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B )。
A 价格水平下降B 收入增加C 储蓄增加D 利率提高2.消费—收入图中的收入均衡点是( C )。
A 储蓄等于消费B 消费等于投资C 收入等于消费D 储蓄等于收入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 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 000元时,其消费为6 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 )。
A 2/3B 3/4C 4/5D 1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D )。
A.大于1 B.小于1的正数C.零 D.等于15.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是( D )。
A.大于1的正数 B.小于1的正数C.零 D.等于16.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 )。
A.边际消费倾向 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C.平均消费倾向 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7.在自发消费为正数的线形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 A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等于零8.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D )。
A 自发性消费B 总消费C 收入D 储蓄9.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C )。
A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B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 GDP和储蓄S都下降D 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10.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平均储蓄倾向为0.1,那么,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水平为( D )。
A 770亿元B 4300亿元C 3400亿元D 7000亿元11.投资乘数的公式表明()。
A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B 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C 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D 边际消费倾向始终大于112.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 增加( )。
审计师-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二章财政政策分析
审计师-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二章财政政策分析[单选题]1.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被称为:A.市场混乱B.市场失灵C.市场失控D.市场无序正确答案:B参考(江南博哥)解析: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即存在市场失灵。
[单选题]2.下列会对民间机构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政府行为是:A.增发货币B.发行公债C.发行股票D,增加出口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公债收入(公债的利息)不征税,因而发行公债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对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起调节作用,即所谓的“挤出效应”。
[单选题]3.政府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是:A.公债B.税收C.非税收入D.政府性基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一般占经常性公共财政收入的90%左右。
[单选题]4.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属于: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政府投资性支出D.社会消费性支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
[单选题]5.在财政支出中,行政、教育、卫生等部门的事业经费支出属于:A,生产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政府投资性支出D,社会消费性支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各部门的事业经费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中的社会消费性支出。
[单选题]6.“显示社会公平的标准,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描述的是下列哪项的主要问题:A.经济稳定与发展B.保障充分就业C.优化资源配置D.收入分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显示社会公平的标准,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掌握“财政的职能”知识点。
[单选题]7.下列各项财政收入中,具有无偿性和强制性的是:A.税收B.公债C.公共收费D.国有资产收益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税收的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知识点。
[单选题]8.下列关于挤出效应的表述,正确的是:A.挤出效应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作用最明显B.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政府支出引起利率下降的幅度C.政府支出引起的利率变化与挤出效应是反向关系D.挤出效应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作用最明显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选项B,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政府支出引起利率上升的幅度;选项C,利率上升高,“挤出效应”就大,反之,就小。
宏观经济学第一二章习题
宏观经济学第一、二章测试题一、判断题()1.微观经济学中的成立的命题完全可以推而广之在宏观经济学中成立。
()2.资源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之间分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3.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只不过研究角度不同而已。
()4.企业的利润总额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企业社会保险税、企业未分配和股东红利。
()5.期末的资本存量减去期初的资本存量等于净投资。
二、单选()1.宏观经济的研究包括下列哪些课题。
A.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经济周期B.经济总表现的微观基础C.一些经济取得成功而另一些经济则归于失败的原因D.为实现经济目标,可以制定经济政策以增加取得成功的可能性()2.“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点在于。
A.都必须由模型中不包括的关系决定 B.内生变量是确定的,而外生变量则不是C.外生变量值由模型外部决定而内生变量的值由模型内部决定C.外生变量由模型内部决定,内生变量由模型外部决定()3.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部著作是。
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B.大卫·李嘉图的《赋税原理》C.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D.凯恩斯的《通论》E.萨缪尔森的《经济学》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 。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5、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B.将各生产要素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C.将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D.把购买最终产品所支出货币价值加总6、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 )。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7、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 )。
A、投资 = 储蓄B、投资 = 消费C、储蓄 = 消费D、总支出 - 投资 = 总收入 - 储蓄8、以下 ( ) 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2020年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政策与规划》教程讲义-第一部分经济基本理论第二章宏观经济管理
2020年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教程讲义-第一部分经济基本理论第二章宏观经济管理第一部分经济基本理论——第二章宏观经济管理1市场经济2宏观经济学基础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宏观经济管理01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中价格主要由供给和需求决定,并通过价格引导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
第一小节: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购买意愿支付能力大学生√×土豪×√需求√√2.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如何影响?)(1)消费者偏好。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而言)。
(3)产品(或服务)价格。
(4)替代品的价格。
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就会把其需求转向替代品,从而使替代品需求增加,被替代品需求减少。
(5)互补品的价格。
在互补商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数量降低,另一种商品需求数量也会降低。
(6)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反之则推迟购买。
(7)其他因素。
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等。
3.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一般情况下,需求数量和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价格和需求数量之间这种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构成需求规律,反映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作需求曲线。
【2013年考题】在相互可替代的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变动的规律是()。
A.替代品价格上升,被替代品需求减少B.替代品价格上升,被替代品需求增加C.替代品价格变动,被替代品需求不变D.无稳定的变动规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就会把其需求转向替代品,从而使替代品需求增加,被替代品需求减少。
【2012年考题】如果A商品的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必然要引起B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则说明A、B两种商品是()。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导论1、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的总体行为。
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采用总量分析法。
它解决的主要中心问题经济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
宏观选择题库
第一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GD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2、从总支出核算GDP包括()A、工资支出B、缴纳税金C、消费D、储蓄3、从总收入GDP包括()。
A、卖旧房所得B、卖粮食所得C、卖土地所得D、储蓄4、最终产品包括()A、钢筋B、水泥C、钳子D、稻谷5、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A、投资=储蓄B、投资=消费C、储蓄=消费D、总支出-投资=总收入-储蓄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收入()。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7、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8、石油的生产不能按下述()方式计入GDP。
A、石化企业购买石油支出B、石化企业存货增加C、石油企业存货增加D、出口9、当年计入GDP的消费支出大于当年生产的消费品,表明()。
A、购买了旧货B、购买了库存产品C、当年产品出口增加D、统计错误10、假设当年生产消费品的产销率小于1,未销售的消费品按下述口径计入GDP。
()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净出口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DP和GNP都是流量概念B、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C、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D、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12、净出口是指()。
A、进口减出口B、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D、出口减进口13、某地区年人均GDP大于人均GNP,这表明该地区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地区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1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家电B、经纪人为一套二手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C、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15、在短期内,居民以下哪一部分的数额会大于可支配收入()。
A、储蓄B、消费C、所得税D、转移支付1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目录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 (1)第二节核算GDP 的两种方法 (2)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3)第二节跨期消费理论 (6)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对 GDP 概念的理解1.一国或一地区:是地域概念,不是国民概念GDP 包含本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及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某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 包括本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和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 与GDP 关系:GNP = GDP +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GDP +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2.一定时期内:是流量,不是存量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的变量。
3.是本期生产的,不是销售的4.是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5.既包括商品的价值,也包括劳务的价值6.市场价值7.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习题演练】1.(判断)一家企业去年的存货到今年还没有卖出去便发生了腐烂,这导致今年的G DP 下降。
()2.(单选)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单选)下列()应该计入G DP。
A.新旺面包厂进货2吨面粉B.家庭主妇莉莉求便宜,到批发市场购买了 200 公斤面粉,打算放着慢慢用C.小张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了奇虎 360 公司的2 万股股票D.以上各项都不计入GDP第二节核算G DP 的两种方法一、支出法(一)支出法的含义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曼昆《宏观经济学》 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讲稿第一篇宏观经济变量第一章总产出一、总产出核算的指标1.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1)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地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GNP在统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第一,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作为生产投入品,不能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第二,GNP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第三,GNP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GDP与GNP的关系是:GDP = 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2.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
它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3. 国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
它入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
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
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4. 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
它是国民收入进一些必要的调整后形成的一个指标。
最主要的扣减项有: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最主要的增加项有: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如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补助等。
5.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各级指标之间的关系是:GNP或GDP减折旧;等于——NNP或NDP减间接税;等于——NI减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加转移支付;等于——PI减个人所得税;等于——DPI二、总产出核算的方法1. 收入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的收入进行汇总。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生活中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案例1: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没有GDP这个发明,我们就无法进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
贫穷与富裕的比较,我们就无法知道我国的GDP总量排在全世界的第4位,低于美国的5倍多,没有GDP我们也无法知道我国人均GDP在2005年已超过1300美元,低于美国和日本的35多倍。没有GDP这个总量指标我们无法了解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
美国罗伯特?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弟)“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这句话就是他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对GDP这个经济指标的批评。他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的这段颇受经济学家的重视。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案例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
因此GDP就像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你要判断一个人在经济上是否成功,你首先要看他的收入。高收入的人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一国的整体经济。当判断经济富裕还是贫穷时,要看人们口袋里有多少钱。这正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作用。GDP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的秘诀在于这两件事实际上是相同的。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是为什么呢?一个经济的收入和支出相同的原因就是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如你雇一个小时工为你做卫生,每小时10元,在这种情况下小时工是劳务的卖者,而你是劳务的买者。小时工赚了10元,而你支出了10元。因此这种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做出了相同的贡献。无论是用总收入来衡量还是用总支出来衡量,GDP都增加了10元。由此可见,在经济中,每生产一元钱,就会产生一元钱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第一、二章练习题答案
第1, 2章习题一、判断1、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表现,以及政府如何影响这一表现。
(√)2、凯恩斯学派倾向于赞同自由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不提倡政府在促进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3、古董商出售一幅古字画的收入应被计入其所在国家的GDP内。
(×)4、经济中所生产的产量翻了一番,则名义GDP也相应的翻一番。
(×)5、在考虑政府和对外贸易的四部门经济中,若一个国家的消费增加200亿元,则其GDP 也增加200亿元。
(×)6、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
(×)二、单项选择1、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消费问题时,所关心的是(B)A.消费者具体购买的是什么B.消费者的各种支出进行加总而得到的一个总量C.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能否得到满足D.消费者的总群体的大小2、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D )A.当期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B.导致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C.导致一个国家经济波动的原因D.一国居民生活的普遍幸福3、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长期增长理论重点阐明生产能力的增长B.在长期内,生产能力看成是既定的。
产量取决于总供给,而价格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C.短期内,价格水平不变,产量取决于总需求水平D.短期内,失业水平取决于总供给水平4、下列哪一项包括在GDP里?(A)A.顾客在餐馆支付就餐费B.一家工厂购买一栋旧厂房C.一供应商向制造个人电脑的公司出售电脑芯片D.一消费者从旧货市场买进一辆汽车5、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GDP里?(C )A.兴建一座商场B.政府公务人员的工资C.购买土地D.购买一台全新的洗衣机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中国公民决定购买一辆日本产的轿车,对中国GDP的影响是( C )A.GDP上升B.GDP下降C.GDP不变D.不能确定7、下列哪一项叙述不正确( A )A.GDP减去GNP的差额是本国居民在国外所获得的净收入B.国内生产净值加上折旧等于国内生产总值C.可支配收入(YD)等于消费(C)加上储蓄(S)D.可支配收入(YD)等于总收入(Y)加上政府转移支付(TR)减去税收(TA)8、某飞机制造公司向空军出售一架飞机和向国外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分别属于支出中的哪一项?(C )A.投资和消费B.政府购买和消费C.政府购买和净出口D.消费和净出口9、如果名义GDP由20000亿上升到23000亿,且GDP平减指数由1.25上升至1.5,则(B )A.实际GDP上升B.实际GDP下降C.实际GDP不变D.每个人均恶化10、假设在一个经济中,政府购买为400亿元,净税收(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出)为300亿元,储蓄为300亿元,投资为250亿元,则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为(D )A.150亿元B.50亿元C.-150亿元D.-50亿元11、以某一年的名义GDP上升时,下面哪一项总是正确的?(D)A.真实GDP上升B.价格水平上升C.真实GDP和价格水平都上升D.真实GDP和价格水平有一个上升三、计算题1、假设以下数据是某个国家在一给定年份的国民收入账户中的资料。
第二章 第1课时 宏观辨物质——物质的组成、分类与转化
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6.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7.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8.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9.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0.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1.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1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相关计算。
14.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建议本章主要解决物质概念、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三大知识点,为后面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做好认知铺垫。
本章的编排逻辑顺序图解如下(本章共安排7课时)课时安排先总后分,先基础、再重难、后题型,按知识逻辑行文,符合一轮教学实际,环环相扣、步步提能。
第1课时宏观辨物质——物质的组成、分类与转化知识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与物质的组成(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物质: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 ⎩⎪⎨⎪⎧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辨析(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的解读(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宏观经济学_曼昆讲义第一章__宏观经济指标及第二章__经济增长理论
2021/4/7
36
八、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1、预期到的通胀的成本
(1)鞋底成本
(高通胀 高利率 货币需求量减少
更经常去银行取钱)
(2)菜单成本
(高通胀率使企业经常改变自己的报价,
2021成/4/7 本是印刷并发送新目录表)
37
(3)相对价格变动成本(资源配置中微 观经济的无效率)
面临菜单成本的企业不会频繁改变物价,
2021/4/7
15
由于C=Y-I 假设稳定状态下的资本存量为 K,则产出水平为f(k),稳定状态下的资 本存量是不变的,此时,投资等于折旧, 即I=δk
由此,整理得 C= f(k)-δk
C成为K的函数,要使C值最大,一阶导数等 于0,即f’(k)=δ
2021/4/7
16
从经济学意义来看,由于f’(k)代表资本 的边际产量,因此:当资本边际产量等 于资本折旧率时,经济发展就符合黄金 规律。位于最佳增长路径上。
Sf(k)=△k+nk+δk
2021/4/7
8
这表明:整个社会的投资(积累)可 用于三个部分
首先补偿每年折旧部分的需要
其次满足为新增人口配备人均资本量k 的需要(资本的变化)
再次如有剩余,人均资本量K就能得到 增加(资本的深化)
2021/4/7
9
4、 资本存量的增长与稳定状态
y=Y/L f(k) nk
财政赤字
借不到钱
唯一办法,印发钞票 恶性通胀
结论:通胀在任何地方是一种货币 现象,但恶性通胀的结束却是一种 财政现象
2021/4/7
41
十一、古典二分法
古典二分法是指实际和名义变量 的区别
古典理论认为:货币是中性的 即货币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
宏观经济学1-3章系统题库与答案
第一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 GDP和GNP2.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3.名义GDP和实际GDP4. GDP平减指数5.总投资和净投资6.政府购买7.净出口8.国内生产净值9.个人可支配收入10.储蓄-投资恒等式1.[解析]GDP又称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GNP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GDP和GNP的关键区别在于“国内”和“国民”。
前者所统计的生产者都在一国(地区)领土内,但未必是本国(地区)公民;后者所统计的生产者都是一国(地区)公民,但未必在该国(地区)领土内。
例如日本人在中国工作,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计人中国的GDP,却计人日本的GNP.2.[解析]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称为最终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称为中间产品。
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产品既可以是最终产品,也可以是中间产品,例如煤炭,卖给消费者家用时就是最终产品,卖给工业企业做燃料时则是中间产品。
3.[解析]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物价不同,名义GDP一般和实际GDP会有些差异,差异越大,说明基期到现期的物价变动越大。
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4.[解析]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它衡量现期一篮子物品相对于基年生产的那一篮子物品市场价格的差异。
计算公式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5.[解析]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以及存货)的支出。
由于资本在不断地消耗折旧,因此在每年的总投资里,有部分额度需要用于弥补当年的资本折旧,这部分投资是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称为重置投资,余下的部分,则称为净投资。
宏观经济学1-7章
宏观经济学1-7章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1.最早给宏观经济学下定义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歇尔C、夏皮罗D、萨缪尔森2.宏观经济学中讲到的商品总产量是()。
A、恩格尔系数B、基尼系数C、戴尔指数D、GDP3.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说法错误的是()。
A、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B、采用个体分析的方法C、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各种总量关系D、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变化规律4.CPI其实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的价格。
(√)1.2合成谬误和市场非出清1.下列关于合成谬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谬误中,每个人个体其实都是非理性的B、合成谬误中,总体等同于个体的叠加C、合成谬误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D、合成谬误是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2.现实生活中,银行挤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经济崩溃B、货币大量贬值C、社会谣言传言D、银行经营不善3.银行挤兑过程中,每个人其实是采取了一种理性的举动。
(√)4.微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总能找到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点,从而导致市场出清。
(√)1.3市场失灵和国家干预1.宏观经济学的发端是凯恩斯的著作()。
A、《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货币改革论》D、《论概率》2.属于宏观经济学观点的是()。
A、需求和供给能达到均衡而促使市场出清B、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干预C、市场组织应当是自由放任的D、市场应当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严格对立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4.从个体理性的角度来说,经济危机中大量牛奶滞销的最佳处理方式是尽快倒掉。
(√)1.4经济危机与反危机1.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增加的速率会()。
A、增加B、降低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2.不属于凯恩斯支出的经济危机产生的三大规律的是()。
A、产量边际成本递减规律B、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C、投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3.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会()。
宏观经济学第1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四)本课程的体系安排及研究内容
如何衡量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度量
基础
如何认识宏观经济
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
(核心内容)
决定 如何发展宏观经济
第4章 IS-LM模型
第5章 AS-AD模型 宏观经济问题 的解决措施 宏观经济问题
第6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7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8章 经济周期 第9章 经济增长
解决问题
分析方法
资源配置
个量分析
资源利用
总量分析
(二)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宏 观经济目标
【引例】
• 2013年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2012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 增长7.8%。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 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 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 1304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 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等等。 • 问题:这段公报描述了中国经济怎样的运行情况? 如何对经济运行进行评价呢?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
• 1.国民产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 有物品和劳务的总和构成了国民产出总量,它 反映了该国的生产水平和经济实力。衡量指标 有国内生产总值等。 • 2.就业与失业 • 劳动力人数是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 • 就业人数指全日制工作的成年人的数量。 • 失业人数指没有工作但却在积极寻找工作的成 年人的数量。
4.四类市场
•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国际市场。 • 在产品市场上,发生着对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 需求和供给; • 所有的货币资产都在货币市场上交换,储蓄在这 里转化为投资,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调节着资 金的供给(储蓄)和资金的需求(投资); • 生产要素市场是作为生产要素供给方的家庭和作 为生产要素需求方的企业和政府进行交易的地方; • 国际市场是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交易的地 方。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1-4章
第一章总产出二、分析与思考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来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失与本期生产无关。
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
GDP与GNP应该以后者,即本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
因为它是用来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或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一般中间产品在当期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
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旧。
7,不是。
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最终产品上。
8,不是。
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大,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
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
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有样本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1,解:Y = C + I + G + NXGN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NP= GNP-折旧NNP=16000-500=15500NI= NNP-间接税NI=15500-2000=13500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政府转移支付PI=13500+500=14000DPI=PI-个人所得税DPI=14000-(3000-2000)=13000第二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二、分析与思考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第二章
这里引入第一个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前提假设是价格水平保持固定不变,利率水平保持不变,利率水平保持不变代表着投资是固定值。
应用的分析方法是凯恩斯交叉图,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横轴是产出水平,纵轴是有效需求,与45度线交叉处是均衡产出水平,当处于不均衡状态时,调节机制是存货投资调节,与微观中的价格调节机制不同。
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受到当期收入的影响,收入越高,消费越大,但是收入变动程度要大于消费变动程度,也就是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但是在实际研究中,长期的平均消费倾向是一个固定值,这与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不符合,于是,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消费不仅收到当期收入水平的影响,也受到过去消费习惯和身边其他人的消费习惯的影响,棘轮效应,简单来说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们的消费水平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变高,但是不容易随着收入水平的下降而下降。
示范效应是指人们的消费水平容易受到身边的人的消费习惯影响,也就是存在所谓的攀比心理。
图像自己记得。
莫迪利安里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仅受到当期收入水平的影响,更受到人们一生的收入水平的影响,在年轻时,中年时,老年时,储蓄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生中的消费水平,强调的是储蓄的意义。
弗里德曼永久收入消费理论,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受到当期收入水平的限制,更容易受到永久收入水平的限制,所谓永久收入就是人们可以预计到达长期收入,后两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都很小,所以一次性的收入变动对消费没有影响,除非是永久性的收入变动才会导致消费水平的变化,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
一。
除了收入影响消费之外,还有利率影响,利率影响存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价格水平也会影响影响消费水平,当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同时变动时,按理说消费者消费水平应该是保持不变的,因为实际收入水平没有发生变动,但是人们的消费水平会发生变动,会增加,这就是所谓的货币错觉。
集中乘数,所谓乘数就是国民收入的变动程度和引起变动的这种因素的变动程度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