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3月医疗器械相关知识培训
医疗器械培训知识
医疗器械培训知识概述医疗器械培训是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的认知和操作技能而进行的专业培训。
医疗器械作为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医疗器械培训的内容涉及医疗器械的分类、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旨在使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医疗器械,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器械分类医疗器械根据其用途和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常见的医疗器械分类有: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
一类医疗器械是指对人体直接或间接使用,用于诊断、治疗、监测等的医疗器械,如口罩、体温计等。
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对人体直接使用,用于治疗、监测等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心电图机等。
三类医疗器械是指对人体直接使用,具有植入、介入等高风险特性的医疗器械,如人工心脏、人工关节等。
医疗器械使用方法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是医疗器械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时,需要了解其使用方法、操作流程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例如,使用注射器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器容量,按照正确的注射方法进行操作,并注意消毒和储存等环节。
又如,使用心电图机时,需要正确连接导联,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心电图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医疗器械维护保养医疗器械维护保养是医疗器械培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方法,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医疗器械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消毒和清洁,使用后要及时清洁,并按照规定进行保养。
对于一些高风险的医疗器械,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和维修,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医疗器械安全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是医疗器械培训的核心目标。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医疗器械的适应范围和限制条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流程,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同时,医务人员还需了解医疗器械的不良反应和风险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医疗器械培训的方法医疗器械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实地操作等。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培训(带目录)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培训一、引言医疗器械是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和康复的设备、器具、物品和材料。
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培训旨在介绍医疗器械的基本知识,帮助医疗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医疗器械。
二、医疗器械分类与命名1.医疗器械分类根据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我国将其分为三类:(1)一类医疗器械: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2)二类医疗器械: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3)三类医疗器械: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2.医疗器械命名(1)通用名称:反映产品的主要功能、用途、结构等特点。
(2)型号规格:反映产品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
(3)生产企业名称:反映产品的生产企业。
(4)医疗器械注册证号:反映产品的注册信息。
三、医疗器械的注册与备案1.医疗器械注册医疗器械注册是指医疗器械上市前,由生产企业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经过审查、评价、核准,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过程。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医疗器械合法上市的凭证。
2.医疗器械备案一类医疗器械实行备案管理,生产企业应在产品上市前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二类、三类医疗器械实行注册管理,生产企业应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注册。
四、医疗器械采购与验收1.医疗器械采购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从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采购医疗器械。
采购时应关注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
2.医疗器械验收(1)核对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企业等信息。
(2)检查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识等。
(3)验收医疗器械的随机文件,如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注册证等。
五、医疗器械使用与维护1.医疗器械使用医疗器械使用前,操作者应熟悉产品性能、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题)1. 医疗器械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者改变生理功能的设备、器具、材料和其他类似产品。
2. 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类。
答案: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一类、二类、三类。
3. 第一类医疗器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类医疗器械的特点是风险低,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 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特点是风险较高,需要控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5. 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特点是风险高,直接植入人体或者高风险手术。
6. 医疗器械注册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医疗器械注册是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者进口企业依法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过程。
7. 医疗器械备案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医疗器械备案是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者进口企业依法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取得医疗器械备案凭证的过程。
8.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指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
9.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是指从事医疗器械销售的企业。
10.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是指使用医疗器械的医疗机构、个人或者其他组织。
1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发生的人体伤害或者其他不良后果。
2024年度医疗器械法规知识培训
医疗器械注册流程
包括申请受理、技术审评、行政审批和批件发放等步骤。申请人需向国家药品 监督管理局提交相关材料,经过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后,方可获得医疗器械注 册证书。
2024/3/23
8
许可制度及要求
2024/3/23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制度
国家对医疗器械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活动,应当经所在地省、 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制度
国家对医疗器械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还应当具有 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经营的产品可追溯 。
9
注册与许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024/3/23
01
申请材料准备
申请人在申请医疗器械注册或许可时,需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准备齐全、
准确的申请材料,包括产品技术报告、安全风险分析报告、临床试验数
商标注册申请人需向国家知识 产权局提交申请,并经过审查 核准后方可获得商标专用权。
25
技术秘密保护法规及要求
医疗器械企业可以采取技术秘密保护 措施,保护其未公开的技术信息和经 营信息。
医疗器械企业需建立完善的技术秘密 管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和义务,并 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防止技术秘密泄 露或被窃取。
法规概述 • 医疗器械注册与许可制度 •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与使用环节
法规 • 医疗器械监管与法律责任 • 医疗器械广告与宣传法规 • 医疗器械知识产权保护法规
2024/3/23
目录
2
01
医疗器械法规概述
2024/3/23
3
医疗器械定义与分类
10
03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与使用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医疗器械是现代医疗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医疗从业人员来说,了解并熟练使用各种器械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的基础知识,包括常见的器械分类、使用要点以及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帮助读者加深对医疗器械的了解和掌握。
一、医疗器械分类医疗器械根据其使用特点和功能,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包括:1.体外诊断器械:主要用于检测和诊断人体内疾病的器械,例如血糖仪、血压计等。
2.治疗器械: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或症状的器械,例如手术刀、输液泵等。
3.医用耗材:包括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器械或材料,例如手术口罩、一次性注射器等。
4.康复辅助器具:用于康复训练和辅助病患生活的器械,例如轮椅、助听器等。
二、医疗器械使用要点正确的使用医疗器械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要点:1.选择合适的器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合的器械进行治疗或诊断。
2.仔细阅读说明书:在使用医疗器械之前,务必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要求正确操作。
3.保持器械清洁:使用完医疗器械后,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定期维护保养:医疗器械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安全。
三、常见问题解答1.医疗器械是否需要备案注册?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医疗器械需要进行备案注册,获得相应的资质才能在医疗机构中合法使用。
2.医疗器械的保质期是多久?不同的医疗器械保质期不同,一般在使用前要查看器械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器械在有效期内使用。
3.出现医疗器械故障怎么办?在使用医疗器械时,如遇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与相关技术人员联系,不得私自修复或继续使用。
4.如何避免交叉感染?使用一次性医用器械,严格按照消毒和清洁要求进行操作,保持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无菌状态,是避免交叉感染的关键。
综上所述,对于医疗从业人员来说,掌握医疗器械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了解医疗器械的分类、使用要点和常见问题解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
二、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生产): 1、《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7号, 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2000年5月22日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局令第22号发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二、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
一、医疗器械的定义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 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物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 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指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三)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四)妊娠控制。 (五)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二、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
(六)广告: 1、《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2009年4月7日卫生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令第65号发布,自2009年5月20日起施行) 2、《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2009年4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令第40号发布,自2009年5月20日起施行) (七)进出口: 《进出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2007年6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5号公布, 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三)经营: 1、《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7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 2、《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9号,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四)使用: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8号公布,自2016年2月1日起 施行) (五)包装、标签和说明书: 《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6号,自2014年10月1日施行)
2024年度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
5
法律法规体系及作用
2024/3/23
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 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 办法》、《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
法律法规作用
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规范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 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行政审批常见问题
如技术审评过程中发现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性能指标不符合标准等。
如审批流程不规范、审批时间过长等。
2024/3/23
11
03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与使用环节 监管
2024/3/23
12
生产环节监管要求及措施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生产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控、可追溯。
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基础知 识培训
2024/3/23
1
2024/3/23
•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概述 • 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制度 •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与使用环节监
管 • 医疗器械广告、宣传与知识产权保
护
2
2024/3/23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 企业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意识提升
3
01
6
国内外医疗器械法规比较
国内外法规差异
在医疗器械的监管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美国、欧洲 等发达国家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较为严格,实行分类管理和注册制度,而一些发 展中国家则相对较为宽松。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在医疗领域,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医务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为您介绍医疗器械的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医疗器械的定义和分类医疗器械是指用于人体疾病诊断、治疗或者生理功能修复的设备、器具、器材、试剂和其他类似或有类似功能的产品。
根据医疗器械的用途和风险级别,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和三类医疗器械。
1. 一类医疗器械:低风险产品,普通管理要求,如体温计、口罩等。
2. 二类医疗器械:中风险产品,需要进行注册备案,如心电图机、超声诊断仪等。
3. 三类医疗器械:高风险产品,需要进行严格的注册审批,如心脏起搏器、危险药物注射泵等。
二、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是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使用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 GMP认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获得GMP认证,即良好生产规范认证。
这是确保医疗器械生产过程符合规范要求的重要措施。
2. 医疗器械文本要求:医疗器械应当标明使用范围、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医疗器械非常重要。
3. 医疗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医务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器械,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三、医疗器械的使用技巧正确的使用医疗器械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减少事故风险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医疗器械的使用技巧:1. 输液泵的正确使用:在使用输液泵时,需要正确设置流速和输液时间,并及时观察输液过程中病人的反应情况。
2. 高压注射器的使用:在使用高压注射器时,需要确定正确的注射方法和用药剂量,同时注意注射速度与注射部位。
3. 呼吸机的操作技巧: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正确的调节和操作,同时要定期检测呼吸机的功能状态。
四、医疗器械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医疗器械事件是指在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故障或潜在风险。
2024年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多应用)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多应用)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一、引言医疗器械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缓解疾病或影响人体结构及功能的设备、器具、物品和材料。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医疗质量,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基础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二、医疗器械分类与命名(一)医疗器械分类根据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我国将其分为三类:1.一类医疗器械: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2.二类医疗器械: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3.三类医疗器械:用于植入人体或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二)医疗器械命名医疗器械的命名通常由三部分组成:通用名称、型号规格、生产企业名称。
1.通用名称:反映医疗器械的功能、用途、主要结构、材料等的名称。
2.型号规格:反映医疗器械的规格、型号、性能等的标识。
3.生产企业名称: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名称。
三、医疗器械的基本要求(一)安全性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不产生危害。
医疗器械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储存、使用、维护和废弃处理等环节均应保证安全性。
(二)有效性医疗器械的有效性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预防、诊断、治疗、缓解疾病或影响人体结构及功能的目的。
(三)稳定性医疗器械的稳定性是指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能力。
(四)可靠性医疗器械的可靠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四、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管理(一)医疗器械的使用1.遵循产品说明书: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时,应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性能、适用范围、禁忌症、操作方法等。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按照医疗器械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3.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培训资料一、医疗器械概述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矫正人体生理功能、结构或病理状态的设备、器具、器械、材料或其他相关物品。
医疗器械的使用覆盖了医院、诊所、药店、家庭甚至户外急救等各个领域。
二、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体系为了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对医疗器械市场进行监管。
在中国,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
三、医疗器械分类与注册根据《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医疗器械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医疗器械是对人体直接使用或长期体内植入的产品,如心脏起搏器;二类医疗器械是对人体表面和体腔内(非长期)使用的产品,如口罩、注射器;三类医疗器械是供专业医疗机构使用的产品,如CT机、X光机。
根据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需要进行相应的注册和备案。
四、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与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要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方可生产医疗器械。
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则需要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获得需要符合一系列法规要求,且证照有效期限有规定。
五、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控制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医疗器械企业应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遵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生产、销售、使用等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
六、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与监测医疗器械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事件,包括不良反应、事故等。
医疗器械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并记录这些事件,同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提升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效能。
监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保障患者权益和公众安全的重要环节。
七、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培训为了保证医疗器械相关从业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参与者的岗位和职责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力求达到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效果。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一、医疗器械的定义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预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四)妊娠控制。
二、医疗器械的分类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wei)险,对其安全性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三、医疗器械的管理1.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生产注册制度。
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
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
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
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当通过临床验证。
2.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普通有效期四年。
3.经营企业二类医疗器械实行备案制度。
4.医疗器械注册证格式或者注册证编号的编排方式为:×1 械注×2××××3×4××5××××6。
其中:×1 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的简称:境第三类医疗器械、进口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为“国”字;境第二类医疗器械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2 为注册形式:“准”字合用于境医疗器械;“进”字合用于进口医疗器械;“许”字合用于香港、澳门、地区的医疗器械;××××3 为首次注册年份;×4 为产品管理类别;××5 为产品分类编码;××××6 为首次注册流水号。
医疗器械知识培训
医疗器械知识培训一、引言医疗器械是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种类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对医疗器械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医疗器械知识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医疗器械的认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
二、医疗器械基础知识1.医疗器械的定义: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其目的是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和缓解。
2.医疗器械的分类:根据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我国将其分为三类。
一类医疗器械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二类医疗器械具有中等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三类医疗器械风险程度高,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
3.医疗器械的注册与备案:医疗器械在我国实行注册与备案制度。
生产企业需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注册或备案,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后方可生产、销售。
三、医疗器械使用与管理1.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应遵循产品说明书、操作规程和相关规定,确保患者安全。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医疗器械的维护与保养: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使用安全。
对于易损、易耗的医疗器械,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3.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规定,防止交叉感染。
根据医疗器械的不同材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消毒与灭菌方法。
4.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监测: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四、医疗器械法规与政策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我国对医疗器械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与政策。
其中,《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的基本法规,对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
14年3月医疗器械相关知识培训
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由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制,相应内容由 审批注册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填写。 注册号的编排方式为: ×(×)1(食)药监械(×2) 字××××3 第×4××5××××6 号。其中: ×1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的简 称:
医疗器械相关知识培训
2019.3.10
一慨况
1 医疗器械的定义 2.医疗器械的分类 3.医疗器械的资料收取 4.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 5.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 6.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
管 7.医疗器械召回 8.法 律 责 任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 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 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 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 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 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 到下列预期目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承担全国医疗器 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技术工作
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
医疗器械广告应当经省级以上人 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 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刊登、播 放、散发和张贴。
医疗器械广告的内容应当以国务 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批准的使用说明书为准。
(一)含有“疗效最佳”、“保证治愈”、 “包治”、“根治”、“即刻见效”、“完全无 毒副作用”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
(二)含有“最高技术”、“最科学”、 “最先进”、“最佳”等绝对化语言和表示的;
(三)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笔记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笔记一、医疗器械是什么?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缓解疾病或者残疾,以及调节人体结构或者功能的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其组成件、附件和软件。
二、医疗器械的分类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医疗器械主要分为体外诊断器械、治疗器械、手术器械、医疗保健器械等几大类。
具体分类如下:1.体外诊断器械:用于诊断疾病的设备,如血糖仪、血压计等。
2.治疗器械:用于治疗疾病或恢复健康的设备,如各类治疗仪器。
3.手术器械:用于外科手术的器械,如手术刀、缝合线等。
4.医疗保健器械:用于保健和辅助治疗的设备,如理疗器械、辅助行走器等。
三、医疗器械的注册与监管医疗器械的注册与监管是确保其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医疗器械的注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产品注册申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通过国家药监部门进行产品注册申请。
2.产品准入审批:药监部门对申请的医疗器械进行专家评审和技术审查,决定是否批准其上市销售。
3.后市场监督:上市的医疗器械需要定期接受监督检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四、医疗器械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医疗器械时,需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1.使用前检查:使用医疗器械前应检查其外观、功能是否正常,避免使用损坏的器械。
2.正确操作: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医生指导正确操作医疗器械,避免误用或不当使用。
3.消毒清洁:医疗器械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避免交叉传染和细菌感染。
4.存储保管:医疗器械应放置在安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或污染。
五、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医疗器械行业呈现出以下几大发展趋势:1.智能化:医疗器械趋向智能化,提升诊断和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体验。
2.个性化:医疗器械生产趋向个性化定制,更好地适应患者的不同需求。
3.多功能化:医疗器械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
4.国际化:医疗器械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拓展,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医疗器械知识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知识培训资料医疗器械监视管理条例中规定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预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到达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妊娠控制等预期目的。
因此,医疗器械同药品一样,是防病治病的武器,是关系人体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格加以控制。
自医疗器械监视管理条例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视管理方法发布实施以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的监管,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的行为得到了有效规。
但是由于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品种多,进货渠道复杂,特别是农村医疗机构分布广,监管难度大,加之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尚不健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的管理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医疗机构涉械人员认识不到位,存在重药品轻器械思想,对有关医疗器械监视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知识了解不全面,特别是对医疗器械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在认识和理解上不许确。
2005年,县局查获一起案件,*医疗机构涉械人员在购进一次性阴道扩器时,验收马糊,竞没有发现其标识上注册有误,造成为了损失。
二、重复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行为时有发生。
在农村卫生室,一面受患者经济条件限制,人员素质不高,一些患者为了省,主动提出对自己使用后的注射器或者输液器重复使用;还有一些乡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受利益驱动,重复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重复使用作皮试用的注射器和配制大输液所用的注射器,个别的甚至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这种形为给人民群众的安康带来了隐患。
三、有些医疗机构进货渠道混乱,使用无产品注册证、无合格证明的医疗器械。
在乡镇以下医疗机构主要存在购进医疗器械无记录,不能提供供货单位的合法证明资质,有的医疗机构相互代购,甚至从私人手中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无产品注册证或者无合格证明的卫生材料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标注册证 中国商品系统成员证书 医疗器械注册证 产品生产制造认可表 物价资料 检验报告 样品(外包装\标签\说明书\合格证
资料审核.从经营企业来货
经营企业的《营业执照》 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 经营企业的《税务登记证》 经营企业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经营企业法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 托书原件.身份证复正反面印件.上岗 证复印件. 质量保证协议
医疗器械召回
医疗器械召回,是指医疗器械生 产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其已上 市销售的存在缺陷的某一类别、 型号或者批次的产品,采取警示、 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并 完善说明书、软件升级、替换、 收回、销毁等方式消除缺陷的行 为。
缺陷,是指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 况下存在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 安全的不合理的风险。
医疗器械相关知识培训
2014.3.10
一慨况
1 医疗器械的定义 2.医疗器械的分类 3.医疗器械的资料收取 4.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 5.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 6.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 管 7.医疗器械召回 8.法 律 责 任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 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 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 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 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 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 到下列预期目的:
调查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召回医疗器械的具体情况, 包括名称、批次等基本信息; (二)实施召回的原因; (三)调查评估结果; (四)召回分级。 召回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医疗器械生产销售情况及 拟召回的数量; (二)召回措施的具体内容,包 括实施的组织、范围和时限等; (三)召回信息的公布途径与范 围; (四)召回的预期效果; (五)医疗器械召回后的处理措 施。
医疗器械标签、包装标识一般应当包括 以下内容:
(一)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二)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 生产地址、联系方式; (三)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 (四)产品标准编号; (五)产品生产日期或者批(编) 号; (六)电源连接条件、输入功率; (七)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标明 有效期限; (八)依据产品特性应当标注的图 形、符号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首次进口的医疗器械,进口单位 应当提供该医疗器械的说明书、 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有关资料 和样品以及出口国(地区)批准 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经国务 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注册, 领取进口注册证书.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发 现或者知悉应报告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 应当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 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其中,导致死亡 的事件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 事件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报 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承担全国医疗器 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技术工作
医疗器械有商品名称的,可以在 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中同时 标注商品名称,但是应当与医疗 器械注册证书中标注的商品名称 一致。同时标注产品名称与商品 名称时,应当分行,不得连写, 并且医疗器械商品名称的文字不 得大于产品名称文字的两倍。
医疗器械说明书中有关注意事项、警示 以及提示性内容主要包括:
(一)产品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二)产品在正确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时, 对操作者、使用者的保护措施以及应当采取的应 急和纠正措施; (三)一次性使用产品应当注明“一次性使 用”字样或者符号; (四)已灭菌产品应当注明灭菌方式,注明 “已灭菌”字样或者标记,并注明灭菌包装损坏 后的处理方法; (五)使用前需要消毒或者灭菌的应当说明 消毒或者灭菌的方法; (六)产品需要同其他产品一起安装或者协 同操作时,应当注明配合使用的要求; (七)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产品可能产生 的相互干扰及其可能出现的危险性; (八)产品使用后需要处理的,应当注明相 应的处理方法; (九)根据产品特性,应当提示操作者、使 用者注意的其他事项。
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由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制,相应内容由 审批注册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填写。 注册号的编排方式为: ×(×)1(食)药监械(×2) 字××××3 第×4××5××××6 号。其中: ×1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的简 称:
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境外医疗器械以及台湾、 香港、澳门地区的医疗器械为“国”字; 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 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加所在设区的市级行政 区域的简称,为××1(无相应设区的市级行政 区域时,仅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 ×2为注册形式(准、进、许): “准”字适用于境内医疗器械; “进”字适用于境外医疗器械; “许”字适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医 疗器械; ××××3为批准注册年份; ×4为产品管理类别; ××5为产品品种编码; ××××6为注册流水号。 医疗器械注册证书附有《医疗器械注册登记 表》(见本办法附件1),与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同时使用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做出医疗器械召回决定 的,一级召回在1日内,二级召回在3日内, 三级召回在7日内,通知到有关医疗器械 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或者告知使用者。 召回通知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召回医疗器械名称、批次等基 本信息; (二)召回的原因; (三)召回的要求:如立即暂停销售 和使用该产品、将召回通知转发到相关经 营企业或者使用单位等; (四)召回医疗器械的处理方式。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不得有下列内 容: (一)含有“疗效最佳”、“保证治愈”、 “包治”、“根治”、“即刻见效”、“完全无 毒副作用”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 (二)含有“最高技术”、“最科学”、 “最先进”、“最佳”等绝对化语言和表示的; (三)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 (四)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相比 较的; (五)含有“保险公司保险”、“无效退款” 等承诺性语言的; (六)利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名义、形象 作证明或者推荐的; (七)含有使人感到已经患某种疾病,或者 使人误解不使用该医疗器械会患某种疾病或加重 病情的表述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法律责任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不得经营未经 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 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未经注册、 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 汰的医疗器械。
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第二类、第三 类医疗器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违法 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 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 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经营无产品注册证书、 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的,或者从 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 许可证》的企业购进医疗器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 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 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 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 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器械说明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 标准有关要求,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二) 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联系 方式及售后服务单位; (三)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第一类医 疗器械除外)、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 (四) 产品标准编号; (五) 产品的性能、主要结构、适用范围; (六) 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警示或者提 示的内容; (七) 医疗器械标签所用的图形、符号、缩写等内 容的解释; (八) 安装和使用说明或者图示; (九) 产品维护和保养方法,特殊储存条件、方 (十)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标明有效期限; (十一)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应当在说明书中标明的其 他内容。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有效期四 年。
同时还需要所经营产品的生产企业 资料和该产品的产品资料 其中采购第一类医疗器械或者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不需申领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第 二类医疗器械的除外(体温计、血 压计.磁疗器具 .医用脱脂棉、医用 脱脂纱布、医用卫生口罩.家用血糖 仪、血糖试纸条、妊娠诊断试纸 (早早孕检侧试纸) .避孕套、避孕 帽.轮椅 .医用无菌纱布.电子血压脉 搏仪.梅花针.三棱针.针灸针.排卵检 测试纸.手提式氧气发生器)
根据医疗器械缺陷的严重程度,医 疗器械召回分为: (一)一级召回:使用该医疗 器械可能或者已经引起严重健康危 害的; (二)二级召回:使用该医疗 器械可能或者已经引起暂时的或者 可逆的健康危害的; (三)三级召回:使用该医疗 器械引起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仍需 要召回的。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召 回分级与医疗器械销售和使用情况, 科学设计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
举例
第一类
xx食药监械(准)字xxxx第 1xxxxxx号 第二类 国食药管械(准)字xxxx第 2xxxxxx号 第三类 国食药监械(准)字xxxx第3xxxxxx 号
资料审核.从生产企业来货
《营业执照》 《组织机构代码证》 《税务登记证》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企业法人盖章或签字的授权委托 书,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上岗证 复印件 质量保证协议(要有售后服务保 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