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六章其他金融机构]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复习要点

货币银行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与经济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答:在发挥各种职能时的特点:a.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想象的、思维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

b。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2.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区别:狭义货币—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以M1表示,计算方法“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与侠义货币相对,以M2表示,计算方法“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储蓄存款”。

3.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有何作用:a.宏观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传递信息和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b。

是商品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是实行经济核算的工具,是实现收入分配的工具.第二章货币制度1.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的货币流通的特点:铸造权分散,铸币不断贬值。

2。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规定货币材料,货币单位,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准备金制度。

3.纸币和货币的流通规律的联系:都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约;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和纸币流通是第二性的,都要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区别:适应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和商品价格总额关系不同;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同.4.金单本位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的原因:在实行金单本位制的国家内,货币数量适当;其货币的对外汇率相对稳定。

5.保持货币稳定性所需的条件: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有效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1。

信用的作用:促进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加快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调节经济结构。

2。

信用的特征:以偿还为前提,到期必须偿还;偿还时带有利息。

3。

高利贷信用利息率高的原因:a.借款人借款的目的大多不是用于追加资本以获取利润,而是为了取得一般的必需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

b。

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情况下,不容易获得货币,而对货币的需求由很大,这为高利率的形成创造了条件.4。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要点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1、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2、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3、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4、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5、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6、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7、狭义货币: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

8、信用:在经济学中,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9、信用工具:指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10、外国债券:外国债券是指外国借款人(政府、私人公司或国际金融机构)所在国与发行市场所在国具有不同的国籍并以发行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货币发行的债券11、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12、实际利率:是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13、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14、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15、票据发行便利(票据发行融资安排):是指银行同客户签订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16、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17、直接融通:由赤字单位(最终借款人)直接向盈余单位(最终贷款人)发行(出卖)自身的金融要求权(IOU),其间不需经过任何金融中介机构,或虽有中介人,但明确要求权的仍是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双方是对立当事人,这种资金融通的方式称为直接融通。

18、一级市场:是指新发行的证券从发行者手中出售到投资者手中的市场,即证券发行市场。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逢考必过__(含详细答案)各章节知识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逢考必过__(含详细答案)各章节知识

第一章 金融与经济第一部分 填空题、测量经济货币化的三个常用指标 、 和 。

提供存款货币。

8第二部分 是非判断题1、货币和财富是同一个概念。

( )2、货币和财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货币只是财富的一小部分。

( )3、金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金融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 )4、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也正在逐步转变为金融经济。

( )5、人们可以用货币来计量收入水平,所以人们的收入就是他所持有的货币。

( )6、利率变动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包括货币供求。

当货币供给增加,超过货币需求时,利率水平就会上升。

(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1、货币2、财富3、收入4、金融5、金融深化第四部分 简答题1、 简述货币、收入和财富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如何认识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五部分 论述题1、 如何理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 如何理解金融与经济的辨证关系?第五部分 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 1、货币2、信用中介 支付中介 支付中介3、实际金融资产存量/国民生产总值 实际金融资产存量/有形财富总量 人均实际货币量4、资产5、金融深化6、利率7、银行体系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8、信用创造二、是非判断题:1、错2、对3、对4、对5、对6、错三、名词解释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收入(income):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进帐和现金收入。

所有收入的总和是国民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

3、财富(wealth):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资产的货币净值。

4、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

狭义的金融是指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还包括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

5、金融深化:是指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情况,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收入(income):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进帐和现金收入。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名词解释1、汇票:指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方或持票人。

本票:指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

2、承兑:债务人承认付款的手续,汇票必须经过承兑才有效。

3、背书:由转让人在票据的背面作转让签名。

4、市场利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

例:同业拆借率官方利率(官定利率):由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

公定利率: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工会、协会按协商的办法所确定的利率。

(我国不存在)5、名义利率: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市场上存款、贷款所使用的利率。

实际利率: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即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后的利率。

负利率:实际利率小于0.6、一级市场(发行市场):指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证的市场。

二级市场(交易市场):指已发行的证在投资者之间交易的市场。

7、期货市场:指交易双方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约定在将来某个时间以特定的价格完成金融产品的交易。

8、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指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借贷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9、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银行发给存款人按一定期限和约定利率计算,到期前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市场)上流通转让的证化存款凭证。

10、回购协议:指出售证的同时和证的购买方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照特定的价格购回所售证,从而获得可用资金的交易行为。

本质是以证为抵押品的贷款。

11、贴现;持票人将未到期的票据以贴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向商业银行申请兑现。

转贴现:商业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未到期的票据,向其他金融机构所做的票据转让。

再贴现:商业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的票据,向央行申请再贴现的过程。

12、负债业务:指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

13、资产业务:指商业银行运用资金获取利润的业务。

14、中间业务:指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总资料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总资料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含义一、流动性过剩(6页):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的一种现象。

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

第二节货币形式的演变无第三节货币层次的划分一、流动性的大小取决于:(11页)1、将其转换为现实购买力所需要的时间或难易程度;2、买卖资产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差额越大,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小。

3、转换成现实购买力的机会成本(指购买这项资产而不购买其他资产多牺牲的预期报酬的数量)机会成本越高,资产的流动性越低,反之,流动性越高二、货币层次的划分(计算题11—12页)(一)、一般划分1、第一层次:狭义货币M1=C+D (M1表示狭义的货币供应量,C表示通货,D 表示活期存款)通货是:存款货币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包括纸币和硬币。

活期存款:指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类别。

货币供应量:代表了现实购买力,对当前物价水平构成影响,反映了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

2、第二层次:广义货币M2=M1+S+T(S表示银行居民储蓄存款,T表示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

M2扩大了货币的范围,既反映现实购买力,也反映潜在的购买力,对未来物价水平构成影响。

流动性比M1偏弱。

3、第三层次:M3=M2+Dn(Dn表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4、第四层次:M4=M3+L(L表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外的短期信用工具)三、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12页)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按季度公布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现阶段的划分为: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机会成本:购买或消费一种商品时所丧失的时间和费用。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2、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

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

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3、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4、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出资者作为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红利的凭证。

股票代表的是所有权而非债权。

5、汇率——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即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买卖的价格。

它是两国货币的相对比价。

6、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主要形式有商业票据、银行券等。

7、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8、金融工具: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9、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10、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11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12、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13、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4、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即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15、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16、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货币银行学(重点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重点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重点复习资料)货币银行学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货币与经济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代用货币: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制度下,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

信用货币:是一种信用凭证,主要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又称为债务货币。

格雷欣法则:当金银币的法定比价与其市场比价背离时,市场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法定比价上被低估的货币必然被人收藏、熔化或者输出国外,而法定比较被高估的货币则独占货币流通市场,这种规律又称为“格雷欣法则”。

1 、货币职能:1 . 交易媒介职能:货币以普遍接受物的形态(通货、支票等)在商品买卖者之间进行交易或劳务支付时发挥媒介作用2 价值标准职能:指货币在计算、表现、比较各种商品与劳务的价值量时,充当计值单位的职能3 货币价值贮藏职能: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即“购买力的暂栖所”4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指货币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是货币交易职能在延期执行时派生出来的2 、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1 货币是生产要素组合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推动力2 货币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先决条件3 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4 货币是经济核算和收入分配的主要工具3 、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金属本位和信用货币本位。

金属本位又可以分为三类: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细分;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金本位制(细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4 、掌握货币层次划分:1 按货币的最基本只能划分货币狭义货币M1 = 通货 + 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2 按货币资产的流动性程度划分货币层次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大致划分情况M0 = 通货M1 = 通货 +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2 = M1 + 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3 = M2 + 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4 = M3 + 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高品质商业票据等)3 货币结构货币机构也叫货币流动性结构,指流动性较高的货币与流动性较低的货币余额之间的比率。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简答论述题大全)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简答论述题大全)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简答论述题)第一章导言(略)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简答题1、如何理解货币的支付手段?2、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4、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5、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参考答案〗1、(1)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货币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结束;(2)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形式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赋税、地租、国家财政、银行信用等支付中发挥作用;(3)货币的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的结束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2、(1)货币制度是各国在货币方面的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规范的金属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确定本位币和辅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准备制度的规定3、(1)贵金属非货币化;(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4、(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子货币的运用。

5、(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论述题1、试述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试述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复习第一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职能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四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而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一、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1、概念:货币可以用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2、特点: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是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就可以,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

二、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1、概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媒介。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可以是没有十足价值的货币符号。

3、执行交换媒介的货币必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流通中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三、贮藏价值(Store of Value)1、概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替代品和独立的价值形态保存和收藏。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货币作为贮藏价值,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1、概念: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用于清偿债务、缴纳赋税、支付工资和租金。

2、特点: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第二节货币形式及其演变货币形式的演变集中在货材料的变化上。

从货币发展的历史来看,货币可以分为:一、实物货币(Material Currency)二、金属货币(Metallic Currency)三、代用货币(Substitute Currency)四、信用货币(Credit Currency)五、电子货币(Electric Currency)第四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的内容:1、确定货币金属2、确定货币单位3、金属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1)本位币(Standard Money):①概念: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计价、结算的唯一合法货币。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货币银行学学习知识点与试题汇总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五、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2.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明显比纸币、支票更快速、方便、安全、节约。

3.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境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的职能。

4.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5.本位币(主币):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个国家法定的作为价格标准的主要货币,是用于计价、结算的基本的货币单位,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6.辅币:辅币是本位币基本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零星支付与找零。

六、问答题1.货币的本质。

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首先,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其次,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再次,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最后,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和支配性。

2.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答: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一)货币材料和货币单位的规定(二)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三)银行券与纸币发行流通的规定(四)黄金准备制度3.货币制度的类型。

答:币材是货币制度的基础,根据币材不同,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本位制和信用货币本位制两个阶段。

在金属货币本位制中又可以划分为三类典型的货币制度,即: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银两本位制银本位制银币本位制平行本位制货金属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币金币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制金汇兑本位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4.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答:指货币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将实际价值高于货币价值的货币驱逐出货币流通领域的现象。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期复习第一章货币与信用一、名词解释1、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实物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类充当货币。

3、信用货币: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的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

4、货币本位制度:对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发明、兑换与流通等所作的有关规定。

5、无限法偿:无论支付数额多大,无论属于任何形式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6、纸币本位制度: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7、交易媒介:货币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物的功能。

8、价值标准:货币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9、价值储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时发挥的功能。

10、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功能。

11、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让渡。

12、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13、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4、国家信用:国家作为债务人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

15、消费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16、信用工具: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

17、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黄金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

18、格雷欣定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在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量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量较低的货币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充斥市场。

19、货币供给弹性:某个时间段为适应一定商品量的货币需要,货币供给在一定幅度内可多一点或少一点。

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答: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货币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正在迅猛地发展,渗进国民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答:①交易媒介②价值标准③价值储藏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答: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③代用货币④信用货币⑤电子货币4、货币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①确定货币材料,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④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⑤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⑥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1、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的异同。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3、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政策主张。

5、理解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供应与扩张的过程。

6、理解货币均衡和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利率理论1、理解古典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2、理解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3、理解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利率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

2、什么叫通货膨胀中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1、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2、了解金融创新的基本方式和内容。

3、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第五章金融市场1、了解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2、深入理解CAPM模型的基本内容。

3、了解期权定价模型的内容。

第六章金融监管体系1、了解社会利益论和金融风险论对金融监管必要性的分析。

2、重点理解《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内容。

第七章货币政策1、理解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2、了解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

3、了解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条件。

第八章汇率理论1、深入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相关内容。

2、了解国际借贷理论、货币局制度等相关内容。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了解“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1、名词解释:米德冲突。

2、理解内外均衡的基本内容。

3、理解蒙代尔政策配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一、名词解释1.泰勒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其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到费雪效应,即利率与通胀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与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与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与答案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理论一、名词解释:基础货币P482:是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的总和。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它是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并且是信用货币的源头。

货币层次P478: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

其粗略的分类为:M0:现金流通量;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

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流动性偏好P:凯恩斯在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受个人对收入支配的心理因素决定。

个人对收入支配有消费和储蓄两种形式。

其中储蓄部分是以现金货币形式持有还是以有价证券形式持有,取决于人们对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认为影响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倒逼机制P484: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迫使中央银行被动的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

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货币供给的生性与外生性。

P483-484货币供给的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完全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因此,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

其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等从源头上控制货币数量。

《货币银行学》期末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期末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市场是一种交换经济。

2.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

3.物物交换的弊端①需求的双重巧合;②时间的双重巧合;③地域的限制;④交换系列的无限延长;⑤难以建立相互一致的交叉兑换比率;⑥缺少普遍接受的价值储存手段。

4.货币的定义: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①货币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②货币不是一般商品,是特殊商品。

5.金属货币退出的根本原因:金属的开采量跟不上货币需求量的增长速度。

6.价值尺度(基本职能)①含义:当货币用来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②特点:它是观念上想象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③价格标准:货币计量单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1两黄金,1两又分为10钱)。

④价格和价格标准的区分: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标准是为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

7.流通手段(基本职能)①含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②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一定是十足价值的货币;③计算: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数/货币流通速度④职能作用:改变了商品交换的方式,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实现了商品交换买和卖的分离,便于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

⑤局限性:隐藏着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因此,西方有些学者认为,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的存在是一般非均衡和非自愿失业的根源。

8.贮藏手段①含义: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而处于静止状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②现代的货币贮藏方式:货币沉淀、银行存款、利用金融资产贮藏价值。

特点为不足值货币。

9.支付手段①含义: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②表现形式: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回流出现分离;③意义:克服了流通手段的局限性,加速了货币周转,节约了流通费用;④局限性: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重点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重点

货币银⾏学期末复习重点《货币银⾏》期末复习重点第⼀章思考1、关键词:价格标准:货币的计量单位,是由货币的价值尺度派⽣出来的技术性规定。

货币购买⼒:L= 1/p 物价指数的倒数货币制度: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

(⾦属货币制度+信⽤货币制度)银本位制:以⽩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本位制(含⾦币本位-⾦块本位–⾦汇兑本位):以黄⾦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币本位制度⾦块本位:不铸造⾦币,没有⾦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券规定含⾦量,但不能⾃由兑换,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块,黄⾦集中于政府保管,作为银⾏券流通的保证。

⾦汇兑本位:不铸造⾦币,没有⾦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中央银⾏将黄⾦和外汇存⼊另⼀实⾏⾦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例,银⾏券规定有含⾦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通过固定⽐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

格雷欣法规(劣币驱良币):实⾏⾦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银有⼀定的兑换⽐率。

当⾦银的市场⽐价与法定⽐价不⼀致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信⽤货币(纸币):是以信⽤作为保证,通过信⽤程序发⾏和创造的货币。

不兑现的信⽤货币制度:中央银⾏代表国家发⾏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货币,由政府赋予⽆限偿还能⼒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1、以美元为中⼼的“双挂钩”汇兑平价体系。

即美元与黄⾦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2、美元充当国际货币。

3、实⾏多渠道的国际收⽀调节。

4、成⽴国际货币基⾦组织。

⽛买加体系:1、黄⾦⾮货币化2、国际储备多元化3、浮动汇率制合法化4、货币调解机制多样化特⾥芬难题:由于美元与黄⾦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取得了国际核⼼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长期贸易逆差;⽽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要求美国必须是⼀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要点汇总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要点汇总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是反映货币本质的概念。

货币的职能和及其特点:1.价值尺度。

这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1).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相像的、思维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

(2).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3.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推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的一种职能。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具有价值,并且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4.支付手段。

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的特点就是货币让渡与商品让渡在时间上相分离了。

5.世界货币。

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时,我们称其为世界货币。

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贵金属块,按其实际重量来发挥职能。

实际上,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就是金块、银块。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主要形式。

汇票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间内向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须经付款人承兑后方为有效票据。

银行的职能与作用:1.信用中介。

这是银行的基本职能。

2.支付中介.3.信用创造。

这是银行的特殊职能。

4.金融服务。

5.调节经济。

存款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信用合作社。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养老金基金,投资公司,金融公司等。

债券:是债务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

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货币的本身是一种商品, 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作为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手段、媒介。

2.货币的本质, 即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信用货币也称债权货币, 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钞票, 硬币以及各种形态的存款货币为主要形态, 它体现了货币持有人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 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 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是货币发展中得高级形态。

信用货币实际上市一种信用工具或债权债务凭证。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主要的存在形式是现金和存款。

现金货币是指在流通中得现钞通货。

3.货币的定义: 从货币的现实出发, 指在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或债务清偿中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东西。

货币通货: 从经济学上, 把货币等同于通货, 定义太狭。

4.货币与财富: 货币经常被人们当作财富的同义词, 定义太宽。

财富包含货币, 货币是财富的一部分。

5.货币与收入: 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 与期间相联系。

货币是一个存量, 与时点相联系。

6.实物货币: 又称商品货币或足值货币, 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在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7.铸币: 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信用货币产生得根源:(1)受资源的有限性的决定(2)货币的性质为信用货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3)国家可以通过立法保障和有效监督来使公众对信用货币保持信心(国家强制流通)9.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价值标准)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职能。

表现形式: 将W的价值表现为价格特征:非现实性, 观念上的或想象的作用: 使会计核算成为可能(二)流通手段,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媒介的职能(交易媒介)特征: 现实性, 必须是现实的, 但可以是不足值的, 甚至可以是货币符号作用: 降低了交易成本, 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利益(三)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其他金融机构
1.政策性银行
(1)指由政府设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经营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2)主要特征包括:组织方式上的政策控制性;行为目标的非盈利性;融资准则的非商业性;业务领域的专业性;信用创造的差别性。

(3)职能:信用中介,经济结构调节,执行政府经济政策。

(4)我国现阶段政策性银行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

2.投资银行
(1)指专门从事所有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在美国,称为投资银行;在英国,称为商人银行;在中国、日本等国,称为证券公司。

(2)业务范围:证券承销、金融顾问、证券代理交易和自营买卖、财务顾问、投资顾问、公司购并中介、资产证券化创新、新工具开发等。

(3)职能:提供金融中介服务、推动证券市场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竞争和集中。

3.保险公司
(1)保险公司指代理保险业务,在风险发生时对投资人或被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给予赔偿或支付的金融中介机构。

(2)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保险公司可以划分为:法定保险公司和自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原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等。

(3)保险指集合同类危险聚资建立基金,对特定危险的后果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危险财务转移机制。

既是分摊意外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又是一方同意补偿另
一方损失的合同安排。

(4)保险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

(5)职能:分散危险职能;补偿损失职能;监督危险职能;积蓄基金职能。

(6)保险的种类:按保险性质可以分为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和政策保险。

按保险标的分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

按危险转移层次可以分为原保险和再保险。

按实施方式分为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

其他分类方法还有按经营主体分为公营与私营,按保障主体分为个人与团体,按承保危险分为单一危险、综合危险和一切险,按保额确定方式分为定值保险与不定值保险等等。

4.投资基金
(1)指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是一种间接的金融投资机构或工具。

(2)其特点有: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专家理财。

(3)作用:投资基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小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通过把储蓄转化成投资,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4)分类:投资基金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成长型基金和收入型基金以及平衡型投资基金等等。

5.信托公司
指经营资金和财产委托、代理资产保管、金融租赁、经济咨询、证券发行、投资
等业务的专业金融机构。

6.租赁公司
(1)指经营租赁业务的金融机构。

(2)按照国际通行的划分方法,租赁公司所经营的租赁业务可以划分为: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和综合租赁三大类。

其中融资租赁有杠杆租赁、转租赁、回租租赁等等。

7.信用合作社
(1)指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

(2)其基本的经营目标,是以简便的手续和较低的利率,向社员提供信贷服务,帮助经济力量薄弱的个人解决资金困难。

(3)信用合作社按照地域不同,可以划分为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