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坪坝区某医院输血不良反应预案及流程

通过输血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建立,加强医务人员对不良反应的识别及预防、处置,有效的预防及降低临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

2 适用范围

适用全院各科室。

3制度内容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如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护理人员应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主管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应及时上报上级医师、科主任、血库及质控办。

血库处理流程

血库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上报科主任,并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或细菌污染输血反应。查证流程如下: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于24小时内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血库保存。血库应在收到《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24小时内上报质控办。质控办和血库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馈率应达100%,必要时质控办应召开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会议进行讨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4相关文件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

沙坪坝区某医院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识别及处理原则

一、过敏反应

包括单纯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更严重的呼吸障碍.过敏性休克等临床表现。

(一)临床特点: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

1.症状和体征

(1)轻度:全身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面部)和关节痛。

(2)重度:支气管痉挛,喉头黏膜水肿,呼吸困难,哮喘,发绀,甚至过敏性休克。

2.常有过敏史。

3.外周血中白细胞轻度增高,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可增高。

(二)处理措施:

1.单纯荨麻疹:一般严密观察,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或肌注抗组胺药。

2.重度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最大不超过1mg。严重或持续者,静注或静滴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有喉头水肿时,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性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一)临床诊断标准:

1.常见于多次输血者,并有反复输血发热史。

2.输血中或输血后2小时内体温升高1℃以上,某些患者可伴有寒战、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头痛。

3.外周血白细胞数可轻度升高,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白细胞抗体。

(二)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反应较重者将剩余血送输血科和检验科进行检验。

2.注意保暖,解热镇静。一般口服阿司匹林或地塞米松,伴有紧张或烦躁者可口服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3.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测体温.血压1次。

4.高热严重者给予物理降温。

三、免疫性溶血反应:

免疫性溶血反应可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

(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主要由于ABO血型不合。多为血管内溶血。

1.诊断:

(1)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出现寒战,高热,腰背剧痛,面部发红,尿呈酱油色,或全麻状态下手术野过度渗血或出血不止,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等。

(2)实验室检查:当怀疑有溶血反应时立即进行以下检查:

①核对供者配血试管的血标本,患者血标本和供者是否同型。

②用输血前后患者血液标本重复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并分别在低温(<

10℃).室温(20-25℃).体温(37℃)的环境中,用所剩的血液重复交叉配血试验。

③立即取静脉血5 ml,离心后观察血浆颜色,并与输血前血浆颜色对比,血管内溶血时血浆呈红色。

④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溶血后1~2小时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⑤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血管内溶血时血浆结合珠蛋白可立即降低。

⑥观察输血后第一次尿液颜色是否为酱油色或茶色的血红蛋白尿。

⑦测血清胆红素,溶血后胆红素升高。

⑧用输血后患者血液标本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为阳性。

(3)排除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4)必要时做DIC的筛查试验。

2.治疗:主要是抗休克,预防DIC和治疗急性肾衰竭。

①发现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密切观察血压、尿色、尿量,抽取发生输血反应后的患者血液和血袋内的血液一同送输血科复查。

②尽快尽早补充血容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液体出入量平衡,碱化尿液。

③预防DIC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④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⑤如果错输血量较大,宜及早作换血治疗。

(二)迟发型溶血反应:通常在输血后2-21天内发生,多为Rh或其他血型系统血型不合,以血管外溶血为主。

1.诊断:

(1)有输血史或器官移植病史,输血后出现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贫血或血红蛋白下降,黄疸或血浆游离胆红素升高,少数也可出现血红蛋白尿等急性溶血反应的症状。

(2)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可出现阳性。

(3)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2.治疗:一旦明确诊断,症状轻者可对症处理,症状重者要按急性溶血反应的处理措施治疗。贫血严重者可输入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

四、细菌污染

血库污染最常见的细菌为G-b,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也有少数G+b和球菌,特别是在4℃中生长的细菌最危险。

(一)诊断:

1.输少量血后出现高热.休克和皮肤充血为最常见特征。全麻手术的患者可能只有血压下降或创面渗血的表现,无寒战发热等症状。

2.血袋中血浆混浊,有膜状物、絮状物,出现气泡、溶血、红细胞变紫红色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