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燕子过海(教案)
《燕子过海》的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过海》的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燕子过海》的主要内容,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过海的过程。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燕子过海》的主要内容介绍2.2 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过海的过程的分析2.3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讲解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燕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燕子过海》,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3 词汇和句型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燕子的过海过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评价4.2 学生词汇和句型运用的评价4.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态度的评价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燕子过海》的文本5.2 燕子的图片和视频资料5.3 相关词汇和句型的练习题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课文阅读理解运用预测、问答、归纳等策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2 词汇和句型学习运用直观、情境、游戏等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词汇和句型运用能力。
6.3 小组讨论运用合作、探究等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课前活动让学生观察燕子图片,自由谈论燕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7.2 课堂活动阅读课文《燕子过海》,回答相关问题,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
7.3 课后活动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或表达。
第八章:教学反馈8.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8.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词汇、句型的运用情况。
8.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九章:教学拓展9.1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了解其他鸟类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燕子过海》的教案
《燕子过海》的教案《燕子过海》的教案「篇一」课时授课计划备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燕子过海(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风平浪静、航行、不分昼夜”等词语的意思,燕子过海第一课时。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
教学设想实验用具及教具课件或投影片教法设计学生活动1.揭示课题。
大海宽广无边,燕子为什么要飞过大海?又怎样才能飞过大海呢?2.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圈点注划。
(2)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初步学会课文内容,找出疑难的地方。
3.交流学习体会。
(1)燕子为什么要过海?①抽读第2自然段,划出表示原因的句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燕子过海第一课时》。
②把划出的句子读一读。
③从句子中找出几对反义词。
见《作业本》第7题。
(北方——南方寒冷——温暖)教法设计学生活动④按课文内容填空(投影):一个()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太平洋上航行。
⑤“海洋”除了用“蓝色”来形容外,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它呢?轻读课文第1自然段后,在()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辽阔)(一望无际)—的海洋(深蓝)(2)燕子怎样才能飞过大海呢?①理解“不分昼夜”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昼”的意思。
说出它的反义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4.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请对教学内容、教法设计、课堂管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作认真反思《燕子过海》的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燕、晴、朗、板、挥、票、坚、强”8个生字,积累“燕子、晴朗、甲板、挥手、告别、船票”6个词语。
正确书写“燕、晴、朗、板、票” 5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文中两句带省略号的句子,背诵第2、5小节,能正确抄写指定的句子。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不怕困难,执著坚持的精神。
重点难点: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文中两句带省略号的句子,背诵第2、5小节。
《燕子过海》教案15篇
《燕子过海》教案15篇《燕子过海》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燕子过海》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燕子过海》教案1一、教学目标:1、1、学习课文,理解燕子过海不怕艰辛的句子。
2、2、能从句子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3、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4、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学习燕子不畏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燕子过海的艰辛的句子,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习燕子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自制CAI.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第十七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出个题目考考大家,敢不敢迎接挑战?请看大屏幕。
(出示复习题)请根据意思说出词语:1、1、不分白天和黑夜。
2、2、表示疲劳、劳累的意思。
3、3、表示“到”的意思。
4、4、展开翅膀。
5、5、表示尊敬、敬佩的意思。
哪个勇敢的孩子先来试一试?(学生一一回答出来后)同学们真是又勇敢又能干,都答对了。
请大家一起把这些词语一个读两次。
你觉得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字最难写、最容易写错,请马上翻开课本,在生字栏里描它一次。
(二)读文质疑,自主学习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篇文章是一位水手在亲眼目睹了燕子过海的艰辛之后写下来的,那么水手到底有什么话想告诉我们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自由读读这段话,想想你读了这段话,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1、燕子过海是怎样的辛苦、艰难?2、2、为什么不要伤害燕子?水手们对燕子有怎样的感情?)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总会遇上大大小小的风浪,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敢地向问题和困难挑战,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信心?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分成学习小组来读读、划划、想想、议议,自己先来学习课文。
燕子过海教案
燕子过海教案教案标题:燕子过海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过程;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力;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燕子过海的迁徙现象;2. 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燕子的生活习性;3.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观察和实验任务。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投影仪;2. 图片或视频资源关于燕子的迁徙;3. 燕子的相关资料;4. 观察记录表;5. 实验材料:小盒子、纸巾、燕子模型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图片或视频中的燕子;2. 提问:你们知道燕子为什么要过海吗?你们有没有见过燕子?探究(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观察燕子的图片或视频,记录下燕子的特点和行为;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燕子的生活习性;3. 教师介绍燕子的迁徙过程和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燕子要过海。
实验(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验任务:设计一个模型,模拟燕子过海的迁徙过程;2. 学生根据实验任务,准备实验材料和制作模型;3.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下实验过程和结果;4.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讨论模型的优缺点和改进方法。
总结(10分钟):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燕子过海的原因和迁徙过程;2. 学生回顾观察和实验过程,总结燕子的生活习性;3. 学生进行小结,用几句话描述燕子过海的故事。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进行更多关于燕子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燕子的知识;2. 学生可以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燕子过海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燕子过海的迁徙现象,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实验任务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让他们主动参与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燕子过海》语文教案设计
《燕子过海》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燕子过海》。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燕子的特征和过海的过程。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描绘画面来感受课文中燕子的形象和场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燕子过海》的内容简介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过海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在其他燕子的帮助下,最终成功过海的感人故事。
2.2 生字词的学习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发音。
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燕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段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3.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书写。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填空题目,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
4.2 描绘画面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描绘出燕子过海的场景。
5.1 课堂小结5.2 课后拓展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并尝试用生字词造句。
鼓励学生观察大自然,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提问在朗读和讨论过程中,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6.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第七章:评价与反馈7.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和表达情况,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燕子过海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过海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燕子过海》这首童谣的故事情节和含义。
(2)学习和掌握《燕子过海》这首童谣的歌曲内容和歌词。
2.能力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事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燕子过海》这首童谣的歌曲内容和歌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并理解童谣背后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燕子过海》歌曲音频、幻灯片、音乐器材(如钢琴、小鼓等)。
2.教学环境: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Step 1:热身(5分钟)播放《燕子过海》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舒展身体、活动肢体,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来热身。
Step 2: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幻灯片介绍燕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燕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帮助学生理解童谣中的“燕子”为什么要过海。
Step 3:歌曲学唱(20分钟)1.听歌曲放音乐,学生闭目静听,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2.跟唱歌曲教师模范唱歌曲的第一段,学生跟唱,重复几遍,确保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齐唱歌曲学生分小组进行合唱,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分别完成不同的声部。
4.测验巩固随机抽几名学生进行个别唱歌演唱,检查学生掌握程度。
可以借助小鼓等乐器伴奏。
Step 4:情感培养(15分钟)1.启发思考提问:“《燕子过海》中的海是指什么?为什么燕子要过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引导他们从保护自然、适应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和倾听,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分享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答案和思考过程,并与其他组分享和对比。
4.总结引导教师总结并点拨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明确燕子过海的含义,并向学生灌输保护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021年《燕子过海》教学设计10篇
2021年《燕子过海》教学设计10篇《燕子过海》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复杂的会话”,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文本、老师、同学及环境的对话过程。
本设计试图变传统语文教学片面强调教师、课文的单因素为强调教师、学生、课本、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使课文的教育性、审美性在学生完全自觉的情形下产生。
教学目标1闭莆毡究10个生字的音、形,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2备形蜓嘧庸海的辛苦和艰难,对燕子产生喜爱、敬佩之情。
课前准备1庇胮owerpoint制成的有关燕子的各种图片、文学作品、生活习性介绍等内容的多媒体。
课件一。
2庇肁uthorware制成的有关大海及表现燕子过海辛苦、艰难的多媒体。
课件二。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
课件一。
评点课前休息时间内播放。
课件一,让学生在轻松、随意的浏览过程中,捕捉有关燕子的背景知识,酝酿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为下面的学习做认识、态度、情感上的铺垫。
一、谈话揭题(略)二、检查预习情况1。
最难记住的一个词语在本子上写二遍。
2。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并由出题者批改。
3。
学生自由选择段落朗读评点有效的预习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预习应具有开放性,学生预习时设计的字词练习,既是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体现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过程。
三、整体感知课文听课文录音,交流:你觉得燕子过海____________。
(辛苦、艰难)(板书)四、学习第一、二段(一)理解燕子过海的艰辛。
1毖嘧庸海为什么那样辛苦、艰难呢?读课文的第一、二段,找原因。
2毖生自学,小组交流。
3毖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板块一:诵读“海有多大,天边水,水边天,望也望不到边。
”(1)体会并读出海的大。
(2)领悟通过对大海的描写,反映燕子过海的艰辛。
板块二:诵读“他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1)领悟并读出句中蕴涵着的燕子过海时气候之复杂、路程之遥远、时间之漫长的艰辛。
多样化教学设计——《燕子过海》小学语文教案
多样化教学设计——《燕子过海》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熟悉古诗《燕子过海》的内容,掌握其基本的文学特点。
2.探究“燕子过海”的典型意象,了解其文化内涵。
3.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本诗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古诗《燕子过海》的内涵。
2.探究“燕子过海”意象的文化内涵。
3.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现学生的才艺与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听说结合的交际式教学法。
2.探究式教学法。
3.情景模拟教学法。
4.多元化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1.预习导入通过教师的情感化阅读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燕子过海》的内容和文学特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与欣赏能力。
2.学习过程(1)探究“燕子过海”意象的文化内涵学生通过参考相关资料,探究燕子过海意象的来历和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
(2)朗读经典古诗《燕子过海》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分析,发现整个故事中燕子的行动轨迹。
了解燕子的生活性质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3)理解“燕子过海”的内涵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从燕子、海、远方等多个角度来诠释本诗的内涵。
(4)用不同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本诗的意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艺术语言,如诗歌、音乐、绘画、舞蹈等来表达本诗的意境,展现学生的创造力与才艺。
3.总结回顾在总结回顾时,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表演,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五、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表现出来的结果,来进行教学评价。
本教学方案通过多样化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达到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六、教学期望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创造中学习,在表达中展示,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诗歌,更好地理解和熟悉古代的文化经典。
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达到教师的教学期望。
2024年燕子过海的教案
2024年燕子过海的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特点和习性。
2. 引导学生关注燕子过海的行为和意义。
教学内容:1. 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燕子过海的行为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学活动:1. 观察燕子的图片,描述其外形特征。
2. 讨论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3. 观看燕子过海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其行为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作业:1. 绘制燕子的外形特征。
2. 写一篇关于燕子过海的小短文。
第二章:燕子过海的背景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过海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燕子过海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燕子过海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燕子过海的时间和迁徙路线。
教学活动:1. 地图上标出燕子过海的地理位置。
2. 讨论燕子过海的时间和迁徙路线。
3. 观看相关纪录片,了解人类活动对燕子过海的影响。
作业:1. 绘制燕子过海的地理位置图。
2. 写一篇关于人类活动对燕子过海影响的小短文。
第三章:观察燕子过海的行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过海的行为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燕子过海的行为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 观察和记录燕子过海的行为。
教学活动:1. 观察燕子过海的行为,记录其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 讨论燕子过海的行为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作业:1. 绘制燕子过海的行为特点图。
2. 写一篇关于燕子过海行为特点的小短文。
第四章:研究燕子过海的环境因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过海的环境因素。
2. 培养学生分析环境因素对燕子过海的影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燕子过海的环境因素,如气候、食物等。
2. 分析环境因素对燕子过海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分析燕子过海的环境因素。
2. 讨论环境因素对燕子过海的影响。
作业:1. 绘制燕子过海的环境因素图。
2. 写一篇关于环境因素对燕子过海影响的小短文。
第五章:保护燕子过海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燕子过海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燕子过海》语文教案设计
《燕子过海》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 能够理解诗歌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能够解释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
2.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梗概《燕子过海》是一首描绘燕子飞越大海的诗歌。
诗歌通过描绘燕子的勇敢和坚韧,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诗歌的形象描写和修辞手法。
2.2.2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征和动作,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掌握。
随后,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3.3 生词与短语学习解释诗歌中出现的新词和短语,可以通过例句和上下文来帮助学生理解。
3.4 分析与解读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背诵、生词学习和解读分析,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和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燕子过海》诗歌文本。
5.2 图片资源:燕子的图片。
5.3 参考资料:相关诗歌解读和分析的资料。
第六章:教学实践6.1 课堂活动1. 学生朗读诗歌,并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燕子过海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6.2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每组选择一个隐喻或象征意义,进行分享和解释。
第七章: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燕子过海》的读后感,内容包括对诗歌的理解、感受和启示。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9燕子过海》word教案 8
《燕子过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
2.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描写燕子过海时非常辛苦、艰难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见过燕子吗?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好吗?(燕子是益鸟。
燕子是候鸟。
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你们说得真不错,谁能告诉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学生用手比划)那么,谁见过海?海有多大?(海很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谁能用一个词说说“天连水,水连天”的意思?(一望无边、一望无际、无边无际)谁能用手比划一下海有多大?确实比不出,这么小的燕子,要过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际的大海可真了不起!你们看见过燕子过海吗?有一艘军舰上的海军战士看见了过海的燕子,于是他们给我们写下了这篇文章《燕子过海》。
教师范读。
二、学生质疑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呢?(燕子为什么要过海?为什么它要不停地飞?为什么像雨点一般落下来?)三、理解课文燕子为什么要过海?课文的第二段有一句话已经回答了,请你找出来。
(它们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你能圈下来这句话中的反义吗?(南方——北方)那么,燕子是怎么过海的呢?(燕子在海的上空不停地飞呀,飞呀……)老师请学生们学着燕子飞呀飞。
(学生说手很酸。
)你们才飞了一分钟,可燕子是不停地飞,所以他们是很疲倦了。
”“疲倦”是什么意思?你们看看下面这句话是一样的吗?燕子不停地飞,一定是疲倦了。
燕子不停地飞,一定是太疲倦了。
(第二句加了个“太”字,说明已经是非常非常疲倦了。
)学生感情朗读。
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是写燕子的疲倦。
燕子为什么像雨点一般落下来?(全班讨论)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看,有一个动作是写“燕子太疲倦”了,你能把这个动作做出来吗?可怜的小燕子,你们为什么伏着啊?还有写燕子疲倦的句子吗?那我们该怎么读?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展翅起飞的燕子的坚强。
《燕子过海》教案设计:让孩子们爱上古诗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是一门绝对值得深入学习的课程。
但是,很多孩子们却对古诗词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这些诗词对于他们来说太过于生僻,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
因此,如何能让孩子们爱上古诗词,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一篇古诗词《燕子过海》的教学,让孩子们爱上古诗词。
一、教学目标:1.了解《燕子过海》的背景及作者杨万里。
2.掌握《燕子过海》的词句及意义。
3.引导学生感悟“故乡”与“家乡”的区别。
4.通过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导入:“我心中的故乡”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们了解故乡的风景、人文等,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感情和思念之情,引导学生们了解故乡和家乡的区别。
2.情境再现:《燕子过海》通过讲解《燕子过海》的背景和梅花的象征意义等,激发学生们对古诗词的好奇心。
老师可以先简要讲解一下词句的意义,然后逐个细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背诵《燕子过海》的部分词句。
3.课堂合作: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句词句,进行创意表演,可以是歌曲、朗诵、舞蹈等等。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表演能力,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义。
4.组织分享: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其他小组对其进行点评和评分,让学生们将学习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
同时,老师也可以对每个小组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在表演中有更多的创意和精彩。
5.思维引导:通过与学生讨论,引导他们思考故乡和家乡的区别,并自我反思对于自己故乡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诗人表达的诗意与情感。
三、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策略。
通过图片、视频等来打造出与古诗词相符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2.互动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多互动,引导学生们表现并不断留意每一个学生的表现以及学生们表现出的想法和思维。
3.合作教学策略。
在学生之间团队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意表现能力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燕子过海》小学语文教案——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燕子过海》小学语文教案——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完善的教学内容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本文将以《燕子过海》小学语文教案为例,探讨如何通过优质教案,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教材分析《燕子过海》是一篇小学语文课文,也是一篇普通话读本文章。
文章主要讲述了爱国主义情感在人们心中的表现,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爱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情感。
文章情节简单明了,语言简练流畅,适合小学生阅读。
同时,文章内涵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阅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语言的运用能力的提高。
具体地说,以《燕子过海》为例,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情节和人物,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学习积极性。
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字的含义和词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阅读鉴赏能力。
3、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通过文学鉴赏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情感、思维品质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追求主体性和自主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发现中提高,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以生活的情境为依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有趣的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情景中,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文章,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常识,让学生猜测故事的情节和主题,便于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中来。
《燕子过海》的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过海》的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燕子过海》的主要内容,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过海的过程。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燕子过海》的主要内容,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过海的过程。
2.2 教学难点: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3.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燕子的了解和印象。
4.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燕子过海》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过海的过程。
4.3 词汇学习: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僻词汇,让学生通过语境理解词汇的含义。
4.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5.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3 单元测试评价:安排单元测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燕子过海》课文原文。
6.2 图片资源:燕子、大海等相关图片。
6.3 视频资源:燕子过海的短视频。
6.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第七章:教学准备7.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课文文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7.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方便课堂互动和讨论。
语文课题燕子过海教案
语文课题《燕子过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燕子过海》的主要内容,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过海的情景。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词和句型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等资源,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燕子勇敢、坚持的精神,培养自己的毅力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燕子过海》的阅读与理解,掌握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生词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活动,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培养合作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句型的用法。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表演等方式,表达课文中的情感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燕子过海的情景和困难,体会到燕子的勇敢和坚持精神。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创意表达和合作交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采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进行互动学习和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2. 终结性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生词和句型的运用。
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包括朗读、写作和口语表达。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燕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初中《燕子过海》教案设计:启发学生的语感
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给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对于语文学习和日常交流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渠道之一。
本文将以初中《燕子过海》教学为例,从教案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启发学生的语感。
1.教材分析《燕子过海》是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只燕子为了到达南方的故乡而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归巢的故事。
这篇课文在语言方面的特点是准确、简洁、生动。
通过对小燕子的描写和情节变化的展示,读者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小燕子的身世之中,感受到它为了回家的坚定信念和朝气蓬勃的精神。
这篇课文是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精彩之处,感受语言之美,提高语感的完美选材。
2.实施步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言之美,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如下教学步骤:(1)预习环节预习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课堂上阅读全文,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涵和语言之美。
(2)课前讲解在课前讲解环节,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全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从小燕子的形象描述、逆境征服和抵达故乡等方面,重点介绍文章的主要情节和描写方式。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展示,引导学生感受小燕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故乡的向往之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阅读分析在阅读分析环节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全文中的关键句子和用语,对文本进行深入剖析和分析,进一步发掘文章的内涵和语言之美。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讨论或说故事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4)写作练习在写作练习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课文的语言特点和故事情节,写出自己的小故事或小作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语感。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和生动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燕子过海闵行区鹤北小学尹晓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晴、朗、航、疲、倦、伏、板、休、益、坚”10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晴、朗、航、伏、休”5个汉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文中带有省略号的两句句子,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途。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句话,试着背诵课文2、3节。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理解,感受燕子不怕困难、坚强执着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10个生字,并适时巩固汉语拼音。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听写句子,读好重点句,背诵2、3节课文。
3.通过一些参考资料、口语训练,帮助学生感受燕子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与自制的相结合)、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文:1.口语训练:出示海上风景图或录像(并配上音乐)。
2.过渡:沐浴着清新的海风,大家看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说的话吗?(指名交流)3.出示课文第一节,生字凸现。
4.过渡:就在这个晴朗的好日子里,一艘大船正在海上航行。
……(指名朗读)5.学习生字“晴、朗、航”。
晴:正音、换部首找朋友。
朗:指导左边部分书写,特别是“点”不要写成“撇”。
航:回顾“舟”字旁的字,指导书写。
6.指导朗读第一节,可穿插用一个词语形容大海的练习,引导学生读好“大海啊,水连天,天连水,望也望不到边”。
(多种形式朗读)过渡:正在这时,一群并不起眼的小鸟,映入了所有人的视线,它们便是……(多媒体变化,学生齐说:燕子),就让我们一块走进“燕子过海”的画面中!5.出示课题:10、燕子过海(齐读)说明:一望无垠的大海,是每个人向往的地方。
在孩子眼中,既广阔又美丽,出示画面,让学生自由地抒发感情,可以帮助他们尽快融入课文。
用第一节的朗读引出课题,让学生首先感受到大海因为广阔无边,而变的遥不可及,这时却有一群弱小的燕子要过海。
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朗读识字,理解背诵:1.同桌自学课文。
要求如下:(1)自由轻读全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方法。
2.自学情况反馈:(1)可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或开火车朗读,随即正音。
(2)字形重点指导:“疲”的部首;“倦”的右半部分;伏与休比较,书写;“益”的上半部分。
说明:本课的生字教学设计两个板块,在学习第一节时完成三个生字的识记,其余生字在此采用同桌合作自学的形式。
进入二年级,拼音巩固依然不能放松,所以正音环节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字形的记忆,不仅从形状入手,更要加强词、句的迁移、运用训练。
如“辨析组词”、“选词填空”等。
3.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
思考:燕子为什么要过海?(用直线在文中划出)4.交流出示: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在海的上空不停地飞呀飞呀……5.过渡:弱小的燕子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将会面临什么困难与危险呢?(播放动画,指名交流自己看到的,想到的)6.指导朗读,适时理解“不停地”,体会小燕子飞越大海的无比艰难。
7.过渡:是啊!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引读完全文)8.自由地认真朗读全文,向伙伴介绍让你感动或认为自己可以读好的句子,也可简单说说理由。
交流重点:(1)通过课件体会理解“像雨点一般落下来、伏在、倒在甲板上”的意思,说明燕子们都非常疲劳,有的燕子甚至还失去了生命。
(2)指导朗读“南来北往,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小燕子总是坚强地飞着,飞着……(当堂听写)(3)说话训练:望着远远飞去的燕子,水手们想……(任选一)望着远远飞去的燕子,水手们多么希望……望着远远飞去的燕子,水手们默默地说:“……”9.看图在小组内试背2、3、节。
(老师可在一旁配合、提醒)10.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11.全文质疑,解疑。
(机动)说明:本环节以“燕子为什么要过海?”一问引出,只有找到答案,才能体会燕子为何要不分昼夜,不停地飞翔,以至于失去生命。
为了体现学习主动性,给学生以选择权,把自己认为能读好的句子多读读。
同时也是自信心培养的好时机——自己认为能读好可以是读一句,也可以是读好多句。
在交流的同时,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朗读,感受燕子的坚强、勇敢,也可帮助尽快背诵。
课尾的质疑可视班级实际情况决定,也许会有一些喜欢这篇课文的孩子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提问。
如:“作者为什么要在船票上画上一只燕子?”等。
三、作业自助餐:1.背诵课文2、3节。
2.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完成课后说话练习。
4.查阅有关燕子或其它候鸟迁移过冬的资料。
(1、2为必做题,3、4为选做题)《燕子过海》说课闵行区鹤北小学尹晓波教材分析:《燕子过海》是二期课改小学语文第三册“读课文识字”单元中的一篇文章。
本文描写了一群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不畏艰难困苦,顽强地朝着目的地在不停地飞行的故事。
课文采用叙事、抒情相结合,记叙了小小的燕子为了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不分昼夜地飞行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感人情景,赞美了小燕子勇敢顽强的精神,流露了对小燕子的无限怜惜、敬佩之情。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初具自学能力,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边读课文,边识字。
对字词的教学可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法帮助识记,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字典等工具书初步理解词语。
阅读教学时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可以加强语感,深入感悟、体验。
我班的学生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感染而产生共鸣,因此还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助想象、理解。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材编排和课文特点,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课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正确认读本课“晴、朗、航、疲、倦、伏、板、休、益、坚”10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晴、朗、航、伏、休”5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文中带有省略号的两句句子,并能浅显体会省略号的用意。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句话,试着背诵课文2、3节。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理解,感受燕子不怕困难、坚强执着的精神。
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依然是本课的重点环节,通过研读重点词理解句子,朗读背诵重点段落,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及奋勇向前的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法与学法分析:课文的语言是相当优美的,作者写大海的语言是“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通过“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般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有的燕子又起飞了,有的却在甲板上再也飞不起来了”等句子,形象地写出了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
也正是在这些语言中,燕子的克服辛苦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给学生以深深的感染。
本课教学围绕突出燕子精神、让燕子精神感染学生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要把读好描写燕子的几个重点句,作为本课时的一个语言能力训练目标,因为读又是语言教学中人文性、情感性的表现,因此,读这些句子也是达到情感目标的一个体现,要求学生在多读感悟这些句子的同时,注重抓句子中“不停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再也飞不起来了”等词语,教会学生利用抓重点词语来读懂课文的方法。
教学本课,大致采用“合作识字——关注语言——读中悟情——迁移激情”的学习步骤。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刻意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完成几条教学目标。
而是力求在轻松的环境中,巩固已知,掌握新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本课的背诵、听写、口语训练并没有归为独立的环节。
而是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穿插而进,这样显得自然而亲切。
课堂实施情况分析:课的开始点击画面,,出示茫茫的大海。
学生如临其境,直观感受海的辽阔,发表感受,训练语言。
接着出示第一节,指导朗读“大海啊,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请学生自由读句子,直至读出海的一望无际的感觉,此句为下文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打下了铺垫。
课始的课件给学生的视觉冲击仍意犹未尽,可以指导学生回想课件内容,结合课文语句,在文中找出重点句。
用问读方式出示:燕子为什么在海上飞?教师出示句子“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在海的上空不停的飞呀飞呀……”体悟句意,指导朗读。
并启发学生想象:燕子飞行的路途如此遥远,还会有哪些艰难险阻等待着它们,它们又是怎样克服的?课件展示燕子在急风骤雨中奋勇飞行的情景,让学生即景抒情。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提供思维的空间,启发创造想象,身临其境谈感受,创造性思维可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升华。
在理解、朗读课文的环节中,为了体现学习主动性,给学生以选择权,把自己认为能读好的句子多读读,同时也是自信心培养的好时机。
学生在充分的自己练习朗读基础上,进行朗读的交流与指导,每一句都要读到入情入境之境界。
指导学生要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试着把重点词读好,读出味,如“像雨点一样落下来”的“落”字,“伏在甲板上休息”的“伏”字,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就是对燕子“十分疲倦“的最好理解。
教师在讲台上大讲燕子是多么艰难,以使学生动情,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学生的感情朗读中,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震撼,内心才能有感触——燕子是非常艰辛的,我们要爱护它;总之,一句话,千言万语都在“读”中。
这篇课文中还有对水手的描写,其实作者描写水手,也是为了衬托燕子的精神,于是转入最后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朗读“水手们向远飞的燕子挥手告别,又把那些死去的燕子,轻轻放到蓝色的大海里。
”读这句话,就是对燕子精神的再次深化体会,学生绘声绘色地读,试着走进水手的心里,把水手们想说的话表现出来。
通过读的教学方法,语言得到训练,情感得到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小小的燕子为了到达目的地不惜献出生命,它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真让人感动,由此,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想对燕子说什么,还想对大家说些什么,课尾的作业自助餐,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但也离不开个体的发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阅读实践。
同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文本的对话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自读展开想象,在合作读中交流体会,在质疑声中思考、讨论、探究创新,以体会感悟文中表达的情感和学习的成功感。
《燕子过海》训练设计闵行区鹤北小学尹晓波一、必做题:1、辨析组词:晴()郎()航()坚()睛()朗()艘()竖()2、填上合适的词语:()的燕子()地飞()地学习()的燕子()地飞()地学习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一个晴朗的日子,。
(2)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
(3)水手们向远飞的燕子挥手告别,。
二、选做题:“争做全能小明星”1、小歌星:学唱歌曲《小燕子》。
2、小演员:寻找一首赞美燕子的小诗歌,在班会课上朗诵。
3、小画家:自己动手画一只燕子,并在纸上写上想对课文中小燕子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