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时政“十八大”专题:主题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时事政治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热点链接】1、党的十八大要求“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要求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
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
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
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主持召开医改领导小组第十二次全体会议。
2013年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医改领导小组第十二次全体会议。
青岛干部网考试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满分: 100.0分得分:60.0分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20.01. 政府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
错误正确答案:BA.正确B.错误2.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既要扩大,同时要提高质量。
正确A.正确B.错误3. 创新社会管理即协调好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正确A.正确B.错误4.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稳定低生育水平。
错误正确答案:BA.正确B.错误二 . 单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1. 俗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句话体现出,我国现在()问题。
正确A.看病贵B.看病难C.看不好病D.看病地点远2.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年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正确A.2020年B.2015年C.2018年D.2016年3. 以下不属于公共服务社会化形式的是()。
正确A.非营利组织供给B.社区供给C.自愿供给D.政府供给三 . 多选(每题10.0分) 得分:10.01. 十八大上,对社会管理思路有所创新,具体体现在()。
正确A.信息化建设B.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C.建立风险评估机制D.完善和创新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2. 我们倡导公平,其中包括()。
错误正确答案:ABCA.起点公平B.过程公平C.结果公平D.评估公平3.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关于均等化的问题具体包括()。
错误正确答案:ABCA.近十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显著提高B.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C.加快改革财税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D.今后十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成为工作重点。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满分: 100.0分得分:67.5分一 . 判断(每题10.0分得分:30.01. 计划经济时代强调效率,社会成员工作充满了积极性。
正确A.正确B.错误2. 文化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正确A.正确B.错误3. 十八大以后的工作重点:将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的,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正确A.正确B.错误4. 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支撑。
错误正确答案:BA.正确B.错误二 . 单选(每题10.0分得分:30.01. 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方法是()。
正确A.妥善协调B.动态协调C.统筹兼顾D.动态平衡2. 协调()关系,必须要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平衡,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正确A.个人与集体B.中央和地方C.城市与农村D.局部与整体3.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将经济发展格局由四位一体变为五位一体,其中增加了()。
正确A.生态文明B.经济建设C.政治建设D.文化建设三 . 多选(每题10.0分得分:7.51. 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需要重点把握()等方面的内容。
错误正确答案:ABCA.理论观点B.战略思想C.工作部署D.意识形态2.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关于均等化的问题具体包括()。
错误正确答案:ABCA.近十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显著提高B.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C.加快改革财税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D.今后十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成为工作重点3. 在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阶层关系和阶层矛盾,其中最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
错误正确答案:ABCDA.贫者和富者的关系B.农民和市民的关系C.雇工和雇主的关系D.民和官的关系。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满分: 100.0分得分:100.0分一.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40.01.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稳定低生育水平。
正确A.正确B.错误2. 多个研究机构研究表明,中国社会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
正确A.正确B.错误3.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A.正确B.错误4. 十八大中将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为安定有序。
正确A.正确B.错误二. 单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1. 长期以来,传统社会管理模式集中体现为我国政府对社会采取的()社会管理体制。
正确A.法制化B.集中化C.强制化D.行政化2.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
教育公平通常包括: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
正确A.选择学校公平B.质量公平C.受教育年限D.费用公平3. “统筹兼顾,各得其所。
”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这句话出自()。
正确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三. 多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1. 十八大整合了加快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其目标包括()。
正确A.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B.健全的公共服务管理网络C.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D.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 在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阶层关系和阶层矛盾,其中最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
正确A.贫者和富者的关系B.农民和市民的关系C.雇工和雇主的关系D.民和官的关系3. 中央提出“两个比重”,具体指()。
正确A.提高劳动报酬在再次分配中的比重B.提高青年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作者:韦忠周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06期【摘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加强社会建设,解决改善民生中的问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改善民生;创新管理;社会建设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6 -00044-0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可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是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创新社会管理与改善民生并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管理地位凸显,体现我党对社会建设认识和理论的日臻成熟。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民生与社会建设问题呈现出新的状况,要深入分析改善民生面临的新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建设的功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社会建设,就要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中国目前已是步入经济飞速发展的改革深水区、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结构、组织形式、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社会管理问题也在增多,新老矛盾叠加交织,人民的需求在变化,社会管理亟待创新。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作者:王霄飞来源:《新长征》 2013年第1期王霄飞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党的十八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一次郑重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提到全党的面前,进一步明确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宏伟目标。
十六大以来的10 年,我们党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更是成绩斐然。
民生优先理念深入人心,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谋发展、搞建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全国城乡全面实现9 年免费义务教育,增加了教育支出,调整优化了教育结构;构建促进就业的体制机制框架,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医疗救助制度已覆盖城乡;城市低保制度继续完善,农村低保实现全覆盖;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实行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了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老年福利制度和社会养老制度不断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02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8 倍。
如此显著的成效,昭示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
民生优先,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本质体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实现这历史伟业,党带领全国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奋力拼搏,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一心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共产党人响亮的口号,更是建党以来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进一步地阐明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服务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近年来,怀化不断加大社会建设力度,521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逐步提升。
如今,怀化成为了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主战场、中西部地区结合部、新丝绸之路和湖南“一带一部”重要节点,政策优势明显;成为了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立体交通体系逐步形成,区位优势突显;成为了全国生态良好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生态优势得天独厚。
这必将为怀化在新一轮的社会建设中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因此,要牢牢把握新机遇新常态,奋力谱写社会建设新篇章。
一、致力改善民生,让怀化人民共享发展成果1.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解决群众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特别是在城乡教育设施不足、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共同解决上学难问题。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按照“奋力新创业、建设新怀化”的总要求,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定推进产业园区倍增计划,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人才留得下,做得好。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推荐]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推荐]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十八大报告对于社会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社会管理的任务更加明确、创新管理的要求也更为迫切。
十八大报告不仅把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落脚点,而且突出社会体制改革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意义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通篇饱含民生情怀,高扬民生主题。
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作出的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百姓生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决心,而且表明了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富民惠民的政策取向。
十八大报告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重点强调了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通过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进展,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这是我们党在当今社会阶层分化、流动加剧,各种利益格局多元,社会转型尚未完成,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的发展阶段,对社会体制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了社会管理的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和资源支持,以及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管理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大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教育、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解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是党中央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大实现和举措,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项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紧迫性、基础性的艰巨任务,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体现了我国的民本文化及执政传统民生思想在也与中国自古有之的民本思想有关。
早在东周时期,诸子百家便纷纷提出了早期的民本观点。
孔子主张的“仁”的思想就被孟子发扬光大,提出“民贵君轻”等影响后世的理论,而管仲也曾说过“政之所兴,在于顺民生”。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仁政的思想开始成为后世统治者的重要执政原则。
这样的民本思想底蕴也造成了中国对民生问题的特别关注。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转.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大意为: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辛勤劳作,财务才不会匱乏。
古语还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不禁让我想起战国时的一个故事,故事梗概食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赵国赵太后问齐国使者:“贵国人民生活可好?”对曰好,赵太后再问:“贵国今年可是大丰收?”对曰是,赵太后最后才问:“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十八大相关论述材料: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胡锦涛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哪些、列举、分析、简述类命题1.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简述民生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有哪些?(1)根本原因: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均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列举你身边存在的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物价上涨过快;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看病难、看病贵;入学难、上学贵;住房问题;就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
3.近年来我国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取消农业税;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家电下乡;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城市廉租房制度;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营养改善计划等。
(二)体现(反映)、表明、说明类命题党和国家采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
(5)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
2013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第3期)专题03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背景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享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有利于激发作者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4。
生活与哲学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加强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要着眼于社会建设的整体,统筹考虑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一系列要素问题,推动社会建设。
【能力测试】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不同的表述是,增加了“法治保障”的新要求,这体现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依法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③党推进依法治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④法治保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表明加强社会建设就要①尊重人民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②让每个公民都成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主体③让人民共享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成果④调动一切社会主体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来源:学*科*网Z*X*X*K]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后哲
军事化 工业化 城市化
历史积累在现实中的农民重大突出问题: ⑴农民与农民的关系比较松散(组织管理弱化) ⑵农民与资本的关系比较陌生(银行嫌贫爱富) ⑶农民与社会的关系比较冷漠(福利网络缺少) ⑷农民与政府的关系比较紧张(行政权力傲慢)
中共襄阳市委党校
(五)社会矛盾从个体性向群体性转变
⑴中央判断: 多样多发、触点多、燃点低、关联性强
“十八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 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 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
中共襄阳市委党校
2、30多年与100多年的时空差异
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⑵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期
“十八大”: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 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 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 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全面建设→全面建成
中共襄阳市委党校
江阴案例
2005年末,江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达标后,提出了 建设“幸福江阴”的设想,即“五民五好”:
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 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 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 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 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
•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12时38分39秒 下午12时38分12:38:3921.1.8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1.1.821.1.812:3812:38:3912:38:39Jan-21
•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1年1月8日星期 五12时38分39秒Friday, January 08, 2021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前,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由政府主导、旨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但是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事业总体上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村、贫困地区和针对困难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未得到充分保障,体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间制度设计不衔接、管理条块分割、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提供主体单一和提供方式较为简单、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不配以及监督问责缺位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因此,必须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重点推进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创业公平,促进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2013时政专题】专题四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背景材料】(一)背景综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标题,清楚地标明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
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民生的阐述引起代表们共鸣。
大家表示,报告不回避现实问题,同时为百姓勾勒出了未来生活新图景,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让人们看到了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也读出了执政党把握民生脉动的现实追求,让人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
(二)典型材料材料一(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用较大篇幅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重大任务。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二(收入分配):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两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两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两同步、两提高”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明了方向。
材料三(社会管理):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并作出了全面的安排。
特别是在以往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同时,又将“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彰显出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作者:冬洁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3年第8期十八大强调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八大从六个方面对加强社会建设做出了新部署: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完成好这些任务,需要我们着力把握以下三点:第一,加快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改善民生的五大承诺:一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是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四是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是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第三,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
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但民生社会事业长期滞后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着力解决如何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目标问题。
突出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力度,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力争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消除绝对贫困。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共35页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建 设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Thank yo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时政“十八大”专题报告全剖析主题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摘要一: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Pl的。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命题点全搜索】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6.和谐社会的要求: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全角度命题】1.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在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何重要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的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4.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民生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什么?(1)根本原因: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均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党和政府为什么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或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低,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体现。
(3)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达到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经济的繁荣成果。
(5)有利于巩固社会的稳定、改革、发展的大局,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7)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等。
6.如何才能保障改善民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先发展教育,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实施再就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等等。
摘要二:社会保障制度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新提法解读】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这些举措的提出,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党珍爱生命、保证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需要。
【命题点全搜索】1.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要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2.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
3.社会的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支持和保障。
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6.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7.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全角度命题】1.为什么社会的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支持和保障?(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
(2)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和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收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
(3)有了正义和正义的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2.如何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1)国家要加强制度建设,有效防止不公平的现象,做好宣传,提高人们的公平意识,而且要加大管理以制裁不公正的行为。
(2)维护社会公平,不仅要靠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
我们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公平合作意识。
(3)要增强权利意识,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要用合法的手段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4)见到不公平现象,我们要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3.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还存在哪些不平衡?(1)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3)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4)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等等。
4.党和国家采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
(5)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
5.我国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或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了什么?)(1)民生问题:物价上涨过快;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问题;入学难、上学贵的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2)说明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中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社会还不太和谐,社会建设还比较薄弱。
6·近年来我国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任选几个谈谈这样做有何意义?(1)取消农业税;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家电下乡;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城市廉租房制度;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营养改善计划等。
(2)意义:①营养改善计划:有利于保障农村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本素质;有利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等。
②家电下乡: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消费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等。
7·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有何意义?或为什么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②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⑤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⑥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共同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⑦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考题全镇定一、选择题1.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以上举措 ( )A.说明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已得到根本改善B.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C.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强制性D.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立即实现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据此回答2—3题。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 )①维护社会秩序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③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④促进社会和谐⑤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我们党 ( )①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②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③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④始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该材料说明 ( )A.表明改善民生已成为我党执政立国之本B.表明我国党和政府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表明党和政府把各项工作的中心彻底转移到改善民生上来D.表明我国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5.鹣麟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