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问题
中国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农村居家养老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农村老年人口众多,普遍存在着养老服务不足、医疗保障不完善、经济来源单一等问题,给他们的养老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
本文将分析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养老服务不足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少,养老供需不平衡是当前农村居家养老常见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导致农村老年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养老服务。
2. 医疗保障不完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相对集中在县城及以上地区,农村老年人在疾病就诊及养老护理上存在不便利的现象。
医疗费用高、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制约农村老年人养老生活的主要障碍。
3. 经济来源单一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退休金、农作物收入及赡养费用。
但随着农村人口外流、农业经济下滑,这些经济来源面临较大的挑战,老年人的生活来源愈发单一,养老问题自然更加突出。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投入,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引导农村社会组织、家庭、个人投入养老服务,形成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2.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老年人就医便利度。
扩大农村医保覆盖范围,提高医保报销比例,降低老年人就医费用,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
3. 拓宽老年人经济来源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提高老龄津贴和护理费标准,延长缴费年限,增加补贴形式,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金的实际水平。
引导农村老年人多种养老经济途径,鼓励老年人参与农村经济建设,为老年人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经济来源,增加养老保障。
4. 加强老年人法律保障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向老年人普及法律知识,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问题描述农村养老是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根据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和社会发展趋势,农村养老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 老龄化人口增加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养老资源的紧缺和养老服务的不足。
2. 养老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养老资源相对匮乏,养老院、养老设施等老年人的宽容性不足。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养老设施的配套建设相对滞后。
3. 养老服务不完善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网络相对薄弱,养老医疗、养老护理等服务不完善。
同时,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和培训机构。
4. 养老金难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相对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政策对于农村地区养老金的发放与监管也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采取以下对策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增加养老资源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设和提升农村养老设施,包括养老院、护理中心等,提高老年人的宽容性。
2.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产业,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养老产业发展,提升养老资源供给。
2.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1.增加养老服务人员数量,通过培训和政策支持,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2.加强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设,在农村地区建立养老服务站点,方便老年人享受到养老服务。
3. 提高养老金水平1.加大农村养老金的发放力度,提高养老金水平,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2.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养老金发放机制,确保养老金的公正、透明和安全发放。
4. 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1.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保障,提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2.推动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提升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结论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逐步解决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
同时,政府、社会和个人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和保障。
这既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加之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养老问题愈发突出。
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
本文将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1.1 经济收入低,养老资金不足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民在工作年限内无法积累足够的养老金。
在农村,养老金来源主要为退耕还林补助、新农保、养老保险等。
但由于农民普遍收入较低,很难达到足够的养老金水平。
1.2 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农村地区的传统观念较为保守,老年人多认为子女是他们养老的依靠,对子女有着较高的养老期望。
在现代社会,子女往往无法照顾老人,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这种养老方式也在逐渐减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
1.3 养老服务不完善,老年人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较少,服务质量不高。
老年人需要的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得不到满足。
这会进一步加大老年人的生活负担和孤独感。
2.1 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地区的养老金积累能力有限,面临较严重的养老金缺口。
2.2 家庭结构变化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原本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已不再适用。
由于子女离家工作,老年人的照顾问题成为一大难题。
2.3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不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也让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愈发严峻。
3.1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可以通过政府财政补助、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引导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等多种方式,解决农村养老金不足的问题。
3.2 倡导多元化养老模式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倡导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包括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等。
农村地区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选择。
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养老服务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资金缺乏: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所需的资金相对不足。
这导致养老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困难,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 人才短缺: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包括养老护理人员、康复师等。
这导致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3.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农村地区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居住和照料需求。
老年人面临居住环境差、服务不便等问题。
4. 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由于缺乏监管和标准,一些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存在服务态度差、管理混乱等问题。
为解决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务。
2. 建设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网络,包括建设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确保老年人有充足的照料和居住选择。
3. 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加强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养老护理人员和康复师等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4. 强化监管和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的监管机制和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检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5. 推动社区参与:鼓励社区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居家养老、社区互助等形式的支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6. 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老年人和家庭对养老服务的认知和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和利用养老服务资源。
7. 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养老金和相关福利,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提高养老生活质量。
8.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建设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日间照料中心、护理站等,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选择。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养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尽管国家政策在推进农村养老事业发展,但我国农村养老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便提高农村养老事业的水平与质量。
一、农村养老问题1.缺乏专业的养老机构由于我国农村人口较多,且集中在偏远地区,很多地方缺乏专业的养老机构,这就导致老年人无法享受到规范的护理服务。
此外,农村养老阶段需求差异大,机构难以满足多样化的老人需要,限制了养老服务的发展。
2.养老人员专业技术低农村养老人员普遍缺乏专业培训和养老知识,尤其是技术方面的不足。
加之大部分养老人员都是年轻人,他们不懂老年人的思维与需求,缺乏对老年人的认知和关爱,难以给老年人提供合适的服务。
3.缺乏政府资金支持农村养老机构建设规模较小,直接导致缺乏资金和设施。
而且现阶段很多农村养老机构都缺乏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的相关设施。
这无疑增加了老年人在生活、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二、农村养老建议1.加大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设,扩大服务范围为了解决农村养老范围不足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和对政策、法制保障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机构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扩大服务范围和水平,提高收养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多样化儿童需求。
2.养老机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养老机构应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让养老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掌握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需求,解决赡养老人痛点,提高赡养质量,达到老年人愿意入住的程度。
3.加强政策支持,提高社会环境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养老机构建设的帮助力度,制定相关的税收、补贴、奖励等政策扶持,支持社会机构开办农村养老机构和医院,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养老产业,提高社会环境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结论:农村养老事业是一项常年性、基础性的公共事业,相信它的发展无论是对农村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相比城市,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就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1.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年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5%,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而农村老年人口相对城市更为集中,养老问题更加严重。
2. 缺乏养老保障相较于城市,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相对薄弱。
农村的养老金连续性、政策性、以及养老机构建设与运营长期以来都面临不小的困难。
许多农村老人没有稳定的养老金来源,更加依赖后代的赡养。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年轻人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3. 养老服务设施滞后农村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城市也显得滞后。
大多数农村缺少专业的养老院、医院等养老设施,老年人的养老生活面临许多困难。
尤其是在对照护和照料方面,农村老人更加需要相关设施的支持。
1.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应当在农村加强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确保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金。
可以通过政府资助、公私合作等方式,逐步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让老年人有稳定的养老金来源。
也可以适当提高农民养老保险的补贴水平,提高农民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和充分性。
2.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应当积极加强农村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养老院、医院、日间照料中心等。
政府可以通过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入这方面的建设。
还可以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资,提高设施的服务水平和覆盖面。
3. 倡导多代同堂应当倡导多代同堂的家庭模式,提倡尊老敬老的传统价值观。
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宣传和政策倡导,引导年轻人回归农村,与老人共同生活、互相扶持。
也要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让有能力的子女更多地履行赡养责任。
中国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养老金问题:1.问题:农村居民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2.对策:加大对农村养老金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待遇,并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以农村土地为抵押的养老贷款制度,帮助农村居民解决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医疗问题:1.问题:农村居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疗费用较高,就医难度大。
2.对策:加大对农村医疗资源的投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农村居民就医负担。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农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
三、居住环境问题:1.问题:农村居住环境差,缺乏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不利于居家养老。
2.对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
鼓励农村居民进行住房改造和农村产品加工,增加收入来源,改善居住条件。
四、社会关爱问题:1.问题:农村居家养老中缺乏社会关爱,造成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孤独。
2.对策:加强社会关爱力度,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关爱活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陪伴和支持。
建立老年人健康咨询热线和互助活动中心,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心理和社交支持。
五、养老服务问题:1.问题: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缺乏,服务品质低,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养老需求。
2.对策: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支持力度,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品质。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养老服务领域,为农村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解决中国农村居家养老问题需要政府投入和社会关爱的双重力量。
只有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概述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农村地区在养老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缺乏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在城市,各类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如养老院、康复中心等广泛存在,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照护和支持。
然而,在农村地区,这些专业机构极度匮乏。
很多农民无法享受到适当的医疗保健和日常照料。
解决办法:建设更多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其中。
此外,可以通过改造空置或待建楼宇来扩大现有专业机构的规模和能力,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财务困境影响居民储蓄农村地区普遍收入较低,居民储蓄能力有限。
许多农民在没有足够存款的情况下进入养老年龄,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解决办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和改进医疗保险政府应设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并提高取得资格的标准。
此外,政府还应推动农村居民参与社会统筹基金计划,以缓解财务压力。
三、社会关爱和精神寄托不足除了物质需求之外,老年人也需要社交互动和精神寄托。
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家庭分散、邻里关系淡漠等原因,很多老年人面临着孤独和忧郁。
解决办法:鼓励社区参与关爱行动政府应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培训课程,以提高老年人的社交圈子,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获得支持和帮助的平台。
此外,鼓励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关爱活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四、敬老文化缺失和道德风险增加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代农村社会中,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农村地区敬老文化逐渐丧失。
解决办法:加强教育和宣传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敬老主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学校、媒体和社区应共同努力,营造尊重老年人的氛围。
此外,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以树立榜样,引导广大群众尊重和关心老年人。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让位于现代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农村地区因为养老资源匮乏、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农村养老问题的表现、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表现1. 养老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缺乏养老院、医疗设施等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
2. 养老服务不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少且质量不高,服务内容单一,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特殊养老需求。
3. 养老观念落后:农村地区存在着比较传统的养老观念,很多老年人更愿意与子女同住而不是选择居家养老或者入住养老院,这样增加了子女的压力。
1.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养老资源的建设相对滞后。
缺乏资金和投入成为制约农村养老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人才流失问题:随着大量年轻人的外出务工,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减少,养老人口比例的增加给农村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3. 养老观念的转变:由于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更愿意与子女同住,仰赖子女来照料养老。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养老观念开始逐渐转变,老人们更希望能够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1. 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养老设施:政府需要加大对养老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养老院、医疗设施等养老服务设施,提高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
2. 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内容:养老院不仅仅需要提供基本的日常照料,还需要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如文化娱乐活动、健康管理等,满足老年人更广泛的养老需求。
3. 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政府可以与社会组织、企业等合作,共同开展养老服务。
多方合作可以互补养老资源,提供更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4. 宣传普及养老理念:通过媒体、宣传等手段,普及现代养老理念,引导农村老年人逐渐接受现代化的养老观念,鼓励他们更多选择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农村养
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养老设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相对城市来说较为落后,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二、养老服务不足。
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相对城市来说较为匮乏,老
年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养老经费不足。
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普遍收入较低,养老经费不足,无法满足日常生活和医疗保障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养老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的投入,建设更
多的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设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二、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大养老经费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经费投入,提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四、鼓励家庭养老。
政府应加强对家庭养老的政策支持和宣传,鼓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减轻政府的养老负担。
五、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投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减轻养老负担。
总之,农村养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老年人口众多,但由于长期的农业劳动和低收入水平,养老保障不足,很多老年人面临着生活困境。
以下是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问题:
1. 养老保障不足。
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主要依靠家庭、亲戚和朋友的支持,但随着农村人口外流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这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 养老设施缺乏。
农村地区养老设施匮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3. 养老服务质量不高。
由于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普遍较低。
对策建议:
1. 改善养老保障制度。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多层次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补贴和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养老保障水平。
2. 加强养老设施建设。
政府应该增加投入,加快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发展各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
3. 培养养老服务人才。
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发展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
4. 加强社会关爱力度。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关爱
和支持,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和精神慰藉。
农村养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养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目前,农村养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养老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和服务相对欠缺,养老院的数量有限,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另外,由于人口外流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缺乏养老人员,导致养老服务人员稀缺。
第二,养老待遇低下。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困难,农民的养老金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养老的基本需求。
农村养老金发放不及时、不公平的问题也普遍存在。
第三,养老理念陈旧。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多子女养老的观念,这使得老年人依赖子女,期望子女供养,而不愿独立选择养老方式。
这种观念的固化导致农村老年人普遍面临独居、孤独、贫困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的投入。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院,提供更多优质的养老服务。
同时,建立养老设施与医疗、运输等基础设施的连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便利性。
其次,提高养老待遇水平。
政府应适时提高农村养老金标准,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建立健全养老金发放机制,保证养老金的及时发放和公平分配。
第三,推广新型养老理念。
倡导农村老年人主动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养老观念。
同时,提供智能化的养老服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养老生活。
最后,加强农村养老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
通过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意识,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鼓励大学生和退休人员等优秀人才到农村开展养老服务工作,增加养老服务的人员资源。
综上所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和改变观念,才能为广大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农村养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目前,农村养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养老资源不足。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现状1、家庭养老负担重。
由于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许多农村老人只能依靠家庭的帮助和支持来度过晚年。
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和子女的外出打工,很多家庭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很难承担起老人们的生活和医疗费用。
2、养老服务设施缺乏。
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养老服务设施相对薄弱,许多农村老人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或者养老院可以依靠,只能在家中度过晚年,面临着孤独和生活上的困难。
3、养老服务质量不高。
目前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质量普遍较低,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老人们的需要,很多养老机构和养老院设施简陋,医疗保障和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也不够完善,老人们的精神和生理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解决建议1、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农村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同时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村老人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并加强对养老保险机构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老人们的保障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2、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高养老机构和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发,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源的作用,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
3、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应该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院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的满足度。
同时,应该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为老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照顾。
4、加强家庭养老支持。
应该加强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和保障,提高家庭养老质量和效果。
同时,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让子女刚好的尽到养老的义务和责任。
5、加强农村老年人生活教育。
鼓励老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文化娱乐,增加老人们的社交圈和生活乐趣,提高老人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农村养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导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乡村人口的持续流失,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养老事关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幸福和安康,也事关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目前农村养老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解决。
以下将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养老设施不足、医疗保障不完善、贫困老人问题、子女支持问题等方面,分析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目前,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不够完善。
很多农村老年人缺乏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面临疾病和养老的巨大压力。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自身的经济条件相对较为薄弱,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的原因所致。
因此,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首要任务。
首先,应该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和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拨款,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
其次,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政府可以引进专业机构,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和咨询,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最后,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和普及。
政府可以开展农村社会保障知识的培训和宣讲活动,提高农村老年人对社会保障政策的认知和理解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福利。
二、养老设施不足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相对不足,老年人缺乏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和优质的养老服务,给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的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拨款和引进社会资本,提供资金支持,兴建更多的养老院、敬老院和高龄人才公寓,提供符合农村老年人需求的养老场所。
其次,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机构、企业和个人投资养老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促进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多元化。
最后,应加强对养老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政府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对养老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和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中国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居家养老问题愈加突出。
传统的大家族式养老模式逐渐式微,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但是受限于农村落后的经济条件和社会保障水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相对突出。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农村居家养老的问题1.1 生活条件落后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老人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
农村居家养老环境艰苦,房屋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便利度不高,这给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1.2 子女照料难度大由于农村人口外流,且年轻人更倾向于城市发展,导致老人子女照料难度加大。
很多农村老人孤独生活,缺乏子女的照顾和关爱,社会支持体系薄弱。
1.3 缺乏医疗保障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普遍较差,老人看病难、看病贵。
虽然国家出台了政策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但由于基础设施和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配,依然存在用药不足、就医困难、医疗费用高等问题。
二、农村居家养老的对策2.1 政府加大投入,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政府在农村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居住环境。
加强对农村房屋、水电暖气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维护,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2.2 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
组建志愿者团队,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家务帮扶、心理慰藉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3 加强医疗保障政策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就医便利度。
加强农村老年人的医保覆盖,降低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三、农村居家养老方案的推广3.1 发挥家庭养老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农村老年人依靠家庭养老,鼓励家庭成员关心爱护老人,传承家庭美德和传统文化,共同照顾和关爱老年人。
3.2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增加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生活照料等服务项目,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现状分析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然而,农村养老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医疗保障不完善、服务供给不足、养老设施缺乏等,并且还面临着经济困难、留守老人孤独等特殊情况。
二、问题分析1. 医疗保障不完善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医院少且分散;医保制度覆盖率低且报销比例较低;贫困户因为经济困难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医疗补贴和保险待遇,导致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2. 服务供给不足相比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相对完善的情况,在很多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机构与设施的建设滞后,专业护理人员及康复师等专业力量缺乏。
老年人缺乏足够的社交活动和娱乐休闲活动,导致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3. 养老设施缺乏农村地区养老设施严重不足,没有足够数量且质量上乘的养老院。
即便存在养老院,也常常面临床位不足、设施简陋等问题。
这使得农村老人无法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全面照顾。
4. 经济困难及留守问题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很多农村家庭并不能承担高额的养老费用,而传统的“子女养老”模式也随着人口流失、外出务工等现象的增加而削弱。
此外,很多子女因为工作等原因选择离开农村留在城市工作生活,导致大量农村老人长期单独生活。
三、解决方案与建议1.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与改造投入。
同时提高医保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减轻群众医疗负担,确保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加强养老服务供给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养老机构建设,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
同时加大对专业护理人员及康复师等专业力量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
3. 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地区的养老院数量,并提高设施、管理水平。
政府可以采取扶持措施,鼓励企业或社会组织投资兴建养老院,并适当降低相关的土地租金等费用。
4. 加强经济支持与留守关爱加大对农村特困家庭的救助力度,健全低保制度和扶贫政策。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加剧。
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覆盖面窄。
中国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完善,导致许多农民老年人在没有充足的经济来源支持下过着贫困的生活。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参加过养老保险,或者参加了养老保险但是领取的养老金金额非常低,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二、缴费方式不合理。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相对单一,大多数是按照定额缴费,而这种缴费方式导致了有工作的人无法缴纳足够的养老保险费用,从而难以享受到足够的养老金。
三、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比较滞后,导致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部分地区的养老保险资金使用不够规范,存在浪费、滥用等问题。
四、资金来源不够充足。
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给予的补贴和农民的个人缴费,然而由于农民收入的不稳定,导致他们难以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直接导致了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不够充足。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一、完善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
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鼓励更多的农民老年人参与养老保险,确保每个农民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养老保险的福利。
二、优化缴费方式。
改革现有的养老保险缴费方式,逐步引入多元化的缴费方式,包括按比例缴费、个人账户缴费等,使得农民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进行养老保险的缴费,保障了他们在老年时能够获得合理的养老金。
三、健全管理体制。
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严格规范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杜绝资金浪费和滥用的现象,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和稳定。
四、增加资金来源。
通过政府给予更多的补贴、逐步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等方式,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确保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得到足够的补充,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只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合理的对策,就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变得更加完善,确保农民老年人的生活得到充分的保障。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和年轻人的离开,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对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1.养老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比城市地区要差很多,包括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医疗机构等。
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和设施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会加重他们的身体负担。
2.金融保障不足:农村地区的社保制度不完善,加上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单一,很难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
还有一些老年人因为没有劳动能力,很难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3.家庭责任过重:在农村,家庭成员对老人的照顾承担得比城市人更多。
但是随着年轻人的离开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一些老人的家庭关系越来越单薄,导致他们的精神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二、农村养老解决对策:1.加强养老设施的建设: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的投入,完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和设施。
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医疗机构等设施的建设应逐步实现全覆盖。
2.提高老年人的金融保障:政府要优化社保制度,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
此外,可以鼓励老年人开展农村经济活动,提高他们的收入来源。
3.强化社会责任:社会各界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和支持,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
一些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志愿服务,帮助老年人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4.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生活:通过社区活动和组织,老年人可以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相应的场所和活动,鼓励老年人参与。
5.传承和分享生活智慧:老年人经过多年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了许多生活智慧。
可以组织一些老年人互相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良好风俗。
以上是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的一些探讨。
我们应该认清农村养老问题的严重性,采取有力措施,为农村老年人创造更好的养老条件,让他们晚年生活无忧。
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
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三世同堂模式逐渐不再适应,农村养老困境日益突出。
本文将介绍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农村养老问题寻找一条可行的出路。
二、农村养老问题现状1.老龄化程度加剧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老龄人口的增加,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加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老龄人口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而由于子女纷纷外出工作,留在农村的老人往往无人照顾,这给农村养老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养老设施不足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相对较少,设施不完善。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合适的养老院和护理机构,给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十分稀缺。
老年人只能依靠自己或者孩子在家中照料,这给老人和子女们带来许多困扰。
3.养老金水平低相对城市,农村的养老金水平普遍较低。
一方面,农村人口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养老金的标准也较低。
另一方面,农村税费负担较重,养老金发放时会扣除一定的税费,导致最终发放到老人手中的养老金较少。
这使得农村老年人在养老期间的生活十分困难。
三、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方案1.建设养老设施政府应加大力度,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的建设投入。
建立一批适合农村老年人居住的养老院和护理机构,提供定期体检、健康指导和紧急救援等服务,给农村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养老环境。
2.推进医养结合加强医疗、养老、康复环节的协同发展,推进医养结合。
通过在养老院内设立医疗机构、开展健康管理和康复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医疗、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通过加大政府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对老年人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
4.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农村养老金的支付水平,降低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养老问题关于农村养老,许多地区没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已建立的地区也存在很多缺陷,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体现出来。
(一)老龄化加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
据统计,2000年中国农村8.33亿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估计占7.36%,到2030年6.64亿农村人口中,65岁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7.39%为1.29亿。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覆盖对象有缺陷。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农村。
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
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1998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4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不到村民委员会总数的20%.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4亿人,所以很有必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
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
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带。
(三)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的功能被削弱了。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中国农村根深蒂固,家庭赡养一直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
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色的农业社会中,生产技术基本稳定,社会分工程度很低,“子承父业”高度概括了上下两代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种稳定的世代交替,能在家庭内部自然的完成赡养老人的职能,并形成相应的道德规范。
但是随着以社会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到来,这一自然稳定的关系就被打破了,“子承父业”不复存在,父子两代除了血缘关系和未成年时的抚养关系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关系。
子女的劳动技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劳动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为此往往必须离开生养之地、离开父母。
(四)农村养老难于完全依赖土地保障,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到1998年,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其中纯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2.9%。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大约40%来自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1/4左右来自劳动收入。
来自转移性与财产性的收入约占纯收入的5.7%.由此可见,来自土地的农业收入已难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以之养老更是奢望。
有的农民已经摆脱土地的束缚,参与到现实的社会保障中。
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
(五)贫富差距逐年拉大,为今后的社会发展埋下了隐患。
农村的发展一年不如一年,城市的发展却一年比一年好。
农村和城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在出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后基本上是不闻不问。
有项调查表明,进城务工者中有82.4%的单位不为其交纳养老保险,比“城里人”(46.1%)高出很多,由此表明,进城务工者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整体水平很低。
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力度应加大,应该维护社会公正,切实地保障农民权益。
(六)资金筹集与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化、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考虑到今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进入老年期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现在交纳的数额很少的养老保险金,就会出现养老保险养不了老,保不了险的情况。
2.关于筹集资金,许多贫困村民无法投保,而少数村、乡干部利用职权、巧立名目、利用公款为自己投保,养老保险成了这些人为自己谋私利的工具,影响了养老保险的运行和群众投保的积极性。
一些地区还出现了强制保险例如,不交纳保险金就不许领结婚证等等。
3.筹集的养老保险金不能专款专用,少数地方以种种借口,擅自挪作他用,引起风险,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最终必将影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
4.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
集体没有真正的负起责任来。
5.基金的管理级别太低,不能使基金有效地保值增值。
形成因素: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形成是多年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积淀的结果,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面将讲述其中的两个比较基本的因素。
(一)农村经济落后是导致养老保险最基本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农业本身是第一产业,创造生产力的效果没有其他产业那么明显,所以国家对其管理与监督的力度不够。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发展主要在农村,国家的管理可能会因管理层级太多而导致管理的失灵。
所以,由于农业产业的弱势,在刚刚实行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国家就制定了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政策。
(二)立法的滞后。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只有1992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
国家没有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法律做出调整。
开展条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5]51号)中,明确规定了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
即:"农民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
"基本原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形式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自我保障为主,集体(含乡镇企业、事业单位)调剂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政府组织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主要特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金筹集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明确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责任,突出自我保障为主的原则,不给政府背包袱;二是实行储备积累,建立个人帐户,农民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于个人所有。
个人领取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个人缴费的多少和积累时间的长短;三是农村务农、经商等各类从业人员实行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便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四是采取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所决定的过渡时期的工作方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将逐步加大政府推动的力度,以体现社会保险的特性。
对象权益:保险对象的权益有:1)投保人在交费期间身亡者,个人交纳全部本息,退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
2)投保人领取养老金,保证期为十年。
领取养老金不足十年身亡者,保证期内的养老金余额可以继承。
无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者,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支付丧葬费用。
领取者超过十年长寿者,支付养老金直至身亡为止。
3)保险对象从本县(市)迁往外地。
若迁入地尚未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将其个人交纳全部本息退给本人。
4)投保人招工、提干、考学等农转非,可将保险关系(含资金)转入新的保险轨道,或将个人交纳全部本息退还本人。
改革与完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的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
即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各地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缴费能力的不同适时、适当地建立农村养老保险。
只有当地区经济的总体实力能够提供剩余积累,而且从积累中提取的资金用于社会养老保险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当前的生活消费没有影响时,建立社会保险才具有可能性,在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时就谈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是不现实的。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与其他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原则。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自我保障层次:家庭保障,体现为成年子女对老年人“反哺”;个人储蓄,以青壮年时的个人储蓄养老;土地保障还可以发挥其有益补充作用。
政府负责层次:财政与政策支持;集体保障层次,传统的或新型的经济组织给予补助。
3、区别对待原则。
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管理。
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应该灵活对待,能够纳入到城镇中参加养老保险的尽量纳入城镇的养老保险体系,提前与城镇的养老保险体系衔接;不能纳入的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4、循序渐进原则。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逐渐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第二,资金的筹集在现阶段坚持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财政与政策支持。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集体和国家支持的份额逐渐减少。
第三,逐渐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衔接,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第四,现阶段应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与家庭养老等保障制度相结合,今后慢慢过渡到完全的以社会养老保险解决养老问题。
制度设计1、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归根结底是“钱”的问题,资金短缺成为农村养老保险的瓶颈。
所以要好好规划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作。
(1)资金的筹集渠道基金的筹集现阶段坚持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财政与政策支持。
个人交纳是主要部分。
现在农民的经济收入不宽裕,要保证每次资金的交纳,必须提高农民的供款能力。
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比如进城打工,增加收入;自主成立合作经济组织等。
合作经济组织正要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生活中富有生命力的主体,农民增收创业的新起点,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点。
如果个人的经济确实存在困难,农村信用社可以贷款给这些农民来提高投保能力,从而落实个人交纳的部分。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主要针对乡镇企业,集体提供的补助部分可以税前列支;其次国家可以从财政中拨款,给予农村一定的补偿;对于农业各税应该予以减免,减轻农民的负担与从土地上获得收益的难度。
另外,还可以发行农村养老保险特种国债。
但是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隐性债务”问题也需要解决,因此要与此协调,所以,国家的支持更多表现为政策支持。
(2)交纳养老保险金时的灵活掌握考虑到农村家庭收入的不平衡性,保险费的交纳标准实行高中低多档次。
由于农民收入的灵活性多样性,很难进行考核和计量,而且农民收入是以年为时间单位的,要到年底才进行结算,档次的划分不与农民的个人收入挂钩,而是以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为基数,并根据其变化加以调整,以保证养老保险费用分担的均衡和养老金的保障能力。
(3)基金的运行与保值增值现在农民的投保积极性不是很高,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可以说是吸引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途径。
现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和运营的现实,不仅形成了过度分散管理带来的不合理管理费用和基金被挤占挪用的风险,而且投资形式单一,只是储蓄的形式,但是现在国家为了拉动内需,不断的下调利率,利率已经低于物价的上涨指数,实际上基金得不到增值反而是贬值,最终使养老保险基金“缩水”。
基金由地市级统一管理,应该是更为合理的安排,建立合理的保险基金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