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干预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因素研究

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因素研究

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因素研究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身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程度的自我评估,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在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际关系、学习环境、教育政策、教师的教学方式等。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提升学生的整体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际关系。

学生在学校中与同龄人、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互动,直接影响他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友谊和社交支持被认为是增强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拥有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学生更有可能感到幸福和满足。

这不仅体现在学校环境中,家庭支持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同样重要。

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使他们在面对学业压力时更具韧性。

学习环境也是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物理环境和氛围,包括课堂管理、校园设施、休闲空间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安全、舒适和鼓励探索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相对而言,拥挤、嘈杂或缺乏必要资源的学习环境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焦虑和压力,进而降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其与学生的互动也显著影响学生的被重视感和归属感。

积极的教师行为,如关心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等,都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相对而言,严厉的管理方式、缺乏支持的学习氛围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和学习兴趣的下降。

此外,教师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氛围,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教育内容和评估方法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开放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主性,从而增强幸福感。

相反,重视应试的教育模式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使他们感到沮丧和不安。

教育机构应思考如何在课程设置和评估体系中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情感发展,使教育不仅关注学业成绩,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课堂干预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课堂干预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课堂干预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作者:李新泰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1期摘要采用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牛津幸福感问卷作为调查工具,研究课堂干预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以班级学生前测和后测的主观幸福感值变化作为判断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班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值变化有差异,结果证实了课堂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基于研究结论建议教师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并充分发挥合作性教学的作用,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课堂干预;学生;主观幸福感中图分类号 G71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1-0040-04一、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财富逐渐积累以及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渐凸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幸福感的追求。

作为典型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会追求幸福感,尤其是在笔者执教的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其校训是“我们的天职是创造幸福”,在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的共同影响下,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就显得很有意义。

通过检索文献可知,国内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幸福感测量研究等。

李儒林等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相关分析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郭玉琴从大学生幸福感角度出发,分析教学与学生幸福感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教师教学能够影响学生幸福感[2]。

郑莉君、韩丹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现状的研究表明,样本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专业、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维度有差异[3]。

周彦余研究心理健康课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提升作用[4]。

西方对幸福感测量最初是采用单维度量表,不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单维量表的信息含量相对较少,而且容易受个体在测评时心境的影响,于是进一步开发测量技术,希望能通过多维量表来更准确、细致、全面地测评幸福。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提要基于笔者以前所做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结果,筛选出幸福感发展水平比较低的被试,然后采用自编的提高主观幸福感的团体训练方案,对14名幸福感水平比较低的被试进行幸福感团体训练,探讨幸福感团体训练对幸福感发展水平的影响,试图寻求提高大学生幸福感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训练是提高主观幸福感发展不良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有效途。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团体训练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题,但大多都是从探讨其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却很少见,有鉴于此,本研究在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特点的同时,提出运用团体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一)研究目的。

对主观幸福感低的大学生进行干预,检验以提高主观幸福感为目的的团体训练的有效性。

(二)研究假设。

以提高主观幸福感为目的的团体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水平。

二、研究方法(一)被试。

采用《综合幸福问卷》(GWB)对大连市某大学586名学生(男女比例平衡)进行幸福感水平测评,并从中筛选出幸福感发展水平低的28名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14人,控制组14人。

(二)研究工具。

《综合幸福感问卷》(GWB)是用来评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

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使用频率。

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再测信度分别为:0.87、0.86、0.90。

(三)研究设计。

实验组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的团体训练,控制组不实施任何处理。

(表1)(四)干预过程。

实验组在两名指导教师带领下,每周参加一次以提高主观幸福感为目的的团体心理训练。

同时,控制组只进行常规的活动课训练。

根据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低的心理原因、心理和行为表现,精心设计主观幸福感团体训练活动方案,训练方案包括“八次活动、四个阶段”,每次活动持续一小时。

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述评

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述评

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述评王 彦Ξ1 王 岩1(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摘 要 适应和设定点理论质疑主观幸福感能否改变,但研究证明一些干预措施可以增强主观幸福感。

持续幸福模型总结了影响幸福感的三类因素,建议利用意向性活动改变幸福感。

另有其它可行的干预方法。

已有研究在方法和理论等方面存在局限,且缺少跨文化比较。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干预 持续幸福模型 意向性活动1 引言 主观幸福感包括:积极情感,低水平的消极情感,总体生活满意度,重要领域(例如工作、婚姻)的满意度。

幸福个体在许多方面比不幸福个体更成功,例如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身体和心理健康等[1]。

研究表明,幸福至少是这些成功结果的部分原因。

:能否通过干预措施提高主观幸福感,以增进幸福、促成积极的个人和社会结果?本文总结干预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和研究证据,以期为改善幸福感提供线索。

2 主观幸福感能否得到持久提高:悲观和乐观观点 尽管主观幸福感与积极结果相关联,但是对其干预的研究较少,原因是很多研究者对于能否提高主观幸福感持悲观态度。

悲观来自两种理论,分别是设定点和享乐适应理论。

2.1 悲观观点设定点:行为遗传学研究表明,存在一个基因决定的幸福感设定点,人一生中平均幸福感水平围绕这个设定点上下波动。

主观幸福感的遗传力大约为50%[2]。

并且,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等人格特质密切相关,它们由共同的遗传因素所解释[3]。

享乐适应: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于生活事件的情感反应类似于感觉适应:当发生好事或坏事,暂时出现幸福水平的变化,但很快就返回中性状态[4]。

研究证据表明,随着时间过去,人们对极端积极或消极事件(如婚姻变化)也适应,因此体验到稳定的幸福感水平[5]。

这两种理论需要修正:二者有一些相似的预测,即生活事件只会在短期内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不会有长期效果。

尽管平均而言会适应生活事件,个体适应的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且不同事件也存在差异[5]。

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作者:吴宏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培养对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以有益启示。

关键词:积极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感积极心理学来源于对幸福的追求,是关注幸福与最佳机能的领域,主要是针对积极的个性特征以及主观体验等开展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于身患心理和生理疾病的人来说,需要愉快、满意、快乐的积极情绪,积极、乐观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克服心理问题。

大学时期作为个人成长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很多大学生都会面临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学业压力、情感困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为此,各大高校应该进一步利用积极心理干预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

一、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虽然积极心理干预对解决和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积极心理干预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调查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干预在大学教育应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大多数高校进行的积极心理干预教育内容较为狭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个性的发展方面、职业选择方面等进行指导,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教学依据,针对的问题大多数是负面的,向学生介绍的也都是问题的消极面,这就导致积极心理干预教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其次,高校积极心理干预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大学心理课堂教学,以少量的专家讲座和心理咨询为辅导教育方式,这就使得高校内部的积极心理干预与学生的日常学科学习分割开来,甚至很多教师认为心理干预只是心理干预教师负责的教学内容,没有将其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积极心理干预教育与整个校园文化资源、家庭教育资源不相关,很难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初中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初中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量所 作 的整体 评价 , 包括 认知和情 感两 个基本成 分p 】 。
根据感 戴 的拓宽 建 构理 论 ,感戴体 验 及 由其激 发 的 行 为 , 构 了心理 的 、 会 和精 神 的资 源 , 鼓 励 建 社 并
人们 去关 注从 他人 那里 得到 的恩惠 ,从 而体验 到 他 人 的爱 和 关心 , 升 自己 的幸福感 国外 的研 究 表 提 。 明, 感戴 和主观 幸福 感 紧密 联 系 , 高感 戴 的人有 较 多 的积极 情 感 和 主观 幸 福 感[ 5 1 。为 了检验 经 常 表 达感 戴 可 以 强 化 心 理 和 社 会 功 能 的 效 果 , mm n E o s和 Mc ulu h ( 0 3 对 感 戴 实 施 列 举 恩 惠 (o n C l g 20 ) o cu t bes g 的干 预 , 果 证 实 列 举 恩 惠对 心理 和 生 理 lsi ) n 结
2 研 究方 法与 过程
直 至上世 纪 7 0年 代 , 社会 科学 领域 的学 者们 已
经从 不 同角度 对 感戴 进行 了研 究 ,但有 关 的实证 研 究 十分 罕 见 。2 世 纪末 , T mpeo 0 在 e ltn基金 会 提 供 资 助 的基础 上 ,国外 心理 学研 究者 才 开始对 感 戴进
摘 要 : 研 究 通 过 开 设 班 级 辅 导 和 “ 举 恩 惠 ” 动 , 用 不 同 的 干 预 方 式 对 初 一 年 级 学 生 进 行 感 戴 干 预 研 究 , 察 不 同 感 戴 干 该 列 活 采 考
预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 , 实验班 1学生在感戴 、 活满意度 、 生 积极情感 方面的提高水平高 于实验 班 2和控制班 ; 实
高, 表示 感戴 越 高 。 本研 究 中总量 表 的 同质 性信 度 在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实验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实验研究

大学 生主 观 幸 福 感 的干 预 实 验 研 究
姜 涛 , 贾 蕊 , 兰 洪 成
( 1 . 牡 丹江 师 范学 院 教 师 教 育 学 院 , 黑龙江 牡丹江 1 5 7 0 1 1 ; 2 . 9 3 0 1 7部 队 , 黑龙江 牡丹江 1 5 7 0 2 3 )
[ 摘 要 ] 为 了证 明专 题 讲 座 和 团体 心 理 训 练 联 合 使 用 可 以提 升 主观 幸 福 感 水 平 , 本研 究选取 2 8名 大 三 学 生作 为被 试 , 随机 分 成 实 验 组 和 控 制 组 , 对实验 组被试进 行 1 5次 专 题 讲 座 和 8次 团体 心 理 训 练 。 研 究 结果 表 明 : 干预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幸福感水平差 异不 显著; 干预后 实验组幸 福感水平 显著 高于控制 组; 实 验 组 干预 后 幸 福感 水平 显著 高 于 实验 前 ; 控 制 组 干 预 前 后 幸 福 感 水 平 差 异 不 显 著 。此 干 预 方 案 有 效 的提 高 了大 学 生 的 主观 幸 福 感 水 平 。
1 . 讲 座 环 节
主 观 幸 福 感 是 指 人 们 对 其 生 活 质 量 所 做 的 情 感
性 和 认 知 性 的整 体 评 价 。因 此 , 决 定 人们 是 否 幸 福 的
实 验 组 每 周 参 加 一 座, 此讲座是学校的通识选修课 , 每周一次 , 共 1 5次 , 每次 9 O分 钟 。主题 包 括 如 下 内容 : 探讨 幸福 、 认识 自 我、 协 调现在 和未来 、 设 定 幸 福 目标 、 认知 与幸福 、 合
程 :
选 取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大 三学 生 作 为被 试 , 选 取 幸 福感测试分数较低 的 2 8名 学 生 作 为 被 试 , 随 机 分 成

北京市学院路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 研究方案

北京市学院路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 研究方案

北京市学院路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课题北京市学院路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二、研究背景由于近年来由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的逐渐上升,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逐渐成为一个公认的社会焦点。

而主观幸福感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心理指标,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也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三、研究思路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内心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反映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大多是针对主观幸福感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探讨和研究,本研究在主观幸福感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过去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两个很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北京市学院路地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在性别、独生子女、专业、来源、担任社会工作、年级、月均消费等七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析,来得出他们的特点,并进一步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前面施测的自愿参加的大学生以及通过张贴广告报名的大学生中选取主观幸福感得分较低的大学生进行干预,制定一套旨在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团体干预方案,进而找到改善和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

四、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水平1.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1.1主观幸福感的界定幸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但是长久以来,心理学家们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消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而对幸福、快乐、满意、乐观等积极和健康状态的研究较少,但是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很多研究越来越发现,研究人性的积极面,幸福、快乐、满意、乐观等积极情绪会使人产生巨大的成就动机,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发展自我,心理学更需要研究人类的价值和长处,于是积极心理学便应运而生了。

而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家们对他的研究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热情。

积极心理学干预对农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研究

积极心理学干预对农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研究

r u r a l a r e a s t o i mp r o v e t h e i r S U b j e c t i v e we U —b i n g .
Ke y wo r d s : p o s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 r u r a l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 s u b j e c t i v e we l 1 一b e i n g
心理 学 干预 对 于农 村 大学 生 主 观幸 福感 的 提 升 效 果极 为 显 著 。结 论 : 对 于 农 村 大 学 生 要 有 针 对 性 地 进 行 积 极 心 理 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干预 , 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 关键词 : 积极心理学干预 ; 农村 大学生 ; 主 观 幸 福 感 文献标识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B 8 4 ; R3 9 5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9 1 6 ( 2 0 1 4 ) 0 7 — 0 8 4 4 — 0 4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p o s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r e ma r k a b l y i mp r o v e d r u r a l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 s u b j e e — t i v e we l l —b e i n g . C o n c l u s i o n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c a r r y o u t p o s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mo n g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f r o m

高校教师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干预实证研究

高校教师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干预实证研究

摘要 : 本研 究的目的是探讨基于持 续幸福理论 的感恩 ( 认知层 面) 、 助人 ( 行为层 面) 和追求 目 标 ( 意志层 面)的干预 方法对提升高
好 后 ,当场立 即 召 开 干 预 项 目宜 讲 , 时间为1 0 分钟。 除此 之 外 , 宣讲 时根 据 不 同组 别 , 有 不 同的 具 体 说 明 : 针对 实验 组 1 : 记 录 周 围值 得 感 激 的 3 件 事 情 。所 记 录 的 事 情 可 大 可 小, 可以是工作上的 , 也 可是 生 活 上 的 , 可 以 是 发 生 在 自 己身 上 的 , 也 可 以
制组 ( 未干预 组) 则不做任何记 录, 探讨感恩 、 助 人 、追 求 目标 等 三 种 不 同 的干预方法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是 观察到的发生在他人身上的, 事 印
象深刻即可。 针对控制组 : 不做任何记录, 因此 也 没有 宣 讲 的 过 程 。
量为1 5 0 。 发 放 问卷 1 5 0 份, 回收 问 卷 1 4 7 份, 经过三次数 据匹配, 有 效 问
卷1 4 0 份。
组别 编 号 被 试 干预 方 法
7 . 干预表填写要求
为保 证 实 验 的 科 学 性 和 干 预 的 有 效 性 , 向 每 组 被 试 都 提 出 相 同的 填 写要求 : 每 件 事 请 的 记 录字 数 为 5 0 -1 0 0 ; 记录时, 请平心静气, 使 大 脑 安 静
C o l l e g e Ma n a g e me n t 院 校 管 理
高校 教 师提 升主观 幸福 感 的干预 实证 研究
陈萌 荫 温 州大 学 瓯江 学院 基 金 项 目: 2 0 1 6年 浙江省 社 会 科 学界 联合 会 研 究课 题 , 项 目编 号 : 2 0 1 7 N1 9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既有来自大学生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人格因素,价值观因素,归因方式。

也有来自外部环境方面的,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因此,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四方面的共同努力。

标签: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干预研究幸福,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感受,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幸福具有主观性。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幸福感时,一般采用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一Being简称SWB)这个概念。

主观幸福感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问世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主观幸福感就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

国内外研究者们对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测量工具、产生的原因及干预对策做了大量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集中在一般人群,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并不是太多。

事实上,如今的大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已经由曾经的“天之骄子”转变为“天之焦子”。

对幸福的需求依然存在,但是对幸福的感受已经发生变化。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仅影响自身的成长成才,也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因此关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仅具有现实的意义,还具有长远的意义。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既有来自大学生内部方面的,也有来自外部环境方面的。

因此,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的共同努力。

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1.1大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1)人格因素。

众多的研究表明,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其中人格是幸福感最可靠和最有力的预测因素。

性格开朗、活泼外向的人往往乐观、自信,更能体会到幸福,而内向、孤僻、忧郁的人往往不易体会到幸福。

(2)价值观因素。

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时期,传统价值观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如人生观、世界观、金钱观、婚姻观等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也会影响到大学生对幸福的体验。

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中的作用

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中的作用

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中的作用作者:陈红萍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2年第04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作为心理学专用术语,得到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是美国学者迪纳的定义,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

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某一标准对自己学习过程幸福、愉悦与否的评价。

应该说,影响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有先天遗传因素、自身品质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等,在这里,我们只谈教师在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中的作用及相应的积极对策。

现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偏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不到幸福与愉悦,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知识没有兴趣、厌学、讨厌写作业、上课迟到、早退、作业拖拉、不交甚至抄袭作业等。

个别学生因打架滋事以致中途辍学。

笔者曾问过学生一个问题:如果按照你内心真实的意愿来选择,喜欢学习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65人中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

那么,教师如何积极应对呢?一、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主观体验教师是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的,作为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主观体验,是直接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

教师应将课堂教学设计得高效、有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我们不难发现,教学能力强、教学方法灵活、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师,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相对较高,学生学起来会觉得容易些、愉悦感较强。

相反,如果课堂结构凌乱,知识点杂乱无章,学生觉得生涩、艰难、不容易学会,就谈不上幸福感与愉悦感了。

二、增强教师的亲和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1.要尊重学生教育界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如果教师爱学生,像母亲一样爱学生,就不会有教不好的学生。

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爱和尊重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像母亲一样爱学生我们可能做不到,但绝对可以做到尊重学生。

尊重与爱不同,尊重要求我们把学生看做是与我们一样有人格、有个性的独立个体。

正念训练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正念训练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正念训练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一、内容概述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念训练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重点分析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文章首先阐述了正念训练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而提出了研究假设:正念训练能够通过提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进而增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验干预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观幸福感水平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状况。

对一部分学生实施了正念训练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了主观幸福感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正念训练确实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并且这一过程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

正念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负面情绪、提升情绪调节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则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正念训练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还强调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发现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背景介绍:正念训练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这一源自佛教禅修的传统理念,近年来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简言之,就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经验、感受、思想以及外部环境保持一种清晰、开放和非评判性的觉知。

通过正念训练,人们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当下,全面接纳并深入观察自己的内心体验,进而增强心理弹性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频发,主观幸福感普遍较低。

而正念训练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对于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作用。

通过正念训练,大学生能够学会更加专注于当下,减少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担忧,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和幸福感。

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学业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学业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加强对心理干预 措施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心理 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也可 以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和教育工 作者的心理干预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对象:高中生
抽样方法:分层随机抽样,从不同类型的高中(如城市重点、农村普通等)随机抽取学生,确保样本 的代表性。
测量工具与变量定义
01 测量工具 02 1. 负性生活事件量表(CNSE) 03 2. 学业情绪量表(AES)
测量工具与变量定义
3. 主观幸福感量表(SWB)
变量定义
1. 负性生活事件(Negative Life Events, NLEs):指在一定时期内 发生的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的事件 ,如家庭变故、人际关系问题、学 业压力等。
07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总结
01
负性生活事件对学业情绪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和学业方面的负 性生活事件影响尤为突出。
02
学业情绪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负性生活事件通过 影响学业情绪进而影响主观幸福感。
03
不同性别和年级的高中生在负性生活事件、学业情绪和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差异 ,具体表现为女生比男生更易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且低年级学生比高年 级学生更能体验到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学业情绪。
负性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
研究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这意味着当高中生遭遇负性生活事件 时,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会降低。
学业情绪与主观幸福感
研究还发现学业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积极的学业情绪与主观幸 福感呈正相关,而消极的学业情绪则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这表明高中生的学业情绪对 其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幸福感知与干预效果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幸福感知与干预效果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幸 福感知与干预效果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大 学 生 心 理 教 育 概 述
03 幸 福 感 知 在 大 学 生 心 理 教 育 中 的 重 要 性
04 大 学 生 心 理 教 育 中 的 幸 福 感 知 干 预 方 法
05 大 学 生 心 理 教 育 中 幸 福 感 知 干 预 效 果 评 估
感恩练习:通过表达感激, 增强积极情绪,提高幸福感
社交支持:通过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提高幸福感
正念冥想:通过关注当下,减 少焦虑和压力,提高幸福感
运动和健康饮食:通过保持 身体健康,提高幸福感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认 知和行为来提高幸福感
时间管理:通过合理安排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从
而提高幸福感
幸福感知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幸福感知有助于大 学生建立积极的心 态,提高心理素质
幸福感知可以帮助 大学生更好地应对 压力和挫折,增强 心理韧性
幸福感知可以促进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提高社交能力
幸福感知可以激发 大学生的学习动力 和创造力,提高学 习效果
幸福感知在心理教育中的地位
幸福感知是心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价值观。 幸福感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提高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幸福感知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幸福感知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加强幸福感知干预的师资培训与资源建设
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幸福感知干预的认识和技能
资源建设:丰富幸福感知干预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合作交流:与其他高校或机构合作,共享经验和资源

在线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在线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6), 1049-1056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19.96129The Influence of Online Positive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College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Qing Dong, Na Mei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aculty of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Received: June 4th, 2019; accepted: June 19th, 2019; published: June 26th, 2019AbstractBasing o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we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onlin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with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effect of short-term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significant. 2) The long-term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lasting for a week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Keywords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ubjective Well-Being, College Students在线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董青,梅娜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湖北武汉收稿日期:2019年6月4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26日摘要本研究在积极心理的角度上,采用实验法探讨了在线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作者:赵连锋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09期提要基于笔者以前所做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结果,筛选出幸福感发展水平比较低的被试,然后采用自编的提高主观幸福感的团体训练方案,对14名幸福感水平比较低的被试进行幸福感团体训练,探讨幸福感团体训练对幸福感发展水平的影响,试图寻求提高大学生幸福感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训练是提高主观幸福感发展不良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有效途。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团体训练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题,但大多都是从探讨其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却很少见,有鉴于此,本研究在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特点的同时,提出运用团体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一)研究目的。

对主观幸福感低的大学生进行干预,检验以提高主观幸福感为目的的团体训练的有效性。

(二)研究假设。

以提高主观幸福感为目的的团体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水平。

二、研究方法(一)被试。

采用《综合幸福问卷》(GWB)对大连市某大学586名学生(男女比例平衡)进行幸福感水平测评,并从中筛选出幸福感发展水平低的28名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14人,控制组14人。

(二)研究工具。

《综合幸福感问卷》(GWB)是用来评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

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使用频率。

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再测信度分别为:0.87、0.86、0.90。

(三)研究设计。

实验组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的团体训练,控制组不实施任何处理。

(表1)(四)干预过程。

实验组在两名指导教师带领下,每周参加一次以提高主观幸福感为目的的团体心理训练。

同时,控制组只进行常规的活动课训练。

根据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低的心理原因、心理和行为表现,精心设计主观幸福感团体训练活动方案,训练方案包括“八次活动、四个阶段”,每次活动持续一小时。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

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14年6月第24期Jun.2014NO.24幸福感是个体根据其设定的一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与感受,它是一种个体的主观体验。

这就包含了我们大多数人眼里所谓的幸福、安宁、成就和生活满意度。

由个体自行评价而不是由别人评定。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初中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受到的压制和束缚也较少,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想象力与好奇心。

所以,如果对这一阶段的孩子进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方法1.研究对象与工具。

以乐山某中学初一学生为被试,随机抽取两个班的同学,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被试共134名,其中男生67人,女生67人。

测量工具采用国内段建华(1996)对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量表的修订,即采用该量表的前18个项目对被试进行施测。

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班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

计分:0~10累计相加,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

实验数据处理工具采用SPSS16.0进行t 检验。

2.干预实验过程。

前测:实验班、控制班发放总体幸福感量表,问卷调查采用集体测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当场收回。

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回收率为98.8%。

实验干预:第一步,是向实验班同学讲解涉及主观幸福感相关知识的材料(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以及影响因素),时间是40分钟。

第二步,间隔一周,实验班被试自愿参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实验杜红梅1,于红梅1,罗惠蓉2(1.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四川省乐山桂花桥镇第二小学,四川乐山614000)摘要:为了了解干预实验对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否有影响,以乐山某中学初一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三次干预实验:讲解主观幸福感相关知识,开展以“寻找幸福”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和个别咨询,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3 年第 1 1 期 第3 4卷 总7 1 7 期
职业技术教育
V0CATI ONAL AND T ECHNI CAL EDUCATI ON
No . 1 1 . 2 0l 3
Vo 1 . 3 4
Ge n e r a l No . 71 7
课堂干预 对学 生主观幸 福感影 响的实证研究
环境 的共 同影 响下 , 进一步关注学 生的幸福感就显得很有意义 。
果显示 , 采用体验式教学法 的心理
卷 f O x f o r d H a p p i n e s s I n v e n t o r y ,
通过检索 文献可 知 , 国内外对 健康 课程 对大学 生 主观幸福 感有 主观幸福 感 的研 究 主要集 中在幸 福感影 响因素研究 、 幸福感测量研 着显著提升作 用I I 。 西 方对 幸福感 测量 最初 是采
中பைடு நூலகம்分类号


文 献综述
理倾 向与主观 幸福感 相关 分析发 发现 , 单维量表 的信息含量相对较 现, 时间管理倾 向与总体 主观 幸福 少 , 而且容易受个体在测评时心境 感、 生活满意度 和积极情感存 在显
的影 响 , 于 是 进 一步 开 发 测量 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 随着我
李新泰
(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 5 0 2 0 0 )


采用个案研 究和实验研 究相结合的方法 , 利 用牛津幸福感 问卷作为调 查工具 , 研究课 堂干预 对
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班级 学生前测和后测的主观幸福感值变化作 为判 断依据 , 研 究结 果表 明, 不同班 级、 不 同专业学 生的主观幸福感值 变化有差异 , 结果证 实了课 堂干预措施 的有效性 , 基 于研 究结论建议教 师 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 并充分发挥合作性教 学的作用 , 建 立良好的课 堂氛围。 关键词 课 堂干预 ; 学生 ; 主观幸福感 G 7 1 2 . 4 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3 2 1 9 ( 2 0 1 3 ) 1 1 — 0 0 4 0 — 0 4
O HI ) , 该 问卷 是在 B e c k 抑 郁 问卷 的 基础发 展 起来 的 , 包括2 9 个 项 目, 采取 l ~ 3 分 的计 分 方式 , 主要 测量总体幸福感 , 最后将各题得分
不过在使用过程 中 究等 。李儒林 等对 大学生 时 间管 用单维度量表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2
感 的影 响 , 在为期 3 个 月后对 比试
究 的特点 , 因为作 者本人 授课 班级 数量有 限, 可 以就某些 问题进行深 人 探讨。
其次 , 本研 究是 实验研 究 , 可 《 杏 坛游 》 讨论 、 课程 弹性考 核 、 采
以考 察具 体 因素 和观察 目标 间 的 关系, 这种方法 是 自然科学研究 的 基本策略 , 也是 开展社会研究 的良 好 策 略 。根 据 J e n n i  ̄r S m i t h 一 用新投影仪 等 , 并在课 堂与学生讨 论人生哲理 , 这样 的课 堂设 置 目的 在 于提 高学生 的学 习动力 和学 习 效果 。
作者简介 : 李新泰 ( 1 9 7 5 一 ) , 男, 山东安丘人 ,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讲师 , 博 士。
相加 即为幸福 感的总分 , 经过实测 数 几个特殊现象 的实例 , 对在 特殊
研究 , 其 内部 一致 性 系 数 为 0 . 9 0 ,
在课 堂授课过程 中进行干预 ,
明显符 合个 案研 概念含义和实际运用 , 并将松散知 度也不错 , 是近年来使用较多 的一 对 学生进行干预 ,
个主观幸福感测评量表 I 。 美 国学 者 K e n n o n 持 续观察 大 学生在校 四年时间幸福感 的变化 , 数 据显 示 目标 明确 的学生 其适 应 性、 积 极态 度 、 幸福感 会高 于 目标 不 明确者 。 。J o a n n a Mi t c h e l l 等 利 用 网络 干 预措施 研究 对促 进幸 福
学院, 其 校训是 “ 我们 的天 职是创
造幸 福 ” , 在社 会大环 境和校 园小
级、 专业 、 健康状况 、 经 济状 况 维 利他行 为 , 而主观幸福感包括 生活 度有差异 - 。周彦余研究心理健康 满 意 、 正 性 情 感 和 负 性 情 感 - 。
课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结 A r g y l e 发 展 了 牛津 主 观幸 福 感 问
典型的社会群体 , 大学生在学习文 化知识 的同时 也会追求幸福感 , 尤
其 是在笔 者执教 的 山东旅游 职业
幸福 感 总 体 现状 的研究 表 明 , 样 幸 福感包 括健康关 注 、 生命 活力 、
本 高 校 大 学 生 主 观 幸 福 感 在 年
自我价值 、 人格成长 、 友好 关 系和
国人 民群 众物质 财富逐渐 积 累以
著 的正相 关关 系 ” ; 郭玉琴 从大学 术 , 希 望能 通 过 多维 量 表 来更 准 生幸福感 角度 出发 , 分 析教学 与学 确 、 细致 、 全 面地测评 幸福 。 以苗 生幸福感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 研究 元 江 为代 表 的国 内学 者 自己编制
发现教 师教 学能够 影 响学 生幸 福 综 合幸福 问卷( M H Q ) , 分 为心理幸 感I 。郑 莉君 、 韩丹 对大学 生 主观 福感和 主观幸福感两大维度 , 心理
及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 人们对精神 生活的追求逐渐 凸显 , 其 中最为突
出的就是对 幸福 感 的追 求 。作 为
情 况 下 的事 件 、 关系 、 经历 或者 过 在讲 授课本 理论 知识 的 同时补充 其他 内容 , 其 中理论知识重点 阐述
识逻辑化 , 充分利用案例来解释抽 象 概念 , P P T课件 力求 艺 术美 感 , 补充 职业规 划 、 幸福 与积极 心理 、
七周后 的重测信 度为 0 . 7 8 , 结构效 程 进行 深度 研究 。在 课堂 情境 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