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效率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一、教学现状分析在我国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型,形成初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学生兴趣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等。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教学策略探讨1. 激发学生兴趣(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2. 优化教学方法(1)采用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3. 强化阅读训练(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等,提高阅读效果。
(3)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1.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长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1. 实践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将上述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以下是一则教学案例: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小蝌蚪和青蛙,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细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课文中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低年级语文看图说话写话为例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低年级语文看图说话写话为例摘要:新课标下,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不断提高,为了符合这样的标准和要求,诸多学科教学都需要经历一场变革,只有通过变革,才可让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才可让学科教学课堂焕然一新,总之,教学改革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要务。
在教学改革目标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正在不断的挖掘自身存在的问题,其中就包括看图说话写话教学上的问题挖掘。
基于此,我们就以低年级语文看图说话写话为例,阐述新课标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可以给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带去改革上的启迪和灵感。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低段;语文教学;问题对策;看图说话写话看图说话写话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低段小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的较好途径,可见看图说话写话的重要性。
也正因如此,才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关注和重视看图说话写话中问题的问题,更要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可为小学生今后的写作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低年级语文看图说话写话中存在的问题在低年级语文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过程中,是存在诸多问题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和长期得不到解决,会较大程度拉低看图说话写话的教学成效,也会阻碍学生看图说话能力、写话能力的不断提升。
当然,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下面为调研总结出的主要问题,以供参考。
1.在低年级语文看图说话写话过程中,教师是不太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学生学习感受的,教师在这场教学中占据较大的主动权,所以,这就意味着学生在看图说话写话中的地位较低且学习权利被较大程度限制,这是不利于小学生在看图说话写话中有较大收获和提升的,是不利于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
2.对于小学生看图说话和写话,大多时间是靠自己的摸索而学习和掌握,大多数教师在看图说话写话中的引导和指导是不尽如人意的,不教授给学生自己总结的看图说话方法是较为明显的一个弊端,这会让学生缺乏基本的系统观察,往往头脑中没有形成具体思路并会造成说话混乱,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练习作业设计的策略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练习作业设计的策略人教版新课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堂”。
在生活中,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综合性体现了人们交往的能力。
语文练习的过程不应迷失在单纯追逐应试功利的途中,而应成为引领学生联系生活、运用语言、提升智慧的过程。
语文作业要从单纯的“知识追逐”中摆脱出来,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
语文作业要亲近日常生活,以生活世界为依托,以生活世界为旨归;语文作业设计要融通日常生活,真正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效“链接”;语文作业还要超越日常生活,建构有质量、有品位、有意义、有灵魂的体验式作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式作业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发现成长的快乐,追寻智慧的源泉。
一、课堂练习,应该联系生活开发语文的资源在当前阅读教学中,流行的教学流程是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读感悟重点段落内容,悟读体验作者情感,课堂练习基本上是围绕课文内容来进行的。
即使有解词析句,也主要是为理解内容服务的。
身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语文学习,就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课堂练习应活化生活。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用语文的方式实现语文的教育意义,就必须保持不断的追求,形成语言的敏感,通过自己的语文实践,触动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理解和表达,爱上生活。
保持着一种对语言在使用时的生动、丰富的关注。
唯其如此,才能让学生进入那个用语言呈现的鲜活、丰富的世界,因文而有感,因感而欲言,因言而得意,因意而悟道,因道而成文、成人,从而实现语文学科教育的意义。
听说读写是语文技能的具体表现,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训练。
例如在《新型玻璃》的阅读课堂上,我让学生在充分自读基础上,内化了“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的特点,当一位新型玻璃厂的推销员,把这些玻璃在推销会上推销出去,并且把自己联想到新型玻璃也一同推销,让学生在“转述”、“陈述”和“描述”等多种说的训练中提高学生记忆、想象能力和创造性“说”的能力。
小学语文论文-探索“零起点教学”背景下第一学段作业改革的新路子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探索“零起点教学”背景下第一学段作业改革的新路子人教版新课标缘起:在理想和现实中行走我常想,一、二年级的孩子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课堂上,小脸通红,小手如林;教室里,书声朗朗,议论纷纷;书房中,尽情遨游,品味书香……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刚刚转正为小学生的他们,本该高高兴兴玩耍,却身陷囹圄;本该痛痛快快看书,却埋首苦做。
于是乎,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少,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弱,连眼里的光芒也越来越混沌了。
幸而,近两年,“零起点教学”雪中送炭,它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积累”等多方面做了细化的要求,力求尊重学生起点,降低学习难度,拉长学习时间,鼓励学生表达。
其中,在布置作业这一块,和以往有了显著的不同:1. 每节课留出10~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2. 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订正,提倡当堂面批和个别辅导。
3. 重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及时订正等良好的作业习惯。
不难发现,“零起点教学”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以往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要让位三分之一,让学生进行写字练习和完成作业,课后家庭作业彻底退位,书面作业变成了口头作业。
思虑:在越界和回归中挣扎然而,综观当前第一学段学生的作业,情况却不容乐观。
不少教师仍在穿新鞋,走老路,学生的课业负担依然沉重。
归纳起来,有四种现状:现状一:容量过大新教材要求“多认少写”,简简单单四个字,却让部分老师盲目解读。
如,将生字重组成与文本无关的新词语,让学生每天认读密密麻麻的词语表,更有甚者,让学生抄写生字卡片中的所有词语。
显然,这些低效的作业不但繁琐耗时,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状二:难度过高教师急功近利,包办过度。
该读的,担心记不住,于是改为抄;该说的,担心记不深,于是改为写。
如,口语交际中的插图被用作看图写话的范本,将口语交际课人为拔高难度,上成了写话指导课。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可以运用到各种各样的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便会感觉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学习才会成为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就需要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革和创新我们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31-011 培养学生作文的信心新课标要求增强儿童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作文是创造性很强的作业,没有孩子的主动投入,是无法写好作文的。
有了兴趣便有了主动性,有了主动性才有创造性。
既然要培养儿童作文的兴趣,就要让儿童体验创造的愉快。
从多方面一次又一次地对学生的创造给予充分的肯定。
老师热情的鼓励,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童话故事写得好、好在哪儿,体验到作文是件趣事,树立了自己也能写好作文的信心。
培养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是今后孩子作文的重要的情感基础。
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导自演自己编写的童话,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习作作为一种创造活动带给自己的无穷乐趣。
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创造欲望,增强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2 注重习惯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提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写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写应用文、写作文、写读后感,写心得,写博客,写剧本、做手抄报、电子报等等。
这就告诉我们学生要想学好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勤积累,尽可能多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这种读的方式、内容可以很宽泛,不仅可以阅读语文书,还可以阅读语文以外的所有益智的书籍;可以阅读纸质书籍,也可以阅读电子书籍;可以阅读各种报刊杂志。
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实践体会才会深刻、真实、强烈,学生才会逐步把握语文学习规律。
而旧的语文课程提出只是“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要求引导学生多接触限定在只是“语文材料”,内容很明显就狭窄了许多,而“接触”方法单一,力度、效度不够,远远没有新课程标准中“多读多写,日记月累”,既提出方式方法“多读、多写”,又提出了持之以恒的习惯培养“日积月累”,这种要求比旧标准更直接、明了、有效。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几点做法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几点做法发布时间:2022-10-27T00:53:19.785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12期作者:孙正琴[导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双减”政策的落地则要求教师紧抓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效率。
孙正琴(成都市二仙桥学校,四川成都,610051)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双减”政策的落地则要求教师紧抓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效率。
因此,各方的要求都指向了“课堂效率”一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质增效则刻不容缓。
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现在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就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质增效;新课标;任务群;师生关系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落地,我们对语文课堂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中,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效率”一词通常解释为有用功对驱动效率的比值,引申到课堂教学上则为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比值越大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反之亦然。
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所遇到的效率问题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两个方面提出看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朝着提质增效的目标前进。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存在的问题(一)课前缺乏有效、合理的教学设计,教研流于形式李秉德认为:“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活动。
进一步说,指导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1]。
”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准备才能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学懂学透了才能称之为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注重指导性、统合性、预演性、凸显性等特征。
在现实的教学设计中,很多教师依赖于教学经验,存在泛设计的问题,每堂课不论文体、学情都习惯于自己比较熟悉和放松的教学模式,每个环节也比较随心所欲,因此在课堂上很容易出现教学时间遗失的情况,降低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论文落实“三维目标”,促小语课改的科学发展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落实“三维目标”,促小语课改的科学发展人教版新课标几年来,全国小语界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热潮方兴未艾,新教材实验扎扎实实,三维目标的新理念渐入人心,新课堂生机勃勃,新经验层出不穷,极大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作出了贡献。
如何认识三维目标,怎样落实三维目标,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在落实新课标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困难、困惑、挫折、弯路……这不足为奇,但要正视它,研究它,解决它。
一、语文“三维目标”是整体,要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
虽然三维目标的各个角度不同,却不能分家,是个整体,操作起来应整合。
就语文学科来说应该怎样理解这个整体呢?1.以育人为本的整体。
三维目标都为了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综合、不断发展的人。
2.以学为目标的整体。
学什么——知识与能力;怎么学——过程与方法;谁在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三维目标的整合点是语文学科。
三维目标的载体应是语文资源,融合点是语文学科,培养点是学生的语文素养。
看下面“人”字图示:图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谁在学)(人文性)二、能力需要必要的知识。
知识要转化为能力新课标为什么要将知识与能力合二为一作为三维目标的一维呢?很清楚,意在强化知识与能力的紧密联系。
我们知道,知识是力量,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这种说法要与时俱进,因为当代社会,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飞速发展,再聪明刻苦的人,也不可能学尽人类全部的知识,获得信息的速度也赶不上信息本身的发展。
所以,语文教学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知识的巨大发展和人的领会吸收能力之间的紧张关系”。
我们不能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是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培养会学习的人。
语文课是基础工具课,会学习的孩子,一定有比较强的语文能力。
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说语文知识不重要了。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智慧的结晶,掌握必要的知识,是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条件。
因此,落实新课标的一维目标,就要明确:1.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培养语文能力的,不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高效课堂的六个维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高效课堂的六个维度人教版新课标评判一堂课是不是“高效课堂”,应从以下六个“度”考量,即效度、广度、密度、深度、自觉度、适切度。
效度,就是对准教学目标的程度就一堂课而言,对课堂上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美丑的鉴赏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必须围绕着课堂的教学目标,否则课堂就低效,甚至无效。
这里要避免两个问题,一是不能漫无目标,二是不能定歪目标。
有的教师专业知识极期丰富,口头表达能力极强,于是课上常常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哪里”,下课铃响,蓦然回首,已是下“语”千言离题万里,这样漫无目标的课堂必然低效。
须知,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课前必须紧扣教学目标预设,课上必须按预设操作。
比起漫无目标,目标错位似乎更加糟糕。
错误的目标可能导致课堂的无效甚至负效。
比如语文,目标不只是所教的课文,更多的是通过教课文训练出什么能力。
如《中国石拱桥》,不是要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知道赵州桥的长宽高,哪一年建成,它的功能特点等等,而是理解掌握怎样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怎样准确生动地说明、用什么说明方法、用什么说明顺序、怎样使说明语言准确等等。
如果把课堂目标定位于学生对赵州桥本身的认识,那么这堂课结构再巧妙、节奏再有致、气氛再活跃,也是低效课堂甚至是无效课。
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自下而上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等等,这种目标是可以确定并具体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应答性的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和具体的学习方式(思考、笔记、提问)等等,这种目标也是可以确定并具体化的。
以上两类目标是显性目标,因而,可以量化、具体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责任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等等,这类目标是隐性目标,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达成而需长期努力才能实现,同时,它必须镶嵌、渗透在前两类目标之中。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一堂课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看来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显得非常重要。
它既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时间的限制。
因而,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实际、科学,教学内容量化。
只有量化,才能使教学目标明确化,才能使学生围绕着目标学习,教师围绕着目标活动、学习,增加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学《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我就明确了以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课文;3、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让学生了解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师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教师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内容等,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见的。
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形式,确实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似乎有点“放任”,教师的引导似乎也有点“随意”、“苍白”,时效性并不高。
[案例]小学语文第六册(人教版)《燕子》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看燕子有什么特点?待会我们进行交流。
于是学生围在一起讨论燕子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尾巴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翅膀又是怎样的……讨论得甚是热闹。
师:同学们,小燕子的羽毛是怎样的?生:乌黑光亮的。
师:翅膀是怎样的?生:俊俏轻快的。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学魏薇(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北垣街小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26-01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改进,课程改革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依照新课标的要求规范指导自己的教学,体会到了课改为教学带来的益处,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了一些切身感受。
首先,在角色转变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是知识的直接传播者,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学生的个性有了施展的空间。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理解和相信。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积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地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发言,对于学生的回答,我最常使用的评价语言是:“这是你的见解,谁还有自己的想法?”,“你的想法很独特”,“这就是你大脑在思考后迸发的火花”等等。
学生不管回答的是否到位我都会尽量从中找到他的优点,学生的回答得到了肯定和认可,感受到了思考后的乐趣与成就感,久而久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愿意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充分激活了他们的思维。
其次,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高效的课堂。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我不是一味地逐句逐字的讲解和分析,把语文知识点和课文内容硬灌输给学生,而是注重学生在朗读中的感悟。
在课堂中,我会设置不同形式的朗读,并在每一次朗读中都加入一个问题或要求,让学生每一遍读文都有所突破,有所收获,如让学生画出不懂的句子和内容,提出疑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较清晰的印象,通过之前的讨论和朗读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感悟,这时的朗读不再是对老师范读的一种模仿,而是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一种表达。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论文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旨在突破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模式,强调以单元为整体,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探讨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和《古诗两首》。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 课文内容丰富,涵盖自然、学校生活、古诗等多个方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课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热爱大自然、尊敬老师、勤奋好学等,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语,学会查字典。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尊敬老师、勤奋好学的品质。
四、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设计1. 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合课文内容,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演讲比赛、古诗朗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注重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单元整体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单元整体教学评价设计如下: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人教版新课标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两部分,下面将分别介绍儿童文学与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
儿童文学作品体裁形式丰富多样,儿歌、故事、诗歌、童话、科普读物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而且这些优秀作品又作为编写小学教材的重要文学资源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里面,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小学语文教学教材内容形式,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把握儿童文学的特质和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当代社会,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十分广泛,少年儿童在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儿童文学读物来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读写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儿童文学由于其丰富的体裁样式和大量经典作品的创作成功,极大地扩展了编写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资源渠道,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科书中大部分选文均来自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要求下,无论是哪一套小学语文教科书,都因儿童文学作品特有的文学性、艺术性与趣味性等特征构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参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这一现象不仅仅在国内比较普遍,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因此,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源,对小学语文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源泉在儿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儿童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同时有利于与成人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沟通,而依据儿童身心发展需求进行创作的异于成人文学的独立的文学门类,即为儿童文学。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内容开发的重要源泉,符合七岁至十二岁之间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理解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情感和观念的形成以及对文学作品阅读兴趣的培养都将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策略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策略人教版新课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如何根据人教版新课标的要求,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原则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特长,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布置。
2. 融合课程目标。
作业设计要与人教版新课标的课程目标紧密结合,突出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整合。
3. 创设情境。
作业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创设富有情境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灵活多样。
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书面作业,也要有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适度适量。
作业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宜,避免过难或过简,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获得成就感。
三、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策略1. 分层设计。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提高。
2. 个性化任务。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业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互帮互助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创新评价。
作业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发展性,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5. 信息技术辅助。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教育软件等,丰富作业形式,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结论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是落实人教版新课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融合课程目标、创设情境、灵活多样和适度适量等原则,运用分层设计、个性化任务、合作学习、创新评价和信息技术辅助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程中适用性教学媒体的研究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程中适用性教学媒体的研究人教版新课标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媒体都能够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带来积极的辅助功效,然而,很多教师对于这一点都缺乏认知。
鉴于各种教学辅助工具使用上的便捷,不少教师对于这些工具都产生了越来越强的依赖性,对于其真正能发挥的功效却缺乏了解。
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这种观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展开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并且让教学媒体真正为知识教学带来推动。
一、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阻碍如果对于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不得当,或者是过度依赖于这些教学媒体,这首先很可能会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构成阻碍。
越来越多的语文课本中讲到的很多故事或者典故都被拍成了儿童电影,不少内容还被制作成了非常生动的视频影像。
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就是简单的让大家观看这些内容,学生看完后再进行适当的分析讲授。
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最大程度发挥教学素材的价值。
教师如果能够生动的给学生们讲授这些故事,过程中引导大家积极参与进来,并且想象故事的发展模式,这将会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然而,教师一旦简单的让学生们观看视频片段后,学生的这种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就随之消失了。
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郑人买履》这部分内容时,这两个成语故事已经有专门的多媒体课件,而且制作得非常生动,有些教师就直接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了,教师给学生讲故事的环节就取消了。
而教师在给学生讲故事时,其实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个方法,教师在给学生讲故事时,可以比划出一个动作,让学生自己体会这段故事怎么表达更生动、怎么表达能更准确的表现出幽默感等。
师生通过互动,学生能模仿教师讲故事、教师能引导学生表达,而多媒体课件虽然生动、直观,却没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作用。
二、对于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制约教学媒体确实能够让很多内容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并且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观看积极性,然而,这也会带给学生很强的依赖感,甚至会阻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低段教学的策略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低段教学的策略人教版新课标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小学低段的学习是他们进入校园后接触的第一阶段的学习。
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怎样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他们面临的问题。
而对于众多从事低段教学的老师来说,让学生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学到相应的知识并爱上学习,爱上校园生活,则是他们的心愿与期待。
经过多年的低段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喜欢自己刚入学的孩子,对老师多少有些畏惧。
为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以缩短师生距离,方法如下。
1.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穿着要得体,谈吐要文雅,尽可能多地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觉得老师很亲切,从而愿意与老师亲近。
2.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加强知识储备无论从教什么,教师都应多学习,充实自己,这样上课时才会得心应手,受到学生的钦佩,从而让学生喜欢自己。
3.让自己成为“故事大王”孩子都有爱听故事的天性,因此,有意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寓言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乐于接受,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你。
在我的班上,每周我都会安排一节课讲故事。
我讲一个,学生讲一个。
听的学生很认真,讲的学生更认真。
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何乐而不为?4.适当放下威严的架子,以学者的心态向学生“讨教”他们感兴趣的事,即投其所好如开学初,我班的很多孩子在玩塑料小人,每天下课,他们就聚集在一起,好不快活。
有一天,我凑到人群中,问:“你们这些东西怎么玩呀?”马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开了。
有的教我这样玩,有的教我那样玩,一个个兴趣盎然。
过了几天,一个孩子私下问我:“老师,你会玩铁环吗?”我知道孩子的意图:如果我不会,他想教我。
于是我趁机说:“不会。
”“那我教你吧!”后来,这孩子拉着我的手到操场上教我滚铁环。
再后来,有什么有趣的事,学生都愿意与我分享,让我乐在其中。
5.平等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教师一定要公平、公正,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最新小学语文论文小练笔教学策略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最新小学语文论文小练笔教学策略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小练笔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的情怀,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小练笔基本概念:介绍小练笔的定义、特点及作用。
2. 小练笔类型:分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类型的小练笔。
3. 写作方法: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构思布局、提炼主题等写作技巧。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创作等实践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生活实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小练笔的兴趣。
2. 讲解:系统讲解小练笔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写作方法。
3. 示范:展示优秀的小练笔作品,分析其优点,引导学生借鉴。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创作等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交流: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评析作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巩固所学。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过程、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表现。
2. 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 家长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写作练习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写作过程。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
2. 辅助材料:与小练笔相关的优秀文章、书籍、网络资源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4.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文学社团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勇于创作。
3. 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低段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低段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摘要:本文针对新课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探讨了小学语文低段大单元的教学实施策略。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现状,提出了以下策略:制定明确目标、多元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指导等。
同时,还提出了几条教师应注意的事项,如关注学生发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等。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低段大单元教学引言: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课标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大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
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小学语文低段大单元的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制定明确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低段大单元教学中,明确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明确的目标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基于新课标要求: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和能力要求,明确每个大单元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识记、理解、应用、拓展等方面设定具体的目标,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2.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因素,将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分解目标:在制定目标的同时,教师可以将目标进一步分解为更具体的学习要求。
例如,明确每个大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技能,并设定相应的学习要求。
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方向,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目标。
制定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目标和学习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活动。
此外,明确的目标还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论文多媒体教学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效率初探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小学语文论文-多媒体教学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效率初探人教版新课标一、声乐渲染,愉快情绪1.一堂课有个好开头,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
利用多媒体把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展现在他们眼前,增加感性认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兴趣往往具有积极的心理倾向。
一旦他们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积极的情绪。
在教本课时,首先运用了音乐录音和课文磁带,创造出如临其境的氛围。
[2]教学开始时,以放音乐听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在音乐声中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听老师叙述:“老师知道大家喜欢听童话故事了,现在就请大家听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大家伴着动听的音乐,一起到动物王国去看看,看一看它们在做什么;听一听,它们在说些什么,大家说喜欢不喜欢?”教学前,我播放了近两分钟的全文配乐录音。
小朋友们被这美妙的轻音乐和富有情趣的对话深深地吸引住了。
他们认真地倾心听着,那美妙的音乐和生动的有趣对话,仿佛一下子把他们带进了一个美丽而有神奇的动物王国。
听着听着,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饶有情趣的氛围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这一课的学习。
通过信息技术再现景象和情景对比,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感性材料,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比赛。
2.运用多手段,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还能在其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如在教学《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时,先以课件显示要下雨时的情景,同时播放配乐,再加上老师的朗读,这就给学生创设出非常形象的形声情境,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有的学生想起在雨中玩的情景,有的学生想起在雨中走路的情景……在此,教学时抓住学生十分强烈的表现欲望和表达兴趣,让学生进入各自喜欢的情景,复述出有关课文内容。
使学生达到了流利、有感情地说出了课文内容,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直观演示,启迪思维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事物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好多媒体使用的时机,能帮助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新的知识。
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是指针对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旨在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对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解读:1.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内容:新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强调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自主识字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评价方式包括平时的观察记录、作业评价、口头评价等,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 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课外读物、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6. 教学环境:新课标提倡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包括教室布置、图书角设置、语文活动等,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7. 家校合作:新课标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语文学习,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旨在通过全面、均衡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读新课标小学语文低段
解读新课标小学语文低段新课标小学语文低段的解读,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方面:1. 识字与写字:新课标强调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应掌握基本的识字和写字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同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 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
新课标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包括儿童文学、诗歌、故事等,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概括和推理。
3. 口语交际:新课标提倡通过日常的口语交际活动,如讲故事、讨论、演讲等,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4. 写作:在低段,写作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基本写作技能。
学生应学会写日记、写信、写小故事等,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5. 综合性学习:新课标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6. 文化传承与创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包含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新课标强调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7. 评价方式: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8. 教师角色:在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更多地转变为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新课标小学语文低段的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效率人教版新课标
有人说:中国传统的教育是“鸭子”教学,上课铃响是“赶鸭子”,课堂教学是“填鸭子”,学期结束是是“烤鸭子”。
这个比方真是形象!回想以前,自己在上课时总是我问一个学生答一个,而且将教参中的答案记下,最后美名其曰将正确答案告诉给学生。
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如同一个木偶,试问:他们会有自己的思想吗?他们的学习会快乐吗?他们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吗?我们的课堂会活跃吗?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
"李政道博士也曾说过:"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
"学习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
同学们如果只被动地听老师讲授,便会陷入"学生围着老师转,自己脑子不会转"的局面。
同学们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积极地发现问题,大胆地质疑问难,才能提高学习效益,培养探索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权利,尊重儿童主动质疑的权利。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是被动地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探究者、主动的思考者。
教学不是向学生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发现,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以下途径中寻找。
一、在字、词中质疑问难,增强低段学生的识字能力
1.从音、形、义中质疑
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的学习方式,变教师问为学生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
然而,我们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你问他答,他问你答,此起彼伏异常热闹。
分析学生的问题,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其实有好多问题学生不问也是明白的,有时他们就是觉得问别人有意思,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就没问题找问题。
客观地说,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是好的,但我们不能这样无节度地你问我答,教师的主导、调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我觉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教会学生提问,调控学生在什么时候提
问,提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
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读书后提问,提问之前要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把那些没有价值的问题或明知故问的问题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更有意义。
另外我认为,鼓励学生提问题不等于教师就不问了,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必须要问。
当然教师的问题要讲策略,要耐人寻味,一问而牵全篇是最好的。
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之前启发性地问,可以在学生学习交流中点拨性地追问,也可以在学生学习之后反思性地问。
作为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要先初读一遍。
对读音不准,字形不清,词义不懂的,要问个“怎么样”?积极提问,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例如:“正年少”的“少”是读“shào”还是“shǎo”?“瑞雪兆丰年”的“兆”,是查“ヽ”部,还是“ノ”部?是作“预兆“讲,还是“预先显示讲”?这些问题只有先提出来,才能弄清楚。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
”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尽管这种探索、研究不能产生新的知识,但可激起思维的碰撞,不仅能增强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而且能使他们形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养成探根求源的意识。
2.从换词角度质疑
这种质疑方法实际上就是推敲,同学们读书应该咬文嚼字,对一字、一词、一句都应思考,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学到精美的语言。
例如:《司马光》一课中写到:“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把缸砸破了。
”这个“砸”字换成“敲”字行不行?学生们都齐声回答:“不行。
”“有谁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思维高速运转,答案一个比一个具体、确切,课堂中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通过这样提问,互相比较,可想而知,效果远比多读几遍更加有益,且发挥了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知识的能力。
学生质疑问难,是产生课堂生成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会”倾听,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偏颇、疑问的价值。
我们只有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超越教师,反常规地思考,然后抓住学生质疑中有价值的问题,“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才能为课堂的生成展现无限的可能性。
我们应
时时告诉学生,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胜过一个精彩的回答。
3.从文章题目中发问
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
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向学生明确提出:“同学们,读书要自己阅读,自己去发现问题,不要等老师提问,你们回答。
”结果学生接触课题后,就纷纷提出了“小壁虎自己有尾巴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结果怎么样?等问题。
又如《画家乡》这一课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谁画家乡?画中的家乡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画家乡?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较快的掌握。
这样的课堂,学生想得多,说得多,交流得多,体验得多,让全体学生自主地进行读书思考,为这种碰撞提供适宜的环境。
4、从文章的相似处寻找
大多数课文中有比喻句,比喻句中两个事物之间往往有相似之处。
同学们可多角度思考,探求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例如学习“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这个句子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梨树上挂的是灯笼?高粱举起的是火把?”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他们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二、在结果中深思,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有些文章对故事的结尾未作交代,结果到底怎么样呢?可作追问。
例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样的种子能培育出美丽的鲜花吗?虽然说这一问题对于成人来说显而易见,但对于学生来说未必都能解决。
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读完后,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人人都有话说,脸上分明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使他们体验到了质疑的价值,引来同伴羡慕的目光,从而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个行列中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
主人。
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己见,可引导学生自读字悟;答案需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为几个问题,层层剥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
学会质疑问难,对于学好语文和其他功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能够质疑问难,就必须对文章作深入的探求,也就是说,在读书时不能囫囵吞枣,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犯错误,允许并支持学生发表新意见,提出新见解,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理想空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可见学生的“疑”蕴含着创新的萌芽。
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长进。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向“自能读书”迈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