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电影发展及其“红色特征”研究
“十七年”少数民族反特影片研究
“十七年”少数民族反特影片研究
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它专属于十七年这个时代。
“意识形态”、“惊险”、“少数民族”三种元素在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与融合,使其在政治、商业、艺术等多个层面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是主旋律与多样化统一融合的一次成功的突破与尝试。
对十七年反特片的研究,学者们大多把汉族题材反特片与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笼统的放在一起,认为其处于一种敌我矛盾冲突的“二元对立”关系中。
本论文从意识形态、人物设置、叙事结构等方面对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区别于同期的汉族题材反特片,它处于一种敌、我、友,即特务、侦察英雄、少数民族群众的“三角关系”当中。
从叙事结构上看它区别于汉族题材反特片的进步势力、反动势力的“二元对立”关系,而呈现出进步势力、反动势力、左右摇摆势力的“三角关系”。
因为少数民族有着相对独立的族群意识,加之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汉族的误解、敌视等心理,在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中少数民族群众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与侦察英雄和特务一起并存于这种“三角关系”之中。
由于其少数民族元素的加入,与同期的汉族题材反特片相比,它运用了双
重的叙事结构,一条反特的主线辅以一条贯穿全片的爱情线索,使影
片充满了人性、人情,从而影片在惊险的同时更多了些明朗。
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正是融入了“政治”、“商业”、“少数民族”等元素而使其具有着强大的政治功能和文化意义,并伴随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可观赏性。
[电影]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
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十七年电影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一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年时期。
根据记载这一时期新中国共拍507部电影,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电影。
其中很多电影耳熟能详,例如《林则徐》、《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早春二月》、《我这一辈子》等等。
一定程度上来说,十七年电影抒写了我国的抗战史,抒写了一批英雄形象,比如林则徐、邓世昌、洪常青、江姐等。
张暖忻、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文章,在当时实际上承载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它的潜台词是电影应该脱离政治,应该非意识形态化。
一、十七年电影的民族性安德森认为,国家身份的历史建构,是想象与叙述的结果,他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定义民族道: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是透过共同想象,尤其是经由某种叙述、表演与再现方式,将日常事件通过报纸和小说传播,强化大家在每日共同生活的意象,江彼此共通的经验凝聚在一起,形成同质化的社群。
[2]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成为传播民族叙述的有效工具。
十七年电影主要描写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取得新中国的胜利。
从十七年电影选材上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凝聚着中华儿女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题材有着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极具民族凝聚力。
从创作方法上和表现形式来看,这一时期的影片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十七年电影由于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受到苏联电影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一些电影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到郑正秋的教化民众的影戏观,中国电影一直以来承载着这种教化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主流。
从十七年电影来看,大量的影片中透露出这种创作手法和创作观念。
例如《我这一辈子》中的海福的角色,从一个巡警在和申远的交往中,逐渐走向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林则徐》、《青春之歌》、《英雄儿女》等一系列的影片都带有强烈的教化色彩。
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与特点
中外电影分析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学号:5姓名:xx指导老师:xx2010.3.31 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特征由于当时受社会背景、帝国主义的影响,我们搞了相当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国内的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当时我们的文艺方针又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因此政治风云的变化就不可能不影响到电影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十七年xx 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
有人概括四起四落,在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这就是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 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 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60 年代初期的发展尚未达到高潮,很快就由于政治原因而夭折了。
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正如已故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同志所说:“新中国电影文学的起点很高。
”这句话完全适用于新中国电影。
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革命的艺术家们以真诚饱满的热情表现工农兵的生活。
他们是在些人而不是写政策,不是写战略站术。
编,演,导及全体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因此,拍出的影片才能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这一点是以后任何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比如,“四人帮”时期,虽然电影技术比解放初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重拍的彩色片《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都远远不如解放初期拍摄的同一题材的黑白片。
其次,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不很戏剧化。
如《中华儿女》,很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影片虽然有简单幼稚的地方,但很少条条框框的束缚。
在谈到艺术特点时,我们不可忽视这一时期私营厂生产的影片,他们保持了40 年代后期各影视公司的艺术传统,拍出了不少既为工农服务又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质量的电影作品,像昆仑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我们夫妇之间》,文化影业公司拍摄的《我这一辈子》《腐蚀》《姐姐妹妹站起来》《关连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优秀影片,而《我这一辈子》《关连长》等更成为名片,永葆艺术魅力。
4. 中国“十七年”电影
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1966)
-、建国初期:实验阶段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三、1959年前后高潮时期 四、20世纪60年代电影
Hale Waihona Puke -、建国初期:实验阶段1、内容:“诉苦迎新”,代表主流意识形态 2、创作队伍:新旧融合 旧体制下的艺术家:石挥、赵丹…… 新型的艺术家:凌子风、水华 3、代表作品: 《我这一辈子》 《南征北战》 《武训传》 导演:孙瑜
中国十七年电影
(1949—1966)
十七年概说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影的低谷与浪尖交替出 现,其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 国初期是试探摸索、传统与新生磨合交接时 期;20世纪50年代是英雄颂歌时期,新 的创作原则开始统辖,三四十年代积累的电 影传统渐渐被遮蔽;20世纪50年代到6 0年代是高潮时期,新中国电影的传统与新 生相互融合,新生携带传统,造就出新的电 影时期。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
1、内容:以战争与革命题材的影片为主,也 出现了少数喜剧片。 2、代表作 《董存瑞》 《上甘岭》 《未完成的喜剧》
三、1959年高潮时期
1、内容: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 2、代表作: 《林家铺子》 《林则徐》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四、20世纪60年代电影
1、内容: 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历史题材 为辅,也有部分影片改编自小说。 2、代表作 《红色娘子军》 《小兵张嘎》 《甲午风云》 《早春二月》(改编自柔石小说《二月》)
十七年时期电影和爱国主义-精品文档
十七年时期电影和爱国主义电影是媒介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建国初期,爱国是与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的。
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则是: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促进历史进步和发展。
随着爱国主义内涵的历史性变化,对爱国主义电影的要求也将改变。
如何让爱国主义电影深入人心,是一个值得思索的主题。
打破以往把电影划分为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三种电影形态的惯例,力图拍摄出既叫好、又叫座,且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是现在电影人追求的目标。
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即将推出一系列的爱国主义电影。
在新电影不断涌现之际,有必要再次回顾建国初的十七年(1949―1966)时期电影。
不可否认,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存在“教化”色彩严重、人物塑造脸谱化等缺憾。
但是,正确看待十七年时期电影缺憾出现的原因,肯定当时电影人为艺术抗争的努力。
认识爱国主义电影在人物塑造与家国关系设置等方面不同的时代特色。
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电影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课,只有正确看待过去,才能真正明白爱国主义的与时俱进的内涵。
一、从人物单一化到人性的多元呈现1993年由中宣部、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统一发布了《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
在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篇目的名单中,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有《林则徐》《小兵张嘎》《南征北战》《鸡毛信》《林家铺子》等二三十部之多。
影片多为抗战题材,最大的特征是阶级化身份定位以及单一化人物塑造。
阶级身份上,敌我对立二元划分,并对人物进行单一化演绎。
敌人的凶残愚蠢、富人的狡猾胆怯已经被定性。
即便表现敌我战争的严酷与艰辛,也是为了显示革命的神圣和英雄的无敌。
叙事模式类型化处理本不是坏事,问题是,人物身份的阶级性与性格的单一联系起来,没有多元可能性的参与,只会导致类型化电影中人物的单薄。
例如,《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电影,人物设置一般为两派:一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或其他地方武装以及贫苦百姓;另一派是以日本侵略者为首的正统日军、日伪军以及与之勾结的土豪劣绅。
第四章中国17年电影
第四章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1966)一、十年电影的界定知识点回顾: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四起四落“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四个繁荣时期:第一,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第二,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第三,1959年达到最高峰;第四,1960年代初的短暂发展。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四次衰落:第一,1951年5月开始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及文艺整风运动,使电影创作一度陷入低谷;第二,1957年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拔白旗”又一次使电影运动受挫;第三,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反帝反修。
在电影界中批判修正主义;第四,文革前夕对于中国电影的全面否定。
二、第三代导演的创作代表人物:谢铁骊、成荫、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郭维、李俊、王苹、苏里、林农等。
成荫擅长表现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其影片的风格是“简洁明快,质朴无华”。
崔嵬电影作品的风格像他的为人一样“粗犷奔放,浓郁炽烈”。
水华擅长名著改编,他的电影作品“严谨细腻,淡雅深邃”。
凌子风的电影作品“明快奔放”。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
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
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
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
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
成荫(1917—1984)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电影艺术家,他在中国电影史上以擅长拍摄革命战争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而著称。
其代表作为《钢铁战士》、《南征北战》,以及八十年代初拍摄的《西安事变》。
长期的部队战斗生活,锻炼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品格以及观察问题的宏观性与高视点。
“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总结
“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摘要】“十七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建国初“写工农兵”,“写给工农兵看”思想的指导下,农村题材电影大量涌现,从内容到类型都表现出与时代命题高度契合的特征。
本文从类型出发,分别分析了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四种主要类型的特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分析各自的不同与相同点,总结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电影的特征。
【关键字】农村题材电影;农村改革斗争片;农业生产建设片;农民生活片;少数民族片中国是农业大国,国家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根系于农村和农民。
展现农村变化、反映农民生活的农村题材电影一直在中国电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建国之初,百业待兴,尤其农业有了许多开创性的发展。
和平时代的人民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进步,电影成为国家宣传政策,普及文化的重要途径。
由于建国初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中国农业农民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题材电影随之兴起,并进入繁盛。
(一)多种原因促使农村题材电影发展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农村题材电影兴起新中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电影的商业化属性减弱,文艺属性增强。
电影不再按照商业化运作,而是作为国家对人民进行改革宣传和教育的重要艺术形似出现。
1949 年以后,电影类型衰亡,题材尊显,后者取代了前者,并且被赋予了前者所没有的意义和价值。
题材之所以享有这样的殊荣,是因为它不再是艺术性的商品,而成为计划性的宣教品。
电影所表现的生活内容要与社会经济生活———工业部、农业部、国防部等诸门类相对应,于是就有了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等。
另一方面,作为宣教产品,电影不但承担起建构‘革命历史’的任务,而且成为证明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和真理性的工具。
于是又有了革命历史题材、革命战争题材、反特题材、反腐题材、献礼片、‘主旋律’、‘五个一工程’等。
2、农村、农民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村题材的繁盛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人数众多,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农民人口达到5346135,占当时总人口的86、74%,农民数量众多,且在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作用明显,当时的广大观众迫切需要通过银幕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以及现在国家建设情况、人民生活情况。
【独家】浅析“十七年”西影发展史
浅析“十七年”西影发展史“十七年”中的西安电影制片厂1958年建厂至1966年八年间的电影创作,既与“十七年”电影整体的创作氛围相照应、与新中国政治风向、文化风尚相攸关,亦与西北地域文化、西影自身发展密切关联,为后来的西部电影的发展奠定了产业、艺术根基与文化取向。
1958年8月23日,经过近三年的紧张筹备和辛勤建设,西安电影制片厂正式建立。
时任厂长钟纪明提出了“苦干三年,赶上老厂”的口号,为西影的发展设立了一个明确的短期目标,以凝聚建设和创作的热情。
而口号中的“老厂”,则是指长春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等。
西影筹建之初,鉴于西北电影产业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的状况,中央文化部、电影局采用“请进来”和“派出去”两种办法,从各“老厂”抽调创作、技术和管理干部支援西影建设,同时组织西影实习团分赴各“老厂”学习创作生产及管理技术。
新影和上海科影负责培养新闻、纪录、科教片创作者;而长影则充分发挥了新中国电影摇篮的作用,在编、导、摄、录、美、服、化、道等各个部门共22 个专业都安排了实习人员,为西影培养全套的创作人员、生产技术人员。
作为基础深厚的“老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创作了“十七年”电影中的众多经典作品。
无论是缅怀战斗英雄的《钢铁战士》《董存瑞》《上甘岭》,鼓舞生产建设的《桥》《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还是礼赞幸福生活的《祖国的花朵》《五朵金花》,都映衬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的时代主旋律,引领着新中国电影创作贴近现实生活、描摹家国理想的美学旨趣。
西影成立初期的作品,吸收和借鉴着“老厂”在故事片创作生产中的成功经验。
虽然后起成立的西影由于现实条件限制,暂未涉足革命战争题材,但在表现“社会主义新人”的影片之中,却努力克服困难,提升电影作品的艺术质量。
“十七年”电影的优长之处,如关注工农群众的生产生活,展现地域、民族的独特文化等等,在西影早期的电影作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十七年中国电影小结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
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1951年3月8日在全国26个大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标志着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第一次大发展。
这一时期出了不少优秀影片,如《中华儿女》、《白毛女》、《钢铁战士》、《我这一辈子》等。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电影《武训传》提出严厉的批判,紧接着全国开展对《武训传》的批判及其后的文艺整风运动,使建国初期电影第一次蓬勃发展的局面很快结束。
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10月至11月,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召开各制片厂厂长会议,重点讨论贯彻“双百”方针,改革电影体制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舍饭寺会议”。
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各电影厂开始试行以导演为中心,自由组合、自由选题、自负盈亏的“三自一中心”的改革方案。
电影创作在逐步前进,到1956年前后产量赶上并超过50年的水平,艺术质量也有新的突破,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呈现一派勃勃生机。
1957年的反右斗争及康生的“拔白旗”扼制了第二次电影创作发展的大好局面。
1959年中国电影进入第三次大发展,达到了50年代的最高峰。
1959年新片展览月是第三次发展的标志。
好影片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则徐》、《林家铺子》、《风暴》、《青春之歌》等。
从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间,一个电影创新高潮正在形成。
由于召开了新侨、广州两次会议,周总理和陈毅亲自出席讲话,宣传党的文艺政策,电影从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在稳步地前进,掀起了一场电影艺术创新的热潮。
《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农奴》、《独立大队》、《阿诗玛》等正是这个潮流的产物。
“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总结
“⼗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总结“⼗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摘要】“⼗七年”是中国电影史上⼀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建国初“写⼯农兵”,“写给⼯农兵看”思想的指导下,农村题材电影⼤量涌现,从内容到类型都表现出与时代命题⾼度契合的特征。
本⽂从类型出发,分别分析了⼗七年农村题材电影四种主要类型的特征,在时代的⼤背景下分析各⾃的不同与相同点,总结⼗七年时期农村题材电影的特征。
【关键字】农村题材电影;农村改⾰⽃争⽚;农业⽣产建设⽚;农民⽣活⽚;少数民族⽚中国是农业⼤国,国家的繁荣在很⼤程度上根系于农村和农民。
展现农村变化、反映农民⽣活的农村题材电影⼀直在中国电影中占有举⾜轻重的地位。
在建国之初,百业待兴,尤其农业有了许多开创性的发展。
和平时代的⼈民开始追求精神⽂化的进步,电影成为国家宣传政策,普及⽂化的重要途径。
由于建国初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中国农业农民举⾜轻重的作⽤,农村题材电影随之兴起,并进⼊繁盛。
(⼀)多种原因促使农村题材电影发展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农村题材电影兴起新中国初期实⾏计划经济体制,电影的商业化属性减弱,⽂艺属性增强。
电影不再按照商业化运作,⽽是作为国家对⼈民进⾏改⾰宣传和教育的重要艺术形似出现。
1949 年以后,电影类型衰亡,题材尊显,后者取代了前者,并且被赋予了前者所没有的意义和价值。
题材之所以享有这样的殊荣,是因为它不再是艺术性的商品,⽽成为计划性的宣教品。
电影所表现的⽣活内容要与社会经济⽣活———⼯业部、农业部、国防部等诸门类相对应,于是就有了⼯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等。
另⼀⽅⾯,作为宣教产品,电影不但承担起建构‘⾰命历史’的任务,⽽且成为证明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和真理性的⼯具。
于是⼜有了⾰命历史题材、⾰命战争题材、反特题材、反腐题材、献礼⽚、‘主旋律’、‘五个⼀⼯程’等。
2、农村、农民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村题材的繁盛发展中国是农业⼤国,新中国成⽴之初农民⼈数众多,1953年第⼀次⼈⼝普查农民⼈⼝达到5346135,占当时总⼈⼝的86、74%,农民数量众多,且在在新中国成⽴过程中作⽤明显,当时的⼴⼤观众迫切需要通过银幕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命的历史,以及现在国家建设情况、⼈民⽣活情况。
“十七年”抗战电影史观与类型化研究
总的来说,“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的核心在于如何在保持写实主义风格和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拓展视野,提升思想深度。对于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以及 其他类似的作品,应从其贴合生活实际的描写中找到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要 客观地看待其存在的局限性。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十七年文 学批评”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和贡献。
“十七年”抗战电影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观赏性和思想性。这些电影不 仅是中国人民抗战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们为观众提供 了了解抗战历史、感受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并对后世的电影制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个人观点
在我看来,“十七年”抗战电影中的优秀之作非常多,如《小兵张嘎》、 《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这些电影不仅在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上出 色,而且在制作和技术方面也非常精湛。然而,我认为还有一些方面可以改进:
在汪曾祺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他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让人感到既熟悉又新颖。同 时,他也是一位注重细节的作家,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情节的推进,他都 力求做到精细入微。
汪曾祺的作品中透露着一种平淡而真实的力量。他的作品既不浮华也不张扬, 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展现出生活的真实面貌。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普 通人的喜怒哀乐,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平淡的 力量往往能够触动人心,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这些“十七年”新诗选本在当代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不仅见证了 新中国的发展和变革,也展现了新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和成果。它们也为“人民 诗歌”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多元化和诗歌创作的繁荣,“人民诗歌”仍然是一个 重要的主题。而“十七年”新诗选本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主题,以及对于当 代诗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评价这些选本的价值 和影响,为当代诗歌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支持。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导言: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不仅见证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初步实现,同时也诞生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
这些作品在美学上有着独特的风格与特点,被称为“十七年电影”。
本文将对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美学进行探讨,旨在深入剖析这一时期电影艺术的发展与特征。
一、时代背景与美学风格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正值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面临着对社会现实主义道路的探索,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同时,它们也受到了国际电影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风格。
1.1 时代背景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工业化迅速推进,电影作为一种群众性文化艺术的媒介,开始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电影创作反映着社会现实主义的要求,积极宣扬社会主义理想与道德观念。
这种大众性与政治属性的结合,给“十七年电影”的美学特征带来了明显的烙印。
同时,在国际政治上,新中国的成立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外国电影作品纷纷流入中国,对当时的中国电影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
国际主义的情怀与西方电影技术对“十七年电影”的美学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1.2 美学风格的形成“十七年电影”的美学风格以社会现实主义真实主义为基础,结合民族风格和国际化元素,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首先,它强调文化的大众性和普及性。
电影成为大众娱乐、思想启蒙、道德宣传的重要工具。
电影作品力求深入生活,关注最普通的人与最普通的事,以可亲可近的方式展现真实的社会生活,使观众能够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共鸣。
其次,它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电影作品在社会现实主义的大旗下,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展现人物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性。
大量采用近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和真人真事的创作方式,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使电影作品更加真实切实。
再次,它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诗意的呈现。
电影作品在刻画社会现实的同时,注重通过情感表达来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
故事情节、角色情感、音乐和画面的协调运用,使得电影作品在真实与艺术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风雨兼程之红色硕果——浅析“十七年”的革命题材电影
所 说 : “ 体 生命 的寻 找 、追求 之路 , 个 如 果 不 想 遭 到 历 史 的 无 情被 逐 ,就 必 定 要融 合于 阶 级 / 集体 / 命 队伍 ,就 革 必 定要 献 身于 革命 / 的事 业。 “ 七 党 在 十 年 ” 的革 命 经 典 叙 事 中 ,这 绝 非牺 牲 与 代 价 ;相 反 ,这 是 价 值 的获 取 与 生 命 的证 明。 ”【】 类 英雄 人 物 斗争 的 3这
[ 关键词 ]十七年电影 革命题材 英雄人物
d i (3 6 d.s .0 2 6 1 .0 12 .( o : ) 9 9 in 1 0 — 9 62 1 .3() l. s )5
据 学者 的不 完全 统计 ,1 4 年 至 99 16 6年 新 中 国 电影 共 出 品 7 7部 创 9 7 作 影 片 ,其 中具 有 明显 娱 乐性 质 和 类
己置换为英雄人物 ,从而伴随英雄的 成 长 而获 得想 象性 的 升华 和 自我 救赎 ,
潜 移 默 化 地 接 受 它 的 意识 形 态 和 思 想 理念。 《 永不消逝 的电波 》中李侠在
பைடு நூலகம்
在 英 雄 人 物 的成 长 过 程 中 , 电影 中常 会 设 置 一个 领 路 人 未 突 出英 雄 人
、
人物设置
态 的表征符码,在彰显权威主流意识 物 的 蜕 变 和成 长 过程 ,在 紧 要 关 头 为 形 态 价值 和 ;绳 的 同 时 ,又 期 许 获 得 成 长 中的 英 雄指 明前 进 道 路 ,同 时 经 隹 社 会 群体 的 普 遍 认 同。 英 雄 人 物理 想 历 了一 次 对 自我 身份 指 认 的历 程 。 这 的实 现 必 须 要 通 过 集体 ,个 体 的复 仇 样 的领路人有一个共 同点 即他们都是
论新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与变迁
论新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与变迁[摘要]新时期的“红色经典”电影跳出了单纯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旧模式,由凸显英雄人物的“高大全”和主题的政治性,转而关注小人物来反映和刻画大主题,关注影片的史诗审美特征。
红色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逐渐融合为一体。
未来“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方向显示出人物偶像化、革命史诗化、红色国际化的趋势。
[关键词]电影;“红色经典”;主旋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属性和历史任务的改变,电影的创作主题也发生了变化。
新中国电影要担负起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任,巩固和加强新政权的存在。
在建国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经历了一个发展、起伏与变迁的过程。
一、“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形成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极其恶劣的国内外局势,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从各方面加强,“红色经典”电影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有力途径,在受到群众广泛欢迎的同时,在文化传播中也占据了主流地位。
“红色经典”电影作为特殊时代的精神产品,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和作用。
(一)“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是一个英雄层出的过程。
“红色经典”电影树立了诸多的英雄形象,展示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伟大民族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为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
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已经沉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英雄们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而且在道德层面上也起着表率作用。
如《红色娘子军》中无私无畏的女战士吴琼花,《南征北战》中有勇有谋的高营长,《钢铁战士》中坚毅勇敢的三位革命战士等,他们的崇高形象不但成为影片中的人物的榜样,而且也深深影响着作为观众的工农兵。
还有《地雷战》《上甘岭》等影片中,不但塑造了朴实诚恳、勤劳勇敢的农民,而且刻画了为新中国浴血奋斗的战士等,这些群体形象共同表现了革命时期中国昂扬进取的民族传统。
浅析十七年红色电影的民族风格
电影 的 民族 风 格 ,尤 其是 毛泽 东 主席 在 《 论 卜 大 关 系 》报 告 中 们 几乎 没有 忽视 音 乐 的表现 力 ,常 常 从 民族音 乐 采撷 灵 感 ,使 影
提出 “ 烈百 。 ’ ’ 方 针之 后 , 电影 界展 开 激烈 地讨 论 , 电影 的 民族 风 像 语 毒 ‘ 变得 饱 满 E , l 符 合观 众 视 听 心 。。 如 《 上甘 岭 》 《 铁 道游 格 更 是做 作 为一 个理 论 问题 进 行研 究 。 “ 徐 昌霖 的长 篇论 文 《 向 击队》 《 红 目》等 电影插 曲,都 是红 色 电影 工作 看心 灵 的歌 唱和 传 统 文 艺探胜 求 宝 》 ,系统 地 具体 地论 述 了 电影 向传 统艺 术借 鉴 英雄 的赞歌 。歌 曲采 用 民歌 曲调 ,朗 朗 口,美 丽动 听 ,影 片 更 的 问题 ,在 当 时产 生 了广泛 影 响 。这 些文 章对 上世 纪 五 、六 十年 给 人 留下 纯情 、浪 漫 的 记忆 。 “ 一 ‘ 条 大河 波浪 宽,风 吹 稻花 香 两 代 中 闺 电影 创作 起 了积 极 的推动 作用 。 ”
乍之 l j 起 ,就洋 溢着 浓 厚 的本 土气 息 ,展 示 出既定 的文化 根源 与 切 景语 皆情语 ”。 心 情 结 ,符合 J 一 大观 众特 定 时期 审 美心 理定 势 ,显 示 出浓郁 的 中困 风 t 人情 和 东 方美 学神 韵 ,形 成 了鲜 明 的 民族 风 格 。关 于 中 三 、 民歌 情 趣 的中国 式歌 唱 音乐 作 为 电影 视 听 语 言 一 个 重 要 元 素 , 红 色 电 影 的 创 作 背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这首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志愿军存卫生员王兰唱起这首歌以情动人歌颂美丽的家乡对祖闰家乡山山水水的怀念之情抒发着向往和平反埘战争的理想使电影声画相得益彰水乳交融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感不禁油然而生
十七年电影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一)建国初期的蓬勃发展1)主要艺术成就一是,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初步形成了自己新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解放战争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电影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拍出的影片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这一点是后来“四人帮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二是,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国产国产故事片。
影片结构比较自由。
如《中华儿女》,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
2)存在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我国30年以来进步电影的优良传统,由于对中国解放前进步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认识不足,因此对解放初期私营厂生产的较好影片没能给予充分肯定。
如《我这一辈子》《乌鸦与麻雀》等影片。
3)主要导演和作品一是凌子风、翟强的《中华儿女》。
影片最大的特点是行是行,用拍摄纪录片的方法来拍摄故事片。
首先是编剧方面,故事一切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出发,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如行云流水一样自然地流淌。
其次影片在体现朴素、明快的艺术风格时,也流露出一种稚气,特别是在演员对白方面,舞台腔痕迹很重。
二是王滨、水华的《白毛女》电影《白毛女》从改编到摄制比较成功,既保留了歌剧的精华,又注意了电影艺术特点。
其电影语言的运用精炼而丰富、流畅而含蓄,导演极为注重环境描绘,要求典型真实。
三是石挥和《我这一辈子》在剧作方面,故事选取了在敌人营中普通善良的一份子的视角。
在剧作结构上,抓住了老巡警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展开几个横断面,围绕其命运而贯穿。
表演方面,石挥技艺高超,其表演既有安排和设计,又非常生活自然,不做作、不卖弄。
二)1956年前后的发展1)电影创作概况1952年,出现了《南征北战》反响不错的影片。
此后的五年间,影片的数量不断增加,基本以故事片见长。
如1954年的《鸡毛信》、1955年的《天仙配》等。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十七年”电影指的是1949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特点和成就。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主题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大多以革命、建设、劳动等为主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注重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强调真实、自然、朴素的风格。
同时,电影中的演员表演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次,中国“十七年”电影在技术制作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采用了先进的摄影技术和剪辑手法,提高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同时,电影中的音响效果和音乐配乐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电影增色不少。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了广泛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这些电影作品,展现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为世界电影文化做出了贡献。
中国“十七年”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显著的技术进步。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第4讲__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十七年”电影指的是1949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特点和成就。
中国“十七年”电影在主题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大多以革命、建设、劳动等为主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这些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与特点
中外电影分析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10.3.31“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风格特征由于当时受社会背景、帝国主义的影响,我们搞了相当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国内的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当时我们的文艺方针又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因此政治风云的变化就不可能不影响到电影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
有人概括四起四落,在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这就是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60年代初期的发展尚未达到高潮,很快就由于政治原因而夭折了。
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正如已故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同志所说:“新中国电影文学的起点很高。
”这句话完全适用于新中国电影。
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革命的艺术家们以真诚饱满的热情表现工农兵的生活。
他们是在些人而不是写政策,不是写战略站术。
编,演,导及全体创作人员,充满真情实感,因此,拍出的影片才能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这一点是以后任何时期的影片,无法比拟的。
比如,“四人帮”时期,虽然电影技术比解放初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重拍的彩色片《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都远远不如解放初期拍摄的同一题材的黑白片。
其次,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不很戏剧化。
如《中华儿女》,很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场景的转换很自由,影片虽然有简单幼稚的地方,但很少条条框框的束缚。
在谈到艺术特点时,我们不可忽视这一时期私营厂生产的影片,他们保持了40年代后期各影视公司的艺术传统,拍出了不少既为工农服务又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质量的电影作品,像昆仑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我们夫妇之间》,文化影业公司拍摄的《我这一辈子》《腐蚀》《姐姐妹妹站起来》《关连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优秀影片,而《我这一辈子》《关连长》等更成为名片,永葆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年”电影发展及其“红色特征”研究
作者:张铭
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3期
摘要:“十七年”电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石。
“十七年”电影特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这一段历史。
这一时期,新中国电影确立了电影的服务对象、叙事方式、美学特征等,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红色特征”。
“十七年”电影时期,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确定了以民族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电影模式,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十七年”;电影;“红色特征”;局限性
一、“十七年”电影的总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文革”前的十七年,毋庸置疑是一个创造经典的时代。
一大批优秀的导演和表演艺术家的崛起,及其独具特色的审美追求与创造,将中国影坛点缀得多姿多彩。
“十七年”电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逐渐成熟的时期,无疑对新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
从纵向来看,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本土电影,自然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承接了将近几十年的中国电影传统;从横向的角度考虑,尽管当时的电影活动处于封闭自足的电影文化体系,隔绝于世界潮流,但好在其大方向仍然没有偏离世界电影发展的“主航道”,即在叙事层面,更加符合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在营造“银幕幻象”这一点上并没有要疏离的倾向。
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好莱坞电影、苏联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
二、“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历程
“十七年”电影的创造经典,发展繁荣,但其发展过程可谓是坎坷曲折,经历四起四落。
第一个高潮时期,是建国初期的两年,这时的工作方针及标准十分宽松。
对于电影剧本来说,在政治上只要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反苏、反共、反人民民主主义的即可,还有一些对政治无大关系的,只要在宣传上无害,有艺术价值即可。
因而在很短的时间内,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其中王滨和水华的《白毛女》,石挥的《我这一辈子》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而第一个低谷时期,是之后的两年,这时最典型是事件是对《武训传》的批判,这次错误批判,直接导致了民营电影的结束,且对刚刚稍有起色的新中国电影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电影摄制也由于剧本的缺乏陷入“停工待料”的局面。
直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才又极大程度上激发了电影人的创作热情,“十七年”电影进入又一繁荣时期。
期间出现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还有《柳堡的故事》、《新局长到来之前》、《董存瑞》等一大批优秀的
故事片。
1957-1958年的反右派斗争使其再次陷入低谷,继而发生的拔白旗运动,大跃进,再一次严重阻碍了新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
直到文化部举办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的优秀影片评奖,奖励了大量优秀影片和优秀电影工作者。
周总理提出要创作出优秀影片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再度激发了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成就了“难忘的1959年”,在思想与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统一。
之后的“十七年”电影又经历了反修正主义,其后发展变得更为曲折艰难,1961年的新侨会议再次强调了坚决贯彻“双百”方针,纠正了左倾思想的干扰,形成了又一个电影创作高潮。
三、“十七年”电影的“红色特征”
(一)“红色特征”的进步性
我认为,“十七年”电影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红色特征”。
首先它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1949年4月,中央电影管理局在北平宣告成立,成为领导、管理、组织新中国电影生产的重要机构。
再次,还在各省成立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制片厂,这都体现了人民政权对电影事业的高度重视。
其次,拍片策略也发生了改变,由电影局统一进行题材规划,各电影厂承接具体拍摄任务,电影的发行则是由电影局统购统销,形成了生产与营销管理高度集中的体制。
此外,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特定的叙事模式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也是它红色特征的生动体现。
新中国成立前,电影基本上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且多分布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
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任务和时代的变化,电影不再被视为特殊的文化商品,而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宣传的工具。
在这种新电影观念的影响下,新中国电影出现了新的风格样式的出现,形成了焕然一新的整体风貌。
第一,塑造作为历史主体的“工农兵影响”是电影的首要任务。
工人,农民和战士的形象都在银幕中得到真实生动的体现。
宣扬革命英雄主义的“十七年电影”数不胜数,以军事题材居多,大多表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事迹。
第二,新中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政策,使少数民族影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由于被高意识形态化,这类影片大多起到了宣传国家民族政策方针的目的,加入了很多阐释党的民族政策的内容。
第三,伴随中国传统戏曲的大规模继承与革新,电影戏曲片成为标识时代特征的片种。
第四,儿童片及动画木偶片受到重视。
其中,动画片和默片也在表现手法的民族话上有所突破。
第五,喜剧片样式完成了从讽刺喜剧,像歌颂喜剧和轻喜剧的转型。
这类影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表达了对社会发展的肯定与认同。
基本消除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转而热情歌颂,回避社会矛盾,而只是歌颂新时代,从而反映新时代的面貌。
第六,名著改编片获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影片中传达的中国古典美学,始终熠熠生辉。
其中的一些纪录片,也起到了宣传国家建设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尽管风格样式发生了全新的改變,其核心或者说是根本任务是围绕政治使命,为其服务与效力的。
(二)“红色特征”的局限性
而最具特点的“红色特征”,又是“十七年”电影的局限性所在。
在政治氛围浓厚的创作环境下,政治教化的目的,和意识形态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著名导演成荫总结出两句名言:“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
”反映了当时的电影工作者如履薄冰,诚惶诚恐的普遍创作心
理。
电影创作者不能才尽其用,题材太过狭隘,内容太过单一……在此期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些都不免会让人感到遗憾。
四、“十七年”电影的总评
总之,“十七年”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中无疑是可圈可点的一个阶段,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新中国在建设起步时期的一个时代缩影,或许在艺术质量上确实难以登大雅之堂,却在那个时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政治教化和标榜新时代的作用。
从创作到研究,从发行到放映,构建了完整的电影体系,它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甚至是对几代中国人的影响,都使得它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