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试题解析
2024年10月法学概论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法学概论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基于行政、社会或者经济上的需要,将本来属于国家或某行政主体的某种权利赋予私人的行政行为是______。
A.一般许可B.特许C.认可D.核准2、教育部部属某高校学生对学校不向其颁发学位证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适格的被告是______。
A.教育部B.省教育厅C.高校D.高校学位委员会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B.“法治”与“法制”的内涵完全相同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是权宜之策D.依法治国对守法环节不作要求4、甲造纸厂的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并对下游乙村的农田造成了污染。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如果乙村不能证明农田污染由甲厂造成,则甲厂不承担法律责任B.如果甲厂的污水符合行业标准,则甲厂不承担法律责任C.如果甲厂的污染行为性质严重,则可能受到刑事处罚D.对甲厂的行为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5、关于行政组织及行政组织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行政组织集体负责制属于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之一B.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C.村委会不可能成为行政主体D.公务员与行政组织之间劳动关系的解除适用《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6、下列要素属于税收程序法要素的是______。
A.税法主体B.纳税地点C.税目D.税率7、公务员甲经常不来上班,单位遂给予处分,对此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甲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原单位提请复核B.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C.甲受到的处分决定属于抽象行政行为D.甲受到的处分决定具有终局性8、根据我国分税制模式,归地方所有的是______。
A.消费税B.车辆购置税C.关税D.土地增值税9、宪法的实施要遵循合法原则,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合法原则仅是对程序的要求B.在我国法官可径行判定与《宪法》抵触的其他法律无效C.对部分有卓越贡献的人可享有超越《宪法》的特权D.对违反宪法的行为必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10、国际法又称为______。
法学概论判断试题及答案
法学概论判断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强制性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
答案:正确2. 所有的法律规范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答案:错误3.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中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答案:正确4. 法律制裁是指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它只包括刑事制裁。
答案:错误5.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所有法律规范的总和。
答案:错误6.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规范的含义进行阐释的活动,它只能由立法机关进行。
答案:错误7. 法律适用是指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将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的过程。
答案:正确8. 国际法与国内法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法律体系,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答案:错误9.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它与法律行为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错误10. 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形式逻辑推理和实质推理。
答案:正确二、答案解析1. 正确。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通过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 错误。
法律规范根据其来源、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它们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
3. 正确。
法律关系的内容指的是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法律关系的核心部分。
4. 错误。
法律制裁不仅包括刑事制裁,还包括民事制裁、行政制裁等其他形式。
5. 错误。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法律部门和法律规范构成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的总和。
6. 错误。
法律解释不仅由立法机关进行,还包括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等。
7. 正确。
法律适用是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确定适用的法律规范,并据此作出判决的过程。
8. 错误。
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存在联系,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往往通过国内立法转化为国内法的一部分。
9. 错误。
法律意识影响着人们的法律行为,一个良好的法律意识有助于人们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秩序。
10. 正确。
民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民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行政权D. 知识产权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A. 合法性B. 意思表示C. 形式自由D. 强制执行答案: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是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A. 停止侵害B. 赔偿损失C. 恢复名誉D. 罚款答案:D4.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用民事诉讼时效?A. 债权请求权B. 物权请求权C. 继承权D. 知识产权请求权答案:C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是民事主体?A. 个人B. 法人C. 非法人组织D. 国家机关答案:D6. 以下哪种情形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A. 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 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C. 行为人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D. 行为人以胁迫手段订立合同答案:C7. 以下哪种情形下,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A. 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 行为人意思表示不真实C. 行为人以重大误解订立合同D. 行为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答案:C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是合同的类型?A. 买卖合同B. 租赁合同C. 赠与合同D. 行政合同答案:D9. 以下哪种情形下,合同解除权不适用?A. 当事人一方违约B. 当事人一方丧失履行能力C. 当事人一方丧失信用D. 当事人一方死亡答案:D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是继承的顺序?A. 直系血亲B. 旁系血亲C. 配偶D. 朋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A B C12.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A. 行为人的年龄B. 行为人的精神状况C.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D. 行为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情形下,民事责任可以免除?A. 不可抗力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履行义务答案:A B C14. 以下哪些属于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断情形?A. 当事人提起诉讼B. 当事人提出和解C. 当事人请求履行义务D. 当事人放弃权利答案:A B C15. 以下哪些属于民事主体的范畴?A. 个人B. 法人C. 非法人组织D. 行政机构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法学试题解析
1.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研究活动和认识成果的总称。
【例题】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从认识论角度,法学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B.法学是随着法的产生而产生的,有了法就有了法学C.法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不同层次,最深的层次是创造和适用法的方法D.法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文化状况也是法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答案】AD【例题】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社会自从有了法或法律现象,就有了研究这一社会现象的法学B.法学在西方发源于古希腊,到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法家、儒家等许多专门研究法律问题的法学派别D.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承认法是永恒的和超历史的【答案】B2.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内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或知识系统。
【例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学交叉学科的有()A.国际法学B.法经济学C.法社会学D.法医学【答案】BCD【例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应用法学的有()A.国际经济法学B.法社会学C.刑事诉讼法学D.刑法学【答案】ACD二、法学的产生和发展1.法学产生的条件:⑴首先,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⑵其次,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
2.法学的历史发展。
【例题】下列选项中,产生于19世纪的法学流派有()A.分析法学派B.历史法学派C.自然法学派D.经济分析法学派【答案】AB【解析】哲理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取代了日益衰落的自然法学派,成为19世纪三大法学流派。
其中历史法学派以胡果特别是以萨维尼为代表,他们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随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而自然地、逐步地发展的,法的主要形式应当是习惯法。
分析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边沁和奥斯汀,他们强调对法着重进行法理学上的分析研究,轻视甚至是否定对法进行价值研究,提倡运用纯形式逻辑和推理的方法揭示或认识法的共同概念、原则和特征。
法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法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学的基本概念?A. 法律B. 司法C. 刑法D. 法治答案:C. 刑法2. 法律是指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则,其特点是:A. 统一强制性B. 客观性C. 适用性D. 公正性答案:A. 统一强制性3. 按照法律规定,司法是由以下哪一部门负责?A. 行政部门B. 立法机关C. 司法机关D. 执法机关答案:C. 司法机关4. 法治的核心原则是:A. 依法治国B. 公正C. 平等D. 自由答案:A. 依法治国5. 下列哪个层级的法律具有最高的效力?A. 宪法B. 行政法C. 地方法规D. 省级法律答案:A. 宪法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法律和道德的区别。
答案:法律是由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一种强制性规范,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具有普遍适用和强制性的特点,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而道德是指一种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是人们根据良心自愿遵守的行为准则。
道德没有法律的约束力,但违背道德规范往往会受到道德谴责。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法律的分类。
答案:法律可以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类。
公法是指调整国家与个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
私法是指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包括民法、商法、劳动法等。
此外,法律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领域划分,如刑法、民法、经济法、环境法等。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对法学基础的理解,阐述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法律的存在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得社会可以有序运行。
其次,法律的存在可以促进公平正义。
法律通过制定公平的规则和程序,保障人们的平等权利,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在法律的保护下享有公正的待遇。
此外,法律还起到了调整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争议的作用,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法治环境。
法学试题解析
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第一节法的作用一、法的作用的概念1.法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发生的影响。
2.法的作用的实质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⑴国家权力运行和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
⑵社会经济状况的具体表现,或者说,法的作用是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自身力量的体现。
二、法的作用的种类: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1.规范作用是法对于人的行为的作用。
2.社会作用是法作为社会关系调整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它是经过法的规范作用而产生的。
三、法的规范作用(一)法的指引作用1.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
其对象是每个人自己的行为。
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指引,它不同于个别指引。
2.法的指引的种类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以下几种:⑴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根据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所进行的分类。
⑵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根据国家权力行为的权限幅度所进行的分类。
(二)法的评价作用1.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
其作用对象是他人的行为。
2.法的评价可分为两大类,即专门的评价和一般的评价。
前者是指经法律专门授权的国家机关、组织及其成员对他人的行为所作的评价。
其特点是代表国家,具有国家强制力,产生法律约束力,因此又称效力性评价。
后者是指普通主体以舆论的形式对他人行为所作的评价,其特点是没有国家强制力和约束力,是人们自发的行为,因此又称为舆论性评价。
(三)法的预测作用1.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2.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
(四)法的教育作用1.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2.这种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五)法的强制作用1.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可以用来制裁、强制、约束违法犯罪行为。
2.这种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例题】人们能根据法律预见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法律后果,这体现了法律规范作用中的()A.评价作用B.指引作用C.预测作用D.强制作用【答案】C四、法的社会作用1.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⑴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
全国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含解析
全国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起诉之前,为了判决能够得到执行,可以______。
A.直接采取私力救济扣押被告的货物B.向公安机关申请先予执行C.向检察机关申请先予执行D.向法院申请保全2、某市环保局为达成环保目标,发出通知禁止某养殖场养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环保局的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B.环保局的行为属于行政事实行为C.养殖场如有异议可以不理会该通知的要求D.环保局的行为属于单方行政行为3、甲是K国驻Z国领事官员,则甲______。
A.享有完全的管辖豁免B.职务终止时其领事特权即刻终止C.享有完全的人身不受侵犯权D.免纳关税4、“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时间是______。
A.2013年B.2014年C.2017年D.2018年5、下列关于离婚案件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在婚姻无效的前提下法院应直接判决离婚B.若法官是与当事人一方不和的近亲属则不用回避C.若一方当事人为外国人则应当由中级法院管辖D.法院在判决前应当主动调解6、下列符合马克思主义对法的表述的是______。
A.法是由神制定的B.法是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产物C.早在人类产生之前法就已经存在了D.法是永恒存在的7、甲是一起杀人案件的证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甲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保障其人身安全B.甲必须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C.为保证甲如实作证可在询问前对其适当引导D.甲近亲属的安全不属于公安机关保护的范围8、下列有关国际经济法特征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只包括经济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B.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不包括自然人C.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公私并存的特性D.国际经济法的原则是互不干涉内政9、关于行政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行政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B.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关系不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C.国际条约不是我国行政法的法源D.行政行为作出时无需同时满足行政法的所有原则10、条约缔约时意思表示存在瑕疵不包括______。
学历类《研究生考试》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研究生考试》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甲与金科公司约定,甲委托金科公司为自己提供出借人的相关信息,甲在与出借人订立借款合同后向金科公司支付报酬。
后根据金科公司提供的信息,甲从创富公司借款 36 万元并以其房产设定抵押,但一直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甲与创信公司之间签订的房产抵押合同A、有效B 、可撤销C 、效力待定D 、无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题目中的抵押合同成立时生效,未登记只是抵押权未设立,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故抵押合同有效。
2、甲与金科公司约定,甲委托金科公司为自己提供出借人的相关信息,甲在与出借人订立借款合同后向金科公司支付报酬。
后根据金科公司提供的信息,甲从创富公司借款 36 万元并以其房产设定抵押,但一直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甲与金科公司之间的约定属于合同法中的A 、委托合同B 、行纪合同C 、居间合同D 、D 技术咨询合同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 项中委托合同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p>B 项行纪合同是指一方根据他方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他方从事贸易活动,并收取报酬的合同。
C 项居间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为他方报告订约机会或者提供订阅服务,他方支付报酬的合同。
D 项技术咨询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包括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等合同。
题目中金科公司为甲提供出借人的相关信息,也就是为他方报告订约机会,故为居间合同。
题目中是甲与出借人订立的合同,所以不是委托合同和行纪合同,更不是技术咨询合同。
3、除斥期间的适用对象通常是A 、形成权B 、请求权C、支配权D、抗辨权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形成权效力强大,一旦过了法定或约定期间,需要产生彻底消灭的法律效果,故需要除斥期间进行限制,A正确。
法学试题及答案
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的基本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C. 法律的绝对权威性D. 法律的稳定性答案:C2.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A. 人民B. 政府C. 政党D. 军队答案:A3.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过失致人死亡D. 正当防卫答案:D4.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A. 宪法C. 行政法规D. 道德规范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 主体B. 客体C. 权利D. 义务答案:C6. 我国《民法典》规定,以下哪项不是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7.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 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B. 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不服C. 对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不服D. 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指导不服答案:D8.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刑罚的种类?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9. 根据我国《合同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合同的一般条款?A. 合同主体B. 合同标的C. 合同履行方式D. 合同的法律效力答案:D10. 我国《婚姻法》规定,以下哪项不是婚姻的法定条件?A. 双方自愿B. 达到法定婚龄C. 无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D. 双方均有配偶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人员效力D. 地域效力答案:A、B、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受教育的权利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案:A、B、C、D3.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犯罪?A. 贪污B. 受贿C. 盗窃D. 诈骗答案:A、B、C、D4.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主体包括:A. 自然人B. 法人C. 非法人组织D. 国家机关答案:A、B、C5.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以下哪些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 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B. 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不服C. 对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不服D. 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指导不服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
自考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罪刑法定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答案:C解析: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其中,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而非刑法的基本原则。
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D. 诽谤他人答案:C解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盗窃他人财物和诽谤他人都是刑法中明确禁止的行为,构成犯罪。
而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虽然在道德上受到谴责,但并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作为犯罪中止的法定情节?A. 主动放弃犯罪B. 犯罪未得逞C. 避免特别严重后果的发生D. 被他人阻止答案:A、B、C解析:犯罪中止的法定情节包括主动放弃犯罪、犯罪未得逞以及避免特别严重后果的发生。
被他人阻止并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法定情节。
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预谋杀人B. 激情杀人C. 过失致人死亡D.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答案:A、B、D解析:故意杀人罪包括预谋杀人、激情杀人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过失致人死亡虽然也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但并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三、判断题1. 犯罪的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错误解析:犯罪的预备行为,如果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同样构成犯罪。
2.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从重处罚。
()答案:正确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因其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应当从重处罚。
四、简答题1. 简述犯罪中止的概念及其法律后果。
答案: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法律后果通常是对犯罪中止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法律要件有哪些?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合法权利,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防卫行为。
法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法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公平原则B. 正义原则C. 效率原则D. 民主原则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财产权3. 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主体B. 客体C. 内容D. 所有以上4. 以下哪项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A. 物权关系B. 合同关系C. 婚姻家庭关系D. 行政关系5.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刑相适应原则C. 人人平等原则D. 所有以上6.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A. 个人B. 法人C. 国家D. 物品7. 以下哪种合同是无效的?A. 显失公平的合同B. 违反法律的合同C. 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D. 所有以上8. 以下哪项不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合理性原则C. 公平性原则D. 效率性原则9.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侵权行为?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侵犯他人名誉权C. 非法占有他人财产D. 所有以上10.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责任的形式?A. 停止侵害B. 赔偿损失C. 恢复名誉D. 刑事处罚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法律关系的特点。
2. 什么是法律效力?请列举法律效力的几种表现。
3. 请简述刑法中犯罪的构成要件。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张三因工作需要,向李四借款10万元,约定一年后归还。
到期后,张三未归还借款,李四多次催讨无果,遂将张三告上法庭。
请分析此案中张三和李四的法律关系,并说明张三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2. 王五在公园内捡到一只手机,他将手机带回家后,发现手机内有大量现金。
王五没有将手机归还给失主,而是将手机和现金据为己有。
请分析王五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四、论述题(共30分)请论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020法学试题及答案
2020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内容?A. 权利B. 义务C. 行为D. 法律事实答案:C3. 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罚是: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 死刑D. 罚金答案:C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哪一项不是民事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非法人组织D. 国家机关答案:D5. 以下关于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律效力是法律的强制力B. 法律效力是法律的普遍约束力C. 法律效力是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效力是法律的规范性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贪污受贿C. 盗窃D. 故意伤害答案:A、B、C、D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A. 主体资格B. 意思表示真实C. 合同内容合法D. 合同形式合法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A. 著作权B. 商标权C. 专利权D. 肖像权答案:A、B、C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A.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B. 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C. 对行政裁决不服的D. 对行政指导不服的答案:A、B、C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下列哪些属于物权的种类?A. 所有权B. 用益物权C. 担保物权D. 占有权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对)2. 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
(对)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错)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法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法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财产私有权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哪项不是民事行为的法律效力?A. 效力待定B. 无效C. 可撤销D. 强制执行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C.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指导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D.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决不服提起的诉讼答案:C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是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A. 物证B. 证人证言C. 被害人陈述D. 推定答案:D6.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A.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B. 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C.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D. 合同当事人未满18周岁答案:D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下列哪项不是离婚的法定理由?A.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B. 家庭暴力C. 赌博、吸毒等恶习D. 双方分居满两年答案:D8.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A.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 休息和休假的权利C. 选择职业的权利D. 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答案:D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下列哪项不是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A. 发表权B. 署名权C. 修改权D. 转让权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类型?A. 发明专利B. 实用新型专利C. 外观设计专利D. 商标专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 平等权B. 受教育权C. 劳动权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案:ABCD12.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C. 贪污D. 诈骗答案:ABCD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民事行为?()A. 买卖合同的签订B. 赠与C. 遗嘱D. 继承答案:ABCD14.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C.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确认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D.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赔偿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答案:ABCD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哪些证据可以作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A. 物证B. 证人证言C.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D. 鉴定意见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
大学法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大学法学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平等原则B. 法律适用原则C. 法律优先原则D. 法律的普遍性原则答案:D2. 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A.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B. 全国人大主席团C. 全国人大代表D. 全国人大秘书处答案:A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4.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答案:D5. 根据我国《民法典》,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合同的基本原则?A. 自愿原则B. 平等原则C. 公平原则D. 强制原则答案:D6. 以下哪一项不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合理性原则C. 程序正当原则D. 利益最大化原则答案:D7.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A. 发表权B. 署名权C. 复制权D. 所有权答案:D8.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A. 无罪推定原则B. 法律适用平等原则C. 公开审判原则D. 秘密审判原则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国际法的主体?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非政府组织答案:C10. 根据我国《劳动法》,以下哪一项不是劳动者的权利?A.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 休息休假的权利C. 劳动安全卫生的权利D. 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财产权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是合同法中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A.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B.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C.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D.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合理性原则C. 程序正当原则D. 效率原则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禁止使用武力原则C. 不干涉内政原则D. 国际合作原则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法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法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受教育权C. 选举权D. 纳税义务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受教育权和选举权等基本权利。
纳税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属于基本权利。
2. 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的民事责任?A. 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民事责任D. 经济责任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民事责任,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
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不属于民事责任范畴。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A. 盗窃B. 故意伤害C. 贪污D. 诈骗答案:A、B、C、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盗窃、故意伤害、贪污和诈骗均属于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哪些情形下合同无效?A. 合同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B. 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C. 合同当事人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D. 合同当事人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答案:A、B、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均导致合同无效。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不属于无效合同。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2.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解除的条件。
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1)当事人协商一致;(2)合同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3)合同一方严重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4)合同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义务;(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3年法学考试真题及解析
2023年法学考试真题及解析真题一
题目:在刑事诉讼中,什么是指控?
解析:在刑事诉讼中,指控是指公诉机关以书面形式向法院提出的对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指控和相关罪名。
指控需要明确列出被告人所犯的罪名以及相关事实和证据,并通过法庭审判来决定被告人的有罪或无罪。
真题二
题目:请解释一下兼并与收购之间的区别。
解析:兼并与收购是两种不同的公司合并方式。
兼并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公司在自愿的情况下合并为一家新公司,合并后各方共同拥有新公司的股权。
而收购则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合并另一家公司的股权或资产来实现对其控制权的获得。
在收购中,被收购公司可能会变成被收购方公司的子公司或完全合并。
真题三
题目:请描述知识产权的范围。
解析:知识产权是指对知识、信息和创造性劳动所产生的成果的一种法律保护。
它包括了多个领域的保护,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
专利权用于保护发明创造的技术和产品,商标权用于保护商品或服务的标识,著作权用于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商业秘密用于保护商业经营中的机密信息。
以上是2023年法学考试的部分真题及解析,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法学考研经典试题及答案
法学考研经典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宪法,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选举权C. 被选举权D. 受教育权答案:C2. 下列关于法律效力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法律效力具有普遍性B. 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性C. 法律效力具有溯及力D. 法律效力具有稳定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民法上的权利?A. 所有权B. 债权C. 知识产权D. 继承权答案:A、B、C、D2.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盗窃D. 贪污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答案:正确2. 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案: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权利义务关系;(3)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 简述法律效力的特点。
答案: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1)普遍性,即法律对所有适用对象都具有约束力;(2)强制性,即法律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3)稳定性,即法律效力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4)溯及力,即法律对生效前的行为也具有效力。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张三向李四购买一批货物,合同总价为10万元。
合同签订后,张三支付了5万元定金。
在货物交付前,李四突然通知张三,因市场原因,货物价格上涨,要求张三支付额外的2万元才能交付货物。
张三不同意,要求李四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交货义务。
问题:请分析李四是否有权要求张三支付额外的2万元?答案: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一经成立,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在本案例中,张三与李四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合同成立且有效。
李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未经张三同意,擅自变更合同内容,要求张三支付额外的2万元,违反了合同法的规定。
法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法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财产权C. 受教育权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民事权利的类型?A. 物权B. 债权C. 知识产权D. 刑罚权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避免因不可抗力或他人故意行为造成的当前危险,采取紧急措施,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正当防卫针对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则是为了避免因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而造成损害。
2. 什么是合同的解除?答案: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后,由于某些法定或约定的事由出现,使得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依法或依约终止合同关系,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出售一批货物,乙在收到货物后支付货款。
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发现乙存在严重违约行为,甲是否可以解除合同?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严重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在本案例中,甲发现乙存在严重违约行为,如果该违约行为足以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甲有权解除合同。
四、论述题1. 论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相关规定。
答案: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四个方面。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或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及其结果,包括行为的方式、手段和造成的后果;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
只有当这四个方面同时具备时,才能构成犯罪。
2. 论述民法中关于物权的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第一节法律要素一、法律术语1.法律术语:是指在长期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基础上,对经常使用的一些专门术语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法律意义的概念。
2.按照法律术语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四类:⑴有关主体的术语;⑵有关关系的术语;⑶有关客体的术语;⑷有关事实的术语。
【例题】下列概念中,属于客体概念的是()A.原告B.人民法院C.动产D.不可抗力【答案】C【解析】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律关系客体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其范围和种类包括物、行为、精神产品和人身利益等。
原告和人民法院都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属于主体范围。
动产是物的一种,属于法律关系客体。
不可抗力属于免责事由,不属于客体范围。
因此答案为C项。
二、法律规则(一)法律规则的含义和特点1.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2.法律规则具有微观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较高等特点。
同时,法律规则也应具有可诉性、合逻辑性、合体系性、可预测性等特性。
【例题】刑法规定,叫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到的作用处罚。
这一规定属于法律构成要素中的()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规则D.技术性规定【答案】C(二)法律规则的种类1.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⑴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⑵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
它又可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
权利性规则是规定一般的主体(如公民和法人)行使权利之规则。
职权性规则,是指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之规则。
⑶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
它也分为两种: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须或应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
禁止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规则。
【例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该规定属于()A.授权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命令性规范【答案】A【例题】按照规则规定的模式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为委任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答案】A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⑴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⑵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
⑶委任性规则,是指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⑷准用性规则,是指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规定在此问题上应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规定的规则。
【例题】规则的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有关的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是()A.确定性规则B.任意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委任性规则【答案】D3.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⑴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⑵强行性规则是指其规定的内容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
⑶任意性规则在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又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协商自行设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在当事人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例题】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这一规范属于()A.强行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非确定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答案】B(三)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则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由哪些部分或要素组成的,以及这些部分或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
2.新“三要素说”认为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⑴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
它包含两个方面:①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②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⑵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
根据行为要求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①可为模式;②应为模式;③勿为模式。
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为模式可称为权利行为模式,应为和勿为模式又可称为义务行为模式。
⑶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行为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
根据人们对行为模式所作出的实际行为的不同,法律后果又分为两种:①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
②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否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销、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
3.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尽管它们往往不表现于同一个条文当中。
【例题】运用法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05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第三十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问题:⑴《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属于我国哪一类法律渊源?⑵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和知识,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⑶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
⑷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答案】⑴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为行政规章中的部门规章。
因此,商务部发布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应属于部门规章。
⑵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
假定是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范围部分,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的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即作为或不作为的具体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的部分。
《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十九条中规定的“酒类经营者”为假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为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第三十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和“处两千元以下罚款”是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
⑶从“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这一行为模式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禁止性法律规则”;从“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这一行为模式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命令性法律规则”;因为禁止性法律规则和命令性法律规则可以合称为“义务性法律规则”,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总体上属于“义务性法律规则”。
⑷因违反行政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是行政法,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
2.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⑴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也不是每一个法律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法律规则或者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
⑵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①一个法律规则是由同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达的。
例如,《刑法》382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第383条紧接着规定了贪污罪的法律后果:“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②一个法律规则是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不同法律条文来表达的。
例如,《婚姻法》第3条第2款规定:“禁止重婚”;《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③一个法律条文表达了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
例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71条规定:“房产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一款)房产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照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款)”④一个法律条文仅表达了某个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个要素。
例如,《合同法》第77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假定条件),可以(行为模式)变更合同。
”三、法律原则1.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原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同为法律规范,但它们在内容的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和作用上存在区别,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
⑴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的共性,其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
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它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
⑵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
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⑶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如果一条规则所规定的事实是既定的,那么,或者这条规则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接受该规则所供的解决办法;或者该规则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该规则对裁决不起任何作用。
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原则是具有不同的“强度”的,而且这些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
⑷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即相对于原则,法官更不容易偏离规则作出裁决。
法律原则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与局限,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同时,法律原则通过在法律运行中引入自由裁量因素,不仅能够保证个案的个别正义,避免法律规则“一律适用”可能造成的实质不公正,而且使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在更大程度上使法律制度保持安定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