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第五章)

【课程学习】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六)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学习要点1.道德的起源和本质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3.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4.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与当代价值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6.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7.网络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8.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9.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10.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11.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正确的恋爱观1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13.个人品德及作用14.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15.高尚道德品格的锤炼16.道德修养与引领的路径感谢陪伴二、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自古以来,人们在探讨道德起源这一重大问题时提出了多种见解和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观是()。

A.天意神启论B.先天人神论C.情感欲望论D.生产方式论2.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A.实践B.自我意识C.社会关系D.劳动3.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B.自我意识C.生产方式D.生产力4.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A.人的自我意识C.思维能力D.判断能力5.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的特殊调节方式。

A.社会经济关系B.社会利益关系C.社会政治形态D.社会意识形态6.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反映()的特殊意识形态。

A.社会政治关系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文化关系D.社会舆论关系7.人类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B.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C.人类道德的发展与法律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D.人类道德的发展是进步与落后、善良与邪恶斗争的历史8.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之一。

在中华传统道德的诸多论辩中,其核心和本质的论辩是()。

思修题库1

思修题库1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统加强道德实践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1、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

()2、中华传统美德中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和良好行为规范,是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

()3、中国传统道德已成为历史,某些还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抛弃。

()4、中华传统美德虽然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但并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5、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谦敬既是个人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

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

()6、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7、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8、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9、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10、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调节人类关系的唯一手段()11、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都需要遵守道德规范,所以道德没有阶级性()12、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没有必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13、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为人民服务()14、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15、在集体的束缚中个人无法获得自由()16、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和谐。

()17、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18、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19、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有关大学生道德的论文

有关大学生道德的论文

有关大学生道德的论文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有关大学生道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大学生道德的论文篇一《浅论我国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摘要:本文以论述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优劣因素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为基础,分析传统道德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并从继承与批判传统道德的角度探究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路径,最后提出从原则、方法论、环境氛围、自修等方面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字:传统道德思想道德品质伦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墨、道、法等各家伦理思想和佛学有关心性的理论,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这种传统道德中既含有现代社会所推崇的伦理道德因素,也有与时代理念对立矛盾的陈旧伦理道德,这二者均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简析我国传统道德(一)主要优良道德传统简析一般来说,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强调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等整体利益,注重爱国主义思想。

在个人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在“义”和“利”即道德原则和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强调要“见得思义”和“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

2.在人际关系中推崇“仁爱”、和谐原则。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也就是“爱人”。

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最先把“仁“同”爱人”联系起来,并从各个方面对“仁”作了全面的阐释。

3.提倡人性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道德责任。

孔子提出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原则。

墨子认为“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人生需要职业,职业需要道德。

职业道德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可以帮助企业进步,也可以给每一位忠诚地服务企业的员工带来利益和幸福。

职业道德随着职业的出现而出现,并且,其内涵逐步深化,其作用不断增强。

企业越是发展,对于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就越迫切。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企业新风,要求各岗位各工种的从业人员掌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牢固确立服务客户、服务企业、服务他人的职业道德观。

因而,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对于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十分重要。

职业道德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进步、走向幸福的明灯。

那么,什么是职业呢?职业是人们在企业工作中,由于组织分工而形成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企业活动,是劳动者稳定地取得生活来源所从事的工作。

简单地说,职业就是个人在企业中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比如,有的人服务于人力资源部、行政部,以人力资源部、行政部工作中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有的人服务于财务部、营销部,以从事财务部、营销部工作而获取的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有的人从事开发、生产,以开发、生产中的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等等。

所谓道德,就是社会生活中,由利益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据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企业与舆论并辅以法律、行政等手段来维持的,原则规范、行为活动和心理意识的总和。

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第一,道德属企业文化的范畴,是一定企业利益关系的产物,并随着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道德以善与恶、好与坏、是与非、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为评价标准,来调整人们的行为;第三,道德依靠企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方式来发挥作用,并结合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以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与其特定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规定人们在工作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例如,企业保安员应当对员工热情服务,不能辱骂员工;企业财务人员应当热忱为企业服务,尽职尽责,严谨求实。

道德

道德

1、道德和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法律包含了最低层次的道德准则2、道德所能约束的范围远超过法律,即使法律再健全,对某些事情也无法约束,还是要靠道德约束,但法律的约束具有强制性。

3、道德所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道德约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法律约束是滞后的。

也就是说只要当一个人(和团体)已经做出触犯法律的事情,才可能收到法律的制裁——但此时已经造成损失了。

而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可以使人不去作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事情。

道德管人的心,法律管人的行。

道德催人向上,法律防人向下。

道德的下线,正是法律的上线。

构成一条德与法的“地平线”。

其上是道德的天空,其下是法律的地域。

道德与法律是此消彼长的反比关系。

道德与法律又有一个共同之点,他们的终极目标,我想就是消灭法律,回归道德的天空。

法律:古时指律令或刑法。

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

法律制度(法制):①一国的立法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总称。

即通常所称的“法制”。

②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如所有权方面的法律制度、诉讼方面的法律制度等。

法规:泛称法律、条例规章等。

法定:法律明文规定可行或不可行之事。

法令:古代为政者所颁行的法规。

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

可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字面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

社会秩序:也称“公共秩序”。

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

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所确定。

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遵守公共秩序是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

道德: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

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

浅谈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

浅谈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

浅谈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摘要】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

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有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们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道德;负道德;大学生负道德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

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更为重要。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包括在文明发祥地的高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却屡见不鲜。

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

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通过对负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作一分析,并提出调整负道德心理的一些见解。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

曾有人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下列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

结果统计如下: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

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

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

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

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

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考试重要考点

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考试重要考点

一、大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1、树立自立自信自强自律的生活意识2、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3、虚心学习,细心体察4、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二、更新学习理念: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终生学习。

二、树立成才的目标: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三、道德的含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一定时期,一定阶级,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三、法律的含义: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范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七、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八、中国梦: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九、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十、理想的特征:时代性、阶级性、实现的可能性、实践性、超越性、现实性、预见性十一、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使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十二:民族精神:指一个名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十三、信念的特征:稳定性、社会性、发展性十四、理想与信念的关系: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是信念的形成动力,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是维持精神的动力十五、理想信念的意义: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十六、两个10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P3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P10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P144.“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5.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P286.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信念具有执着性和多样性。

P29-30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P488.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P689.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P9010.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P107-10811.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P13212.大学生要引领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P13413.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P13814.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

P142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P15416.我国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

P15417.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P15818.“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P16419.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等。

P17420.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有: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P179-180二、单项选择题1.决定了人的本质是( C )。

P9A.只有家庭关系;B.只有法律关系;C.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D.人的共享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题及答案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题及答案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题及答案1、高等教育概念的基本点有哪些?答:高等教育概念应从四方面加以把握:一是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相比较,高等教育是一种学术教育;二是与中小学的普通教育相比较,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三是与中小学的普通教育相比较,高等教育还是一种职业教育;四是从现代教育层次上面看,高等教育是第三级教育或中等后教育。

2、高等教育事业的性质是什么?答:高等教育的性质包括文化属性、科学属性和事业属性三种性质。

3、如何理解高等教育的事业属性?答:(1)高等教育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文化事业以及科学事业,而且在社会效益上是服务于公众、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公益事业。

(2)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和科学属性决定了高等学校的成果不是产品的,二是服务的;不是物品的,而是人品的;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3)在于政府、企业的角色比较中,高等学校攀岩的是一种工艺性角色,是一种自主性角色。

(4)高等学校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组织。

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高等学校是人才的培养者,是知识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是理性的批判者,是理想的守望者。

4、如何理解高校教师职业问题答: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属于现代社会的职业道德领域。

在当代,高等学校承担者人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高校教师则扮演着教育教学者、学术研究者和社会服务者三大社会角色。

5、如何理解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答:(1)教师职业在社会劳动上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不同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物质生产、物质劳动。

(2)教师职业在经济学上是一种公共经济现象,其劳动成果是一种公共产品,在社会效益上属于公益性事业的范畴。

(3)教师职业在社会劳动性质上,不仅是精神的、公益的,而且是个性化的。

(4)教师职业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伦理性或道德性。

总之,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具有精神文化性、公共服务性、个体自主性和伦理道德性等特点,也正是这些劳动特点使得职业道德具有特殊的实践价值,师德乃是高校教师职业的本质规定。

大学生论文范文模板

大学生论文范文模板

大学生论文范文模板大学生论文范文一: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

同时,道德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

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更为重要。

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有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们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包括在文明发祥地的高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却屡见不鲜。

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

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负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作一分析,并提出调整负道德心理的一些见解。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

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

结果统计如下: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

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

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

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

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

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

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

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一、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1.道德反应人们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利益关系,而利益关系的核心是价值观。

2.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与法律不同,规范是形式的东西。

3.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是人们自觉地用来控制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

4.道德既不同于习俗,又有别于法律,它是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评判的标准,它是靠教育,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的。

二、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一定阶级社会准则转化成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1.从普通心理学上理解品德是一种心理特征,人格(个性)品德发展构成了性格个性发展的重要部分,品德形成也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品德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服从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不是社会现实的机械的模仿,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3.品德具有社会性、统一性、稳定倾向性、自觉性、区别性、调节性。

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1.品德是人的道德的内化,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体现。

2.品德是道德动机与道德实践(行为);道德意识倾向性与道德心理特征;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还是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有机统一。

3.品德是一种特殊的个性心理,它体现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具有稳定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这一根本属性,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

4.品德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社会道德关系舆论的作用下,在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法制,是一个范围、名头之下,共同遵守的法律、制度。

法治,是按照所制定的法律、制度执行和治理的概念。

排序是:法制在前,法治在后。

连法律和制度都没有,治理什么?啥法律、制度都有了,不按其执行,更和没有一样。

法制和法治的运行,就如同体育比赛的规则与执行的裁判是一样的道理和现象。

道德修养答案

道德修养答案

名词解释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

3、自律规范:a、内因机制b、奉献精神c、高尚的品德和情操d、自我修养4、良心:教师良心是教师道德觉悟的综合表现,指教师对自己在教育劳动中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觉认识和评价,它是教师在履行义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心信念,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自律。

5、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

7、人生观:又称为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活动和过程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8、人生目的:是对具体行为目的起着指导和支配作用的总的目的。

9、人生意义:是主体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及其活动所产生的积极、肯定、愉悦的体验和感受。

10、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在一生中为他人、团体和社会提供的满足其需要的服务和劳动成果。

11、人生理想:是人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的超越于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

12、人生态度:是在一定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人生较为稳定的反应、评价和行为选择倾向。

13、职业理想:是指个人所希望从事的职业和在这一职业活动中希望达到的水平或成就。

14、教育价值: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价值。

15、道德的修养:是一个人通过在学习、实践中的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从而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以完善自身的过程及其结果,它突出地表现为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反省活动以及通过这种反省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操、所达到的道德境界。

2019整理资料-陕西省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整理资料-陕西省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判断题(在下列正确说法题后的括号里画“√”,不正确说法题后的括号里画“×”。

)1. 职业集中体现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三大要素——责、权、利。

()2.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3.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依靠从业者自觉遵守,不具有强制性。

()4. 职业理想是从业者创造职业成就的精神动力。

()5.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6.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个人事业成功的保证。

()7.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

()8.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切基本规范的基础。

()9.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永远是冲突的。

()10. 示范性是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一个最大不同点。

()参考答案与答题辨析【参考答案】1. 正确【答题辨析】职业是从业者获取生活来源、扩大社会关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职责,这些职责是职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利,即职权,职权不论大小都来自社会,是社会整体和公共权利的部分;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在实现了职业分工的社会里,职业劳动是为社会创造经济、政治、文化效益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个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参考答案】2. 正确【答题辨析】道德是人类生活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

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中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与标准。

【参考答案】3. 不正确【答题辨析】职业道德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除了通过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从业人员的内心信念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进行调节之外,它的另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与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相连,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

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什么是道德?一个道德沦丧、缺失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社会的正常发展、基本社会秩序的存在[1]。

道德存在的目的是直接关系到人们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为人之道,在此基础上,形成正常完善的人格,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

我们对道德看似非常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简单化和片面化,重视高层次的道德理论教育,而对社会道德等基础性的道德规范重视不足。

无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本恶,道德促使他多从善。

本善的,道德促使他继续从善。

作为某些受过几年到十几年教育的人,在接受了十几年的系统教育后,依旧曝露出某些丑陋的一面,这不得不让人深思道德的缺乏。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效益的凸显使得教育等社会上的东西也变得功利化甚至市场化。

自古以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但现代许多学校的教学理念里往往重视强调“才”而忽视了“德”的重要性,教育的天平发生了倾斜,是导致了大量缺乏道德的事情发生的重大因由之一。

而一系列缺乏道德的事件的发生则说明道德的缺失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这不得不让人审视现代缺乏道德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行,在用人机制上也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但在实际的贯彻落实中成效却不显著,这也是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功能。

正是因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才变得温馨和谐。

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是没有希望可言的,也不会走的长久。

法治作为强制性的惩罚手段是对道德约束的补充,但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道德约束人的作用。

河南工考《职业道德》练习题

河南工考《职业道德》练习题

河南工考《职业道德》练习题绪论职业与人生一、单项选择题1。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2.我国古代医书《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一书中说:(医生)在与世人交往时应“性存温雅,志必恭谦,动须礼节,举乃和柔,勿自妄尊,不可矫饰”。

3.(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影响下,受一定人生观、价值观的制约,形成的满足人们自身生活需要的生活样式和行为特征。

4。

转变(思维方式)是打造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

5.农民、工人、科学家…这就是我们的(社会角色)。

二、多项选择题1。

人的一生是在(A职业生活B家庭生活C社会生活)中度过。

2.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A时代性C民族性)。

3。

下列属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的是(A生存需要B尊重需要C安全需要D社会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4。

俞敏洪说,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A像草一样活着),一种是(B像树一样活着)。

5.这也赋予人生的意义是(A职业赋予人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B职业赋予时间更多的意义C 职业可以满足人的生活需求D职业使人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E职业为职业理想实现搭建了一个平台)。

三、判断题1。

选择一项工作就选择一种生活.(√)2。

职业让我们的人生感觉到更充实.(√)3。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工作,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4。

人最本性的心理需求是职业的成功以及由职业成功带来的社会和他人的认可.(√)5。

人是永远不能满足的动物.(√)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一、单项选择题1。

在美国广泛流行的理查德·赛特的职业地位分层,将职业地位由低到高一次分7个层级,清洁工属于(非熟练体力劳动者)层级。

2.按照规划的时间维度,职业生涯规划有四种类型,最常用的一种职业生涯规划是(中期规划)。

3.(霍兰德)认为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他提出了决定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六种基本的“人格性向”,即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4.(乐趣)是兴趣过程的的二个阶段。

道德是主要依靠( )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主要依靠( )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主要依靠( )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 社会舆论
B. 传统习俗
C. 社会规范
D. 内心信念
E. 自我意识
正确答案:ABD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实践或活动起源于欲望,而非理性。

理性只能分辨对错,而不引起任何活动,欲望正好相反,它能够引起活动,却不能分辨对错。

欲望能够服从理性,也能够反对理性。

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良好的选择,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较差的选择,而道德正在于这种良好的选择,所以说道德从根本上起源于欲望和理性的统一。

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概述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中文名职业道德外文名professional ethics定义职业道德(Professional ethics)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不同的对错标准是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

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

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需具备的基本品质,这两点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规范和请求,同时也是每个员工担当起本人的工作责任必备的素质。

那么,如何才是具备了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呢?每个人平时都有惯,但不肯定是职业惯,更不肯定是符合请求的职业惯。

那么,哪些才是符合请求的职业惯呢?第一,早到公司。

每天提前到公司可以在上班之前准备好完成工作必须的工作条件,调整好需要的工作状态,保证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才叫不迟到。

第二,搞好清洁卫生。

做好清洁卫生,可以保证一天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情。

第三,工作计划。

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利于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天、每周等每一个周期的工作,自然也有利于保证工作的质和量。

第四,开会记录。

及时记录必要的工作信息,有助于准确的记载各类有用的信息,帮助一样平常工作顺利开展。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0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0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017年10月9日1.(目的性)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也是道德成为实践精神的主要依据。

2.“道德是由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的”。

这句话是(旧唯物主义)。

3.“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这体现了(道德决定论)。

4.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

5.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主要是进行(道德评价)。

6.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关键条件是(社会分工)。

7.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8.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9.对道德本质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关系。

10.封建社会道德在中国主要是借助于(国家政权)来实现的。

11.封建社会道德中的“三从”是针对(妇女的)。

12.封建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原则是(维护封建的宗教等级关系)。

13.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道德具有超阶级的共同性。

14.奴隶社会的道德在调节范围上较之原始社会的道德(日益扩大)。

15.人类历史的第一个阶级道德类型是(奴隶社会的道德)。

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目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基本要求。

18.以下关于奴隶社会道德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在内容上有简朴性)。

19.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必定是该社会经济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那个阶级的道德。

20.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是(利己主义)。

21.资产阶级道德之于封建道德来说是(巨大的进步)。

2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由中共中央于(2001年印发)。

23.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职业道德的内容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

24.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职业活动的出现)。

25.按照本职工作岗位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办事,不以私害公,不出卖原则,即(办事公道)。

26.职业道德的萌芽是在(原始社会)。

27.职业道德的最终归宿是(服务群众)。

2021职业道德课后练习题

2021职业道德课后练习题

职业道德简答题第一章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1、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2、仁者爱人,先人后已。

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4、修身自律,躬行实践。

5、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中国物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3、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怎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行动,要善于从小事做起,在细微处着力,平淡、平凡、平常、做小事,是日常生活的常态,善于做小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前提,这是任何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规律,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5、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实践活动过程中必然产生和形成的人际关系、利益分配、法律制度和思想行为等进行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的总和,是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或行为准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道德的基本特征:1、调节手段的特殊性。

2、道德作用的广泛性。

3、道德规范的多层次性。

4、道德内容的阶级性。

5、道德形态的继承性。

7、道德的功能:1、道德的认识功能。

2、道德的规约功能。

、3道德的调节功能。

4、道德的教育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道德与就业
【摘要】
道德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人们心中逐渐形成的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

而现如今大学生诚信与价值观念方面的道德缺失俨然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但企业却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这两者的矛盾成了今天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就业
一:道德
道德作为人与人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

它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依赖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

同时,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因此,在现代这个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普遍过度重视物质利益的社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物质从而淡化道德,这就会造成一种失衡——人们会因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践踏道德底线。

当然这样的例子在现代社会中屡见不鲜:商人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就“研制”了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含瘦肉精的猪肉……,凡此种种多不胜数。

这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毒害了他人,甚至牺牲他人的生命,这在践踏道德的同时也践踏了法律。

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随着历史的车轮向前推进,在人们心中逐渐形成的。

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展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

按此来说,我们的大学生则应该是道德的拥护者与传播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文明发祥地的高校之中,不遵守道德约束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

二:大学生道德
在现在的高校之中,大学生道德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大学生对道德存在一种无知的心理。

所谓无知心理就是大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他们我行我素随自己的意愿而行从而无视他人的利益。

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任务的艰巨。

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大学生还普遍存在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主要是道德管理问题。

制度经济学中有一条重要原理,当个人改变行为不能扭转局势时,人们会选择最终不利于自己的制度。

比如大学食堂里买饭秩序混乱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下课铃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直奔饭厅,人人争先恐后寸步不让见缝就钻,结果售饭窗前一片混乱。

这时如果某人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礼貌谦让、排队等待,他在仍是一团混乱的食堂里反倒成了傻瓜。

最后他只好和其他人一样,冲向那乱成一团的窗口。

这就是道德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

还有就是占座问题:比如在图书馆或是食堂里占座现象就时有发生。

在图书馆里有些同学生怕下一次来晚了找不到好位置就干脆在走之前从图书架上拿一本书放在自己想坐的位子以便不会被别人捷足先登,而一些人看到别人占座自己却没座不免也效仿他人,至此到形成了一种共有的默契。

而事实上那些占座的人有时候却并没来,但座位就这样空着,这样做既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影响图书馆的正常秩序,食堂占座问题也基本相同。

侥幸心理主要是道德成本问题。

道德成本是对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可能
产生的后果的阐述:即遵守道德的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与违反道德
的人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的惩罚。

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大学中又一个较为
典型的例子。

在大学里的考试中作弊现象时有发生。

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
因为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有受到应得的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

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非道德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引
得后来人的仿效。

这就是侥幸心里在作祟。

当然,能体现侥幸心理的事例远不
止这些,比如逃课,大学生逃课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可能某一次某个同
学没去上课,但恰好老师又没点名,从而形成一种侥幸心理以至于再次逃课。

还有一种就是反叛心里。

反叛心理主要是道德示范问题。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些人故意将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弄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意识和举动故意做得很张扬,以引人注目;有些人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向道德的挑战。

通过可以看到,对道德的羞辱,更多是来自青年,他们无所顾忌血气方刚。

三:大学生就业形势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700万大
学生需要安排就业,而据估测这一数值到2011年将达到785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将不断增大,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大学生,曾经是多少人心中的榜样,是人们羡慕的对象,考上了大学也就意味着有了美好的未来。

而在如今萧条的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市场,人才市场很不完善,这使得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现实问题,更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进而成了“毕业就等于失业”。

因为我国每年几百万高校毕业生,然而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只有68%,可见有将近半数的人毕业后得不到工作,这些数字还不包括其中有些已就业的大学生又失业、待业,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呢?
四:大学生就业压力形成与道德问题
当然,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压力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才是重要的。

主观原因也就是大学生价值观与道德的问题首先,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仍普遍存在相互攀比,追求名利的现象,就业心态浮躁。

实际上大学毕业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但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就有一定难度了。

而部分大学生自身对就业所持的浮躁心态更加大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不仅如此,大学生普遍存在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的心理,使得现实与理想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距,进而造成很多大学生重大轻小,希望自己能在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找一份工作,而对小城市,小单位,小岗位不感心趣。

这就形成就业扎堆,众人“过独木桥”的现象但对于这么多的毕业生都想找到一份好工作是不可能的,从而造成大学生就业率低,也就形成了就业压力。

其次,就是大学生自身道德方面的问题了。

诚信缺失是道德问题的一个方面。

现在的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诚信问题,比如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简历夸大其词等等。

而诚信又是企业比较看重的一点,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严把此关在,从而使很多大学生与理想工作失之交臂。

另一方面就是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

毕业生在求职前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过高估计自己,从而形成现实工作与理想工作之间的差异,进而造成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激情不高,缺乏责任意识,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不能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随意跳槽。

在当今社会企业对所招大学生道德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而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却不增反降,这其中的矛盾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式变得非常严峻。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真正地为自我找准标尺!我想,大学生如果坚定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努力学习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就必然可以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拥有高素质和良好道德的合格公民,以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参考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0年修订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