动词与名词的搭配3.2.2 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3.2.3 形容词与动词的搭配3.2.4 固定搭配的运用实例第四章:词语在文段中的理解与分析4.1 词语的含义与语境4.1.1 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4.1.2 词语的一词多义与词义辨析4.1.3 词语在文段中的具体运用4.2 词语的修辞手法4.2.1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4.2.2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4.2.3 修辞手法的运用实例第五章:词语的复习策略与技巧5.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5.1.1 确定复习重点与难点5.1.2 安排合适的复习时间与进度5.2 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5.2.1 记忆法:联想、歌谣、故事等5.2.2 练习法:做题、写作、口语表达等5.2.3 交流法:与他人讨论、分享学习经验等5.3 定期进行自我检测5.3.1 做题:模拟试题、历年真题等5.3.2 反思: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第六章:常见易错词语的辨析6.1 易混淆词语的辨析6.1.1 形近词的区分:如“的”、“地”、“得”的用法6.1.2 音近词的区分:如“效果”与“効果”6.1.3 易错词的辨析:如“背道而驰”与“南辕北辙”6.2 易误用词语的辨析6.2.1 词语的感情色彩区分:如“表扬”与“批评”6.2.2 词语的适用场合区分:如“一般”与“通常”6.2.3 词语的搭配错误:如“提高水平”与“提升水平”第七章:词语运用能力的提升7.1 遣词造句7.1.1 词语的连贯运用:练习构造完整的句子7.1.2 词语的生动运用:练习运用形容词、副词等7.1.3 词语的创新运用:练习运用新学的词语7.2 阅读理解7.2.1 词语在文段中的作用:理解词语对文意的影响7.2.2 词语的推理分析: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7.2.3 词语的细节理解:找出文段中与词语相关的信息第八章:词语在写作中的运用8.1 词语的选择与搭配8.1.1 选择合适的词语:根据写作主题选择恰当的词语8.1.2 词语的合理搭配:练习合理的词语搭配,避免语病8.1.3 词语的丰富运用: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8.2 写作练习8.2.1 词语的运用练习:根据题目要求,运用给定的词语进行写作8.2.2 写作素材的积累:积累常用的词语、成语、俗语等8.2.3 写作技巧的提高:学习优秀的写作范文,掌握写作技巧第九章:中考词语题型解析9.1 选择题型9.1.1 单选题: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9.1.2 多选题: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词语9.2 填空题型9.2.1 根据上下文填空:根据文意填写合适的词语9.2.2 根据词语解释填空:根据词语的含义填写合适的词语9.3 解答题型9.3.1 词语辨析:分析词语的用法与含义9.3.2 词语运用:运用词语完成句子或文段第十章:复习效果的评估与提高10.1 自我评估10.1.1 做题自测:完成模拟试题,评估自己的掌握程度10.1.2 错题总结: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10.1.3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学习计划10.2 寻求帮助10.2.1 与老师沟通:向老师请教问题,获取指导建议10.2.2 与同学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互相学习进步10.2.3 参加辅导班:参加专门的辅导班,提高学习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词语的分类与用法:这是基础环节,对于理解后续复杂的词语运用至关重要。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分类一、成语的定义:成语是固定短语,由两个或更多个汉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文学、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二、成语的分类:1. 根据结构划分:单音节成语、双音节成语、多音节成语。

2. 根据来源划分:文学成语、历史成语、神话成语、民间成语。

3. 根据意义划分: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副词成语、并列成语、转折成语等。

第二章:成语的运用与误用一、成语的运用:1. 成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2. 成语的搭配: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动词等。

二、成语的误用:1. 望文生义:忽略成语的本意,只看表面字面意思。

2. 误用对象:将成语用于不适当的对象。

3. 语法错误:成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或搭配使用不当。

第三章:成语的记忆方法一、联想记忆法:通过成语中的某个字或成语的谐音,联想到其他相关的成语。

二、故事记忆法:通过成语的来源故事,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三、组词记忆法:将成语中的字组成常见的词语,从而记忆成语。

四、卡片记忆法:制作成语卡片,正面写成语,背面写成语的意思和例句。

第四章:成语的辨析与练习一、成语的辨析:1. 相似成语的区分:注意成语的细微差别,如意义、感情色彩、用法等。

2. 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找出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二、成语的练习:1. 填空题:根据句子的上下文,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2. 选择题: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成语。

第五章: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一、成语在阅读中的应用:1. 理解成语的意思:通过上下文,理解成语的含义。

2. 识别成语的误用:在阅读中,注意成语的误用情况。

二、成语在写作中的应用:1. 运用成语丰富语言:在写作中,适当使用成语,丰富表达。

2. 避免成语的滥用:注意不要在写作中过度使用成语,以免造成读者疲劳。

第六章:成语的来源与演变一、成语的来源:1. 古代文学:成语多来源于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1 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中固定搭配的短语,由两个或多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

1.2 成语的特点:1.2.2 意义深刻:成语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

1.2.3 用法广泛:成语可以用于口语和书面语,适用于各种场合。

第二章:成语的来源与分类2.1 成语的来源: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2.2 成语的分类:2.2.1 根据结构分类:单音节成语、双音节成语、多音节成语。

2.2.2 根据意义分类: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副词成语等。

第三章:成语的运用与错误类型3.1 成语的运用:成语可以用于表达感情、描绘事物、论证观点等。

3.2 成语错误类型:3.2.1 成语用法错误:如“颗粒无收”不能用来形容“没有收获”。

3.2.2 成语意义理解错误:如“杯水车薪”不是指“小题大做”。

3.2.3 成语搭配错误:如“一心一意”不能用来形容“一个人”。

第四章:成语的辨析与练习4.1 成语的辨析:通过分析成语的构成、意义、用法等方面进行辨析。

4.2 成语练习:通过填空、选择、改错等形式进行练习。

第五章:成语典故与故事5.1 成语典故:介绍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5.2 成语故事:通过故事形式讲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第六章:成语的语义辨析6.1 近义成语的区分:通过对比分析,辨析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6.2 反义成语的识别:了解成语的反义关系,正确运用。

第七章:成语的活用与创新7.1 成语的活用:学习将成语灵活运用于不同语境中。

7.2 成语的创新:尝试结合现代语言习惯,创造新的成语用法。

第八章:成语接龙游戏8.1 成语接龙规则:了解成语接龙的规则,学会正确进行接龙。

8.2 成语接龙练习: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反应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第九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9.1 成语在文段中的作用:理解成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9.2 成语在阅读理解练习:通过阅读练习,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理解成语含义、辨析成语用法的能力。

3. 通过对成语的复习,激发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与来源2. 成语的分类与特点3. 成语的正确运用与辨析4.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5. 成语复习策略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正确运用与辨析,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

2. 难点:成语的含义与来源,成语的分类与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分类与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成语辨析与交流。

4. 练习法:通过成语填空、改正错误等形式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故事、谜语等形式引入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分类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内涵。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成语的魅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成语辨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5. 练习:布置成语填空、改正错误等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运用与辨析。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成语复习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成语填空、改正错误等练习进行批改,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复习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成语接龙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成语典故讲解:讲解一些有趣的成语典故,增加学生对成语的了解。

3.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成语在名人名言、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成语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总复习之标点、词语(成语)

初中语文总复习之标点、词语(成语)

初中语文总复习之标点、词语(成语)初中语文总复习之标点、词语(成语)?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课时】第二、三课时【授课时刻】【复习内容】标点、词语(成语)【复习要点】1.明白得常用词语的意义2.明白得词语的语境义3.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4辨析同义词、反义词5.正确使用词语6成语积存和运用。

7正确使用标点。

【《课程标准》要求】要“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词语、成语的积存和运用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中考通常考查点有:说明词语、明白得词语语境义、词义辨折、词语成语的积存运用等。

【考点导学】一、词语(一)正确明白得词义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

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

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那个本义进展变化而来。

意义进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进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专门浅)。

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刻不久(他们相处的生活专门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

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差不多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尽管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步形成的,但它差不多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同意;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能够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词语的感情色彩(1)褒义词,带有赞扬、确信、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如优秀、壮美谦逊、坚强。

(2)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如笨、奸诈、卑劣、微小。

2018年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

2018年中考复习教学案(九下)

2018年中考复习教案(九下)九年级下册字词复习【教学目标】1、会写重点字词,能说出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重点成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重点】重点字词的书写。

【教学难点】对易写错字词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九年级下册的重点字词1、教师强调九年级下册应该重点书写的词语。

锦幛蓬蒿簇新慰藉晨曦瞰望阔绰荣膺一气呵成断壁残垣如坐针毡芒刺在背天伦之乐望眼欲穿吹毛求疵巉岩骸骨荫庇芳馨云翳一泻千里周道如砥引颈受戮周道如砥星临万户孱弱浩瀚无垠袅袅烟云山崩地裂百鸟啾啾臆测攫取乐此不疲越俎代庖中流砥柱遍稽群籍万恶不赦阴霾悠然自得睡眼惺忪蹑手蹑脚鳞次栉比无精打采如坐针毡学生抄写词语,注意字形。

二、反馈训练学生完成78页的根据拼音写词语,小组内互相批改,更正写错的词语。

三、复习九下重点词语的意思学生看78页重点词语理解的1-11,注意提示部分。

四、反馈训练1、(2017·鄂州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A.春节刚过,武大的樱花就开放了,花期仅一个多月,市民们趋之若...鹜.。

即使是下雨天,校园内也是人山人海。

B.星期六上午,春光明媚,同学们相约来到西山公园,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共享天伦之乐....。

C.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做事失去理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D.我们在学习中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3.(2017 泰州)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

B.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

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D【解析】别具匠心:意思是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标点、词语、成语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标点、词语、成语
【复习要点】
1.理解常用词语的意义 2.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3.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4.辨析同义词、反义词 5.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6.成语积累和运用
7.正确使用标点
【《课程标准》要求】
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词语、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中考通常考查点有:解释词语、理解词语语境义、词义辨折、词语成语的积累运用等。

【考点导学】
一、词语
(一)正确理解词义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

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

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

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词语的感情色彩
(三)辨析近义词
(四)正确使用成语
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望文生义。

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

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3.张冠李戴。

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4.色彩不当。

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

二、正确使用标点
中考主要题型有:给句段加上适当的标点;改正常见的标点错误。

复习标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点符号的位置;
2.易混标点的用法。

【中考题型例析】
题型一:给句子加标点题型二:判断标点使用正误
【示例】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苏轼写的一首题画诗。

B.“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C.到了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D.他告诉我: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是怎样变成今天的繁华世界?
【解析】A.引文之内又有引文,内引文用单引号。

《春江晚景》用单引号;
B.“说”在引语中间用逗号;
D.有疑问词的非疑问句不用问号。

故答案选C。

题型三:改正句中错误的标点
【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思考题: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这段文字第①句中有一个标点运用不恰当,应改为。

【解析】顿号用在句中并列的词或短语间的停顿,故将“、”改为“,”。

【考点精练】
1.给句子加标点。

在下面句子中适当的地方分别加上书名号、引号。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和,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答案】《礼记》《老子》是书籍名,故用书名号;“敬业乐业”是引用《礼记》《老子》中的词句,故用引号。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的力量分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力量,一是心理上的力量。

B.“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D.《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
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

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
....,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
C.谦让勤俭坚韧
D.谦虚勤俭坚强【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
点,真是美不胜收
....。

B.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
....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
....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答案】 C
欢迎加入全国初中语文教师群53425608
欢迎加入全国初中语文教师②群6253854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