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话 说 长 江 第一课时 鄂教版
小学五年级鄂教版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整组备课一、课程的大体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踊跃提倡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
(四)尽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语文的三维目标语文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进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新课标对今年段的教学要求(一)识字与写字(二)阅读(三)口语交际(四)习作四、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各老师做学情分析五、全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25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乐园三大部份,而且教材仍然以专题组织单元。
在学习了前七个单元的基础上,咱们将教学以“国际文化和发展”为主题的第八单元。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第一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份。
导语统领本单元内容主题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亲和力。
共有4篇课文,其中1、2、3课为阅读课文,4课为古诗。
课文内容丰硕、文体多样;例如:1课《我的写作梦》是儿童诗,借队友通的思考来表现对童年写作梦想的酷爱;2课《太阳路》3课《我的房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作者对于咱们的世界,咱们的生活的酷爱;4课《十五夜望月》是恰逢中秋,体会唐诗中的景物于心情所表现的意境。
《语文乐园》中包括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记一记、口语交际、阅读、习作五方面内容。
其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和单元专题相联系的,因此,在本单元教学进程中,要引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念书报杂志,搜集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好交际准备;习作是自由作文;二、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的问题:1、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珍惜童年生活,而爱大自然,酷爱生活2、课文与语文园地的知识要彼此渗透,在教学中要增强整合意识,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优势。
3、在教学进程中,不要将本单元的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心思想,而要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硕的内涵。
三、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一)单元目标:1、会认32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积累并理解重点词语。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鄂教版小学五年科学上册教案1我们的身体第一单元走进树林1林中的树2树木中的纹路3蘑菇4林中的鸟5谁吃谁6茅草与锯子自由研究第二单元池塘群落8 鱼9 蛙10龟和鳖11池塘中的植物12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13 做个小生态瓶自由研究第三单元公路14水泥与沥青15盘山公路16桥17车的运动18自行车自由研究第四单元农田19常见的农作物20农作物与土壤21农作物与化肥22大棚蔬菜23防治病虫害自由研究1我们的身体(鄂教版科学五上第1课)教学目标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
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5.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6.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三、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话说长江PPT课件2鄂教版
suí
yú
dūn lù
lǎn ɡān jú
jiā linɡ
shān
隋朝 颠 簸
渝州 赵惇 湿漉漉
缆绳 嘉 陵江 柑橘
舢板
diān bǒ
重庆并不高,但是人们称它山城。 你看这重庆——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到处 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可以说,城是 一座山,山是一座城。市区的最高地面海拔280 米,市区的最低地面海拔却只有160米,同在一座 城,地面的相对高度竟差120米。这在我国以至于 世界都是不多见的。因此,重庆被称作为山城是 当之无愧的。 这段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 详细、准确地说明重庆市高低不平的地形特点。
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数不尽的 钢琴琴键。勤劳的山城居民,祖祖辈辈踏着 这些琴键,演奏着生活的交响乐。随着交通 事业的发展,过去“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 天”的地方,如今坐上缆车说话间就到了。
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 重庆的山多坡多的特点,赞美了祖祖辈辈 的山城人的勤劳。
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倒映着万家 灯火。江上,还有灯火在移动。 这闪烁的亮光,到底是江上的渔火,还是 天上的星星?一盏一点,盏盏点点…… 这是自由诗, 这是交响乐, 这就是 山城、 雾城——重庆的夜……
5、话说长江(节选) fǔ xiànɡ zuì
bá yán
fēn
首府
cù
好像
shū
最高
dào
海拔
dǎo ɡènɡ
延伸
气氛
zhǎn
shuò bó
促使
chónɡ
运输
Hale Waihona Puke 倒影 倒闭 闪烁灯盏
báo
zhònɡ ɡēnɡ
重庆 重量 更名 更加 薄雾 薄片 密密麻麻 层层叠叠 当之无愧 弯弯曲曲 琴键 祖祖辈辈 交响乐 腾云驾雾 扑朔迷离 雅称 典型 盆地 微波荡漾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长征组歌两首3 鄂教版优选教学课件
重点语句分析
四渡赤水
1.横断山,路难行……
“路 难 行”
强调了横断山的通行困难,以此映 衬出红军战士不怕艰难、双脚走天 下的大无畏精神。
出现了两次,作者借助这种反复的 修辞手法,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天如火来水似银”
用比喻生动再现天
气的酷热和缺水的景象,从而渲染红军行军的艰
辛。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
过渡:红军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来到白雪皑皑的夹金山
2.过雪山草地
过雪山:为实现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一 战略任务,红军翻越了位于川西的大雪山。
红军通过的草地,绵延数百公里,到处是淤黑的 死水潭,很多地方水深过膝,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 马陷不见颌。不少红军陷入死水潭牺牲了。过草地时, 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后续部队连野 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破牛皮鞋用水煮着吃。
炊断粮。
过雪山草地
雪山低头迎远客,
tǎn zhān
草毯泥毡扎营盘。
qīn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红军都是钢铁汉,
chuí liàn
千锤百炼不怕难。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形容霜雪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炊:烧火煮熟食物
扎:驻扎 于:比
形近字
饥(jī):饥饿 肌(jī):肌肤 袭(xí):侵袭 垄(lǒng):垄断
成语积累
皑(ái):白皑皑 铠(kái):铠甲 锤(chuí):千锤百炼 捶(chuí):捶胸顿足
调虎离山 比喻为了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千锤百炼 比喻经历多次艰苦的锻炼和考验。本文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
五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5 话说长江_鄂教版
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说明方法,向我们展示了
“山( 城 )”雾“城(
)”以及夜幕下的重庆美的丽
(
),也让我们看到了重庆人勤民劳的(
)。
精心整理
特殊语句
找一找,文中在介绍重庆时用了很多叠词,仔细阅读 并找出相应的语句体现其用意。
1)你看这重庆——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 层层叠叠。 2)重庆的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弯弯曲曲地延伸着。 3)这里,除8月份之外,好像一年到头总是雾气腾腾,
精心整理
四、互动反馈
我来说
追本溯源,重庆的历史光辉 1
灿烂;回看今朝,重庆的风 . 光独特美丽。那上下皆是房 心 屋的壮观景象,那好似琴键 灵 的数不尽的台阶,那轻纱般 感 的腾腾雾气,还有那盏盏点 悟
城市特点 雾城:多雾,两天一次雾
风光独特
美丽夜景:灯火、星星、盏盏点点,连成 一片
精心整理
二、再读课文
读课文,思考问题 1.第②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点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舌头”比喻地形,说
明重庆的狭长,由此及彼而来的比喻是“舌尖”,将朝天门处于 重庆尖端的地形特点描绘了出来。两个相关联的比喻,形象地说 明了重庆的地形特点是狭长的,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点拨:理解比喻修辞的特点,并体会其使表达更生动、形象的作 用。
xiàn 结构 左右 运用 远远望去,长江就像一条白
ɡ
色的飘带。
精心整理
部 扌 字义 ①超出;②拉,取出;③挑选;④吸出。
拔首 笔 8画 扩词 (拔草)(拔秧)(拔出)(拔地而起) 画 bá 结 左右 运用 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构
精心整理
(2) 多音字
(精选)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话说长江课件1 鄂教版
仔细听听,这首 歌中的你是指谁?
5.话说长江(节选)
——从宜宾到重庆
陈汉元
我会读:
fǔ zhào xiàng zuì
首府 姓赵 好像 最美
bá yán
fēn cù
海拔 延伸 气氛 促使
自由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什么?你能将下面 的主题和文章的内容对应吗?试一试。
★重庆的来历
★重庆港口的重要性 ★山城
★雾都
★美丽迷人的夜城——重庆
文章脉络
★重庆的来历(1) ★重庆港口的重要性(2) ★①山城(3~7)
②雾都(8~13) ★美丽迷人的夜城——重庆(14~ 隋朝 北宋 公元1190年 南宋赵惇
山城的特点:
1.街道弯弯曲曲 重庆的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弯弯曲曲地延伸着。
有时候是人骑车,有时候是车骑人。 2.台阶特多
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数不尽的钢琴琴键。 勤劳的山城居民,祖祖辈辈踏着这些琴键,演奏着生活 的交响乐。
3.人力胜天 (1)缆车 :过去“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的地方,如 今说话间就到了。 (2)索道、大桥 :不必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了,可以从 嘉陵江大桥上直接过江,也可以乘坐架空索道车,腾云驾 雾似的飘过去,飞过去。
shū dào
shùo zhǎn
运输 倒映 闪烁 灯盏
读一读:
隋朝 渝州 更名 恭州 码头 最高 柑橘 舒适 脊背 延伸 好像 琴键 颠簸 雅称 气氛 促使 闪烁 湿漉漉 密密麻麻 祖祖辈辈 层层叠叠 当之无愧 腾云驾雾 雾气腾腾 微波荡漾
首府 赵惇 海拔 竟然 演奏 缆车 运输 倒映 弯弯曲曲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寄扬州韩绰判官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寄扬州韩绰判官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背景,了解韩绰判官的故事情节;2.掌握本文的核心词汇和措辞;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写出简单的感悟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2.理解关键词汇的意思;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古文词句;2.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2.教材《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3.多媒体教学设备;4.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本课将学习韩愈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在课前大家有没有好好阅读这篇文章呢?请一位同学回顾一下,简要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
2. 阅读理解(20分钟)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2.学生搭档讨论,归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 教学重点突破(15分钟)老师板书重要关键词,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4.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20分钟)通过分段阅读,带领学生理解古文的语境及意义,解释其中的生僻词汇。
学生自由识字:学生将不认识的生词写在黑板上,在我的帮助下一起读音、识字、解释并记忆。
5. 听读与模仿(15分钟)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鼓励学生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及停顿。
6. 延伸拓展活动(15分钟)1.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韩愈为何写信给韦司戍,探究其深层寓意。
2.创作手记:请学生假设自己是韩绰判官,将这一经历写成一篇手记。
7. 课堂总结(5分钟)请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并做类似作业的提示。
六、课后作业1.复习生词;2.完成文言文《寄扬州韩绰判官》的阅读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理解古文课文,掌握关键词汇及句子,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互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方式,引导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深入思考。
2020最新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94页 0186页 0233页 0251页 0282页 0304页 0306页 0369页 0371页 0373页 0381页 0392页 0468页 0552页 0554页 0622页
第一单元 2 太阳路 诗词诵读 口语交际 第二单元 5 话说长江(节选) 7 向五星红旗敬礼 诗词诵读 8迟 到 10 被袋里装的是什么 语文乐园(三) 习作 11 黄河源 13 索溪峪的“野” 语文乐园(四) 第五单元 15 刷子李
2020最新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3 我的房间
2020最新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诗词诵读
2020最新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语文乐园(一)
2020最新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2020最新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 我的写作梦
2020最新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 太阳路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话说长江|鄂教版 (共42张PPT)
自由大声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什么? 你能将下面的主题和文章内容对应吗?试一试!
重庆的来历(第1自然段)
重庆成为重要港口的原因(第2自然段) 山城(第3~7自然段) 雾城(第8~13自然段) 夜城(第14~16自然段)
在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富于画面感、具有概括性的四字词语,让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朝天门
长江
重庆并不高,但是人们称它 为当之无愧的山城?
你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吗? 同桌合作找一找吧
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重庆海拔并不高 但相对高度大 重庆被称为山城是当之无愧的
既然被称为山城,那重庆这座山城有什么特 点呢?
你发现了吗?聪明的你就告诉我们吧!答 案就在书本里哦~
街道弯曲
想象街道在山的脊背上弯曲是什么样子; (“人骑车”和“车骑人”)
5 话说长江(节选)
话重庆—重庆市位置
四川
陕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隋朝 渝州 更名 恭州 首府 赵惇 码头 最高 海拔 竟然 当之无愧 脊背 延伸 好像 琴键演奏 缆车 颠簸 雅称 气氛 促使 湿漉漉 运输 倒映 闪烁
再读课文,你能将下面的主题和文章内容对 应吗?试一试!
重庆的来历
山城 雾城
重庆成为重要港口 的原因
考一考你!
想一想,如果课文先介绍重庆“雾城”一称的由来, 再介绍“山城”一称的来历,你认为合适吗?
重庆的台阶特别多,他们好像数不尽的 钢琴琴键。勤劳的山城居民,祖祖辈辈踏着 这些琴键,演奏着生活的交响乐。随着交通 事业的发展,过去“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 天”的地方,如今坐上缆车说话间就到了。
重庆的台阶特别多,他们好像数不 尽的钢琴琴键。勤劳的山城居民,祖祖 辈辈踏着这些琴键,演奏着生活的交响 乐。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寄扬州韩绰判官 鄂教版
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学设计读中悟情,寓情于景——《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寄扬州韩绰判官》借江南之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对扬州美丽风光和游乐生活的眷恋。
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
诗表现了深深的惆怅情思,引人遐想。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读古诗,想象诗中的景色,感悟作者对故人、故地的思念之情。
2、了解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古诗,感悟作者对故人及故地的思念之情,体会“景中蕴情,情于景中”的弦外之音。
四、设计理念“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诵读为主线,以感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诗中的语言,感悟作者对故人及故地的丝丝情愫。
同时引导学生借助课外资料,辅助理解诗意,从而体会“景中蕴情,情于景中”的弦外之音。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扬州吗?扬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的确,扬州之盛,唐世艳称,所以,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与扬州有关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以读代讲,读中悟情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
2、通过读书,你有新发现吗?生自由交流预设:1)读了课题,知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给在扬州作判官的韩绰的一首诗。
2)从一个“寄”字,我读出了杜牧对朋友韩绰的思念之情。
师:是啊,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
杜牧在韩绰死后作过《哭韩绰》一诗,可见他与韩绰有深厚的交谊。
你通过一个“寄”字,读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真会读书。
看来,读诗就得字字推敲啊。
再读课题。
3、你还从诗中那些地方也能读出作者对朋友韩绰的那份思念之情呢?A“青山隐隐水迢迢”一句:1)“隐隐”足以说明作者距离这山的遥远,远到已经模糊看不清了;而这“迢迢”二字可以看出水的源远流长,作者借以暗示距离朋友很遥远。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课时1《读书好》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惯;
- 研究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教学内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惯。
2. 教学难点:研究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
1. 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感受阅读
1.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思考作者的感受。
3. 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研究阅读技巧
1. 教授不同的阅读技巧,如速读、精读、扫读等。
2. 学生尝试使用这些技巧来阅读其他课文。
课文分析
1. 分析课文的结构,包括文章的开头、发展和结尾。
2. 学生观察并描述课文的结构特点。
小组合作
1. 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阅读一篇课外读物。
2. 学生根据合作阅读的经历,讨论合作的重要性。
总结归纳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研究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收获。
教学反思
该教案主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惯。
通过感受阅读、研究阅读技巧、课文分析和小组合作等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阅读态度。
下一步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并探索更多有趣的阅读材料。
相关资源
-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话说长江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话说长江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掌握它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市;
2.了解长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3.增强学生对长江的保护意识;
4.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
1.阅读《话说长江》一文,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市;
2.理解长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长江地图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自我介绍以及与长江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出本堂课的主题:话说长江。
2. 阅读理解
1.每组学生阅读《话说长江》一文;
2.课堂小组交流自己所理解的文章主旨和关键信息;
3.整合各小组的表述,确立文章的主题。
3. 讲解环节
1.讲解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的省市;
2.讲解长江文化和历史背景,介绍长江文化的代表性景点;
3.涉及到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保护长江的意识。
4. 课堂练习
教师提供相关练习,如填空、选择题、解释词语等。
5. 总结归纳
1.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题及重点内容;
2.教师进行总结并强化重点内容的概念。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学生对长江的地理位置、流经省市、文化和历史背景有了全面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提高了水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够更好地保护长江这一重要的生态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话说长江|鄂教版 (共19张PPT)
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 数不尽的钢琴琴键。
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 数不尽的书本。
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 数不尽的钢琴琴键。勤劳的山城居 民,祖祖辈辈踏着这些琴键,演奏 着生活的交响乐。
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 数不尽的钢琴琴键。勤劳的山城居 民,祖祖辈辈踏着这些琴键,演奏 着生活的交响乐。
隋朝 促使 闪烁
延伸 运输 舢板
气氛 倒映 颠簸
扑朔迷离 当之无愧 万家灯火 层层叠叠 祖祖辈辈
腾云驾雾 微波荡漾 密密麻麻 弯弯曲曲 盏盏点点
延伸 海拔
3000年前 巴国 古名( 巴 ) 隋朝 改名( 渝州 ) 北宋 更名( 恭州 )
1190年 南宋 改名( 重庆 )
市区的最高地面海拔280 米,市区的最低地面海拔却只 有160米,同在一座城,地面 的相对高度竟差120米。
(教案)话说长江(节选)-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话说长江(节选)-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5、话说长江(节选)教学目标:1.学会“府、赵”等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当之无愧、扑朔迷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重庆“山城、雾城”的特点,3.感受重庆的特有风貌,感悟建设者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重庆“山城、雾城”的特点及其来由。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想象情境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同学们,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你们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吗?这就是《长江之歌》,上世纪80年代,以它为主题曲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下了中国纪录片的高峰。
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话说长江》的解说词节选。
板书课题。
读题。
(“话说”两个字提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轻松、舒缓一些。
)2、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段节选向我们介绍了长江上游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重庆市,你们预习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对重庆有了怎样的了解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地图,了解重庆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容易读错的字词:隋朝、渝州、恭州、赵惇、舢板、颠簸、扑朔迷离、湿漉漉。
3.前面四个词语虽然不好读,但对于我们了解重庆的历史特别有帮助。
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勾画下来,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
4.学生交流重要词语,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添加词语,调整板书如下:3000年前隋朝北宋公元1190年南宋赵惇巴——渝州——恭州——————重庆5.指名朗读第一段,朗读时注意以上词语。
6.不看课本,对照板书说说重庆的历史和名称由来。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长征组歌两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长征组歌两首》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次,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入手,以读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歌词中心句。
2、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时数]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四渡赤水出奇兵一、导入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背景资料: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
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
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作者萧华,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
亲身经历长征。
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
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词,全班交流三、学习课文㈠思考问题:1、歌词主要讲了哪两个内容?哪句话最能概括全诗的含义?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明确: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㈡品味语言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品读交流体会。
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9鄂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9 鄂教版教学目标:1、明白得课文内容,通过品尝“抓”、“忍”等重点词句领会文中蕴涵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去感悟文章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尝重点词句感悟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
板书课题:《秋天的怀念》2、课文大伙儿都差不多读过了,那文章写谁怀念谁?(板书:亲小孩母亲)带着这份怀念咱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3、介绍本文作者史铁生(略)这篇文章事实上确实是这位失去双腿的(亲小孩)对离开人世的(母亲)的深深想念。
让我们带着这份繁重读出这位亲小孩无尽的想念《秋天的怀念》。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母亲的形象1、就让我们跟随史铁生走进那段令他刻骨铭心的生活,请大伙儿带着你现在此刻的心情自由朗读课文,并问问自己:在你的内心,这是一位如何样的母亲?2、听得出来你们差不多被文章中一个个流淌着真情的文字所感动。
来,和大伙儿交流一下,从文章当中你看到了一位如何样的母亲?三、细读课文,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找母爱多么令人可敬的母亲啊!老师相信读完课文之后你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是繁重的。
那就让我们再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找找:怎么说是哪些文字使你看到了如此一位(伟大、痛楚、悲伤等)的母亲?请在这些地点画上波浪线。
(能够轻声读,也能够默读。
)一)交流重点句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1、个别读-齐读2、从这句话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来闭上眼睛,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令人感动的一瞬时:一个失去双腿,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亲小孩变得暴怒无常,任何美好的事物和声音对他而言差不多变的毫无意义,他只是不断捶着自己的双腿,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内心,眼泪只能往肚里咽。
母亲…….老师什么也不想问,就请大伙儿带着刚才看到的想到的来读一读这句话。
小孩们,母亲抓住了亲小孩的手,难道母亲抓住的仅仅是亲小孩的手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你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话说长江
教学目标:
1、学会“府、驾”等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当之
无愧、扑朔迷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
3、感受重庆的特有风貌,感悟建设者默默工作、无私奉献
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及其来由。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想象情境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同学们,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你们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吗?这就是《长江之歌》,上世纪80年代,以它为主题曲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下了中国纪录片的高峰。
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
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话说长江》的解说词节选。
板书课题。
读题。
(“话说”两个字提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轻松、舒缓一些。
)
2、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段节选向我们介绍了长江上游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重庆市,你们预习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对重庆有了怎样的了解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地图,了解重庆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容易读错的字词:隋朝、渝州、恭州、赵敦、舢板、颠簸、
扑朔迷离、湿漉漉。
3、前面四个词语虽然不好读,但对于我们了解重庆的历史特别有
帮助。
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勾画下来,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
4、学生交流重要词语,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添加词语,调整板书如
下:
3000年前隋朝北宋公元1190年南宋赵敦
巴——渝州——恭州——————重庆
5、指名朗读第一段,朗读时注意以上词语。
6、不看课本,对照板书说说重庆的历史和名称由来。
7、齐读第1自然段。
三、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重庆地形图,指名读第2自然段,师引导其他学生看地图
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齐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了解“山城”特点。
1、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看看这部分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
的印象。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称做“山城”
(1)势不高,但相对高度大:
最高280米,最低160米,相差120米。
(注意作者用数字说明的方法,朗读时要强调这些数据。
)
这在我国以至于世界都是不多见的。
(学习“以至于”的用法。
)
(2)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
(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意思,想象“山城”
景象。
)
(3)重庆被称为山城是当之无愧的。
结合以上两点理解“当之无愧”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3、4自然段。
B、山城特点
(1)街道弯曲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想象街道在山的脊背上弯曲是什么样子;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
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理解“人骑车”和“车骑人”。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2)台阶特多
读比喻句,说说句中的“钢琴、琴键、交响乐”各是比喻什么,你能体会到这句话中蕴涵的意思吗?(山城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辛勤劳作,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今天这样繁华的都市和幸福的生活。
)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
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3)人力胜天
a、缆车:“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说话间就到。
B、索道: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腾云驾雾似的飘过去,飞
过去。
(想象这两种不同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