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平行与垂直(导学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數學教案設計
对不起,由于篇幅和格式限制,我无法提供一个完整的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数学教案设计。

但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个简单的教案框架,你可以根据这个框架进行扩展和完善。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和平行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垂直和平行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垂直和平行的概念,掌握垂直和平行的判断方法。

难点:理解和运用垂直和平行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如教室的墙角线是垂直的,黑板的上下边是平行的。

2. 新知讲解:教师用教具(如直尺、纸条等)演示如何画出垂直和平行的线,然后解释什么是垂直和平行。

3.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垂直和平行的线,同时让他们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判断给出的两条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
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以便于下次教学时进行调整。

希望这个框架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第【1】篇〗平行与垂直本课时的内容是人教修订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第一课时,本教学设计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设计。

一、教学理念本节课立足于国家数学课程标准,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位置关系,使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课堂上采用让学生讨论和交流方式,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而且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没有分开,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平行与垂直是学生今后认识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一个很好的载体,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平行与垂直的原型,因此在此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抽象能力比较薄弱,还不能很好的对新知识,特别是抽象的性知识进行形成知识架构,加上本班学生整体水平不平均,学习气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且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一般,学习任务完成得不是很理想,学习比较浮躁,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突出。

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书写不规范,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对于抽象的实物不太能以实际例子来解读。

四、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内容、学生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

【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

(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

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

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

开始吧。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一)展示各种情况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学生补充不同情况)(二)进行分类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

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预案:a.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b.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c.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行与垂直》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发现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和性质,使学生对平行与垂直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对直线、线段、射线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在观察和思考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现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判断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及特征。

2.难点:理解和掌握平行与垂直的判断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实物、PPT等。

2.学具: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如教室里的桌子、黑板、书桌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直线、线段、射线,提问学生:“你们能发现这些直线、线段、射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与垂直》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与垂直》导学案

课题一: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1、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学习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一、合作探究(在已预习的基础上完成)1、小组内讨论,直线有哪些特点?各小组作好记录。

第1组汇报讨论结果,其它组补充。

2、把两支铅笔想象成直线,摆一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关系?各小组作好记录。

第3小组展示,其它小组补充。

二、自主学习:1、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自由举手发言,把你的发现告诉全班同学。

2、自己对旁边的同学说一说,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3、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填空,两位组长监督的本组成员。

(1)在()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产生()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时两条直线的()叫垂足。

三、过关检测1、动手折一折平行线和垂线。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讲解)。

2、完成课本第68页,练习十一第3题折一折。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作讲解)3、完成课本上第65页“做一做”第2题。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作讲解)4、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1、2题。

﹡5、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7题。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后小知识--------------------------------------------------------------------------------------------------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四年级上《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四年级上《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四年级上《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通用1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通用1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上《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篇1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中要求:学生能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基于这一点,开始了《平行与垂直》的教学设计.(二)教材分析《平行与垂直》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节内容.它是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平行与垂直P56-P57(三)学生分析1.学生对图形有了一定了解,会画一线直线,射线.2.学生在现实中不能准确说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界定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且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六)教学准备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回忆直线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在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二)探索发现第一环节平行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4、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

这些图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论。

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设计(7篇)

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设计(7篇)

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设计(7篇)《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篇一琼山四小王明柳[教学内容]:平行与垂直。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56~5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关系的界定前提是“同一平面内”。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老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课件出示一条无限延长的直线)谁来介绍一下这位朋友?师:直线就像孙悟空的…?生:金箍棒。

二、探索体验,经历过程(一)画图感知,确定研究对象。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直线的知识,就是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板书:两条直线1、想象活动,想象纸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想一想,如果我们在这张长方形纸上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会有怎么样的位置关系呢?(学生想象)2、动手操作。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3、收集展示。

4、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这么多种情况。

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5、汇报分类情况。

在分类过程中通过课件展示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看似两条直线不相交而事实上是相交的情况。

(课件展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延长后的情况,完善分类标准。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板书:相交不相交(二)师生共同探究,揭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1、揭示互相平行的概念。

(1)通过交流揭示互相平行的概念。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课件出示,并让学生齐读概念,互说概念)(2)练习。

(辨析练习:课件出示,请学生判断并说出原因。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8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8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较新8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64,6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2、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2、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垂直与平行”来源于生活,在知识形成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同一个平面”“相交” “互相平行” “互相垂直” “平行线” “垂线”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正确理解。

【教学用具】白纸、尺子、三角板、水彩笔一支、小棒、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1、今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一个老朋友,他是一条直线,那么直线有什么特点呢?(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师:直线就像孙悟空的…?生:金箍棒。

2、想象活动(想象纸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老师和同学们都有同样的一张纸,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平放在桌上摸一摸这纸,然后谈谈你的发现。

生:这张纸很薄。

生:这张纸的表面是平平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手中的这张纸的面是一个平面。

(学生活动感知纸面是一个平面。

)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面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生:很大很大,越来越大。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行与垂直》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于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观察和描述图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垂直与平行。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2.判断垂直与平行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操作活动、讨论和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图片、卡片等。

2.准备操作材料,如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例如,展示教室里的墙角和黑板,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垂直与平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引导学生发现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区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使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尝试画出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习单的要求,判断给出的图形是否垂直或平行。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判断。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垂直与平行的图形,并解释设计的原因。

邀请部分学生进行分享,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行与垂直——垂线的画法》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垂直的定义,以及如何画出垂线。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垂直,从而进一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关系。

本节内容是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今后的几何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生活中的垂直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画垂线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垂线的画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垂直的定义,能正确画出垂线。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直的定义。

2.垂线的画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从而掌握垂线的画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垂直图片,如墙壁、窗框等。

2.准备直尺、三角板等画图工具。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垂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垂直现象。

如墙壁、窗框等。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垂直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垂直的定义,以及如何画出垂线。

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三角板、直尺等工具,直观地演示垂线的画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垂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学生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尝试画出垂线。

在画垂线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发现垂线的特点。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画出垂线。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要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确保他们能掌握垂线的画法。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最新-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设计(优秀15篇)

最新-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设计(优秀15篇)

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教案设计(优秀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垂直与平行》的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点。

2、通过想象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构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教学难点经历概念生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课件、白纸;直尺、三角板、量角器、记号笔。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画图引入师: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哪几种情况?师:现在把你想到的情况画在纸上。

(学生画图,老师巡视,画垂直的指导标上直角符号,找出典型作品6幅贴在黑板上)1 2 3 5 4 6师:为了方便后面的研究,给每一个图形编上号。

二、探究新知(一)图形分类,认识“平行”与“垂直”1、独立分类师:(课件出示)谁把研究建议读一读?研究建议:请你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把这些图形分类。

(用序号表示)(2)想一想:你为什么这样分类?师:要求明白了吗?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完成分类。

(师巡视了解分类情况)2、分层展示,交流中认识。

第一层:处理延长后相交。

师:(四类)把你的分类结果摆一摆、说一说分类理由。

1 2 3 5 4 6师:对于这样的分类,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是问题?(课件演示)你怎么知道这两条直线会相交?预设: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窄。

师:看来两条直线相交与延长后相交,这样的两种位置关系可以分成同一类。

第二层:处理相交成直角师:谁还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二类):相交成直角也是两条直线相交。

师:确实如此,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只是相交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第三层:分类认识“平行”与“垂直” 1 2 3 5 4 6师:怎样分类才合理呢?(正确):摆图片,说一说分类理由。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18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18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18一. 教材分析《平行与垂直》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学会用符号表示平行和垂直,并能够判断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念。

但是,对于平行和垂直这两个概念,学生可能刚开始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垂直的定义和判断还有一些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并学会用符号表示。

2.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判断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

3.理解垂直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

2.采用操作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

3.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和掌握平行和垂直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如直线、垂线、平行四边形等。

2.准备教学PPT,包括相关概念的介绍、实例展示等。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如教室的墙壁、地板、窗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你们发现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平行与垂直。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和符号表示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如拉直两条绳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行和垂直的概念。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

课题一: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1、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学习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一、合作探究(在已预习的基础上完成)1、小组内讨论,直线有哪些特点?各小组作好记录。

第1组汇报讨论结果,其它组补充。

2、把两支铅笔想象成直线,摆一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关系?各小组作好记录。

第3小组展示,其它小组补充。

二、自主学习:1、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自由举手发言,把你的发现告诉全班同学。

2、自己对旁边的同学说一说,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3、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填空,两位组长监督的本组成员。

(1)在()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产生()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时两条直线的()叫垂足。

三、过关检测1、动手折一折平行线和垂线。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讲解)。

2、完成课本第68页,练习十一第3题折一折。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作讲解)3、完成课本上第65页“做一做”第2题。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作讲解)4、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1、2题。

﹡5、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7题。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学习小技巧---------------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小学生想要成绩特别的突出学习计划还是不能少的。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垂直与平行”。

二、教学目标和策略选择:(一)目标确定垂直与平行是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它是在学生认识直线与角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也是今后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础。

人教版的教材安排是想通过主题图唤起学生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

然后通过画平面内的两条任意直线,初步认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并揭示概念。

为此,我对本节课的目标制定如下:1.知道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即平行),在相交的位置关系中有一类特殊的叫垂直(即相交成直角时);2.在论证与描述中经历相交、垂直、平行这些概念的发生过程,在多种元素中感悟这些概念;3.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孩子的分类与概况能力,初步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建立垂直与平行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1、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对于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2、垂直与平行都是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不能孤立地说。

3、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策略选择那么,是不是提供几幅“主题图”,就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呢?是不是通过画几条线,就能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就能发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得出结论呢?究竟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本质区别呢?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如下教学策略:1.创设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

本课在设计导入时,我并没有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是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让学生在白纸中用两种颜色的水彩笔分别画出平面上出现的两条直线的位置,然后进行梳理分类。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2.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线上的对应角相等。
-平行线上的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上的内错角相等。
3.垂直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4.垂直线的性质:
-垂直线相交成的角是直角,即90度。
-在垂直线构成的直角中,一对对顶角相等。
5.画平行线的方法: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书籍和在线资源,鼓励学生深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平行与垂直的知识点。
-拓展学习:利用提供的资源,进行拓展阅读和学习。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
核心素养目标
1.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平行与垂直的关系,形成对平面几何图形的空间感知。
2.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定义和性质进行推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平行与垂直概念的理解。
4.数学应用:使学生能够将平行与垂直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收集或制作视频资料,展示如何使用直尺和三角板正确画出平行与垂直线,以及这些概念在工程和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图表,总结平行与垂直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方便学生快速记忆和理解。
3.实验器材:
-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套直尺、三角板、画图本和铅笔,确保学生能够亲自实践画图。
-准备几何模型,如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等,用于课堂演示和小组讨论。

垂直与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垂直与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垂直与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垂直与平行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垂直与平行”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含义,并能运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垂直与平行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运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课件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三角板、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的例子,如墙壁、地板、道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例子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直尺、三角板等教具,为学生讲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性质。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动手操作,体会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垂直与平行垂直:两条直线相交,交角为90度。

平行: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描绘一幅含有垂直与平行现象的画。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出含有垂直与平行现象的画面,如教室的黑板与地面的关系,道路的直线与曲线等。

答案:(1)小明家的墙壁与地面垂直,墙壁与屋顶平行,请画出小明家的墙壁、地面和屋顶的关系图。

(2)学校操场上的跑道是平行的,请计算操场跑道的长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运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2、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的含义,掌握垂线的特征。

3、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和垂线的特征。

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长方形纸,长方体教学过程:一、引入复习直线的特点(主要让学生回顾直线可无限延长的特点,为学生认识两直线相交准备)二、新授1、画直线,提供研究素材同学们都认识直线的特点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直线,不过今天我们不是研究一条直线,而是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现在请你们在纸上画两条直线,你能想到几种情况?请把他们画在纸上(生独立完成)2、展示作品,交流看法先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对他们进行分分类3、整理分类,认识“相交”、“不相交”刚才同学们画出了( )组不同位置的两条直线,其实只要其中一条直线的位置变动一下,又组成不同的图形了,你们能画完么?(不能)老师这里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的几种,课件出示:同学们能把他们按刚才的标准分类么?(学生汇报)三、研究“平行”1、我们先来研究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不相交的直线都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发现:延长后,有些直线不相交,有些直线延长后就相交。

我们把延长后也相交的直线也归为相交这一类)2、像这样的两组直线,怎么延长后都不相交,我们给他取什么样的名字呢?(平行线)试着说一说,什么是平行线。

3、请同学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定义平行的,(读)刚才同学们说的和书上说的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对于书上的定义,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么?(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在同一个平面内、互相的意思)同一个平面可用长方体模型帮学生理解4、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一组平行线的位置关系四、研究“垂直”1、观察相交的直线,有什么特点?你能把他们进一步分分类么?特点:都有交点,都相交成4个角分类:引导学生把相交成锐角和钝角的分成一类,相交成直角的分成一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学习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一、合作探究(在已预习的基础上完成)
1、小组内讨论,直线有哪些特点?各小组作好记录。

第1组汇报讨论结果,其它组补充。

2、把两支铅笔想象成直线,摆一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关系?各小组作好记录。

第3小组展示,其它小组补充。

二、自主学习:
1、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自由举手发言,把你的发现告诉全班同学。

2、自己对旁边的同学说一说,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3、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填空,两位组长监督的本组成员。

(1)在()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产生()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时两条直线的()叫垂足。

三、过关检测
1、动手折一折平行线和垂线。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讲解)。

2、完成课本第68页,练习十一第3题折一折。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作讲解)
3、完成课本上第65页“做一做”第2题。

(抽部分学生演示,并作讲解)
4、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1、2题。

﹡5、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7题。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