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合集下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论文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论文

Wang
Jianyue,Wu Hui,死ng Zhendong,Yan Jianbo,Li Kefeng,死增,4n
School
ofPublic Health。Nancha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ontrol and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0,China(Wang JY,Wu H);Department
31.8%~80.O%、50%、6。4%~55.O%、2%~6%和0.98%~
例年龄>50岁,其年龄M=69岁,74%的病例居住在农村,
7l%为农民[】…。 2.流行过程: (1)传播媒介:SFTSV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白蛉病毒,研究 者普遍认为是一种节肢动物传播病毒,可由不同种类的媒介 传播。目前发现SFTSV可存在于蜱、牛虻及螨等节肢动物 体内。 蜱被认为是SFTSV的主要传播媒介,在中国、韩国、日 本等大部分地区的蜱体内均检测到SFTSV,且分离到病毒 株乜”“。表明蜱为SFTSV传播媒介的可能性。有研究者发现 蜱分离到的病毒RNA序列与入源病毒株序列同源性非常
中于河南(41.20%)、山东(27.67%)、湖北(11.16%)、安徽
万方数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年2月第37卷第2期Chin

Epidemio!,February 2016,V01.37,No.2
・295・
(6.51%)、辽宁(4.44%)、浙江(6.11%)和江苏(2.25%)7个省 份哺1。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河南、湖北和安徽交界处以及山 东和辽宁的农村地区,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地带,该地区海 拔较低植被丰富且气候湿润。有研究显示暴露于灌木丛、森 林、旱作农田与SFTSV感染存在较强联系…3。 2013年1月日本对2012年秋季因不明原因死亡妇女进 行了SFTS确诊并首次通报,SFTS在日本最早可追溯于 2005年,截止2013年日本共报告52例,包括北海道在内所有

一起经接触传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调查

一起经接触传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调查

1 7 2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 0 1 5 年4 月第 2 6 卷第 2 期
C h i n J V e c t o r B i o l &C o n t r o l , A p r i l 2 0 1 5 , V o 1 . 2 6 , N o . 2

调 查研 究 ・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 Ha n g z h o u 3 1 0 0 5 1 ,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L Y U H u a — k u n , E m a i l : h k l v @c d c . z j . c n
a n d p r o v i d e 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 f o r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S F TS . Me t h o d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n d e p i d e mi o l o g i c a l
的疫 源地 。结论 S F T S 可 以经接触传播 , 密切接触者应加 强个体 防护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 — 4 6 9 2 ( 2 0 1 5 ) 0 2 — 0 1 7 2 — 0 4 关键 词 : 发热伴血小板减 少综合征 ; 新布尼亚病毒 ; 接触 中图分类号 : R 3 7 3 . 3
P r o g r a m o f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N o . 2 0 1 4 R C A 0 0 2 )

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调处置报告

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调处置报告
者。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作 进 一步 治疗 , 逼 近 的 疾病 危 险也 觉 察不 出 , 而更 多地 暴露 对 从 于危 险 因素之 中 。 受 教育 水平 高 的人 经济 状况 相对 较好 , 注 自己的健 康状 更关 况, 经济收入高者有较好的医疗保障, 这些因素促使他们更愿意 去 医院作 进 一步 治 疗 , 以更 健 康 积极 的态度 面对 疾病 , 容易 能 更 形 成积 极 的健康 行 为并 增强 战胜 疾病 的 自 。 信 因此 ,我 们 在 2型糖 尿 病 和 高血 压病 等 慢性 病 的 防控措 施 中 , 针 对不 同类 型 的 人 群制 定 相应 的治疗 及 宣教 方案 , 不 应 针对 同层 次 的人 群 , 们 提 供适 宜 的 医疗 教育 及 服务 , 足他 们 的 为他 满 医疗需 求 。其 中 , 重点关 注 社会 经济 地位 较低 以及受 文化 教育 应 较 少 的人 群 , 如农 民群 体 和城 市 贫 困人 群 , 从而 做到 保 护和促 进 各 类 患者 的健康 , 大 限度地 提 高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 最 参考 文献
n mi tt sa d Blo r su e Re cii n He lh lc oe - o cS au n o d P e s r a t t i aty B a k Ad ls vy
随着 我 国社会 经济 的 飞速 发展 , 尿病 和 高血 压病 在 中 国也 糖 已经 不 是 “ 富贵 ” 的象 征 , 反 , 着社 会 经 济 的 发展 和 收入 水 平 相 随 的提 高 , 经 济 地位 低 和 教育 文化 程 度低 的患 者 , 压 的控 制 社会 血 水平 更 差 。健 康 和疾 病 与社 会 经 济地 位 及 文 化 教育 程 度密 切 相 关 , 是 国外许 多 研究 都证 实 了的 t 。高收 入及 高 文化 程度 人 群 这 2 一 能从较高的健康知识水平、较强的医疗保健能力等方面受益 , 使 血 压等 控制更 好 。 越来 越多 的学 者认 识 到 , 性 病需 要超 越 基 于个人 的角度 去 慢 理解 , 实上 , 行为 又取 决 于其 所处 的社会 环境 。 化程度 和 事 个人 文 收 入水 平对 健 康 的影 响 是 一个 复 杂 而综 合 的过程 [ 它 可能 从 健 4 1 , 康 知识 、 健 能力 、 为方式 、 会 心理 甚 至职业 选 择 等方 面 给不 保 行 社 同人 群带 来不 同结 果 。 举 例 来说 , 经 济地 位低 的人 群 , 菜 、 果 的购 买力 相 对 社会 蔬 水 较低 , 饮食 结 构不 合理 。 导致 此外 , 会 经济 地位 低 的人群 能够 享 社 有 的体育 锻炼 设施 也相 对 较少 。 受教 育程 度低 则导 致缺 乏 保健 知识 , 其对 自身健 康 缺乏 关 使 注 , 教育 程度 低 的人 常 常 不 愿 意改 变 不 良的生 活 方式 , 乏 科 受 缺 学 规律 的锻 炼 , 法做 到 科 学 的饮 食 方 式 , 愿 意服 药 或 到 医院 无 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四环素
2.利福平
3.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
(二)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 ,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对病情较重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体弱或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 可给予胃肠营养、新鲜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以改善全身机能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一)、(二)项和(三) 项1项中的(1)、(3)。部分病例可能无法获 得明确的流行病学史。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三)项1项中 的(2),或(三)项2项中的(1)或(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具备( 三)项2项中(3)、(4)、(5)中的任一项。
(一)病原治疗 1. 四环素类抗生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为首选药物;
体IgM抗体阳性 (2)急性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阳性 (3)恢复期血清IFA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
有4倍及以上升高 (4)全血或血细胞标本PCR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特异性核酸阳
性,且序列分析证实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同源性达99%以上 (5)分离到病原体
诊断标准
• 患者发热原因不明,入院次日仍持续发热,复查心肌损伤 指标呈上升趋势 ,追问其病史,患者家属诉入院前一周 曾有疫区接触史,当时未予重视。请感染科、肾科、血液 科、消化科等会诊后考虑患者发热原因为:发热伴血小板 减少综合征可能,予留取血液样本送检市疾控中心查新型 布尼亚病毒核酸,06-10结果提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 性。
(三)实验室检测
1.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1)早期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严重者呈进行性减少,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2)末梢血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内可见桑葚状包涵体(瑞氏染色或 瑞姬染色) (3)谷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谷草(天冬氨酸氨基 转移酶,AST)转氨酶升高。

信阳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信阳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 S F TS )f r o m i t s o r i g i n r e g i o n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l y , c o mp a r e t h e i r d i f f e r e n c e s f r o m wh i c h o c c u r r e d i n o t h e r a r e a s ,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i n f o r ma t i o n f o r f u r t h e r s t u d y . Me t h o d s : A d e s c ip r t i v e e p i d e mi o l o g i c l a me t h o d c o mb i n d e it w h i n d i v i d u a l c a s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wa s 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d a d a o n e p i d e mi o l o g y ,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c o l l e c t d e f r o m c l i n i c a l l y d i a g n o s e d a s we l l a s s u s p i c i o u s p a t i e n t s it w h s e v e r e f e v e r a n d t h r o mb o c y t o p e ia n s y n d r o me o c c u r r e d i n Xi n y a n g , He n a n p r o v i n c e , t h e o i r g i n r e g i o n d u i r n g r e c e n t 1 0 y ar e s . Re s u l t s . S F TS s e e me d t o b e e n d e mi c i n t h e S o u t h we s t Xi n y a n g. a n d mo s t c a s e s we r e 5 O a n d o v e r r e s i d i n g i n mo u n t a i n o u s , h i l l y r e g i o n o r r e s e r v o i r s a r a s( e 9 7 . 6 3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病毒颗
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 突。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L、M和S), L片段全长为6368 个核苷酸,包含单一读码框架编码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3378个核苷酸, 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107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 体;S片段是一个双义RNA,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 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 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 柄状结构。
(四)气营(血)两燔
• 临床表现:壮热烦躁,夜寐不安,间有谵语,吐血、 衄血、便血、尿血,或发斑,舌绛,苔黄少津,脉细 数。 • 治法:清气凉营(血),泻热解毒。 • 基本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 生石膏、水牛角、生地、银花、黄连、 栀子、知母、 白茅根、赤芍、玄参、丹参、麦冬、西洋参、生甘草。 • 用法:水煎服,日二剂~三剂。 • 加减:1.疫毒迫血妄行,出血较多者,加侧柏叶、旱莲 草;2.呕血、便血者加生大黄粉、三七粉。 • 中成药:口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可选用喜炎平注 射液、热毒宁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静 脉点滴。
• 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 谷热病毒Uukuniemi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 约为30%。 •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 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 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二)流行病学
• 1. 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 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 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 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 2.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 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 急性发热起病, • 多数患者伴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等症状 • 部分患者出现黑便、齿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 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 • 绝大多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白血球不高或降低、 血 小板减少 • 部分患者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尿蛋白阳性。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培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培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培训
2020/11/1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培训
主要内容
• 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 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 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 四、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
制要点 • 五、下一步防控工作建议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培训
✓ (三) 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
AST、ALT等升高,尤以AST、 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 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 (四)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 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 (五) 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 (尚在研究中)。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培训
实验室检测
•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按照《实 验室检测方案》要求,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标本, 并进行实验室检测。若诊断需要,当地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可协助医疗机构采集恢复期标本进行抗 体滴度对比检测。无条件检测的医疗机构,应当 将标本运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测工 作。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若无条件进行检测, 应当将标本运送至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 测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 反馈检测结果。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培训
(二)流行病学
1. 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
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
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
以上省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
呈高度散发。
2.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春、
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例定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试行)》稿中,将该病例定义为:
1
发热(体温≥38℃)伴血小板降低,或
2
发热伴出血症状(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中至少一项)。
3
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第2项,但未做血象检查或无血象检查结果的患者,医疗机构应尽快对其进行血象检查。
地区
最早发现时间
报告病例
疫区地貌
安徽
2006.11
疑似流行性出血热
丘陵地区
河南
2007.05
不明原因高热伴严重胃肠疾病病人
丘陵地区
浙江
2004.05
不明原因发热
丘陵地区
湖北
2005.09
疑似流行性出血热/不明原因发热
丘陵地区
江苏
2005.05
不明原因发热伴多脏器损伤
丘陵地区
山东
2004-06
“不明原因疾病”病人,伴有发热、 全身酸痛、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降低
继发病例
A
B
在芜湖市弋矶山医院和死亡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9人发病
其中医务人员4名(两名医生,两名护士)、家属5名
11月17日
合计报告病例10例,死亡1例 首例病例,死亡 首例病例密切接触亲属21人,发病5人,罹患率23.81% 广德县首例病例密切接触医务人员18人(含村医2人),没有发病 弋矶山医院首例病例密切接触医务人员24人,发病4人,罹患率16.67% 9例继发病例密切接触者共90人,没有发病
1/69
1.4
牙龈出血
1/69
1.4
出血倾向
34/70
48.6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10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治疗
病原学治疗

体外实验提示利巴韦林对发热伴血小板减 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有抑制作用,可试用 利巴韦林10mg/(kg· 24h)静脉滴注。 继发或伴发立克次体、细菌、真菌感染者, 应当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危重患者,建议及早给予免疫球蛋白,总 量1~2g/kg,分2~3日给予。
流行病学
2.传播途径

(1)虫媒传播:蜱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发 病地区的蜱中可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 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
(2)接触传播:近期多篇研究报道证实了 SFTSV人传人的存在, SFTS患者病毒血症时 间较长,可能通过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或排 泄物而感染,裸露皮肤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具有 较高的危险性,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值得进 一步研究。
2010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BNP及AST、 ALT等升高,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 升高。 大部分患者出现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 间)延长,而少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 维蛋白原多正常。
凝血功能检查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防控要点

开展各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防 治能力。 加强检测,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



做好公众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识水平。
做好媒介控制工作,降低传播媒介密度。
流行病学调查

病例个案调查:基本情况、临床特征、家庭及居 住环境情况 、暴露史及病例发病前活动范围 。 病例搜索:采用查看当地医疗机构门诊日志、住 院病历等临床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开展病例 的主动搜索,并对搜索出的疑似病例进行筛查、 随访,必要时采集相关样本进行检测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特征与临床特征研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特征与临床特征研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特征与临床特征研究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引起的一种新型出血热,最早发现并报告于中。

随后世界范围内日本和韩国也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报告发现首例确诊的SFTS患者,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于更早的2011年报道发现了首例SFTS。

在SFTS病例出现的早期,日本、韩国报告的病死率甚至高达50%。

中国SFTS 平均病死率为12%,但新发SFTS病例数量却在逐年增加。

2010年SFTS被国家卫生部列入疾病监测系统,监测数据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记录并上报。

虽然这些报告提供了宝贵的SFTS人口学信息,但不反映相关临床症状,尤其是全国范围内报告的死亡病例数量可能被低估了,使得临床数据分析的SFTS死亡危险因素不可靠。

从2011年到2017年,我们跟踪随访了关于SFTS患者的最大队列,以提供完整的SFTS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不同年份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探究其流行趋势。

提供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临床特征的完整描述。

方法这是一项在中国河南省信阳市解放军第154医院进行的前瞻性观察研究。

研究地点位于大别山腹地,已被证实是SFTS疫情的发源地和热点地区。

我们对2011年至2017年中国最大的SFTS队列进行了前瞻性观察研究。

分析SFTS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和病毒载量与后续随访确定的死亡结局之间的关联。

本次研究,按着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对SFTS 患者的定义纳入病例。

纳入研究的SFTS确诊病例是至少满足一项实验室诊断标准的疑似病例:检测SFTSV RNA呈阳性;在急性期和恢复期采集的两种血清样品,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增加4倍以上或急性期血清样本IgG抗体阳性;分离培养得到SFTSV。

本研究以检测SFTSV RNA呈阳性为实验室诊断标准纳入阳性病例。

结果从2011年至2017年,共检测了3562例可能患有SFTS的临床住院疑似患者,其中2096例(58.9%)经实验室检测确诊感染SFTSV。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代谢组流行病学研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代谢组流行病学研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代谢组流行病学研究研究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一种新发的病毒性蜱媒传染病,该疾病于2009年首先在中国内陆地区被发现,病原体被确证命名为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是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

截止到2017年初,在中国共有23个省份有相关病例报道,平均死亡率约为5.3%。

世界卫生组织已连续数年将其列入年度优先关注的十大疾病之中(WHO disease priority blueprint)。

然而,对此病毒的致病机制以及病毒宿主间相互作用的认识还比较匮乏。

其中因血小板严重减少导致的出血倾向和免疫抑制引起病毒的持续复制被认为是SFTS的两大重要特征和致死因素。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代谢组学分析SFTSV对宿主病人代谢的影响,发现并验证潜在异常的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效应,后利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体外细胞模型对病毒引起的代谢异常及其生物学效应进行验证。

从而探究该病毒的发病特征和致病机理,并为后续临床应用筛选可能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本研究第一部分利用基于LC-MS/MS的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来自两个人群的独立样本进行了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第二部分采用病例对照的组间比较,并运用全自动氨基酸谱分析、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rimeflow原位RNA检测等技术手段对精氨酸代谢异常及其生物学效应进行关联分析及生物学效应分析。

第三部分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沿用第二部分的技术手段,对精氨酸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干预效果进行了验证。

最后两部分回顾性分析了SFTS病例中内皮细胞功能相关的临床特征并依靠所构建的体外细胞感染模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定量PCR、Transwell 细胞培养小室、Luminex液相芯片等技术,从临床和体外两个方面对精氨酸代谢异常可能瞄准的另一靶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进行了验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2023年版) (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2023年版) (1)

附件1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2023年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我国于2009年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全年均可发病,多发于春、夏季。

如不及时诊治,SFTS病死率可高达20%。

为进一步规范SFTS临床诊疗工作,在2010年原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属白蛉纤细病毒科(Phenuiviridae),班达病毒属(Bandavirus Genus),分类名为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 Virus,DBV)。

SFTSV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呈球形,表面为脂质双层包膜,有由糖蛋白形成的棘突。

病毒基因组由大(L)、中(M)、小(S)三个片段组成,根据现有基因组序列分析,可聚集形成多个分支,呈现一定地理区域性聚集特征,尚无证据显示各分支病毒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

SFTSV对脂质溶剂或去污剂以及强酸、碱、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60℃30分钟可灭活。

在4℃环境中1周内感染性可保持稳定;25℃6小时,物体表面的病毒仍具有感染性。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感染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可能为牛、羊、猫、犬和啮齿类动物。

患者也可作为传染源,在发病后7~10天内血液中可分离到病毒。

(二)传播途径。

SFTSV主要经带毒长角血蜱等媒介生物叮咬传播,还可在无防护情况下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造成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发病机制SFTSV直接作用于人体多种细胞引起组织、器官损伤。

病毒攻击人体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及坏死性淋巴结炎。

在淋巴结、脾脏快速复制后进入体循环,形成病毒血症,同时攻击多组织脏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为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准确描述和分析疫情特征,科学制订防控策略和措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一)为控制疫情提供流行病学线索。

(二)为了解该病流行病学特征积累数据。

二、调查对象(一)散发病例。

包括疑似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二)聚集性病例。

2周内,在同一村庄,或在同一山坡、树林、茶园、景区等地劳动或旅游的人员中,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或在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出现类似病例。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一)个案调查。

发现病例后,应当及时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情况、家庭及居住环境、暴露史、发病经过、就诊情况、实验室检查、诊断、转归情况等(见附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并采集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标本,开展检测(见附件2《实验室检测方案》)。

1. 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民族、住址、职业、联系方式等。

2.临床资料。

通过查阅病历及化验记录、询问经治医生及病例、病例家属等方法,详细了解病例的发病经过、就诊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治疗、疾病进展、转归等情况。

3. 病例家庭及居住环境情况。

通过询问及现场调查,了解病例及其家庭成员情况、家庭居住位置、环境、家禽及家畜饲养情况等。

4. 暴露史及病例发病前活动范围。

(1)询问病例发病前2周内劳动、旅行或可疑暴露史,了解其是否到过有蜱生长的场所,是否有蜱叮咬史。

(2)询问病例发病前2周内与类似病例的接触情况,包括接触方式、地点等。

(二)聚集性病例的调查。

在出现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时,应当注意调查感染来源。

如怀疑有人传人可能时,应当评估人群感染及人传人的风险。

应当组织疾控人员或医务人员,采用查看当地医疗机构门诊日志、住院病历等临床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开展病例的主动搜索,并对搜索出的疑似病例进行筛查、随访,必要时采集相关样本进行检测。

(三)病例对照调查。

通过开展病例对照调查,研究感染、发病等危险因素。

选取实验室确诊病例为病例组,一般按照1:2的比例在同村同性别同年龄组(年龄相差5岁以内)健康人中选取对照组,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集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进行筛查,以排除可能的隐形感染病例。

(四)宿主媒介调查。

调查病例居住地和生产活动周围生境中的动物种类(包括家畜及啮齿动物)以及媒介的分布情况,采集动物血清标本和媒介标本进行相关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以查明可能的动物宿主和生物媒介。

四、调查要求(一)调查者及调查对象。

应当由经过培训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

现场调查时,应当尽可能直接对病人进行访视、询问。

如病人病情较重,或病人已死亡,或其他原因无法直接调查时,可通过其医生、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者进行调查、核实或补充。

(二)调查时间及调查内容。

应当在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见附表。

调查表应当填写完整,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人转归等情况应当及时填补到调查表中,以完善相关信息。

(三)调查者的个人防护。

在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过程中,调查者应当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尤其应当注意避免被蜱叮咬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

五、调查资料的分析、总结和利用(一)在疫情调查处理进程中或结束后,应当及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疫情调查结束后,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时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疫情调查结束后,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将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及调查报告及时整理归档。

附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编码□□□□□□□□□□□□□(编码规则附后)1 一般情况1.1姓名:(14岁以下同时填写家长姓名)1.2性别:①男②女1.3民族:①汉族②其他1.4出生日期:年月日(若无详细日期,填写实足年龄岁)1.5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保姆(6)餐饮食品业(7)公共场所服务业(8)商业服务(9)旅游服务业(10)医务人员(11)干部职员(12)工人(13)民工(14)农民(15)林业(16)采茶(17)牧民(18)狩猎(19)销售/加工野生动物(20)离退人员(21)家务待业(22)不详(23)其他1.6现住址:省市(地、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1.7联系电话:联系人:与患者关系:1.8 身份证号:2 发病情况2.1发病时间:年月日2.2就诊情况就诊次数就诊日期就诊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级别诊断门诊/住院病例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注: 医疗机构级别:(1)村卫生室(2)乡镇级(3)县区级(4)地市级及以上2.3 现住医院入院时间:年月日2.4住院号:2.5入院诊断:2.6是否出院:①是②否□如已出院:2.6.1出院诊断:2.6.2出院时间:年月日2.7本次调查时病人情况:①痊愈②好转③恶化④死亡□2.8最后转归:①痊愈②死亡③其他3 临床表现3.1首发症状:3.2全身症状、体征:3.2.1发热①有②无最高:℃□3.2.2畏寒①有②无□3.2.3头痛①有②无□3.2.4乏力①有②无□3.2.5全身酸痛①有②无□3.2.6眼结膜充血①有②无□3.2.7皮肤瘀点或瘀斑①有②无□3.2.8牙龈出血①有②无□3.2.9食欲减退①轻度②厌食③无□3.2.10恶心①有②无□3.2.11呕吐①有②无□3.2.12呕血①有②无□3.2.13腹痛①有②无□3.2.14腹胀①有②无□3.2.15腹泻①有,次/天②无□3.2.16大便性状①血便②黑便③水样便④其他□3.2.17肾区疼痛①有②无□3.2.18淋巴结肿大①有②无□3.2.18.1若有,肿大部位及大小、是否压痛:3.3其他:4血常规检查序次检查日期(年/月/日)白细胞(109/L)血小板(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淋巴细胞计数(109/L)检测单位5流行病学调查5.1发病前1个月居住地类型(可多选):①丘陵或山区②平原③其他________□5.2若5.1选②或③,则发病前1个月是否去过丘陵或山区?①是,具体地点(越细越好)_______________②否③不记得□5.3发病前两周户外活动史:5.3.1种地①是②否□5.3.2割草①是②否□5.3.3打猎①是②否□5.3.4采茶①是②否□5.3.5放牧①是②否□5.3.6采伐①是②否□5.3.6旅游①是_______________②否□5.3.7其它主要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发病前1个月居住地是否有蜱:①有②无③不知道□5.5发病前1个月内是否见过蜱:①是②否③不认识□5.6发病前2周内是否被蜱叮咬过:①是②否③不知道□5.6.1若被叮咬过,时间及次数:①次数②首次被咬时间:年月日③末次被咬时间:年月日5.6.2叮咬部位(可多选):①脚②腿③腹部④背部⑤颈部⑥其他□5.7发病前2周内有无皮肤破损:①有②无□5.8发病前是否听说过同村有类似病人(未接触):①是②否(跳至5.9)□5.8.1听说类似病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联系方式5.9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类似病人:①是②否(跳至5.10)□5.9.1所接触病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关系诊断接触方式联系方式注:接触方式(可多选):①直接接触病人血液②直接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③救治/护理④同处一室⑤其他(在表中注明)□5.10家中饲养动物情况:①是(填下表)②否③不知道□饲养动物种类发病前2周内是否与饲养动物接触动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注:动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①是②否③不知道□5.11 发病前两周野生动物接触情况:①是(填下表)②否③不知道□动物种类动物身上是否有蜱附着备注5.12 病前1个月内家中是否发现过老鼠?①有②无③不知道□6调查小结:7标本编号(编码规则附后):7.1血清标本:7.1.1急性期血清编号:;7.1.2恢复期血清编号:;8实验室检验结果8.1病毒分离结果:①阳性②阴性③未检测/未收到标本□8.2核酸检测结果:①阳性②阴性③疑似④未检测/未收到标本□8.3血清学检测结果ELASA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IgG IgM IgG IgM 急性期血清恢复期血清注:请在空格中填写:①阳性②阴性③未检测/未收到标本编码规则:“年份(2位)-乡镇级地区编码(8位)-流水号(3位)”。

地区编码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查询。

如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的第12位调查者的编码为“10-53010220-012”。

该调查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分别在编号首位增加“J”和“H”。

如上例调查者的急性期血清编号为J10-53010220-012,恢复期血清编号为H10-53010220-012。

调查人员签名:调查时间:年月日;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