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考点三:收入与分配

合集下载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3讲《收入与分配》1.1考点定位:考点解读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3讲《收入与分配》1.1考点定位:考点解读
1.从知识的考查看:围绕经济平稳发展,重点考查财政和税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考查频率最高的为财政的作用和税收的作用。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多聚焦于财政政策、财政作用、税收的特点、个人所得税。材料题主要立足分配与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考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3讲《收入与分配》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高考命题定位
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社会公平的维护经常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聚焦于分配方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立足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高考命题定位
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3.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4.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复习用的知识体系填空)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复习用的知识体系填空)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复习策略1、第7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分配制度,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特别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高考命题由客观性题型为主转向主观性题型为主,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当前的时政热点相结合,在多角度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试题立意看,知识立意较少,能力立意逐渐增多。

本课考查的热点话题是缩小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关系。

为此,高考复习中要关注与此有关的重大政策、重要会议精神,以及与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有关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如中央实行的财政、货币政策;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国富民强的理论等。

2、第8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财政收入、支出的构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依法纳税等。

特别是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与宏观调控在历年高考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主观题目主要是体现类与措施类。

体现类主要集中在对财政作用的考查。

措施类主要集中在财政政策上。

选择题相对集中在对财政收支和税收特征及其作用的考查。

本部分考查的热点话题是国家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及利用财政和税收等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2012年高考复习过程中,要多关注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年度财政收支的计划;与财政和税收有关的重大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等。

如家电下乡、农村社会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等。

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我国的分配制度(一)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什么:(1)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分配的原则。

其基本内容和要求(略)。

注意: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2)表现: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公有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③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所得;为什么:(1)原因: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_____;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_________;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_________ 。

高考政治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高考政治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3)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以企业创造的国 民收入为例):
考题优训练12(2020天津卷)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 的不利影响,某市发放了普惠型和红利型两种消费券。普惠 型消费券人人有份;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 助对象发放。发放红利型消费券( C ) A.是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 B.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 C.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人民生活 D.有利于实现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
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①结合材料 首先,明确答题知识限定为经济知识;其
获取 和解 读信 息
和所学经济 设
知识 问
②现阶段我 信
国增加财政 息
赤字的合理
次,答题前需要按照设问要求获取材料的 有效信息
明确本题为原因类题型,同时“财政赤字” 应解读为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据此可知 答案内容中应包括“为什么要进一步扩大
材料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 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 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 加2 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 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 为3%。)
重难深探究 1.财政的作用
作用
表现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 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作用
表现
①财政加强对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②加大对

考点03收入与分配(解析版)2021届高三《新题速递政治》11月刊(适用于高考复习)

考点03收入与分配(解析版)2021届高三《新题速递政治》11月刊(适用于高考复习)

考点03 收入与分配一、单选题1.(2020·湖南长沙·期中)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4%,具体指标如下表注:转移净收入是指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中得到的收入。

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劳动报酬比重逐年提高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③转移净收入对居民收入贡献最大④我国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①:劳动报酬比重逐年提高看不出来,①不选。

③:可以看出对居民收入贡献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而不是转移净收入,③不选。

②:转移净收入是指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中得到的收入,包括社会保障性支出,说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②正确。

④:我国居民收入来源有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说明我国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④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2020·江苏泰州·期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不断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手段强化护,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

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A.有效避免了知识产权侵权现象的发生B.体现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C.有利于改善分配结构,实现共同富裕D.有利于坚持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答案】B【解析】B: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旨在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B应选。

A:说法错误,“有效避免”说法过于绝对,A不选。

CD:按生产要素分配,无法实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而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CD不选。

故本题选B。

3.(2020·安徽六安一中)2021年底,我国将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折股后参与专业合作社经营,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形成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试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试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练好题·考点自测1.[2018某某高考,1,2]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0全国卷Ⅰ,15,4]信息时代,数据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

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 )①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②数据是最具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③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④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1某某师大附中考试]农民老王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老王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春节前我还领了15%的股份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老王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2020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简称《指引》)。

《指引》从强化公司业绩考核、健全激励对象绩效考核评价、科创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考核等方面明确了出资人的导向和要求。

《指引》印发后,国务院国资委将指导中央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控股上市公司科学高效规X地开展股权激励工作,加快建立健全覆盖企业经营管理骨干和核心科研技术人才的正向激励机制。

此举有利于( )①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公有资本的控制力②引导企业注重价值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③建立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④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功能,用经济手段引导经济建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5.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考点3 收入与分配

考点3  收入与分配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3 收入与分配一、选择题1.(2012·江苏卷T10)-7如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本质,即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以此为目标找到具体措施。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政策的相关知识。

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实际上就是要减少低收入的人数,增加中等收入人数,因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增加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有利于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②③应选。

①错在“各阶层收入”上。

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与“橄榄型”社会的建设没有关系,④不选。

2.(2012·浙江文综T25)-8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 000元提高到3 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5 000元提高到20 000元。

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解题指南】本题是一道关系型选择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直接效果。

【解析】选C 。

3.(2012·广东文综T26)-8对下图解析正确的是 ( )A.该省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C.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D.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解题指南】本题以图示为背景,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相关知识。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及学习方法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及学习方法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及学习方法作者:李燕来源:《学周刊·C》2012年第09期高中政治分为经济学板块、哲学板块,还有高三的国家方面的板块。

那么我们先总结一下各考点内容以及学习方法。

一、考点归类1.第一单元经济生活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

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考点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

考点5:信用卡的功能。

考点6: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考点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考点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考点9: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考点10: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考点1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考点1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考点13: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考点14:消费类型。

考点15:消费结构的含义与恩格尔系数。

考点16:树立正确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2.第二单元生活与消费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考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考点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考点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考点5:企业的含义。

考点6:公司的含义及形式。

考点7: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考点8: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考点9: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考点10:储蓄存款的种类。

考点11: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考点12: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考点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考点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考点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考点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考点5:我国财政的作用。

考点6:财政收入的来源。

考点7: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

考点8:税收的含义。

考点9:税收的基本特征。

考点10: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第四单元面向市场经济考点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

2020年高考政治之高频考点解密03 收入与分配(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之高频考点解密03 收入与分配(含答案解析)

解密03 收入与分配考点1 分配制度考法1 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的分析和运用【考法点评】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通常是设置生产、分配二者关系的问题情境,考查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涉及体现类、依据类、原因类题型;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多是考查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知识,涉及依据类、原因类题型。

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生产与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中生产环节对社会再生产的其他三个环节起决定作用。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特别注意】注意区分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分配的最终决定因素,是根本原因,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直接原因。

【考法提示】涉及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原因、依据的选择题,注意分析材料是涉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分配的关系,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从而作出准确选择。

【典例1】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A.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B.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C.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D.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答案】B【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决定了我国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所以B正确;有些生产要素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所以A说法不科学;C、D观点错误。

考法2 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考查【考法点评】以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构成为素材,通常设置选择题,考查对多种分配方式的区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本知识时,通常是以我国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的现状或改革措施为背景,本知识作为其中一个考点出现,大多设置体现类、依据类等题型。

收入与分配

收入与分配

者不缴;偷税和骗税也不同,骗税是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
优惠的行为。它不是向国家缴不缴税的问题,而是从国家骗来 税款或者税收优惠的问题。
4.怎样更好地依法征税和纳税 (1)从国家方面看: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强税收征管,
不断提高征税人员的素质。
(2)从公民方面看:一方面,公民要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另一方面,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 费国家财资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个作用”。“一个核心”是指维护社会公平;“两对关系” 是指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财政、 税收的关系;“三个作 用”是指财政的作用、增值税的作用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2.在题型上,要关注近年来本专题高考试题类型由单一化向多 样化的转变,由措施类、体现类试题向探究类、分析类试题的 发展。已连续两年考查“拉弗曲线”“税率曲线”。命题背景 以当年时事热点为素材,考点主要涉及公平维护、财政政策、 个税调整等
(1)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 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2)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3)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 奖金、津贴。
(4)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5)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 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的权益。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流动人口多为进城打工的农民,使他们与市民享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及其原因(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我国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原因)①生产决定分配。

这种分配制度是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我国水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样性。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是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格局的最终原因。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这种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④这种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特别提示: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前者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后者适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特色突破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特色突破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知识结构梳理】【核心内容强记】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1)必要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即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直接原因。

(2)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6.自2018年8月1日起,我国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A. 旨在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B. 表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C. 提高了劳动报酬初次分配比重D. 发挥了政府再分配调节的职能【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自2018年8月1日起,我国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这发挥了政府再分配调节的职能。

D选项表述符合题意。

A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

B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效率问题。

C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再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

7.“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在经济生活领域,实现公平的“道”就是要使收入分配相对平等。

这是基于①公平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②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④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8.小张和小王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小张进了一家国企上班,小王进了一家集体企业,可是年底同学聚会时小张发现小王每月工资比他还多2000元,小张很疑惑,都是公冇制企业,都实行按劳分配,为啥工资差距这么大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A. 不同企业劳动者的劳动特点不相同B. 国家倡导回报社会,先富帮助后富C.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D.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按劳分配的相关知识。

2014届《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2014届《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命题点 1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典例 3 (2011· 江苏高考)右图表 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 轴 x 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 代 表效率,原点 O 表示绝对的 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 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D ) ①在 x1 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 的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记!
• ④完善工资制度,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 关系,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 会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创 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 ⑤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再分配 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 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所 有 制 形 式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决定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关系
分 配 制 度

(2)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根本原因)
生决定 产 力
公有制 为主体 多种所 有制经 济共同 发展 所有制 结构
决定
按劳分配 为主体 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
公平
决定
效率
生 产 力
决定
决定
分配 制度
要求
原则
生产关系
2.分配方式(判断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 ★ ★)
(1)按劳分配:

经济生活 二轮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经济生活 二轮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重要意义
• 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 济利益,有利于实现共富,全面小康。 •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 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发社会 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 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 •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 难点: 个税的相关计算
例如: 月收入 9500元
9500-3500=6000
分段取值是关键
(6000-4500)*20% • (4500-1500)*10% (1500-0)*3%
把财富蛋糕分好的原因
理论依据: ①社会主义本质,根本目标,科学发展观 ②市场调节会两极分化要加强宏调 ③公平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现实依据 居民贫富差距大,且有扩大趋势;城乡差距大 、区域差距、行业差距、垄断与非垄断行业收 入差距突出
经济生活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知识整合 构建网络
独立自测 合作解难 主干整合
重难突破
知识整合 构建网络
独立自测
独立完成高考真题, 检测自己的知识漏洞
考点1:1- 3 考点2:1-2 考点3:1-2
合作解难
小组统计错题,一起 讨论解决错误试题。
考点1:1、B 2、B 3、 考点2:1、D 2、A 考点3:1、C 2、B
主干整合
考点 :个人收入分配
• 1、分配制度
• 2、分配原则 热点——收入分配措施
考点 :国家收入分配
• 1、财政收入与支出 • 2、财政的作用 • 3、财政政策
考点 :征税与纳税
• 1、税收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 2、我国主要税种及其作用 热点营改增
• 3、依法纳税

【人教版】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考点13:分配制度(1-4题);考点14:效率与公平(5-12题 26题);考点15:国家财政(13-20题 27题);考点16:征税与纳税(21-25题 28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收入分配是国家进行财富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活动,主要由市场主导的初次分配、政府主导的再分配和社会主导的第三次分配构成。

在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福利国家体制陷入空前的危机。

而随着社会力量的崛起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以慈善捐赠等为代表的第三次收入分配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手段。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第三次分配()①在促进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主要手段③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和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发挥作用④作为第一二次分配的必要补充,有效提高居民收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中,初次分配要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次分配中要强化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第三次分配中要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要统筹效率与公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下列关于我国分配制度的观点正确的是()①强化再分配调节机制,国家提高生产一线工人最低工资标准②在初次分配中要坚持多劳多得,健全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③某企业成立爱心基金为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④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获得银行5万元贷款,政府代付利息,这属于初次分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专题三 切片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 切片 收入与分配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本单元在历年高考题考查题量变化2005-2021年难易度考查题量变化2005-2021年考察主客不雅题考查频率102010271523171133考题数量收入与分配1020103750517017考题数量收入与分配近六年本专题中各常识点考查比重阐发分配制度 考查常识点1) 出产决定分配出产决定分配,出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底子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底子原那么。

它的底子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物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罗 劳动数量和质量〕为标准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罗 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出产要素分配。

2021年高考题〔2021年高考·安徽卷3〕李某是以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出产要素分配收入别离是 A. 44000元 26000元元 19000元 C. 49000元 21000元元 11000元【解析】D 此题考查考生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解与应用。

李某作为国有企业工程师,01234567892010年考查频率2009年考查频率05—08年考查频率328739考题数量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其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共44000元;个人专利转让属于按出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分配,房出租属于按出产要素中的地盘要素分配,共11000元;妻子作为个体老板,其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故D项正确。

经济生活复习第三单元

经济生活复习第三单元

自主学习 自学思考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 ( 1)忆一忆:分配与生产、消费是什么关系?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类 别 对应形式 (2)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确立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存款利息、债券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私 ( )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 2.1 什么是按劳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 1)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 营企业主、外资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况。(根本原因) (1)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什么所有制范围内? 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个体、私营企业与外资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土地要素分配 ( 2 )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 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企业的劳动者劳动收入) 3. 在我国除了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 经济制度。(直接原因) 按管理要素分配 (2 1)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管理要素、技术要素等 )生产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忆一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原因是什么? 分配的收入 (2)知识回忆与迁移:企业生产能离开生产要素吗?请举 个体经济劳动者的收入、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 按劳动要素分配 例说明。企业什么时候会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什么会减 动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少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的变化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有何影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响? (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何必要性与意义? (4)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属于按劳分配吗?


自主学习 自学思考题——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计算 我国的“营改增”政策 某人工资 10000元。 增值税的计算 (1)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 2013年4月 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1.扣除起征点 3500 元,余6500元。 A 厂购进一批蚕丝(假定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生产环 (2)征收增值税的优点是什么? 议,决定自今年 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2.6500 元为应税对象。 节),支付货款 850元,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 “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 2. 个人所得税 (1 )第一档 1500 元,税率 3%,应缴45元。余5000元。 以 1500 元卖给 B商场。 范围。这是继 2012 年1月1日上海市试点和2012年8月1日扩大至 (2 )第二档 3000元,税率为10%,应缴300元。余2000元。 思考: 北京等 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后,“营改增”试点范围 ( 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分别是什么? (3 )余下的 2000元属于第三档,税率为20%,应缴400元。 的进一步扩大。 ( 1 )材料中的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是多少?该缴多少增值税? (2)征收个人所得税有何重要作用? 实际应缴个人所得税: 45+300+400=745元。 (2)这笔增值税税款应由谁来缴纳?

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 国家财政易混易错点

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 国家财政易混易错点

国家财政易混易错点主标题:国家财政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财政难度:3重要程度:5内容:熟记易混易错点1、国债构成财政收入,所以要多发行。

(×)提示:国债也构成国家财政收人,国债的发行确实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国债并非无偿占有,国家每年都需要大量支出财政资金来偿还本金和利息,所以国债的规模要适度。

2、分配的结果只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提示:经济发展水平是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但这只是为分配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财政收入还要受到分配政策的制约,这里的分配政策,就是如何在分配过程中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关系的问题。

3、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提示:财政赤字意味着支出较多,有扩大总需求的效应,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

4、财政收入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提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根本性因素,财政收入不可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5、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只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

(×)提示: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

同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增长。

6、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有()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提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需要国家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而本题中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进而扩大消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三:收入与分配
1.2011年2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专程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

在回答网友问题时,温总理表示,我们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的起征点,这是我们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

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的起征点的意义在于( )
①增加财政收入
②调整个人收入分配
③维护社会公平
④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也是2012年工作的重点。

下列措施中对扩大内需有利,且属于财政政策的是( )
A.提高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B.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C.中央财政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D.增加税收
3.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

进行宏观调控,促使经济状况从B 点向A 点变化的经济手段是( )
A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 .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 .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公平等方面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个人所得税虽然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但是提高个税起征点本身不会增加财政收入,所以应排除①。

2.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财政的作用(第三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等知识。

考生应熟练掌握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的表现和适用条件。

在解题时,一要注意各种举措的作用是否有利于扩大内需(题目要求),二要注意该举措是否属于财政政策。

A项举措有利于扩大出口,故应排除;B选项属于货币政策,故应排除;增加税收不利于扩大内需,故D项应排除;C有利于增加投资需求,带动消费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是正确选项。

3. 【答案】B
【解析】利用经济学的一些经典图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近几年命题的一大特色。

本题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考查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

促进经济状况从B点到A点变化,意即要降低通货膨胀率,而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会增加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会扩大货币流通量,二者皆会增加通货膨胀风险,A、C错误,D虽然有利于遏制通货膨胀,但是行政而非经济手段,不能选。

应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