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有什么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中有什么》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做科学”、“懂科学”,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读科学”、“听科学”、“记科学”。
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会引导学生经历很多探究活动,做很多实验。
但教师在备实验课时,一定要仔细,准备充分,不然实验可能会失败。
我在教《空气中有什么》一课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本课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空气中至少含有两种气体:一种是支持燃烧的气体,另一种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这节课要做两个实验,让学生自己经历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真理。
上课开始,教师引入新课后并讲实验要求: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盛有红水的水槽中,不点燃蜡烛,用去底塑料饮料瓶把蜡烛扣上,立即拧紧瓶盖,观察水能否进入瓶子。
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结果。
生:水不能进入瓶子。
师:为什么不能进入呢?
生:因为瓶子内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师:很好,请同学们接着实验:把瓶盖拧松,把瓶子拿起来,点燃蜡烛,等蜡烛燃旺后,再用瓶子把蜡烛扣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后并汇报实验结果。
生:蜡烛慢慢熄灭,水涌进了瓶子。
师:为什么水会涌进瓶子呢?
生:因为燃烧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气,“腾”出了一部分空间,所以水涌进了瓶子。
师:真不错,同学们都很聪明,这个实验说明了空气中有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这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那么剩下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吗?
生(猜测):不支持燃烧。
师:究竟是否不支持燃烧,我们要用实验来证明。
师讲实验要求:先用细铁丝的一端绕在火柴柄的一端,一个同学擦火柴,另一个同学拧开瓶盖,拧开瓶盖后立即将燃烧的火柴放入瓶内,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结果。
生1:火柴没有熄灭。
生2:火柴顿时熄灭了。
生3:火柴燃烧了很久才熄灭。
面对同学们这么多的答案,我不知所措。
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又给同学们把这个实验演示了一遍,每一个步骤我都十分仔细,可是当我把火柴放入瓶内时,火柴并没有顿时熄灭。
很显然这堂课以失败告终。
分析:为什么这个实验会失败呢?为了弄明白,我又将这个实验反复的做了几次。
我发现:蜡烛燃烧时有时瓶子里面有水珠,导致湿度过大,使蜡烛在还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时就熄灭了,剩下的气体还有一些氧气,使第二个实验没有成功。
启示:我认为我们科学教师在备实验课时,要亲自做一次完整的实验,并且要反复的多做几次。
事先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点绝对不能省略。
另外,从教材的呈现上来看,确实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内容。
其实,任何一种教材都只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我们不能过分依赖于教材,它不可能也不应当成为教师教学的“圣经”。
因此,我们在用教材教的同时,对教材中的内容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正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我们的科学课才会更加严谨,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