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一模汇编.诗歌.教师版
2016年上海高考语文一模诗歌鉴赏汇总(含答案)
【静安区】:咏贫士【晋】陶渊明万族各有托①,孤云独无依。
暖暧②空中灭,何时见余晖?朝霞开宿雾③,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④。
未夕复来归⑤。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注】①万族,自然界众多的事物。
②暧暧:目光昏暗的样子。
③宿雾:夜间的雾气。
④翮(hé)鸟的翅膀,代指孤鸟,喻作为贫士的诗人。
⑤未夕:比喻年龄未老。
陶渊明归隐时只四十一岁。
14.这首诗的体裁是()。
(1分)A.五言律诗B.五言绝句C.五言古诗D.近体诗15.对本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二句以“孤云”自喻,与各有所托的“万族”形成对比。
B.中间四句用独鸟比况,表示与逐队群飞的“众鸟”的区别。
C.由“未夕复来归”可推知本诗当作于《归去来兮辞》之前。
D.量力而行,遵守大道,宁愿忍受饥寒,可见诗人志趣高洁。
16.关于末句“已矣何所悲”有以下两种说法,请评析之。
(4分)【甲】世无“知音”,与前文“万”“众”“孤”的对比呼应。
“何所悲”说明寓愤于中,悲不自胜。
【乙】举世皆依乘风云,而己独无攀援飞翻之志。
宁忍饥寒以守志节,纵无知此意者,亦不足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1分)C15.(3分)C16.关于本诗末句的情感,甲乙两个说法是相通的:(1分)甲认为,诗人以一己高洁的坚守来对抗整个社会的肮脏,诗人永远是孤独的,自然悲愤难以言表:(1分)乙认为,诗人坚守志节甘愿忍受一切,是一种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对个人境遇有什么悲伤。
(1分)“悲不自胜”是针对整个社会的堕落而发,“不足悲”是对自己坚守志节的个人遭遇的自信。
北京2016期中期末一模诗歌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2015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17.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分)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2分)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4分)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高考语文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L诗词鉴赏汇总
2016语文高考分类(高考真题+模拟新题)L诗词鉴赏L[2016·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7题。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注]黄昏。
[注] 耿:微明的样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5.A[详细分析] 此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对诗歌整体内容感知与理解后,根据首联关键词“往岁”可判断出这首诗是写作者旧地重游,回忆往昔“求浆”一事的,而选项中的“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是作者当前重游的时间,而不是作者原来到西村“叩门求浆”的时间。
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16.B[详细分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可根据诗歌中经常运用的表达技巧,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A 项,仅写其“声”。
B项,“横笛闻声”属于听觉描写,“红旗”“雪”属于视觉描写,故符合题干要求。
C项,仅写其“色”。
D项,写了味觉感受和视觉感受。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2016北京各地高三一模汇编.诗歌.教师版
高三一模汇编之2016诗歌鉴赏海淀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却说沧州牢城营里管营首告:(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延烧大军草料场。
州尹大惊,随即押了公文帖,仰缉捕人员…一且说(甲)与柴大官人别后,上路行了十数日,时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见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
行不到二十余里,只见满地如银。
昔金完颜亮有篇词,名《百字令》,单题着大雪,壮那胸中之气: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
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
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
____。
缟带沾旗脚。
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
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
13.下列填人《百字令》(又名“念奴娇”)横线处的诗句,与整首词最相合的一项是(3分)A.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B.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14.按要求完成(1)(2)题。
(10分)(1)上面文字出自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作者借《百字令》一词的场景描写烘托了小说中(甲)____这一人物形象。
这一手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以赤壁“____,____,卷起千堆雪”的壮阔景象,烘托周瑜“____,谈笑间,____”的英雄形象。
(7分)(2)上面文字以《百字令》烘托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15.下面《世说新语》选段中谢朗、谢道韫的语句与上文的《百字令》都描写了“白雪纷纷”的景象,请从二谢语句中任选其一,与《百字令》中任一写雪的诗句进行比较赏析。
(6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①日:“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②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注释】①胡儿:指谢朗。
②兄女:指谢道韫。
16.下列诗句以“雪”为吟咏对象的一项是(3分)A.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孥。
2016高三一模汇编.文学类文本.教师版
高三一模汇编之2016文学类文本海淀一模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
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
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
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
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
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
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
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
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
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
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
鱼翔浅底,乌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
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
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
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
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
2016高三二模汇编.诗歌.学生版
高三二模汇编之2016诗歌鉴赏海淀二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6~19题。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辛弃疾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着儿曹,锳锳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赢得、靴纹绉面【注】,记余戏语。
【注释】靴纹绉面: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曾对人说:“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16.根据词意,解说“烈日秋霜”的含意。
(3分)17.本词下阙虽未有“辛”字,却“辛味”十足,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所蕴含的“辛味”。
(6分)18.本词“戏赋辛字”,妙趣横生,请任选一个角度对词中之“妙趣”加以赏析。
(6分)19.辛氏“忠肝义胆”这种精神品格在我国古代语文中多有体现,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达他老当益壮,渴望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颂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岳阳楼记》“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句,则反映出范仲淹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5分)西城二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9题。
渔翁①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
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5.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
2016-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2017全国卷I(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2017全国卷U(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016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2016 全国高考分类汇编之诗歌鉴赏1\2016 浙江卷(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 题。
(7 分)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试说东都②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 3 分)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 4 分)【答案】21.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2.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
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 题。
(5 分)《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①而为者。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无不加用【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
②德:通“得”。
23.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 6 个字)(1 分)24.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
( 4 分)【答案】23. 去无用之费24. 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
②合理地节约用度。
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解析】25.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山东省各地市2016届高三3月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
山东省各地市2016届高三3月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枣庄一模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8分)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叶梦得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
风帆何处挂扁舟?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
乐圃桥边烦借问,有人高卧江楼。
寄声聊为诉离忧。
桂丛应已老,何事久淹留?⑴请对上片后两句“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作简要赏析。
(4分)14.(8分)⑴(4分)借景抒情,描写了朋友的船远去,几乎看不到了,可夕阳依依不舍地一再回首的情形。
(2分)与“侵晓”呼应,写出送别时间之长,用拟人手法,景中含情,表达留恋之情。
(2分)⑵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分)⑵(4分)“乐圃”句设想朋友登高远望之景,表现对朋友的牵挂和相思;(2分)“寄声”句直抒胸臆,表现与朋友离别的忧愁;(2分)“桂丛”句运用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归故里和朋友相聚的情感。
(2分)(答出两点即可,意对即可)泰安一模14.阅读下面的明诗,回答问题。
(8分)观书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集中写了作者的哪些“观书”感受?(4分)(2)这首诗的尾联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析。
(4分)14. (l)观书让作者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杂念;头脑不断被新知充实,书中奇景变幻无穷,令人心旷神怡。
(4分)(2)尾联使用衬托的手法,以实衬虚,虚实结合,用贵公子浅层次的感官追求来反衬作者深层次精神追求的高贵。
(4分)日照一模14.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8分)朝中措(南宋)张炎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1)简要赏析“翻被梨花冷看”的妙处。
(4分)(2)简要分析“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蕴含的情感。
(4分)14.(1)运用拟人手法,(1分)将梨花拟人化,写它冷眼旁观词人雨中的狼狈,(1分)似乎责怪词人不思故土,却苦恋他乡山水花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心中的落寞思乡之情(2分)。
2016年高考真题古代诗歌阅读汇编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2古代诗歌阅读1. (2016 •全国卷T8〜9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重点是景物描写。
解答本题,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弄清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景,并借助关键词把握其特点,据此回答第一问;然后联系所写景象在结构、思想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的作用分析用意。
第、二句写汉江迂回流长、支流繁多, 第三、四句写汉江横溃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
这样写为下文情感的抒发蓄势, 更能突出赞颂之情。
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 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评分标准】每问 3 分。
第一问,“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各 1 分, 概括全面得 3 分。
第二问,只答“为下文做铺垫” , 不具体说明,不得分;答出“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得 2 分,答出“突出诗的主旨”得 1 分。
9.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 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本题, 要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 借助注释④ , 读懂用典诗句,进而把握思想感情。
2016年度高三期末汇编.诗歌.教师版
高三期末汇编之2016诗歌鉴赏海淀期末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7题。
拟秋怀诗清·蒋士铨文字何以寿?身后无虚名。
元气①结纸上,留此真性情。
读书确有得,落笔当孤行。
数语立坚壁,寸铁排天兵。
苟非不朽物,谁复输精诚?入隐出以显,卓荦②为光明。
庶几待来者,神采千年生。
【注释】①元气:指人的精神,精气。
②卓荦:卓越,突出。
14.下列各项与本诗所表达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曹丕《典论•论文》)B.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杜甫《偶题》)C.夫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后可以传不朽。
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臣仆。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D.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其二》)15.阅读下面赏析《拟秋怀诗》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这首诗虚词的运用能于虚处传神。
“确”“当”“苟非……谁复”“庶几”等词,曲尽其妙地表现出作者的口吻、神情,又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诗作的思想内涵。
这段文字对《拟秋怀诗》中虚词表达效果的分析略显空泛,请任选一个虚词,对其“于虚处传神”的特点加以具体赏析。
16.《拟秋怀诗》中除“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这一观点外,还有哪一主张对你有所启发,请结合你的阅读或写作体验加以阐释。
(6分)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7分)在中国文学长河中,从古至今富有“真性情”的优秀诗文不胜枚举。
它们或表达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趣,如周敦颐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或表现迁客骚人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超脱豁达,如苏东坡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定风波》);或抒写青年才俊的壮志豪情,如毛泽东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沁园春•长沙》)。
2016高考诗歌汇编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 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 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五、(2016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 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 9.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 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 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 地的失落。
八、(2016浙江卷)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 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 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 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 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 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 凉与孤独。
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 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 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七、(2016天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 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望”字更好,照应标题中的“登”,同时引起下文所见之景。 空字好,营造空旷的意境,流露出超然的心态。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借景抒情,借幽静之景抒发闲适之情,动静结合,前句动 静、后句静景,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映衬,落日、 鸟和人相互映衬,表达现实之情。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 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 闲适之情。
2016年语文诗歌阅读专题高考真题汇编(附详解答案)
2016年语文诗歌阅读专题高考真题汇编(附详解答案)一、(2016·全国卷Ⅰ·8~9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评分标准】每问3分。
第一问,“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各1分,概括全面得3分。
第二问,只答“为下文做铺垫”,不具体说明,不得分;答出“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得2分,答出“突出诗的主旨”得1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重点是景物描写。
解答本题,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弄清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景,并借助关键词把握其特点,据此回答第一问;然后联系所写景象在结构、思想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的作用分析用意。
第一、二句写汉江迂回流长、支流繁多,第三、四句写汉江横溃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
这样写为下文情感的抒发蓄势,更能突出赞颂之情。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评分标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
第一问答出“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即可得2分;第二问答“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类不得分,答出“没有机会施展才干”的可得2分,如再答出“失落”可得3分。
2016高三二模汇编.诗歌.教师版
高三二模汇编之2016诗歌鉴赏海淀二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6~19题。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辛弃疾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着儿曹,锳锳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赢得、靴纹绉面【注】,记余戏语。
【注释】靴纹绉面: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曾对人说:“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16.根据词意,解说“烈日秋霜”的含意。
(3分)17.本词下阙虽未有“辛”字,却“辛味”十足,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所蕴含的“辛味”。
(6分)18.本词“戏赋辛字”,妙趣横生,请任选一个角度对词中之“妙趣”加以赏析。
(6分)19.辛氏“忠肝义胆”这种精神品格在我国古代语文中多有体现,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达他老当益壮,渴望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颂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岳阳楼记》“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句,则反映出范仲淹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5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3分)“烈日秋霜”比喻辛氏家族世代传承的刚烈正直的精神品格。
(意思对即可)17.(6分)评分要点:(1)结合诗句(2分),(2)具体分析诗句中所含“辛味”(说出一点得2分,说出两点得4分)示例:下片头两句暗写辛家人刚烈正直、不谄媚权贵,世间荣华富贵从不曾到辛氏家门,语含辛酸,也含有对钻营之徒的辛辣讽刺;结尾句劝诫茂嘉弟不要玷辱辛家刚直忠义的家风,其中包含对官场谄媚风气的辛辣讽刺。
(意思对即可)18.(6分)评分要点:结合诗句、明确角度(如:遣词造句、表现手法、题材选取、语言风格等,2分),分析准确具体(2分),点明效果(妙趣)(2分)。
最新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优选
最新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优选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柳(唐)郑谷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杨花即________,两首诗都运用了这一意象,运用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
(2)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有这样的解释:“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根据王国维的论述分别找出两首诗体现“有我之境”的诗句,并作简要批注。
【答案】(1)柳絮;拟人(2)“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英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飘动,加入了留春的队伍。
诗人融情于自然,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借此启示珍惜春光,不失时机。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无语的柳树都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之情,柳絮飘荡,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高绪。
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中,把索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借“千丝万絮”表现出来,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
【解析】【分析】(1)本题中杨花就是柳絮,是晚春时节特有的景物,诗人常用杨花入诗,表现春景,表达愁绪,惜春之情。
这两首诗都用了杨花这一意象,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把杨花赋予了人的情感来写,写杨花“无才思”“惹春风”。
(2)本题要求根据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来鉴赏情景关系。
《晚春》中“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理解为“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杨花榆英都加入了留春的队伍。
诗人融情于景,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
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模汇编之2016诗歌鉴赏海淀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却说沧州牢城营里管营首告:(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延烧大军草料场。
州尹大惊,随即押了公文帖,仰缉捕人员…一且说(甲)与柴大官人别后,上路行了十数日,时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见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
行不到二十余里,只见满地如银。
昔金完颜亮有篇词,名《百字令》,单题着大雪,壮那胸中之气: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
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
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
____。
缟带沾旗脚。
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
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
13.下列填人《百字令》(又名“念奴娇”)横线处的诗句,与整首词最相合的一项是(3分)A.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B.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14.按要求完成(1)(2)题。
(10分)(1)上面文字出自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作者借《百字令》一词的场景描写烘托了小说中(甲)____这一人物形象。
这一手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以赤壁“____,____,卷起千堆雪”的壮阔景象,烘托周瑜“____,谈笑间,____”的英雄形象。
(7分)(2)上面文字以《百字令》烘托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15.下面《世说新语》选段中谢朗、谢道韫的语句与上文的《百字令》都描写了“白雪纷纷”的景象,请从二谢语句中任选其一,与《百字令》中任一写雪的诗句进行比较赏析。
(6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①日:“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②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注释】①胡儿:指谢朗。
②兄女:指谢道韫。
16.下列诗句以“雪”为吟咏对象的一项是(3分)A.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孥。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B.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唐·陆畅)C.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五代·李煜)D.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
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
(宋·黄庭坚)13.(3分)B14.(10分)(1)(7分)《水浒传》或《忠义水浒传》(2分,名著1分,书名号1分)林冲(1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4分)(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
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3分)诗歌借助壮阔的雪景以及征夫的威猛形象,衬托出林冲激愤满怀、豪气冲天、英勇无畏(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
(意思对即可)(6分)要点:(1)明确比较赏析点(2分),(2)分析描写雪景诗句的特点(2分)(3)分析诗句表达思想、情感的效果(2分)。
16.(3分)B西城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8题。
杂诗王赞①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②。
昔往鸧鹒③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④久不奏,谁能宣我心!【注】①王赞,西晋文人。
②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二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
③鸧鹒:又作仓庚,指黄莺。
④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C.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D.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16.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曹丕《杂诗》)B.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曹植《杂诗》)C.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阮籍《咏怀》)D.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古诗十九首》)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8分)在中国古人的文化生活中,不同的时令往往关联着不同的社会活动。
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所记,在温暖明媚的春日,①“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咏而归”,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愉悦和对新一年的祈福;春日游园同样是文人必不可少的活动,陆游曾在《钗头凤》中写下了②“,黄縢酒,”的美好回忆。
当然,同样的时令也可能会引起人们截然不同的感受。
比如在王赞的《杂诗》中,征夫眼中的秋景是“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的冷意;在飘零异乡的女词人李清照眼中,秋天是③“,,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的凄凉;而在当年意气风发的毛泽东眼中,秋日则是④“鹰击长空,,”(《沁园春·长沙》)的生机勃勃:正所谓,景同而情不同。
18.本诗“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区别。
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
(6分)参考资料:诗经原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节选自《诗经·小雅·采薇》参考译文: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
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
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
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15.(3分)B 16.(3分)C17.(8分)①浴乎沂风乎舞雩②红酥手满城春色宫墙柳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④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评分标准:每空1分。
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18.(6分)①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以今日之景与昔日之景对比表明时间之快变化之大,(1分)以明媚的春景反衬战士远离故乡、奔赴战场的伤感苦楚。
(1分)②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采薇》这一节诗表现的是战士终于踏上返乡路途的情景,(1分)既有回忆的辛酸苦楚,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期待渴盼;(1分)而王赞《杂诗》中写的是战士苦守边关的心境,(1分)当年离乡的时候春光明媚,黄莺啼啭,如今又到岁暮,蟋蟀悲鸣,自己却依然无法返乡,表达的是战士内心的痛苦与悲哀。
(1分)东城一模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9题。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吴潜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
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
天正远,伤飘泊。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
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注释:【1】吴潜,南宋词人,为人正直不阿,曾任朝廷要职,后遭权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此词应为吴潜前往福建道经南昌时所作。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万里西风”三句颇有气势,写出了词人登临滕王高阁时的兴致。
B. “正槛外”三句,写凭栏所见壮观之景也表现了词人心潮的激荡。
C.“何处征帆木末去”,既写出词人伫立之久,又暗含前途未卜之意。
D.“秋渐紧”,“紧”字呼应上片的“西风”、“暮雨”,突出了凄怆之感。
16.雨,是中国文学传统的抒情意象,下列诗句中,“雨”所承载的意境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都张十八员外》)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C.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秦观《好事近》)D.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17.解释“乾坤虽大愁难着.”一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说说本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8.请任选一个角度(内容、结构、语言……)赏析词尾画线句的妙处(4分)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5分)。
“登高”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现象,春秋时期就有“君子登高必赋”的传统。
以有限之身面对无限时空,能见前之所未见之景,抒情之所未抒之情。
王勃登滕王阁,见“鹤汀凫渚,;桂殿兰宫,”。
顿觉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杜甫登白帝城外高台,见“,不见长江滚滚来”。
不由慨叹身世飘零、老病孤愁;而辛弃疾等郁孤台,则借水怨山,“,,”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思。
15.【参考答案】C【思路点拨】C选项,原句中并没有体现“伫立之久”。
16.【参考答案】D【思路点拨】A选项,初春时节,经过小雨的润泽,春草一片朦胧,表现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B选项,通过对雨后初晴的西湖美景的描写,表现作者对晴天和雨天不同天气的西湖美景的喜爱,对雨也是赞美和喜爱之情;C选项,写了春雨过后,山花烂漫,同样表现作者对春雨带来的春花的喜爱之情;D选项,作者通过孤独一人漂泊在外,伴着雨声,看到离群的孤雁,不禁心生悲凉,表现一种孤独漂泊的心绪,与前三句不同。
17.【参考答案】“着”的意思是安放、放置的,本句表达世间虽大,但是作者的愁绪却无处安放(1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悲慨和壮志难酬的愁绪、痛苦之情。
(2分)【思路点拨】结合上下文分析诗歌情感,“岁月无多人易老”表现时光易逝和年华老去的悲慨,“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表现壮志难酬的愁绪。
18.【参考答案】①内容上:这三句写出了黄昏时分,城头又响起了号角,传入了作者的耳中,引起了作者的羁旅之愁。
作者的愁绪像号角声一样,萦绕于天空与心头,以景结情,回味无穷。
(4分)②结构上:“黄昏”二字与上阕的“暮雨”相呼应,点出作词的时间,傍晚时分,伴着萧瑟的西风和潇潇暮雨,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渲染了悲凉萧瑟的气氛,将词人的愁绪融入萧瑟的秋景之中,言有尽而情不可终。
(4分)【思路点拨】分析本句主要结合上下文,从情和景的角度,分析诗人的情感。
19.【参考答案】穷岛屿之萦回即冈峦之体势无边落木萧萧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每空一分)朝阳一模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1】李纲【2】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周雅【3】何曾专美!注释:【1】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
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