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研究对象(1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 或初级产业) ,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等。
(2 )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 场所) 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 场所) 发生。
(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
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3、简述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通论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把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
区域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以地域范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等与其他区域的关系等。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公司(企业)地理学:研究公司空间结构、空间行为及其与环境关系的学科。
4、20世纪经济地理发展特点a、研究区域尺度的变b、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c、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5、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概念: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货殖列传:司马迁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的见闻记述,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城市等,史志描述阶段的代表著作商业地理手册:1889,奇泽姆,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分析: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促使经济地理学由描述走向理论解释,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与制度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加关注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研究涵盖企业发展与文化的关系,劳动力市场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区域增长中的社会文化传统、关系型资产的作用,金融转型中文化的影响,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企业组织的变化:简单——复杂。
早期企业以单体企业为主,基于它们的研究形成了古典区位论,随着经济社会的演变,企业间的联系和协调加强,促进了区域科学的发展。
新的形势下,企业的组织愈加复杂,促使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
局限性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体企业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区位论具有局限性;随着研究向宏观方向发展,企业研究对于经济地理理论的形成和更新的指导作用会有所降低。
新近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尺度的变化:微观——中观——宏观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简单——复杂。
经济地理学
(三)区位作用的机制
经济活动受到空间距离摩擦作用以及空间移动的制约性。
(四)区位主体 即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类型(工业、农业、商业、IT产业等) (五)区位理论 1、定义:即有关人类经济活动所占空间场所的理论 2、内容:两大方面 第一、人类空间活动的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 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性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 间,选择最佳分布区位。 第二、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状 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三、区位的类型
(一)、根据绝对性与相对性 1、绝对区位与相对区位
2、相对区位的重要性Fra bibliotek相对区位更为重要,因为地域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某种具有 相对区位因素密切相关,良好的区位条件可以促成某些特殊的 发展。比如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往往都有其特殊的相对区位 优势。 区位的相对性与可变性 (二)、根据产业与活动职能 1、经济区位 2、政治区位 3、军事区位 4、文化区位 经济区位又分为: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商业区位(市场区 位),交通地理位臵,资源禀赋位臵。
(2)长期以来,经济学轻视对区位的研究,从而难以从实质上 解释空间价格、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区域投入产出差异等的内 在原因。 (3)当代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 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靠单纯的经济 手段就能加以解决。
第六节、当代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二) 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一般情况下,密 度大、连结度高、通达度好的交通网络是完善的交通网络,交 通便捷,通过能力大。 相同密度但不同结构的网络的通过能力可以相差很大。 1. 交通网连结度(connectivity)
经济地理学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有何影响?
第一,政府是一个消费者。
第二,政府通过规划与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的区位。
第三,政府通过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竞争环境的形成。
第四,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
(三)环境保护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有何影响?
2、按加工过程原材料重量向产品的转化情况,原材料分为纯原料与减重原料。从节约运费的角度考虑,使用减重原料的企业区位应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地。使用纯原料的企业区位选择在原料地或是主要市场地,运费的差别不大,应根据其他因素来确定企业的区位。
3、不同种类的原料,运输难易程度不同。有些原料易变质、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不便运输。使用这类原料的企业,其区位应接近原料地。原料容易运输,产品不易运输的情况下,企业的区位则应接近主要市场区。
区位条件是区位(某一场所)所持有的属性与资质。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别:区位条件指的是在不同的场所生产条件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区位因子指的是对于生产者而言,在区位条件的影响下表现出的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如一个区域劳动力丰富廉价,这是这个区域的区位条件,如一个企业布局在该区域,企业在劳动力费用上的节约则是影响该企业的区位因子。
四、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是作为劳动对象,如农业用地。二是作业经济活动的场所与空间,如工业、交通与城市建设用地。前者土地的自然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非常突出,后者土地的区位影响非常突出。
2、由于地价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地租(土地收益)不同,城市内部的利用在空间上出现圈层分化。
4、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及产品的节能性能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及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总结第一章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前些年关于经济地理最有影响力的书籍是由苏格兰学者奇泽姆1889年出版的《商业地理手册》。
经济地理学这个名称是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2、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①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区位理论→对区域经济整体的研究→对区域之间发展问题的研究)②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客体企业组织→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的研究)③研究思维方式的变化(规范性分析→行为主义对行为差异的考虑→解构主义地理学→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定义: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经济活动的内容②经济活动区位③经济活动空间组织④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①通论经济地理学②区域经济地理学③部门经济地理学④公司地理学。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6、区位:主要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7、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区位条件:某一场所所具有的属性或资质。
8、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因子分为经济因子和非经济因子,而经济因子又分为成本因子和收入因子,同时成本因子又分为运费因子和非运费因子。
9、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①土地因子:任何经济或都以一定的空间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影响。
②原材料因子: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以影响。
经济地理学
48. R&D是一种运营过程,该过程分三个阶段:研究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
49. 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类型: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跨国横向一体化生产型。
36. 中心地:为周围居民提供中心商品和服务的场所,通常为城市、城镇。
37. 中心商品:中心地所能提供的商品,其他场所所没有的。
38. 门槛值:维持一个中心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或最起码的购买力被称之为中心地的门槛值。
39. 中心地等级结构的普遍性特点为:①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服务越多,反之…②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另外增加有较高门槛值和较大服务范围的较高级职能。③级别越高,数量越少,间距越远,服务范围越大。反之…。
57. 用地平衡任务: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用地矛盾,安排优先次序。主要内容:①用地合理分配②公共资源合理利用③生态环境保护。
58. 用地平衡原则:⑴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综合效益的原则。⑵兼顾公平的原则(①区域内用地平衡时要体现公平②地区进行用地平衡时要体现公平③代际公平)。⑶发挥区域特色的原则。
43. 跨国公司(多部门企业的典型)的标准:结构性标准,营业实绩标准。
44. 多部门企业多区位投资因素:① 实现规模效益② 减少交易成本 ③ 发挥技术优势 ④ 竞争激励。
45. 企业增长的战略:横向一体化扩张;纵向一体化扩张;多样化扩张。
46. 公司总部是整个企业的管理控制中心,职能:①制定战略决策 ②财政职能③交际
第一章 经济地理学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 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括第一产 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 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 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 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 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 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 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 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 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 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 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 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 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 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 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 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 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 条件利用,等等。
二、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 下分支学科: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系统中最发达的一门分支科学。
它以人类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探讨地域经济发展规律,预测和控制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速度、规模和效益。
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一是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具体区域的生产布局和组合规律,三是生产和经济部门的布局规律。
经济地理学理论萌芽早在古代就见诸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之中,但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则是近代的事。
1760年,俄国M·B罗蒙诺索夫就创立了“经济地理学”之名,并领导了一个研究机构,但由于局限于描述,缺乏科学性而有名无实。
1882年德国学者W·戈策重提经济地理学之名,论述其科学的任务,赋予其科学性,使之具备了学科特征。
经济地理学近代的形成过程有三个源流:一是16世纪产生的商业地理学和18世纪末形成的财政统计学,二是19世纪李特尔开创了人文地理学和其他人创造的区域地理学,三是19世纪初形成的区位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源、环境、人口、粮食等问题的加剧,使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得到很大发展。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件552P)
区域经济地理学
以明确的区域整体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 件和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侧重于区域内 外的分工与协作、区域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 (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方 面。
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两类组织(决策)方式 既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状态,也研究经济活动
地理空间组织的过程 既要分别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 ,也要分别针对不同尺度
的地理空间和不同特征的地理空间)来讨论经济活动的 地理空间的组织,更要分别讨论经济活动个体的地理空 间组织方式和区域整体经济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方式
1.2 学科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指的是经济地理学研究对 象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性质。
地理性与系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属性,也是经 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性
地理学必须与地域条件结合,研究各种现象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是地理学的灵魂,离开了地域性 或地域性不强,实际上是失去了地理性,或是地理 性不强。
人-地复合系统
物流
人类经济 活动系统
人流 信息流
地理环境 系统
元素(组成)
结构
状态
过程
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
企业(公司)地理学 产业(部门)经济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
农工 业业 地地 理理 学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 通商 运业 输地 地理 理学 学
旅
游 地
…
理
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 个分支。它是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高度综合和概 括。它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一般原理,既讨 论经济活动的区域选择,也探讨区域整体经济活动体 系的地理空间组织,还包括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 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的性质、任务以及发展趋 势等。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绪论经济地理学导论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一、经济地理学概念:研究人的经济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二、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1、人的经济活动——由产业结构反映2、周围环境——空间(区域)内其他事物的影响3、人的经济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产业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各产业之间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产业空间结构:即产业结构(或经济活动)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又指产业布局。
具体形态有:1、综合型:集镇、小城镇、城市2、功能性:工业区、商业中心、农业区3、专业化生产区:商品粮生产基地等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的产生一、经济地理学的形成基础:1、实践基础——三大地理发现2、地理学的发展;区位论二、经济地理学的经历三个阶段:1、古代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萌芽2、近代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的诞生3、现代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第三节、学习经济地理的学作用一、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地域性:地理学的基本特性。
表现为地域分异规律的存在,也是地理学家为之奋斗的原因之所在。
2、综合性:这是经济地理学交叉学科的要求。
3、统一性:即人地相关性,经济地理学研究人地相关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人地关系。
二、经济地理学的任务1、理论上任务:探讨和总结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2、实践上任务:参与部门各类生产基地的布局研究;参与各级各类地域和各种城市规划;参与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的开发利用评价第一章经济活动区位与影响因素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1、区位含义:主要指给经济活动主体带来经济收益可能和机会的某位置。
2、区位理论含义:一般指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此处研究经济活动主体合理空间选择和安排的理论。
有两层含义:●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指区位主体已知,根据区位主体本身固有的特征出发,来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例如:零售业区位论;公司区位选择●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大的区位空间已知,依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来研究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经济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1、学科体系(了解)经济地理学包括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
部门经济学又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四部门。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1、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
(了解)P352、区位条件是指不同场所具有的不同属性或资质。
(百度来的:某地区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并取得好效益的条件和因素总和。
)3、会区别工农业区位条件。
在选择工业区位时,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
市场等一般是主要的区位条件;而在选择农业区位时,光热与温度条件、土壤条件、劳动力条件、交通以及市场条件则构成主要的区位条件。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为主体分布的原因。
(最早由韦伯提出)5、区位因子的分类区位因子分为经济因子和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又分为成本因子和收入因子,成本因子分为运费因子和非运费因子。
6、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7、投入要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P388、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P449、常见的运输定价方式。
P5010、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度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
P59杜能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第二圈:林业圈;第三圈:轮作式农业;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第六圈:畜牧业圈。
2、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概要。
P68理论前提:a.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b.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c.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并且,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理论重点:a.运费指向论。
b.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c.集聚指向论。
原料的分类:按原料的空间分布状况可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以及其余地理环境相关系的学科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主体:人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或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
其内部主体都是区位主体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表示。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下)与局地原料重量(上)之比。
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点。
综合等费用线:是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规模效应=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代为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
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潜导产业: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比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区域空间结构: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在区域的发展中,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
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经济梯度: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梯度--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
经济地理学的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的名词解释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地理空间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探索地理环境如何影响经济产出、就业、交通和贸易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解释一些与经济地理学相关的重要概念。
1.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研究企业和产业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地理位置来开展经济活动。
根据区位理论,企业选择地点的决策取决于生产成本、交通便利度、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因素。
例如,一家制造业企业会选择靠近原材料供应商和消费市场的地方,以降低运输成本并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2. 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空间分析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其他空间技术来分析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关系。
通过空间分析,研究者可以确定经济活动的聚集程度、空间集聚效应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研究者可以使用空间分析来确定一个城市中不同产业的空间分布情况,从而为城市规划和资源配置提供指导。
3. 地理环境(Geographical Environment)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资源和自然灾害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农业、能源开发、旅游业等产业的选择和发展。
例如,北欧国家由于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成为了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理想地点。
4. 地区发展(Regional Development)地区发展是经济地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它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和不平衡现象。
这些差异可能由地理条件、人口分布、经济政策等因素引起。
地区发展研究的目标是帮助政府和决策者制定适当的区域发展政策,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减少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5. 城市化(Urbanization)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的过程,是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01、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容的一门学科。
02、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包含位置、布局、分布、等方面的意义。
03、经济活动:一般包括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04、中心地: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05、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的人口。
06、规模效益:是指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的增加,也叫规模经济。
07、跨国公司: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母公司)具有实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公司。
08、跨国一体化: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产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
09、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个经济单位之间的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
10、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11、霍夫曼系数:指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12、区域创新网络:是指积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展的相对稳定欢喜的网络。
13、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14、经济区:是指一定地理空间围,由一组经济活动相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
是一种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
15、产业集群:指那些在特定领域既合作又竞争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形成的地理聚体。
16、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17、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流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匀协调发展的过程。
18、经济活动全球化:生产要素在全球围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面向世界扩展。
对经济地理学的认识
对经济地理学的认识经济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的是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地域经济的发展与空间结构、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区域发展等。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通过采集实地数据,实施统计分析、比较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研究则是对经济地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面广、深度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通过生产、分配、交换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形成的经济整体。
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地域环境、政策因素、人力资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地理学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区域经济的现状和问题,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政策措施。
第二,城市化与城市经济。
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它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城市经济则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
经济地理学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研究,可以揭示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律,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地理分布与产业结构。
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理分布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对于理解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规律以及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地理分布与产业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和优势,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第四,国际贸易与全球化。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经济地理学研究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化的趋势、特点和影响,同时也可以为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研究内容深入,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组织、空间变化以及空间经济关系等。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组织、空间变化以及空间经济关系等。
空间分布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它可以从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空间上的分布格局等方面来考察。
空间结构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特征,它可以从空间上的结构特征、空间上的结构规律、空间上的结构格局等方面来考察。
空间组织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组织形式,它可以从空间上的组织形式、空间上的组织规律、空间上的组织格局等方面来考察。
空间变化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情况,它可以从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空间上的变化格局等方面来考察。
空间经济关系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经济关系,它可以从空间上的经济关系、空间上的经济规律、空间上的经济格局等方面来考察。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组织、空间变化以及空间经济关系等,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比如,经济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空间不均衡问题,比如,经济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空间不均衡问题,比如,经济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空间不均衡问题,比如,经济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空间不均衡问题,比如,经济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
经济地理学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研究内容:1)人地关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阶段:(一)史志描述阶段(17世纪前)中国:《山海经》、《禹贡》。
欧洲:赫尔泰的《地球的描述》(二)商业地理研究阶段(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三)经济地理学研究阶段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纵向演变(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三)研究思维的变化第二章区位原指经济活动(主要是企业)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
现在人们所使用的区位概念实际上是指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企业和区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中的位置。
区位主体--我们所研究的某项经济活动。
区位理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理论。
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某一地区(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交通网的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的发达程度。
交通网的通达度:衡量网络重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机场产业:机场业务关联产业。
机场产业区:围绕空运形成的产业区域类型。
第三章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导论1.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①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当代经济学中,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而经济地理学家却可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②-a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②-b资源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
②-c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②-d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1.区位条件:指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2.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二者的联系: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4.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①土地: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
②原材料: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③能源: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④资本: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
⑤劳动力: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的空间移动等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影响摘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实力的象征。
一直以来,各国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个崭新的城市空间单元,是带动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它的建设布局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字: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基本原理;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引言:城市空间结构是由各物质要素在城市地域范围内的有序分布和组合而形成的空间关系,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及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
不同的要素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成熟有序的空间结构则是长期内不断优化调整的结果。
城市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其中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种新型社区,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通过建立智力密集的区域,将技术、资金和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从而带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区域发展中起到了增长极的作用。
作为城市经济的增长中心,高新区的出现和发展必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
正文一、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发展1.1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概念及特点高技术产业是研究与开发密集型产业。
美国学者R.纳尔逊在《高技术政策的五国比较》一书中指出:“所谓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以大量投入研究与开发资金,以及迅速的技术进步为标志的产业。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厄特巴克也认为:“高技术是指花了很大资金,对很复杂的事物进行研究的那些产业。
美国的D.戴曼斯库在《高技术》杂志上指出:“对高技术企业的定义,主要依据两大特点:一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二是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比例高。
这两点特点又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东西,即‘知识密集’,这是高技术产品的一个必要成份,也是技术继续创新的必需。
”尽管世界各国对高技术产业概念的认识不完全统一,但在综观迄今所获得的国外大量有关文献后,仍可总结出高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的一般概念,即用当代尖端技术(主要指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三大领域)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群。
正如台湾《国际贸易金融大辞典》中“高技术产业”条目规定的:“系指必须利用电脑、超大型集成电路等最尖端科技产物为基础,并投入质量俱重的研究发展从事生产的智慧密集型企业。
”由此定义的高技术产业应具备的条件是:产品的技术性能复杂,科技人员在职工中的比重大,设备、生产工艺建立在尖端技术基础上,工业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高。
因此,高技术产业具有高增长率、高风险、高收益、高额研究开发费用、高附加价值、强烈的出口导向与国际分工、高技能劳动密集等特点。
1.2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机理1.2.1集聚发展机理对于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个体来说,集聚是为了实现集聚带来的更多的经济效益。
从经济区位理论角度来看,集聚将节约运费和能耗等物质流通有关的成本;从增长极理论讲,某一产业围绕另一推动性产业,通过产业链的连接,将会带动自身的发展;从产业区理论出发,产业集聚可以使各产业获得有效的专业化劳动力、辅助性行业和知识信息交流。
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讲,它具有高收益高附加值、产品工艺老化快的特点,这就要求产业个体不断地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并同时规避各种创新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与否,关键是要看它是不是有利于创新的产生。
企业组织理论和发展实践都表明,在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企业的创新模式已由原来的突破式线性创新发展到渐进式非线形创新,产业的集聚在一定的空间地域形成了紧密的创新网络和社会网络,网络中的各方不断的相互作用、共同学习、协同合作,减少了信息传递的障碍和知识、信息的缺失和遗漏,使企业之间面对面的非正式交流以及在信任基础上实现非契约形式的合作,不仅有效降低了学习的社会成本,同时加速了难以复制的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扩散和转移,从而导致知识和信息在企业间的“累积效应”,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和速度。
1.2.2扩散发展机理一个科技园区的成长可以看成集聚与扩散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对其他地域扩散内容在本地域的集聚。
一项创新,由于它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或者能节约劳动和节约资本,或者提高系统的功能而创造新的市场,便在创新者与其周围的空间里产生“位势差”。
而平衡的力量就会促使创新者向外扩散和传播,周围的地区进行学习、模仿和借鉴。
在发达的高技术区域,创新网络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于知识的创新和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特别有利于高新技术的产业融合、相关学科的交叉繁殖、科技人员的协同合作以及各行为主体的集体学习。
因此,我们把前者基于地区要素禀赋上的优势称为静态的集聚优势,而把后者基于优化组合意义上的创新网络和社会文化环境上的优势称为动态的集聚优势。
静态的集聚优势虽然在发展初期使区域具有竞争的优势,但如果不能对原有的优势进行有效的重组和创新,优势可能就不复存在。
二、高新区选址布局2.1智力密集指向智力是进行创新的第一资源,它不仅是指具备科技知识的智力人才,更主要的是指由智力人才组织起来的具有高水平研究和开发能力的研究机构和开发部门,如大学、科研院所、大型企业。
作为知识、技术的支撑结构,大学和各种研究机构不仅可以创新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等,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知识、信息、技术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
趋近大学和各种研究机构选址,有利于研究开发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实现近距离的实现信息的传递与扩散,形成协同互动的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
一般认为,它是科技园区的必要条件。
2.2自然地理条件高新技术产业是“温带型产业”,要求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安静的环境,不适宜在吵闹、污染高的闹市区、重工业集中地区布置。
而平坦、开阔的自然地理条件,则有利于工程建设成本的降低、储备未来开发空间和开展各种活动的便利。
此外,高技术人才十分注重工作环境的舒适和生活质量的高低,而安静、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吸引科技人员来此安居乐业。
一般来讲,具备上述条件的地区多位于生态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城市郊区。
2.3城市化水平创新的大量实现有赖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保障。
虽然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不等同于创新环境,但它影响着创新环境并彼此构成和映射着对方。
创新活动对各种专业化的服务具有高度的依赖性,需要众多受过良好教育的智力劳动力,需要较好的社会交往环境和文化生活,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体系,而这些恰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
忽视城市中已有的这些环境,或者妄图轻而易举地在短时间内重建这样的社会环境,需要时间和金钱上的大量投入,往往是不成功的,甚至使其成为“远离正常人类社会的孤岛”。
在城市化发达的地区,科技园区建设成为郊区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有条件远离城市中心地区;而在城市化水平不足的地区,依托于现有城市中物质文化环境较好的空间地域就成为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
2.4城市空间结构高新区的区位应当充分考虑到城市已有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城市的性质与特色,考虑到城市空间发展的大方向,考虑到与所在地区及周边空间单元在社会文化属性上的匹配,考虑到与城市空港、高速公路的衔接,减少对已有功能空间及特色的冲突和破坏,丰富并有助于形成有机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及景观。
三、高新区的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演变如果我们把一个空间地域称为高新区的话,它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网络化的创新社会空间,其间弥漫着创新的空气,进行着各种和创新有关的活动,它和全球创新经济紧密联接,创业者们把最大的热情和聪明才智投入到这里,在此安居乐业。
从城市的角度来讲,这些地方已经完全城市化,但又相当不同于其他城市化区域,因为其内在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以及个体心理、行为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如果这样的空间是在城市中生成,那它对城市的贡献就不仅仅是空间结构及形态上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质上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城市社会经济空间。
3.1高新区的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3.1.1城市空间结构从城市空间结构上来讲,高新区无疑是增长最快的一个地块单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城市“摊大饼”蔓延式的发展,在城市的某一个方向上实现了轴向扩展,或成为城市中心以外的一个次中心,实现多核的延连扩展。
科技园区从特性上来讲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非中心性、独特性,它是一个目的明确、功能混合并有机组合的空间地域,各种要素、单元、功能及其组织都服务于创新经济的发展,各种生产、生活的需求可以就地实现。
高新区基本职能的服务对象在园区内部,而不在整个城市,其非基本职能因创新经济的特性决定了是在更广阔地域空间上的一些相关节点地区或城市。
高新区基本不担当与之无关的城市职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构成一个城市的核心,只能是城市的一个重要极点,一个行使特定功能的城市区域,一个较为独立的空间结构单元。
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在:①结构上独立,其内部与外部的异质,使高新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和主城区共同生长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但相互之间有明确的界限相互分离;②经济上独立,创新经济的特殊模式与运行方式,使高新区作为一个完善的经济实体独立于所在城市而运行;③社会上独立,高新区是一个具有特殊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能够自我平衡和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④规划上独立,正是由于高新区在社会、经济、空间结构上的独立性,决定了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需要单独处理,在城市总体规划之下应该单独编制规划。
要形成这样一个较为独立的空间结构单元,必须具备相当的规模和职能,只有在相关集聚达到一定密度和浓度、各种要素和职能充分协同作用的时候,才能发生创新的各种连锁反应和倍增效应。
而与其异质的功能和要素则应尽可能的排除在外,以实现整体上的空间效益最大化。
3.1.2高新区内部空间结构从高新区内部的空间形态来讲,完全是一个崭新的城市空间,人们在园林中工作,在社区中生活。
虽然不像国外那样的低密度空间,但其建筑密度、人口密度较原来的城区大大降低,在商务服务区建筑密度、人流量相对较高,而在研发、生活区建筑的密度、体量有很大下降,在生产区也很难看到工业化社会大的厂房车间。
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住宅出现高中低档分化,大众住宅分布在公共空间及服务设施的周围,更加注重社区邻里的形成及交往活动的开展,高档住宅则分布在更为安静和优美的地段,安全感、满足感以及生活的便捷被充分考虑。
生活配套不追求规模宏大,其布局更加灵活,常与住宅区被有机的分散在园区内部。
整个园区生态用地、景观用地、公共空间用地、社交活动用地占有很大比例,更加注重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建设。
在空间组织上,空间联系更加便捷和人性化,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通勤范围、可及性、社交需求以及交通的组织,注重邻里单元、有机社区的形成,对地块不作简单的几何式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