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笔记
最新《中药药理学》笔记资料
1.中药药理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中药药动学: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影响。
四气的现代科学涵义温热药的现代科学实质研究1.提高植物神经功能。
2.提高内分泌系统了功能。
3.增强能量代谢,产热增加。
4.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强心升压。
寒凉药的现代科学实质研究1.降低植物神经功能。
2.降低内分泌系统功能。
3.降低能量代谢。
4.减弱心血管系统功能。
五味的现代认识五味是中药固有的性质,是四性的物质基础,是产生功效的基本物质。
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辛味药辛温芳香,与所含挥发油有关。
解表药含挥发油,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有利于表证的解除。
理气药含挥发油,对消化道功能有调节作用。
2.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中,与其所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有关。
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3.苦味药能燥能泄,与其含生物碱和甙类有关。
4.酸味药能收涩,多与其含鞣质和有机酸有关。
5.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等功效,与其含碘和无机盐有关。
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1.升降浮沉的概念与表现2.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其本身的性味密切相关3.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有效,能选择性提高兔、犬离体或在体子宫肌的张力。
麻黄性辛、温属升浮,具有发汗作用。
附子辛、热属升浮,有强心、抗寒、抗休克作用。
浙贝性苦寒属沉降,有镇咳平喘的作用。
羚羊角咸寒属沉降,有镇静、抗惊厥、解热、降血压作用。
归经的现代认识1.中药药效与归经具有抗惊厥作用的22味中药均入肝经。
具有泻下作用的18味中药均入大肠经。
具有止血作用的21味中药均归肝经。
2.中药药动学与归经中药归经与有效成分分布密切相关。
14C-鱼腥草素由呼吸道排出,为鱼腥草归肺经提供依据。
3H-川芎嗪的靶器官是肝脏与胆囊,与川芎归肝、胆经的理论相吻合。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
中药药理学(重点掌握药效成分、作用、机制)●中医基础理论:对人体生命活动与疾病变化规律得理论概论。
●中医药理学:就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得一门学科、中药四性(四气)得现代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性(四气),无味,归经,升降沉浮以及有毒与无毒。
●四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中药得四性就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得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得作用趋向。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得药物,即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滋阴等功效得药物,其药性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寒症得药物,即具有祛寒,温里,助阳功效得药物,其药性属于热性或温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得影响热证→中枢兴奋症状寒症→中枢受抑症状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如钩藤,羚羊角等具有抗惊厥作用,黄芩,栀子,苦参等具有镇痛作用,金银花,板蓝根,连翘,穿心莲,知母,栀子,柴胡,葛根等具有解热作用。
温热药如五味子,麻黄,麝香等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得影响寒症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得症状、寒症:形寒肢冷,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咯痰稀薄热证: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小便赤短,大便秘结根据寒症与热证病人得唾液分泌量,心率,体温,呼吸频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六项定量指标制定植物神经平衡常数。
寒症(热证)病人得植物神经平衡常数偏低(偏高),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偏高)。
寒凉药抑制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功能得亢进温热药抑制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功能得亢进●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得影响寒凉药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温热药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
温热药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得功能(鹿茸,人参,白术,当归,何首乌),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得功能(附子,肉桂,人参,何首乌),兴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附子,肉桂,鹿茸,虫草,海马,五味子)。
中药药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P1)1.中药药理学是在中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以及机体对中药的药动学过程;阐明中药药性、中药药效、中药配伍和单味药、方剂、中成药应用的科学内涵,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地应用中药;评价中药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增效减毒原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发现创新中药,科学评价中药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药新药开发奠定基础;揭示中药药理学的科学内涵,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产业化,推进中西医结合,为中医药学、医药学和生命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第二章中药药性(P6)1.多数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性作用多数温热药则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具有兴奋效应,寒凉药具有抑制性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而实现。
2.辛挥发油甘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酸有机酸、鞣质苦生物碱、苷类咸无机盐第三章中药药效学(P33)1.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多样性、选择性、复杂性、非线性、双向性2.影响中药药效的因素:(1)药物因素:①品种(正品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的结合性蒽苷含量高,泻下作用明显;而非正品大黄(华山大黄、天山大黄)结合性蒽苷含量较低,泻下作用差)②产地(四川的黄连、川贝母、川芎)③采收季节(花类药材多在含苞欲放或开放时采收,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皆在花蕾时采收)④炮制(生大黄为泻下作用,酒炙后则突出其活血作用,炒炭后则表现为止泻作用)⑤贮藏(刺五加在日照、高温的条件下贮藏6个月,其所含的丁香苷几乎完全损失)⑥剂型和制剂工艺(枳实或青皮煎剂口服,未见升高血压记载,但制成注射剂静脉注射却具有强大的升压作用)⑦剂量(人参小剂量对多数动物心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⑧配伍(相须和相使配伍,在药效上发挥增效协同,相畏和相杀配伍能减低和消除毒性)(2)机体因素:①生理因素:❶体质(阴虚质患者应慎用人参、附子等温燥之物,阳虚质者慎用苦寒之品)❷年龄(老年人体质多虚弱,祛邪攻泻之品不宜多用)❸性别(经期使用峻泻药、活血化瘀药等,可导致月经过多或出血不止)❹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穿心莲对发热动物模型具有显著退热作用,但临床退热作用不明显)❺肠道菌群(番泻叶苷在肠道经肠道菌群作用后,转化为苷元,吸收加快,从而形成泻下作用)②病理因素(营养不良者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使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血中游离型药物增多,肝脏微粒体酶活性降低,药物代谢缓慢。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一、中药药效:1.中药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生物体内的特定受体来产生药效。
例如,一些中药可以激活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力。
2.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来产生药效。
例如,一些中药可以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治疗作用。
3.中药可以通过抗菌、抗病毒、抗炎等方式来产生药效。
例如,黄连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4.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来产生药效。
例如,人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
二、中药的药物代谢:1.中药在体内可以被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中药的药效不仅与药物本身的特性有关,还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关。
2.中药的吸收过程通常发生在胃肠道和黏膜组织。
吸收速度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溶解度、渗透性、血液供应等。
3.中药被吸收后,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进而发挥药效。
4.中药在体内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
肝脏中的酶系统可以将中药分解为代谢产物,通过尿液、粪便等方式排除体外。
5.中药的代谢速度和途径可以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副作用。
一些中药的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更强的药效,也可能具有更大的毒副作用。
三、中药的毒副作用:1.中药的毒副作用是指中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危害效应。
中药的毒副作用通常与药物的剂量、质量和使用方式等相关。
2.中药的毒副作用可以是急性的,如过敏反应、中毒等;也可以是慢性的,如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
3.中药的毒副作用具有个体差异性,有些人可能对其中一种中药产生过敏反应,而其他人却没有。
因此,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按照个体化的原则进行合理用药。
4.中药的毒副作用还与中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相关。
一些中药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和吸收,增加毒副作用的风险。
以上是中药药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中药药理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如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的质量控制等。
研究中药药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的药效和毒副作用,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基础。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汇总
《中药药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中药药理学(PTCM):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和中药毒理学。
20世纪初,陈克恢发现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3.当归龙荟丸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其主要成分为青黛中的靛玉红。
第二章中药药性1、四气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趋势。
2、四气的现代研究:(1)中药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寒证患者中枢处于抑制状态,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温热药可使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热证患者中枢处于兴奋状态,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寒凉药可使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
(2)中药四气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3)中药四气与对内分泌系统功能(4)中药四气与能量代谢功能3、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1)辛味药化学成份: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药理作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相关。
(2)甘味药化学成份: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
药理作用:补养机体,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能力。
(3)酸味药化学成份:单酸味要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或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在创面形成保护膜,起收敛止泻、止血。
(4)苦味药化学成份: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其次为挥发油、黄酮、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解热、利胆、泻下、止血。
(5)咸味药化学成份: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
药理作用: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泻下、补益。
4、中药归经:是药物对机体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的归纳,是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的作用或影响。
5、中药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物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势,即在人体环境里药物作用的部位。
第四章中药药效学一、中药药效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针对中药的功能主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阐明中药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
《中药药理学》笔记
中药药理学笔记
1.中药药理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中药药动学: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影响。
四气的现代科学涵义温热药的现代科学实质研究1.提高植物神经功能。
2.提高内分泌系统了功能。
3.增强能量代谢,产热增加。
4.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强心升压。
寒凉药的现代科学实质研究1.降低植物神经功能。
2.降低内分泌系统功能。
3.降低能量代谢。
4.减弱心血管系统功能。
五味的现代认识五味是中药固有的性质,是四性的物质基础,是产生功效的基本物质。
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辛味药辛温芳香,与所含挥发油有关。
解表药含挥发油,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有利于表证的解除。
理气药含挥发油,对消化道功能有调节作用。
2.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中,与其所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有关。
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3.苦味药能燥能泄,与其含生物碱和甙类有关。
4.酸味药能收涩,多与其含鞣质和有机酸有关。
5.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等功效,与其含碘和无机盐有关。
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1.升降浮沉的概念与表现2.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其本身的性味密切相关3.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有效,能选择性提高兔、犬离体或在体子宫肌的张力。
麻黄性辛、温属升浮,具有发汗作用。
附子辛、热属升浮,有强心、抗寒、抗休克作用。
浙贝性苦寒属沉降,有镇咳平喘的作用。
羚羊角咸寒属沉降,有镇静、抗惊厥、解热、降血压作用。
归经的现代认识1.中药药效与归经具有抗惊厥作用的22味中药均入肝经。
具有泻下作用的18味中药均入大肠经。
具有止血作用的21味中药均归肝经。
2.中药药动学与归经中药归经与有效成分分布密切相关。
14鱼腥草素由呼吸道排出,为鱼腥草归肺经提供依据。
3川芎嗪的靶器官是肝脏与胆囊,与川芎归肝、胆经的理论相吻合。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一、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理学是指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以及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的科学。
中药药理学与西药药理学不同之处在于,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是中药复方或中药方剂,而西药药理学研究的是单一的化学药物。
中药药理学主要包括中药的药理作用、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毒理学等内容。
二、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体外实验方法:包括细胞培养、组织切片和离体器官等研究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研究中药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药物的作用机制等。
2.动物实验方法:利用动物模型,观察中药对动物体内器官、系统的作用和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例如,可以通过给小鼠建立实验性动物模型,观察中药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3.人体试验方法:人体实验主要是指用健康人或疾病患者进行中药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实验。
例如,在健康志愿者中观察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4.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研究中药对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和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的影响,探讨中药的药效和药理机制。
三、中药药理学的分类1.中成药药理学:研究中成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
中成药是指经过提取、加工、配制等工艺而成的药物,如葛根汤、清热解毒片等。
2.方剂药理学:研究中药复方方剂的药理作用和药效。
方剂是指由多味中草药合理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如四逆汤、小柴胡汤等。
方剂药理学研究方剂的药理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是否改变了中药单味药物的药理效果等问题。
3.单味药药理学:研究中药中的单味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药效。
单味药是指中草药中的一种成分,如黄芩中的黄芩素、苦参中的黄酮等。
单味药药理学研究了单味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等。
综上所述,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药效、药物代谢与个体差异等药理学知识的学科。
通过体外实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等方法,对中药的药理学特点进行研究。
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中药药理学分为中成药药理学、方剂药理学和单味药药理学三个方面。
中药药理学复习笔记
总论(第一至第四章)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答: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有两方面:即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
前者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后者研究中药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的规律。
2.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中的代表性成果答:(1)从1923年开始,我国学者陈克恢等对麻黄、当归进行了系统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发现麻黄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类似肾上腺素作用,其作用温和持久。
此举揭开了中药药理的新篇章。
(2)从60年代开始结合中医药理论研究中药及方剂,如在中医肾的研究中,探索了补肾方药补肾的药理作用;结合中医阴阳理论研究类似“阴虚”“阳虚”证的动物模型,推动中药实验药理学与中医理论的研究。
3.中药的基本作用答: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扶正祛邪、调节平衡。
4.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答: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应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
现代对四气的研究,通常将中药分为寒凉和温热两大类。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多数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影响,表现为镇静、催眠、解热、镇痛等;如钩藤、羚羊角具有抗惊厥作用,黄芩、丹参、苦参具有镇静作用,金银花、连翘、知母、柴胡、葛根具有解热作用;而温热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麻黄、麝香、马钱子。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临床寒凉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温热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寒证、阳虚证患者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尿中cGMP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给患者分别服用温热药和助阳药后,可提高细胞内cGMP含量,是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
相反,热证、阴虚证患者交感神经-β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尿中cG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给患者分别服用寒凉药后,可提高细胞内cGMP含量,是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一、中药的组成成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往往由多种化学物质组合而成。
药理研究常关注中药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苷类、多糖类、挥发油等。
药物成分的复杂性使得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较为复杂。
二、药效和作用机制中药的药理作用分为散寒、散风、解毒、行气、活血、祛痰等多种类型。
不同的中药成分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机体的特定靶点,改变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治疗疾病。
例如,通过阻断病毒复制来抗病毒,通过增加胆汁分泌来解毒,通过抑制组织炎症反应来消炎等。
三、中药与受体结合中药的药理作用常通过与机体的受体结合来发挥。
受体是位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分子,它们能与特定的信号分子结合,触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学信号传导。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或抑制其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
四、中药与酶的相互作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还可以通过与特定酶的结合,干扰酶的催化过程,从而影响代谢途径。
例如,一些中药成分可以抑制组织中的酶活性,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另一些中药成分则可以激活一些酶的活性,促进代谢过程。
五、中药对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调节中药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例如,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的第二信使水平,改变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
中药常通过影响蛋白激酶、核受体、离子通道等来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途径。
六、中药的副作用和毒性中药作为药物,它的应用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和毒性。
这些副作用和毒性的产生往往与中药中的一些成分有关。
例如,一些中药成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者对一些特定器官产生有害影响。
因此,在中药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药物的药理特性和副作用风险评估,进行合理用药。
总结: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的药理特性以及其对机体的作用机制的学科。
中药的组成成分、药效和作用机制、中药与受体结合、中药与酶的相互作用、中药对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调节以及中药的副作用和毒性都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中药药理学笔记(对应中国中医出版社那本书)标注黄色重
解表药发汗作用解热作用镇痛、镇静作用抗炎、抗过敏及免疫调节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镇咳、祛痰、平喘作用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1)发汗作用(2)平喘作用机制(3)利尿作用机制(4)解热、抗炎、抗过敏作用(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6)镇咳、祛痰作用(1)兴奋中枢神经系统(2)强心、升高血压机制(3)抑制肠肌收缩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1)扩张血管、促进发汗作用(2)抗病原微生物(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4)解热、镇痛作用机制(5)抗炎、抗过敏(1)镇静、抗惊厥作用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1)解热作用(2)抗炎作用(3)抗病原微生物、内毒素(4)促进免疫功能(5)镇静、镇痛、镇咳、抗癫痫作用(6)保肝、利胆、降血脂作用(7)对内脏平滑肌作用(1)影响物质代谢(2)抗辐射作用(3)对肾脏影响(4)抗肿瘤作用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1)解热作用(2)降血糖、血脂(3)对内脏平滑肌作用(1)抗心肌缺血(2)抗心律失常(3)扩血管、降血压(4)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5)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发汗发表,宣肺平喘(1)发汗作用(2)解热作用(3)平喘作用(4)镇咳、祛痰作用(5)抗炎、抗过敏作用(6)抗病毒作用(7)调节免疫功能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影响(3)扩血管(4)协同化疗作用清热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毒素作用抗炎作用解热作用对免疫功能影响抗肿瘤作用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机制(2)抗毒素(3)抗炎机制(4)解热机制(5)降血糖作用(6)对消化系统的影响A.止泻B.抗溃疡机制C.调节胃肠运动(7)抗肿瘤(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A.正性肌力机制B.负性频率机制C.抗心律失常机制D.降血压机制E.抗心肌缺血(2)抗脑缺血机制(3)抑制血小板聚集机制(4)镇静催眠黄芩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1)抗菌、抗病毒作用(2) 抗内毒素作用(3)抗肿瘤机制(4)解热作用(5)抗炎机制(6)对免疫功能影响机制(7)保肝、利胆作用机制(8)镇静作用(9)对血液系统影响(1)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2)抗自由基损伤作用(3)降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2)抗内毒素作用(3)抗炎作用(4)解热作用(5)提高免疫功能(1)保肝、利胆(2)抑制血小板聚集(3)其他止血,调血脂,抗早孕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风散热(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2)抗炎作用(3)解热作用(1)镇吐(2)保肝(3)其他抗肿瘤,抗氧化,调血脂,强心,利尿大青叶与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2)抗毒素(3)促进免疫功能(4)解热、抗炎作用(1)保肝(2)抑制血小板聚集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1)解热作用(2)抗炎作用(3)镇痛作用(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保肝(2)利胆(3)保护胰腺(4)降血糖(5)降血压(6)其他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焦虑,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调节胃肠运动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1)抗病原微生物(2)解热(3)抗炎(4)对免疫功能影响(1)平喘机制(2)利尿青蒿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1)抗病原微生物(2)抗肿瘤作用机制(3)解热镇痛作用(4)抗炎机制(5)免疫调节(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抗组织纤维化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1)抗病原微生物(2)解热作用机制(4)抑制交感神经-β受体功能(5) 降血糖作用(l)改善学习记忆机制(2) 抑制血小板聚集(3)对肾上腺皮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影响机制(4) 抗肿瘤机制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1)抗病原微生物机制(2)抗肿瘤作用机制(3)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机制(4)抗炎作用机制(5)解热作用(6)止泻作用(1)保肝机制(2)抗心律失常机制(3)抗心肌缺血机制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清热生津,除烦止渴(1)解热机制(2)抗病原微生物(3)增强免疫(4)生津止渴(l)降血糖(2)降血脂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泻火解毒(1)抗病原微生物(2)抗细菌毒素机制(3)解热(4)抗炎、镇痛(1)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2)抗脑动脉硬化(3)抗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4)降血糖(5)益智机制(6)抗溃疡泻下药泻下作用利尿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毒素作用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利湿退黄(1)泻下作用机制(2)抗病原微生物(3)抗炎、解热机制(4)止血机制(5)保肝利胆机制(6)改善血液流变性(活血)机制(7)抗急性胰腺炎机制(1)降血脂(2)抗溃疡(胃黏膜保护)机制(3)利尿、改善肾功能机制(4)抗肿瘤(5)免疫调节(6)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7)大黄还有抗精神病,强心、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一、中药药理学基础知识1.中药的定义:中药是以天然药材为原料,按照一定的制剂方法制成的药物。
中药具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药药效:中药药效是指中药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中药的药效主要包括调节阴阳、益气健脾、祛瘀止血、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温里散寒、敛肺止咳等作用。
3.中药的药用部位:中药的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根皮、茎叶、茎皮、花、果、种子、仙人掌、地上菜、果皮、果肉、根茎等。
4.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剂方法将中药进行加工和炮制制成的药物。
常见的中药制剂包括煎剂、散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外用贴剂、膏剂、注射剂等。
5.中药对人体的影响:中药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理作用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
生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如益气健脾、温里散寒等作用;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病理功能的影响,如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作用。
6.中药的贮存和使用:中药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防曝晒、防潮湿等,以免影响中药的药效。
7.中药的毒性与副作用:一些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如砒霜、雄黄、硫磺等,需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中药药理学主要研究中药药物对人体生理和病理功能的影响。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种。
实验研究主要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来研究中药药物对特定生理活动的影响;临床研究则主要通过药理试验和临床观察来研究中药的药效和作用机制。
3.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药物的药理特性、作用机制、毒副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4.中药药理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细致,不断揭示中药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中草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中草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中草药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1. 药理学的定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科学。
2. 中草药的药理作用
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抗炎作用:中草药中的许多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红肿等症状。
- 抗氧化作用:中草药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 免疫调节作用: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力。
- 抗肿瘤作用:中草药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 降血压作用:部分中草药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 中草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中草药与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如:
- 增强作用:某些中草药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 抑制作用:某些中草药可能减弱或抑制药物的作用。
- 不良反应:某些中草药与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4. 药物代谢和中草药
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
例如,某些中草药可以诱导或抑制肝脏中的药物代谢酶,从而影响药物的清除速度和药效。
5. 中草药的质量控制
中草药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中草药的质量:
- 品种鉴定:通过检验中草药的外观、性状、组织结构等来确定其是否为正品种。
- 有效成分分析:通过对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来评估其药效。
- 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检测中草药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 质量标准制定:制定中草药的质量标准,确保中草药的质量稳定一致。
以上是中草药药理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初级中药师中药药理学笔记
解表药麻黄1.发汗——麻黄水煎剂、挥发油、麻黄碱(配伍桂枝后此作用明显增强)机制: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有关。
2.平喘——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3.利尿一一D-伪麻黄碱4.解热——麻黄挥发油5.抗炎——多种成分、多种制剂(麻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6.镇咳——麻黄碱、麻黄水提取物,萜品烯醇7.祛痰——麻黄挥发油柴胡1.解热——柴胡皂苷、皂苷元A、挥发油2.抗病原微生物——柴胡注射液、柴胡水提取物3.抗炎——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机制:a.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b. 抑制白细胞游走c. 抑制肉芽组织增生4.镇静——柴胡煎剂、总皂苷、柴胡皂苷元5.镇痛——柴胡煎剂、柴胡皂苷6.镇咳——柴胡、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元7.保肝一一柴胡、柴胡皂苷、柴胡醇、a -菠菜甾醇8.利胆——柴胡水浸剂和煎剂机制:胆汁排出量增加9.降血脂——柴胡皂苷桂枝1.扩张血管促发汗2.解热——桂枝煎剂3.镇痛——桂枝煎剂、桂枝水提取物、总挥发油4.抗炎——桂枝煎剂、挥发油5.抗过敏葛根1.解热——葛根素机制:a. 葛根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增加散热。
b.葛根素通过阻断中枢有关部位的B受体而使CAMP生成减少产生解热效应。
2.降血糖——葛根素3.抗心肌缺血——多种制剂4.抗心律失常——葛根乙醇提取物、黄豆苷元细辛1.解热——细辛挥发油2.镇静、镇痛——细辛挥发油3.抗炎——细辛挥发油4.对呼吸系统作用:平喘——细辛挥发油、甲基丁香酚、细辛醚祛痰——细辛醚松弛平滑肌——细辛挥发油清热药黄芩1.抗菌、抗病毒——黄芩素、汉黄芩苷元2.抗炎——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素、黄芩苷机制:抑制组胺释放及抗花生四烯酸代谢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抗过敏、提高免疫4.解热——黄芩苷5.保肝——黄芩、黄芩提取物机制:抗氧自由基损伤6.利胆——黄芩、黄芩素7.镇静8.止血一一黄苓素、千层纸素、黄苓新素n机制:抑制胶原、ADR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产生抗凝血作用。
中药药理学笔记
中药药理学笔记在我接触中药药理学这门神奇学问的过程中,那可真是一段充满新奇和惊喜的旅程。
还记得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问号: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草药,怎么就有那么大的魔力能治病救人呢?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各种中药的药理作用,我在下面听得一愣一愣的。
就拿人参来说吧,以前只知道它是个好东西,是补品。
但深入学习后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人参能够大补元气,这元气到底是啥呢?原来啊,当我们身体虚弱,感觉干啥都没劲儿,容易疲劳,甚至生病后一直恢复不好的时候,人参就能发挥作用啦。
它就像是给身体这个大机器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让各个零件都能重新高效运转起来。
老师给我们讲人参的有效成分时,那叫一个详细。
什么人参皂苷啦,多糖啦,多肽啦,听得我眼花缭乱。
但仔细想想,也正是这些小小的成分,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神奇的效果。
我就好奇地想,这大自然可真是个神奇的魔法师,能创造出这么精妙的东西来。
有一次,我们去中药房实习,亲眼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中药。
那场面,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一走进药房,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草药味,说不上好闻,但就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仿佛这味道里都蕴含着治病的秘密。
我看到了一包包已经配好的中药,其中有一副是专门用来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的。
抓药的师傅熟练地从一个个抽屉里拿出药材,称重、打包,动作一气呵成。
我凑过去看,里面有当归、熟地、白芍这些常见的药材。
师傅一边抓药一边跟我讲,这当归啊,可是个“妇女之友”,能补血活血。
很多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用了它都能有改善。
熟地呢,能滋阴补血,填精益髓。
白芍则可以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师傅说的头头是道,我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
我还看到了一味叫黄连的中药,长得就不太讨喜,苦哈哈的样子。
可老师说,它清热解毒的效果那是一流的。
我就想,这黄连可真是“良药苦口”的典型代表啊。
虽然长得不好看,味道又苦,但在治病的时候却能发挥大作用,还真不能“以貌取药”。
还有一味叫麻黄的中药,它可是治疗感冒的常用药。
中药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类别
重点知识
中药药理学定义
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人体、动物及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药分类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研内容
中药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中药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中药药效学
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中药药动学
中药药性理论
四性(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归经、升降沉浮、有毒和无毒
中药四性
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向
中药五味
辛味药(含挥发油,能行能散);酸味药(含有机酸类,止泻止血);甘味药(含糖类、蛋白质等,能补五脏);苦味药(含生物碱和苷类,抗菌抗炎);咸味药(含无机盐,化痰补肾)
研究机体对中药作用的规律,包括中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的体内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
中药基本作用
1. 整合调节作用(调节机体的反应水平和反应能力)2. 祛除致病因素(祛邪作用)3. 增强机体功能(扶正作用)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1. 多靶点、多环节的整合效应2. 药物作用的效应随药量变化而变化3. 调整用量配比能够改变药物作用的方向4. 时效关系受复方中药味配伍配比、药物代谢过程及机体功能状态影响
中药不良反应
1. 副反应(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2. 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反应、慢性毒性反应)3. 特异质反应(遗传原因导致的病理反应)4. 后遗效应(停药后残存的药理效应)5. 停药综合征(突然停药后引起的反效应)6. 过敏反应(体内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反应)7. 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中药药理学必考知识点
中药药理学必考知识点1.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产生药理作用,包括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调节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抑制细胞内酶的活性等。
例如,中药可以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转运和释放来产生镇静和镇痛作用;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增强机体免疫力;通过抗氧化作用来延缓衰老等。
2.中药的药效物质:中药的药效物质是指中药中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有生物碱、黄酮类、苷类、多糖类等。
这些药效物质通过与细胞膜受体结合或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等方式产生药理作用。
例如,川芎中的川芎嗪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防治血栓疾病。
3.中药的作用机制:中药产生药理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作用于蛋白质的机理,如靛蓝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作用于离子的机理,如天麻中的麻黄碱通过影响大脑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来产生镇静作用;作用于信号传导的机理,如鲜白菜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来起到抗炎作用。
4.药物相互作用: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常与其他中药或西药同时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可以是增效作用、拮抗作用或相互影响吸收、代谢、排出等。
例如,黄芩和金黄合用可具有增强杀菌作用的效果,而黄连和紫草合用则会出现拮抗作用。
5.中药的毒性与安全性:中药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其毒性与安全性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中药的毒性通常与其有效成分、药物剂量、用药途径等因素有关。
了解中药的毒性和安全性,有助于合理应用中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中毒。
综上所述,中药药理学的必考知识点包括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药效物质、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机制,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药理学笔记(对应中国中医出版社那本书)标注黄色重点,灰色熟悉,斜体了解
解表药发汗作用解热作用镇痛、镇静作用抗炎、抗过敏及免疫调节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镇咳、祛痰、平喘作用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1)发汗作用(2)平喘作用机制(3)利尿作用机制(4)解热、抗炎、抗过敏作用(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6)镇咳、祛痰作用(1)兴奋中枢神经系统(2)强心、升高血压机制(3)抑制肠肌收缩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1)扩张血管、促进发汗作用(2)抗病原微生物(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4)解热、镇痛作用机制(5)抗炎、抗过敏(1)镇静、抗惊厥作用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1)解热作用(2)抗炎作用(3)抗病原微生物、内毒素(4)促进免疫功能(5)镇静、镇痛、镇咳、抗癫痫作用(6)保肝、利胆、降血脂作用(7)对内脏平滑肌作用(1)影响物质代谢(2)抗辐射作用(3)对肾脏影响(4)抗肿瘤作用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1)解热作用(2)降血糖、血脂(3)对内脏平滑肌作用(1)抗心肌缺血(2)抗心律失常(3)扩血管、降血压(4)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5)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发汗发表,宣肺平喘(1)发汗作用(2)解热作用(3)平喘作用(4)镇咳、祛痰作用(5)抗炎、抗过敏作用(6)抗病毒作用(7)调节免疫功能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影响(3)扩血管(4)协同化疗作用清热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毒素作用抗炎作用解热作用对免疫功能影响抗肿瘤作用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机制(2)抗毒素(3)抗炎机制(4)解热机制(5)降血糖作用(6)对消化系统的影响A.止泻B.抗溃疡机制C.调节胃肠运动(7)抗肿瘤(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A.正性肌力机制B.负性频率机制C.抗心律失常机制D.降血压机制E.抗心肌缺血 (2)抗脑缺血机制(3)抑制血小板聚集机制(4)镇静催眠1 / 17黄芩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1)抗菌、抗病毒作用(2) 抗内毒素作用(3)抗肿瘤机制(4)解热作用(5)抗炎机制(6)对免疫功能影响机制(7)保肝、利胆作用机制(8)镇静作用(9)对血液系统影响(1)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2)抗自由基损伤作用(3)降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2)抗内毒素作用(3)抗炎作用(4)解热作用(5)提高免疫功能(1)保肝、利胆(2)抑制血小板聚集(3)其他止血,调血脂,抗早孕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风散热(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2)抗炎作用(3)解热作用(1)镇吐(2)保肝(3)其他抗肿瘤,抗氧化,调血脂,强心,利尿大青叶与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2)抗毒素(3)促进免疫功能(4)解热、抗炎作用(1)保肝(2)抑制血小板聚集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1)解热作用(2)抗炎作用(3)镇痛作用(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保肝(2)利胆(3)保护胰腺(4)降血糖(5)降血压(6)其他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焦虑,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调节胃肠运动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1)抗病原微生物(2)解热(3)抗炎(4)对免疫功能影响(1)平喘机制(2)利尿青蒿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1)抗病原微生物(2)抗肿瘤作用机制(3)解热镇痛作用(4)抗炎机制(5)免疫调节(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抗组织纤维化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1)抗病原微生物(2)解热作用机制(4)抑制交感神经-β受体功能(5) 降血糖作用(l)改善学习记忆机制(2) 抑制血小板聚集(3)对肾上腺皮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影响机制(4) 抗肿瘤机制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1)抗病原微生物机制(2)抗肿瘤作用机制(3)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机制(4)抗炎作用机制(5)解热作用(6)止泻作用(1)保肝机制(2)抗心律失常机制(3)抗心肌缺血机制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清热生津,除烦止渴(1)解热机制(2)抗病原微生物(3)增强免疫(4)生津止渴(l)降血糖(2)降血脂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泻火解毒(1)抗病原微生物(2)抗细菌毒素机制(3)解热(4)抗炎、镇痛(1)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2)抗脑动脉硬化(3)抗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4)降血糖(5)益智机制(6)抗溃疡2 / 17泻下药泻下作用利尿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毒素作用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利湿退黄(1)泻下作用机制(2)抗病原微生物(3)抗炎、解热机制(4)止血机制(5)保肝利胆机制(6)改善血液流变性(活血)机制(7)抗急性胰腺炎机制(1)降血脂(2)抗溃疡(胃黏膜保护)机制(3)利尿、改善肾功能机制(4)抗肿瘤(5)免疫调节(6)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7)大黄还有抗精神病,强心、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中药药理学(归纳精华)
中药药理学第一章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对寒证动物灌龙胆草、黄连等寒凉药和执证动物灌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电刺激后,大鼠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中枢处于抑制增强状态;2、用寒凉药灌胃一周,大鼠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含量降低,而抑制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含量升高。
3、寒证大鼠经热性温阳药或温性补气药灌服3日,可使脑内NA和DA含量升高,而使脑内5—HT含量降低。
总之,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而温热药如麻黄、麝香等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二、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1、寒证病人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低,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表现为唾液分泌量多,心率减慢,基础体温偏低,血压偏低、呼吸频率减慢。
而热证病人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高,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出现相反的变化。
2、寒证、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M---CGMP系统功能亢进,病人尿中CGMP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阳虚病人血中也占优势。
在服用温热病和助阳药后,提高神经---B----CAMP 含量,使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
3、热证病人尿中CAMP含量高于正常人,在服用寒凉病和滋阴病后能提高细胞内CGMP水平,使比值恢复正常。
4、滋阴药知母、生地、龟甲均可使升高的B受体的最大结合点位数值降低,而使降低的M 受体最大结合点位数值升高。
三、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1、长期给予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2、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温热药鹿茸、肉苁蓉、人参、刺五加、黄芪、白术、熟地、当归、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子、肉桂、紫河车、人参、黄芪、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子、肉桂、鹿茸、紫河车、补骨脂、冬虫夏草、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海马、蛤蚧、人参、刺五加、五味子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具有兴奋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药药理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中药药动学: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影响。
四气的现代科学涵义温热药的现代科学实质研究1.提高植物神经功能。
2.提高内分泌系统了功能。
3.增强能量代谢,产热增加。
4.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强心升压。
寒凉药的现代科学实质研究1.降低植物神经功能。
2.降低内分泌系统功能。
3.降低能量代谢。
4.减弱心血管系统功能。
五味的现代认识五味是中药固有的性质,是四性的物质基础,是产生功效的基本物质。
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辛味药辛温芳香,与所含挥发油有关。
解表药含挥发油,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有利于表证的解除。
理气药含挥发油,对消化道功能有调节作用。
2.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中,与其所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有关。
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3.苦味药能燥能泄,与其含生物碱和甙类有关。
4.酸味药能收涩,多与其含鞣质和有机酸有关。
5.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等功效,与其含碘和无机盐有关。
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1.升降浮沉的概念与表现2.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其本身的性味密切相关3.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有效,能选择性提高兔、犬离体或在体子宫肌的张力。
麻黄性辛、温属升浮,具有发汗作用。
附子辛、热属升浮,有强心、抗寒、抗休克作用。
浙贝性苦寒属沉降,有镇咳平喘的作用。
羚羊角咸寒属沉降,有镇静、抗惊厥、解热、降血压作用。
归经的现代认识1.中药药效与归经具有抗惊厥作用的22味中药均入肝经。
具有泻下作用的18味中药均入大肠经。
具有止血作用的21味中药均归肝经。
2.中药药动学与归经中药归经与有效成分分布密切相关。
14C-鱼腥草素由呼吸道排出,为鱼腥草归肺经提供依据。
3H-川芎嗪的靶器官是肝脏与胆囊,与川芎归肝、胆经的理论相吻合。
3.中药微量元素与归经微量元素是中药归经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13种补肾药中含有较高的锌、锰配合物,通过锌锰“归经”而补肾。
归肝经的中药富含Zn、Fe、Cu、Mn,与肝脏是微量元素Zn、Fe、Cu、Mn富集之地相符。
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1.毒副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先兴奋后抑制,重则引起中枢麻痹而死亡,如马钱子、乌头类药物。
心血管系统的毒副作用心悸、心肌受损、心律失常等心电图改变,如含乌头碱类药物和含强心甙类药物。
对消化系统的毒副作用胃肠道刺激作用如决明子、大戟等可引起恶心,鸦胆子等可引起呕吐,甘遂、芫花等可引起腹痛、腹泻。
对肝、肾的毒副作用(◇1肝损害:包括损害肝环境,引发药物性黄疽或中毒性肝炎、肝肿瘤。
◇2肾损害:损害肾功能,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
◇3致心律失常)2.过敏反应有150余种中药能引起过敏反应,其发病急,变化快,甚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3.致畸致癌作用雷公藤长期接触可使细胞染色体畸变。
槟榔、款冬花、紫草等中药长期喂饲可引起不同的肿瘤生长。
药物因素1.品种不同品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大,药理作用差异大。
如青蒿、石斛、大黄、贯众等。
2.产地不同产地、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生物分布等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质量。
3.采收季节不同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其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将随其不同入药部位的不同生长期而异,故采药时间应随中药品种和入药部位有所不同。
4.贮藏条件5.炮制6.剂型和制剂中药不同剂型,由于制剂工艺、给药途径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性质。
7.剂量、煎煮方法和条件8.配伍和禁忌机体因素1.生理状况年龄①少儿期正在发育阶段,肝、肾功能尚不健全,用药量应适当减少。
小儿不宜用参、茸滋补。
②老年人肝、肾功能低下,用药量也应适当减量。
老年人体虚不宜用攻下祛邪药。
性别妇女有特殊生理期:月经期不宜用破血药,妊娠期注意妊娠禁忌。
情志、精神①情志、精神影响药物疗效。
②新药研制中应注意排除“安慰剂”的作用。
2.病理状态①清热药对正常体温的影响,只对发热患者有解热作用。
②五苓散只对水肿及小便不利患者有利尿作用。
③肝肾功能减退患者,药物代谢,排泄受阻,作用和毒性均增强。
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饮食习惯、家庭环境等。
补阳药晨服;补阴药晚服。
乌头碱毒性:午时(12:00)>戍时(20:00)解表药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主治外感表证的药物。
表证:主要是由于外邪侵入人体的浅表部位所致的一类证候。
1.功效与主治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外感风热。
2.分类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等辛凉解表药柴胡、葛根3.药理作用1)发汗作用(作用机制:◇1直接影响汗腺功能,增加汗液的分泌◇2通过促进或改善血液循环而促进发汗◇3通过兴奋外周a受体而促进汗液分泌)代表药——麻黄2)解热作用(作用机制:◇1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通过扩张皮肤黏膜血管增加散热◇2通过影响脑内的活性物质进而影响中枢的体温调节功能◇3通过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影响体温。
)代表药——柴胡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代表药——柴胡4)镇痛、镇静作用代表药——桂枝5)抗炎作用(作用机制:◇1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2抑制组胺或其他炎性介质生成或释放◇3增强肾上腺皮质内分泌轴的功能;清除自由基等)代表药——柴胡6)调节免疫代表药——柴胡7)止咳祛痰平喘麻黄1.主要成分——生物碱2.药理作用1).发汗(麻黄生物碱)2).平喘(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是其平喘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1化学结构似肾上腺素,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B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升高细胞内cAMP,使平滑肌松弛◇2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a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3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合成和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4阻止过敏介质释放;作用特点起效较慢,作用温和,维持时间长,口服有效。
麻黄碱、伪麻黄碱反复或交叉使用容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1)利尿2)解热镇痛3)抗炎、抗过敏4)抗病原微生物5)镇咳祛痰1)3、现代临床应用支气管哮喘防治低血压状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柴胡1.主要成分——柴胡皂苷(挥发油)2.药理作用1)解热(解热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挥发油)2)抗病原微生物3)抗内霉素4)抗炎(主要成分是柴胡皂苷)5)镇静镇痛镇咳6)促进免疫功能7)保肝、利胆、降血脂(主要成分是柴胡乳剂,柴胡皂苷,柴胡醇,α-菠菜甾醇,机理:对生物膜有直接保护作用;促进垂体分泌ACTH,提高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能力;促进肝细胞DNA的合成和组织再生,修复肝损伤;抗氧化作用)8)抗抑郁9)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3.现代临床应用①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
②咳嗽。
③病毒性肝炎。
④高脂血症。
⑤流行性腮腺炎。
⑥其他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多形红斑,扁平疣等。
葛根1.主要成分——葛根素2.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1)抗心肌缺血2)抗心律失常3)扩血管、降血压4)改善脑循环5)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3.现代临床应用①偏头痛葛根片②突发性耳聋葛根片③高血压病葛根片④冠心病葛根素iv或id。
清热药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燥湿及清虚热等功效,主治里热证的药物里热证:主要是由于外邪入里化热或因内郁化火所致的一类证候。
1.清热药的功效、主治及分类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凉血。
主治各种里热证,也用于其他热证。
分类清热泻火石膏、知母、栀子等。
清热凉血犀角、生地黄、玄参等。
清热燥湿黄芩、黄连、黄柏等。
清热解毒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清虚热地骨皮、银柴胡等。
2.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是抗感染的主要作用代表药——黄连2)抗细菌内毒素代表药——金银花3)抗炎代表药——黄连4)解热代表药——金银花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代表药——黄芩6)抗肿瘤代表药——苦参黄芩1.主要化学成分——黄酮类(黄芩苷、黄芩素)2.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2)抗炎3)抗毒素4)解热5)保肝利胆降脂6)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抗过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的环节◇1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性介质释放◇2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3.临床应用小儿肺炎、小儿菌痢、预防流感、预防-猩红热、钩端螺旋体病、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沙眼、麦粒肿。
黄连1.主要成分——生物碱(小劈碱、黄连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2.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黄连对多种细菌、真菌及病毒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机制:破坏细菌结构,抑制细菌糖代谢,抑制细菌核酸及蛋白质合成)2)抗细菌毒素3)抗炎4)解热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小檗碱)(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抑制Na+内流,减少Ca2+内流抗心律失常降压)6)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利胆促进消化抗胃溃疡)7)增强免疫3.临床应用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小儿秋季腹泻、慢性胆囊炎、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糖尿病、急性肾盂肾炎等。
金银花1.主要成分——绿原酸2.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2)抗内毒素解热3)抗炎4)提高免疫功能3.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阑尾炎、钩端螺旋体病、皮肤病等泻下药泻下药:凡能通利大便、排除积滞、攻逐水饮为主要功效,主治里实证的药物。
里实证:主要是由于肠胃实热内结、阴亏津枯,或水饮内挺所致的一类证候。
1.泻下药的功效主治与分类功效:通利大便、荡涤实热、攻逐水饮。
主治:大便秘结、肠道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2.药理作用:1)泻下作用(刺激性泻药(大黄)、容积性泻药(芒硝)及润滑性泻药(脂肪油))2)利尿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Na+,K+-ATP酶有关)3)抗病原体作用4)抗炎作用5)抗肿瘤作用大黄1.主要化学成分——蒽醌苷和二蒽酮苷2.药理作用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①泻下(致泻的主要成分为结合型蒽苷)生大黄的泻下作用强大黄泻下的作用环节◇1大黄口服后,结合型蒽苷大部分未经小肠吸收而抵达大肠,在大肠被细菌酶水解成苷元,苷元刺激肠黏膜及肠壁肌层内的神经丛,促进肠蠕动而发挥致泻作用;◇2蒽酮具有胆碱样作用,可以兴奋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加快肠蠕动;◇3大黄抑制肠平滑肌上Na+,K+-ATP酶,抑制Na+从肠腔转移至细胞内,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肠腔容积增大,机械性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快;◇4部分原型蒽苷自小肠吸收后,经过肝转化,还原成苷元,由血液或胆汁运至大肠而发挥泻下作用②保肝、利胆(机制:◇1大黄通过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细胞再生;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的繁殖;◇2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等途径,产生保肝作用)③胃黏膜保护、抗急性胰腺炎2)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止血大黄能缩短出血时间,作用确切,见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