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合集下载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国美术鉴赏》第四章第二节《宋代绘画艺术》,详细内容为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培养其美术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投影仪、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宋代绘画艺术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清明上河图》吗?它是一幅什么样的画作?”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内容:(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

(2)通过PPT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放大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画作中的细节。

(3)讲解《清明上河图》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发画纸、彩笔,让学生尝试临摹《清明上河图》局部。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临摹心得。

4. 例题讲解:(1)展示《清明上河图》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分析其艺术特点。

(2)讲解如何从多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2. 内容:(1)历史背景(2)艺术特点(3)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形象,并从多角度进行欣赏。

2. 答案:(1)人物形象分析:如市井小民、官员、僧侣等。

(2)多角度欣赏:如构图、线条、色彩、透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

《清明上河图》教案:传统文化的艺术呈现

《清明上河图》教案:传统文化的艺术呈现

《清明上河图》教案:传统文化的艺术呈现。

一、教案目标:1.通过观看清明上河图,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魅力;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情感;3.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实践能力。

二、教案内容: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巨匠张择端所作,绘制于公元1085年,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为复杂、最具艺术价值的一幅古代社会风物画卷。

画卷长5.28米,高0.24米,共12个卷轴,用丹青、水墨、珐琅画等多种画法,生动展现了1101年开封府城(现河南省开封市)的百姓生活、社会习俗和城市景观。

它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丰富的细节表现和恢宏的气势,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东方墨宝”。

2.解读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和内容。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一个繁华兴盛的大城市。

画面上人物密集,建筑古朴,街巷纵横,车水马龙,奇妙有趣,人物、车物、建筑、地貌、绿树浓荫、古桥流水、烟云绰绰,山水画派、人物画家、济公拜佛等绘画技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呈现出了城市中的喧嚣与安宁、浮华与真实、纷扰与秩序,使人们在欣赏之余,可以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魅力。

3.教学方法:通过ppt幻灯片、讲解、视频展示、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与内涵。

4.教学重点:设计多维度任务,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现场走读、制图表达、书法练习、文献互换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5.评价方法:采用多元化、量化、实时化的评价方法,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表现、考试成绩等多方面的表现数据,及时进行公示和反馈,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教案流程:第一课:导入教师放映清明上河图的视频,并介绍画卷的作者、制作年代和历史价值,把学生带入这幅图所呈现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貌。

第二课:学习重点1.让学生细品清明上河图,了解画卷的构图、绘画技法、色彩运用和题材表现等。

《清明上河图》绘画教案:启发学生创意,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清明上河图》绘画教案:启发学生创意,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清明上河图》绘画教案:启发学生创意,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背景知识介绍在教学中,首先要为学生介绍背景知识。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作者的生平和作品;2.画作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3.画作所描绘的城市开封,包括建筑、衣饰、食品、人物等。

学生应该对这些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画作的含义,从而启发创意。

二、观察和分析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这幅画作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

学生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画面构图:画面的整体构图是怎么样的?哪些元素被放在画面的中央,哪些元素被放在画面的边缘?2.色彩运用:画作的色彩运用有哪些特点?作者如何使用颜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3.人物形象:画作中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哪些人物形象是重要的角色?4.建筑和环境:画作中的建筑和环境有哪些特点?哪些建筑是重要的,哪些环境元素或细节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视角,例如从人物的角度、从建筑的角度、从细节的角度等等。

三、创意构思了解了画作的特点后,学生可以开始进行创意构思。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创意构思:1.如果你现在身处在这幅画作的场景中,你会如何表现自己?2.你会给这幅画作添加新的场景或人物吗?如果会,你会如何添加?3.你会将这幅画作中的某些元素或角色改变吗?如果会,你会如何改变?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启发创意,并能够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

四、实践和表现在完成创意构思后,学生可以开始进行实践和表现。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媒介,如绘画、写作、表演等等,来表现自己的构思和创意。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将自己所想象的场景或角色绘制在画布上,以表达自己的创意。

学生可以选择以黑白为主、强调光影、注重线条等等不同的风格,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除了绘画,学生还可以进行写作、表演等不同的表现方式。

例如,学生可以将自己构思的场景写成小说,以文字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或者学生可以通过舞蹈、话剧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清明上河图》 优秀教案

《清明上河图》 优秀教案

《清明上河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以及绘画特点。

2.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点,提高欣赏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上河图》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及创作背景。

2.课程讲解(1)展示《清明上河图》全图,让学生整体感受画面。

(2)分析《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点:①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②构图严谨,画面饱满;③细节丰富,人物生动;④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3)讲解《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如市井生活、宫廷建筑、交通工具等。

3.观察分析(1)组织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如人物服饰、建筑风格等。

(2)引导学生分析《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等。

4.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模仿创作。

(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创意,完成作品。

5.作品展示与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四、教学反思1.在讲解《清明上河图》的细节时,可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积极参与;2.在实践活动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更多绘画技巧,提高作品质量;五、课后作业2.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模仿创作,并附上创作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清明上河图》,激发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点,提高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设计对话和活动:1.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细节部分,如人物、建筑、市井生活等。

清明上河图 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 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认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 学习运用不同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准备:1. 《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纸张、铅笔、彩色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3. 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建筑、自然景观等元素。

2. 提问:你们对《清明上河图》有什么了解?你们对作品中的哪些元素感兴趣?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作者,讲解作品的题材、构图和绘画技法。

2.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建筑结构、动态表现等细节,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示范与指导(15分钟):1. 示范绘画技法:例如线条勾勒、色彩运用、透视法等,让学生观察示范作品,并解释绘画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2. 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元素进行绘画实践,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风格。

创作实践(2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开始绘画实践,教师在旁边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加入自己的创意和个性,让绘画作品更具有独特性。

总结展示(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指出优点和改进的地方。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了解和学习其他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比如《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并进行比较分析。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美术馆或画廊,欣赏现代艺术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评估方式:1. 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估:根据作品的创意、表现手法、技巧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展示和个人陈述等方式进行评估。

绘画解读《清明上河图》教案

绘画解读《清明上河图》教案

绘画解读《清明上河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

2. 学生能够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技巧,对《清明上河图》进行解读和评价。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解读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增强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了解和认同,培养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学重点内容重点1.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

2. 《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和艺术特色。

3. 绘画知识和技巧在解读和评价《清明上河图》中的应用。

技能重点1.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技巧,对《清明上河图》进行解读和评价。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展示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难点内容难点1.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意图的深入理解。

2. 绘画知识和技巧在解读和评价《清明上河图》中的综合运用。

技能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绘画知识和技巧,对《清明上河图》进行解读和评价。

2. 学生能够有效地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展示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为学生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自主学习1.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观察《清明上河图》的细节,自主学习构图技巧和艺术特色。

2. 学生通过思考和记录,初步分析《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

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成果,共同探讨《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意图。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或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准备汇报。

展示与评价1.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研究和分析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清明上河图》教案:着眼细节,学习描绘技巧

《清明上河图》教案:着眼细节,学习描绘技巧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传世名画,它所描绘的是北宋首都汴京繁盛景象,包含了大量的人物、建筑和风景。

本教案将主要着眼于细节描绘和学习描绘技巧,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欣赏和理解作品。

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2.学习画家表现技巧和细节描绘方法;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导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历史价值。

2.教学重点:着眼于《清明上河图》的细节描绘。

(1)画面构图:教学重点介绍画面的构图和透视法。

(2)场景描绘:通过分析画面中的建筑、河道和船只等元素,学习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3)人物塑造:重点介绍画家通过人物服饰、表情和姿态等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跟随教师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4.教学手段:通过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和《清明上河图》的细节描绘图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构图、表现技巧和细节描绘方法。

2.教学重点(1)画面构图教师通过示范和解说,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方法和透视法。

比如如何绘制远处的建筑和船只、人物等。

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学习课堂中涉及的基础知识,从而可以更自主地掌握画图技巧。

(2)场景描绘教师通过示例和引导,让学生学习绘制建筑、船只和河道等元素的技巧。

比如如何通过色彩过渡和光影变化来表现建筑物的形态、如何绘制船上零散的摆设等。

(3)人物塑造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的服饰、表情和姿态等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学生参照示例,掌握细节描绘的方法和技巧。

3.学方法教师现场示范,学生跟随教师的手法进行实践,并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和指导。

通过跟随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绘画技巧,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欣赏。

4.教学手段利用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以及《清明上河图》的细节描绘图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清明上河图》教案

《清明上河图》教案

《清明上河图》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清明上河图》教案《清明上河图》教案(通用15篇)《清明上河图》教案篇1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以中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为例,让学生了解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作者张择端的艺术手法。

教材章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世俗生活中的艺术》部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

2. 分析画面内容,认识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和分析名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

难点:分析画面内容,认识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作《清明上河图》高清图片、画册。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猜猜看”游戏引入,展示几幅古代画作,让学生猜测哪幅是《清明上河图》。

2. 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作者张择端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幅画作。

3. 分析画作艺术特点:长卷式构图,采用散点透视法,细腻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的繁华景象。

4. 解读画面内容:画面分为三段,分别是农村景象、汴河码头、城市街道。

引导学生关注农村与城市的区别,以及画面中的人物、建筑、船只等元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画作中的有趣细节,如人物表情、动作、服饰等,分享讨论成果。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剪下画作中的一个场景,组合成一幅新的画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清明上河图》1. 作者:张择端2. 创作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3. 艺术特点:长卷式构图,散点透视法,细腻描绘4. 画面内容:农村景象、汴河码头、城市街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描述《清明上河图》中的一段场景,并谈谈你对这幅画的认识。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使学生了解了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美术史》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清明上河图》的赏析与解读。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一幅长卷,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被誉为“千年的都市纪实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创作意图及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古代都市生活的繁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深入挖掘古代都市生活的细节,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清明上河图》高清图片。

学具:笔记本、画纸、画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高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请大家畅所欲言。

”2. 讲解: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创作意图及艺术特点,分析画中的构图、人物、建筑、景物等元素。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从画中选取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都市生活。

4. 例题讲解:选取画中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如市井、码头、街道等,详细讲解其构图、用笔、色彩等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画中的其他场景,并尝试用画笔描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详细描绘。

答案示例:(1)场景选择:市井(2)构图分析:采用平视构图,人物、建筑、景物层次分明,具有强烈的空间感。

(3)用笔分析:运用线描技法,线条流畅,描绘出人物的动态和表情。

(4)色彩分析:以墨色为主,适当运用淡彩,突显市井的繁华。

2. 课后拓展: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清明上河图》的流传历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感受到了古代都市的繁华,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

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

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

美术教案《清明上河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历史长河》中的第2课《走进名画》,详细内容为欣赏和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这幅名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欣赏和分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新课内容(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

(2)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

(3)欣赏《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画面,引导学生观察画中人物、建筑、景物等细节。

3. 例题讲解以《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为例,分析其线条、色彩、构图等特点。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局部画面进行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2. 内容:(1)历史背景(2)艺术特点(3)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清明上河图》为题材,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绘画、剪纸、泥塑等形式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清明上河图》的书籍和资料。

(2)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欣赏其他名画作品。

(3)开展以“走进名画”为主题的美术实践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清明上河图》教案

《清明上河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清明上河图》教案适用年级:高中学科领域: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

2. 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

二、教学准备教材或教具:《清明上河图》画卷、相关PPT、视频资料等。

教学场地:教室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Step 2:欣赏画卷(10分钟)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画卷,学生欣赏并自由发表对作品的初步感受。

Step 3:作品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Step 4:文化解读(10分钟)教师讲解《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四、作业布置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解释《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出的宋代都市生活和文化特色。

2. 学生尝试创作以《清明上河图》为灵感来源的绘画或手工艺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学习宋代艺术风格。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和欣赏水平。

2. 综合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创作活动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023年《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2023年《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2023年《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1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与演说,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和历史价值。

3、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了解课文的表达手法。

体会《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图像文字资料,了解画家张择端的状况。

2、完整《清明上河图》配乐滚动画面。

一课时1、谈话导入、紧扣课题⑴ 导入:你最喜爱的一幅画是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发言,老师确定发言。

⑵ 随即导入:今日,我们要来观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这幅画是我国绚丽艺术珍宝中一颗绚烂的明珠。

板书:《清明上河图》。

⑶ 老师引疑:你看到课题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借助学生比较感爱好的事物——画,通过老师的导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再通过老师的引疑,学生对课文有了想法,就会有探究的欲望。

)2、初读课文,直观感受⑴ 学生在小组里自由读文,相互检查朗读,解除读音上的障碍,老师从中巡察分别指导读。

⑵ 学生说说对画家张择端的相识⑶ 电脑播放《清明上河图》的完整画面,让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同时培育学生处理信息的实力。

通过多媒体画面创设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3、自主阅读,结合资料,体会名画⑴ 细读课文,体会古画的内容、特点和价值。

引导学生:① 各小组从内容、特点和价值里选自己最感爱好的一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② 先读相关文段,动笔作批注,写写感受。

③ 利用资料,结合感受,在小组探究沟通。

⑵ 小组学生读书汇报,老师小结板书:市郊景象汴河码头喧闹的街市规模宏大惟妙惟肖⑶ 学生品读感爱好的内容,感受古画的神韵。

(设计意图:这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励学生利用收集到的资料、文本和图片,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使学生在阅读、感悟、探讨、沟通中驾驭《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和价值,并在品读中深化,把难点突破。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国美术鉴赏》教材第四章《宋代绘画艺术》第三节《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张择端的生平简介、《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构成、艺术特色以及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择端的生平及其在宋代绘画艺术中的地位,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

2.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鉴赏,使学生掌握其画面构成、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构成、艺术特色及其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张择端的生平简介、《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构成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PPT、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这幅画描绘了哪个时期的场景?画家是谁?画面中有哪些有趣的事物?”2. 背景介绍:介绍张择端的生平及其在宋代绘画艺术中的地位。

3. 作品分析: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构成、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画面内容。

4.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清明上河图》的场景,设计一个小故事,并用自己的画笔进行创作。

5. 例题讲解:选取《清明上河图》中的典型场景,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价值。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建筑、交通工具等元素,并进行鉴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生平简介画面构成艺术特色历史价值2. 实践环节:创作小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清明上河图》的场景,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并用画笔进行描绘。

2. 答案示例:故事:宋代东京城内,繁华的市井之中,一位卖油郎因不慎将油瓶打翻,引发了一场热闹的追逐。

画作:描绘追逐场景,展现宋代市井生活的繁华。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8课《古韵清风——中国古代绘画欣赏》,以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赏析对象。

教材详细内容为: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学习欣赏中国古代绘画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绘画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理解其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这幅画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

(2)通过PPT展示全图,引导学生从构图、线条、色彩、人物表情等方面进行欣赏。

3. 例题讲解:以《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临摹,并尝试用美术术语进行描述。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2. 内容:(1)历史背景(2)艺术特点(3)构图、线条、色彩、人物表情(4)欣赏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不少于200字描述你对《清明上河图》的感受。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形象,归纳其特点。

2. 答案:(1)学生个人感受。

(2)人物形象特点:线条流畅、表情生动、衣纹飘逸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教案标题: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经典之作——清明上河图。

2. 学习清明上河图的构图、绘画技巧和艺术特点。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清明上河图,以及他们对此作品的第一印象。

主体:3. 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这幅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4. 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包括景深、透视和人物布局等要素,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5. 解读清明上河图中的各种绘画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和细节描绘等,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6.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活动:7. 分发素描纸和铅笔,让学生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场景进行素描练习。

8. 引导学生观察场景中的细节和构图要素,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素描练习中。

9.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素描作品,提供互相学习和改进的机会。

总结:10.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成果,强调他们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艺术技巧的提高。

1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他们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和理解。

2. 评估学生的素描作品,看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体验的评价。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更多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作品。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和欣赏艺术作品。

3.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自己的作品。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绘画练习,避免过于赶时间而影响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见解。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第2课《清明上河图》。

本课详细内容为:欣赏《清明上河图》,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了解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高度成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通过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人物、场景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教学重点:观察和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人物、场景等,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这幅画的名称和背景。

2. 新课内容:(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张择端。

(2)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人物、场景等艺术特点。

(3)讲解《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进行临摹。

(2)临摹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以《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为例,讲解如何观察和分析人物的表情、动作、服饰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2. 内容:(1)历史背景:北宋时期,汴京(今开封)繁荣景象。

(2)作者:张择端(3)艺术特点:长卷式构图,精细描绘人物、建筑、场景。

(4)创作意图:反映社会现实,展现民间生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临摹《清明上河图》的部分画面。

(2)分析并描述《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

2. 答案:(1)见学生临摹作品。

(2)见学生描述性文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欣赏更多古代绘画作品。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

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清明上河图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和运用传统绘画技法,创作自己的《清明上河图》风格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教师准备一份简化版的《清明上河图》示范作品。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幻灯片或图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他们描述其中的人物、建筑、动物等元素。

探究:3. 分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和透视法,解释其中的景深效果。

4. 讨论绘画中的线条运用和色彩运用,以及如何表现光影效果。

示范:5. 教师展示自己的简化版《清明上河图》示范作品,解释绘画过程和技巧。

6. 强调观察细节的重要性,并给予学生一些绘画技巧的指导。

实践:7. 学生使用铅笔或彩色铅笔,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绘制自己的《清明上河图》风格作品。

8.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如水彩颜料、画笔等,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分享与评价:9.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集体讨论和评价。

10.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体会和困惑,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拓展活动:11. 邀请学生在课后参观美术馆或搜索其他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1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创作,发展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可以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览或制作成班级画册,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学生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绘画技巧的运用情况。

2. 学生之间的作品展示和评价。

3. 学生对于《清明上河图》和绘画技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清明上河图(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清明上河图(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清明上河图(教案)教案科目:美术年级:三年级下册教案时长: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作者张择端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能力,学会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引导学生运用《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和作者张择端的基本情况。

2. 《清明上河图》的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1. 《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在创作中的运用。

2. 学生在创作中如何发挥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的名称吗?它描绘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清明上河图》。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了解其背景和作者张择端的基本情况。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总结并补充。

三、欣赏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分析《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指导。

四、实践创作(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教师总结。

二、实践创作(2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
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美术教案 / 初中美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清明上河图》(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福建省林润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想象,感悟古画内容、特点。

3、学习专题研究,了解古画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的内容、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

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也可用1课时,详见后面的说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

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问题是: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这幅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街市。

绘画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而且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

)
三、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 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中的美丽风光。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

(朗读“市郊景象”这部分内容,开始时语调宜舒缓;朗读“汴河两岸”语气渐趋热烈;“繁华街市”更为热烈。

)
第二课时
五、尾段导入,了解专题
教师: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的学术意义,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学生读书、思考。

六、小组合作,探究专题
教师: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又如“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画图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画图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学生看老师播放的光盘或从画图上查找。

有条件的可指导学生上网查找。

七、班上交流,适时指点
班上汇报时,老师要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要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要予以纠正。

风俗人情:一是游戏活动,有野台戏、耍猴戏、僧侣拳击、说书、走钢丝走绳、打花鼓、和尚杂耍、斗百草、傀儡戏、相朴等;二是清明活动,如打秋千、放断鸢、插柳、春游野宴、扫墓、军中射柳;市招类,如特别标志(酒帘、饭铺晃子、接骨店、香蜡铺、笔墨店、鞋店、杂货店),又如饮食类市招(官盐、糖房、糟熏海味、蜜饯、羊肉、茶点、小吃店),又如公家机关市招(官厅、状元府)。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船(帆船、画舫、游艇、木筏、渡船、官船);车(独轮车、双轮车、四轮车);轿子(二人小轿、花轿、驳轿、官轿);骆驼。

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八、独立构思,撰写专题报告
以《中的风俗人情者》或《国的桥梁建筑者》,或……,写一篇专题研究报告。

(说明:如果条件较差的班级,即缺乏光盘、课件、较完整的图片的班级,可不上第2课时,教学目标中相应减去第3条)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