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复习纲要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师复习要点

中级经济师复习要点

中级经济师复习要点一、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GDP、CPI、PPI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和解读3.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工具4.经济周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5.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的关系6.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二、微观经济学1.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理论2.产出与成本关系理论3.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4.企业行为与市场效率5.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和政策分析6.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三、经济法基础1.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知识3.经济法规的适用和操作四、经济管理学1.管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2.组织设计与管理3.领导与决策4.经济管理与经济效益五、会计与审计学1.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2.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和程序3.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方法4.审计的基本原理和程序六、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3.资本结构与融资决策4.资本市场与股权融资5.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和管理七、货币银行学1.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银行业务和银行运作3.货币的发行与货币供应4.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5.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八、金融市场与投资分析1.金融市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金融制度和金融创新3.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4.金融衍生品与金融工程5.投资分析与投资决策九、国际经济与贸易1.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经济组织3.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理论4.贸易政策与关税配额5.国际经济合作与全球经济治理以上仅为中级经济师复习要点的概要,详细的复习内容需要根据教材和考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此外,复习中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要点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要点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要点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而不是个别经济单位;-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总量,如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统计分析和经济模型。

2.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指标:-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核心指标;-通货膨胀率衡量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失业率衡量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的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3.宏观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经济学的供给包括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等;-宏观经济学的需求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等。

4.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发展的不断波动和循环;-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阶段。

5.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量的扩大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长。

6.宏观经济学的货币和金融:-货币是社会交换的媒介,具有价值存储和价值尺度的作用;-金融市场通过提供资金的融通,促进经济的发展。

7.宏观经济学的政府政策:-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总量;-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总量;-结构政策通过改善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来推动经济发展。

8.宏观经济学的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福利有重要影响;-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9.宏观经济学的经济政策评估:-宏观经济学的经济政策评估通过研究政策的影响和效果来提供政策建议;-经济政策评估需要考虑不同的经济群体和宏观经济目标的权衡。

以上是宏观经济学的总复习要点,包括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指标、供给与需求、经济周期、经济增长、货币和金融、政府政策、国际经济关系以及经济政策评估等内容。

通过熟悉这些要点,可以对宏观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对相关的考试或研究。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以领土为统计标准,在本国国土范围内的财产和劳务获得收入计算在内的。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GDP是指最终产品的总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

2: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 GDP是指当年内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出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5: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6:GDP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最终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最终产品---劳务。

2.存货:视为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

(往年生产当年销售的不计,本年生产未出售的计入)3.最终产品: 一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的现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

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

4.中间产品:指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或现期生产出来的但是进入了其他产品或劳务的产品或劳务。

5.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的三个主要指标。

6.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的局限性:1.他不反映分配是否公平2.非市场活动得不到反映3.有些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

4.它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中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者获得的福利状况。

5.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GDP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7.GDP增长率:指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 GDP紧缩指数:是给定时期的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所有商品在基期与当期之间的价格变化情况。

9. 支出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0.支出法计算GDP公式:GDP=C+I+G+(X-M) C为居民消费支出,I为企业投资支出,G为政府购买性支出,X为出口,M为进口。

(完整word版)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三章简单国民经济收入理论1.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

(切线的斜率)平均消费倾向(APC):任一收入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

(原点与某一点的斜率)APC>MPC;y↑=>APC↓,MPC↓2.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量增加对收入的影响。

平均储蓄倾向(APS):任一收入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

APS>MPS;y↑=>APS↑,MPS↑APS+APC=1;MPS+MPC=1。

3.乘数: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 / 1-β| 负税收乘数kt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β/ 1-ββ<1,|1/1-β|>|β/1-β|平衡预算乘数ks=1.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均衡分析)前提:净投资是一个内生变量1.投资的决定:1.投资函数: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即使利率r为零时也有投资量,称自主投资。

i=i(r)=e-dr;d为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

2.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3.MEC曲线表明:i和r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4.投资边际效率(MEI)曲线:由于资本品供给价格R上升而被缩小了的r的数值成为MEI。

更精确的表明了i和r之间的关系。

(当R↑而r↓时MEC不可体现,而MEI可以体现)5.预期收益与投资: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如下:1.对投资项目的产出的需求预期:如果企业认为投资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未来增加,就会增加投资。

加速原理: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加速数,说明产出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

2.产品成本;3.投资税抵免:及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他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

6.风险与投资7.托宾的q说:企业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比,可作为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讲义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讲义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中级宏观经济学》讲义配套教材:中级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第四版)导论+短期篇第一章,世界之旅【危机】产出下降经济衰退→下调利率与减税+扩大需求→高消费与通货膨胀→高财政赤字→私人投资减少【欧洲高失业率】劳动力市场刚性(高救济水平、高最低工资、高劳保水平)、劳动关系恶化、不当宏观政策。

【欧元】削弱贸易壁垒、汇率变动带来的不确定影响、货币兑换成本;但是要求共同货币政策则无法适应各国不同经济状况。

【日本衰退】投资性泡沫,需求和产出下跌。

复苏方案:低利率,公共工程,减税,健康的银行体系。

经济学家通过模型解释世界,模型有两种变量,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第二章,本书之旅一、总产出【GDP】经济中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之和;是经济中一定时期内增加值的加总;是经济中一定时期内收入之和。

显示一国经济规模和平均生活水平。

【名义与真实】(按现期价格或者不变价格衡量)P t Y t=$Y t二、失业率【计算】u=U/L,L=N+U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没有工作并且正在找高失业率往往带来低劳动力参工率、更多丧失信心的工人退出劳动力。

对失业者福利有直接影响,亦是未有效利用资源的信号。

三、通胀率【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反映物价总水平变动。

【CPI】显示本国消费物品的价格水平,高通胀不会影响收入分配,但会导致扭曲及更多不确定性、让对未来的决策更加困难。

短期产出决定于需求,受消费者信心等因素影响。

中期产出取决于供给因素(资本存量、技术、劳动力规模和技能)。

长期产出受教育系统、储蓄率、政府质量。

第三章物品市场一、GDP的构成(总产出的确定):Y=C+I+G+X-IM+IS二、均衡1——供给与需求【物品总需求】Z≡ C+I+G+X-IM【总需求决定因素】假定同样商品,任何数量,市场封闭,Z≡C+I+G• C=C(Y D)=c0+c1(Y-T)• I=Ī,假定投资为给定外生变量,住宅和非住宅投资• G(与T都难以用规则表述),不含国债利息及转移支付均衡时供求相等,需求Z等于产出Y,产出Y等于收入Y(同属GDP的两种表现形式),收入决定需求Z·代数方法=乘数*自主支出乘数大于1,导致自主支出增加的因素都能导致更大的产出增加。

aavpha华中农大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

aavpha华中农大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

、|!_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华中农大经济管理学院《中级宏观经济学》结业考试复习纲要一、结合西方货币供求理论的观点,试述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我国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双重属性,首先认为它是一个外生变量,其次它也具有内生属性。

(1)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涵义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

它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

外生变量,又称为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它是能够由政策决策人控制,并用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一内生变量也就是认为: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直接控制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的变动是由经济体系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共同决定的,因此,货币供给量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只能是相对的。

从金融领域来看,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资产规模要受到存款的资产偏好和银行贷款、投资机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创造能力也会随着其贷款融资活动的增加而提高,而社会公众资产偏好导致的资产结构又是现实经济运行经常调整变化的结果,这就使货币供给的变化具有内生性。

力主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并不等于否认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有效性。

只不过货币资产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能力之间的替代性会大大地降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效应。

(3)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分析这种观点认为,货币供给量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以外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决定的;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外生变量;中央银行可通过发行货币、规定存款与储备比率等方式来控制货币供给量。

因而,中央银行只要确定了经济发展所需的合理货币需求量,然后再由中央银行供给适量货币,货币供需就能实现均衡。

如果货币需求量是合理的,则当货币失衡时,完全可以由中央银行通过政策手段的实施加以矫正。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科目要点汇总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科目要点汇总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科目要点汇总一、宏观经济学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关注的是经济总体的运行和发展规律。

2.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经济增长率等。

3.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需求与供给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

4.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用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二、微观经济学1.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主体,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和市场交互作用。

2.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价格弹性、边际效用等。

3.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市场结构理论、成本收益分析等。

4. 微观经济政策包括市场调节政策、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用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三、国际经济学1.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领域。

2. 国际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贸易顺差、汇率、国际收支平衡、跨国公司等。

3. 国际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国际收支平衡理论等。

4. 国际经济政策包括关税政策、汇率政策和跨国投资政策,用以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四、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1. 经济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在经济领域内的组织形式和规则体系。

2. 经济制度的主要类型包括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等。

3. 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的过程。

4. 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等。

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1. 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间经济联系不断加深、经济活动跨国界开展的趋势。

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包括国际贸易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等。

3. 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地理接近或具有相似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

4. 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自贸区、经济联盟和共同市场等。

六、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1.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衡量。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20200627213239)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20200627213239)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三章简单国民经济收入理论1•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

(切线的斜率)平均消费倾向(APC):任一收入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

(原点与某一点的斜率)APC>MPC ; y T =>APC J, MPC J2.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量增加对收入的影响。

平均储蓄倾向(APS):任一收入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

APS>MPS ; y T =>APS T, MPS TAPS+APC=1; MPS+MPC=1。

3乘数: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 / 1-B|负税收乘数kt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 B / 1- BB <1, |1/1-B l>I B /1-B I平衡预算乘数ks=1.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均衡分析)前提:净投资是一个内生变量1. 投资的决定:1投资函数: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即使利率r为零时也有投资量,称自主投资。

i=i(r)=e-dr ;d为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

2. 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3. MEC曲线表明:i和r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4. 投资边际效率(MEI)曲线:由于资本品供给价格R上升而被缩小了的r的数值成为MEI。

更精确的表明了i和r之间的关系。

(当R T而r J时MEC不可体现,而MEI可以体现)5. 预期收益与投资: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如下:1. 对投资项目的产出的需求预期:如果企业认为投资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未来增加,就会增加投资。

加速原理: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加速数,说明产出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

2. 产品成本;3. 投资税抵免:及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他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docx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docx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攻略单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 计算题 论述题第12章【GDP 核算方法】收入法:把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加总而计算出的GDPo=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 +折旧 +间接税 +金业转移支付核算范围:(1)要素报酬收入(2)厂商收入(3)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支出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牛产 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 (消费)+1 (投资)+G (政府支出)+ X (出口)一M (进口)生产法:按照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反映了 GDP 的来源,主要用 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来获得,依托的基木原理为增值法。

最终产品•中间产品 核算范围:(一)总产出;(二)中间投入(一);(三)增加值 【从GDP 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名义GDP ]:当年价格计算的GDPo【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不变价格的)慕年价格计算的该年GDPo 【GDP 折算指数】:GDP 折算指数=从NFP : Net Factor Income and Transfer Payments from abroad,本国从国外 得到的要素收入与转移支付净颔第13章【凯恩斯定律】假设一:两部门:企业、家庭(居民户)不存在政府,因而不存在税收与转移支付等因素;不存在对外贸易,因而也不存在进出口,生产、投资在企业,消费、储蓄在家庭假设二:价格不变短期内社会需求变动时先调整产量而非价格,也就是说资源存在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现象潜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水平不变,也就是最高生产能力不变假设三: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GDP、NDP、NI、PI、DPI 为同一概念【均衡产出(或收入)】是指与总支出(计划需求)相等的产出(收入):供给=需求。

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止好等于全体家庭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岀。

均衡产出公式:Y = C + I【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函数]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

又称“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在利率和价格水平都不变的条件下, 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独立地研究产品市场,实质上属于总需求 分析。因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由利率 联系起来的。
9
AE
简单凯恩斯模型
均衡点
表示国民收入曲线
IU>0
B AE = c + i
A
E
IU<0
45o
AE > y
( )生产方面:总产出、总收入,GDP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率 1 (2)就业方面:总就业量、失业人数 失业率 2.三大变量: (3)物价方面:一般价格水平,用CPI(消费价格指数) 通胀率
( )商(产)品市场 1 (2)劳动力市场 3.四大市场: 3)国内金融市场 ( (4)国际金融市场
(2)c*=(1-s)(y*-k*),因为在稳态中,储蓄足够替代资本,我们可得出 s(y*-k*)=nk*,因此 c*=y*-k*-nk*。 (3)k/k= s(y/k)-s-n= sAk-s-n or sA/k-s-n。 因为 k 在第一个等式里以分母的形式出现, k 值越大意味着增长率越小。由于收益递减,当向稳态过渡时 y 的增长必须更为缓慢,一是 因为收益递减,二是因为 k 增长更缓慢。
4.四大目标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AS-AD分析
宏观经济学三类变量: 1.最终变量:四大指标(“四率”) 2.中间变量:AS和AD
3.初始变量:
( )决定AD的变量 1 (2)决定AS的变量
(1)决定总需求(AD)的变量:
·决定AD的变量:AD=F(C,I,X;G,T;Ms ,r) 市场需求 财政收支 货币政策
36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知识点导论:中级经济师是经济领域中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掌握经济基础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中级经济师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为您梳理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必备的经济基础知识点,帮助您提高备考效率和通过考试的几率。

一、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1.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2. 国民经济核算2.1 GDP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意义2.2 国民收入的构成和测算方法2.3 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3.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3.1 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2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方法3.3 经济波动的原因和周期性特征4.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4.1 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4.2 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4.3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1. 市场供求关系1.1 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含义与作用1.2 市场均衡和价格形成机制2. 价格弹性与消费者行为2.1 价格弹性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意义2.2 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等其他弹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3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边际分析原理3.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3.1 生产要素的分类和边际生产力理论3.2 生产函数的概念和性质4. 市场结构与市场失灵4.1 市场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4.2 市场竞争的条件和效果4.3 市场失灵的类型和原因三、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点1. 货币的概念与功能1.1 货币的本质和功能1.2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1.3 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作用2. 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2.1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特点 2.2 货币乘数和货币创造过程2.3 利率与货币政策3. 货币市场与利率3.1 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和工具3.2 利率的概念、分类和形成机制4. 货币供应与控制4.1 货币供应量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4.2 货币政策工具和实施方式4.3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调控效果结语:以上所列的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备知识点,是备考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重要参考依据。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纲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纲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纲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纲内容一、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的对象、研究方法和意义等;2.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净出口等的计算方法和关联关系;3.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经济波动的类型、原因和应对措施;4.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影响;5. 失业与劳动力市场:失业的影响因素、类型和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二、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1. 货币与银行:货币的作用和功能、货币供求关系、货币的发行等;2. 银行与信贷:银行的信贷功能、货币供给与信贷扩张;3.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职责和角色、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4. 银行业务与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资本充足率、风险分析与控制等;5. 国际金融与货币:国际支付、外汇市场、汇率制度等。

三、产业经济学基础知识1. 市场与价格:市场的类型、市场机制、供需关系、市场失败等;2. 产业结构与特征:产业的分类、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产业升级;3. 企业与市场竞争:企业的行为与生产决策、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4. 资源配置与效率: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5.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转移: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影响、产业转移的影响与政策调整。

四、实证经济学基础知识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数据类型、数据质量、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2. 基本统计指标与概念: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等;3. 实证经济模型:供求模型、投资模型、消费模型、产出模型等;4. 国别经济研究:国别数据分析、国际贸易与投资、跨国公司等;5. 社会经济问题分析: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

总结:综上所述,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纲涵盖了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考生需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增长与波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失业与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知识。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

V= P ×Y Y = M M /P
M = L( i , Y ) − + P V = Y / L(i, Y ) = 1 / L( i )

if L(i, Y ) = L(i )Y
)(古典 (2)(古典)货币数量理论 )(古典)
M ×V = P × Y V P = ×M Y
第16章 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 章 联邦储备、
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
第1章 绪论 章 1. 长期、中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几个概念:实际产出、潜在产出 潜在产出、产出缺口、经济周期、经济增长 潜在产出 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 章 1. 2. 3. GDP核算的成本法:GDP, NDP, NI 核算的成本法: 核算的成本法 总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 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 重要恒等式: 重要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私人) S = Y – C = I )两部门经济: (2) 一般情形:S – I = (G + TR - TA) + NX 一般情形: 通货膨胀和价格指数 : P −P CPI, PPI,GDP 消涨指数 = 名义GDP / 真实GDP π = t t −1 Pt
AS曲线: 描述对各个给定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出。AS曲线 曲线: 曲线 向上倾斜。长期的AS曲线是垂直的,短期的AS曲线是水平的。(原因 后面再探讨)。这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长期的供给曲线比短期的供给曲线 更富有弹性刚好相反。 AD曲线 曲线: AD曲线: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下的价格水平与产出 水平的结合。AD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较高的价格降低了货币供给的 真实价值,从而降低了对产出的需求。
M = CU + D
= D(1 + CU / D) = D(1 + cu ) H = CU + reserves = D(CU / D + reserves / D) = D(cu + re) 1 + cu M= H = mm × H re + cu 1 + cu mm = re + cu

中级经济师 考纲

中级经济师 考纲

中级经济师考纲一、宏观经济学部分1.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2.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经济增长的因素和动力- 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征3. 宏观经济运行- 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和测度指标- 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模型和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和政策工具4. 通货膨胀与失业- 通货膨胀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 失业的类型和原因-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二、微观经济学部分1. 市场经济与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市场机制- 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 市场均衡的概念和调节机制2. 供给与需求- 供给的法则和供给曲线的决定因素- 需求的法则和需求曲线的决定因素- 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和调节过程3. 企业与市场结构- 企业的生产与成本-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 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的调节4.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 政府干预的目的和方式- 政府干预的效果和限制三、国际经济学部分1. 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的收益和成本- 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2. 国际金融理论- 汇率和汇率制度- 外汇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危机和金融稳定3.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和进程-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四、财政与货币部分1. 财政理论与政策-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财政政策的效果和限制2. 货币银行理论与政策- 货币的本质和货币供给- 银行的业务和银行监管-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3. 财政与货币的协调与稳定-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 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财政与货币的稳定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五、经济法规与经济伦理部分1. 经济法规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经济法规的性质和功能- 经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经济法规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 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应用- 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经济伦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经济伦理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六、实证经济学部分1. 实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实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 实证经济学的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2. 实证经济学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实证经济学在政策评估中的作用- 实证经济学在政策制定中的局限性和挑战- 实证经济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总结:中级经济师考纲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与货币、经济法规与经济伦理以及实证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要点。

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大纲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对象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目标国民经济核算和分析1)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意义2)国民收入和支出的核算3)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周期的测度和分析4)国际收支的核算和分析整体经济运行和调控1)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关系2)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及其测度方法3)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方式和工具4)宏观经济政策的类型、实施和效应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践1)经济增长的概念、特征和规律2)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因素3)经济增长的阶段理论和模型4)经济增长的政策和实践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1)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国际经济合作的形式和机制3)国际竞争的特点和规律4)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政策和实践二、微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和对象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目标2.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1)市场的定义和分类2)市场结构的理论和实践3)市场行为的理论和实践4)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3.生产成本和企业决策1)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本的概念和分类2)生产函数和生产效率的理论和实践3)企业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效益的平衡4.价格理论和价格政策1)价格的概念和分类2)价格理论的基本假设和模型3)价格政策的类型和实践4)市场价格和政府价格的关系5.收入分配和福利经济学1)收入分配的定义和分类2)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实践3)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福利政策的类型和实践三、产业经济学1.产业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产业经济学的定义和对象2)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3)产业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目标2.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1)产业结构的类型和特征2)产业组织的理论和实践3)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分散度的测度和分析4)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互动关系3.产业政策和产业调整1)产业政策的类型和实践2)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方法3)产业组织调整的原因和方法4)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调整的协调关系4.企业战略和竞争战略1)企业战略的概念和类型2)企业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和评价3)竞争战略的理论和实践4)企业战略和竞争战略的协调和实现5.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1)技术创新的类型和特征2)技术创新的理论和实践3)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4)技术创新和产业政策的协调和实现四、财政学1.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财政学的定义和对象2)财政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3)财政学的基本问题和目标2.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1)财政收入的类型和来源2)财政支出的类型和用途3)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平衡和调节4)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效应和评价3.财政预算和财政管理1)财政预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财政预算的组成和功能3)财政预算控制的理论和实践4)财政预算管理和控制的协调和实现5)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财务管理的组成和功能4.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1)财政政策的类型和实践2)财政政策的目标和手段3)财政规划的理论和实践4)财政政策和财政规划的协调和实现5.财政法规和财政监督1)财政体制的组成和功能2)财政制度的类型和特征3)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的改革和创新4)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的协调和实现5)会计审计的理论和实践6)会计审计的意义和作用五、货币银行学1.货币银行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货币银行的定义和对象2)货币银行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3)货币银行的基本问题和目标2.货币供求和货币市场1)货币供给的类型和来源2)货币需求的理论和实践3)货币供需关系的调节和影响因素4)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平衡和调节3.银行体系和银行业务1)银行体系的组成和功能2)银行业务的类型和特点3)银行体系和银行业务的监管和管理4)银行体系和银行业务的协调和实现4.货币政策和货币体制改革1)货币制度的历史和演变2)货币制度的类型和特征3)货币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4)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和实现5.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1)货币政策的类型和实践2)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手段3)货币政策工具的类型和特点4)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和效果6.金融法规和金融监管1)银行、证券监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银行、证券监管的组织和职责3)金融风险管理的类型和特点4)金融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5)金融稳定的概念和目标6)金融稳定的实践和经验六、国际经济学1.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国际经济学的定义和对象2)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3)国际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目标2.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1)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2)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理论和实践3)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关系和影响4)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和实践3.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和演变2)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和特征3)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和功能4)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调节和影响因素4.国际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1)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概念和形式2)国际经济组织的类型和特征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形式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局限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和经验5.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组织1)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形式2)国际经济组织的类型和特征3)国际经济组织的组织和职责4)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实践和经验七、经济法1.经济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经济法的定义和对象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3)经济法的基本特征和作用2.合同法和公司法1)合同法解释的方法和原则2)合同法实践的案例和经验3)合同法实践的问题和改进4)公司法的定义和对象5)公司法的基本制度和组织形式6)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7)公司法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类型8)公司法管理的基本制度和程序9)公司法管理的机制和方法10)公司法变更的程序和要求11)公司法解散的原因和程序12)公司法解散的后续处理和责任3.劳动法和知识产权法1)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3)劳动保护和劳动纠纷处理4)著作权和商标法5)专利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4.税法和金融法1)税法、金融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税收制度和税收法律关系3)税收实务和税收优惠4)银行法和证券法5)保险法和信托法5.环境保护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环境保护法、消费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3)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4)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权益5)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根据韩终雪的重点编辑)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根据韩终雪的重点编辑)

编者的话由于时间仓促及人力有所限制,这篇复习提纲虽然综合了各方面的材料,但是在内容上不可能尽善尽美,如果有不足或者错漏之处,欢迎大家随时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最后,预祝大家考试顺利,新春愉快。

hcb23、24章1.宏观研究对象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 2.GDP 核算(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 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为:GDP =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概念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组成:Y=C+I+G+NX(1)消费(C ):(2)投资(I ):包括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这里的投资不同于金融投资:股票,债券)(新住房购买划入投资,不划入消费)(3)政府购买(G ):政府消费支出与总投资(政府向老年人支付津贴属于转移支付,不属于政府购买)(4)净出口(NX ):出口减进口,包括国外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符号为负)(净出口包括在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中,后者符号为正)3.GDP 具体核算同上4.GDP 组成部分GDP 包括一个经济体生产并在市场上合法销售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具体组成同上Y=C+I+G+NX 具体案例,表述5.GNP 与GDP 的区别GDP 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一外国公民;GNP 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国外获取的6.真实GDP 、名义GDP 、平减指数、通胀率、CPI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计算的物品与劳务产出的价值量。

(完整word版)期末复习中级宏观经济学重点各种题型知识点整理

(完整word版)期末复习中级宏观经济学重点各种题型知识点整理

期末复习中级宏宏观经济学重点各种题型知识点整理重点涉及到的名词解释(黑体为主白体为辅)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把经济当成一个整体进行的研究通货紧缩: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们货币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下降,形成通货紧缩。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视为给定的变量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所要研究的变量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是给定时期的经济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实际GDP:用一组不变的价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GNP: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指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盈利性机构)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实际获得的可用于个人开支和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第三章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产品与服务的投入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要素价格:是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数量劳动的边际产量:是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多雇佣一单位的劳动所增加的产量资本的边际产量:是在劳动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从一单额外的资本所得到的额外产出量可支配收入:支付了所有税收后的收入欧拉定理: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厂商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那么在市场均衡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实际所取得的报酬总量会等于社会所生产的产品总和第四章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的从而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购买权的契约货币的职能:价值储藏手段,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古典二分法(重点):是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两个互不相关部分的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课程班)编者:王则柯 职称:教授 第1篇 绪论与国民收入的核算(第1—2章)第1章 绪论1. 长期、中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以及从图1-3,1-4和1-5中揭示的基本结论2. 几个概念:实际产出、潜在产出、产出缺口、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1. GDP 核算的成本法:GDP, NDP, NI, DY2. 总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3. 结合国民收入的核算说明GDP 大幅增长,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的可能性4. 重要恒等式的含义和推演:a) 两部门经济:(私人) S = Y – C = Ib)一般情形:S – I = (G + TR - TA) + NX5. GDP 核算的局限6. 通货膨胀和价格指数tt t P P P 1--=π: t P :CPI, PPI ,GDP 消涨指数 = 名义GDP / 真实GDP7. CPI 高估价格水平的可能性和几种价格指数的区别和联系第2篇 增长、总供给与总需求,以及新宏观经济学(第3——8章)第3章 增长与积累1. 增长核算:规模报酬不变,竞争A A k k y y AA K K N N Y Y k Af L K AF N Y y N K AF Y ////)/(]/)1[(/)()1,/(/),(∆+∆⨯=∆∆+∆⨯+∆⨯-=∆====θθθ索洛剩余,技术进步或全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2. 增长理论:新古典模型(无技术进步情形):图3-4,p 49:),(N K F Y =:包括紧缩型生产函数、储蓄函数、必要的投资线、稳态特征,以及模型参数变动对稳态的影响第4章 增长(人均)与政策 1. 索罗模型下的概念绝对的趋同:新古典增长理论(Solow 模型)预言,具有相同储蓄率、相同的人口增长率并得到相同技术的诸经济会出现绝对的趋同(都会达到同样的稳态收入)。

有条件的趋同是对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不同的经济所作的预测,根据索洛增长图的预测,稳态收入会不同,但增长率最终将相等(技术进步)。

2. 内生技术进步模型的基本结论内生增长理论:高储蓄导致高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率与高折旧率导致低增长率。

(保罗·罗默的智能性突破在于区分资本(最明显的是人力资本和知识投资)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

他认为厂商的资本投资具有正的外部性。

尽管厂商可以获得资本投资的私人收益,但与资本投资相联系的新的工作方式和思想却带来了社会收益。

)3. 增长政策:内生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与马尔萨斯:图4-3,p 67。

索洛增长模型预言,高人口增长n 意味着较低的稳态收入。

而人口增长本身取决于收入水平,通常中等收入的国家人口增长最快()(y n )。

逃离低收入均衡:(1)安排一次“大推动” 使收入超过B 点,经济自身将完成向高收入的C 点移动的其余路程。

(2)上移储蓄线(提高储蓄率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必要的投资线下移(人口控制政策),使他们不在A 、B 处相交,就能有效地消除低收入陷阱。

第5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1. 宏观经济的三大目标: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2. 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基本概念 AS 曲线:描述对各个给定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出。

AS 曲线向上倾斜。

长期的AS 曲线是垂直的,短期的AS 曲线是水平的。

(原因后面再探讨)。

这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长期的供给曲线比短期的供给曲线更富有弹性刚好相反。

AD曲线: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下的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结合。

AD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较高的价格降低了货币供给的真实价值,从而降低了对产出的需求。

3. 总供给曲线图5-4,p 79:短期的AS曲线是水平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长期AS曲线是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AS曲线:图5-5垂直的古典AS曲线基于这样的假定,劳动力市场处于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相应地产出水平为潜在GDP。

经济积累资源并出现技术进步时,潜在GDP将随时间推移而增长,古典总供给曲线的位置逐渐右移,但这种变动并不取决于价格水平。

潜在GDP 相对于价格来说是外生的,并且,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潜在GDP的变化通常很小。

凯恩斯AS曲线水平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表明在现有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

思想基础是: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以现行工资获得需要增加的劳动,生产成本不会随产出水平的增加而上升。

在凯恩斯AS曲线上,价格水平不取决于GDP。

在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时间里,价格水平的上涨和总供给曲线的向上移动相联系。

更准确地说,凯恩斯AS曲线在“预期”价格水平上是水平的。

现实的AS曲线:图1,p 82。

摩擦性失业和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是由于个人更换工作,并且寻找新工作而存在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是在充分就业水平或潜在产出水平下的摩擦性失业率。

一般说来,摩擦性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4. 总需求曲线AD曲线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组合。

第9-11章的IS-LM模型是总需求的根基所在。

AD中产出和价格之间关系的关键是,总需求取决于真实货币供给。

PMAYβγ+=A代表财政政策状态和消费者信心。

注意:曲线的移动和沿着曲线的移动。

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得AD曲线上移的程度(百分数)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样。

图5-6,p 83。

5. 不同供给假定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凯恩斯观点:图5-7:财政扩张:增加政府支出、减税。

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产出水平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古典观点:图5-8:财政扩张:增加政府支出、减税。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支出的减少。

在充分就业(古典)情形下,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图5-9:货币扩张:增加名义货币存量供给。

此时,名义货币的增加将同比例提高价格水平,但不改变真实产量。

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持续增长会导致同样幅度的持续的通货膨胀。

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价格水平但不影响产出水平。

货币中性当货币存量变化仅导致价格水平变化,而真实变量(产出、就业和利润)均不变时,货币是中性的。

就像古典情形一样。

如果货币是中性的,一个简单的抑制通货膨胀的办法就是降低货币存量增长率。

但是,短期中的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降低货币存量增长率通常同时会导致衰退和失业增加,现实中货币并不是中性的。

6. 供给学派经济学供给学派经济学指的是一种思想,认为降低税率可使总供给曲线极大地增长,以致税收收入上升而非下降。

图5-10:减税对总供给和总需求都有影响。

第6章总供给:工资、价格和失业总供给曲线将价格与产出联系在一起。

菲利普斯曲线将失业和工资变动率(通货膨胀)联系在一起。

这两者是研究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方式。

1. 总供给曲线与价格调整机制图6-1:( p, 94):图6-1a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供给曲线从水平方向向垂直方向反时针方向旋转。

图6-1b 短期总供给曲线随时间推移而移动。

图6-2。

这里,总供给曲线被视为使价格随时间推移而上升或下降的作用机制。

AS : )](1[*1Y Y P P t t -+=+λ *Y --潜在产出2. 菲利普斯曲线传统(或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一种反向关系。

图6-4。

)](1[*1u u W W t t --=+ε3. 了解为什么工资具有粘性7. 滞胀:均衡价格上涨,均衡产出下降。

通货膨胀—预期—增大的菲利普斯曲线)(*u u g e w --=-επ或 )(*u u g e w --=επ第7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解剖1. 奥肯法则: 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增加1%,GDP 减少2%。

图7-1。

2. 周期性和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存在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相同。

周期性失业是超过摩擦性失业以上的失业部分,它发生于产出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之时。

3. “鞋跟成本”和“菜单成本”4. 未预期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5. 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理论假说:执政初期紧缩性政策,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需要紧缩常常可以归咎于上届政府。

当选举逼近,扩张取代紧缩,确保失业率下降,获得选民支持。

第8章 新宏观经济学新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8.1节)第三篇:最初的几个模型第9章 收入与支出假定总供给曲线水平(萧条模型),均衡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

1. 定量税情形:(1)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总需求与自主支出(图9-1)10 ,0 <<>+==c C cY C C YYDY c C S Y c C cY C Y C Y S )1()1(-+-=-+-=--=-≡NXG I TR c TA c C A cY A cY NX G I TR c TA c C NXG I TR TA Y c C NXG I C AD ++++-=+=+++++-=++++-+=+++=自主支出:)( )((2) 均衡收入与产出(图9-2):AcY A c Y cY A AD Y ∆-=∆-=+==1111SI SC Y I C =+==+注:包含政府部门时,总投资:)(G TA S NX I -+=+:总储蓄(3) 乘数自主支出乘数:图9-3,p 194A c A c A c A c A Y c A Y AcY cY A Y ∆-=+∆+∆+∆+∆=∆-=∆∆=-=+=111111320 α税收(定量税)乘数:- - )( )( cTA A cTA NX G I TR c C NX G I TA TR Y c C NXG I C AD =++++=+++-++=+++=ccTA Y --=∆∆10 2. 引入政府部门后(比例税) 可支配收入:=YD TA TR Y -+)1( , )( )(Y t c TR c C tYTA TR TR tY TR Y c C TA TR Y c C cYD C C -++===-++=-++=+=(比例所得税)(与原来的消费函数比较))1( )1( )( )1( NX G I TR c C A Y t c A Y t c NX G I TR c C NX G I Y t c TR c C NXG I C AD ++++=-+=-+++++=+++-++=+++= 均衡产出:)1(11)1( 0NX G I TR c C A A t c Y Yt c A AD Y ++++=--=-+==所得税、乘数与自动稳定器:αα=-<--=∆∆=ct c A Y G 11)1(11自动稳定器是经济中的一种机制,它自动减少为适应自主需求变动所需的产出变动量,政府不需逐项加以干预。

比例所得税(以及失业救济金TR )是自动稳定器的一个例证。

对经济周期的一种解释是因为自主需求,特别是投资的改变产生的。

当自动稳定器处于适当地位时,投资需求的变动对产量的影响变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