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默写版)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一、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高考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1.而(1)连词①表并列。
译为“又”“和”“并且”,或不翻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②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③表承接,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④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B.匈边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⑤表假设,“如果”“假如”。
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⑥表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B.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刺秦王》)⑦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⑧表目的,相当于“来”,也可不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2)代词,通“尔”,你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②而况:“何况”,用反间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辄乎!(《庖丁解牛》)③既而:不久,紧接着。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口技》)2.何(1)疑问代词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A.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鸣。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和课文例句举例
③
表示范围
都,整个
与前世而皆然兮(《涉江》)
助词
④
表示疑问、感叹语气,同“欤”
呢,啊,吧
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动词
⑤
表示动作行为
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十六)则
词性
用法
释义
例句
连词
①
表示承接
就,于是,便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②
表示转折
却,反而,然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助词
③
表示修饰,限制
的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④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晋文之事》)
⑤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⑥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⑦
补足音节
不译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动词
⑧
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
⑧
表示目的、结果
用来,以便
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
表示原因
因为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⑩
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⑪
表示修饰
而,或不译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动词
⑫
表动作行为
认为,做,用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三)因
词性
⑤
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18个虚词详解并例句翻译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释例№1.【以】(1)用作介词。
①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同刻舟求剑的情况一样。
)▲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要拿十五座城池要求换宝玉。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于是进去拜见。
问道:“凭借什么打这一仗?”)▲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其余的战船按照顺序一起进发。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这时凭大中丞的职衔做应天巡抚的是魏忠贤的私党……)补:▲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都爱好擅长文辞,凭着辞赋好而被人称道。
)②把。
起提宾作用。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秦国也不把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最终不给秦国宝玉。
)▲古人以问当作一种美德。
(《问说》古人把问当作一种美德。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病梅馆记》有人把文人画士喜欢把梅弄成奇形异状的病态的癖性公开告诉给卖梅的人。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付乡党——送还乡里(的朋辈中)③因,由于。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况且因一块宝玉的缘故触伤强大的秦国对我国的感情,不太好。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这时曹操的军队打了败仗加上由于饥饿疾病,死去了大半。
)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难道赵国的国王因为一块玉(和氏璧)而对秦国欺诈(反悔)吗?)▲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阉党)突然遭我们郡的乡亲这样猛烈的一次抗击,就不敢再株连(治罪)无辜了。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楚怀王不辨忠奸,外事被张仪所欺骗,内帷被郑袖所迷惑。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虚词的概念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具有虚化、功能隐蔽的词语,常用来表示语气、态度等,起到连接上下文和修辞表达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12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乃”、“则”、“耳”、“焉”、“也”、“矣”、“尔/而”、“何”、“其”、“亦”、“若”和“故”,并给出相应使用例句。
二、乃1.含义:表示递进关系、结果推论或重要性。
2.例句:吾闻明主之道,则臣不自从乃迷。
三、则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附加说明或结果。
2.例句:士可杀不可辱,则礼为法。
四、耳1.含义:表示转折关系或引起后续解释。
2.例句:天下者,岂非一人之仓廪哉!上则有官府之粟帛,下则有农夫之劳耳。
五、焉1.含义:表示疑问、选择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吾欲遨游于山川之间焉。
六、也1.含义:用于肯定或否定的陈述中。
2.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味可人也。
七、矣1.含义:表示动作完成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君子喻于义,而施不必待于言;计正而不先矣。
八、尔/而1.含义:代词“你”或副词“还”。
2.例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九、何1.含义:引导疑问词组或感叹语气。
2.例句:余闻汝乃天下公敌,果然何事?十、其1.含义:表示所指或关系归属。
2.例句:欲速则不达者其所均也。
十一、亦1.含义:表示相似关系或转折意思。
2.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亦知今夕是何年?十二、若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或比喻。
2.例句:昔日龙舸已渡黄河矣,今朝羊车复至若。
以上是12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的介绍。
这些虚词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在文言文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些帮助。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荀子《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司马迁《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李密《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司马迁《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李密《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司马迁《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司马迁《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的词语。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
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
”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
例如,“其人贱而嫉,德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例如,“存亡独立乎?”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
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
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
“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
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
“利用”,“趁着”。
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1. 虚词“若”- 表示条件,“如果”。
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
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表示结果。
“于是”,“然后”。
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4. 虚词“以”- 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例如:“以德服人者,人不疾亡也”。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例如:“以君之无道伤百姓,则国之殃。
”5. 虚词“焉”- 表示地点,“在那里”。
例如:“余将及汝球诸侯聚兵焉。
”- 表示整体范围。
例如:“吏子罪己而后治人,则官乃正矣”。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本次考试请注意记忆:以、而、为、之、者、乃、于、且、其、若、焉、所【而】用作连词1.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①学而时习之3.②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4.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晏子治东阿》)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二)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何】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⑤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⑤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乎】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客亦知乎水与月乎.?(《赤壁赋》)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②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①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知不可乎.骤得(《赤壁赋》)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③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乃】用作副词②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③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高考考纲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
高考考纲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详细用法及例句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文言文虚词意义及用法课文例释
高考文言文虚词意义及用法课文例释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大钳子。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剑阁高峻崎岖、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品德高尚的人好学并且每日都反省自己,那么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上不会出现过错了。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飘飘然,好像超越尘世,长出羽翼飞升成仙。
②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更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一天之内,同一间宫殿之中,气候却不一样。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如果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使是金属石块也能雕刻成艺术品。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扣舷而.歌之。
(《赤壁赋》)敲着船舷唱起来。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我曾经整天整天地思考。
③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我小心翼翼地起来。
7.表示因果关系。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赤壁赋》)耳朵听到了才成为声音,眼睛看到才成为颜色。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久久地伫立等待,盼望着皇上宠幸。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与说明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与举例说明[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语文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含义与举例
语文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含义与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复习之高考18个文言虚词(一)最常用的虚词:而其以之为时间:月日姓名:座号:默写18个考点虚词:1.【而】(一)用作连词1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1.()2.()3.()2 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1.()2.()3 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1.()2.()3.()4 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1.()2.()3.()4.()5 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6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1.()2.()3.()7 表示因果关系。
因而1.()2.()3.()8 表示目的关系。
来1.()2.()3.()(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2.【其】(一)用作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2 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1.()2.()3.()3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1.()2.()5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②距其.院东五里(《游褒禅山记》)(二)用作副词1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2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②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段太尉逸事状》)(三)用作连词1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2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3.【以】(一)介词1 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
1.()2.()3.()2 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1.()2.()3.()3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把。
1.()2.()3.()(二)连词1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②忽魂悸以.魄动2 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3 表目的关系。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1.()2.()3.()4.() 4 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为”。
1.()2.()3.()(三)助词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学不可以.已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四)动词以为,认为,作为。
“以+为”连用。
①铸以.为金人十二(《鸿门宴》)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鸿门宴》)4.【之】(一)代词1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1.()2.()3.()2 指示代词,这,此。
1.()2.()3.()(二)助词1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1.()2.()3.() 2 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2.()3.() 3 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②何陋之.有?(《陋室铭》)4 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②凌万顷之.茫然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5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三)动词,到……去。
1.()2.()5.【为】(一)动词1 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1.()2.()3.()2 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3 判断词,是。
1.()2.()(二)介词1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1.()2.()2 介绍原因或目的。
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3 介绍涉及的对象。
给,替。
1.()2.()3.()4 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古文复习之高考18个文言虚词(二)次常用的虚词:于乃则因所时间:月日姓名:座号:6.【于】介词1 在,从,到。
1.()2.()3.()2 “在……方面”“从……中”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3 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4 向,对,对于。
1.()2.()3.()5 被。
1.()2.()6 与,跟,同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论语·季氏将伐颛臾》)②室西连于.中闺(《项脊轩志》)7 比。
1.()2.()3.()7.【乃】(一)用作副词1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于是”等。
1.()2.()3.()2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1.()2.()3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二)用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②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8.【则】(一)连词1 表示承接关系。
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1.()2.()3.()2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
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1.()2.()3.()3 表示并列关系。
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4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一)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9.【因】(一)介词1 依照,根据。
1.() 2 依靠,凭借。
1.()2.() 3 趁着,趁此。
1.()2.() 4 通过,经由。
1.()5 因为,由于。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二)副词于是,就;因而1.()2.()(三)动词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10.【所】(一)名词,处所,地方。
1.()2.()(二)助词1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1.()2.()3.()4.()2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3 “所+以”表原因和表凭借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表原因)(《师说》)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表凭借)(《鸿门宴》)古文复习之高考18个文言虚词(三)其他常用的虚词:何乎且若焉也与者时间:月日姓名:座号:11.【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一般来说在译时,“何”要后置。
1.()2.()3.()2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段太尉逸事状》)(二)用作疑问副词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杀一老卒,何.甲也?(《段太尉逸事状》)2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三)何: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四)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1.()2.()3.()12.【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 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1.()2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1.()2.()3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1.()4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5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知不可乎.骤得(《赤壁赋》)(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1.()2.()3.()(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13.【且】(一)用作连词1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再说。
1.()2.()3.()2 让步关系。
尚且,还。
1.()2.()3 并列关系。
又,又……又……,一面……,一面……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二)用作副词1 将,将要。
1.()2.()3.()2 暂且,姑且。
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②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报任安书》)14.【若】(一)动词,像,好像。
①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②其自视也亦若.此也(他们估价自己也像斥鴳一样)(《逍遥游》)③其视下矣,亦若.是则已矣(它俯瞰下方大地,也不过是像人仰望天空罢)(《逍遥游》)④汩余若.将不及兮(《离骚》)(二)用作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③久不见若.影,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三)用作连词1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2 至,至于。
①若.夫乘天地之正(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逍遥游》)②若.夫淫雨菲菲,连月不开(《岳阳楼记》)15.【焉】(一)兼词1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