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Y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人们用“三驾马车”的说法分析经济问题。所谓三驾马车,
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本来就不足,出口
状况也不理想,所以,总需求就不足。我们驱动经济的办法就是扩
大需求,只要把需求扩大了,就能够把增长速度拉起来。
三驾马车的思路来自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发生不平衡
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就用扩需求的办法来解决。这是一个短期
再就是有利于或者是鼓励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还有待建
立。30年来中国人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先进技
术的产业化进程步履维艰,有的技术还没有开始产业化就天折在
摇篮里。这就是制度环境不佳导致的结果。而现在技术发展非常
快,几个月丫一年,两年,你不能够做强,人家就超过去了。
、、更糟糕的是垄断,)干脆就把创新给扼杀了。因此,不仅要有
体制性障碍,只有推进改革才能建立有利于发挥创新精神的经济
社会基础。
、政府如何在转型中正确她发挥作用
要真正让政府发挥在推进转型中的作用,前提是要推进自身
改革。一个核心问题是,政府在增长转型上的重要作用是提供公
共产品,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做什么?现在中央要求转变
分析的框架)采用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短期调节手段扩
大需求,维持短期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还是要靠
市场的综合调节。 、
短期问题其实受制于长期问题。我们不仅要解决短期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用短期政策来赢得时间,从而解决长期发展与增长
调整,结果就是一定会或大或少地出现技术革命。在这种情况
下,中国既然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又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且有
很好的制造业基础,在一些产业面临着革命性发展的时候就出现
一些机会,就能够构建起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
业,如信息通信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等。
关键是切实推进改革:
第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和前面一条不是绝然分开
的。在传统产业里,只要在一个技术上突破就很快会从旧的加工
业中脱颖而出。我们接近世界前沿的新技术很多。但是这些新技
术往往在产业化过程中比较艰难,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很好地利
用。但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2008年出现金融危
机以后。根据经验,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市场经济都会有很大的
增长方式,各级政府都重视起来了,过去许多不作为的地方政府
开始作为了。但是又出现了为所不当为的问题。
第一,不要指定技术路线。最大的教训是日本,当年日本通
产省和日本广播公司在整合高清技术电视的时候,认定了一条可
模拟式,结果因为美国发明数字式而使得日本大量的资本和研究
力量投入全部泡汤。第二,不要用行政指定、评定的方法去决定
动。原来我们依靠的是自然资源(土地)和资本的投入。如果这
两个要素占主要地位,想增加消费就不太可能1我们常说,现在
需要改变消费和储蓄结构,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怎么才
能提高?往往是希望依靠政策支持,因为消费结构取决于生产要
素的结构。当生产主要靠资本的时候,资本所有者在整个收入分
配中就会占很高的比重;当生产主要靠自然资源投入的时候,自
段就是促进技术进步。知识,技术的所有者是专业人士,如果他
们的比重增加就会增加专业人员、所谓“白领”的收入,而白领
边际消费倾向比资本所有者高得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就
业,提高技术、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作用,才能增加普通劳动
者和专业劳动者的收入,最终提高整个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
要解决长期经济问题,根本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
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舆论环
境。当然最根本的,正如科斯所说:最能激励创新、、激励创造性
发挥的诀窍就是,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本人所取得的报酬差别越
小作用越大。、
不管是破除制度性障碍,还是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
环境都有赖于改革。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性,要靠技术进步、知识、信息带动经济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要从哪入手?第一,对于主要靠加工工业的发
展来支撑高速增长的大部分沿海地区,要依托现有制造业的产业
链尽量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发展服务业,即产业服务化。
但不是说所有企业》下子就延伸到头了,甚至还需要有做代工的
企业。 、、
过去走的老路对现在的影响很深,由政府去审核攻关的项
目,政府组织力量)政府指定研发单位,政府指定产业化责任机
构。 、~
“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前有一个大讨论,提出症结在于存
在“体制性障碍”。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条:第一,政府保
展方式转变的要点在于提高技术,知识、信息这些生产要素在整
个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
十七大以后,把转变增长方式的口号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形成了党代会的决议。但很多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太清
楚到底要转变什么、要抓什么。我认为,核心还是转变经济增长
模式,就是在各个生产要素中降低对资金、自然资源投入的依赖
持了大多对土地、信贷等重要资源的倪置权力。第二,以GDP
增长速度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第三,财政体制缺陷(以生产型
增值税为主的收入结构,重要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过度下移等),
促使各级官员不能不追求物质生产部门的高速增长。第四,市场
没有发挥作用,要素价格扭曲,、特别是生产资料的价格扭曲鼓励
资源浪费。
其是基础科研体系。第二,用公私合作(PPP)的方式提供共性
技术和组织竞争前开发。第三,按照外部性大小,用补需方的方
式对节能、环保产品进行补贴。第四,做好规划和协调工作。
(本文是作者8月23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双月学术报告
会”上所作的报告,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J
然资源的所有者在整个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比较大。
自然资源和资本主要是由谁来占有?目前农用地转为建设用
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价,差价主要由各级政府支配。另外,
资本的所有者主要是国家,然后是私企。
在收入结构上,一定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收入占的比
重越来越大,而这些要素拥有者的消费倾向都是比较低的。所
以,依靠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改变,或者
经济发展方式不改变,要提高消费的比重是相当困难的。
。当然有一种办法就是增加国家收税然后补贴给老百姓。但这
又会出现税收负担增加的问题,此涨彼消,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
拉动消费的作用。
增加消费有什么办法?一个是增加就业,另一个很重要的手
问题,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解决长期问题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有效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
在各种生产要素中,技术和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
用。
经济增长就是生产的增长,=是主要生产要素在起作用。主要
生产要素有四个:一是自然资源,二是技术,三是资本,四是劳
谁是先进企业,谁是先进个人。第三,不要违法设立行政许可和
市场准入。如果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禁止某一些人进入,需要通过
立法来规范。第四,不要利用行政权力垄断市场与民争利。第
五,政府不要介入“竞争后”的企业活动,补贴本地企业。
当然,政府需要有所为。第一,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保持
宏观经济的稳定;提供基本社保、良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尤
宏观经济政策既不能松又不能紧。松了,则资产泡沫和通货
膨胀问题加剧;但一紧,增长速度就会下来,而且“半拉子工
程”会大量出现,银行不良资产会增加。房地产业在经济增长中
不正常地起了太大作用,而它的一动一静又影响整个宏观经济。
既不能松又不能紧,这就是两难困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困境?症结在于过分倚重短期政策。通
取“扩需求、保增长”的政策取得了成效,成为危机后回升最早
的国家,超额实现了保增长的任务。
同时,高强度刺激政策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小视。一方面,资
源和环境超支的恶果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货币超发,资产负
债表的再杠杆化问题非常突出,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加
大。由此,产生了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的两难困境。
如何走出宏观经济两难困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扣C研究员吴敬涟
过分倚重短期政策是出现“两难”困境的症结所在,其出路
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关键在于切实推进改革,正确发挥政府
在转型中的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两难困境及莫由来
当前的宏观济形势,从短期看相当不错,2009年我们采
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本来就不足,出口
状况也不理想,所以,总需求就不足。我们驱动经济的办法就是扩
大需求,只要把需求扩大了,就能够把增长速度拉起来。
三驾马车的思路来自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发生不平衡
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就用扩需求的办法来解决。这是一个短期
再就是有利于或者是鼓励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还有待建
立。30年来中国人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先进技
术的产业化进程步履维艰,有的技术还没有开始产业化就天折在
摇篮里。这就是制度环境不佳导致的结果。而现在技术发展非常
快,几个月丫一年,两年,你不能够做强,人家就超过去了。
、、更糟糕的是垄断,)干脆就把创新给扼杀了。因此,不仅要有
体制性障碍,只有推进改革才能建立有利于发挥创新精神的经济
社会基础。
、政府如何在转型中正确她发挥作用
要真正让政府发挥在推进转型中的作用,前提是要推进自身
改革。一个核心问题是,政府在增长转型上的重要作用是提供公
共产品,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做什么?现在中央要求转变
分析的框架)采用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短期调节手段扩
大需求,维持短期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还是要靠
市场的综合调节。 、
短期问题其实受制于长期问题。我们不仅要解决短期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用短期政策来赢得时间,从而解决长期发展与增长
调整,结果就是一定会或大或少地出现技术革命。在这种情况
下,中国既然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又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且有
很好的制造业基础,在一些产业面临着革命性发展的时候就出现
一些机会,就能够构建起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
业,如信息通信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等。
关键是切实推进改革:
第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和前面一条不是绝然分开
的。在传统产业里,只要在一个技术上突破就很快会从旧的加工
业中脱颖而出。我们接近世界前沿的新技术很多。但是这些新技
术往往在产业化过程中比较艰难,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很好地利
用。但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2008年出现金融危
机以后。根据经验,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市场经济都会有很大的
增长方式,各级政府都重视起来了,过去许多不作为的地方政府
开始作为了。但是又出现了为所不当为的问题。
第一,不要指定技术路线。最大的教训是日本,当年日本通
产省和日本广播公司在整合高清技术电视的时候,认定了一条可
模拟式,结果因为美国发明数字式而使得日本大量的资本和研究
力量投入全部泡汤。第二,不要用行政指定、评定的方法去决定
动。原来我们依靠的是自然资源(土地)和资本的投入。如果这
两个要素占主要地位,想增加消费就不太可能1我们常说,现在
需要改变消费和储蓄结构,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怎么才
能提高?往往是希望依靠政策支持,因为消费结构取决于生产要
素的结构。当生产主要靠资本的时候,资本所有者在整个收入分
配中就会占很高的比重;当生产主要靠自然资源投入的时候,自
段就是促进技术进步。知识,技术的所有者是专业人士,如果他
们的比重增加就会增加专业人员、所谓“白领”的收入,而白领
边际消费倾向比资本所有者高得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就
业,提高技术、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作用,才能增加普通劳动
者和专业劳动者的收入,最终提高整个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
要解决长期经济问题,根本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
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舆论环
境。当然最根本的,正如科斯所说:最能激励创新、、激励创造性
发挥的诀窍就是,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本人所取得的报酬差别越
小作用越大。、
不管是破除制度性障碍,还是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
环境都有赖于改革。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性,要靠技术进步、知识、信息带动经济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要从哪入手?第一,对于主要靠加工工业的发
展来支撑高速增长的大部分沿海地区,要依托现有制造业的产业
链尽量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发展服务业,即产业服务化。
但不是说所有企业》下子就延伸到头了,甚至还需要有做代工的
企业。 、、
过去走的老路对现在的影响很深,由政府去审核攻关的项
目,政府组织力量)政府指定研发单位,政府指定产业化责任机
构。 、~
“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前有一个大讨论,提出症结在于存
在“体制性障碍”。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条:第一,政府保
展方式转变的要点在于提高技术,知识、信息这些生产要素在整
个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
十七大以后,把转变增长方式的口号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形成了党代会的决议。但很多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太清
楚到底要转变什么、要抓什么。我认为,核心还是转变经济增长
模式,就是在各个生产要素中降低对资金、自然资源投入的依赖
持了大多对土地、信贷等重要资源的倪置权力。第二,以GDP
增长速度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第三,财政体制缺陷(以生产型
增值税为主的收入结构,重要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过度下移等),
促使各级官员不能不追求物质生产部门的高速增长。第四,市场
没有发挥作用,要素价格扭曲,、特别是生产资料的价格扭曲鼓励
资源浪费。
其是基础科研体系。第二,用公私合作(PPP)的方式提供共性
技术和组织竞争前开发。第三,按照外部性大小,用补需方的方
式对节能、环保产品进行补贴。第四,做好规划和协调工作。
(本文是作者8月23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双月学术报告
会”上所作的报告,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J
然资源的所有者在整个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比较大。
自然资源和资本主要是由谁来占有?目前农用地转为建设用
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价,差价主要由各级政府支配。另外,
资本的所有者主要是国家,然后是私企。
在收入结构上,一定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收入占的比
重越来越大,而这些要素拥有者的消费倾向都是比较低的。所
以,依靠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改变,或者
经济发展方式不改变,要提高消费的比重是相当困难的。
。当然有一种办法就是增加国家收税然后补贴给老百姓。但这
又会出现税收负担增加的问题,此涨彼消,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
拉动消费的作用。
增加消费有什么办法?一个是增加就业,另一个很重要的手
问题,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解决长期问题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有效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
在各种生产要素中,技术和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
用。
经济增长就是生产的增长,=是主要生产要素在起作用。主要
生产要素有四个:一是自然资源,二是技术,三是资本,四是劳
谁是先进企业,谁是先进个人。第三,不要违法设立行政许可和
市场准入。如果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禁止某一些人进入,需要通过
立法来规范。第四,不要利用行政权力垄断市场与民争利。第
五,政府不要介入“竞争后”的企业活动,补贴本地企业。
当然,政府需要有所为。第一,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保持
宏观经济的稳定;提供基本社保、良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尤
宏观经济政策既不能松又不能紧。松了,则资产泡沫和通货
膨胀问题加剧;但一紧,增长速度就会下来,而且“半拉子工
程”会大量出现,银行不良资产会增加。房地产业在经济增长中
不正常地起了太大作用,而它的一动一静又影响整个宏观经济。
既不能松又不能紧,这就是两难困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困境?症结在于过分倚重短期政策。通
取“扩需求、保增长”的政策取得了成效,成为危机后回升最早
的国家,超额实现了保增长的任务。
同时,高强度刺激政策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小视。一方面,资
源和环境超支的恶果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货币超发,资产负
债表的再杠杆化问题非常突出,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加
大。由此,产生了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的两难困境。
如何走出宏观经济两难困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扣C研究员吴敬涟
过分倚重短期政策是出现“两难”困境的症结所在,其出路
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关键在于切实推进改革,正确发挥政府
在转型中的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两难困境及莫由来
当前的宏观济形势,从短期看相当不错,2009年我们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