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及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体育、课外活动安全制度(5篇)

体育、课外活动安全制度1、上体育课前主教教师必向学生讲清锻炼要领和安全事项等并在教案中作书面记录。
2、同学在上体育课期间应全面地服从教师的指挥和指导,若有特殊事项必报告教师。
3、课外活动时间(除放学和上学的时间)学生原则上不得离开校园,必在学校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不做危险或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游戏和运动等,不在高陡险及走廊处玩耍、游戏等。
4、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活动或分组活动要做到守秩序,不能有争先恐后的现象发生,学生活动要在教师的视线内。
5、教学内容不能超出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准备运动环节不能缺,运动强度、难度要合理安排。
6、学校体育器械等教育教学设施应严格按照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新器械和设备投入使用前,教师要先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完全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检修。
7、正确使用体育器械。
8、借用器材建立登记制度,对高危险器具必须由教师签名领借,并由领借教师全程监督学生的使用和训练。
9、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体育竞赛、军训以及其他剧烈运动的学生,应予以劝阻。
10、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报告校长室,及时送往医院,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联系体育、课外活动安全制度(2)体育和课外活动的安全制度是为了保护参与者的身体安全和健康,并确保活动的进行顺利和有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育和课外活动安全制度:1. 人员管理制度:活动组织者应对参与者进行身体状况的评估,并确保参与者具备参与活动的基本能力和健康状况。
2. 设备检查制度:活动组织者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使用的体育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并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3. 安全指导制度:活动组织者应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包括正确的使用设备和施加技巧,以及遵守比赛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4. 急救措施:活动组织者应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并提供必要的急救培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处理伤病。
5. 紧急预案:活动组织者应制定紧急预案,包括应急联系人、紧急撤离方案等,以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
体育活动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体育活动教学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学校领导对本校体育活动教学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 体育教研组负责体育活动教学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3.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教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
三、安全教育1. 体育教师应在每学期第一堂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包括运动伤害预防、急救知识、安全规则等。
2.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不断强调安全意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四、体育场地与器材1. 体育场地应定期检查,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符合安全标准。
2. 体育器材应定期检查,确保器材完好无损,符合安全要求。
3. 禁止使用过期、破损、不合格的体育器材。
五、体育活动安排1. 体育活动应安排在安全、开阔的场地进行,避免在狭窄、危险的环境中开展。
2. 体育活动应根据学生年龄、体质、运动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学生安全。
3. 禁止组织学生参加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体育活动。
六、体育活动组织1. 体育教师应熟悉体育活动内容,掌握运动技术要领,确保学生安全。
2. 体育教师应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热身、安全提示等。
3. 体育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七、体育活动应急处理1. 发生学生受伤事故时,体育教师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并立即报告学校领导。
2.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处理事故。
3. 事故发生后,体育教师应配合学校进行调查和处理。
八、监督检查1. 学校领导应定期检查体育活动教学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体育教研组应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安全意识。
3. 学生家长有权对体育活动教学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
九、奖惩措施1. 对在体育活动教学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体育活动教学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4篇)

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体育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保护工作,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术要领的同时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
体育教师应与卫生教师密切配合,对患病与体弱的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在组织学生开展剧烈体育竞赛时,应事先进行身体检查,严禁身体不适者参加。
三、体育课、课外活动应当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体育教师、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区域和设置警示标志。
四、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时,穿着衣服要宽松,应穿着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身上不要佩戴金属徽章、别针、小刀及其他尖利或硬质物品。
不得违规攀爬有关体育设施。
在开展剧烈运动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避免肌肉、韧带拉伤,杜绝“放羊式”体育课的出现。
在进行跳山羊、单双杠等教学活动时,必须设有沙坑、海绵垫加以保护。
五、体育设施必须安装牢固,保证安全,符合有关质量安全标准。
学校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体育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设施和娱乐设备。
六、在体育课、课外活动中,当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卫生教师应及时处理,护送受伤学生去医院治疗,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和协调工作。
同时查明原因,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二)协会基本形式、结构介绍:本协会名为:“体育爱好者协会”;始创于____年度第二学期,指导老师为老师。
体育爱好者协会内部分为两个子协会:分别是乒乓球协会,篮球协会;体育爱好者协会内设有一名会长与两名副会长,采用“统一管理,分别管理”模式:会长负责交涉院团委与社团联合会,并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并管理着两名副会长。
两名副会长分别管理乒乓球协会与篮球协会。
以下为两个子协会的具体规章制度。
乒乓球协会规章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协会名称本协会正式名称为。
体育爱好者协会。
第二条。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4篇)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制定本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的体育活动和课程,包括体育课、校园运动会、社团活动等。
二、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1. 体育设施的管理(1)学校体育设施应经过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其良好的使用状况。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修缮。
(2)体育设施的使用时段应事先规划,并且在校内公示,确保学生及时了解和遵守使用规定。
2. 器材的管理(1)学校体育器材应经过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器材的完好无损。
(2)体育器材的使用应遵守相关规定,严禁擅自调整器材的高度和角度,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三、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安全管理1. 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案(1)学校体育活动应提前制定详细的组织方案,包括人员配备、活动地点、活动时间等内容,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2)活动方案应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安全问题,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强度,避免过度竞争和过分激烈的活动。
2. 体育活动的教师指导与监管(1)体育活动应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确保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2)教师应提前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场地和器材、做好体育锻炼前的热身准备等。
(3)教师应积极监督学生的活动行为,防止发生过激行为和不当竞争,及时制止危险行为。
3. 体育活动的急救与应急处理(1)学校应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保证在活动中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进行救治。
(2)学校应制定体育活动应急处理方案,包括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疏散和安全措施。
四、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宣传和教育1. 安全宣传(1)学校应定期开展体育安全宣传活动,向学生宣传体育活动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2)学校可利用校刊、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全校学生发布安全宣传信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安全教育(1)学校体育课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向学生普及体育活动中的常识和规范。
(2)学校应定期开展体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6篇)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体育课教师、训练教练员、体育活动____人安全责任要求任课教师、教练员、活动____者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学生和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必要的训练。
对严重违犯安全要求、纪律的学生和人员进行必要的纪律处理和行为约束。
上课、训练时,可在教师可控制范围内或指定地点要求其进行安全训练或反省,不得将学生逐出控制区之外或让其回班。
体育活动、比赛、运动会时,对该类学生可同样处理或交给班主任处理。
节假日进行体育队训练,要经体育组同意后报教务处批准。
私自____学生训练,后果自负。
体育老师及管理人员要给学生讲清楚,有缺陷的器材要停止使用,室外不能立即修复、更换的场地、器材,要有禁用标志,或提示语。
凡涉及到电、火、空中作业等危险性强的操作活动,应由教师进行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二、学校体育活动主要____形式及安全要求体育课:一般在必修课时内学生按班级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开展某一、二项运动;体育活动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课一般在活动课时间由学生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参加体育活动,教师适当进行管理;课外体育活动1则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的体育活动;运动会。
由学校统一____学生参加多种项目竞赛活动。
不论是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课外体育活动还是运动会等,教师及____者都必须十分重视做好安全教育和事故防范工作。
(一)体育课教师要求1、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并且掌握体育运动有关的安全知识,具备事故处置能力,因为教师往往是体育课学生安全的第一(直接)责任人。
2、体育教师对体育课上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应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能把握重点关键。
3、每节课应根据授课内容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危害向学生反复强调,要讲清动作要领、保护措施,并落实到每个学生。
4、每节课应根据授课内容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隐患,如器材的牢固完好度,沙坑的松散度等等。
5、体育教师应及时通过班主任对授课班级的每个学生健康体能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授课时从参加项目到训练要求因人而异,特殊情况区别对待,忌一刀切。
第一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体育课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在校学生参加体育课程及相关体育活动时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体育课安全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面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体育课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体育课安全管理工作应注重制度建设、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二、组织管理第六条学校成立体育课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体育教师、安全员等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体育课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节课学生的安全管理。
第八条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体育课安全管理,确保学生按时参加体育课程,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九条学校安全员负责体育课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
三、安全管理第十条体育教师应在课程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告知学生遵守纪律、注意安全,并检查学生着装、器材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体育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运动伤害风险。
第十二条体育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合理调整运动强度,避免学生过度疲劳。
第十三条体育教师应掌握急救知识,遇学生受伤时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报告学校安全员。
第十四条学校应定期检查体育设施、器材的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课安全事故处理机制,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调查处理,并报告上级部门。
四、安全教育第十六条学校应将体育课安全教育纳入总体安全教育计划,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第十七条体育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安全防护、急救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第十八条各班班主任应加强学生体育课安全教育,提醒学生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3篇)

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体育活动:一、体育活动,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老师组织学生体育活动,要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对已损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严禁学生使用,并及时报修并出示警示标志。
二、开展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明活动要领,做好示范、指导以及防护工作,运动前做好各项准备活动。
三、老师不得指导学生开展有危险性的活动,学生不准离开老师自行开展有危险的活动,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自我保护。
四、在体育活动中老师有组织、指导的责任,因组织指导过错造成学生身体伤害事故老师要负责任。
五、不要强行让学生做一些力所不及的运动。
体育教学:一、任课教师必须在上课时讲清楚运动注意事项,准备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实行体育用具使用前的安全检查。
二、学生必须遵守课堂常规,按时上课,听从指挥,不迟到早退。
三、上体育课任课教师必须穿运动服、球鞋。
四、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五、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自我保护。
六、体操练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保护、帮助。
七、体育课或课外锻炼中,凡出现受伤情况,应及时送往校医务室或医院,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2)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的安全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确保体育活动和教学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1. 体育设施维护:学校应定期对体育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
2. 体育场地规划:学校应有合适的体育场地,满足各类体育活动的需求,并确保场地的平整、无障碍、无安全隐患。
3. 安全装备:学校应配备必要的体育器材和安全装备,如护具、防护装备、急救包等,并对使用教师和学生进行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指导。
4. 体育教师培训:体育教师应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体育活动安全管理技能。
5. 体育活动前期准备:组织体育活动前,教师要对场地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并提前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特殊情况,做好相应的安排。
小学体育活动管理制度(4篇)

小学体育活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小学各类体育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小学体育活动应在合理、安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
第四条小学体育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第五条小学体育活动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科学安排活动内容和形式。
第六条小学体育活动应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七条小学体育活动应有专门的教师担任活动组织和指导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学校应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场地,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
第二章活动内容组织第九条学校应制定年度体育活动计划,明确各个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第十条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第十一条小学体育活动应包括集体活动和个人比赛两种形式。
第十二条集体活动可以包括体育节、运动会、体育竞赛等。
第十三条个人比赛可以包括田径比赛、球类比赛等。
第十四条学校应组织各个班级参加体育活动,鼓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与活动。
第十五条学校可以设立体育社团或者兴趣小组,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机会。
第十六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际、市级的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第十七条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活动的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
第三章活动组织与指导第十八条体育活动组织和指导工作由学校的体育教师负责。
第十九条体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和组织能力,热爱体育事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十条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形式。
第二十一条体育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
第二十二条体育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教学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三条体育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和协作,将体育活动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一、引言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体育活动中,由于运动强度大、动作难度高,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为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体育课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二、体育课安全制度的主要内容1. 安全教育学校应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师生了解体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掌握预防措施和自救互救方法。
体育教师应在每次体育课前对班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场地设施安全学校应定期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场地设施安全可靠。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设施,应及时整改,禁止学生在有安全隐患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
3. 运动器材安全学校应确保体育器材的完好无损,定期对器材进行维护、更换。
在使用体育器材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避免因使用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4. 运动强度控制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体质和运动能力,合理安排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
对于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运动项目,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5. 运动损伤处理学校应建立健全运动损伤处理机制,对运动损伤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体育教师应了解基本的运动损伤处理知识,掌握急救技能,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迅速采取措施。
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师生安全。
7. 纪律要求体育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禁止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打闹、嬉戏,确保体育活动的有序进行。
8. 家校合作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变化,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安全、愉快地参与。
三、体育课安全制度的落实与监督1.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教学经验,能有效预防和处理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隐患。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3篇)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一、学校领导应督促体育教师在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中,对学生进行思想、运动常识和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使学生明确体育运动的目的意义,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二、体育教员必须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
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动作的意义,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以发生的意外事故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师应耐心地指导学生练习,并多做示范动作。
应根据学生健康、年龄、性别等不同情况,在自愿原则下把他们组成各种活动小组,互相帮助,形成群众性的辅导与安全保护力量。
三、体育教师要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四、体育场地和器材等设施应符合体育活动安全和体育卫生标准要求,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
体育教师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戒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
对于场地、设备应注意经常检查,及时修理,消除隐患,并要有计划地逐步改善场地,设备条件。
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江夏区赤矶中学安全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因为意外事故是造成中小学生伤残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关系着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家庭的幸福,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痛苦,更给学校体育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通过了解____年____月____日晨,____省长治市沁源县沁源二中在马路上出早操跑步,返校途中,发生的一辆大货车撞入学生队伍中,酿成____名师生死亡、____名学生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以及学习____年____月____日起实施的____教育部____号《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对照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实践,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地总结自查与反思。
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措施(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安全机制1.成立以学校校长挂帅的学校体育工作安全领导小组对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要真正做到常抓不懈层层负责,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有效的安全机制,不断加大学校体育软、硬件的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广泛听取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意见。
二中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二中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安全管理也非常重要。
制定一份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让体育活动更加安全有序地开展。
下面就是一份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供参考。
一、基本原则1.领导责任: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安全管理,站在学生身体健康角度,制定相应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参加体育课活动的安全。
2.教练员管理:按照学校的安全制度,教练员要定期接受安全培训、考核,掌握相关体育课安全知识,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体育教学。
3.学生责任: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参与体育课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和健康,尊重各自的身体条件和体能水平,做到自我保护和自我实现。
二、安全环境要求1.美化环境:体育课场地应该保持干净、整洁,排水灵活,不得存在高低不平或垃圾等障碍物。
2.通风、采光:体育场地须通风、采光良好,夏季课程要避免在高温燥热环境下进行。
3.检查设备:体育课用具、器材、设备要检查保养,防范出现设备故障、不匹配、老化等不安全因素。
4.人员监控:学校要加强体育课场地监控,督促体育教练和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三、安全管理制度要求1.做好体检工作:学校要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育课前的体检工作,建立健胸、定期复查等体检制度,及时发现体育课学生基本生理指标的异常情况。
2.分级管理:针对学生不同身体状况及体能水平,体育教师要制定不同的体育课计划,在体育课实施过程中进行分类管理。
3.结束后归还器材: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后,应将器材完好无损地归还到指定地点,防止器材受到损坏、丢失等不安全事件。
4.防止体育场地受到非法侵入:为防止其他学生或者陌生人闯入体育场地和设备物品,加强门卫和场地把关,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体育课安全管理流程1.课前准备工作:教练员要根据所教授的课程计划,提前预备相应的用具、场地、停车、交通等措施,确保体育课开展的环境安全。
2.学生安全教育:教练员要在安全工作中,强调学生注意安全,遵守规则,自觉维护安全,加强体育课到场地安全指导和练习(如渐进式教学、分层教学等)。
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10篇)

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10篇)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0篇)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篇1一、加强安全教育。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中,对学生进行思想、运动常识、生理卫生和运动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后果和预防措施,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遵守纪律、思想集中、严肃认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
二、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
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动作的技术要领,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师应耐心地指导学生练习,并多做示范动作。
要加强运动安全保护,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组织。
严格活动纪律,严格规定运动程序,克服体育活动中打闹、涣散的现象。
四、体育教师要与班主任密切合作,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
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五、体育场地和器木才等设施应符合体育活动安全和体育卫生标准要求,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
体育教师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戒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
场地、设备应注意经常检查,及时修理,消除隐患。
六、进行铅球、垒球等投掷运动时,特别要加强组织、严格纪律、认真保护。
七、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衣着应符合安全要求,一般要求穿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
衣服要宽松,不应穿带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带金属徽章、别针、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质物体等。
八、课内外体育活动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
体育设施必须安装牢固。
学生不得攀爬有关体育设施,如:蓝球架等。
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篇21、学校一切体育器械必须进行登记造册,指定专人管理。
新购置的器材要及时登记入册,分类入帐,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器材室的器械和运动服,一律分项建帐。
损坏的器材要登记注销,每学期末清点一次,每年底与总务处对账一次。
2、体育器械应分类存放,定位定橱,摆放有序。
要保持室内整洁,按器材性能要求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照射等工作,保证器材使用率在90%以上。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16篇)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16篇)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6篇)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篇1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开展有关体育活动,学校商量特制定如下制度:1、体育老师思想上首先应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高度重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安全教育。
2、体育老师在上体育课、组织体育活动时,每一节课均应严格按学校教学常规要求施行教学,课前应整队前往操场,活动前应做好活动的准备动作,并强调安全防范有关要求,活动中体育老师应自始至终在场指导、监管。
3、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应认真检查有关活动器材是否安全,严禁使用已损坏的可能导致学生意外伤害器材,如有器材被损应提前通知学校予以修理或更新。
4、根据我校实际,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体育活动时(冬季三项赛长跑、踢毽、跳绳),必须在校园内进行。
举行校园体育节,领导小组、各班主任必须加强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如开展其他校外体育活动须经校长室同意方可。
5、在体育课、体育活动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伤害,体育老师应迅速向学校报告,并启动有关应急预案。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篇2为保障学校师生体育课和业余训练及重大体育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给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教学环境,特制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一、体育课1、学校体育器械、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设施,严格按照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
教师上课前仔细检查场地安排、使用是否合理,器材是否安全。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教师应教会学生必要的保护与帮助方法。
学生上体育课必须遵守纪律,听清教师关于课堂体育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记住安全要领,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要服从教师的安排,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
不得擅自进行教师没有布置的活动项目。
4、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训练出勤制度,观察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学生及时做出妥善安排;运动中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学校医务室或医院救治,同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通知班主任和家长。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是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些可能被包含在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内容:1. 安全设施要求:规定体育馆、体育场等场地的安全设施要求,如应设置防护网、安全垫等装置,确保学生在运动中不会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2. 器材要求:规定体育活动所使用的器材的质量、检查和维护要求,确保器材不存在安全隐患。
3. 教师和教练员要求:规定教师和教练员在体育活动中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要求其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4. 学生参与要求:规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前应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并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程序参与活动,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该项活动。
5. 急救和应急处理:规定在体育活动中发生事故时的急救要求和应急处理流程,包括组建急救队伍、提供急救器材等。
6. 体育活动计划和组织:规定体育课程的设置、组织形式等,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 安全记录和报告:规定对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事故和隐患进行记录和报告,以及进行事故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通过制定和执行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水平,保障其身体健康。
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更新。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一、总则本制度旨在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体育场地安全管理1. 学校体育场地应配备安全警示标识,明确禁止随意进入场地并规定相关安全提示。
2. 学校应定期检查体育场地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确保体育场地的安全使用。
3.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体育场地的安全教育,告知学生使用场地设备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学生训练和比赛时,应遵守体育场地的使用规则,严禁私自改变场地设施和进行任何危险行为。
三、体育器材安全管理1. 学校应合理配置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体能水平的体育器材,并按需进行维护和更新。
2. 学校体育器材使用时,应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
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 课前安全检查:教师在每节体育课开始前,应对场地、器材和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它们符合安全要求,不存在损坏和危险因素。
2. 器材使用规范:学校应配备符合标准的体育器材,并规定学生在体育课上使用器材时要遵守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禁止进行危险的操作。
3. 安全警示标志:学校应在体育场地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危险区域和禁止进行的危险动作,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 专业教师指导:学校应确保体育课由具备专业教师资格的教师负责指导,以提供正确的运动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并在体育课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状况。
5. 紧急救援措施: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并进行急救培训,以应对意外事故的紧急情况。
6. 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课上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他们学会遵守规则、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7. 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要求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 监督和评估:学校应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是以学生安全为核心,以预防事故和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二)一、总则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的安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体质和体育兴趣,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领导责任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课的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1. 学校负责人要制定和完善体育课的安全管理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体育课的安全工作。
2. 体育部门负责人要落实体育课的安全工作,指导、监督和检查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3篇)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安全制度是为了确保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时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安全制度:1. 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安全要求:确保体育场馆、器材和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使用损坏或不合格的设施和器材。
2. 学生体检:在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课之前,学生需要进行体检,以评估他们的身体状况并确定适宜的体育活动。
3. 适当的准备活动:在体育活动或课程开始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活动,以减少运动伤害的风险。
4. 适量的运动量和强度控制: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控制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运动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和潜在的运动伤害。
5. 安全技巧和指导:教练和教师应提供正确的运动技巧和安全指导,确保学生正确、安全地参与体育活动。
6. 监督和救护措施:在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时,应有足够的监督人员,并确保他们了解急救和救护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7. 紧急事件处理程序:制定紧急事件处理程序,确保在发生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寻求医疗援助和通知学生家长。
总之,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安全制度的目标是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减少运动伤害的风险,并确保有适当的应对措施来应对紧急情况。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2)1、体育教师应经常检查室外体育设施,发现设施不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总务处,并停止使用该设备。
2、学生做单双杠练习,体育教师应在场指导,并做好保护工作。
3、学生做铅球、铁饼和标枪练习,应严格落实好安全措施划定安全区,禁止学生进入非安全区,对帮助教师工作的学生,体育教师应事先对其操作规程和安全教育,铅球、铁饼、标枪使用后应立即放回体育室,不准放在体育场地。
4、学生长跑练习,体育教师要分别适当地控制好男、女学生的运动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全校性的体育活动,必须加强保卫力量,有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文

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文学校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是学校的首要任务。
因此,制定并贯彻一套完善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安全制度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不含分段语句的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文,以供参考。
一、安全责任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责任属于学校行政部门的职责范围,具体负责人为校长。
校长要确保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的安全,并且指定专人负责具体的安全工作。
二、安全管理机构学校成立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学校相关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
委员会负责制定、完善和监督学校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
三、安全教育1. 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和教师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等内容。
2. 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中。
3. 学校要定期开展模拟演练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四、场地设施安全1. 学校要定期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2. 学校要制定体育场地使用规范,明确使用时间、场地分配等具体要求,确保场地使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学校要配备专职场地管理人员,负责场地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
五、器材设备安全1. 学校要定期对体育器材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2. 学校要定期更新器材设备,淘汰老化和损坏的器材,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3. 学校要制定器材设备使用规范,明确使用方法、操作要求等具体要求,确保器材使用的安全和正确进行。
六、应急预案1. 学校要制定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的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事故应急处理、伤病急救等内容。
2. 学校要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师生应急处理能力和救护技能。
3. 学校要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和设备,确保在发生事故或伤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七、监督检查1. 学校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小学体育活动管理制度(5篇)

小学体育活动管理制度一、体育课课堂常规1、教师必须按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写好教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和学生必须穿球鞋上体育课,不穿皮鞋或硬底鞋,不穿塑料凉鞋或塑料底的各种布鞋、棉鞋上体育课。
避免误踏、误踢其他同学造成伤害,防止自己脚扭伤或滑倒摔伤。
3、在条件许可时,教师与学生应穿运动服或轻便服装,特别注意不穿牛仔裤与各种紧身外裤上体育课,这样不利于活动,甚至会造成运动时摔伤。
4、上课前应取下衣服上的别针,口袋中不放小刀、铅笔、钥匙等锐利坚硬的物品,以免运动中发生碰撞或摔倒时,造成严重戳伤。
5、体育老师应在上课铃响____分钟前进入操场集合地点。
学生应在课前提前两三分钟到达上课场地,准备整队上课。
尤其是楼上的班级更要注意这一点,避免上体育课的同学朝楼下跑与其他同学往楼上跑发生伤害事故。
6、凡到校学生都必须上体育课,学生因病不能正常上体育课时,必须有医生证明,事假经班主任;批准或持家长证明方能有效;病残免试体育的学生,必须有医院的证明,教导处批准方能免试;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和女生例假,均应到场由教师安排轻微活动或见习。
7、上课铃响后,各班均在操场规定区域集合,由体育委员检查出席人数,并向教师报告实到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
教师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同学应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老师允许后方能入队,并站在排尾。
8、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服从教师和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得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未经教师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的位置和调整难度。
9、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切实措施,避免和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10、下课前____分钟,教师要进行小结,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布置值日学生清理场地并归还器材,不允许过早下课。
二、两操活动坚持每天一次广播操,一次眼保健操制度。
1.课间操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坚持“晴天室外操、雨天室内操”。
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组织的所有体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体育竞赛、集体健身活动等。
第三条本单位负责对体育活动进行安全管理,设立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流程和措施,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本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对重大体育活动进行安全评估和预案编制,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可控。
第五条本单位将加强对体育活动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条本单位鼓励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倡导文明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第七条本制度由本单位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八条本单位设立体育活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体育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
第九条主办单位应提前制定体育活动组织方案,明确体育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规模、措施等,并报送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条主办单位应配备足够的安全保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安全保障布置,确保活动现场安全。
第十一条在体育活动前,主办单位应组织安全培训会议,向参与人员介绍活动的安全规定和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第十二条主办单位应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及时应对紧急情况,保障参与人员的生命安全。
第十三条主办单位应根据活动规模和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测可能出现的灾害和事故,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第十四条主办单位应在活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戒线,告知参与人员注意安全,禁止闯入危险区域。
第十五条主办单位要对体育场馆、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六条体育活动场所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具备防火、防震、防滑、防雷等安全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十七条体育活动参与人员应进行身体检查,不能患有未治愈的疾病和患上急性病的人员不得参与活动。
第十八条体育活动参与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装备,如护具、安全帽等,以保护其人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莒南县焕章希望学校
体育活动及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一、体育课必须遵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法规的要求,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学生要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锻炼习惯。
三、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四、体育课前必须对场地、设施和器材的质量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五、学生应主动向任课教师告知既往病史,以有利于做出合理上课安排,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有既往病史的学生应主动去校医院检查,由校医出具上课建议。
六、课堂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学生上体育课时,着装要适宜运动,穿运动服,运动鞋,不佩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如金属徽章、别针、小刀和其他尖锐、硬质物品等。
八、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服从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干部的安排,禁止在课堂中打闹。
九、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放松活动;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坐下休息,应积极整理、放松;上课前后一小时
不饮食,不大量喝水,讲究运动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十、学生受伤后,教师要尽快做简单处理或由校医室进行处理,情况严重者,应及时拨打120电话,到医院进行处理。
十一、教学内容中应注意的问题: 1、田径:一般运动穿胶鞋,若有必要穿钉鞋,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跳高练习时,必须准备好海绵垫子,学生有序的进行练习。
学习跳远时,必须整理好沙池,学生有序的进行练习。
学习投掷时,器材落地区是禁区,禁止学生穿越禁区,学生有序的进行投捡练习。
避免安排大运动量和大强度的练习。
2、体操:基本体操学习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材设备,如:单、双杠紧固程序,山羊、跳箱是否牢固等,准备好辅助保护器材等。
学生学习动作前必须认真做好各部位的准备活动。
学生学习时必须在教师或者学生保护帮助下进行。
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帮助,师生牢记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3、球类运动:学习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材,如球架、球网等。
开始学习时必须做好各部位准备活动。
比赛时,遵守比赛规则,禁止粗野动作。
课前应加强常规管理,整队集合、课前后清查人数。
开始学习时,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课中要加强管理和指导,4、民族民间体育:武术学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检查、准备好器材,禁止学生手持器材打闹。
5、新兴运动:学校应根据自身场地、设施、资源等安全开设新兴体育项目,如:轮滑、独轮车、攀岩、滑板等项目。
莒南县焕章希望学校
201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