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

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

2. 国债政策应与财政政策 (financial policy)、货币政策(moneytary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policy)紧密协调配合。 )紧密协调配合。 3 .完善国债交易市场。国债必须进入证券市场参与交易,这是由商品的基本 完善国债交易市场。 完善国债交易市场 国债必须进入证券市场参与交易, 属性及商品经济的规律决定的。 属性及商品经济的规律决定的。
1 .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 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 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
国债发行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国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GDP)等诸多 因素,而且最重要的是考虑国债余额。当然,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度性还 必须考虑财政的需要、人民储蓄水平、偿付债务能力等因素。只有合理 适度确定发行规模,才能有效发挥国债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 国债供不应求。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日渐好
转,银行存贷款利率连续调低,城乡居民储蓄的热情 有所降低,而国债由于投资风险小收益稳定,变现性 较强等优点而倍受广大市民青睐,人们逐渐把目光转 移到了国债市场,全国各地出现了争相购买国债、销 售异常、供不应求的局面。
2. 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过高。在国债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国债的持
①长、中、短期相结合,合理分配短期和长期国 债的比重。 4.国债品种多样化 国债品种多样化 ②专项国债增加。 ③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充分发挥不同国债持有 者对国债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不同作用和影 响。
5. 加快国债的立法工作
我 国 国 债 规 模 分 析
PPT制作:谢杭波 制作: 制作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谢杭波 杨 奇 宋伟洲
什么是
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它 是中央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按 照有借有还的原则,通过借款或 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国内或国外筹 集资金,而同有关各方构成的债 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形式,也是政府信用的一种主要 形式。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三篇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三篇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三篇篇一: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1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分析中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

债券市场作为一个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子市场,起到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发行的总额不断增大,市场的交易主体不断的增多,对我国社会资金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但我国债券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体系尚未完善、各项制度也不健全。

1.1债券发行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与股票发行市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把债券发行市场同股票发行市场相对比就会发现依然存在一些差距。

20XX年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就达到94家,此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来筹集资金,但是其规模远远大于债券发行市场。

1.2我国交易债券市场层次丰富,债券品种多样,供投资者选择的空间很大债券的交易市场按市场层次可分为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

场外市场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的柜台交易市场。

银行间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大宗债券交易的主要场所,是场外交易市场,实行报价驱动交易方式。

银行的柜台市场,也是场外市场,主要交易品种是国债。

其特点是便捷、分散、覆盖面广,是对上述两个市场的有益补充。

场内市场为XX证券交易所和XX证券交易所,实行报单驱动交易方式。

主要交易品种有国债、一般企业债和可转换公司债。

1.3银行的“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在国有银行还没有真正转变为商业银行的情况下,拖欠银行贷款所可能受到的惩罚并不是很重,况且银行为追求账面利益最大化,可以对还不了贷款的企业继续贷款,使该企业通过归还旧的贷款和利息等种种方式实现账面盈利。

基于此,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无论是在借款还是还款条件上,其预算约束都远远小于发行企业债券直接面对广大债权人的硬约束。

这样,企业获得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就比发行债券还本付息的压力要小得多。

1.4相对于股票而言国债交易不活跃,市场流动性差我国企业债券一级市场发展比较缓慢,致使二级市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交易所挂牌交易数量不多,场外交易也不发达。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启示_许梦博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启示_许梦博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启示许梦博1,张岩2(1.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马列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62)[摘要]2009年3月开始由财政部以“代发代偿”模式发行地方债券,截至目前已经有多个省份发行了地方债。

本次地方债发行期限都是3年,主要目的是配合政府宏观调控政策。

目前中国的地方债存在着法制不健全、发行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地方债券发行比较成熟国家的特点和经验,就有着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地方政府;地方债券;国际比较;发行机制[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487(2009)10-0044-042009.10经济理论与实践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的能力,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

这次准备发行的地方公债为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由财政部以“代发代偿”模式发行的可流通记账式债券,债券期限为3年,利息按年支付,利率通过市场化招标确定。

[1]所谓“代发代偿”模式,即省级政府在国务院核准的额度内,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发行一定数量的地方政府债券,以“财政部代发2009年XX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债券(XX期)”的称谓,由财政部代理发行,支付发行费也由财政部代办;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后,由中央财政统一代办偿还。

地方财政要足额安排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所需资金,及时向中央财政上缴地方政府债券本息、发行费等资金。

如果届时还本确实存在困难,经批准,到期后可按一定比例发行1-5年期新债券,分年全部归还。

对于未按时上缴的,中央财政根据逾期情况计算罚息,并在办理中央与地方财政结算时如数扣缴。

筹措的资金纳入政府本级预算管理。

这样有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利关系,并加强对资金的使用与监管。

地方债券是指由地方政府或其授权代理机构发行的,用于当地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的有价证券。

国内外国债制度的比较及借鉴

国内外国债制度的比较及借鉴

为 国 家债 券 。 国家 债 务 论 强 调 国债 的财 政 性 质 , 即 国债 是 国 家 财 政 为 了筹 集 资 金 而 向社 会 公 众 借 款 所 形 成 的 债 权 债 务 关系 , 是 某 个 时 间 国 家 财 政 必 须 还 本 付 息 的一 笔 债 务 。从 这 个 意 义上 说 , 国债 是一 个静 态 概 念 。 国 家债 券 论 则 将 债 券 视 为 一种 特 殊 的证 券 , 可 以转 让 和 流通 。 从 这个 意 义上 说 , 国 债 是 一个 动态 概 念 。理 解 国债 的概 念 . 就要 将 上 述 两 种 观 点 结 合起来。 因此 , 国 债 既 体 现 了 债权 债 务关 系 , 又 承 担 着 重 要 的 金融功能。 二、 债 券 种 类 的 比 较
( 4 ) 中长 期 固定 利 息 债 券 : 一般发行期限分为三年期 、 五 年期 、 十年 期 、 十五年期以及三十年期 . 分 为 贴 现 发 行 和按 票 面 利 率 固定 发行 。 ( 5 ) 中长 期 指数 连 接 债 券 : 它 的 发行 期 限 一 般 有 五 年 期 、 十年期 、 十五 年 期 以 及 三 十年 期 。 它 发 行 时 参 考 的 是 欧 盟 统 计 局 公 布 的 物 价综 合 指 数 , 每半年支付 一次利 息 . 在 每 次 支 付 前 会 根 据 持有 期 内的 物 价 重 新 估 值 . 如果 当 时 物价 下 跌 ,
( -) 意 大 利 国债 品 种 与 分 类
意大 利 的 国债 发行 分类 方 式 多 种 多样 . 如 果 按 发 行 期 限
的 长短 来 分 . 最短为 3 个月。 最 长则可达 3 0年 。具 体 分 为 零 息 债券 、 中期 零 息 债 券 、 7年 期 浮 动 利 率 债 券 、 中 长 期 固定 利

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林采宜张超结论:1.与经济总量和金融市场的潜力相比,我国的债券市场相对规模偏小,同时存在结构性失衡、流动性不足、定价效率不高的问题。

2.由于各种形式的政府管制,我国债券市场的融资渠道不畅,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融资渠道不畅。

3.从债券市场的结构来看,国债市场相对成熟,而信用债结构严重失衡,资金主要流向了国有企业、大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实现融资的规模很小。

这和我国目前的社会信用体系特征有关,我们支撑企业信用债市场发展的信用体系主要以政府为主导的纵向信用体系。

以市场为主导的横向信用体系发育不全导致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

4.由于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投资者结构单一,加上银行债券投资的非完全市场化行为及套息交易盛行,使得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定价效率不高。

与经济总量和金融市场的潜力相比,我国的债券市场相对规模偏小,同时存在结构性失衡、流动性不足、定价效率不高的问题。

相对规模偏小、结构性失衡导致了我国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不健全;而流动性不足、定价效率不高则弱化了我国债券市场的资产管理功能。

一、相对规模偏小1.债市相对规模偏小,间接融资的占比过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待提高与国外成熟债券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相对规模偏小。

截至2013年底,我国债券存量为30万亿元,债券余额/GDP为53%,显著低于国外成熟市场的水平。

债券余额/股票市值约为1倍,跟国外成熟市场2~4倍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小。

分部门来看,中央政府部门、金融部门的债务规模分别为8万亿、9万亿,与其相应部门的债券规模相当;但是地方政府、非金融企业的债券规模分别为1万亿、7万亿4,与债务规模的比例分别为5%、12%,明显偏小。

这表明我国中央政府、金融部门的债券融资渠道是通畅的,但是地方政府、非金融企业的债券融资渠道明显不畅。

政府管制是造成地方政府、非金融企业的债券融资渠道不畅的直接原因。

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

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

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引言国债是指国家政府发行的债务工具,用于筹集国家财政支出和项目投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债规模逐年增加。

本文将对我国国债规模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我国国债规模在国际上的地位。

国债规模概述中国国债是指由中国政府发行的债务工具,分为国内债和国际债两种形式。

国内债是指发行给国内投资者的债券,而国际债则是指发行给国际投资者的债券。

国债规模通常以发行量为衡量标准。

国债规模国际比较1. 中国国债规模的发展历程中国国债规模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债规模较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需求的增加,国债规模开始逐年增长。

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国债规模迅速扩大。

到2019年,中国国债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2. 国际上的国债规模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国债规模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中国国债规模在世界上排名前列。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

3. 国债规模对经济的影响国债规模的扩大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国债规模的增加意味着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

其次,国债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负债的风险。

当国债规模过大时,可能会增加国家负债风险,对经济稳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4. 国际债务管理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债务国家,面临着国际债务管理的挑战。

随着国债规模的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债务,防范风险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国政府应加强债务管理,提高透明度,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确保国债规模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通过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国际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国债规模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

国债规模的扩大对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负债的风险。

中国政府应加强债务管理,确保国债规模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财政支持。

参考资料:无。

政府债务规模的国际比较及决定因素研究

政府债务规模的国际比较及决定因素研究
政 治 经 济理 论 , 府 的稳 定 性越 差 、 府 危 机 的 次数 越 多 , 政 政 国债 负 担 率 就 越 高 。 本 文
的研 究也 支持李嘉 图等价性 文献 所暗示的关于预期 寿命影 响的理论假 说 , 预期 寿命 对 国债 负担 率存在 着显著 且稳健 的正影响 , 预期寿命越 长 , 府债 务就 越 大。本文 政 还 发 现 政 府 支 出规 模 、 货 膨 胀 率 和 实 际利 率 对 政 府 债 务 规 模 也 存 在 显 著 且 稳 健 的 通
实质性影响, 会挤 出投 资和 资本。B r (9 4 在 O G框 架 中引入跨代利他 动机 , ar 1 7 ) o L 人 们对下一代 的关心把有限寿命 的个 人 的计划 期链接起 来 , 府债 务不会 对 经济产 生 政 实质 影响。而在 R msy 12 ) a e (9 8 的无 穷期框架下 , 预算赤 字和政 府债务对私 人部 门的 行为完全 没有 影响。可见, 随着人们计划期的延长, 政府 债务 对经济运行 的影响会减
尹恒 : 北京师范大 学经济 与工 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 ma :ye g b u e u c ; E i h n @ n .d . n 叶海云 : 汉大 学高级 l 武
研 究 中 心 。 本 文 的 研 究 得 到 国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的 资助 . 目号 7 3 3 0 。 作 者 感谢 北 京 师 范 大 学公 共 项 00 0 3 安 全 系统 分 析 与 政 策 研 究创 新 基 地 的 帮 助 。
响。
现代 政府债 务理论 的两个发展弓起 我们 的注 意。首先是 关于政府债 务是 否影响 l 实质经济运行 ( 李嘉 图等价性是 否成 立) 的争论。Da n ( 95 运 用个人 有 限寿命 i mo d 16 )

我国国债规模控制及国际比较

我国国债规模控制及国际比较

债规模 的扩张, 国债偿还高峰期的借 新 在没有 国债发行 时, 而 国债规模 为零 , 也就 国家综合负担率监控债 务规模 , 提议将该
还 旧压 力 则 进 一 步 加 剧 了这 一扩 张 趋 势 。 不存 在 国债 的 外在 影 响 或效 应 。 随着 国债 控 制 线 定 为 7 %  ̄7 % 。财 政 部 国 库 司 0 5 面 对 这 种 情 况 , 些 人 感 到 忧 虑 , 为 我 的发行及其规模的扩大 , 曲线达到拐点 (o 4 通过研究发现, 一 认 在 20) 许多 国家 已超 出了

国 债 的 适 度 规模 理 论 分 析
经 营 对 资 金 的 需 要 , 应 影 响居 民 消 费水 债 效 应 的 关 系 , 际上 体 现 的 是 国债 规模 便 是 在 上 述情 况 下 , 些 国 家 的 财 政 支 付 不 实 这
平 的逐步提高, 即要尽量避免国债 发行对 与 经 济 增 长 的关 系 , 因为 国债 规 模 过 大 导 能力和经济运行状 况也未 出现大 的问题 。
企 业 投 资 或 居 民 消 费 的挤 出 , 障 市场 体 致 经济 的 衰 退 。许 多 经 验 性 材 料 告 诉 我 因此 , 于国债规模 的警 戒性指标 , 保 关 只是 系 的正 常运 行 ; 二) ( 国债 发行 额 应 与财 政 们 ,越 过 A 点 之 后 国 债 正 效 应 的下 滑 曲 起 警 戒 作 用 的一 般 性 经 验 指 标 , 不 一 定 并 承 债 能 力 相 适应 , 免 损 害财 政 收支 的长 线 是相 当 陡 峭 的 , 快 便 是 落 入“ 务 陷 与其 他 各 国 的 具体 情 况 吻 合 , 别 是 难 以 避 很 债 特 期均衡 , 防止财政 陷入债务危机。一般 来 阱 ” 阶段 。 的 适应 对各 国某个特 定时期 国债 适度 规模 说, 国债 规模超过合 理的限度 , 是不利 于 二、 国债 规 模指 标 分 析 的判 断。 单从某一指标不足 以得 出国债规 经 济 增 长 或 发 展 的 。 对此 , 多 人 都对 此 许

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企业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使用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其规模仍远远小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与国内的股票市场相比,发展也相对滞后。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证券市场,它必然存在着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1 、债券发行人和持有人身份的局限导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太小。

我国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企业债券的发行人和持有人都做了限制。

对于发行人的限制,1994 年的《公司法》和2005 年的《证券法》都规定,股份有限公司3000 万元净资产、有限责任公司6000 万元净资产是申请发债的基本条件,发债数额可达到净资产的40% 。

从表面上看,应该很多企业符合发债的条件,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王国刚(2007 )认为,按照企业债券发行审批的内控指标,每只企业债券的发债数额大多不低于10 亿元,且发债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比重不高于20% 。

如此一来,除非大型国有企业,否则是无法达到发债的条件的,可发债的企业只能集中于少数大型国有企业。

而对于持有人,《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不得将所吸收的储蓄存款用于购买企业债券”;《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也对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进行了明确的限制。

银行和保险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上拥有最大资金的机构投资者,由于法律的限制,在企业债券面前无所适从,极大地削弱了企业债券的潜在需求。

而在美国,保险基金和银行资金都是企业债券的重要投资人。

因此,法律法规的限制,使得企业债券在供需两个方面都受到了抑制。

2 、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当前,我国企业债券交易平台有两个,一个是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一个是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市场。

在我国企业债券只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转让,但是证交所的上市规定又非常严格,且限制条款很多,绝大多数企业债券无法流通和转让。

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

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

增税 、 预算 盈余 或 举借 新 债等 方 式来 筹借 的。 由于
我 国 财 政 收 支 状 况 一 直 未 出 现 根 本 好 转 , 够 用 于 能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9520 年 《 19 、05
1 影 响 国 债 规 模 的 因 素
偿还债 务本息 的手段 大体只剩下 借新债 还 旧债一种 办法 了 。特别 是 在 19 9 4年 开 始 不 再 向银 行 借 款 或 透支后 。 国中央政府债 务本 息的偿还 , 我 都是 以借新
Oc. 0 7 t2 0
我 国国债规模 国际比较 分析
乔 伟
000) 10 0 ( 呼和浩特市财政局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摘 要 : 章 在 分 析 影 响 国 债 规 模 因素 的 基 础 上 , 出 国 债 的 发 行 规 模 要 适 度 , 时 给 出衡 量 国 债 文 提 同 适 度规 模 的 主 要 指 标 , 且 进 行 了 国 际 指 标 分 析 。 并 关键词 : 国 ; 中 国债 规 模 ; 际 比较 ; 国 国债 发 行 中 图 分 类 号 : 8 0. 1 F 3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 9 1 2 0 ) 9 0 0 — 0 1 0 -- 2 ( o 7 1 — 0 6 3 6 在信 用经济 高 度发 展 的今 天 , 某 种 需要 而 举 为 债 已成 为 十 分 普 遍 的 经 济 现 象 。 与 此 同 时 , 国 在 各 实施财政 政策 的过 程 中证 明 了 国债 具有 经 济 效应 , 而且 , 财 政政 策 实施 中具 有重 要 的功 能。其 表 现 在 为 国债 具 有 弥 补 财 政 赤 字 、 集 建 设 资 金 和 调 节 经 筹 济 的 功 能 。通 过 发 行 国 债 来 弥 补 财 政 赤 字 , 政 府 同 采 用 增 税 和 向银 行 透 支 的 方 式 弥 补 财 政 赤 字 比较 而 言, 以发 行 国债 的 方 式 弥 补 财 政 赤 字 , 般 不 会 影 响 一 经 济 发 展 , 能 产 生 的 副 作 用 也 较 小 。举 借 国 债 弥 可 补 赤 字 只 是 临 时 性 的 , 大 建 设 规 模 才 是 国 债 发 行 扩 的 主 要 目的 , 当经 济 处 于 萧 条 时 期 , 项 功 能 的作 用 这 就越 来 越 明 显 了 。 事 实 上 , 债 是 对 GDP 的 再 分 国 配 , 映 了 社 会 资 源 的重 新 配 置 , 财 政 调 节 的一 种 反 是 重 要 手 段 。 另 外 , 债 不 仅 是 财 政 政 策 手 段 , 是 金 国 也

我国债券市场与美国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与美国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与美国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中国债券市场和美国债券市场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以下是对中国债券市场与美国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

1.市场规模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十年里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总规模超过13万亿美元。

与此相比,美国债券市场规模约为41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

2.债券种类两个市场中的债券种类基本相似,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机构债、企业债等。

不同的是,中国债券市场中有特别的债券类型,例如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

3.市场参与者美国债券市场的参与者较为多样化,包括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外国机构投资者等。

而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在该市场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4.市场开放度目前,中国债券市场正努力提高市场的开放度,吸引外国投资者进入。

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出台,包括推出债券通和市场准入等。

然而,与中国相比,美国债券市场具有更高的开放度,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者。

5.市场流动性美国债券市场因其庞大的规模和高流动性而备受投资者的青睐。

而中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低,这一点可能影响了其吸引力。

6.市场风险虽然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庞大,但其风险相对较高。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市场风险,例如加强监管和提高违约成本。

相比之下,美国债券市场的风险更为稳定可靠。

7.收益率美国债券市场的收益率通常较低,但风险相对较小。

而中国债券市场的收益率相对较高,但风险也相应地较高。

总的来说,中国债券市场和美国债券市场都是重要的国际债券市场。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庞大且快速增长,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流动性和风险。

与之相比,美国债券市场规模更大、风险更小、流动性更高。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提高,它有望更好地与美国债券市场竞争和合作,进一步发展壮大。

中国债券市场总量,各分类 -回复

中国债券市场总量,各分类 -回复

中国债券市场总量,各分类-回复中国债券市场总量,各分类中国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融资和投资功能。

债券是一种有固定收益的金融工具,通常由政府、企业或金融机构发行。

根据不同的发行主体和债券特征,中国债券市场可以被分为多个分类。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债券市场的总量。

根据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债券市场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债券市场总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态势。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债券市场的各个分类。

首先是国债。

国债是由中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属于最安全的债券品种之一。

国债一般按照到期年限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通常可以作为安全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

第二是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是由中国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主要用于满足金融机构的融资需求。

金融债券一般按照发行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银行间债券和交易所债券。

银行间债券是指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的债券,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交易便利性;交易所债券是指在中国债券市场上市交易的债券,具有较好的市场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第三是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是由中国企业发行的债券,主要用于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企业债券一般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有企业债券、民营企业债券和外资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的风险相对较高,但收益也相对较高,因此在债券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第四是地方政府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是由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主要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的融资。

地方政府债券一般按照发行渠道不同可以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具有地方政府信用担保和地方政府的还本付息承诺,相对安全性较高。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分类外,中国债券市场还有其他次级债券和特殊债券。

次级债券一般指信用等级较低的债券,风险较高。

特殊债券主要是指面向特定投资者、特定项目或特定资金用途发行的债券,如可转债、可交换债等。

【推荐下载】如何完善我国国债市场

【推荐下载】如何完善我国国债市场

[键入文字]
如何完善我国国债市场
一、利率市场化需要完善的国债市场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表明,经由国债市场的发展来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比较有效的改革路径之一。

十多年来的中国国债的市场化改革对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债二级市场及其收益率的形成、国债一级市场引入竞争性的招标机制、国债回购利率的市场化、国债期货交易的试验等改革举措,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了改革的进程。

近年来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引导市场利率,以及各种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的出台,都为最后放开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准备了基础条件。

但是,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中央银行亟需确定一个市场基准利率来引导市场利率。

 所谓市场基准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金融市场上所有金融产品价格确定的重要参考依据,是人们公认的并普遍接受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利率。

目前,中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实际上起着基准利率的作用。

但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看,真正能够成为基准利率的是国债市场的利率。

 首先,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般规律来看,能够成为基准利率的必须是流动性好的金融商品的利率。

国债利率具备这一特点。

国债有准货币之称,变现力极强,它的价格形成与波动能够灵敏地反映资金市场供求的变化,因而可以成为其他金融工具定价
1。

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的比较分析

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的比较分析

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的比较分析金融市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在发展水平、监管机制、金融产品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主要金融市场进行比较分析,以加深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了解。

一、美国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市场是全球最发达、最具活力的金融市场之一。

其特点是市场化程度高、创新性强、监管完善、产品丰富多样。

美国金融市场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等多个交易所,股票、债券、期货、外汇等金融产品广泛交易。

美国还拥有强大的金融机构,如美联储、美国国债、高盛等,对全球金融体系具有重要影响力。

二、日本金融市场日本金融市场是亚洲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其特点是以银行为核心、间接融资为主导,金融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日本股票市场以东京证券交易所为主,债券市场由日本债券交易所承担。

日本的金融市场发展稳定,金融机构竞争激烈,但也存在着低利率、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三、英国金融市场英国金融市场是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其特点是以伦敦为核心、国际化程度高。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英国主要股票交易所,拥有众多上市公司。

英国金融市场还包括外汇市场、保险市场等。

伦敦金融城集聚了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四、中国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市场是亚洲最大的金融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

中国证券市场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为主,A股和B股是主要的股票交易品种。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庞大,包括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

中国还积极推动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吸引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

五、德国金融市场德国金融市场是欧洲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特点是金融机构众多、监管严格。

德国证券交易所是德国的主要股票交易所,债券市场以德国债券市场为主。

德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成熟,金融服务质量高,是欧洲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在不断发展壮大。

精细的市场划分、科学的监管机制、高效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

关于中美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关于中美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关于中美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一、中美债券市场比较分析1.债券市场概述2.中美债券市场比较3.利率水平比较4.风险与回报5.启示1.债券市场概述债券市场是指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发行的债券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场所。

债券是指债务人为筹集资金向债权人发行的一种证券,债权人可以享受债务人支付的利息或本金。

债券市场是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债券市场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渠道。

其次,债券市场尤其对于财政部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财政部门通常需要发行债券融资,来满足政府财政支出。

2.中美债券市场比较中美两国的债券市场都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

但是,中美两国的债券市场在市场规模、发展阶段和投资者结构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市场规模方面,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大约为12万亿元人民币,美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大约为40万亿美元。

在发展阶段方面,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时间短,制度不够完善,缺乏长期、低风险的投资品种;而美国债券市场发展时间长,市场流动性高,投资品种齐全,覆盖面广。

在投资者结构方面,中国债券市场主要是由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构成,而美国债券市场则主要由机构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构成。

3.利率水平比较利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比较中美利率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国国内的金融体系和政策的限制,中国的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截至2021年3月底,中国1年期国债利率为2.945%,而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为1.74%。

这说明了美国的信用评级、金融体系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对于借贷者更加信任,因此仅需支付较低的利率。

4.风险与回报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的投资品种,但是不同类型的债券存在巨大的风险和回报。

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债作为全球最安全的投资品种,虽然收益相对较低,但风险较小;而公司债券、高收益债券等收益率较高的债券品种,其风险也相应较高。

中国的债券市场规模较小,投资品种类型较少,而且由于市场不够规范,存在违约风险等问题。

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及国际比较

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及国际比较

财政收入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财政收入 40000 20000 0
500000
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GDP 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
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及国际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概况 2011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情况 我国财政收入的国际比较

1980年以来的3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在经济总量不 断扩大的同时,财政收入总量也随之扩大。财政收入1980年仅 为1159.93亿元,;1999年就突破了10000亿元,达到11444.08亿 元;2009年上升到68518.30亿元,是1978年的60.5倍;其中财政 收入年均增长17.28%,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6.0%。可 以看出,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额从1980-1994年较为缓慢,一是国 内生产总值基础较小;二是财政收入增长率较低,除少数几年 财政收入增长率在20%以上,其余各年都在20%一下。19942009年财政收入增长额度呈现出明显的放大,尤其是1998年以 来,在明确了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之后,随着财政税收管 理能力的加强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我国财政收入保持 了一个较快的增长,与上年相比,财政收入1998年增长了32.4%, 2008年增长了20.0%,2009年增长了19.6%。从总量上看,我国 财政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
9854
8777 10030 12464 14732
46.6
40.3 20.1 25.4 29.6

我国债市券种结构的国际比较与调整方向

我国债市券种结构的国际比较与调整方向


4



进 入 新 建 立 的银 行 间债券 市 场

我 国债 券 市 场
9
持 了 白 2 0 0 5 年 以来企 业 债务工 具 发 行量 和 发 行次 数
de el v opmen s o h on m aret Ac or n o h ri e,l alg er m en on t ft e b d k . c dig t t e a t cl oc ov n tb ds, n cilbo s a on na i o p a e i f an a nd nd n  ̄ ncalc r or t
由人 民 银 行核 准 发 行
380


短 期 融 资券 和 中期 票 据 则
成为
199 5


5
月的
327 6
国债 期 货 风 波

国债期 货
20 0 8
年三 种债务 工 具 共 发 行

市场被 关闭 市场

19 9 7


商业 银 行 退 出 交 易 所 债 券



发行 量
8435 4

亿元
同 比 增长 6 6
( 一)债券的券种结 构
18 年 .国务院决定每年发行一次 国库券 ,标志 1 9 着我 国债券发行重新恢复 。18 年开始 ,国内一些企 4 9 业 向社会和内部职工发行企业债券 。18 5年 ,中国工 9
商银 行

中国 农 业 银 行 发 行 人 民 币 金 融 债 券


此后 国
i f an ig f it sw i b hef ses o ig e n cn acli l e t a t t ie l grw n elmen si t n Chia’ nd mare Go e me t o d l t eama r atb t ss ae n Sbo kt v r n n swi si b j r u h r n b l l l op , i t

我国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

我国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

规模及其风险防范摘要: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日益扩大。

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

同时,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担忧。

本文以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来衡量国债规模,认为目前我国国债规模已经偏大,对目前国债规模应持谨慎态度。

文章最后提出一些措施,以防范国债规模风险。

关键词:国债规模;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国债负担率;国债风险防范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被各国用以调节经济。

从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了国债的发行力度。

事实表明,近几年的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国债对GDP增长贡献如下:1998~2002年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分别是1.5%、2%、1.7%、1.8%和2.0%.与此同时,加大国债发行力度使得国债规模迅速扩大,5年来我国累计发行国债22577.6亿元(加上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总量达到29177.6亿元),平均每年发行4515.5亿元,年均增长28.56%,2002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更是创下5946.30亿元的历史新高。

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担忧。

一、国债规模现状分析从世界各国管理国债规模的实践来看,一般都采用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国债负担率来判断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

(一)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量占该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

在我国,国债依存度有两种计算口径,即国家财政国债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

我国的国债由中央财政发行,国债收入归中央财政控制使用。

因此,我们在用国债依存度来衡量国债规模时采用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更为合理。

从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国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分别为:64 84%、75 72%、85 89%、95 23%、121 86%、96 69%、84 37%、84 67%和87 63%.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非常高,中央财政支出资金来源很大部分依靠发行国债,这必然会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其中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
【摘要】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急剧膨胀。本文引用国际上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国债规模的四项指标,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些指标状况,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了理性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关于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一些基本结论。
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债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国债规模进一步膨胀,因此,不免使人们产生了一些担心:现有的国债规模是否过度了?这样的国债规模是否会造成沉重的偿债负担从而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发展?这是学术界和实际决策部门普遍关注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要对此作出理性而准确的回答,不但要对中国现在的财政经济状况及其未来的走势作出准确的分析,还要通过对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下面,本文就通过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来分析一下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及合理走势。
一、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及其国际比较。
国债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范畴,它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判断与确定一国的国债是否适度不能仅仅看国债本身的绝对值,它不能准确的反映一个国家的应债能力与财务负担状况,而必须用被国际上公认并经常使用的指标和经验数据来对各国的国债规模进行考察,并依此对中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主要有:(1)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年度GDP;(2)借债率=当年国债发行额/GDP;(3)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财政支出;(4)偿债率=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前两个指标是从国民经济大局角度考察国债规模,而后两个指标是从财政收支的角度来考察国债规模的。对于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具体比较分析如下:
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2)
(三)债务依存度的比较。国债依存度是任何一个国家考核国债规模是否适当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值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国债依存度=国债年度发行额/财政支出。就法律或制度的意义看,至今为止我国国债只限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是不能发行公债的。这样,依靠国债满足财政支出需要的只能是中央政府,即国债依存度这一指标对中央财政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在作比较分析时,实际上是拿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即年度国债发行额与中央财政支出之比)与西方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来作对比。我国的债务依存度是非常高的,1998年度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分别高达29.65%和71.12%,几乎高出日本、英国和美国的3-10倍。目前各发达国家的债务依存度一般在10%-20%之间,日本政府即使在最困难时期债务依存度也不过37%。显然,我国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体格局的中央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一半以上要依赖发行国债,不仅与政府本身的性质不符,而且,长此以往,恐怕难以维继,其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各国的财政体制和预算编制方法不同,在对国债依存度进行比较是,一定要注意其可比性。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一,在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这个计算指标中,“中央财政支出”这一指标仅包括政府预算内支出,而在当前政府收支被严重扭曲的情况下,占相当大比重的政府收支游离在政府预算之外,保守的估计,预算外收支至少占全部收支的一半,而且中央预算在整个政府预算中的比重也偏低。因此,中央财政支出这一指标是被低估了,具体到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则被高估了。第二,我国的财政预算编制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完全相同,比如债务利息的规模已越来越大,但尚未编列在预算支出中 ,使帐面上的中央财政支出小一块。又使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被高估了一块。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就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严重偏高就得出要立即压缩国债规模的结论。但不管这个指标被怎样高估,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则是不争的事实,应该引起警觉,绝不能掉以轻心。
二、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对四个指标的对比分析,关于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1、西方国家国债依存度较低,国债负担率较高,与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国家年度国债规模发行绝对量较大,但与其年度巨额财政收入相比,相对量显得较小。以美国为例,1993年的财政收入高达11535亿美元,而同期我国财政收入仅有4398亿元人民币。若按现有汇率计算,相当于我国财政收入的22倍。二是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比较长,因此,国债发行时间也早,尤其是以发行中长期(10-20年)的国债为主体品种,因此,历史累计额较大,比较起来,其国债负担率自然比较高。2、从上面判断国债规模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很难简单讲,中国国债规模是大了还是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一个让人们较易接受的事实是,中国国债规模处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而财政债务重负的矛盾当中,即既有宽松的一面,也有严峻的一面。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既要充分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对经济运行的反周期调节作用,又要防止国债规模过大对财政收支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避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因政府债务问题而陷入信用危机和财政危机。3、从动态趋势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经历了自1994年以来的以30%多的速度急剧扩张,正面临者巨大的压力和与日剧增的风险。今后的若干年内,只要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突变,对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增长中的“微调”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政策选择。考虑到国债总量政策的惯性作用,未来几年要压缩国债发行规模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客观要求,但国债发行规模要想连续保持这几年的增长势头也是难以维继的。所以,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增长中的“微调”,而且,这种“微调”只能建立在“振兴财政”和“优化国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即要在提高“两个比重”的或国家可支配财力水平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国债规模。同时,要继续调整国债政策,规范国债市场,优化国债结构,是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得到较好的释放。
(二)、对借债率的比较。国债借债率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它反映了当年GDP对当年国债增量的利用程度。西方发达国家的借债率一般在3%…10%,而中国的借债率1994年是2.5%,1998年是4.09%,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使与借债率较低的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相比,也要低2-3个百分点,这说明从国民经济全局来看,我国的年度国债发行规模还是存在一定的空间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从1994年起,中国的国债增长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大体在25%--30%,远远超过了GDP8%左右的增长速度,所以,借债率这一指标肯定还将不断攀升。而大多数国家的这一指标多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的状况,维持在8%左右,只有日本、英国和西班牙等少数财政陷入困境和失业率较高的国家在90年代初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参考文献:
1、管圣义、刘邦驰,“我国国债规模与限度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7。
2、马涛,“国债扩张动因何在”,《经济日报》,1999.9.13。
3、倪红日,“扩大国债的可行性研究”,《涉外税务》,1999.9。
4、周沅帆,“国债规模未必过大”,《经济学消息报》,1999.3.19。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0年第九期
(一)对国债负担率的比较。从理论上讲,国家财政支出的需求压力和偿债能力、居民收入和储蓄水平以及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和国债的收益率高低都是制约国债发行规模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集中在一点,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换句话说,影响国债规模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那么,考察国债的相对规模最有意义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国债负担率。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债务规模都有大幅度的扩大,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债务规模(国债负担率)都几乎翻了一倍,不过,在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的国家中,债务规模有很大差别。有的国家的债务规模只相当与GDP的22.5%(如1995年的瑞士),而有的国家超过了120%(比利时)。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债负担率则大都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对国债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并在与国外的这一指标进行比较时,不能仅看数量上的对比关系,还必须把握如下重要因素,否则有可能对我国的国债取向产生误导:其一,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国债负担率亦出现了较快增长的趋势。1980年仅为1%,1990年为4.8%,1995年为5.6%,到1998年已上升到8.2%,增长的势头非常的迅猛。其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债务是建立在雄厚的财政基础之上的,整个国家对债务的应债能力比较强。而中国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仅经济发展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国家的财力集中程度也要低得多,1999年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2.6%,即使加上政府部门的各种预算外收入,也仅为20%左右。因此,从整体上讲,我们对债务的承受能力比国外要相对弱一些,债务负担率不能简单的和国外进行对比。其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国债的累计规模之所以年能达到今天这样高低水平,是上百年累计下来的结果。而我国举债的历史不长,从1981年发行第一批国债至今,也不过20年的历史,但我国的国债规模按目前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余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0%左右)就很可能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甚至会赶上有着较长举债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四,各个国家的政府债务规模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债务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进行债务规模的国际比较时,,要充分考虑到其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一般的,证券市场越发达,对国债规模的承受能力也将越强。一美国为例,1995年的国债余额约为3.6万亿美元,国债负担率达51%,但由于美国政府债券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政府债券市场,美国政府债券的发行一直较为通畅。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政府债券是证券市场中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商品,大多数证券中介机构和美国居民都青睐政府债券,而不是其它金融工具。因此,虽然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到1998年仅有8.2%,但考虑到我国的财力集中程度和证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因素,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在近期内不指一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债务收入的有偿性,决定了国债规模必然要受到财政资金状况的制约。因此,要把国债规模控制在与财政收入适当的水平上。这一指标,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是8-10%,我国在1994年以前,由于国债的发行规模不大,国家财政收入用于债务支出的也就不多,偿债率较地,如1990年不过是6.5%。但从1994年起,国债的发行规模剧增,由此导致的债务支出总额迅速上升,国债偿债率从1994年的9.6%迅速攀升到1998年的22.4%,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