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来宾壮族盘古文化中的自然崇拜与生殖崇拜

合集下载

广西来宾壮族盘古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述论

广西来宾壮族盘古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述论
广西来宾壮族盘古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述论覃彩銮【摘要】广西来宾一带壮族民间广为流传 着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繁衍人类的神话传说。其神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壮族古老 的历史及原始宗教信仰反映壮族先民的自然观、宇宙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壮族先民创造的以盘 古神话和盘古信仰为核心的盘古文化体系对于研究和揭示盘古文化的起源以及壮族及其先民为丰 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壮族盘古神话文化内涵文化价值【作者】覃彩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南宁 ! " # # $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古以来地处广西中部的来宾市所辖的兴宾区、合山、武宣、象州、忻 城等县市一直是壮族及其先民的主要聚居地。 在当地壮族民间至今仍广为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 繁衍人类的神话传说在当地壮族民间的歌师唱本、师公或道公经文以及喃唱仪式中也多有关于 盘古兄妹开天辟地、繁衍人类的内容在各地乡村中还保留有许多供奉盘古的庙宇、盘古塑像、 盘古地名或村名及盘古的壮语称谓等。所有这些形成了以盘古庙为载体、以盘古神话和信仰为核 心的积淀深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盘古文化体系。本文所探讨的是盘古繁衍人类神话的文化内 涵及其价值关于盘古化生神话及文化内涵拟另文探讨 。一、来宾壮族民间盘古神话传说概述关 于盘古兄妹开天辟地、繁衍人类的神话传说是来宾市兴宾区、合山、忻城、武宣、象州等地壮族 乃至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神话传说。其流传形式有口碑叙述或山歌传唱民间歌师有手抄的唱 本和唱词 也有民间师公或道公抄录的经文喃唱。其神话的内容大同小异。流传于兴宾区良塘乡 和象州县水晶乡一带壮族民间的神话传说《卜伯》!、 《盘古兄妹》"说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卜伯 的人既聪明又勇敢且本领高强人们推选他做中界的头人。有一年天下大旱河水断流树 木枯死稻田干裂禾苗枯萎不少人畜渴死。于是人们设坛献牲祈求天降雨水但掌管天上 雨水的雷王并不理会仍紧闭着天池闸门滴水不放蓄意要渴死中界生灵。卜伯祈求雨水不灵 就独自一人上天找雷王论理并把雷抓起来限它三天内降雨否则就杀掉它。雷王敌不过卜伯 只好假意答应。等到卜伯走后雷王并不下雨反而要劈死卜伯。幸得卜伯预先知道就把湿滑滑 的水苔厚厚地铺满屋顶设计捉拿雷王。雷王自恃神通广大径直从天上下来直奔卜伯居住的 房屋。当它一脚踏到屋顶湿滑的水苔上就滑倒滚到晒排上。早有防备的卜伯立刻用鸡罩罩住雷王 然后把它关到木笼里。卜伯关好雷王后便出去买缸买盐准备把雷王杀掉腌起来然后请众乡 亲来吃雷王肉。卜伯出门前嘱咐盘古兄也求伏羲妹俩要好好看管雷王不要给万方数据它水 喝或借斧头给它。奸诈的雷王趁卜伯出门之机装着很可怜的样子向盘古兄妹讨要水喝。盘古 9 9-, 9 9广西民族研究 $ # # )年第"期总第- -期 兄妹谨记父亲出门前的嘱咐不给水给雷王 喝。雷王说我快要渴死了可怜可怜我吧不给水给点染布的蓝靛水总可以吧兄妹俩寻思父 亲出门时只是交代不给水给雷王喝蓝靛水这么脏喝了也没有关系吧于是就从染缸里舀了一 瓢蓝靛水给雷王。雷王喝下蓝靛水后渐渐恢复了体力然后冲破木笼逃走了。临走前雷王拔下 一颗牙齿送给盘古兄妹作为报答并嘱咐他们赶快拿去后园种会很快长出一个大葫芦来同时还 告诉兄妹俩如果下起大雨淹没大地你们要躲进葫芦里才可以避免洪水之灾。雷王回到天上就 打开天池闸门顿时大水倾盆而下大地一片汪洋无数生灵葬身于滔滔洪水之中就连本领高强 的卜伯也未能幸免于难。唯有盘古兄妹坐在葫芦里随水漂流才幸存下来。洪水消退后世间只剩下 盘古兄妹俩人眼看人类就要灭绝了雷王就劝他俩结为夫妻繁衍人类。兄妹俩开始不肯认为 兄妹结婚有悖人伦。后来雷王的再三劝说下兄妹俩才勉强同意。但婚后却生下一块形似磨刀石的 肉团怪胎。他们认为不吉就用刀把肉团砍成碎块拿到野外四处抛撒不久就变成了千千万万的 人有男有女长大后互相婚配生儿育女。从此人类又开始繁衍起来了。在合山、武宣、忻城、 象州以及邻近地区的壮族和相邻的汉族民间也都有类似的盘古神话传说内容亦大同小异。兹不 一一列述。二、盘古神话所反映的壮族古代社会面貌综观来宾市壮族民间流传的盘古开天辟地、繁 衍人类的神话反映的社会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盘古神话的产生与壮族历史一样源远 流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神话作为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是初民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原始信 仰的反映因而必然会留下其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烙印。我们就是通过追寻神话中的社会历史印记 来揭示它们产生的时代及其发展演变情况。盘古神话也不例外通过其神话中所留下的历史印记 不仅可以追寻它产生的时代进而还可以揭示壮族早期的社会概貌。壮族是我国南方一个有着悠久 历史的原住民族。根据古籍记载与研究考证壮族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岭南百越族群的西瓯、 骆越支系。而大量的考古发现则证明壮族早期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距今八九千年以前的新石器

广西来宾壮族盘古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述论

广西来宾壮族盘古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述论

On the culture intension and its value of Zhuang people's Panku myth in Laibing,Guangxi 作者: 覃彩銮[1]

作者机构: [1]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南宁530021

出版物刊名: 广西民族研究

页码: 67-75页

主题词: 壮族;盘古神话;文化内涵;文化价值

摘要:广西来宾一带壮族民间广为流传着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繁衍人类的神话传说.其神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壮族古老的历史及原始宗教信仰,反映壮族先民的自然观、宇宙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壮族先民创造的以盘古神话和盘古信仰为核心的盘古文化体系,对于研究和揭示盘古文化的起源以及壮族及其先民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浅谈广西来宾壮族盘古文化中的自然崇拜与生殖崇拜

浅谈广西来宾壮族盘古文化中的自然崇拜与生殖崇拜

浅谈广西来宾壮族盘古文化中的自然崇拜与生殖崇拜

【内容摘要】盘古作为中华各民族认同的创世始祖神,有关盘古神话的各种故事在中国大地流传了数千年。最新调查研究表明,壮族聚居的广西来宾市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来宾市影响颇大的盘古文化中,雷王、葫芦、磨刀石被当做崇拜对象,盘古文化蕴含着壮族先民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的思想。

【关键词】盘古文化;雷王;葫芦;磨刀石

“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伟大开端的一个不朽的象征。在先秦秦汉时期汉文古籍中没有关于盘古神话的记载,三国以后在汉文古籍,即徐整的《五运历年纪》中始有盘古神话,之后在南朝任昉的《述异记》、明代周游《开辟衍通俗志传》和明代董斯张《广博物志》等著作中也有记载。根据相关记载,学术界普遍认为:盘古神话应是源于华南珠江流域, 秦汉以后才渐渐北传的。

在2003年12月12日的《光明日报》上,刊载了《广西考古有重大发现》的报道。报道中说:“在位于广西中部、珠江流域的来宾,壮族是原始的居民,这里的壮族民间还流传着‘盘古兄妹’繁衍人类的神话。……专家在考察中发现,这里仍保存着丰富的盘古民族文化,包括三座古庙、五个以盘古命名的村庄、大量盘古山歌和戏剧等,其中盘古庙供奉盘古神像,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和诵经活动。”①可见盘古文化在当地影响之广泛。

盘古文化, 是指以盘古神话、盘古信仰为核心所产生的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麽教和师公唱本、庙宇、祭祀活动及地名等文化现象构成的原生态的文化体系。②自古以来, 地处广西中部的来宾市一直是壮族及其先民的主要聚居地,形成了以盘古庙为载体、以盘古神话和信仰为核心的积淀深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盘古文化体系。因此,来宾市被认为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青县盘古文化探源与弘扬

青县盘古文化探源与弘扬

盘古文化探源与弘扬

青县盘古文化研发工作室徐树岩

青县位于冀中东部,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内。104国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速、京沪高铁、京杭大运河从境内穿过。盘古寺座落在县城西南五公里的大盘古村西。

青县盘古古迹,全县老幼皆知,相传是从公元前21世纪,禹王治水,在此发现盘古墓,建享堂祭祀开始的。历代祭祀从无间断。在国家档案馆、河间府志、天津府志、青县县志都有相关记载。据唐《开元占经》卷二,《宋▪元丰▪九域志》乾宁郡(今青县)有盘古墓、盘古沟之记载;《元史▪本纪▪世祖七》记载,始祖十五年夏四月乙卯修会川(今青县)盘古王祠祀之;《明志》载,明初盘古王祠改为盘古庙;清康熙二十七年,重修盘古庙之记载……

对盘古传说,世人皆知。但盘古是如何由来,却众说纷纭。为探讨盘古的由来,一,要依据传说,但不要脱离传说产生的社会背景。二,对传说不能停滞在几千年前认识的水平上,要用现代的理念和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推断。

一、关于盘古的由来

(一)盘古古本说:中国神话学家程憬著,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整理的“中国古代神话研究第一篇创世纪——天地开辟”。引《列子》说“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鳌能负子而抃舞,则鳌身之巨大可知”。《列子》又说,有大人举足不盈

数,步而暨五山之所(相传那山在勃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的大壑中)。《列子》中的“大人”即是《列仙传》中的“巨灵”,这巨灵显是一位创世的大神。“巨灵生混沌,造山川、出江河、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吸为气”云云,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创世故事。《述异记》说:“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较《述异记》略早的《五运历年记》“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鬓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汗流为雨泽、身为诸虫、因风感化为黎氓。”据考“盘古”为“槃瓠”的别写。“槃瓠”乃西南民族传说的始祖“狗王”之名。“槃瓠”狗王始生人类的传说,与吾先民的巨灵创世的神话合二为一,于是巨灵称为“盘古”,“槃瓠”已不仅为人类的始祖,天地也是他创造的了。

盘王大歌中瑶族人对祖先的崇拜

盘王大歌中瑶族人对祖先的崇拜

《盘王大歌》中瑶族人对祖先的崇拜

瑶族人供奉盘王作为他们的祖先。相传远古时代, 瑶人乘船漂洋过海时, 遇上了大风大浪, 船在海中360天不能靠岸, 随时都有覆舟沉船的危险。瑶人为了生存, 在船中向盘王许下大愿, 许愿毕, 风平浪静, 船靠了岸, 瑶人认为是盘王保

佑了他们, 才得以成功过海, 这让瑶族人民开始了对盘王的崇拜。上岸后, 他们举行祭祀仪式“还盘王愿”, 以答谢盘王对他们的庇护。《盘王大歌》正是瑶族人在祭祀仪式中吟唱的歌曲, 然而《盘王大歌》中不仅有关于祭祀的歌曲, 还有关于神话、传说、古事、生产、生活、恋情、妇女苦情及滑稽取乐等的歌曲。《盘王大歌》是一部瑶族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智慧的认知史、是一部民族创始史、是一部艰辛的迁徙史、是一部浪漫的爱情诗。通过对《盘王大歌》进行文本分析, 有助于我们认识瑶族人的祖先崇拜、创世神话、生活观、价值观及爱情观。一、祭祀盘王的祖先崇拜

《盘王大歌》也称《盘王歌》《盘古歌》或《大歌书》, 是自称为“勉”的瑶族在祭祀盘王(盘瓠) 时, 瑶族师公们吟唱的一部带有宗教性的经典。瑶族典籍《评王券牒》中, 记载:“记典昔日上古, 天地不分, 乾坤不正, 无日月阴阳, 是时, 忽生我盘古圣王, 首先出身置世。”上述记载说明盘古神话产生在人类形成之后、三皇五帝出现之前的人类社会蒙昧时期。《盘王图歌》中接着写道:“盘古造天又造地, 又造江山造人民, 大岭原是盘古骨, 小岭原是盘古身, 两眼变成日和月,

牙齿变成金和银, 头发变成草和木, 才有鸟兽走山林, 气化成风汗化雨, 血化江河万年流。”

“六乌圣母”:壮族鸟神崇拜的原型

“六乌圣母”:壮族鸟神崇拜的原型

“六乌圣母”:壮族鸟神崇拜的原型

覃小航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研究》

【年(卷),期】1993(000)003

【摘要】<正> 历史上,壮族未曾形成统一的宗教,其信仰还处于原初的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阶段。其中,“六乌圣母”之神位赫然高就,广为壮人所祀。据史载:“壮俗每数年延师巫,结花楼,祀圣母”。“按圣母不知何指,据邑中武平里诸壮所祀,则为六乌娘,又名六乌婆,庙在六乌山。比人每遇瘟疫,则舁六乌娘巡游村市热闹”。“瑶祭盘古,壮祀六乌圣母”。《粤江流域人民史》亦有“壮祀六乌圣母、白马令

公等神”之说。虽然这些祭祀形式已经明显披上了汉族宗教文化的色彩,但仍掩饰

不住它与自然崇拜的渊源关系。

【总页数】5页(P79-83)

【作者】覃小航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相关文献】

1.“花”为人魂观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花婆圣母崇拜 [J], 杨树喆;;

2.布洛陀和姆六甲是中华民族早期的鸟神崇拜 [J], 黄懿陆

3.从语言文学诸视角看六乌圣母的原型 [J], 覃小航

4.乌神崇拜腾飞梦想——越窑青瓷鸟形杯鉴赏 [J], 涂师平

5.“六乌圣母”与壮族的乌鸟崇拜 [J], 覃晓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中华生育文化

0中华生育文化

3、传宗接代、宗族崇拜、多子多福与人口计育政策
一、中国神话故事、生育文化与生殖崇拜 1、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 女娲抟土造人 • 中华民族的祖先------伏羲女娲 • 龙的子孙 • 鱼的崇拜---氏族的祖先 2、生殖崇拜(男、女生殖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 • 生殖崇拜的产生 • “鱼”、“蛙”、“蛇”的图腾、自然崇拜 3、传崇接代、“多子多福”与人口计育政策
伏羲女娲 ------中华民族的祖先 • 《独异志》:女娲是与伏羲为兄妹。 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 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下,而天下未 有其它人民。相议想为夫妻,又自 觉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 「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请 您将天上的云都合起来一团,要不 就把云散了吧。」于是天上的云立 即合起来,他们俩就成了夫妻,中 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其它,送子观音
2、生殖崇拜 (女、男性生殖器的崇拜) 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及性崇拜
生殖崇拜的产生 ---与人类的生存、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直接相关
生殖崇拜在原始时代,是件庄严神圣而又至关重要的事情。其 终极目的是种族的延续,而直接起因则是死亡的威胁。原始人寿命 很短而死亡率极高。据研究尼安得特人平均寿命不到二十岁,山顶 洞人的成年人未超过三十岁,而死亡率则可能高达50%。自然的灾 害,意外的事故,野兽的伤害,敌人的攻击,随时随地都可能夺去 人的生命;医药尚未发明,一场瘟疫和一次战争,便可能给整个族 群带来灭顶之灾。高达50%的死亡率告诉我们:“传种”的可能仅 有一半;而灭族的可能亦为一半。在不可抗拒的死亡和50%的“灭 族”威胁面前,人类祖先认为:既然死是不可抗拒的,那么与其抗 拒死亡,不如创造生命;与其乞求不死,不如设法多生。于是 生殖就被看作了关乎族类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但是原始先民对生 殖的原理不甚了解,尚未建立关于生殖的“科学”,因此难免产生 一种神秘的感觉,以为生殖是来自一种神秘的力量。只要获得了这 种神秘的力量,新的生命体就会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而族类的 生命也就会因此而得到保全和延续。这样一来,生殖崇拜就产生了。

田阳敢壮山布洛陀

田阳敢壮山布洛陀

1、含义

布洛陀传说是壮民族的创世始祖,是壮族的“祖公”,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壮族的始祖男神,与他同时匹配的是姆六甲,是壮族始祖女神。按壮族语言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一个知道很多、很会创造的老人。传说中,他是壮人中最强大的鸟部落的首领,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创世界。

2、历史

根据布洛陀诗经的流传情和历年敢壮山朝拜者之众,人们对它的信仰这些方面来考察,经有关专家学者多次实地考察,百色田阳是布洛陀文化的发祥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积淀深厚的布洛陀文化。

壮族的布洛陀文化圣地就在广西田阳县的敢壮山。敢壮山又名春晓岩,位于田阳县百育镇六联村那贯屯后面,326.7米,相对高度198.9米。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山体结构曲艮奇特,远看像—头昂首的雄师。山的中部以下是红壤土,山的中部是石灰岩及溶洞穴,有好个岩洞还是相互贯通,山的顶部是风化的土壤。

敢壮山的来历与布洛陀有关。敢此字为“硐”“洞”的意思。敢壮山,意为朝拜壮族祖先的起源山洞。传说,布洛陀与姆洛甲受玉帝的派遣,于农历二月初一启程,用箩筐挑着五个孩子及镰刀和锄头等用具,乘着玉皇大帝宫殿前摘下的两片树叶,飘飞到田阳上空。这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雷劈声中,布洛陀肩上的扁担断了,两只箩筐坠落大地,分别落在相距十里的那贯和三今两地,形成现在的敢壮山和五子山,锄头和镰刀坠落的地方划开了一道大沟,成为右江河。除此以外,如今敢壮山上的母娘岩、、将军岩、蝗虫洞、通天岩、、圣水池、祖公庙等景点都与布洛陀有关。

壮族文化元素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壮族文化元素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壮族文化元素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运用思考

武宣园林站黄玉花

摘要:

本文从对武宣壮族文化元素进行梳理、衍生、重构与转化的角度思考武宣壮族文化在园林造景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和相应实践,讨论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充分考虑武宣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把当地壮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武宣园林绿化设计中。

关键词:武宣,壮族,文化元素,园林绿化设计。

正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对城市园林的建设除了必需的生态环保外,人们也期望在园林设计中能够看到更多文化元素的融入,从而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追求与审美需要。本文以广西来宾市武宣县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园林绿化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从对武宣壮族文化元素进行梳理、衍生、重构与转化的角度思考武宣壮族文化在园林造景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和相应实践,以此作为今

后之武宣园林建设提供有益参考,为创建“美丽武宣.绿水仙城”及打造“世界级滨湖城”提供正能量。

壮族是武宣县的主要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武宣壮族是一个崇拜自然的民族,是一个典型的稻作文化民族,其长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本地壮族文化元素,如绣球、壮锦、山歌、翡翠鸟舞、盘古文化、师公戏等,这些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元素是武宣壮族文化中值得传承和展示的瑰宝,更是创造武宣园林特色时可借鉴的元素符号。对于武宣园林设计而言,武宣传统文化元素的加入,使得武宣现代造园更趋于人性化、本土化、以及个性化,功能定位更趋于自然合理,而成园效果也更具有武宣民族与地域色彩。具体地说,园林景观的设计其根本在于追求美的享受,而武宣当地文化元素的加入能够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从而满足武宣人民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南方各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动物神崇拜探析

南方各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动物神崇拜探析

南方各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动物神崇拜探析作者:苏明奎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7期

摘要:动物神崇拜母题是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类神话母题,本文将以我国部分南方少数民族神话为例,对此类神话的背景、类型、原因等环节展开阐述,并探究这些动物神崇拜与人类的

关系。

关键词:南方少数民族神话动物神崇拜母题人类

一、引言

神话蕴含着原始先民对文化生活的认识,体现了不同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知,记录了

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a 神话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自然神的神话和英雄

神的神话,在自然神神话时期,自然神的观念并不反映人类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的能力,相反

它是崇拜自然的边缘话语,只有到了英雄神的神话阶段,神话语言才开始发生变化,才部分地

表达出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力的语义。b 自然神崇拜又不同于图腾崇拜(不同时期,人类经历

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c,自然神的观念是崇拜自然的边缘话语,而图腾崇拜对自然神观念的超越,是把某一自然物或自然力的崇拜转换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中心话语。神话在

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将以我国部分南方少数民族神话为例,分析神话

在当下的语境中所发挥的力量,并探究这些动物神崇拜与人类的关系。

阅读和了解一些神话故事,我们会发现,不论是希腊神话,还是中国汉族神话,或者是中

国少数民族神话,其中都有大量的动物出现。不同于弱肉强食的现实世界,在神话的世界里,

人和动物乃至万物,不存在界限分明的阻隔,人与万物是和谐共生的,所以,有神话就有人类,就有动物,而且很多情况下,这些动物具有神力,不管是代表正义势力,还是代表邪恶势力,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 形成与理论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夏商周期间经历了由神本文化向
人本文化过渡的历程。 (一)从尊神祭祖到敬天保民 中国神本文化表现为对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崇拜, 是一种原始自然崇拜文化的延伸与发展,是中国 文化在生产力低下状态制约下的一种必然产物。 1、商代神本文化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辕固生:“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
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 黄生:“冠虽弊,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 足。” 汉初的黄老与儒学之争,黄老在政治上得到支持, 居于优势。 在黄老思想的指导下,西汉前期统治者实行轻徭 薄赋、节俭省刑的措施,对西汉前期社会的稳定,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它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后果。
民贵君轻、仁政 哲学思想:性善 论
荀子:天人相分、
性恶论、礼法并 用 谭嗣同:“两千 年之政,秦政也; 两千年之学,荀 学也。”
2、道家
道家在战国时期分为两派,左翼为稷下学宫的黄
老之学,右翼以庄子为代表 稷下先生:尹文、季真、田巴、孟子、鲁仲连、 彭蒙等 黄老:道、法、儒、墨、阴ຫໍສະໝຸດ Baidu、名家 《史记·太始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 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 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 化,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论文化始祖神话传承中的“变”——以壮族神话中布洛陀、姆六甲关系为例

论文化始祖神话传承中的“变”——以壮族神话中布洛陀、姆六甲关系为例

论文化始祖神话传承中的“变”——以

壮族神话中布洛陀、姆六甲关系为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无论是目前仍以口耳相传的活形态留存于民间的神话叙事,还是已固定为文字形态的神话文本,其内容与形式都不是其产生时的初始形态,因此“布洛陀”“姆六甲”的关系往往是因时而异动态发展的。从神话产生的客观可能性而言,目前见到的大多数神话虽然在“布洛陀”与“姆六甲”的排序上将“姆六甲”放在后面,但在二者的实际产生包括相应神话的产生方面“姆六甲”却要远早于“布洛陀”,这个结论可以从不同的壮族神话中找到依据,并描绘出大致的祖先谱系。其中祖先神的第一个节点是“女神姆六甲”的产生,即混沌世界中出现一团旋转的气体→气体凝聚成三黄神蛋→拱屎虫的作用使三黄神蛋划分为三界→三界中生出花→花中生出姆六甲。在这个女始祖产生的系列中包含了大量的史前文化信息,如混沌中创世是世界性的神话母题,也是诸神产生的客观背景。接下来的“气与卵生三界”母题则是“宇宙卵”与“三界观”的巧妙结合,在强调“拱屎虫”创世作用的叙事中,既显现出动物图腾

或动物开辟神的影子,也通过拱屎虫与粪球的巧妙联系暗示出壮族稻作文化的雏形。同样,“花生姆六甲”的母题,既与“华夏族”的“华(花)”一样,显现出植物图腾的文化内涵,同时又与“开花结果”的植物繁衍规则相吻合,隐喻着女神的繁殖能力。所以,许多壮族地区不少民众又将姆六甲作为与生育有关的“花婆”或“花王圣母”。神谱序列的第二个节点是男神布洛陀的产生。神话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布洛陀自然产生;二是姆六甲生育布洛陀。第三个节点是布洛陀产生之后的延续性神谱。主要是布洛陀之后产生的布伯(战神、英雄神)→布伯生伏羲兄妹(又称“伏依兄妹”)→伏羲兄妹灾难后繁衍人类(晚近的男女祖先神)→人类再生之后产生的英雄神岑逊、莫一大王等。当然,导致“布洛陀”与“姆六甲”这种男女始祖关系变化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影响二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文化史》冯天瑜(重点难点问题复习思考题)

《中国文化史》冯天瑜(重点难点问题复习思考题)

《中国文化史》冯天瑜(重点难点问题复习思考题)

1.原始宗教的内容有哪些?

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宗教最初萌动于原始人的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

图腾崇拜。对具体自然物的崇拜,后来抽象为图腾崇拜,即相信每个氏族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并将其视作族徽。

生殖崇拜。两性关系的原始本能和对生殖繁衍的渴望,又造成原始时期生殖崇拜盛行。

祖先崇拜。原始人相信万物有灵,由此产生灵魂与鬼神观念。鬼神崇拜兴起,源于对血亲先辈的敬仰,并在鬼神崇拜的基础上又产生祖先崇拜。

2.代表性的新石器考古文化有哪些?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其中仰韶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在西安东郊的半坡村,由于遗物常有彩陶,所以也被称为“彩陶文化”。

河姆渡文化:1973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距今六七千年,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陶器为黑陶;

大汶口文化: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带,距今约6000年,分布于鲁西南和苏北的黄河下游地区,陶器为灰陶为主,红陶次之;

屈家岭文化:1954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分布于江汉平原,以小型彩陶为主;

龙山文化:新石器晚期距今约4000多年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

3.如何认识传疑与信史之间的关系?

•向来的史学研究都以中国史前史为“传疑时代”,认为“自古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固不足信;然而历史传说中自有“历史

真实”存在。

•一方面,虽然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多有附会演义,但它毕竟以远古时代的历史线索作为素材核心,具有部分的“历史影象”。若剔除其中因后人的加入而衍生讹误、互相矛盾的内容,再与今天部分原始民族的人类学资料对照参证,便可以参见上古传疑时代的部分遗貌。再将历史考核(文献考索和考古测定)与自然观测(天象观测和历象推算、气象及地质考察)相结合,必将使中国古史系统中的年代断定趋于精确。

创世神话中生殖崇拜文化的思想探源

创世神话中生殖崇拜文化的思想探源

创世神话中生殖崇拜文化的思想探源

高晓芳

【期刊名称】《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2(31)9

【摘要】以唯物史观为意识纲领,以生命本体论为基点剖释创世神话中的生殖崇拜文化。创世神话中所叙说的天地起源万物肇始成因和人类诞生由来交织着自然崇拜和生命崇拜这两种生殖崇拜类型。原始先民的万物有灵观主导着他们的生殖崇拜信仰。宇宙卵生型神话将世界的本原想象成“鸡子”,定义为“宇宙蛋”,源于原始先民对女性生殖器官和分娩过程“以己度物”的神话推理逻辑。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潜水捞泥者神话中泥土的形象,运用类比思维与生命排泄物相联系,并递进推演,最终提出男性创世学说。鲧腹生禹神话和触树感生神话分别以鱼和树为具有象征性的自然物来隐喻生殖力和性。归根结蒂,原型(集体无意识)实为创世神话中生殖崇拜文化诸思想类型的本源。

【总页数】7页(P97-102)

【作者】高晓芳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浅论《圣经》创世神话与鸡人创世神话中的神人关系

2.土地原型与创世神话探源

3.从彝苗两族神话看创世神话的思想特征——彝族苗族神话比较研究之一

4.回望传统:盘古女娲创世神话研究:坚定文化自信--从盘古女娲文化的创世精神谈起

5.激活中国神话元宇宙的高峰论坛——“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2021年度论坛——创世神话与中华文明探源”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品】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

【精品】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

【精品】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及服饰文化内容摘要: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众多少数民族,具有多元化的文化优势。多元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保持活力的良好催化剂,文化的多元,有利于民众活跃思想,提高创新能力,活跃文化生活。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它来源于生活,人们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编成歌曲,吟唱出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广西少数民族的服饰也是一种文化,它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中装饰物在服饰文化中显出夺目耀眼的光辉,它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是少数民族人民身上美丽的风景,同时又蕴含了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意识和历史积淀。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体会其中的文化精髓,将其发扬光大,让其永存。本文将以广西壮族、苗族、瑶族和侗族的民歌及服饰来浅析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并就如何保护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提出初浅的见解。关键词: 民歌服饰少数民族文化一、民歌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民歌是口头文学,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一首首民歌就像一颗颗珍珠,用文化情感将它们串成了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民歌作为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艺术形式,在广西经久不衰,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人们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广西是个爱歌、善歌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这里,人们表现出崇智、重情、向往自由,轻钱财、重人品、鄙权势的价值观。这些特质常常明显地反映在民歌之中。在广西各族的民歌中,主要的是山歌,此外,劳动号子、水歌、渔歌、谣歌、儿歌、酒歌、风俗歌等也非常丰富。同时,广西少数民族众多,

中国传统文化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大纲

西周编钟

铸有“中国”一词的何尊

“中国文化”之“中国”在作为历史范畴的“中国”这一逐步扩展并定位的空间中得以发生、推进。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发祥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

▪1.直立人,即“正在形成中的人”,脑容量在1000毫升左右,主要有:

▪巫山人,距今200万年左右。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左右,能制造和使用石器,可能已会用火。

▪蓝田人,距今65-80万年。

▪北京人,距今69万年左右,狩猎为主,打制石器,有明显的用火痕迹。

2.智人,即“完全的人”,分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脑容量1400毫升。

早期智人有:

马坝人(广东韶关,距今20万年)、大荔人(陕西大荔,10万年)、长阳人(湖北,7万年左右)、丁村人(山西襄汾,5万年)。

晚期智人有:

柳江人(广西,3万多年)、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内,1.8万年)、资阳人(四川,7千年)

▪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差异:

▪主要在于先民使用的石器工具制作的精细程度。元谋人、山顶洞人、资阳人都处在旧石器时代,他们用碰砧、打击、刮削等方法,对石块进行简单加工。其形制以石片石器为主,以刮削器、尖状器最普遍。他们同时也使用木器和骨器,已能使用火。其生产活动主要是采集和狩猎,石球和弓箭是其狩猎的武器。

▪距今12000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此外,农业、畜牧业和陶器制作也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

▪新石器时期包含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有:

▪仰韶文化(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7000-5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以农业为主,渔业为辅,饲养猪、狗等。又称彩陶文化,属母系氏族社会繁盛期。▪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6、7千年),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使用石器、骨器,种植水稻,饲养猪、水牛、狗,陶器为黑陶,有木结构干栏式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西来宾壮族盘古文化中的自然崇拜与生殖崇拜

【内容摘要】盘古作为中华各民族认同的创世始祖神,有关盘古神话的各种故事在中国大地流传了数千年。最新调查研究表明,壮族聚居的广西来宾市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来宾市影响颇大的盘古文化中,雷王、葫芦、磨刀石被当做崇拜对象,盘古文化蕴含着壮族先民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的思想。

【关键词】盘古文化;雷王;葫芦;磨刀石

“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伟大开端的一个不朽的象征。在先秦秦汉时期汉文古籍中没有关于盘古神话的记载,三国以后在汉文古籍,即徐整的《五运历年纪》中始有盘古神话,之后在南朝任昉的《述异记》、明代周游《开辟衍通俗志传》和明代董斯张《广博物志》等著作中也有记载。根据相关记载,学术界普遍认为:盘古神话应是源于华南珠江流域, 秦汉以后才渐渐北传的。

在2003年12月12日的《光明日报》上,刊载了《广西考古有重大发现》的报道。报道中说:“在位于广西中部、珠江流域的来宾,壮族是原始的居民,这里的壮族民间还流传着‘盘古兄妹’繁衍人类的神话。……专家在考察中发现,这里仍保存着丰富的盘古民族文化,包括三座古庙、五个以盘古命名的村庄、大量盘古山歌和戏剧等,其中盘古庙供奉盘古神像,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和诵经活动。”①可见盘古文化在当地影响之广泛。

盘古文化, 是指以盘古神话、盘古信仰为核心所产生的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麽教和师公唱本、庙宇、祭祀活动及地名等文化现象构成的原生态的文化体系。②自古以来, 地处广西中部的来宾市一直是壮族及其先民的主要聚居地,形成了以盘古庙为载体、以盘古神话和信仰为核心的积淀深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盘古文化体系。因此,来宾市被认为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广西壮学学会专家组在2003年的文化考察中记录了来宾兴宾区良塘乡甘东村何师武老人叙述的当地流传的盘古兄妹的故事, 梗概是:

古时候有一个叫做卜伯的人, 聪明又勇敢, 本领非常高强, 人们一致推选他做中界的头人。

有一年,天大旱, 河水断流, 花草树木枯萎, 人畜渴死不少。人们设坛祈天下雨, 但管水的雷王怪人间不供他,把天上的水封闭起来, 蓄意要渴死中界的生灵。卜伯祈天不灵, 就

上天去找雷王算帐, 把雷王抓起来,限它三天内一定降雨, 否则要杀死它。雷王敌不过卜伯, 只得假意答应, 等到卜伯走后, 雷王又不依期下雨, 反而起了坏心, 准备劈死卜伯。卜伯预先知道, 就把湿滑滑的水苔, 厚厚地铺满屋顶, 同时还设计捉雷王。

雷王可真的来了, 他一踏上屋顶便被水苔滑倒, 骨碌碌地滚到晒棚上, 然后乖乖地让卜伯用鸡罩罩住, 关在木笼里。卜伯关好雷王后, 便出去买缸买盐, 准备把雷王杀掉腌起来, 并请远近一带的人都来吃雷王肉。他出去时又吩咐盘古兄妹, 要好好看管, 不要给雷王喝水或把斧头借给他。

雷王很奸滑, 趁卜伯不在家, 便诱惑两个孩子给他喝一碗水。雷王得喝了水, 力气渐渐恢复, 就冲破木笼逃走。雷王逃走时, 拔下一颗牙齿, 送给兄妹作报偿, 叫他们快拿去种, 会马上种出一个大葫芦来, 并告诉兄妹俩即刻就要下起大雨, 洪水就要淹没大地, 你们兄妹要躲进葫芦里才可以避难。

雷王一到天上就打开天池里的水, 立刻把中界大地淹没, 人们坐上竹排纷纷向高处逃难。雷王的兄弟龙王差锯鱼来锯断了所有的竹排, 这样人们便都有掉进水里淹死了。卜伯坐在木碓上, 和雷王、龙王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战斗,雷王被卜伯砍断了一只脚, 但因众寡悬殊, 卜伯终于被龙王的锯鱼锯断了木碓。卜伯被淹死在水里, 只剩下盘古兄妹坐在葫芦里, 因为葫芦的底是圆的, 锯鱼来锯时就团团转动, 不能锯破。

后来洪水退了,世间只留下盘古兄妹两人, 眼看着人类就要灭绝了, 仙人就来劝他们俩结婚, 重新创造世界。他们结婚后生下一怪胎, 没有鼻子和眼睛, 像一块四四方方的磨刀石, 他们认为不吉祥, 就把怪胎砍碎块, 拿去野外四处抛撒。过了几天肉块变成千千万万的人, 从此人类才又繁衍起来。③

来宾市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盘古神话,大同小异,在此不一一列举。有关盘古神话传说在已经出版的来宾县、武宣县、象州县的《民间文学作品精选》中均有录载。

在来宾壮族的盘古文化中,最有文化内涵的当属壮族及其先民的崇拜思想,远古时代, 由于社会生产力和认识水平的低下, 先民们对于各种自然现象尚无法正确认识, 他们认为自然万物皆有其灵魂(即万物有灵观念) , 皆能作用于人。于是, 对于那些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关系或重要作用的物象加以神秘化, 奉之为图腾或崇拜对象而虔诚加以崇拜之, 并以特定的崇拜或祭祀仪式, 祈求庇护和赐福消灾。因此, 在人类的童年时代, 曾出现过一个图腾时代。壮族历史上也同样经历过这样一个图腾时代,盘古神话大致诞生于这个时代。在来宾市壮族民间流传的盘古神话中, 就寓含着先民们对于雷王、磨刀石和葫芦的崇拜。这些崇拜思想可以归纳为两点:自然崇拜与生殖崇拜。

一、自然崇拜

来宾壮族盘古神话中涉及的灾难——旱灾、水灾,均与降水有关。这是因为壮族是一个古老的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农耕民族。充足的水分,是稻作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古代,水稻的生长更多的是依靠天然雨水。如果有充足的雨水和风调雨顺之年, 就会有较好的收成; 反之, 若是久旱不雨或多雨成涝, 就会影响稻谷的收获。由于人们对于天降雨水、或旱或涝的原因无法正确认识, 尤其是天降大雨时, 往往伴随着电闪雷呜, 风雨交加, 地动山摇, 令人胆颤心惊。于是, 人们就凭着想象, 认为天上的雨水是由雷王掌管。因此,与其说盘古神话中的一切灾难皆因降水而起,不如说是因雷王而起。这一神话传说体现了壮族民间自然崇拜中的雷王崇拜心理。

二、生殖崇拜

盘古神话属于洪水再生神话,兄妹婚配是洪水再造神话中的重要一环,是对洪水神话点题的、标志性的情节,在这个请结合总,“生殖”是关键词。来宾市壮族盘古文化也不外乎此。“盘古”源自壮语“盘勾”,是“咽盘”(磨刀石)和“勒勾”(葫芦)的简称译音,原意为“磨刀石与葫芦”。④在先民们的观念里, 磨刀石是砥砺和制作各种生产工具的必备之器, 是一切生产工具产生之母,更重要的是它挺拔尖锐,是对男根的隐喻; 而葫芦旺盛的生命力、繁殖力及孕妇般的形象, 是丰产的象征。因此, “盘古”这个名字体现了壮族及其先民的生殖崇拜。

(一)葫芦——孕妇的躯体

重视生育、祈求人丁的繁衍一直是古代先民的强烈追求。尤其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里,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 生活条件艰苦, 人的繁殖力和存活率都很低, 而且寿命短, 人丁的生育与繁衍关系到氏族或部落是否后继有人, 氏族或部落能否兴旺发展, 也关系到氏族力量的强或弱。

因而, 先民们对人丁的生殖繁衍有着强烈的渴望与关注。他们通过对自然界里具有旺盛生殖力的植物、动物及其象征性物体的崇拜, 或奉之为图腾(如青蛙) , 或奉之为崇拜对象(如葫芦、花、树、磨石、岩洞等) ,通过特定的崇拜祭祀仪式, 祈求获得象它们一样的生命力和繁殖力, 达到生育繁衍、人丁兴旺的目的。

壮族聚居的来宾一带气候温热, 雨量丰沛, 土地湿润, 非常适合葫芦的生产种植。自古以来, 当地壮族群众流行在园地里种植葫芦, 其嫩瓜可做菜肴, 老瓜晒干后可用来装粥、酒壶, 将其对剖为二, 可用作水瓢。由于葫芦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 其形体又似一丰腴的孕妇或母体孕育胎儿的子宫形状, 瓜籽又酷似人的牙齿。在类比思维和万物有灵观念的作用下, 先民们便将葫芦作为生殖力的象征, 产生对葫芦的崇拜思想, 希望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