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习选题(6)新人教版(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1fd894d1f34693dbef3e2a.png)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练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单选题1.《左传》记载“(齐国大夫庆封)奔吴,吴句余(吴国君主)予之朱方(吴邑)。
聚其族焉而居之,富于其旧。
”这主要反映了A.受封土地是建立宗族的条件B.宗法关系是推行分封制的基础C.分封强化了宗族内部的等级D.国君直接掌握封国土地和人口【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吴国国君分封齐国大夫庆封于吴邑,庆封家族在吴邑繁衍起来,这说明受封土地是建立宗族的条件,故选A;材料不能反映吴国国君与齐国大夫庆封是否有血缘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宗族内部的等级问题,排除C;受封者享有世袭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国君无法直接掌握封国土地和人口,排除D。
2.商朝灭亡后,“小邦”周还没有力量对商朝故地实行有效的控制。
为此,武王的做法是A.“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B.“武王征九牧之君”C.“乃褒封神农氏之后于焦”D.“于是封功臣谋士”【答案】A【解析】西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度,将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力和对周王应尽的义务。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商故地应为商代后裔,故选A。
B、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3.《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引文认为,君主的哪一举动符合荀子的观点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B.经常巡游天下C.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D.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答案】C【解析】材料“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反映了荀子主张国君要知道各个地方发生的事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故C项正确;邮驿制度、巡游、深入民间与材料无关,故ABD项排除。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第3讲 启蒙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第3讲 启蒙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18a37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74.png)
启蒙运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某某永安月考)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主X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由此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政府B.人性解放C.批判神权统治D.平等自由答案 A解析相对于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家进一步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和已获得的财富,办法是构建一个能够以全部力量来防御和保护结合者的结合体,即建立契约国家,构建政府,保护人利,反对封建专制,A项正确。
人性解放是文艺复兴的主旨,B项错误;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2.(2019·某某期末)卢梭指出“我们遵守着国家的法律,并用这些准则制约着自己和他人”;康德认为“幸福与道德的区别是道徳存在的基本前提,因为前者是他律的,而后者则要求自律”。
上述材料表明两者()A.主X用法治手段维护统治B.认为理性是可以被相互转让的C.崇尚符合理性的社会生活D.强调自由是一个人应有的权利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遵守着国家的法律,并用这些准则制约着自己和他人……前者是他律的,而后者则要求自律”可知法国启蒙思想家主X用契约规X社会行为以塑造理性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法治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理性思想的转换,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个人自由,排除D项。
3.(2020·某某辛集中学开学考)《欧洲史》中记载:“……卢梭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契约,即‘社会契约’,如果统治者不履行责任,被统治者就有权认为契约已被废除,他们就不必继续忠诚和服从统治者。
”由此可见,卢梭主X()A.三权分立B.开明专制C.君主立宪D.遵守公共意志答案 D解析从材料“卢梭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契约……被统治者就有权认为契约已被废除”看出卢梭主X社会契约,也就是遵守公共意志,统治者不遵守,人民就有权推翻他的统治,故选D项。
2019届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练:专题6 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含解析)
![2019届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练:专题6 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5d7ccd04a1b0717fd5dde0.png)
1.(2019·广州质检)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C.社会政局动荡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趋向崩溃而不是强化,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男耕女织的劳作方式逐渐取代以前的集体劳作,“家”的含义相应地发生了转变,故B项正确;社会政局动荡是经济变化带来的政治方面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百家争鸣”是经济变化和政治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9·合肥三模)有史书记载:“水以轮济,假一毂(gu)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此农具的发明( )A.体现了农业基本模式B.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C.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D.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筒车,农业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筒车属于灌溉工具,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灌溉工具不能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故C项错误;筒车只是灌溉工具,不能说明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9·泰州二模)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B.自然灾害的影响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D.小农经济的脆弱解析依据材料“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可知,自耕农虽然有自己的土地,但还要向官府提供劳役,如果不能忍受,则会卖掉田地或者逃走,这反映了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是自耕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4.(2019·南通、扬州调研)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6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题型专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31d7576c85ec3a87c2c55e.png)
1.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解析】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如上海开埠、《南京条约》签订、英国海军控制广东一带海域和基督教在广东流行等实际上都与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关,故A正确。
【答案】A2.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答案】D3.政治因素在中国银禁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太平天国起义者曾把批判矛头对准“辫发顶戴”的清政府,要求“复中原古制”。
这说明太平天国( )A.转变为封建性质政权B.实现了近代中国生活巨变C.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D.把服饰变革作为反清内容【解析】服饰发辫的变革,是从外在的方面,显示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D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
”太平天国时期的这些举措( ) A.表达了农民阶级的诉求B.蕴含了民主共和的观念C.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D.践行了“师夷长技”主张【答案】C5.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B.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C.具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D.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解析】依据材料“(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可知农民阶级的凶暴、特权的森严,充分暴露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A项正确。
【答案】A6.太平天国推行乡官制,设总制与监军两级,多由太平军文官担任,监军以下乡官全由当地人担任。
2024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71a00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7.png)
单元目标检测卷四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太祖敕谕群臣说:“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其目的是( )A.扩充内阁的职权B.使内阁成为法定机构C.避开权臣乱政,加强皇权D.由六部掌管国家行政2.明朝时,“殿阁高校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自是,内阁权日重……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
这说明内阁( )A.设置的目的是防范六部专权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只做顾问,无权接触军国大事D.地位变更取决于君权的需求3.明朝对各国朝贡物品如国王、王妃等附搭的货物,先抽50%的货物税,余者由官府付款收购;其他货物,船进入港口后,全部封舱,待抽20%的货物税后,才准开舱贸易。
这反映出( )A.当时的海禁政策已大大放宽B.朝贡贸易已经考虑到经济利益C.高关税爱护了国内小农经济D.中外协定进口货物缴纳的税款4.“生我兮父母,长我兮疆土,我生不辰兮,疆土多故,奠我再生兮,维戚元辅。
”该诗歌主要颂扬了戚继光( )A.平定了准噶尔叛乱B.平静了东南沿海的倭寇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D.战胜了沙俄侵略军5.关于某项举措实施的缘由,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
”据此推断,下列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A.建立西域都护府B.形成奏折制度C.设立枢密院D.设立军机处6.清朝政治制度出现了新的变更,军机处的设立产生的影响是( )A.中心对地方限制减弱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C.推动奏折制度形成D.国事均由军机处决策7.下图是乾隆皇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对金瓶掣签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金瓶掣签仪式由班禅和达赖主持B.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限制C.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心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D.乾隆皇帝后渐渐废除8.清朝雍正时期曾“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然而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规定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综合测验含解析
![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综合测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22970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4.png)
专题综合测验(六)一、选择题1.(2019·江西南昌高二期末)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孝的对象由祖先变为父母,说明春秋时期更注重个体家庭的和谐,故A项正确。
无论是祖先崇拜,还是敬养父母,都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地位,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建立的,故D项错误。
2.(2019·浙江杭州高二期末)将史事定位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下是历史认识的基点。
战国时期,咸阳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因素有()A.采用铁犁牛耕等农业生产技术B.王景治理黄河以解除水患C.秦国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D.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灌溉农田答案A解析战国时期的咸阳即秦国所在地,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已推广铁犁牛耕技术,故选A项.王景治理黄河是东汉时期,排除B项;都江堰在四川一带,排除C项;西汉时期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灌溉农田,排除D项。
3.(2020·福建三明一中返校考)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
这反映了唐代() A.均田制已遭到破坏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C.官吏的腐败贪污D.各地的经济不平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名不副实,已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均田制的问题,不能说明分配土地严重不均,故B项错误;C、D 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4.(2019·江西南昌高二期末)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
2019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c43c7ab90d6c85ed3ac624.png)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15)李仕才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答案 D解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故A项错误;材料中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为乱贼形象,不能说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普遍认可,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与墨家没有交叉,故C项错误。
2、(2017·安徽皖智教育1号卷联盟高三11月联考,2)秦统一六国后,“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
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
”秦始皇实行此举措的目的是()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确立官僚政治制度C.努力完成全国统一D.实行军事上的集权答案 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军事上采取在咸阳销毁全国的兵器,同时规定调动军队的凭证虎符由皇帝控制,其目的在于实行军事集权以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
3、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化有助于()A.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答案 A解析北宋与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使行政权与军事权集中,提高军政效率以适应两宋战争频繁的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宰枢互兼”使权力集中,不利于集体决策,故B项错误;“宰枢互兼”反而提高军事将领的权力,C项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宰枢互兼”使权力集中,D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4、(2018·宣城八校联考)1863年李鸿章致曾国藩的一封信函中说:“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
且戒谕将士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若驻上海久,而不能取资洋人长技,咎悔多矣!”据此,李鸿章强调()A.全方位学习西方势在必行B.创办军事工业是洋务派的使命C.洋务运动最先从上海兴起D.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尤为必要答案 D解析由“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可知,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军事科技落后于洋人,洋务派仅从器物层面上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创办军事工业,故B项错误;李鸿章在上海学习洋人技术,与洋务运动在上海兴起无关,故C项错误;“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强调学习西方科技十分必要,可知李鸿章写信给曾国藩建议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故D项正确。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3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3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https://img.taocdn.com/s3/m/718ba7bff90f76c661371aaf.png)
第13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1)原因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
(2)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前期斗争(1)初期①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廷对峙。
(2)全盛①北伐: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孤军深入,最后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石达开进军江西,夺取许多州县。
3.后期斗争(1)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事件)。
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3)防御战:1858年,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局势暂时稳定。
1860年,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4)天京陷落: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纲领二、辛亥革命1.条件(1)经济:“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3)思想: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①兴中会:1894年成立,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中国同盟会:1905年成立,是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军事:1911年黄花岗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6)时机:四川发生保路风潮,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2日,占领武汉三镇。
3.高潮(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评价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1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Word版含答案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1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2a97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0.png)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考点十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光荣革命”(1)经过:1688年应议会之邀,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成为英国国王,复辟王朝统治结束。
(2)意义: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2.限制王权的法案(1)法案:《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2)结果: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3.责任内阁制(1)形成: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结果:①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②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思维导图]国王、议会、首相与内阁间的关系二、英国代议制政体的完善1.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①英国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的选举制度。
②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③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以及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了积极斗争。
(2)内容:①降低城市与农村居民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
②增加新兴+++工业---城市的席位。
(3)评价:①进步性: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②局限性: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各种限制。
2.内阁权力的膨胀(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1)原因:①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已经完成。
②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
(2)表现:①内阁占用了议会会议的大部分时间。
②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取得一部分立法权。
③内阁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④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加强。
(3)影响:①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②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轻巧识记]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条主线: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发展和完善。
考点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含解析)
![考点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e4ac9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2.png)
考点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行了“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斗争,以及采取了“土地改革”等措施。
其共同目的是( )A.推翻国民政府B.驱逐西方列强C.巩固人民政权D.向社会主义过渡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方面,我国通过艺术团出国演出、文化人士互访、围棋交流等形式主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另一方面,我国还为非洲国家培训杂技演员、扶植建立杂技团。
此外,新中国还在英国、德国等地举办画展等各种国际文化活动,纪念世界文化名人。
这些举措(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践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C.受制于两极格局的政治环境D.拓展了走向世界的外交路径3.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有些人只看到办社必须有机械化,而没有看到可以先办社后机械化,只有农业增产了才能给工业提供物质基础,要破除没有农业机器就不能办社的迷信。
毛泽东这一观点的落实(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B.推广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C.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展开D.加速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程4.1956年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市场的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这一思想( )A.是对改良计划经济的探讨B.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总体与苏联模式背道而驰D.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5.下表为1948年、1957年全国设市城市分布简表。
A.工业化建设影响了城市布局B.经济重心由东向中西部转移C.开创了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D.城市化率超越同期其他国家6.自1956年11月开始,周恩来连续访问了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和锡兰等国。
1960年周恩来又访问了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和蒙古6国。
这表明( )A.“一边倒”外交政策取得实效B.美国已调整了对华政策C.外交政策的调整服务于国家建设D.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7.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从西方国家引进一些化纤、化工、石油、冶金、矿山、电子和精密机械等方面的设备和技术,从1960年到1966年,共计用外汇2.8亿美元。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含解析)新人教版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82cdb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b.png)
综合测评(五)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佣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田。
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由此可知,当时江西新城地区( )A.对外贸易迅速发展B.商业市镇空前繁荣C.农业生产逐渐衰落D.小农经济受到冲击2.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烟,英国人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
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3.以下资料可以作为研究虎门销烟直接证据的是( )A.虎门销烟池遗址B.虎门销烟浮雕C.电影《林则徐》(1959年)D.[英]蓝诗玲著《鸦片战争》(2015年)4.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
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外交政策由灵活逐渐转向僵化B.立场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C.外交政策正逐步与国际规则接轨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5.[2021·河北保定期中]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政治制度。
他认为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废除了世袭制和终身制,打破了封建的家天下的局面;议员和总统皆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
这说明( )A.魏源主张制度变革,仿英立宪B.近代士人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层面C.西方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D.少数国人对西方制度有了初步认识6.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近20年来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是基本肯定,认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以“三大革命”(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纲。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随机事件、古典概型 作业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随机事件、古典概型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c56220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f.png)
专题十一 概率与统计11.1 随机事件、古典概型基础篇 固本夯基考点一 随机事件的概率1.(2022届江苏百校联考,6)一次劳动实践活动中,某同学不慎将两件次品混入三件正品中,它们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该同学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检测,恰好三次检测出两件次品的概率为( ) A.15B.14C.25D.310答案 D2.(2019课标Ⅰ理,6,5分)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 —”,如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A.516 B.1132 C.2132 D.1116答案 A3.(2018课标Ⅱ理,8,5分)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30=7+23.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 ( ) A.112 B.114 C.115 D.118答案 C4.(2021广东韶关一模,5)假设某射手每次射击命中率相同,且每次射击之间相互没有影响.若在两次射击中至多命中一次的概率是1625,则该射手每次射击的命中率为( ) A.925 B.25 C.35 D.34答案 C5.(2020广州番禺检测,10)中国古代“五行”学说认为:物质分“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并认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从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中随机抽取2种,则抽到的两种物质不相生的概率为( ) A.15 B.14 C.13 D.12答案 D6.(多选)(2022届河北张家口宣化一中考试,11)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共比赛2n(n ∈N *)局,且每局甲获胜的概率和乙获胜的概率均为12,如果某人获胜的局数多于另一人,则此人赢得比赛.记甲赢得比赛的概率为P(n),则( ) A.P(2)=18B.P(3)=1132C.P(n)=12(1−C 2nn 22n )D.P(n)的最大值为14答案 BC7.(2022届广东茂名五校联考,16)田忌赛马的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齐王,田忌分别有上、中、下等马各一匹.赛马规则:一场比赛需要比赛三局,每匹马都要参赛,且只能参赛一局.最后以获胜局数多者为胜.记齐王、田忌的马匹分别为A 1,A 2,A 3和B 1,B 2,B 3.每局比赛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而且不会出现平局.用P A i B j (i,j ∈{1,2,3})表示马匹A i 与B j 比赛时齐王获胜的概率,若P A 1B 1=0.8,P A 1B 2=0.9,P A 1B 3=0.95,P A 2B 1=0.1,P A 2B 2=0.6,P A 2B 3=0.9,P A 3B 1=0.09,P A 3B 2=0.1,P A 3B 3=0.6,则一场比赛共有 种不同的比赛方案;在所有的方案中,有一种方案田忌获胜的概率最大,此概率为 . 答案 6;0.8198.(2022届河北唐山十一中9月月考,17)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羽毛球比赛,约定赛制如下:累计负两场者被淘汰;比赛前抽签决定首先比赛的两人,另一人轮空;每场比赛的胜者与轮空者进行下一场比赛,负者下一场轮空,直至有一人被淘汰;当一人被淘汰后,剩余的两人继续比赛,直至其中一人被淘汰,另一人最终获胜,比赛结束.经抽签,甲、乙首先比赛,丙轮空.设每场比赛双方获胜的概率都为12. (1)求甲连胜四场的概率;(2)求需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 (3)求丙最终获胜的概率. 解析 (1)甲连胜四场的概率为116.(2)根据赛制,至少需要进行四场比赛,至多需要进行五场比赛. 比赛四场结束,共有三种情况: 甲连胜四场的概率为116;乙连胜四场的概率为116;丙上场后连胜三场的概率为18.所以需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为1-116-116-18=34. (3)丙最终获胜,有两种情况:比赛四场结束且丙最终获胜的概率为18;比赛五场结束且丙最终获胜,则从第二场开始的四场比赛按照丙的胜、负、轮空结果有三种情况:胜胜负胜,胜负轮空胜,负轮空胜胜,概率分别为116,18,18. 因此丙最终获胜的概率为18+116+18+18=716. 考点二 古典概型1.(2022届广东省级联测,6)十进制的算筹计数法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创造,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长短的小木棍.下图是利用算筹表示数字1~9的一种方法.例如:3可表示为“”,26可表示为“”,现用6根算筹表示不含0的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算筹不能剩余,则这个三位数能被3整除的概率为( )A.14B.16C.512D.724答案 A2.(2021全国甲理,10,5分)将4个1和2个0随机排成一行,则2个0不相邻的概率为( ) A.13B.25C.23D.45答案 C3.(2020课标Ⅰ文,4,5分)设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在O,A,B,C,D 中任取3点,则取到的3点共线的概率为( )A.15B.25C.12D.45答案 A4.(2021广东汕头一模,8)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规定:每位考生的高考成绩是按照3(语文、数学、英语)+2(物理、历史)选1+4(化学、生物、地理、政治)选2的模式设置的,则在选考的科目中甲、乙两位同学恰有两科相同的概率为( ) A.14B.13C.512D.12答案 C5.(2017天津文,3,5分)有5支彩笔(除颜色外无差别),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绿、紫.从这5支彩笔中任取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则取出的2支彩笔中含有红色彩笔的概率为( ) A.45B.35C.25D.15答案 C6.(2022届河北邢台入学考试,14)小华、小明、小李、小章去A,B,C 三个工厂参加社会实践,要求每个工厂都有人去,且这四人都在这三个工厂实践,则小华和小李都没去B 工厂的概率是 . 答案718 7.(2020江苏,4,5分)将一颗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点数和为5的概率是 . 答案198.(2018上海,9,5分)有编号互不相同的五个砝码,其中5克、3克、1克砝码各一个,2克砝码两个,从中随机选取三个,则这三个砝码的总质量为9克的概率是 (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答案15综合篇 知能转换考法一 古典概型概率的求法1.(2021湖南岳阳一模,5)“华东五市游”作为中国一条精品旅游路线,一直受到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欢迎.现有4名高三学生准备2021年高考后到“华东五市”中的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四个地方旅游,假设每名同学均从这四个地方中任意选取一个去旅游,则恰有一个地方未被选中的概率为( ) A.716 B.916 C.2764 D.81256答案 B2. (2021湖南长郡十五校第二次联考,4)十二生肖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以此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某课外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正十二面体模型(如图),并在十二个面上分别雕刻了十二生肖的图案,作为春节的吉祥物.2021年春节前,兴趣小组的2个成员将模型随机抛出,希望能抛出牛的图案朝上(即牛的图案在最上面),2人各抛一次,则恰好出现一次牛的图案朝上的概率为( )A.112 B.143144 C.1172 D.23144答案 C3.(2019课标Ⅱ文,4,5分)生物实验室有5只兔子,其中只有3只测量过某项指标.若从这5只兔子中随机取出3只,则恰有2只测量过该指标的概率为( ) A.23B.35C.25D.15答案 B4.(2019课标Ⅲ文,3,5分)两位男同学和两位女同学随机排成一列,则两位女同学相邻的概率是( ) A.16B.14C.13D.12答案 D5.(2022届河北邢台9月联考,16)从3名男生、2名女生中选出2人参加数学竞赛,则选出的这2人性别不一样的概率为 . 答案35 6.(2022届江苏第一次月考,14)一只口袋内装有4个白球,5个黑球,若将球不放回地随机一个一个摸出来,则第4次摸出的是白球的概率为 . 答案497.(2018江苏,6,5分)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 . 答案3108.(2021辽宁百校联盟调研,14)某中学为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抽取了100名物理成绩在60~90分(满分为100分)之间的学生进行调查,将这100名学生的物理成绩分成了六段:[60,65),[65,70),[70,75),[75,80),[80,85),[85,90],绘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从成绩在[70,80)的学生中任意抽取2人,则成绩在[75,80)的学生中恰好有一人的概率为 .答案2449考法二 求复杂的互斥事件的概率1.(2018课标Ⅲ文,5,5分)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 A.0.3 B.0.4 C.0.6 D.0.7 答案 B2.(2021沈阳期末,5)已知某药店只有A,B,C 三种不同品牌的N95口罩,甲、乙两人到这个药店各购买一种品牌的N95口罩,若甲,乙买A 品牌口罩的概率分别为0.2,0.3,买B 品牌口罩的概率分别为0.5,0.4,则甲,乙两人买相同品牌的N95口罩的概率为( ) A.0.7 B.0.65 C.0.35 D.0.26 答案 C3.(2020湖南衡阳一模)我国古代有着辉煌的数学研究成果,《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缉古算经》等10部专著是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文献,这10部专著中5部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某中学拟从这10部专著中选择2部作为“数学文化”课外阅读教材,则所选2部专著中至少有一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专著的概率为( ) A.79B.29C.49D.59答案 A4.(多选)(2022届江苏新高考第一次月考,10)从甲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13,从乙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12,从两袋各摸出一个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16B.2个球中恰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12C.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56D.2个球不都是红球的概率为13 答案 AB创新篇 守正出奇创新 生活中的概率问题1.(2021湖南衡阳联考,3)衡阳市在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活动中,大力加强垃圾分类投放宣传.某居民小区设有“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三种不同的垃圾桶,一天,居民小贤提着上述分好类的垃圾各一袋,随机每桶投一袋,则恰好有一袋垃圾投对的概率为( ) A.19B.16C.13D.12答案 D2.(2022届山东济宁第一中学开学考试,1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增进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对党史知识的了解,某单位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共有50道党史题,其中35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和5道判断题,其中小王每道单选题答对的概率为0.8,多选题答对的概率为0.7,判断题答对的概率为0.9,则他随机抽取一道题,答对的概率为 . 答案 0.793.(2021重庆二模,14)已知某信号传送网络由信号源甲和三个基站乙、丙、丁共同构成,每次信号源甲等可能地向三个基站中的一个发送信号,乙基站接收到的每条信号等可能地传送给丙基站和丁基站中的一个,丙基站接收到的每条信号只会传送给丁基站,丁基站只接收信号.对于信号源甲发出的一条信号,丙基站能接收到的概率为 . 答案12 4.(2022届江苏百校联考,19)冬奥会的全称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为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增强学生的冬奥会知识,某市多所中小学学校开展了模拟冬奥会各项比赛的活动.为了了解学生在越野滑轮和旱地冰壶两项中的参与情况,在全市中小学学校中随机抽取了10所学校,10所学校的参与人数如下:(1)现从这10所学校中随机选取2所学校进行调查,求选出的2所学校参与旱地冰壶人数在30人以下的概率;(2)某校聘请了一名越野滑轮教练,对高山滑降、转弯、八字登坡滑行这3个动作进行技术指导.规定:这3个动作中至少有2个动作达到“优”,总考核记为“优”.在指导前,该校甲同学3个动作中每个动作达到“优”的概率为0.1.在指导后的考核中,甲同学总考核成绩为“优”.能否认为甲同学在指导后总考核达到“优”的概率发生了变化?请说明理由.解析 (1)记“选出的2所学校参与旱地冰壶人数在30人以下”为事件A,参与旱地冰壶人数在30人以下的学校共6所,所以P(A)=C 62C 102=13.因此选出的2所学校参与旱地冰壶人数在30人以下的概率为13.(2)答案不唯一.答案示例1:可以认为甲同学在指导后总考核为“优”的概率发生了变化.理由如下:指导前,甲同学总考核为“优”的概率为C 32·0.12·0.9+C 33·0.13=0.028.指导前,甲同学总考核为“优”的概率非常小,所以有理由认为指导后总考核达到“优”的概率发生了变化.答案示例2:无法确定.理由如下:指导前,甲同学总考核为“优”的概率为C 32·0.12·0.9+C 33·0.13=0.028.虽然概率非常小,但是也可能发生,所以无法确定指导后总考核达到“优”的概率发生了变化.。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六)“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六)“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ae646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c.png)
专题检测(六)“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专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高三·某某调研)1839年,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一种中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吝惜),恩莫大焉!”这反映出林则徐( )A.主X平等商贸往来B.抵制西方掠夺原料C.讲究禁烟策略手段D.文化封闭性的观念解析:选D 材料中林则徐认为中国允许茶叶、大黄出口是中国人对外国的恩惠,并未涉及平等商贸往来,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对列强的抵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禁烟的策略,故C项错误;材料中把中国出口的传统商品看作是对西方的恩惠,说明当时林则徐保守的对外观念,故D项正确。
2.1868年,针对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
奕的这一认识( )A.固化了中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了西方制度的先进性C.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D.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解析:选D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西学中源”思想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维护中国的封建思想和制度,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故选D项。
奕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A项错误;奕倡导的向西方学习仍停留在器物层面,B项错误;明朝时已经出现西学东渐,C项错误。
3.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X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
前者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
”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反映出当时( )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说C.“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D.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解析:选C 材料中仅仅说明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X树声对西方政体的认识,并不能说明他们转变为维新派,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西方的议院,可知指的是对当时的西方政体的认识,不是哲理学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等信息,说明当时有识之士对“中体西用”提出了质疑,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是少数人的观点,不能说洋务派的主X受到广泛批判,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第15讲 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第15讲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95412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a.png)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5讲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2)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
(3)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代表:林则徐、魏源。
3.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4.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中体西用”思想(地主阶级洋务派)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2)清政府内部分裂,出现了洋务派。
2.代表:中央以奕?,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3.主张(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4.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5.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轻巧识记“一、二、二、三”识记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一个层面:学习西方技术。
二个派别:抵抗派、洋务派。
二个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
三点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1.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它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康梁维新思想(1)背景: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6-13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6-13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https://img.taocdn.com/s3/m/2a96131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7.png)
6-13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商业性的行会称为“行”“团”或“铺”。
政府要求“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因此“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
宋代诸行会所穿衣着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B.政府对商业管理较严C.坊市制度已不复存在D.商品经济空前地繁荣解析:据材料“商业性的行会称为‘行’‘团’或‘铺’。
政府要求‘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因此‘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可以得出宋代诸行会所穿衣着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管理较严,B项正确。
答案:B2.(2018·某某中原名校高考预测金卷)《元史》记载,1278年诏谕某某行省:“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由材料能够直接得出( )A.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兴盛B.周边各国非常崇尚中华文明C.东南沿海成为元朝重要财源地D.当时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解析:据材料“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可知,元朝皇帝为外来贸易提供条件,D项正确。
答案:D3.(2019·某某永州一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
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
这说明明朝( )A.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商人的价值取向B.传统观念对商品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C.科举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政治权力对商品经济发展有压制作用解析:据材料“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
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可知,传统观念对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构成冲击,B项正确。
答案:B4.(2019·某某某某高三8月摸底调研)明正德年间《姑苏志》记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某某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南至南浔镇50里。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训练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训练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9df77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b.png)
考点训练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8·某某某某月考)在商代,占卜是商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这种方式( )A.减少了商王决策的盲目性B.是行政机构不健全的必然产物C.使王权充满了神秘的色彩D.解决了贵族在权力分配上的矛盾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故C项正确。
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并不会减少商王决策的盲目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机构是否健全的信息,而是强调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故B项错误;宗法制的实施有利于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2.(2018·某某蓉城期中)商代,“王”与侯、伯等称谓一样,同是方国首领的称号,意为一方君长。
周王称“天子”,是“天下共主”,并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格局。
这表明西周( )A.王权与神权开始结合B.王权比商代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C.地方诸侯的离心力消除D.依靠血缘关系难以维系统治答案 B解析商王只是一方君长,而周王是“天下共主”,说明西周时期的王权比商代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故答案为B项。
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血缘关系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排除D项。
3.(2018·某某某某月考)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是周朝实行的一种地方政治制度,主要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周朝的统治;材料反映封国面积较小,无法对周王室形成威胁,从而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而是强调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错误;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不可能让诸侯国扩展疆域,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2018最新模拟题):十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2018最新模拟题):十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d4ff8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0.png)
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整洁完整。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佛山二模,34)1929~1933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
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
”这反映了()A.意识形态阻碍了美苏经济交往B.苏联的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灾难C.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D.美国把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2.(2017·青岛二模,34)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
这体现出()A.重商主义盛行使世界市场发展B.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C.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D.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了政治危机3.(2017·河南六市二模,34)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A.B.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C.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D.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4.(2017·安徽江南十校二模,34)《强国之鉴》把美国的崛起归纳为五个台阶,即奠基与立国(1607~1789)、扩张与起飞(1789~1865)、重建与发达(1865~1930)、危机与调整(1930~1945)、称霸与冷战(1945~1990)其中,第四台阶美国崛起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产关系的调整B.科技革命的推动C.政治制度的创新D.侵略战争的刺激5.(2018·江西高三调研,34)到1942年前,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ddd16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7.png)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考点二十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对应学生用书P104)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
2.原因(1)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__资本__,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受民族危机刺激,“设厂自救”、“__实业救国__”兴起。
(3)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表现:张謇的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创办的保兴面粉厂,__周学熙__创办的启新洋灰公司等。
4.意义(1)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2)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为__民族工业__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作用。
(2)表现:①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②发展最快的工业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③重工业也有一定增长。
(3)特征:①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未形成独立完整的__工业体系__。
②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③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4)结果:一战后,__帝国主义列强__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易错提醒]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等于所有列强都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这一时期,美国和日本利用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加紧对华侵略,日本还一度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2.国民党统治前期(1)原因:①国民政府开展“__国民经济建设运动__”,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②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③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__币制改革__”。
(2)表现: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文档:考点23 新航路的开辟 Word版含答案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文档:考点23 新航路的开辟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d1665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1.png)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通史坐标][备考指南]最新考纲考向归纳五年真题关联考点新航路的开辟1.14—17世纪东西方对比2017·全国卷Ⅰ·42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影响2.世界近代史目录比较2014·全国卷Ⅱ·41 新航路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2017·全国卷Ⅲ·40 荷兰的殖民扩张2.世界近代史目录比较2014·全国卷Ⅱ·41 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1.社会贫富差距加大2017·全国卷Ⅰ·33 第一次工业革命2.钟表的演变2017·全国卷Ⅱ·42工业革命;近、现代科学技术3.19世纪城市人口死亡率上升2016·全国甲卷·33 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4.19世纪60年代美国铁路轨距建设2016·全国丙卷·33 第一次工业革命5.工业生产比例表2015·全国卷Ⅱ·33 第二次工业革命6.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2014·全国卷Ⅱ·33 第一次工业革命命题特点从近5年全国卷试题来看,本单元的命题呈现如下特征:(1)考查方式:近5年全国卷对本单元的考查力度主要集中在两次工业革命上,多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选择题,如2017年全国卷Ⅰ、Ⅱ第42题,2014年全国卷Ⅱ第41题等。
(2)史料形式:以文字史料为主,也包括图表史料,尤其是全国卷的第42题史料形式多样化,既有中外对比,还有古今贯通,还有科技发展公式,其形式之灵活,让人防不胜防,难以把握。
(3)考查知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直是命题的重点。
复习时注意把工业革命放在欧洲多元化的宏观角度下进行思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文明交流与碰撞的影响及评价也是重点复习的内容考点23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1)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三十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三十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fb159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d.png)
综合测评(三十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面是汉代教育发展体系图示,这反映出( )A.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B.私学成为国家教育主流C.学校学制系统基本形成D.太学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2.宋朝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
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
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
”这表明北宋书院( )A.是由政府兴办的官方学校B.学习氛围比较宽松C.成为儒生躲避迫害的场所D.得到中央政府的指导规划3.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
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实际只办了诗、书、礼、易四个班及春秋两个班,学生“埋头苦读圣贤之书,考试只会八股文章”。
这主要反映了( )A.京师大学堂以理学为办学宗旨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思潮C.顽固势力成功阻挠教育改革D.近代教育未发生实质性变化4.在18世纪以前的大学里,自然科学只是有钱的爱好者的副业。
19世纪,自然科学逐渐被大学接受,但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在大学中一直没有地位。
在美国,1870年以后大学和产业界的交流迅速发展。
1889年,德国将一些水平较高的技术学校升级为大学,将技术教育纳入大学体制。
19世纪后期大学体系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A.生产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要求B.自然科学地位变得日益重要C.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D.垄断资本主义向全球的扩张5.罗仲辉在《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作坊6.15世纪晚期,印刷术传入英格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基础习选题(6)一、选择题1、(2018·开封模拟)下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并有元朝赵孟题诗云:“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
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
”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体现了宋元时期纺织业的发展状况B.反映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形态多样化C.民营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小农经济下普通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答案 D解析材料中“田家苦作余”表明是家庭手工业,而非整体纺织业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中“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表明是小农经济,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不是经济形态多样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表明是家庭手工业,而非民营手工业,故C项错误;结合“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可知该作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下普通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故D项正确。
2、西塞罗说,“自然法为人神共有,人类既然是自然创造的,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
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
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自然法中蕴含着理性的精神B.自然法体现了公正的理念C.自然法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D.自然法是法律的指导原则解析:选C “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表明自然法中蕴含着理性,但与材料中“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不符,并非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故A项错误;“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表明自然法体现了公正的理念,但与材料中“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不符,并非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表明具有普适性,“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表明具有永恒性,故C项正确;与材料中“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
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不符,指导原则并非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故D项错误。
3、(2018·湖州模拟)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
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为社会主义民主初步建立奠定法律基础B.是认真吸取文化大革命历史教训的结果C.说明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D.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完善解析:选B 根据所学,1954年《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吸取历史教训,大力开展民主法制建设,材料“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就是很好的体现,故B 项正确;根据所学,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理念,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20多年里,我国加快法制建设步伐,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而非已经完善,故D项错误。
4、(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联考)《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文景时期商业发展状况时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这说明文景时期商业的发展( )A.强化了政府的抑商政策B.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瓦解了封建小农经济解析:选B 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可知,文景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出现日益松弛而非强化的迹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可知,商业的兴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有关政府财政收入的阐述,故C项错误;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奠基时期,故D项错误。
5、(2018·广安、遂宁、内江、眉山联考)图1、图2是1912年、1936年中国进口产品分类统计。
其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图1图2A.工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B.重化工业发展日渐萎缩C.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D.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解析:选A 材料反映进口产品中轻工产品比重下降,重工产品比重上升,而1936年民族资本主义达到旧中国时期的最高峰,故A项正确;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达到旧中国时期的最高峰,重工业也得到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经济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能看出工业性质,故D项错误。
6、(2017·怀化四模,24)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强调理性D.倡导美德答案 C解析“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并未体现出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也并未体现出仁爱思想,故B项错误;题干中孔子反对盲从,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都体现出了理性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并未体现出美德思想,故D项错误。
7、(2018·梅州模拟)在研究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有人提炼出“新政施力的三条主线”,其中“”的内容应是( )错误!A.通过了专利法,确保发明人正当权利B.推行工业国有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C.颁布《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大企业发展解析:选C “专利法”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材料“经济基础产业”无关,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国家干预经济,“推行工业国有化”的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抓住材料经济基础产业是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涉及农业,制造业,重工业等产业,故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推动大企业发展,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故D项错误。
8、(2018· 太原模拟)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这表明( )A.儒学正统坚不可摧B.政治与伦理相结合C.君主皆为道德楷模D.宗法制度得以延续解析:选B 材料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不涉及破坏、摧毁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以孝治天下”,体现的是伦理关系,“治国纲领”,体现的是政治关系,故B 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君主的德行,故C项错误;宗法制强调的是宗法血缘,故D项错误。
9、(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
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C.突出实用效率,批判祟洋虚无D.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解析:选D “中体西用”主张学习利用西学,而非贬低西学价值,故A项错误;清政府“中体西用”的思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故B项错误;“中体西用”主张学习利用西学,没有批判祟洋,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敌入侵,维护中学的地位,体现出“民族性”,故D项正确。
10、(2018·江苏考前预测)2016年6月16日,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再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开启了全新的引力波天文学时代。
在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早在100年前引力波就被科学家预言。
引力波最可能被哪位学者预言(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解析:选C 材料中“时空弯曲”是相对论的概念,故最可能被爱因斯坦预言。
选择C项。
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发表于1831年的一部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描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
材料二《死魂灵》发表于1842年,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
作者通过描写“诡计多端”的投机家乞乞科夫遍访各地庄园的过程,展示了俄国外省地主贵族的昏庸。
《死魂灵》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材料三黑色幽默派是20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
黑色幽默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混杂。
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
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这就是所谓的“黑色幽默”。
(1)根据材料一可知,《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手法是什么?对于雨果在其中表现的思想,你怎样理解?(9分)(2)根据材料二可知,《死魂灵》的创作手法是什么?试举与其类似的两部俄国文学作品。
(6分)(3)根据材料三,你怎么评价黑色幽默派?它体现了什么样的艺术特色?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
(10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发展的三个流派,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第(1)问,主要考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
第(2)问,考查的是现实主义文学,揭露了俄国农奴制下罪恶的社会现实,注意结合农奴制改革的相关背景进行分析。
第(3)问,考查的是黑色幽默派,首先要注意理解其特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就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答案:(1)浪漫主义。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的特点,即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描写,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曲折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情调,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9分)(2)现实主义。
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6分)(3)评价:在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造成的社会危机冲击下,人们从理想主义幻梦中惊醒,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叙述手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地宣泄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艺术特色:现代主义文学,是在深刻批判现实的同时兴起的反传统、反理性的潮流。
举例:《等待戈多》等。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