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
可行能力与精准扶贫:一个分析框架
收稿日期:2017-05-10作者简介:谢明(1958-),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爱民(1987-),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17)05-0039-07可行能力与精准扶贫:一个分析框架□谢明刘爱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摘要:收入标准长期以来是我国制定和执行贫困政策的依据,然而在精准扶贫中,不论是对真实贫困情况的反映,还是有效推进扶贫政策的执行,单维的收入标准均已不能完全胜任精准扶贫的要求。
可行能力标准作为收入标准的拓展和补充,与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的内核高度契合,注重衡量多维贫困及长效帮扶机制,从而提升扶贫对象的可行能力。
关键词:可行能力;精准扶贫;多维识别;长效脱贫;预防返贫引言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脱贫攻坚的号角正式吹响。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制定的脱贫攻坚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我国的贫困问题得到很大缓解,但贫困仍然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扶贫工作更显任重道远。
本文的讨论源于对桂北H 村观察发现的三种现象。
现象一:H 村地处湖广交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10年之间的约30年间,村中的房屋基本维持原貌,未通公路,畜力耕作。
直观感知,H 村是典型的贫困村。
然而,2013年前后开始出现大量别墅式楼房,造价大多在30万元到60万元不等。
从收入的视域来看,H 村似乎一夜暴富。
现象二:访谈得知,H 村村民的建房热潮适逢国家推进精准扶贫。
在此期间建房的家庭可从政府获得1万元到5万元不等的建房补贴。
这种现象源自补贴政策与村民“策略行为”的互动:有建房打算的村民打好地基后随即停工,待申请的建房补贴到账再正式开工。
精准扶贫的哲学基础、现实依据和重大意义
基金 项 目 : 广西人 文 社会 科学 研究 中心 项 目: “ 五个 财政 ” 视域 下广 西县 级 民生财 政约 束与 对策研 究 ( 项 目编号 : F W2 0 1 4 0 2 7 ) 。 作 者 简介 : 黄喜 生 ( 1 9 7 1 一) , 男, 江西 峡 江人 , 博士 , 桂林 师 范高 等专 科 学校 思想 政治 理论 课 教学 部副 教授 , 研 究方 向 : 马克思 主义 理论 应 用 与社会 发 展 。
2 7
2 0 1 7年 5月
精准扶贫 的哲 学基 础 、 现 实依据 和重大意义
黄 喜 生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部 ,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1 )
摘 要 : 在 遵 循事 物发 展 的不平衡 性 与平衡 性 的辩 证关 系 、 矛 盾的 普遍 性和 特殊 性 的辩证 关 系 的基础 上 , 在具 体 分析 导致 贫 困 的个 体 因素 、 现 实分 配体 系 的不完 善 、 粗放 扶 贫 的弊端 的 情况 下 , 大力 实施 精准 扶 贫 , 可 以有效 地 帮 助 贫 困地 区和家 庭 走 向富裕 , 可 以防止 两极 分 化 , 可 以兜 底保 障公 民生活 , 可 以防止 扶 贫工 作 中 的腐败 现
象。 实施精 准扶 贫将 整体 提 升我 国经 济社会 发展 水平 , 并促使 全 面建成 小康 社会 战略 目标 的成 功实现 。
关键 词 : 精 准扶 贫 ; 哲学基 础 ; 现 实依 据
中图分类号 : B 0 2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7 0 7 0 f 2 0 1 7 ) 0 3 — 0 o 2 7 — 0 4
精准扶贫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
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扶贫模式,它是在传统的扶贫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精准扶贫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首先,精准扶贫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主要体现在“精准”这一概念上。
“精准”这一概念源于哲学,它是哲学中精度的一种概念。
在精准扶贫中,我们要精确的了解贫困群众的情况,并且精确的找出解决贫困的途径。
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精准扶贫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还体现在“扶贫”这一概念上。
“扶贫”这一概念源于道德哲学,它是道德哲学中帮助他人的一种概念。
在精准扶贫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尽我们所能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道德规范和人文关怀。
此外,精准扶贫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还体现在“方法论”这一概念上。
“方法论”是哲学中研究科学方法的一种学科。
在精准扶贫中,我们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贫困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实证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精准扶贫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话题。
它不仅体现了哲学的理论价值,而且也体现了哲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精准扶贫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贫困问题,而且也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证思维能力。
在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精准扶贫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话题。
它不仅体现了哲学的理论价值,而且也体现了哲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精准扶贫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贫困问题,而且也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证思维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精准扶贫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的研究,以期能够真正的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精准扶贫”的政治学依据
阐述党和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经济学意义党和政府提出“精准扶贫”的政治学依据▲材料一:2015年10月26—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政策”的原则,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完成一批,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目前,在精准扶贫思想的内容中,精准化理念是核心要义,分批分类理念是基础工具,精神脱贫理念是战略重点。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提出“精准扶贫”的政治学依据(12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经济知识,阐述党和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经济学意义(14分)【答案】(1)精准扶贫的提出,体现了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政府职责的所在。
(3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3分);也有利于政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分)(2)①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4分)②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4分)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3分)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3分)【解析】(1)从党和政府的角度来考查精准扶贫的政治学依据,从党的执政理念,宗旨,执政方式,从政府角度可从职责,职能,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去分析。
新时代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哲学蕴含
新时代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哲学蕴含一、人的理性和尊严:精准扶贫理论强调人的理性和尊严,即贫困人口也是具有理性和尊严的人,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人格上的尊重。
扶贫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贫困人口的意愿和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推动贫困人口由被动接受帮助转变为能够自主脱贫。
二、社会公平和正义:新时代精准扶贫的目标是推动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发展、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这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要求。
扶贫工作要注重资源的公平分配,扶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精准扶贫也要注重公正原则,确保扶贫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避免滥用职权等不正之风。
三、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理论要求通过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当前的生活困境,实现持久脱贫。
这要求扶贫工作既要满足贫困人口的迫切需求,又要注重培养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提供可持续的扶贫模式。
扶贫工作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全民参与和共同发展:精准扶贫的理念强调全民参与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扶贫工作不是政府单打独斗的事情,而需要广大社会成员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社会力量应当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共同为贫困人口提供帮助和支持。
精准扶贫要加强不同地区、部门、层级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五、打造和谐社会:精准扶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精准扶贫,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扶贫工作要注重促进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扶贫工作也需要注重和谐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新时代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的哲学蕴含体现了人的理性和尊严、社会公平和正义、可持续发展、全民参与和共同发展以及打造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
这不仅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要求。
哲学原理分析扶贫政策
哲学原理分析的十三五扶贫政策(摘要):扶贫政策是我国的新型扶贫理念与扶贫方式,旨在彻底解决我国仍处于贫困中的7000多万人口的脱贫问题。
从哲学原理角度分析探寻精准扶贫的理论预设、理论逻辑并进行相关梳理,可以明确精准扶贫必须最终落实到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上,从而使精准扶贫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得到进一步彰显,更好地推动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帮助和促进我国现行贫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脱贫,进而使我国广大民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贫困扶贫的政策及措施哲学原理精准扶贫意义正文: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几千年来,贫困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
为了解决这问题,我国实施了很多扶贫政策,我们从习近平十三五规划的扶贫政策用哲学原理来分析,已达到更好地推动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
“十三五”时期,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提高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艰巨任务。
要坚决打赢“十三五”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牢牢把握扶贫开发的着力点,做到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大力推进、务求实效。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
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如扶贫政策中要把“三个精准”的基础性工作落实好。
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搞好扶贫开发的新理念、新任务、新方法,是贯穿于整个扶贫攻坚全过程的基本要求,必须逐村逐户加以落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矛盾具有特殊性。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维度
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维度作者:于贵平来源:《党政论坛》 2018年第6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其精准扶贫思想就属其中之一。
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思考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我们会感悟出其蕴含着的深厚的哲学底蕴。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把哲学的任务界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把握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促进社会进步,其实践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目标。
只有通过哲学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才能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积极的决定性的意义。
一、规律论: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对精准扶贫在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做出明确详尽部署,由此,使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得以延伸展开。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精准扶贫思想是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其产生、发展一方面寓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实践之中,另一方面也是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现实特征等实际状况的契合,即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现实需求而产生的。
提升治理能力推进精准扶贫
提升治理能力推进精准扶贫作者:葛云飞来源:《党政论坛》 2017年第12期葛云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这是我国不断探索、完善社会事务治理的重大战略。
而农村基层治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则是整个治理体系的基础。
在我国扶贫工作的新阶段,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和实践,也是基于对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新的挑战以及发展检验,精准扶贫的实践模式中出现的困境正是我国地方治理能力的薄弱和缺陷的折射。
本文基于对精准扶贫困境的分析,探索我国地方治理能力的薄弱之处,以期通过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突破精准扶贫的实践瓶颈。
一、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分析基于对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这种“私人订制”式的扶贫方式,要求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大大增加了扶贫工作的难度。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必然需要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作为依托,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则与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效成正比关系,即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强的地方,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效大,反之则效果平平。
从对目前有关文献的梳理来看,精准扶贫在实践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偏差,使得精准扶贫的成效差强人意,产业扶贫遭遇“多元主体的互动参与异化为政府主导下的被动参与,包括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在内的多元主体难以与地方政府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主体间地位不平等及互动不足”等主要瓶颈;驻村帮扶面临“大多数工作队还是游离于乡村社会之外”等问题;财政扶贫资源下乡的过程中存在着精英俘获现象,国家的扶贫资源相当大比例被富裕农户所享有,而真正贫困的农户被剥夺了资源分享的资格。
以下将从基层政府的治理思想、治理能力、治理机制三个方面对造成精准扶贫实践中各环节的困境进行分析。
1.基层政府治理思想落后基层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前提是基层干部的治理思想意识现代化,只有基于对治理现代化的正确认知,才能将“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践行到实际工作中。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已经成为了中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策略和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成就,千百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并非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策略,更是一种哲学思考的体现。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对“精准扶贫”进行思考和探讨。
我们可以从“精准”和“扶贫”两个关键词入手,探讨“精准扶贫”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精准,意味着准确、精确,强调精细化、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和技术对贫困问题的解决。
而扶贫,就是帮助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全面小康。
将这两个关键词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精准扶贫”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在“精准扶贫”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了智能化技术手段,开展了大规模的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可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精准扶贫”进行哲学思考。
精准扶贫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手段,更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
在“精准扶贫”的理念下,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为贫困人口提供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人文关怀的精神,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也是“精准扶贫”理念的重要哲学基础。
我们可以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对“精准扶贫”进行哲学思考。
在“精准扶贫”的理念下,政府和社会各界不仅仅是在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更是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社会责任的思想,强调了个体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依存关系,也是“精准扶贫”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
“精准扶贫”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策略,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从精益求精的态度、人文关怀的精神、社会责任的观念,以及和谐社会的理念来看,“精准扶贫”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思考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扶贫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新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扶贫思想已经不再适用,我们需要更加精准的扶贫策略来应对当前的扶贫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进行哲学思考来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并且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成效。
首先,“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的施策。
扶贫需要有具体的措施和计划,而不是简单地投钱或分配资源。
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家庭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为贫困群众提供实际的救助和支持,这才是真正的精准扶贫。
这种方式能够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能够避免资源浪费。
其次,“精准扶贫”也意味着科技的支持。
新时代的背景下,科技的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扶贫工作。
新技术的引入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以帮助政府更加准确地定位贫困人群,并且更加精确地发放福利。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帮助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样就能够使得扶贫工作更加具有成效。
最后,“精准扶贫”还意味着大众的参与。
这种思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人们真正了解贫困人群的生活及其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支持。
这种理念需要通过社区及各种群体的共建完成。
这样不仅能够为扶贫工作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而且能够建立社会责任感,使得扶贫工作更加有效。
在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的思想已经变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
在实践中,只有通过科技的支持,制定精准的扶贫方案,并且鼓励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贫困人群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发展。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种思想,不断优化扶贫策略,为贫困人群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一思想的提出,旨在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精准扶贫”思想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精准扶贫"思想强调了扶贫行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时代快速变迁的背景下,贫困问题不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综合体。
"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科学地分析贫困现象的成因和特点,制定合理、可行的扶贫措施。
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系统性思维,深入分析贫困问题的结构、机制和阻力,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准的扶贫干预。
哲学思考告诉我们,这种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扶贫思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是对贫困问题的深度思考和全面解决的战略。
"精准扶贫"思想强调了扶贫行动的综合性和协同性。
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多维度的社会问题,解决贫困不能单凭某一领域或部门的努力,需要各个领域的力量共同合作、协同推进。
"精准扶贫"思想呼吁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积极参与扶贫事业,形成合力,形成扶贫的合力。
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思想强调了整体性和协同性,这是一种重新审视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法。
"精准扶贫"思想强调了扶贫行动的问题导向和实践性。
贫困问题是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需要将解决方案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实践。
"精准扶贫"思想鼓励通过深入调研、广泛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积累现实经验,不断探索贫困问题的解决之道。
哲学思考告诉我们,"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在于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性和有效性的最好标准。
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探索,才能找到真正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精准扶贫"思想强调了扶贫行动的人本性和可持续性。
在"精准扶贫"思想中,人民是最重要的因素,贫困人口是扶贫的主体和对象,他们的需求和权益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论精准扶贫之六大哲学视角
47区域治理OVERVIEW作者简介:陈华新,生于1987年,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论精准扶贫之六大哲学视角佛山开放大学 陈华新,林昕摘要: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国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突出成就。
本文将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矛盾观点、实践观点、群众观点、内外因素、量变质变规律六个哲学视角对精准扶贫进行解析。
关键词:精准扶贫;哲学;矛盾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2-0047-0001贫困是全球性问题,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扶贫举措,党中央把脱贫工作作为重任来抓,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重大战略部署。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分析精准扶贫蕴含的原理。
一、精准扶贫概念简析精准扶贫是针对过去的粗放式扶贫而言,解决的是谁贫困、为什么贫困、应该采取什么帮扶措施、帮扶效果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地区贫困程度、不同贫困人员状况,运用科学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帮扶和管理;精准扶贫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和国家安全稳定;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精准扶贫六个精准是最重要部分,主要体现在: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每一部分都可以从哲学视角进行简析。
二、精准扶贫之六个哲学视角(一)视角1:世界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精准扶贫哲学视角:坚持从三个方面做到“实事求是”。
一是扶贫对象方面,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查摸排,精准锁定扶贫对象,建立贫困人口数据库;二是扶贫目标方面,从实际能力出发,量力而行,并做好监督工作;三是从扶贫产业方面,从实际出发,开展特色扶贫产业。
(二)视角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展现的矛盾及矛盾的每一方面也不相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不相同。
精准扶贫的思想汇报
精准扶贫的思想汇报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坚持以精准扶贫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加大扶贫力度,不断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将从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成效评估等方面进行汇报。
二、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精准扶贫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我国扶贫实际提出的一种扶贫方式。
其核心思想是根据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实施精准帮扶,打破贫困人口的发展障碍,最终实现脱贫目标。
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贫困理论、社会学的社会福利理论以及我国党的扶贫政策。
三、精准扶贫的实施策略为了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实施策略。
首先,建立了精准识别机制,通过贫困线、贫困户标准等指标,对贫困人口进行准确识别。
其次,制定了精准扶贫政策,根据不同的贫困原因和区域特点,制定了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如发展产业、提供教育培训、改善基础设施等。
同时,加强了扶贫资金的监管和使用,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
最后,建立了精准扶贫的督导和考核机制,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考核,推动扶贫工作的落实。
四、精准扶贫的成效评估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评估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政策,提高扶贫工作的效果。
成效评估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个方面。
经济指标主要包括贫困人口的收入增长、产业发展情况等;社会指标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生态指标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并为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五、结语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成效评估的汇报,我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时代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哲学蕴含
新时代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哲学蕴含新时代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是贫困人口与脱贫攻坚的关系逐渐从政府的救助模式转变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的模式。
这一论述的哲学蕴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新时代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基于对贫困人口的尊重,强调贫困人口是社会的主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意愿、理想、能力和创造力。
这一论述的哲学蕴含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力量和资源,只有充分发展和利用这些力量和资源,才能真正摆脱贫困。
在精准扶贫中,要尊重贫困人口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
二、立足全面发展的理念新时代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将脱贫视为贫困人口全面发展的一部分,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这一论述的哲学蕴含是,贫困人口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还要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有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只有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改变贫困现状。
三、推动社会公正和人的平等新时代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动社会的公正和人的平等,破除贫困人口面临的各种不公平现象。
这一论述的哲学蕴含是,贫困人口是社会公正的受益者,只有社会公正才能确保贫困人口享有基本权益。
要坚持人的平等原则,不论贫富、地域、性别、民族等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
四、强化制度保障和能力提升新时代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强调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和提升贫困人口能力,抓住发展机遇和资源禀赋,实现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和长久脱贫。
这一论述的哲学蕴含是,制度是促进发展和改变贫困状况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才能确保扶贫工作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要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技能和创业意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新时代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的哲学蕴含主要包括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立足全面发展的理念、推动社会公正和人的平等以及强化制度保障和能力提升等方面。
这些蕴含体现了对贫困人口的关爱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实现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公正和提升人的能力的思想理念。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思考【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成为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
本文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定位、倡导多元共生、重视长期效果、强调全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哲学思考。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提升扶贫效果,并推动社会进步。
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只有注重精准定位,才能有效帮助贫困群众摆脱困境;只有倡导多元共生,才能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重视长期效果,才能真正改变贫困状态;只有强调全社会参与,才能形成扶贫合力。
这些思想将在新时代背景下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更加深远的意义,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新时代、哲学思考、问题导向、精准定位、多元共生、长期效果、全社会参与、扶贫效果、社会进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但是贫困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以前的扶贫工作往往只停留在物质上的帮助,效果并不明显。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意识到单纯的施舍并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因此“精准扶贫”思想应运而生。
这一思想强调的是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帮助计划,一针见血地解决问题。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精准扶贫”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在政府的引领下,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到扶贫事业中,力求为贫困地区带来真正的改善和发展。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精准扶贫”的意义和价值,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这一政策,使更多的贫困地区受益,推动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意味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该以解决贫困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深入贫困地区,了解贫困现状和原因,掌握贫困群众的具体需求和困难,确定扶贫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领域。
要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扶贫计划和措施,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确保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扶贫要扶“制、志、智、治”
扶贫要扶“制、志、智、治”作者:商建设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第3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重要节点,在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脱贫攻坚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
总的来看,扶贫攻坚还应从四个方面不断延展举措、破冰起航。
扶贫先扶“制”。
制度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制度建设的基准点在于因地制宜,绝非“拿来主义”。
要通过分析总结贫困现状,分析致贫原因,探求脱贫路径,在做到“手把手能脱贫,放了手能致富”的基础上制定各项扶贫政策,让脱贫“有法可依”,让致富“有章可循”。
就是要重点建立“一事一议”制度,特别是对于扶贫范围无法涵盖的贫困人口,或突发因素致贫的特殊个案,经有关机构认定后,应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帮助脱贫。
扶贫再扶“志”。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致贫致困的因素林林总总。
许多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未“摘帽”,导致很多贫困户养成了“等、靠、要”的惰性,错误地认为,扶贫就是把国家的钱“撒胡椒面”,利益均沾,放弃了通过劳动改变命运的主观意愿。
因此也就出现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教育贫困户懂得感恩”之类的新闻报道。
如今看来,这种人穷志短造成的贫困已成为制约脱贫的重要内因。
因此,促脱贫攻坚,重点要扶“志”,要切实发挥政策扶持和社会帮扶力量,给那些不服输、不认命的人机会,对那些习惯坐等靠的人宣传引导和奖励惩罚,激发贫困户产生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破除“等、靠、要”思想。
扶贫更扶“智”。
当前思想观念不开放、资源使用和分配不均衡是导致脱贫攻坚的难点问题。
对于很多贫困者来说,有脱贫意愿但是苦于没有“领路人”,使得这种脱贫的梦想难以实现。
当前,很多地区以村和社区为单位,由“项目支书”和“项目党员”带领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组成合作社从事编织、刺绣等工作,让他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提升人生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阶级斗争理论和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哲学思想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精准脱贫战略是关于如何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思想。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分析精准脱贫战略的思想内涵,并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来指导和推动精准脱贫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必然产物。
资本主义制度使得生产资料私有化,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从而造成了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平等。
在这种社会结构下,贫困是一种结构性问题,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更是制度性和社会性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要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必须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和革命,实现社会的公有化和资源的公平分配。
这为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根本的哲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要解决贫困问题,必须把贫困问题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贫困不仅仅是缺乏物质财富,更是一种社会地位和文化认同的剥夺。
精准脱贫战略必须着眼于贫困人口的整体性需求,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要关注他们的教育、医疗、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需求。
只有通过全面、综合的帮助和支持,才能真正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要解决贫困问题,必须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来进行干预和支持。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机制不能够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因为市场机制本身就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政府应当承担起保障贫困人口权益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精准脱贫工作中,政府必须扮演好引领和推动的角色,制定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确保精准脱贫工作的有效实施。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解决贫困问题需要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来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才能够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精准脱贫战略必须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目标相结合,以社会主义理念为指导,通过积极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思考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扶贫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对精准扶贫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地也纷纷加大扶贫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而在这一过程中,“精准扶贫”思想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中国扶贫事业的新宠。
然而,“精准扶贫”思想不仅仅是一种行动计划,更是一种哲学思考。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对“精准扶贫”思想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以更好地推进扶贫事业的发展。
首先,我们要重新审视“贫困”的本质和特征。
可以说,“贫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然而,贫困并不是单纯的物质缺乏,更多的是一种人的无奈和自卑。
因此,对“贫困”的认识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更要深入探究贫困产生的根源和内在原因。
只有深入了解“贫困”的本质和特征,才能为精准扶贫提供准确的方向和思想支撑。
其次,我们还需重视“精准”的思想能量。
“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精准”,即针对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精确定位和精准施策。
这种思想具有很强的哲学思想能量,它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的帮助,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同时具备较强的思想先进性和执行力。
第三,我们也需要深入思考“扶贫”的意义和价值。
实施“精准扶贫”是为了让每个贫困人口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和改善。
“扶贫”不仅仅是解决贫困问题,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发展一项事业,不仅要考虑其实践效果,也要关注其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于扶贫这一政策,其价值在于弱化社会阶层差异,推进社会平等,为全体人民创造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
在新时代背景下,全社会都在为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而努力。
然而,“精准扶贫”并不是简单的政策口号,而是一种哲学思考。
唯有加强“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研究,不断完善扶贫模式和措施,才能为贫困人口打造一个真正符合其需求和期望的服务体系,促进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理论学习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理论学习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旨在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理论学习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深入理论学习,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不断学习贯彻党的扶贫政策,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理论学习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理论学习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只有深入学习党的扶贫政策和相关理
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
我们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其次,理论学习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动力。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
的理论知识和扶贫经验,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最后,理论学习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
只有深入理论学习,才能更好地指导
我们的工作实践,确保我们的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要不断学习党的扶贫政策和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综上所述,理论学习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动力和保障。
我们要不断深入学
习党的扶贫政策和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2-9 9:35:35 点击:2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的新型扶贫理念与扶贫方式,旨在彻底解决我国仍处于贫困中的7 000 多万人口的脱贫问题。
然而,没有理论支撑的扶贫工作只会成为最一般的救济,而且缺乏相应理论指导的扶贫政策也存在政策扭曲的风险。
以政治哲学的视角探寻精准扶贫的理论预设、理论逻辑并进行相关梳理,可以明确精准扶贫必须最终落实到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上,从而使精准扶贫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得到进一步彰显,更好地推动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帮助和促进我国现行贫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脱贫,进而使我国广大民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可行能力;精准扶贫;脱贫问题;扶贫事业;贫困人口;理论预设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扶贫工作已然进入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程之中。
经过改革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虽然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但是,我国仍有7 000多万人没有脱贫[1]。
因此,切实解决仍然存在的贫困问题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精准扶贫是当下我国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而提出的扶贫战略,将成为今后若干年扶贫工作的政策依据。
所谓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2]。
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 年11 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方案,再到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做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对扶贫工作的重视以及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决心。
与传统扶贫相比,精准扶贫更加强调通过精确、准确的扶贫方式,使扶贫政策和措施瞄准真正的贫困者,在精准识别贫困者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贫困者做出分析和判断,以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致贫原因不同的贫困者给予帮助。
这样不但能够改善以往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而且能够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
精准扶贫作为扶贫理念的确对创新我国扶贫方式有着重要意义,其作为一种扶贫政策更能使我国扶贫工作的发展更进一步。
但是,不管是作为思想理念还是现实方法,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也就是政治哲学基础,从而使其既具有理论指导的意义,又兼有现实可行性。
因此,有必要对精准扶贫内涵和政治哲学基础做一个简要的梳理,使精准扶贫在被广大政策执行者的理性理解基础上得以灵活运用。
一、精准扶贫的理论预设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识别和精准扶持,这就意味着精准扶贫首先要对贫困的定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就是说,精准扶贫的对象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贫困者,而非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收入低下者。
从精准扶贫的扶贫理念来看,精准扶贫是根据致贫原因的不同将贫困者划分为因病致贫、因教育致贫或因地域发展不平衡致贫等类型,从而展开“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移民搬迁、生态补偿、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扶持”[3]等扶贫方式来消除贫困。
由此可知,精准扶贫的基本理论预设是以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为目的的。
所谓可行能力,是一种预存能力,即能够自由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人们一旦拥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和落后的根源,实行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讲,贫困说到底是可行能力的贫困,提升可行能力就是消除落后和贫困。
“与基于效用或资源的思考不同,可行能力方法通过对一个人做他有理由珍视的事情的可行能力来评价其优势”[4]。
如果以提升可行能力作为扶贫的理论预设,那么,政策和制度的优劣评价就是以能否提升人们的可行能力来进行的,而不是通常人们所钟情的财富和效率。
以提升可行能力作为扶贫脱贫的评价标准,也是20 世纪晚期以来世界扶贫理论的重要进展,许多理论家对此都有过精辟的阐述和论证,罗尔斯和阿马蒂亚·森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罗尔斯认为,个人的处境不能简单地以收入来衡量,应该按照个人享有的、追求每个人各自目标的机会来看待个人的处境,他认为衡量一个人的处境应该以他享有的“基本物品”作为判断标准,基本物品是帮助一个人实现其目标的通用性手段,包括“权利、自由权和机会、收入和财富,以及自尊的社会基础”[5]6。
在罗尔斯看来,个人拥有基本物品的多少决定他的处境如何,也就是说应以一个全面的指标作为衡量个人境况的标准,而非简单地以收入或者个人财富作为唯一判断标准。
从罗尔斯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认为贫困不是单纯地受经济条件的影响,社会条件、政治制度、个人能力等因素都会造成个人生活前景的不同,这也是社会中会出现贫困的原因所在。
同时,阿玛蒂亚·森也与罗尔斯持有相同的观点,他也认为贫困不仅仅是由于经济收入低下所致,在他看来,“有很好的理由把贫困看作是对基本的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
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可以表现为过早死亡、严重的营养不良(特别是儿童营养不足)、长期流行疾病、大量的文盲以及其他一些失败”[6]15。
由此可见,阿玛蒂亚·森所认为的人类贫困现象不仅仅是经济贫困,其主要应表现为他所指的可行能力的贫困,“即一个人所拥有的、享受自己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能力[6]85。
不管是罗尔斯提出的“基本物品”还是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的观点,都能够使我们认识到贫困的表现是存在多种形式的,单纯的将贫困归结为收入低下是一种不合理的认识,在进行扶贫工作时更会造成本末倒置。
因此,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就是要认清贫困者致贫的根本原因所在,进而对贫困者有针对性地帮扶。
这样的扶贫才是有效的扶贫,才会帮助贫困者彻底走出贫困的近况,而不会出现以往扶贫工作中遇到的贫困者接受扶助后又“返贫”的现象。
因为精准扶贫所倡导的扶贫方式中蕴含的理念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简单地说,就是不能简单地给予贫困者物质或金钱,应该针对贫困者所欠缺的“可行能力”对其进行帮扶,使贫困者能够自己走出贫困的牢笼。
按照精准扶贫的预设理论所展开的扶贫,重点就是不能够将关注点仅仅局限于收入低下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阿玛蒂亚·森在其理论中同时强调“贫困就是收入低下的观点并不是一个愚蠢的观点,因为收入———在恰当的定义下———对于什么是我们能做的事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收入不足常常是导致被我们惯常与贫困联系在一起的那些剥夺———包括饥饿与饥荒———的一个主要原因。
研究贫困问题时,有极好的理由用可以得到的任何关于收入分配———特别是低水平实际收入———的信息作为起点”[6]60。
可见,在阿玛蒂亚·森看来,收入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是否会陷入贫困,而且收入也决定着个人在社会中享有的机会与权利等其他因素。
例如,收入越高,就越能更好地利用社会上的资源,如教育、医疗等。
所以,我们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时,应该注意到收入不足仍然是导致贫困的最直接原因,也是当下我国贫困所呈现出的最主要表现。
但是,如果将收入低下既作为判断贫困的起点,又将其视为导致贫困者致贫的唯一原因,其结果往往是造成扶贫以简单的物质或者金钱补助的方式进行,不但达不到帮助贫困者彻底脱贫,而且造成部分受助者在一段时间后又“返贫”的现象发生。
精准扶贫正是在认清这个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按照精准扶贫所展开的扶贫方式,收入低下只是作为判断贫困的起点,即识别贫困的基础,而非判断贫困的终点。
由此,不难看出,精准扶贫是在这些预设理论的影响下转变了定义贫困的角度,将以往定义贫困的标准只作为扶贫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对贫困者致贫的原因加以深入分析。
而且,这些预设理论使我们认识到贫困在当下社会的表现有多种形式,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复杂多样,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贫困定义为经济或收入贫困,扶贫方式更不能简单地以物质和金钱的扶持作为主要手段,最重要的是针对不同贫困者的致贫原因展开精准扶持。
不仅如此,在这些预设理论的基础上,精准扶贫形成了自己的扶贫理念和扶贫模式。
首先,精准扶贫强调精准识别,即在判断“扶持谁”的时候不再简单地以收入低下这个笼统的概念作为标准,而是对每一个贫困者进行深入的分析,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
其次,精准扶贫强调精准扶持,即“怎么扶”的问题。
为此,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中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需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
“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3]。
最后,精准扶贫还强调落实“谁来扶”,即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3]。
总之,精准扶贫的预设理论一方面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贫困;另一方面,使我们更新了我国的扶贫理念和扶贫方式,对解决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精准扶贫的理论逻辑精准扶贫作为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在我国展开,对于我国的扶贫事业来说,的确是一种较大的进步。
因为根据精准扶贫的理论预设所展开的扶贫,能够为当下贫困者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也包括在民主和法律制度下得到的受教育机会和参与公民社会的能力”[7]4。
这也说明精准扶贫已经不仅仅将扶贫视作社会基于对贫困者的同情所采取的一种简单的帮扶行动,而是将扶贫当作一种矫正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手段。
按照精准扶贫的理论预设所涉及的贫困不仅仅是贫困者收入的贫困,还包括机会以及权利的贫困。
在一个社会共同体内,个人权利以及机会的贫困就意味着他能够分配到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这也是导致社会出现不平等的重要原因。
正如阿马蒂亚·森所言,“由于极端贫困而造成的经济不自由,会使一个人在其他形式的自由受到侵犯时成为一个弱小的牺牲品。
经济不自由可以助长社会不自由,正如社会或政治不自由也会助长经济不自由一样”[6]6,其所指的极端贫困就是他所说过的权利的贫困。
而扶贫的展开就是对这种由贫困所引发的不平等所做的补救,也就是说,精准扶贫的理论逻辑就将贫困问题视为社会中分配的不平等,而正义的平等或者如威尔弗莱德·亨氏所言的“被证明的不平等”必须是对社会弱者进行补偿,这也是精准扶贫的目的所在,即矫正社会不平等。
就像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的第二条正义原则所阐释的,“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例如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只有在其结果能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时,它们才是正义的”[5]12。
可以看出的是,罗尔斯认为正义或平等的社会应该是当出现分配不平等问题时,至少应该给社会中最少的受益者带来补偿,而其所指的社会最少受益者就是当今社会中的贫困者,也即那些缺乏“可行能力”或是缺少“基本物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