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后电风暴一例
急性心肌梗死行 PCI 术发生反复电风暴的救治

急性心肌梗死行 PCI 术发生反复电风暴的救治赵倩;计光;陈骁;支绍册;吴斌;李萌芳;卢中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发生电风暴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成功救治的1例 AMI 行 PCI 术反复电风暴、护理操作失误导致咽后壁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例因突发胸闷5 h 到我院就诊,诊断为下壁AMI,急诊行PCI 术,术中及术后反复发生电风暴(室颤),予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后转复。
但患者电风暴发作过程中因意识障碍,咬碎口中的体温计,随后出现口咽部、下呼吸道及胃管内流出大量血性液体,急行胃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为咽后壁出血,予保护胃黏膜、抑酸、抗凝等处理后,出血停止,住院21 d病情好转出院。
此后多次门诊随访,病情稳定。
结论对于 AMI 患者要警惕电风暴,及时、谨慎处理救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electrical storms in the proces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treatment, analyze the causes and put forward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solution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se undergoing PCI surgery, and suffering repeated electrical storms and pharynx posterior wall hemorrhage because of nursing error was made. Results The patient had sudden chest tightness for five hours, and was diagnosed with 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During the emergency PCI surgery, electrical storms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occurred repeatedly.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lectric defibrillation, the patient regained normal heart rhythm and survived. Butin the process of rescue, the patient bit a clinical thermometer in hismouth when unconscious. Subsequently, a large amount of blood flowed into air-way, oropharynx and the stomach tube. The bleeding was found from pharynx posterior wall through emergency endoscope and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examinations. After treatment of protecting the gastric mucosa, acid suppression, and anticoagulant,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with recovery on the 21st day. Since then the patient has been in a stable condition as the follow up showed. Conclusion Clinicians must be alert for the electrical storm which may occur in AMI patients, and timely and pru-dent measures can prevent adverse events.【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70-73)【关键词】下壁心肌梗死;PCI;电风暴;咽后壁;出血;护理失误【作者】赵倩;计光;陈骁;支绍册;吴斌;李萌芳;卢中秋【作者单位】325000 浙江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325000 浙江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325000 浙江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325000 浙江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325000 浙江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325000 浙江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325000 浙江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电风暴是指24 h 内反复发作2 次或2 次以上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室颤),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抢救成功1例报告

第37卷2013年第10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 oL37.N o.100c L20131039个案报道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抢救成功1例报告史有全,李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8300)摘要:鼻的提高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的抢救成功率。
方i虫以我科2008年3月收治的1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抢救措施、最新进展展开探讨。
继善抢救过程中结合临床特征运月多项措施,经随访3年,病人情况良好。
结论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病例抢救过程中应该针对病因,及时对静脉应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尽快电除颤和电复律。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抢救doi:10.3969/j.i s sIL l004—5775.2013.10.078学科分类代码:320.2410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B急性心肌梗死(A M I)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临床上少见,但病情严重,经过积极抢救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仍可长期存活。
我科于2008年3月6日收治l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例,泵功能Ⅲ级,治疗好转7d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经抢救成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抢救措施及最新进展进行探讨。
1病例简介女,74岁,以反复胸闷、气憋半月加重2d,收住我科。
患者自诉在2008年2月19日凌晨2点左右无明显原因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背部疼痛30I I l i n左右,呼吸困难,伴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未就诊。
此后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未诊治。
3月6日出现胸闷,气憋,夜间不能平卧,急送我院门诊以“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收住。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平时身体健康,对“磺胺”过敏。
吸烟60年,40支/d,47岁绝经。
人院时体温36.8℃,脉搏105次/r I li n,呼吸26次/nl i n,血压135/75nl m H g,神志清,精神差,坐位推人病房。
冠脉介入无复流导致电风暴1例

冠脉介入无复流导致电风暴1例1 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主因持续胸痛4 d,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而由120送入,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血压最高190/120 mm Hg,糖尿病3年,不规则用药。
入院查体:T 36.3,P 126次/min,R 28次/min,BP 150/115 mm Hg,双肺呼吸音粗,下肺有湿啰音,心脏扩大,心率126次/min,律齐,心音低,无杂音,下肢不肿。
入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1~6、Ⅰ、avL导联ST段抬高0.1~0.25 mV,急查肌钙蛋白2.6 U/L(正常<0.1 U/L),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侧壁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功能3级;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
由于已经错过药物溶栓治疗窗,家属要求保守治疗,给予抗血小板、抗凝、他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胰岛素等冠心病二级预防、降压、降糖、控制心衰、防治感染等治疗,患者仍时有胸痛,遂次日行冠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弥漫性20~30狭窄,TIMI血流3级,左主干、左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从近段开始完全闭塞,当时对左前降支行介入治疗,经球囊扩张后可见左前降支近段95%狭窄,TIMI血流3级,置入3.5 mm×24 mm乐普支架后再次造影发现无前向血流,考虑无复流,立即冠状动脉内应用硝酸甘油200 μg、替罗非班10 ml后TIMI血流变为1级,结束手术。
术后继续冠心病二级预防、降压、降糖等处理。
术后4 d时腹泻4次,对症处理后好转,当夜凌晨在厕所摔倒在地,四肢抽搐,意识丧失,立即人工呼吸、心外按压,急描心电图示室颤,胸外200 J 能量电除颤5次后转为窦性心律,应用氨碘酮 5 mg/h泵入维持,急查血钾 3.5 mmol/L,补钾至4.5 mmol/L,但患者在术后6、10、11 d反复出现室速、室颤,期间反复应用氨碘酮、美托洛尔、维拉帕米、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每次均需电除颤转复,累计电除颤153次,多数室速、室颤由室性早搏R on T诱发,复查心肌酶学正常,血钾4.33 mmol/L,血钙2.21 mmol/L,从术后12 d起未再出现室速、室颤,1个月后好转出院,持续应用美托洛尔,1年后随访仍健在,偶有胸闷。
电风暴病例

ACC/AHA指南推荐
体会
• 尽早再灌注治疗
• 合理运用β受体阻滞剂 • ICD植入?
谢谢
CAG
CAG
CAG
PCI
GC:JR3.5 GW:FielderXT Balloon:2.0-15mm Stent:3.0*24mm
PCI
GC:JR3.5 GW:FielderXT Balloon:2.0-15mm Stent:3.0*24mm
ECG
治疗
• • • • • 氯吡格雷75mg qd 阿托伐他汀20mg qn 美托洛尔6.25mg q12h 低分子肝素钠 5000u im bid 利多卡因1mg/min(10mL/H),
电风暴病例分享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内科 阮如意
病例资料
• 男性,57岁 ,心悸16小时伴晕厥入院。
• 既往: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黑便史。 • 入院查体:BP118/72mmHg,两肺呼吸音 粗,未及啰音,HR78bpm,律不齐,心音 强弱不等,大小不一,未闻及杂音。双下 肢不肿。
ECG
ECG
电风暴发作
• 术后24h内发作6次,伴意识丧失,均电复 律成功
调整治疗
• • • • 美托洛尔47.5mg qd 胺碘酮0.2 tid • 缺血 •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
• • • •
希浦系统传导异常 β受体反应性增加 内环境紊乱 其他 创伤、焦虑、药物等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减慢心率,抑制交感兴奋, 降低机体应激反应3
尽早使用能使心肌氧 耗量↓,冠脉血流↑1,2
缩小心肌梗 死面积1,2
预防斑块破 裂3
减少ACS患者PCI后的 CK-MB和TnT/TnI升 高2
1例室壁瘤ICD植入术后频发电风暴患者的护理

1例室壁瘤ICD植入术后频发电风暴患者的护理一,立题背景所谓电风暴,主要指的是因病患心脏电活动稳定性变差引发的重度非良性心律失常疾病。
其也被称之为:交感风暴、心室电风暴。
早在2006年,ACC/AHA/ESC就对电风暴进行了定义,即:病患24h内出现高于两次的室速/室颤,患者需要接受急诊治疗。
当前,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ICD)治疗方式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有文献指出【1】:频繁性放电可能引发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增速电池消耗,减少ICD寿命。
可见,针对ICD植入之后出现频发性电风暴的患者开展及时治疗以及护理意义重大。
二,目的分析1例室壁瘤ICD植入术后频发电风暴患者的护理方法,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三,材料与方法(一)基本资料患者男性,67岁。
由于因反复胸闷1年余,再发心悸1天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室壁瘤、频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功能Ⅲ级、肺气肿。
2020-01-14行ICD植入,2020-05-04曾发生一次电风暴事件,频率218次/分,持续29秒,ATP治疗两次后,360J电复律转成原有房颤心律,2020-12-09程控提示近半年无事件发生,2021-05-22患者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头晕,偶有黑朦,间断出现ICD放电,遂至我院就诊,住院期间予优化心衰、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肌重构,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患者未再发作室速,06-02出院后居家休息时突发心悸、头晕,感ICD放电三次,遂当日再次入院,入科时查体:BP:144/80mmHg,HR65次/分,RR 16次/分,T 36.2℃,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5次/分,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食纳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06-03患者再次发作室速3次,ICD放电三次,予胺碘酮维持窦律,艾司洛尔、倍他乐克加量降低交感兴奋,起搏器程控调整起搏器阈值为70次/分。
06-07患者夜间稍感胸闷心悸,再次调节起搏器起搏阈值为65次/分,06-10患者仍主诉夜间胸闷心悸,考虑与心功能差,容量负荷过重有关,予布美他尼利尿,诺欣妥改善心功能,06-13患者仍有心悸,调整阈值为70次/分,适当缩短QT间期后,未再有室速发生,至6-23出院。
前降支次全闭塞PCI术后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一例报告

2讨论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行PCI或CABG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肌供血,有利于抑制心脏重构,预防或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该患者入院后经冠脉造影证实前降支为罪犯血管,继之于前降支成功行PCI治疗,植入两枚支架。但该患术后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反复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即称为心室电风暴。
针对心室电风暴治疗,积极药物治疗是基石,置入ICD并调整ICD参数有助于预防心室电风暴。此外,近几年还报道了对于难治性电风暴可以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本例患者病情稳定后告知需行ICD置入治疗,但因家庭经济困难,未能实施。现随访3 年,未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总之,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心室电风暴都是需要立即抢救的危重症,早起快速转复窦性心律并积极药物维持治疗是临缺血或ICD置入后的重要并发症,但也可以作为冠心病的首发症状和表现。一般地,冠心病PCI治疗后改善了心肌供血,纠正心肌缺血状态,可以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郭成军等道,在冠心病无心肌梗死患者,置入冠状动脉支架解除狭窄,可消除缺血性电风暴的病理基础,有效地防治心脏性猝死。但本例患者系前降支支架植入后,改善了前降支供血,却发生了心室电风暴,是否与心肌再灌注有关?或者是说心室电风暴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结果?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治疗常并发再灌注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早搏,严重者可发生阵发性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该患者于PCI术后第二日发生电风暴,似乎与一般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见的发生时间并不一致,且电风暴持续时间长达数日。因此,心室电风暴是否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尚不明确。
心室电风暴又称室速风暴、交感风暴、儿茶酚胺风暴、ICD电风暴等。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SCD预防指南中定义的心室电风暴是指24h内自发的室速/室颤>2次,并需要紧急 治疗的临床症候群。心室电风暴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机制,多见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和急性或慢性心肌梗死患者,Marques等还报道了H1N1A流感病毒感染诱导引起的心室电风暴。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β受体反应性增高和希氏束-蒲肯野纤维系统传导异常有关。临床表现以发作性晕厥和床边心电监测或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为主要特征。治疗上,包括药物治疗、ICD治疗或两者联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又包括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维拉帕米等,Kurisu等报道,尼非卡兰(Nifekalant)可以终止冠状动脉外科手术后的电风暴;此外,去除心室电风暴诱发因素,积极补钾、补镁亦是非常重要的。本例患者于PCI术后第二日开始出现频发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经多次电除颤 转复,并以胺碘酮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直至术后第六日病情稳定,并逐渐停用胺碘酮。
改PTCI术后电风暴植入ICD一例:医生的痛苦选择

病例介绍
男,56岁,因“胸痛20余天 ,心悸、黑朦5天”入院;
外院确诊为“心肌梗死”, 对症治疗后好转;5天来无诱因 出现心悸、黑矇,伴夜间阵发 性呼吸困难。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数年, 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欠佳。
4月22日
BP:117/80mmHg,心率94 次/分,高枕卧位,双下肺可 闻及少许散在湿性啰音,双下 肢无浮肿,肝脏未触及;
心室电风暴的预后
AVID等研究
ICD电风暴----治疗棘 手,预后差。
电风暴有较高的死亡率 和复发率,且是其后死亡 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
电风暴后3个月内死亡 率可增加5倍.
Circulation ,2001 Apr 24;103(16):2066-71
讨论
1. 心梗后40天内发作电风暴的患者能否植 入ICD?
冠脉造影
LAD近段植入Xiencev 4.0×15mm支架 TIMI 2级,术中室速,频率 230-270次/f分,电复律4次PCI治疗LAD后;术后患者病情平稳
4月26日
• PCI术后48h,患者仍感胸闷,高枕卧位,双肺少量湿啰音, 频发室早,阵发室速、室颤,反复晕厥、心源性休克。
• 静脉使用艾司洛尔、胺碘酮、钾镁,纠正心衰、右美托咪 啶镇静等治疗,也尝试过利多卡因、心律平
再次冠脉造影
再次冠脉造影
4.0×13mm支架后血管通畅,TIMI 2级
问题一
• 此患者需要植入ICD吗?
ACC/AHA/HRS 2008年 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
心肌梗死所致LVEF<35%,且心肌梗死40天以上,NYHA 心功能II或III级(证据水平:A)。
NYHA心功能 II或III级,LVEF≤35%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 者(证据水平:B)。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的抢救和护理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的抢救和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病症,患者在发病后可能会出现心室颤动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即所谓的电风暴。
电风暴是指心脏内连续或频繁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导致心脏功能严重衰竭,威胁患者生命。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的患者,需要迅速进行抢救和护理,以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减轻症状,降低死亡率。
一、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的抢救1.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的诊断需要迅速进行,通常通过心电图、血清标志物、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来确认。
在发现患者出现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情况后,应立即进行抢救处理。
2.快速复律:对于出现心室颤动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脏除颤或心肌起搏来尝试复律。
心脏除颤可以采用体表除颤或内部除颤的方式,以尽快恢复正常的心律。
3.气道管理:在进行心脏除颤或心肌起搏的同时,需确保患者气道通畅,保持呼吸道开放,以保证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4.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心室颤动持续时间较长,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5.寻找诱发因素:除了进行急救措施外,还需要寻找患者发生电风暴的诱因,例如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以便进一步治疗和预防复发。
二、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的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的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包括心电图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
2.维持氧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维持患者的氧合情况,减轻心肌负担。
3.控制心率:对于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需要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控制心率,减少心肌负荷,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再次发生的风险。
4.心肌保护:在抢救的同时,需要给予患者抗凝、抗血小板、利尿剂等药物治疗,以保护心肌,促进心肌的修复和恢复。
5.情绪支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的患者常常情绪焦虑,需要给予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反复交感电风暴1例

缺血
、 心力衰竭恶化、 电解质紊乱、 精神与躯体的 应激等常是交感电风暴的基本病因。 急性心肌梗死 ( AMI) 患者一旦出现交感电风暴, 死亡率极高。 吉林 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2001 年 11 月收治 1 例下壁、 右 室、 正后壁 AMI 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 过程中 及之后出现顽固性交感电风暴, 经抢救成功恢复, 现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简介: 于东汇( 1970 - ) , 女( 汉族) , 副主任医师, 本科. 通讯作者: 李中言( 1961 - ) , 男( 汉族) , 主任医师, 硕士.
第3期
于东汇, 等.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 PCI 反复交感电风暴 1 例
— 145 —
电: QT 间期 0. 60 S, 余无著变。立即给予门冬氨酸钾 镁 4. 0 g 加入静点, 停止胺碘酮静点, 改为利多卡因 维持。同时给予美托洛尔 100 mg 口含, 病人恢复窦 律, 监护显示血压 100 /60 mmHg, 窦性心律, 心率 80 次 / min。抢救成功。 2 讨 论
[ 1] Zipes D P, Camm A J, Borggrefe M, et al. ACC / AHA / ESC 2006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 Writing Committee to Develop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J] . J Am Coll Cardiol, 2006 , 48 ( 5 ) : e247e346. [ 2] Zipes D P. Influence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infarction on autonomic innervation of heart[ J] . Circulation, 1990 , 82 ( 4 ) : 10951105. [ 3] Siddiqui A, Kowey P R. Sudden death secondary to cardiac arrhythmias: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J] . Curr Opin Cardiol, 2006 , 21 ( 5 ) : 517525. [ 4] Huang D T, Traub D. recurre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 storms in the age of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therap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J] . Prog Cardiovasc Dis, 2008 , 51 ( 3 ) : 229236.
一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并发交感风暴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一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并发交感风暴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摘要:目的总结1例急性前壁心梗后反复发作交感风暴的抢救和护理。
方法针对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频繁发作交感风暴的患者,分析其抢救及护理的措施。
结果患者治愈出院。
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极易并发交感风暴,且病情急、危、重,护理人员需具备熟练的急救技能及疾病相关知识,在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注重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使抢救的成功率提高。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交感风暴;抢救与护理交感风暴又称心脏电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且每次持续时间 >30 s,间隔时间 >5 min,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救治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1]。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心室梗死的面积比较大,极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致室速、室颤,是导致交感风暴的主要原因;医务人员应具备预见性,发现险情紧急救治并尽快明确病因,帮助患者安全渡过急性期。
现将我科收入一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反复并发交感风暴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报告如下:1.病例分析患者男性,60岁,因“咽痛9天,活动后胸闷1周”,就诊于当地医院, 4小时前突发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和小便失禁,给予电除颤一次,约1分钟患者意识恢复,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入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入院1小时后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心电示波室颤,立即电除颤200J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1分钟后再次室颤,给予电除颤转为窦性心律,建立两路静脉液路,给予利多卡因泵入,钾镁泵输入,5分钟后又出现室颤,给予电除颤,加用艾司洛尔静脉泵入,诊断为交感风暴发作;入院第二天凌晨再次出现交感风暴,间断4次电除颤后,置入临时起搏器抑制心律失常,设置起搏频率100次/分,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加用镇静药物,第三天间断出现室颤,给予电除颤后好转,之后连续3日未出现交感风暴,第7日尝试降低临时起搏器频率后,发作交感风暴,电除颤2次,恢复起搏频率100次/分,逐渐降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用量;第9日再次尝试临时起搏器的起搏频率,未出现交感风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有短阵室速,逐渐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剂量,第10日停用临时起搏器,未发生交感风暴,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转至普通病房。
急诊PCI术后恶性电交感风暴的处理策略

C 200mg/d
↑
21th
35th
EPCI Mild HF VT storm
no storm VT storm
no storm again
ICD
Cadioversion
Cadioversion
70 times
40 times/20Hr
Vein Metoprolol total 200mg/48Hr Vein Esmolol 134793mg / 7 days (40mg iv,10-15mg/min) Vein Cordarone 6136mg/21 days Vein Lidocaine 29374mg /7 day (50-100mg iv/time, 3-4mg/min)
What should we do? Increasing dose? We think that dose is enough, serious anxiety is outstanding.
Storm again because anxiety, Lidocaine invalid and appearring respiratory inhibition.
we do??
M 25mg/d M 75mg/d
M 75mg/d
M 75mg/d
M 5mg iv M 200mg/48h Hibernate
Esn 18000mg/d
C 2000mg/48h L 6000mg/d
C 800mg/d
↓
↓
↓
↓↓ຫໍສະໝຸດ ↑↑↑↑↑↑
First Day 6th 7th
14th
M 150mg/d
恶性电风暴病例介绍
• 男47岁 • 2007.9.20 急性广泛前壁心梗 第1次EPCI:
一例急性心梗介入术后引发电风暴的抢救与护理

一例急性心梗介入术后引发电风暴的抢救与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能及时疏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冠脉血流,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左室功能,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PCI虽是微创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1]。
室颤为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
文献报告发生率 0% ~12%[2]。
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cal storm,VES)又称交感风暴,是心电活动的极不稳定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是指24 h内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纤颤(室颤)/>2次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电复律和电除颤等紧急治疗的临床综合征。
[3]。
VES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发突然、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常常会危及生命。
我科于2021-05-24日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梗介入术后引发电风暴除颤3次的患者,现将救护体会汇报如下:1.病例介绍1.1基本情况患者任某,男,75岁,为农民,因“阵发性胸痛5天”以“急性非ST段心肌梗死”于2021年5月18日入住我科。
入院生命体征:体温36.0℃,心率为6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为134/70mmHg,神志清,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心梗,行冠脉造影术,为三支病变(累及LAD、LCX、RAD),家属拒绝治疗。
既往有高血压数年(几天不详),15年前曾因右侧腹股沟疝行手术治疗。
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
1.2相关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ST-T的改变。
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t 439.5ng/l,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458.9pg/ml2.抢救经过患者于2021年5月24日 08:10去导管室行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术中于RCA和LCX共植入支架4枚,10:45分安返病房,留置鞘管一根。
于10:50体位变化时,突发意识不清,四肢抽搐,面色青紫,牙关紧闭,心电监护显示为室颤,立即给与非同步电复律200J一次,患者意识恢复,行心电监护示,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中并发电风暴的抢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中并发电风暴的抢救与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是采用机械的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
这种治疗方法与经药物治疗相比有成功率高、预后好等特点,可以更多地抢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1]。
但由于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其风险性大,心肌梗死急性期,特别是24h内,心肌电活动极不稳定,常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其中心室颤动为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病突然,可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等,如不及时救治,可造成患者死亡[2]。
电风暴是指在24h内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复发性室速或室颤,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3-4],而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并进行积极有效的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
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了5例AMI患者,在行急诊PCI过程中并发电风暴,经过积极除颤抢救和精心治疗护理,患者最终康复出院。
现将5例AMI在急诊PCI术中并发电风暴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例患者为男性,41~58岁,因突发持续性心前区疼痛2~5h不缓解来院就诊。
3例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提示:Ⅱ、Ⅲ、avF ST段抬高0.3~0.4mV,心率40~52次/min、血压80~90/50~65mmHg。
2例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提示:Ⅰ、avL、V1~V3 ST段抬高0.4~0.5mV,V4~V6 ST段抬高0.2~0.3mV,心率90~120次/min、血压70~90/40~55mmHg。
1.2 PCI术流程及方法流程:患者入住急诊科后,经急诊科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AMI,立即通知心血管内科医生会诊,经心血管内科医生进一步确诊,询问病情及结合血化验结果确诊无急诊PCI手术禁忌症,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手术同意书后,心血管内科会诊医生立即通知介入小组成员(介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必须在20分钟内到位)。
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PCI 手术中使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合并电风暴抢救护理

科学护理146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PCI手术中使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合并电风暴抢救护理史楠 (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广东深圳 518109)摘要:急性心肌梗塞(AMI),简称心梗,指在冠状动脉出现闭塞或梗阻引起部分心肌严重的持续性缺血,造成急性心肌坏死[1]。
室颤指心脏的电信号出现异常,心肌处于一种类似抽筋的乱跳状态,不能进行正常的收缩和舒张。
电风暴(ES)指在24h内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反复≥2次,多伴有血流动力血障碍,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干预的危重性症侯群。
电风暴是最危险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急剧恶化、死亡率高;反复发作性晕厥伴交感神经兴奋增高是本病特征;晕厥时常伴有意识丧失、胸部压榨疼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嘴唇发绀、面色苍白、四肢抽搐,甚至心脏停搏和死亡。
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有一定优势,但是术中ES时常发生,这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心肌缺血、医生操作特点、冠状动脉特点等诸多因素有关。
所以,早发现并准确判断患者发生室颤,立即进行高质量的初级及高级生命支持CPR、电击除颤、及时准确使用急救药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P CI;电风暴;室颤;电击;除颤护理本文以一例心肌梗塞患者,冠脉造影后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心室颤动风暴,给予除颤2次及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转窦性心律,最终成功救治为例。
现将抢救护理总结如下。
1病例介绍1.1 一般资料患者尤某,男,37岁,于2021年2月22日12时19分主诉“胸痛约45分钟”入院。
病例特点:①安静状态下突发胸痛,伴大汗淋漓,间断加重,无左上肢及背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气促等不适。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2-V6导联ST段压低并T波高尖。
心肌酶:cTnl:0.005ng/ml,MYO:14.5 ng/ml,CK-MB:2.06 ng/ml。
②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等病史。
左主干闭塞行急诊PCI术中并发电风暴1例抢救护理

左主干闭塞行急诊PCI术中并发电风暴1例抢救护理
杨晓兰;丁玲;李小芬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6(022)002
【摘要】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PLM)是指冠状动脉造影左主干狭窄程度≥50%的病变,同时左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缺乏通畅的桥血管或侧支循环保护[1]。
左主干(LM)供应左心室75%的血液,其病变易导致猝死、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事件,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达到心肌再灌注[2]。
目前很多医院已将PCI作为UPLM所致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首选治疗。
但临床实践表明,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再灌注心律失常,其中心室颤动为致死性心律失常。
【总页数】3页(P95-97)
【作者】杨晓兰;丁玲;李小芬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江苏苏州21502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江苏苏州21502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江苏苏州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术中并发电风暴的抢救与护理分析
2.经桡动脉左主干慢性闭塞病变PCI成功1例
3.左主干闭塞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抢救成功一例
4.左主干急性闭塞致心肌梗死急诊PCI14例临床分析
5.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急诊行PCI术中护理配合1例报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ICD术后
双心室起搏
肝移植等
.
27
心室电风暴的处理
1 尽快电除颤和电复律
在心室电风暴发作期,尽快进行电除颤和电复律是恢 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首要措施,尤其对于室颤、极速型 多形性室速等患者更为重要。
过度频繁实施易致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导致进 行性心功能衰竭,加重心律失常的发作。因此,在治疗 心室电风暴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电复律,必须将电 复律与药物治疗结合起来。在心律转复后,必须进行合 理的心肺脑复苏治疗,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
.
21
1.3 ICD电风暴
根据报道,已植入ICD患者在3年内 电风暴发生率约25%,在1次电风暴中可 发生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约5~55次。甚 至有个别病例在30h内由电风暴致ICD电 复律和除颤637次,5d内电复律和除颤> 3000次。
其诱因包括焦虑、心功能恶化、药 物因素等。
.
22
ICD电风暴
.
2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室电风暴的处理
2、及时静脉应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能有效协助电除颤和电复律,控制心室电风暴 的发作和减少心室电风暴的复发。
推荐应用药物: (1)首选药物为β 受体阻滞剂( 常选用美托洛尔),2006 年《室性心律 失常的诊疗和SCD 预防指南》(ACC /AHA/ESC)指出,静注β 受体阻滞 剂为治疗心室电风暴的唯一有效方法。
.
20
心脏解剖结构正常性心脏病
①原发性长QT综合征; ②原发性短QT综合征; ③Brugada 综合征; ④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⑥家族性阵发性心室颤动; ⑦家族性猝死综合征等。
该类心脏病的电风暴发生率高,可发生于任何时间,但由于 总体人数较少,故电风暴总发生人数少于心脏解剖结构异常性 心脏病。
2、非器质性心脏病 3、医源性电风暴
.
19
器质性心脏病 是电风暴的最常见病因。
心脏解剖结构异常性心脏病 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②心肌病; ③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左心室肥大伴心功能不全; ④瓣膜性心脏病; ⑤急性心肌炎; ⑥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包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其中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电风暴发生率最高,国内曾有报道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反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在1d内电复律50余次, 20d内电复律700余次。
自律性增高
心室颤动阈 降低
心肌细胞处于电 病理状态
加剧原有的 心肌病变
增加某些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兴 奋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对心肌的 毒性作用
诱发心室扑动、心 室颤动和电风暴
.
26
医源性电风暴
医源性电风暴常在药物中毒、围手术期和某些创 伤性临床诊治操作和试验时等发生,特别是当患者有 心肌缺血、损伤、炎症、原发性或获得性离子通道功 能异常或肝、肾功能不全时发生率更高。
PCI术后电风暴一例
濉溪县医院心内科 吴连岭 李 营 2017-12-9
.
1
简要病史
• 患者,男,70岁,临涣人
• 因活动后胸闷、气喘半年加重3天于2017年 8月4日入院
• 患者半年前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 本院住院治疗,尿激酶溶栓后血管再通
(2017-1-25---2-7)
• 转上级医院治疗由于心功能差未行PCI
•
临床上还称为室性心动过速风暴、儿茶 酚
胺风暴、ICD 风暴等
.
17
机制
• 器质性心脏病变是发生电风暴的病理基础 •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发生电风暴的促发因
素 • 触发电风暴的其他相关因素 老年适应能
力下降、电解质紊乱、缺氧、创伤等
.
18
病因
1、器质性心脏病 1.1 心脏解剖结构异常性心脏病 1.2 心脏解剖结构正常性心脏病 1.3 ICD电风暴
• 胺碘酮、异丙肾、安定、艾司诺尔
• 补钾、补镁、补钠
• 抗凝、抗血小板规应用
• 维持心率、血压
•
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口角歪斜、偏侧
肢体肌力下降
.
14
术后心电图
.
15
术后心电图
.
16
交感电风暴(SES)
• 简称电风暴( ES),又称心室电风暴(VES)2004 年Vema Licaslan F等首次提出
上述疾病通过严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低氧血症、 损害心肌因子、血流动力学障碍或电解质失衡等 可诱发电风暴。
.
24
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
该类患者在极度愤怒、恐惧、悲痛、 绝望等状态时,由于儿茶酚胺过度 分泌增加,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 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失衡等可诱发 电风暴。
.
25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 ICD有痛性治疗的危害
– 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25%~80% – 症状明显者15%~40% – 极少数自杀、自毁
不!不! 太痛苦了!
大量ICD患者发生焦虑
.
23
严重的非心源性系统性疾病
✓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 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症 ✓ 急性重症胰腺炎 ✓ 心脏型过敏性紫癜 ✓ 嗜铬细胞瘤危象 ✓ 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
本次因心衰加重入院我院心内一科
.
2
简要病史
• 高血压史十余年,入院血压116/77mmHg • 无吸烟史 • 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入院时双下肺散布湿性啰音
.
3
入院时NT-proBNP
.
4
入院时电解质
.
5
入院时肾功能
.
6
PCI术前心电图
.
7
PCI术前心超
.
8
右冠造影
.
9
左冠造影
使用β 受体阻滞剂应注意: ①及时给药。给药越及时,控制病情所需的剂量越低; ②短时间内达到β受体的完全阻滞; ③剂量个体化。应用剂量应与患者体质量、对药物的敏感性、临床
• 2006年ACC/AHA/ESC “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 性猝死预防指南”首次对心室电风暴做出明确的定义:
指24h 内自发2 次及以上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室颤, 间隔窦性心律,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紧 急救治的临床症候群,是心源性猝 死的主要机制
2016年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3次或以上
.
10
前降支球囊扩张
.
11
介入治疗后影像
.
12
PCI术后
• 开通血管后台上出现一阵室速,后自己恢 复窦性心律
• 手术非常成功 • 患者平安出导管室 • 家人非常高兴 • 医生感到非常成功但恶梦就要开始
.
13
PCI术后电风暴
• 下台半小时到1小时出现室速、意识丧失
• 除颤、除颤、陈颤----持续5天不少于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