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碱的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碱的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碱的性质说课稿一、说课背景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关于碱的性质的章节。
本章节是高中化学课程中关于酸碱理论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理解酸碱反应、溶液的酸碱性以及相关化学实验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还能够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碱的定义、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常见的强碱和弱碱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来探究碱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与酸的中和反应。
2. 教学难点:理解弱碱的存在形式和其离子化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直观感受碱的性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碱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肥皂、洗涤剂等,引出碱的概念。
- 提问学生对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 讲解碱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碱为能够接受质子或放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介绍碱的分类,包括强碱和弱碱,并举例说明。
3. 探讨碱的物理性质- 讨论碱的一般物理性质,如味道、触感、溶解性等。
- 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碱的溶解现象。
4. 讲解碱的化学性质- 介绍碱的通性,如与酸的中和反应、与某些金属的反应等。
-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碱与酸的反应过程和结果。
5. 深入讨论弱碱的特点- 解释弱碱的部分离子化和存在形式。
- 讨论影响弱碱离子化程度的因素,如浓度、温度和溶剂性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探索碱的性质 教案2
课题探索碱的性质(2)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季学祥审核人(教研组)班级姓名学习组长学习目标:1、知识点掌握:1)了解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2)继续练习使用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的操作;3)了解强碱的使用注意事项,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
学习重点:碱的主要性质和强酸的使用学习难点:碱的典型反应及其方程式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碱的共性是:(1)碱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2)碱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如:。
(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下同)(3)碱能和酸反应生成;如:。
(4)碱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
如:。
2、氢氧化钠俗称或,化学式为。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而潮解,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其方程式是。
3、氢氧化钙俗称或,化学式为,水溶液是。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3)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4)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
家长签名二、预习·疑问(通过认真预习,请你写下疑惑摘要,在预习准备课上与组员交流)星级评定(由学习组长评定,对完成预习任务并积极讨论疑惑的组员给予一颗星)三、学习·研讨1、.除去食盐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镁,可加入适量的一种试剂是 ( ) A 、BaCl 2溶液 B 、NaOH 溶液 C 、Na 2O D 、BaO2、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
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 变化的情况是 ( )3、10克10%的盐酸与1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A 、CuSO 4溶液B 、CO 2C 、CuOD 、 H 2SO 44、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石灰浆粉刷过的墙壁,刚开始时会“冒汗”: ; (2)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 ,, 收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工业上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
探索碱的性质备课参考资料
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一、教学目标(一)过程、方法与能力1、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的操作(二)科学知识与技能1、了解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2、了解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3、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认识碱的共性与个性,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二、重点难点碱的性质、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三、课时安排共4课时,第1知识块2课时,第2知识块1课时,学生分组实验1课时四、教学建议第1、2课时内容划分建议:氢氧化钠与指示剂反应、中和反应可作为第一课时的内容;碱与氧化物反应、与盐反应及共性的归纳可作为第2课时。
教学建议:1、注意学习方法的迁移(对典型物质进行分析、用对比实验寻找物质的特性、从物质变化归纳性质、从物质性质推测用途)2、研究问题可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如碱对指示剂的作用,可先让学生回忆酸对指示剂的作用,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但碱与酸的作用要注意在研究层次的上递进,不能仅仅停留在能反应这一层次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其本质,揭示中和反应的实质,引出盐的概念。
为下一节学习作铺垫。
(注意:当加酚酞的碱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可定性说明溶液酸碱性的变化,但不可强调pH=7,因为酚酞的变色范围为:当pH在8以下为无色)等等★3、注意用直观的方法来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对图的指导)(P18图,酸中氢离子和碱中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同时可附带另一种生成物的类别,为下一节盐的教学打下基础。
)4、及时介绍物质鉴别的方法存在的检验方法,铜、铁离子的检验方法CO25、碱的共性(指可溶性的碱)6、注意化学用语的教学第3课时内容1:碱的个性建议:1、多采用直观的、对比的方法。
2、学习方法指导:自主收集有关资料、小组合作讨论、交流3、对碱的个性介绍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氢氧化钠应突出易潮解、吸水性、腐蚀性;氢氧化钙则为腐蚀性及它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特点)(氢氧化钠浓热溶液与羊毛反应是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导致羊毛蛋白质强度下降,可列为氢氧化钠的腐蚀性,不需详讲)(氢氧化钙的教学中对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石灰水等的区别及化学式书写要强调)4、化学用语教学。
探索碱的性质说课稿范文
探索碱的性质说课稿范文探索碱的性质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探索碱的性质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索碱的性质》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等来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常见的碱”,本节分为2个课时,我讲的是第1课时,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为:碱的共性研究。
在本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会进行化学变化以及酸的性质,这为碱的性质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同时,也为之后深入探究碱的其他性质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九(5)的学生基础较好,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之引导可以自己进行探索研究。
学生的这些特点为本节课的教法学法提供了基础。
3、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了解碱的分类,及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的共性。
(2)、技能领域: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的操作。
(3)、情感领域: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碱(可溶性和难溶性)的共性。
5、教法学法: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和探究式实验等方法,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6、教学过程:关于什么是碱在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中已经讲解,所以本节课没有重点强调。
那么本节课是通过书写化学式的开篇,通过该过程一是检验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书写化学式,二是让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判断物质溶解性,并让学生通过圈的方式找出碱,同时清楚碱可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
然后让学生书写可溶性碱的电离方程式,从而说出碱具有共性和个性的原因。
为本节课研究碱的共性拉开序幕,说明碱的个性下节课学习。
整堂课我共设计了6个活动,前4个活动是可溶性碱的共性,后两个活动是难溶性碱的共性。
碱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 碱的化学性质 >>说课稿
一:说教材
通过上节课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认识和学习,特别是对两中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学习,学生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碱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它们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因此,教材通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氯化铜.碳酸钠等物质的反应来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进而归纳总结碱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在感知碱的化学性质的过程中理解掌握碱的化学性质.
二:说教法
本节的内容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碱的通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再补充一些实验,如碱与酸碱指示剂,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及其设计实验加以证明该反应,氯化铁和碱的反应演示实验,目的在与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采用以下教法
1:实验法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2:对比法和酸的性质对比来学习碱的化学性质.
3:探究法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验,探究实验结果,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三:说学法
由于本节内容比较重要,且比较抽象,对于中下等学生来讲,理解起来就有难度,这时,就要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和小组合作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讨论,达到理解目的.
1:讨论法将难度较大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来解决.
2:小组合作探究法。
探索碱的性质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索碱的性质》。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探索碱的性质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酸、碱、盐是初中科学化学部分无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机化学的基础,碱的性质是其中的一部分知识。
在上节内容常见指示剂及它们在酸碱盐中的变色情况和酸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引出碱的性质,更利于该节知识内容体系的建立,也是酸的知识更深的应用。
同时碱的性质又为盐的学习作了铺垫,该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三的学生。
初三的学生对实验,化学小魔术都充满了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探索欲,同时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为本节课实验教学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学习了上一节课探索酸的性质后,已初步具备了研究物质性质的一些方法,如利用对比,从一类新物质的一般共性再到个性等的研究方法等。
利于本节课对新物质碱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碱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的无机知识认识更丰富,对碱的应用也更加熟悉,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说出碱的定义和主要通性,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正确写出酸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实验探究认识酸碱反应,体验科学实验中“操作步骤现象结论”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科学实验实施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实验来获得学习科学的乐趣,认识化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培养良好的学习科学知识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教学重点:碱的四个共性,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2)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
探索碱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内 容 呈 现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你用什么方法能简单的鉴别出氢氧化钠、水、 稀硫酸这三种无色溶液吗? 以上是根据的是酸碱的化学性质, 你知道碱还 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碱跟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1、活动:向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 CO2,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用来检验 CO2 的存在。 2、介绍: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 化硫,你知道怎样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其 反应原理吗?(问: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 危害?通过此问题来加强环保教育。 ) SO2+2NaOH=Na2SO3+H2O (注意:产物是 Na2SO3,而不是 Na2SO4) 3、 介绍: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 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 SiO2+2NaOH=Na2SiO3+H2O 4、 介绍: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 为什么? CO2+2NaOH=Na2CO3+H2O 5、请你找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共同点: CO2+Ca(OH)2 =CaCO3↓+ H2O CO2+2NaOH =Na2CO3 + H2O SO2+2NaOH = Na2SO3+H2O 共同点: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结论:碱可以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3、除去括号中少量的杂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NaOHCa(OH ) 2 :
4、
稀HNO3 稀HCl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大家的共同努力,你有什么 5、 收获?(学生自己总结) 布置作业 科学作业本。
§1.3
一、教学目标:
探索碱的性质(第 a(OH)2 的化学性质。知道碱的通性。 2、技能领域: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的操作。 3、情感领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
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安排在酸的性质后,而且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与酸的性质相似的教学编排,所以我们应意识地运用研究酸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碱的性质。
本节从生活的感受中自然引入碱的性质,然后通过实验分析对比碱的共性,从共性中体现个性的差异,然后教材选用两种重要的碱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碱的性质,在氢氧化钠的个性学习中突出易潮解、吸水性、腐蚀性,氢氧化钙的个性突出腐蚀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利用的特点。
2、对于碱的性质的教学是从实验中归纳出的,所以要做好每一个实验,培养学生描述现象的能力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穿插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的知识。
同时学生对物质的颜色,溶解性,NaOH和Ca(OH)2的俗名会比较混淆,教师有必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碱的涵义,举例常见的碱;2、概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性质,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3、说出中和反应的特点;举例说明中和反应的意义。
[技能目标]1、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性质试验的操作。
2、了解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3、通过碱的性质学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4、学会土壤酸碱性测定。
[情感目标]1、渗透STS教育思想,了解常见的碱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了解碱对人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碱的共性和个性,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实质,认识物质的方法,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四、课时安排:3课时+1课时实验第一课时可能只教到碱的性质的第3点或第四点,第二课时教到氢氧化钠的性质,第三课时解释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知识小结和练习)五、教学准备:药品器材:稀硫酸、熟石灰、氢氧化钠、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白醋、碳酸钠溶液、氯化铁、氢氧化铜、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澄清石灰水多媒体课件教学六、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在上一节中介绍了一些生活中酸性的食物,要求学生举例。
、、、、其实还有很多食物成碱性的。
《纯碱的性质》说课稿范文
《纯碱的性质》说课稿《纯碱的性质》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纯碱的性质》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纯碱的性质实验是本节的重点。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做过探究酸、碱性质的实验,为本节课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的储备有限,课堂时间也有限,所以本节课按照课本的设计意图将探究实验改为验证碳酸钠的性质,这样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实验,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纯碱的化学性质,至盐的化学性质,使学生尝试由点到面的学习知识的方法。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本节的难点。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在酸碱部分已学过,学生对其反应条件有一定认识。
学习了盐的有关知识,再引导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从而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微粒观和科学观。
(二)教材主要内容。
本节课包含以下2个内容:纯碱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能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纯碱等盐类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但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不易理解,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循序渐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三、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由一个小谜语引出纯碱的性质,进而得出盐的性质。
在学生进行实验后,由点到面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而得出盐的化学性质。
在针对实验中4个化学反应,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在后面的习题设计中,试一试里考察的是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且所涉及的方程式分别从盐+盐,碱+盐,碱+酸,酸+盐4个方面考虑,考察全面。
后面的活学活用与前面的小谜语相呼应,而且还结合生活实际,更是对本节课的一个抽查。
最后的习题设计大胆选取中考试题和与生活相联系的题目。
第1题是20xx年中考题,考查的是离子共存问题,但实质考查的是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第2、3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最后的实践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说课稿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酸和碱的性质研究》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对之前所学化学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盐的性质以及化学实验探究的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材编排上,先介绍了常见的酸和碱,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教材注重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化学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但是,对于酸和碱的性质,学生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来深入理解。
此外,初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出发,逐步上升到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酸(盐酸、硫酸)和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化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酸和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教学难点(1)酸和碱化学性质的微观本质。
(2)中和反应的实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酸和碱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浙教版科学九上《探索碱的性质》word教案
第五册第一章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2、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质试验的操作。
3、了解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4、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重点难点:碱的性质、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药品器材:稀硫酸、熟石灰、氢氧化钠、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白醋、碳酸钠溶液、氯化铁、氢氧化铜、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澄清石灰水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堂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含有碱性的物质。
常见食物的碱性:牛乳、茶、柿子、黄瓜、胡萝卜、萝卜、菠菜、柑橘类、葡萄、芋头、海带、葡萄干、马铃薯、卷心菜、笋、香菇类、油菜、南瓜、豆腐、苹果、梨、香蕉、樱桃等。
思考:1、你去尝一个未成熟的柿子,会有什么感觉?2、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
那擦拭肥皂时还有何感觉?生活中的碱:石灰浆、氨水展示实验室里几种常见的碱区分碱与碱性物质的不同?板书:1.碱的电离书写NaOH、Ca(OH)2、Ba(OH)2的电离方程式,思考电离产物的共同之处是什么?板书2.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思考与练习:Cu2(OH)2CO3是碱吗?一、碱有哪些性质演示1: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与碱的作用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而不直接说成“碱”?演示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1、在2支分别盛有3毫升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这时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
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中性。
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白色的晶体。
化学反应方程式: NaOH + HCI = NaCI + H2O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跟硫酸反应生成硫酸和水,氯化钠和硫酸钠都属于盐。
探索碱的性质讲义
学生:科目:第阶段第次课教师:A.稀盐酸B.石灰水C.CaCl2溶液D.盐通入CO2气体11.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H2 B.CO2 C.CO D.O212.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化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13、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纯碱 Na2CO3B、氯化钠食盐 NaClC、硫酸铜晶体胆矾 CuSO4.5H2OD、碳酸钙生石灰 Ca(OH)214、将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再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15、下列物质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新物质生成的是()A、硫酸钡B、浓硫酸C、浓盐酸D、苛性钠16、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CsOH,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sOH溶液能与CO2反应B、CsOH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Cs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CsSO4D、CsOH在水中能电离出Cs+、OH-17.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A.浓硫酸B.食醋(pH=3)C.食盐水(pH=7) D.苏打或肥皂水(pH=9-10)18.下列实验能利用厨房中的食盐、食醋、纯碱三种物质做成功的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③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19.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02与Na0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A) (B) (C) (D)20、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若要除去氢氧化钠中的混有的碳酸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最新碱的性质说课稿
碱的性质说课稿------------------------------------------作者xxxx------------------------------------------日期xxxx《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说课一、说教材本节课的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
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溶液的导电性等。
需要3个课时来完成。
本节课是第2课时,主要探究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二、说学情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质性质的基础和方法。
2、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说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先设置情景,通过复习“酸的化学性质”,引出新课。
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接着通过学生演示课本实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其用途。
最后以教师演示的趣味实验结束本节内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初步学习碱的一些化学性质。
五、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性质1、教学重点:NaOH和Ca(OH)22、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六、说教学过程结合我校教学模式,“导学引领、自主达标”,安排教学过程如下:创设情景,目标导引通过复习酸的化学性质,引出本节课对另一类化合物碱的学习,这样做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抛出了本节的学习内容,新旧知识过渡自然、开门见山。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独学阶段,设计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完成教学案上有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用途等基础知识这一环节,这一环节内容相对简单,课本上多有体现,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找到答案。
2说课稿模板--碱
说课模板2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X号考生。
我的说课题目是《碱及其性质》(板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何这样教为思路。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碱及其性质》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 单元第2 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学习以酸的学习方法为基础,通过对比学习进一步认识碱。
并为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以及新课程标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腐蚀性,2)掌握碱的化学通性,3)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碱的通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重难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性质;碱的化学通性难点确定为: 从微观角度认识碱的通性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我将采用导学案与多媒体为辅,问题组讨论和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为了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我的教学过程将通过以下五个环节展开)五.教学过程环节1【导入新知】【强烈动机下的学习过程由此展开】。
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环节2【讲授新知】为了实现双基教学。
此环节我准备用5 个教学活动来展开。
活动1:回忆思考初识碱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我们学过哪些碱?2)写出它们的化学式,分析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活动2:阅读观察自主探究首先,我会向学生提供一瓶氢氧化钠和一瓶氢氧化钙,让学生认真阅读标签,在提示注意安全的情况下,按P7活动天地的内容探究碱的物理性质,完成表格后与同学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碱的性质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索碱的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部分来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首先,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本节分为3个课时,我讲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为:碱的概念和碱的部分性质。
在本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会进行化学变化以及酸的性质,这为对应的碱的性质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同时,这为之后深入探究碱的其他性质奠定了基础。
其次,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之引导可以自己进行探索研究。
学生的这些特点为本节课的教法学法提供了基础。
第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碱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2)、认识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3)、掌握碱能与酸碱指示剂、酸反应以及中和反应的实质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初步用探究的方法认识碱的性质,采用对比观察与分析的方法归纳出碱的通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能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找出共性的能力以及进一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第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课标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碱的性质。
第五、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联系生活实际、实验探究等方法,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同时引导学生从认识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第六、教学过程
认识什么是碱
首先,向同学们提问“当你尝到未成熟的柿子时,是什么味道?”(食用碱性食物时会有涩味),再展示几张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的图片,引出问题“到底什么是碱?”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列出NaOH 、Ca(OH)2、KOH等的电离方程式,让学生思考碱电离的共性是什么,得出碱是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一类化合物。
探索碱的性质
实验一、准备盛有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各两支,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再取两
片PH试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在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学生观察记录并分类归纳,完成设计的表格,使学生知道通过碱与酸碱指示剂混合后的颜色变化情况。
实验二、NaOH溶液与酸的反应
在2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消失。
说明酸碱性的溶液变成了中性。
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发现蒸发皿上留下白色的晶体,写出这个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NaOH + HCI =NaCI + H2O
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反应的共同点,发现NaOH是碱,HCI、H2SO4都属酸,NaCI、Na2SO4都是盐,它们都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得出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通式
通式:碱+酸=盐+水
引出中和反应的定义是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接着让学生判定:MgO和H2SO4反应,生成了MgSO4和H2O(生成盐和水),这个反应是中和反应吗?
得出这不是中和反应,因为中和反应应该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能单看生成物是盐和水,所以这个反应不是中和反应.强
化了中和反应的概念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上的用途
让学生思考用盐酸中和NaOH溶液的过程中,可用什么方法检验酸或碱是否过量?
提示学生利用碱的性质来思考,得出可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如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是酸过量,变蓝色,说明是碱过量.也可以用PH试纸来检验,反应完后,若PH>7时,说明是碱过量,若PH<7时,说明是酸过量.
让学生阅读课本,并根据图片说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
H++OH-=H2O
第七、作业布置
同步《探索碱的性质(一)》
第八、板书
一、什么是碱
二、碱的性质
1、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碱与酸反应
3、中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