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坑茶树资源芽叶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茶树新品种鸠坑早选育报告
茶树新品种“鸠坑早”选育报告鸠坑种是浙江众多地方茶树品种中唯一被认定为国家级良种的有性系品种,原产浙江省淳安县鸠坑乡。
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适载区域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是浙江茶区主栽品种,推广面积一度占茶园总面积45.7%,达7.2万公顷。
我国江北茶区、江南茶区也有较广泛栽培。
该品种还先后被引种到前苏联及非洲的马里、几内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鸠坑种经过长期有性繁殖,品种混杂、种性退化问题已比较突出。
提纯、复壮并通过无性繁殖获得具有鸠坑群体种优良种性且性状表现稳定一致的鸠坑种新品系已成为淳安茶技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选育经过1983年,在浙江省农业厅、财政厅、杭州市科委支持下,淳安县成立了《鸠坑种提纯复壮》课题组。
1984年淳安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到鸠坑种原产地——鸠坑乡,普查、筛选优秀鸠坑单株,共标记优良单株35株。
每年对标记单株物候期、抗逆性进行观察比较,制作小样比较其制茶品质。
1990年在对前期数据整理分析基础上,对优选的15个单株进行扦插繁殖。
1992年,在淳安县茶叶良种场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布置了品系比较试验。
1995年开始对品系试验中各单株的生物学性状和早期产量进行调查。
1999年春,根据早期鉴定结果对表现较好的鸠12、鸠16、鸠20、鸠23、鸠28几个符合育种目标的品系进行生产试种,并建成小规模母本园。
2002年,品系比较试验结束,2003年根据品比试验结果优选鸠20品系参加了第三轮茶树品种区试。
从这年开始,鸠20品系正式定名为“鸠坑早”,并在淳安县内外逐步推广试种。
二、试验方法1、品比试验 1992年秋,在淳安县茶叶良种场品种园内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布置品系比较试验,有15个鸠坑品系参加试验。
试验采用间比法,2次重复,对少数特异品系加副区,多一次重复。
试验区采用单行双株种植方式,行距100㎝,丛距33㎝,小区面积5㎡,四周设保护行,按常规栽培茶园管理。
淳安县鸠坑茶种的历史与发展思考
着 丛 栽茶 园 , 茶丛 稀疏 , 缺 株严 重 。 2 . 2 鸠 坑 茶种 从丛 栽逐 步转 向条栽 专营茶 园 新 中 国成立 后 , 遂 淳 茶 区大力 发展 茶 叶生产 , 积 极 整理 现 有茶 园 , 提高 单 产 ; 迅 速 恢 复 荒芜 茶 园 , 有 计 划地在 山区丘 陵地 带 开辟新 茶 园 , 扩 大 茶 园面积 ;
能普 查 的进行 抽查 ; 能 定数 量要 求 的坚决 定数 量 , 不 能定 数量 标 准 的要 具体 到每 项记 录 、 台帐 。 三是 强化 考核 要求 , 依 法行 政工作 考 核到 岗到 人 , 明确每个 具 体 岗位 和相关 人员 的依 法行 政工 作要 求和 责任 。
4 . 6 工作 要协 调 , 要谋“ 力” 的整合
制成 的鸠 坑茶 “ 质 优 味浓 、 香 气 浓馥 ” , 是 浙江 绿茶 的
中坚 , 驰名 全球 。
县) 。唐茶圣陆羽《 茶经》 及 以后的《 唐 国史补》 、 《 茶 谱》 、 《 翰墨全书》 、 《 新唐书》 、 ( 地理志) 、 《 全芳备祖》 、 《 本草纲 目》 、 明嘉靖《 淳安县志》 、 明万历《 严州府志》
性强 的工 作 ,有关 内容 牵涉 到全 局 的各个层 次 和方 面, “ 独木 不成林 ” , 单凭 法制 机构 的力量 是不 可 能顺
“ 法之 所 加 , 智者 弗 能 辞 , 勇 者 弗敢 争 ” , 要 进一 步 完善考 评体 系 ,加 大考核 力 度 。应 重 点推进 三项 工作 : 一是 优 化考 核 方 法 , 对 执法 、 产业 监 管 等 机构
利开 展 的 , 需要 上 下联 动 , 协 调配合 , 形 成合 力 , 共 同
推进 。 ■
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浙农901
茶树良种专题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浙农901陆建良,梁月荣,赵东,叶俭慧,郑新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摘要:浙农901是从鸠坑种种子后代中经单株选拔—扦插扩繁—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制绿茶新品种。
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浙农901属于早生种,产量高;制烘青绿茶外形紧结、卷曲、有锋苗、深绿带翠,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叶底嫩、有芽、匀齐、嫩绿明亮;春季一芽二叶烘青样含茶多酚14.4%、氨基酸8.5%、咖啡碱3.4%、儿茶素类9.68%、水浸出物48.8%。
抗寒、抗旱性强。
适宜在重庆、贵州、四川、湖南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浙农901于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茶树(2020)330038。
关键词:茶树;早生优质;品种;浙农901基金项目:浙江省农业新品种(茶树)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3-7)、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作者简介:陆建良,男,教授,主要从事茶树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
*通讯作者,E-mail :***************.cn 。
An Early-sprouting and Elite New Tea Cultivar —'Zhenong 901901''LU Jianliang,LIANG Yuerong,ZHAO Dong,YE Jianhui,ZHENG Xinqiang *Zhejiang University Tea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0058,ChinaAbstract:'Zhenong 901'is a new tea cultivar suitable for processing green tea,which is selected from 'Jiukeng'natural hybrid offspring and bred by systematic selection including the processes of single plant selection,cutting propagation,strain comparison,and regional adaptation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henong 901'is an early-sprouting cultivar with high quality.The baked green tea has tight and curly sharp with tips,jade green appearance,tender green and bright liquor color,clean and high aroma,fresh and umami taste,and tender and even brewed leaves with bright green color.Based on the first round picking in spring,the average contents of tea polyphenols,amino acids,caffeine,catechins and water extracts in one bud and two leaves were 14.4%,8.5%,3.4%,9.68%and 48.8%,respectively.'Zhenong 901'also showed strong cold and drought tolerance,and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Chongqing,Guizhou,Sichuang,Hu'nan and other areas with similar climate condition.It was registered b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in 2020with the registration No.GPD tea plant(2020)330038.Keywords:tea plant,early-sprouting and elite,cultivar,Zhenong 901名优茶是我国主要的茶叶品类,生产效益好,对我国茶产业贡献巨大。
江西茶树种质资源芽叶表型多样性分析
状,探讨保存茶树种质资源的芽叶表型性状遗传多 样性,为深入研究和利用江西区域内茶树种质资源 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茶树种质资源圃保
存的 35份茶树资源为供试材料,其中江西省内种质 资源 18份,其中 N-1~N-13为新资源,从省外引 进的茶树种质资源 17份,资源名目见表 1。 1.2 试验方法
选取 21个芽叶表型性状进行调查统计,包含 8 个数量型性状和 13个描述型性状。2018年 3—5 月调查各份资源的芽叶性状,2018年 6—8月调查 各份资源的叶片性状,所有描述型性状和数量型性 状均按照陈亮等编著的《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 数据标准》[8]观测和测定。对每份材料的描述型性 状(叶形、叶 色、叶 基、叶 身、叶 尖、叶 面 隆 起、叶 缘、 叶背茸毛、叶质、叶齿形态、叶片大小、芽叶颜色、芽 叶茸毛)重复观测 10次,对 数 量 型 性 状 (叶 长、叶 宽、叶面 积、叶 厚、叶 脉 对 数、发 芽 密 度、一 芽 二 叶 长、一芽二叶百芽质量)重复测量 3次,取平均值。 1.3 数据统计分析
收稿日期:2018-10-16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CARS-19);江西
茶树种 质 资 源 遗 传 多 样 性 鉴 定 与 创 新 利 用 项 目 (编 号: 20143ACF60006);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 JXARS-02);江西省茶叶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 20192BCD40007)。 作者简介:王治会(1992—),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主要从事茶树 资源开发利用研究。E-mail:1246900265@qq.com。 通信作者:杨普香,研 究 员,主 要 从 事 茶 产 业 生 产 技 术 研 究 及 推 广。 E-mail:1185812469@qq.com。
定海山芽茶的品种适制性研究
定海山芽茶的品种适制性研究张真真,邱立军,徐军,刘博文,徐超红(舟山市定海区林业工作站,浙江舟山316000)以定海区目前主要栽培的茶叶品种:鸠坑群体种、乌牛早、浙农113、浙农117为试制材料,开展定海山芽茶的适制性研究,为定海山芽茶的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研究主要观察以各茶叶品种为原料制成的定海山芽茶的芽叶性状,并测定芽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综合比较,从而确定适制品种。
试验结果表明,浙农113和鸠坑群体种是定海山芽茶生产的首选品种。
定海山芽茶;茶树品种;适制性;研究语和NY/T 787-2004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标准,由舟山市茶文化研究会技术专家组成员进行评分,分值构成外形占25分,外观色泽占20分,香气占20分,滋味占20分,汤色占5分,叶底占10分,总分100分[2]。
化学成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测定,测定指标包括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
2结果与分析2.1对定海山芽茶色泽和叶底的影响从表1中可见,4个品种干茶颜色浙农113的得分最高,比浙农117和鸠坑群体种高出2分,比乌牛早高出4分;汤色鸠坑群体种最高,比浙农113高1分,比浙农117高2分,比乌牛早高5分;叶底以浙农113最高,比117与鸠坑高出2分,比乌牛早高出5分。
从评语看,浙农113因其芽型原料为无性系,整齐度好,芽较绿,制作过程中保持了较好的干茶、汤色、叶底颜色;鸠坑群体种虽然群体种鲜叶较杂,但整体颜色表现仍不错,特别是汤色较高,较好地表现了定海山芽茶色绿的特征。
浙农117稍欠色绿;乌牛早颜色偏黄亮,与前2个品种有一定的差距。
定海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口南侧,位于北纬30°,东经121°的舟山群岛西部,属亚热带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16.6℃,年平均日照2101~230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27~1620mm ,无霜期251~303天。
土壤分布具有岛屿的特殊性,山地土壤以坡积、洪积为主,土层呈泥沙、砾石混杂,以砂壤及红黄壤为主,土层深浅不一,肥力中等,pH 值为弱酸性。
高露茶群体种表型性状多样性及适制性调查分析
高露茶群体种表型性状多样性及适制性调查分析吴雨婷王小云韦柳花(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摘要对高露茶群体种茶树资源进行表型性状调查与多样性分析,并对15个样品茶树嫩芽制作的红茶进行感官审评。
结果表明,调查的15个样本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为28.90%,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87。
其中,调查样本中叶身、叶缘、叶质、叶齿深度、叶齿锐度及叶齿密度6个性状变异系数较大,芽叶色泽、叶型、叶片大小、叶质及叶缘5个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
样本红茶感官审评发现,高露茶适合作为加工红茶原料。
关键词高露茶;表型性状;多样性;红茶;适制性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4-0117-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4.03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高露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地处广西北部,邻近贵州省从江县,属于茶树原产地区域范围内[1]。
村寨依山傍水,林业资源丰富,生长的高露茶已有千年历史,村中尚有存活的千年古茶树[2]。
当地居民多为侗族,有“打油茶”的传统饮食习惯。
高露茶是高露村民的生活必需品,因其滋味佳、品质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优质油茶原料,深受当地市场欢迎。
在此基础上,当地居民自发保护和引种,高露茶种质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经过千年的生长发展长久不衰,在村落周围林地、山地、田地周边皆有生长或引种,数量多、分布广。
本研究以原生境高露茶群体种为样本,进行表型性状调查,了解其基本表型性状多样性水平,同时采集芽叶制作红茶样品,进行感官评价,为高露茶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有效利用打下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择调查范围为高露村地域内,时间为2022年4月下旬。
取样地点3个,选择高露茶生长数量较多、较密的林地或山坡,各取样点相对独立,有一定距离或位于不同方位。
每个取样点选取5株(共15株)茶树进行调查,要求茶树植株完整且带有芽头,每株茶树直线距离超过10m,以降低同源样本的概率。
鸠坑茶树资源主要生化成分的差异
指 标 在 不 同鸠 坑 茶 树 资 源 中的 含 量 差 异 明 显 ,变异 幅度 较 大 ,表 明鸠 坑 茶 树 资 源 具 有 丰 富 的 生化 成分 多样 性 。 关 键 词 :茶 树 ; 坑 ;生 化 成 分 鸠
中 图分 类 号 :S5 1 1 7 .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0 2 —0 7( 0 0) 5 1 7 —2 5 89 1 2 1 0 .0 00
( 任编 辑 :王 家玉) 责
黄涛等鸠 茶资主生成 的异 海 , :坑 树 源 要 化 分 差
业 科学研 究 院茶 叶研 究 所 ( 0 0 T 9 1~T 9 3 ,分 析 00 ) 样品均 为烘 青样 。
水 浸 出 物 测 定 用 全 量 法 。 茶 多 酚 总 量 测 定 用 酒 石 酸 亚 铁 比 色 法 。 咖 啡 碱 测 定 用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3 小 结 与 讨 论
供试 材料 的水 浸 出物平 均 值 为 4 . 8 ,其 中含量 24 % 最 高 的为 J9 2 0 0 ,达 到 4 . 9 ,最 少 的 为 J 9 5 7 7% 00 , 仅 为 3 . 2 ;茶 多 酚 含 量 的 平 均 值 为 2 . 3 , 35 % 99 % 其 中含 量最 高 的 为 J9 4 0 0 ,达 到 3 . 6 ,最 低 的 56% 为 T9 2 0 0 ,仅 为 2 . 1 ;游离 氨基 酸 总量 的平 均 15 %
茶多 酚含 量的 高低 与红绿 茶 的适 制 性相关 ,高 茶多 酚含 量表 明该 品种适 制红 茶 ,茶 多酚含量 较低 表 明该 品种 适制 绿茶 。氨 基 酸含量 的高低 影 响着茶 汤 的鲜 爽度 ,是 主要 的呈 味 因子 ,其 含量 越高 表 明 制 茶 品质越好 。酚氨 比的高低 与茶 叶 的品质优 劣相
鸠坑茶树资源的多样性与开发利用探讨
( .T aR sac nt ue 1 e ee rhIsi t 。Ha gh uAc d myo r utrlS in e ,Ha ghu 3 1 1 ,C ia t n zo a e fAgi l a ce c s c u n z o 1 1 5 hn ;
2 i eg iaeo h n a onyi hj n rv c , h n a 17 1 C i ) .J kn l g f u ’nC ut Z eagPoi e C u ’n3 10 , hn u Vl C n i n a
江 西农 业 学 报
2 1 ,2 7 :9~ 0 0 0 2 ( )6 7
Aea Ag iu tr e Ja g i t rc l a in x u
鸠 坑茶 树 资源 的 多样 性 与开发 利 用探讨
黄海涛 , 王凤雷 , 余继忠 , 周铁锋 张 伟 ,
( .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茶叶研究所 , 1 浙江 杭州 3 1 1 ;.浙江省淳安县鸠坑乡人民政府 , 1152 浙江 淳安 3 10 ) 17 1
等 采 用 E T— S S SR标记对 来 自我 国浙 江 、 建 、 徽和 福 安
叶盛期在 4月中旬 , 但也不乏早生和特早生的鸠坑资
源; 中叶类 , 叶片普遍中等偏大, 也有小叶和特大叶, 调查 中发现较 大的茶树 叶片长和宽分别达到 了 1 m 和 7 7c e 叶面积达到了 8. m 。叶形有椭圆形、 m, 33c 卵圆形、 长
产茶有史可证其始于东汉 , 距今已有近 20 年 。鸠坑 00
种于 18 被我 国认 定 为第一批 国家 级茶 树 良种 之一 , 94年 也是浙 江省众 多地 方 品种 中被认 定 为国家级 茶树 良种 的
基于芽叶表型性状的茶树品种适制性研究
基本 统计分 析利 用 E x c e l 2 0 0 3进 行 ,聚类 分析
通过 N T s y s 2 . 1 0 e 软件 运 行 。聚类 分 析 采 用 系统 聚
D O I : 1 0 . 1 6 1 7 8 / j . i s s n . 0 5 2 8 - 9 0 1 7 . 2 0 1 5 0 8 1 5
基 于芽 叶表 型性 状 的茶 树 品种适 制 性 研究
黄 海涛 ,余继 忠 ,张 伟 ,周铁 锋 ,王 贤波 ,敖 存
( 杭 州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茶 叶 研 究 所 ,浙 江 杭 州 3 1 1 1 1 5 )
牛早 、龙 井 4 3 、龙 井 长 叶 、 中茶 1 0 8 、中 茶 1 0 2 、 迎霜 、翠 峰 、茂 绿 、劲 峰 、浙 农 1 1 3 、浙 农 1 1 7 、 浙农 1 3 9 、鸠 坑早 和 白叶 1 号。
1 . 2 调 查 方 法
茶 树 品种是 否适合 制作 某一种 茶 叶的影 响 因素 较多 ,陈岱 卉 等 认 为 茶 叶 品种 的 芽 叶 大 小 、色 泽 、茸 毛等 物理 特性及 理化 成分 、香气 物质 、酶学
中图 分 类 号 :S 5 7 1 .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5 2 8 . 9 0 1 7 ( 2 0 1 5 ) 0 8 . 1 1 8 2 - 0 3
选 择合适 的茶 树 品种 对生 产某 一特定 名优 茶来
说 至关 重要 。当前 ,我 国 已育 成 国家 茶树 品种 1 2 4 个 ,及 一大批 省 级 茶 树 品 种 … ,如 此 众 多 的 茶 树 品种如 何选择 才 能既发挥 茶树 品种 的优 势 ,又能体
茶树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茶树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俞文生倪佳成陈慧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25期摘要 [目的]研究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方法]以苏州市东山镇当地16个茶树种质资源作为试验材料,以同一时间长势良好的福鼎大白作为对照,对这17个茶树的生物学性状进行描述,并对其7个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这17个茶树间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片大小,为31.49%,7个生物学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叶片大小(31.49%)、一芽三叶百芽重(30.80%)、一芽三叶长(19.74%)、叶片长度(16.81%)、叶片宽度(15.41%)、侧脉对数(14.29%)、叶形(13.30%);各生物学性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叶片长度与叶片大小和叶片宽度与叶片大小,均为0.92;通过主成分法分析7个生物学性状,共被分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875%。
[结论]该研究为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相关性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5-0040-03Abstract [Objectiv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studied.[Method] With 16 kinds of local town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Fuding Dabai collected from Dongshan town in Suzhou as test materials, biological traits were described. The genetic variation, character correlation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were studied on the 17 kinds of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based on 7 traits. [Result] The widest variation was found in leaf size which had a coefficient of variance of 31.49% followed by weight of 100 “ a bud and three leaves”(30.80%),length of “ a bud and three leaves”(19.74%),leaf length(16.81%), leaf width(15.41%),lateral vein pair number(14.29%), leaf shape(13.30%). It revealed that abundant variation existed in these cultivar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those biological traits. The bigg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2 between leaf length and leaf leaf size, leaf width and leaf area. Three principle elements were obtained, which contributed over 87.875% of variance.[Conclusion]This study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util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ea germplasm resources.Key words Tea;Germplasm resources;Genetic diversity ;Correlation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O.Ktze.]属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
鸠坑单株选育比较试验报告
鸠坑单株选育比较试验报告
摘要:本试验的目的为研究鸠坑单株选育技术的效果,并观察不同材料处理及选育方法之间的差异。
实验主要由病虫害实验室对样材进行伤害抗性试验,实测芽叶质量参数,并以实验室抗性指标及质量指标评价每一个单株。
结果表明,在实测抗性指标中,处理号1的抗性系数较处理号2高,可以较好地抵抗病原菌的入侵;而处理号2在实测质量指标方面,处理号2的芽叶重,净每株芽叶重量较处理号1材料高,且芽叶绿度较处理号1更高。
综上,可以认为,在鸠坑单株选育技术中,处理号1主要注重抗性选择,而处理号2主要注重质量选择。
- 1 -。
三都野生茶树表型性状和生化组分多样性分析
1.03倍。
CK+La处理后的MDA、H2O2含量较CK处理下降,均未达显著水平。
与LP处理相比,LP+La处理后绿豆叶片的MDA、H2O2含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27.81%、20.56%。
2.4 外源LaCl3对低磷胁迫下绿豆幼苗叶片渗透保护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由图3可知,与CK处理相比,LP处理下绿豆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07、0 93倍,差异达显著水平,LaCl3处理可显著提高绿豆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
与LP处理相比,LP+La处理后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了13.34%、12.77%。
与CK相比,LP处理下绿豆幼苗SOD、CAT活性均升高,其中SOD增幅较大,为74.33%。
与LP处理相比,LP+La处理后叶片的SOD活性增加28.81%,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明LaCl3可显著提高低磷胁迫下渗透保护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
2.5 外源LaCl3对低磷胁迫下绿豆幼苗大量元素N、P、K含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与CK处理相比,LP处理下绿豆幼苗的N、P、K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45 25%、39.75%、53.01%。
CK与CK+La处理间绿豆幼苗N、P、K含量同样存在差异,P、K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与LP处理相比,LP+La处理后绿豆幼苗的N、P、K含量显著提高,分别为49.27%、27 60%、48.27%;说明低磷条件下LaCl3能有效缓解大量元素不足而引起的绿豆幼苗生长缓慢。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3 氯化镧对低磷胁迫下绿豆幼苗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影响处理N含量(mg/g)P含量(mg/g)K含量(mg/g)CK23.80±1.4a8.00±0.37b15.96±0.24bLP13.03±1.88c4.82±0.36d7.50±0.33dCK+La27.02±0.39a8.75±0.23a18.07±0.11aLP+La19.45±0.87b6.15±0.26c11.12±0.47c2.6 外源LaCl3对低磷胁迫下绿豆幼苗参与光合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由图4可知,与对照相比,LP处理显著下调PsbO、PsbP、PsbQ、PsbY的表达,分别下调了39 63%、49.6%、26.27%、39.57%。
略述淳安鸠坑种的开发与保护
略述淳安鸠坑种的开发与保护
童浦高;汪光军;余淑芳;童西川
【期刊名称】《中国茶叶加工》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本文略述了淳安坞坑茶树良种的过去与现在及对该品种的展望,鸠坑种由种子繁殖转向优良单株无性系繁殖,是鸠坑种提纯复壮的一次质的转变。
同时针对鸠坑种如何进行开发与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童浦高;汪光军;余淑芳;童西川
【作者单位】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浙江淳安311700;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浙江淳安311700;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浙江淳安311700;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浙江淳安31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3
【相关文献】
1.鸠坑茶树资源的多样性与开发利用探讨 [J], 黄海涛;王凤雷;余继忠;周铁锋;张伟
2.淳安县鸠坑茶种的历史与发展思考 [J], 童浦高;方长金;夏福根;王凤雷;洪苏婷;
3.鸠坑种原产地茶树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 [J], 黄海涛;余继忠;周铁锋;崔宏春
4.茶树品种--龙井种、鸠坑种的种籽上天了 [J], 胡新光
5.淳安鸠坑茶种发展历史与对策思考 [J], 童浦高;方长金;夏福根;王凤雷;洪苏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鸠坑种’有性后代儿茶素类和咖啡碱含量变异及其管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48
茶 叶
47卷
腈(色 谱 纯)、乙 酸 (色 谱 纯),咖 啡 碱 (CAFF,≥ 98%)、儿 茶 素 (C,≥ 98%)、没 食 子 酸 (GA,≥ 98%)、表 儿 茶 素 (EC≥ 98%)、表 没 食 子 儿 茶 素 (EGC,≥98%)、没食 子 儿 茶 素 (GC,≥98%),儿 茶 素没食子酸酯(CG,≥98%)、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CG,≥ 98%)、表 没 食 子 儿 茶 素 没 食 子 酸 酯 (EGCG,≥98%)、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 ≥98%)(均购于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乙 醇、乙腈和乙酸购于国药试剂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 司(中国上 海 ),均 为 色 谱 纯;试 验 用 水 均 为 实 验 室 自制 ddH2O。
Keywords Camelliasinensis;sexualvarieties;clonalcultivar;teabreeding
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长期异花授粉使其形成 高度杂合的遗传特性,以至于同一株茶树的种子后 代也产生严重的性状分离。这种遗传分离,使有性 系品种快速退化,给茶树有性系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带来了困难。然而,这种遗传分离,也为无性系茶树 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机会。现有关于茶树 有性后代的性状分离的研究,多停留在性状的综合
杭州地方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及优异资源筛选
杭州地方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及优异资源筛选HUANG Hai-tao;ZHANG Wei;AO Cun;CUI Hong-chun;YU Ji-zhong;ZHENG Xu-xia【摘要】对58份杭州地方茶树资源茶叶的生化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地方茶树资源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9,平均变异系数为26.83%;基于生化成分含量的聚类分析将58份资源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1类群为龙井种资源,第2、3类群为鸠坑种资源;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8.688%.最后从58份茶树资源中获得了在部分功能性成分上含量较高的优异茶树资源8份.【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9(031)001【总页数】5页(P21-25)【关键词】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杭州;筛选【作者】HUANG Hai-tao;ZHANG Wei;AO Cun;CUI Hong-chun;YU Ji-zhong;ZHENG Xu-xia【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种质资源是茶树种质创新、品种选育、生产利用的物质基础,合理选用优良种质是提高育种成效的技术关键之一[1]。
杭州茶区茶树栽培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如淳安鸠坑群体种和西湖龙井群体种,其中鸠坑群体种还是我国第一批认定的国家良种之一,而龙井群体种则是浙江省级茶树良种之一,也是西湖龙井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础[2-4]。
杭州地方茶树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已经从龙井群体种中选育出龙井43、龙井长叶、中茶102等多个国家级茶树良种[5-6];还从鸠坑群体种中选育出鸠坑早等品种[7];这些新品种的育成、推广和应用为浙江茶产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8]。
茶树品种鲜叶中的生化成分组成及含量决定了茶叶品质的优劣以及名优茶的适制性,从而决定了茶树品种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效益[9-11]。
千岛湖鸠坑源茶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思考
千岛湖鸠坑源茶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思考江雪芳;伍群群;王风雷;王华健;童浦高;童西川【期刊名称】《中国茶叶》【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10-11)【作者】江雪芳;伍群群;王风雷;王华健;童浦高;童西川【作者单位】浙江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311700;浙江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311700;淳安县鸠坑乡人民政府;浙江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311700;浙江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311700;浙江淳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站,311700【正文语种】中文鸠坑种,是浙江唯一入选国家级良种的有性系茶树品种,该品种芽叶肥壮,持嫩性强,内含物质丰富,深受广大茶区喜爱,在全国广泛种植。
其原产地鸠坑,位于浙江省淳安县西部,西北与安徽歙县的巨川、璜蔚等乡接壤,南与本县梓桐镇相连,东北临千岛湖,与淳西北重镇威坪镇隔湖相望,是千岛湖茶区传统优势产区,也是最重要的重点茶乡之一。
为发挥利用好“鸠坑种”、“鸠坑茶”这一独特资源,根据农业创新型的新要求,围绕提升产业基础,促进茶叶增效、农民增收,就当前鸠坑的茶园经营管理和今后的改进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千岛湖鸠坑源茶园的基本情况1.鸠坑源地域分布鸠坑源分大、小两源。
大源发源于竹尖山北麓碓家坞岭,小源发源于鸠岭,至姜家村龙口凸与大源汇合,往北流至鸠坑口注入千岛湖。
鸠坑源全长约16公里,流域面积46平方公里。
境内山岭连绵,峰峦起伏,溪流绕村,森林覆盖率达75%,鸠坑源源头有“太白石”、“天堂山”二级瀑布,高约70多米,雨季巨流直下,颇为壮观。
唐《翰墨全书》载:“鸠坑在黄光潭对涧,二坑分绕,鸠坑岭产茶,以其水蒸之,色味香俱臻妙境。
”明嘉靖《淳安县志》载:“鸠坑源,在县西七十五里,其地产茶,以其水蒸之,香味倍加。
”2.鸠坑源环境特征鸠坑源茶区自然环境优越,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5℃,最高月份日均气温为28℃,最低月份日均气温为4.4℃,无霜期250~255天,年降水量1400~1800毫米,夏季多雷阵雨,四季湿润,鸠坑源境内水田、平地少,大多数茶园分布在半山腰的山坡上,海拔一般在100~600米之间,土壤多为黄红泥土,片、砾石、火岩土较多,适宜茶树生长。
2021茶艺与茶叶专业 国家审(认、鉴)定茶树品种- 鸠坑种
鸠坑种
又名鸠坑大叶种。
有性系。
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浙江省淳安县鸠坑乡塘联村。
主要分布在浙江淳安、开化和安徽歙县等地0 202150年代后引种到浙江各茶区以及湖南、江苏、安徽、云南、湖北等省,马里、几内亚、阿尔及利亚、前苏联等国亦有引种。
1 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为GS13023 -1985。
特征: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水平或下垂状着生。
叶椭圆、长椭圆或披针形,叶色绿,叶面平或微隆起,叶身平或内折,叶缘平,叶尖渐尖,叶齿较疏锐,叶质中等。
芽叶绿色,茸毛中等,一芽三叶百芽重。
花冠直径,花瓣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种径,种子百粒重。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一芽一叶盛期在4月中旬。
产量高,每667㎡可达250g。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总量1 %、咖啡碱%。
适制绿茶,色泽绿润,香高味鲜浓。
制鸠坑毛尖,品质优;抗寒、抗旱性均强。
适应性强。
结实性强。
适栽地区:长江南北绿茶茶区。
栽培要点:用种子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移栽时选择性状较一致、长势强的一年生苗。
耐采性较差,注意采养结合。
投产茶树隔2~3年进行蓬面轻修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鸠坑 种 于 1 9 8 4年 被 认 定 为第 1批 国家级 茶 树 良种 之一 ( 国审 编号 G S 1 3 0 2 3 -1 9 8 5 ) ¨ ,也 是浙 江省
众 多地 方 品种 中被认 定为 国家 级茶 树 良种 的唯 一一
状 ,每个 资源 调查 5个 芽 叶 ,取平 均 值 。供试 材料 的形 态特 征 的 描 述 和 生 物 学 特 性 的调 查 方 法 参 考 《 茶树 种 质 资 源 描 述 规 范 和 数 据 标 准 》 ,质 量 性 状共 选择 萌 发 特 性 、芽 茸 毛 、芽 色 泽 、成 叶 叶色 、 叶形 、叶 面 、 叶 身 、 叶 缘 、 叶质 、 叶 齿 、 叶 脉 等
1 1个 指 标 ,数 量 性 状 包 括 芽 长 、 叶 长 、叶 宽 、叶 面积 、 ・ 长宽 比等 5个 指标 。
1 . 3 统 计和 分析
个 有 性 系 品 种 , 是 浙 江 省 茶 树 资 源 的 典 型 代 表 。进 行鸠 坑种 茶树 资 源主要 农 艺性 状 的 遗传 多 样性 研究 对 于正 确认识 鸠 坑茶树 资 源遗 传基 础 和
鸠 坑 茶 树 资 源 芽 叶表 型性 状 的多 样 性 分 析
黄 海涛 ,王 风 雷 , 王 贤 波 , 余 继 忠
( 1 . 浙江 省杭 州 市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茶 叶 研 究 所 ,浙 江 杭 州 3 1 1 1 1 5 ;2 . 淳 安 县 鸠 坑 乡 人 民政 府 ,浙 江 淳 安 3 1 1 7 0 1 )
澎 雇 矸 学 2 0 1 3 年 第 3 期 ‘
团 Biblioteka 文 献 著 录 格 式 :黄 海 涛 ,王 风 雷 ,王 贤 波 ,等 .鸠 坑 茶 树 资 源 芽 叶 表 型 性 状 的 多 样 性 分 析 [ J ] . 浙 江农 业 科 学 ,2 0 1 3( 3 ) :2 5 1—2 5 4
进 行利 用研 究具 有 重要 的意 义 。
鸠 坑 茶树 资源 表型 丰富 ,且 在被 引种 到其 他地 区 以后 ,其生 理生 化特 征 出现 了较大 的变 异 ,如 叶 长 、叶宽 、叶面积 等趋 于变 小 ,叶色 变异 增加 、茶 多酚含 量 和组成 变 异 幅度增 加等 。作者 从 形 态 学 上 对来 自原 产 地 淳 安 和 引 种 地 余 杭 2个 地 区 的 3 9份 鸠 坑茶树 资 源 的 1 6个 芽 叶 性 状进 行 了多 样性 研 究 ,了解其 种群 形态 的遗 传变 异水 平 和群体 分化 程度 ,为 发掘 鸠坑 种育 种潜 力 和优异 基 因资 源 ,进
行 种 质改 良奠 定基 础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供试 材料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1 - 1 4
基本 统 计分 析利 用 E x c e l 2 0 0 3进行 。聚类 分 析
通过 N T s y s 2 . 1 0 e软 件 运 行 ,采 用 系统 聚类 下 的 类 平 均法 。利 用 S h a n n o n . w e a v e 多 样性指 数 ( H’ ) 评 价 表型 遗 传 多 样 性 。计 算 遗 传 多 样 性 指 数 前 先 对 数量 性 状 进 行 质量 化 处 理 ,数 量 性 状 按 照 平 均 值- 4 - 0 . 5 o " 分为 1 0级 分 别 赋值 1 ,2 ,3 …1 0 ;对 质 量 性状 进行 数字 化处 理 ,将 质量性 状 的渐变 按序 量 化 为 0~9,具 体 参 照 文 献 [ 1 0 ] 。S h a n n o n — w e a v e
3 9份供试 材 料 中 ,1—2 4号 共 计 2 4份 鸠 坑 单 株资源 来 自淳安 县 鸠坑 乡 ,2 5— 3 9号 共计 l 5份鸠 坑单 株资 源来 自于 余杭 区瓶 窑镇 杭州 市农 业科 学研 究 院茶 叶研究 所 资源 圃 。
1 . 2 调 查 方 法
在春 季调 查供 试茶 树 品种 的芽 叶性状 和成 叶性
性状多样性指数在 1 . o以 上 ,表 现 出丰 富 的 多 样 性 。 淳 安 和 余 杭 2个 地 理 种 群 间 的表 型 特 征 差 异 明 显 ,淳 安 鸠 坑 群 体 的 叶 片 长 度 、叶 片 宽 度 、 叶 面 积 、 长 宽 比 、 芽 长 等 5个 数 量 性 状 的 平 均 值 分 别 为 9 . 9 5 c m,3 . 3 8 c m, 2 7 . 6 7 c m ,2 . 5 6和 2 . 8 7 c m,大 幅 高 于 余 杭 群 体 , 能 基 于 芽 叶 性 状 的 聚 类 分 析 能 将 2个 不 同 的 群 体 区 分 开 来 。 鸠 坑 茶 树 资 源 芽 叶表 型多 样 性 丰 富 ,后 代 遗 传 变 异 水 平 较 高 ,具 有 较 高 的 育 种 潜 力 。 关 键 词 :茶 树 ;鸠 坑 ;农 艺 性 状 ;聚类 分 析
摘 要 :对 来 自淳安 县鸠 坑 乡 和 余 杭 区 瓶 窑 镇 的 3 9份 鸠 坑 茶 树 资 源 的 1 6个 芽 叶 形 态 性 状 进 行 调 查 和 统 计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鸠 坑 茶 树 资 源 的 叶 长 、 叶 面 积 、 芽 长 、芽 茸 毛 、萌 发 特 性 、成 叶 叶 色 和 叶 脉 对 数 等 7个 表 型
中 图分 类 号 :S 5 7 1 .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5 2 8 — 9 0 1 7 ( 2 0 1 3 ) 0 3 — 0 2 5 1 . 0 3
茶树 鸠坑 种 ,又 名鸠坑 大 叶种 ,原 产于 杭州 市 淳安 县鸠 坑 乡 塘 联 村 ¨ ,是 杭 州 地 区栽 培 历 史 最
悠久 的地 方茶 树 品种 之一 ,鸠 坑产 茶有 史可 证 始于 东汉 ,距 今 已有 近 2 0 0 0年 ,在 长期 的 自然 选 择 和人工 栽培 过 程 中 ,形 成 了独 特 的地 区 适 应 性 、 形态 特征 和 品质 特 性 ,具 有 重 要 的开 发 利 用 价 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