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式数列 java,c实现

合集下载

自然界奇妙的费氏数列

自然界奇妙的费氏数列

自然界奇妙的费氏数列(图)一位魔术师拿着一块边长为8英尺的正方形地毯,对他的地毯匠朋友说:“请您把这块地毯分成四小块,再把它们缝成一块长13英尺、宽5英尺的长方形地毯。

”这位匠师对魔术师算术之差深感惊异,因为8英尺的正方形地毯面积是64平方英尺,如何能够拼出65平方英尺的地毯?两者之间面积相差达一平方英尺呢!可是魔术师做到了。

他让匠师用图2和图3的办法达到了他的目的!真是不可思议!那神奇的1平方英尺究竟从哪里跑出来的呢?这就是费氏数列(也称作斐波那契数列)的奥妙所在。

斐波那契数列用文字来说就是,斐波那契数列由0和1开始,之后的斐波那契数(费氏数)就由之前的两数相加。

头几个斐波那契数是(OEIS A000045):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6,………………特别指出:0不是第一项,而是第零项。

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它的通项公式为:(1/√5)*{[(1+√5)/2]^n - [(1-√5)/2]^n}(又叫“比内公式”,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

)【√5表示根号5】很有趣的是:这样一个完全是自然数的数列,通项公式居然是用无理数来表达的。

随着数列项数的增加,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越逼近黄金分割0.6180339887……让我们再回到上文魔术师拼地毯的游戏:为什么64=65?其实这是利用了斐波那契数列的这个性质:5、8、13正是数列中相邻的三项,事实上前后两块的面积确实差1,只不过后面那个图中有一条细长的狭缝,一般人不容易注意到!1150年印度数学家戈帕拉(Gopala)和金月在研究箱子包装物件长宽刚好为1和2的可行方法数目时,首先描述了这个数列。

在西方,最先研究这个数列的人是意大利比萨的列奥纳多·斐波那契,他描述兔子生长的数目时用上了这个数列。

费氏数列

费氏数列
費氏數列
1
1202 年 Fibonacci 在他的書 Liber Abbaci 中的習題:兔子出生以後兩個月就能生小 兔子,若每次恰好生一對(一雌一雄),如果養了一對初生的兔子,則一年後共有幾隻 兔子?(假設生下的兔子都不死) §01 先看一個例子:a1=1,an+1=2an+1,求 an= 假設有一個常數 c,使得 an+1-c=2(an-c),和原式比較,得 c=-1,即我們產生一個新數列 <an+1>,此新數列式等比數列,公比=2,,所以 a n + 1 = (1 + 1) ⋅ 2 n −1 , a n = 2 n − 1 因為產生的新數列為等比數列,所以我就自告奮勇,把原數列叫做"準等比數列 ", 但是,產生新數列的過程常使學生感到突兀;一位同事建議我這樣教: a1=1 a2=2+1 2 a3=2(2+1)+1=2 +2+1 a4=2(22+2+1)+1=23+22+2+1 ...找到規律性 所以 an=2n-1+2n+...+2+1=2n-1 這樣做一般學生應該可以掌握。 如果時間允許,我覺得可以再深入一點,我們可以說,a4-->an 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猜 s 想",然後引入數學歸納法,這是"證明"的部分。這樣就很完美了!這就是 Paul Erd o 說的:生命的意義在猜想與證明。 §02 以下進入主題,求費氏數列的一般項。 解法(1):造新數列 造新數列是個不錯的想法,對於費氏數列,如果存在 α , β ,使得 2 ( a n +2 − αa n +1 ) = β ( a n +1 − αa n ) ,則 α + β = 1, αβ = −1 , α , β 是 x -x-1=0 的兩根,則 < a n +1 − αa n > 是一個公比為 β 的等比數列,於是 an +1 − αa n = ( a2 − αa1 ) β n −1 , 這樣的數列有必要研究一下 [引理] 數列<an>,滿足 an+1+pan+qrn=0,則存在常數 A,B,使得 an+1=A(-p)n+Brn 證明 an+1+pan+qrn=0.....(1) an+pan-1+qrn-1=0...(2)

c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c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c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数列,它的定义是 f(0)=0,f(1)=1, f(n)=f(n-1)+f(n-2)(n≥2)。

换句话说,斐波那契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项为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面两项的和。

这种数列在自然界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兔子繁殖、树枝分叉、蜻蜓翅膀的排列等。

C 语言中可以使用递归的方式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递归的思想就是在函数中调用该函数本身来不断地解决子问题,直到遇到基本情况(即递归终止条件)。

以下是 C 语言中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代码:```// 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include <stdio.h>int fibonacci(int n){if (n == 0 || n == 1){return n;}else{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 }}int main(){int n;printf("请输入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 scanf("%d", &n);for (int i=0; i<n; i++){printf("%d ", fibonacci(i));}printf("\n");return 0;}```这段代码中,fibonacci(n) 函数使用了递归的思想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

当 n=0 或 n=1 时,该数列的值为 n,即递归终止条件。

当 n>1 时,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 n 项时,需要先计算出其前两项的和,即 fibonacci(n-1)+fibonacci(n-2)。

在 main 函数中,首先从用户输入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n,然后使用 for 循环遍历前 n 项斐波那契数列的值并输出。

费氏数列和卢卡斯数列

费氏数列和卢卡斯数列

费氏数列和卢卡斯数列
费氏数列,又称费氏队列,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序列,它是由古埃及数学家菲力浦·费尔维(Fibonacci)在1202年《论数》中首次提出的。

费氏数列是一个递归数列,公式如下:
F(n)=F(n-1)+F(n-2)
其中F(1)=1,F(2)=1,即费氏数列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为1,而从第三位以后,每一位数字都是前面两位数字之和。

费氏数列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用来表示一些金融数据,进行图形分析、生物学研究以及编程。

例如,在金融投资中,费氏数列可以用来分析投资者在未来可能承受的风险。

在生物学研究中,它也被用作花瓣L-型分裂模型的理论模型,可以表示某些物种的繁殖方式。

此外,费氏数列也可以用来快速计算,例如快速获取斐波那契数,计算算法复杂度将低至O(log n),是一种很快的计算算法。

卢卡斯数列是一种无限等差数列,又称卢卡斯队列或谢尔宾斯基数列。

它是由以色列数学家扎玛·卢卡斯(Tamar Lukas)在1878年首次提出的。

它是一个等差数列,其构成公式如下:
U(n)=U(n-1)+d
其中U(1)=a,d为等差,a为首项。

卢卡斯数列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可用来求解多种数学问题,例如数值积分、求极限、求方程根以及求一元多项式的根等。

此外,卢卡斯数列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些金融数据,例如计算未来的投资收益、预测未来的股价等。

此外,卢卡斯数列还可以用来表示任意一个等差数列,可以快速求解其几何级数的和。

关于费波那契数列

关于费波那契数列

关于斐波那契数列1.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Fibonacci)在所著的《算盘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而有趣的兔子问题。

有个人想知道,一年之内一对兔子能繁殖多少对?于是就筑了一道围墙把一对兔子关在里面。

已知一对兔子每个月可以生一对小兔子,而一对兔子出生后在第二个月就开始生小兔子。

假如一年内没有发生死亡现象,那么,一对兔子一年内能繁殖成多少对?现在我们先来找出兔子的繁殖规律,在第一个月,有一对成年兔子,第二个月它们生下一对小兔,因此有二对兔子,一对成年,一对未成年;到第三个月,第一对兔子生下一对小兔,第二对已成年,因此有三对兔子,二对成年,一对未成年。

月月如此。

第1个月到第6个月兔子的对数是:1,2,3,5,8,13。

我们不难发现,上面这组数有这样一个规律:即从第3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前面两个数的和。

若继续按这规律写下去,一直写到第12个数,就得:1,2,3,5,8,13,21,34,55,89,144,233。

显然,第12个数就是一年内兔子的总对数。

所以一年内1对兔子能繁殖成233对。

在解决这个有趣的代数问题过程中,斐波那契得到了一个数列。

人们为纪念他这一发现,在这个数列前面增加一项“1”后得到数列:1,1,2,3,5,8,13,21,34,55,89,……叫做“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这个数列的任意一项都叫做“斐波那契数”。

这个数列可以由下面递推关系来确定:它的第100项;第1000项是什么呢?100354224848179261915075a ;1000434665576869374564356885276750406258025646605173717804024817290895365554179490518904038798400792551692959225930803226347752096896232398733224711 61642996440906533187a 938298969649928516003704476137795166849228875 (209位数)怎样计算的呢?笔算或用计算器计算是不可能的,是用电脑软件来完成的。

费氏数列

费氏数列
向日葵依不同品种,可能是 34,55或55,89或89,144。
无所不在的费氏数列
1.排砖块
以长 × 高为 2 × 1 的砖块为基本素材,组合成高度为2、 长度为n 的围墙。请问:砖块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可能?
2.蜂巢问题
若一只蜜蜂要飞到蜂巢,而蜜蜂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则抵达第n号蜂巢的方法有多少种?
动动脑时间
让我们仔细地算一下。 第一、第二个月,小兔子长成大兔子,但还没成熟不能生小兔子,所
以总共只有一对。 第三个月,原有的一对大兔子生了一对小兔子,现在一共有二对了。 第四个月,大兔子又生了一对小兔子,但是第二代的那对小兔子还没
成熟,还不能生小兔子,所以总共有三对。 第五个月,第一、二两代的两对兔子各生了一对小兔子,连同四月份
这些兔子的数目我们称之为费氏数(Fibonacci numbers)。
为方便起见,我们用 Fn 表示第 n 代兔子的数目。
我们观察到F1 = F2 = 1
而 当 n≧3 时,Fn = Fn - 1 + Fn – 2
生活中的费氏数列
自然界中到处可见费氏数列的踪迹。树枝上的分枝数, 多数花的瓣数都是费氏数:火鹤 1、百合 3,梅花 5, 桔梗常为 8,金盏花 13,…等等。
其中有五条较平缓的平行 螺线往右上旋,有八条较 陡的平行螺线往左上旋, 另外还有更陡的十三条平 行螺线是往右上旋。
向日葵种子的螺旋排列
向日葵花心的排列中,可以 看到一组顺时钟方向的螺线, 及另一组逆时锺方向的螺线, 这两组螺线的数目,恰好是 费氏数列的「相邻两项」, 有些菊花是13,21或21,34。
生活中的数列
==费氏数列==
费波那西数列(Fibonacci Sequence)

java中斐波那契数列

java中斐波那契数列

java中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在计算机科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的定义非常简单明了:第一个和第二个数为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

具体的数列如下:1, 1, 2, 3, 5, 8, 13, 21, 34, 55, ...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递归或迭代的方式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实现。

一、递归方法:递归是一种通过调用自身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斐波那契数列,我们可以定义一个递归函数来计算第n个数的值。

具体代码如下:```public static int fibonacci(int n) {if (n <= 2) {return 1;}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判断n是否小于等于2,如果是,则直接返回1,否则,递归调用函数自身来计算第n-1和n-2个数的值,并将它们相加作为结果返回。

二、迭代方法:迭代是一种通过循环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斐波那契数列,我们可以使用循环来计算第n个数的值。

具体代码如下:```public static int fibonacci(int n) {if (n <= 2) {return 1;}int a = 1;int b = 1;for (int i = 3; i <= n; i++) {int temp = a + b;a = b;b = temp;}return b;}```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判断n是否小于等于2,如果是,则直接返回1。

接下来,我们使用两个变量a和b来分别保存第n-2和n-1个数的值,然后通过循环计算第n个数的值。

在每次循环中,我们将a+b的结果保存在临时变量temp中,然后将b的值赋给a,将temp的值赋给b,最后返回b作为结果。

以上就是使用递归和迭代两种方法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代码。

斐波那契数列java代码

斐波那契数列java代码

斐波那契数列java代码斐波那契数列是一列数字,其中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这个数列以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名字命名,他在13世纪提出了这个数列的概念。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个数字是0、1、1、2、3、5、8、13、21……依此类推。

斐波那契数列的生成规则很简单,只需要将当前数字和前一个数字相加即可。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两个初始数字0和1作为数列的起始点。

然后,通过迭代的方式,依次计算出后续的数字。

代码如下:```javapublic class Fibonacc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 = 10; // 需要生成的斐波那契数列个数// 定义初始的前两个数字int firstNum = 0;int secondNum = 1;System.out.println("斐波那契数列前 " + n + " 个数字为:");// 生成斐波那契数列for (int i = 0; i < n; i++) {// 输出当前数字System.out.print(firstNum + " ");// 计算下一个数字int nextNum = firstNum + secondNum;// 更新前两个数字的值firstNum = secondNum;secondNum = nextNum;}}}```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变量n,表示需要生成的斐波那契数列的个数。

然后,我们定义了两个初始数字firstNum和secondNum,分别用来表示数列的前两个数字。

接下来,我们使用for循环来生成斐波那契数列。

在每次循环中,我们先输出当前数字,然后计算下一个数字,并更新前两个数字的值。

最后,我们输出了生成的斐波那契数列。

运行上面的代码,会得到如下输出结果:```斐波那契数列前 10 个数字为:0 1 1 2 3 5 8 13 21 34```斐波那契数列有着很多有趣的性质和应用。

斐波那契数列 c语言

斐波那契数列 c语言

斐波那契数列 c语言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费波那西数列、菲波拿契数列,在数学中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前一项与后一项之和构成的数列。

它的前两项是0和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即0、1、1、2、3、5、8、13、21、34、……斐波那契数列的发现和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但是这个数列的名字却是来自于其最先发现者斐波那契。

斐波那契在1202年的著作《算盘书》中首次提出了这个数列,并用其来解决题目,从而成为了古代和现代的数学界的传奇。

斐波那契数列在现代数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在金融分析、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领域中找到它的身影。

在计算机科学中,斐波那契数列被广泛应用于算法设计和分析方面,特别是在动态规划、递归、分治等问题解决方案中,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对于C语言的程序员而言,斐波那契数列是一道基础的练手题,也是深入理解递归和循环的良好实战案例。

下面是斐波那契数列的两种实现方法:①使用循环```c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n, i;int f[100] = {0, 1};printf("请输入要打印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n"); scanf("%d", &n);for(i = 2; i < n; i++){f[i] = f[i-1] + f[i-2];}printf("斐波那契数列的前%d项为:\n", n);for(i = 0; i < n; i++){printf("%d ", f[i]);}return 0;}```此方法简单明了,利用循环循环计算每一项的值。

但它的缺点是空间利用率较低,只能处理较小的数列。

②使用递归```cinclude <stdio.h>int fib(int n){if(n == 0)return 0;else if(n == 1)return 1;elsereturn (fib(n-1) + fib(n-2));}int main(){int n, i;printf("请输入要打印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n");scanf("%d", &n);printf("斐波那契数列的前%d项为:\n", n);for(i = 0; i < n; i++){printf("%d ", fib(i));}return 0;}```此方法使用递归实现,简单粗暴。

斐波那契数列的四种实现方式

斐波那契数列的四种实现方式

斐波那契数列的四种实现方式F(0)=0F(1)=1F(n)=F(n-1)+F(n-2)(n>=2)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四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1.递归实现:递归是一种自身调用的方法。

可以通过递归函数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

代码如下:```c#include <stdio.h>int fibonacci(int n)if (n <= 1)return n;}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int maiint n = 10;printf("斐波那契数列前%d个数为: ", n);for (int i = 0; i < n; i++)printf("%d, ", fibonacci(i));}return 0;```该代码先定义了一个递归函数`fibonacci`,该函数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通过递归调用自身来计算每个数。

在主函数中,通过调用`fibonacci`函数来打印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个数。

2.迭代实现:迭代是一种重复执行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循环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

代码如下:```c#include <stdio.h>void fibonacci(int n)int a = 0, b = 1, c;printf("斐波那契数列前%d个数为: ", n);for (int i = 0; i < n; i++)printf("%d, ", a);c=a+b;a=b;b=c;int maiint n = 10;fibonacci(n);return 0;```该代码使用三个变量a、b和c来存储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个数和计算的当前数。

通过循环,我们可以连续计算出斐波那契数列的n个数,并打印出来。

3.动态规划实现:动态规划是一种自底向上的方法,通过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来解决复杂问题。

c++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c++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c++实现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从0和1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的数列,即0、1、1、2、3、5、8、13、21、34......要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算法,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包括使用递归、动态规划和迭代等方式。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用的实现方式。

一、递归方法:递归方法是最直观的实现方式,代码如下:```#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fibonacci(int n){if(n <= 1)return n;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int main(){int n;cout << "请输入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cin >> n;for(int i = 0; i < n; i++) {cout << fibonacci(i) << " ";}cout << endl;return 0;}```递归实现简单直观,但由于重复计算了很多相同的项,效率较低,当计算大量项时会耗费较长时间。

二、动态规划方法:动态规划方法可以减少重复计算,提高效率。

代码如下:```#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fibonacci(int n){int *dp = new int[n+1];dp[0] = 0;dp[1] = 1;for(int i = 2; i <= n; i++){dp[i] = dp[i-1] + dp[i-2];}int result = dp[n];delete[] dp;return result;}int main(){int n;cout << "请输入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cin >> n;for(int i = 0; i < n; i++) {cout << fibonacci(i) << " ";}cout << endl;return 0;}```动态规划方法使用了一个数组dp来保存已经计算过的项,避免了重复计算,减少了时间复杂度。

斐波那契数列前50项c++语言

斐波那契数列前50项c++语言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这样一个数列:0, 1, 1, 2, 3, 5, 8, 13, 21, 34, ……这个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著作中,因此得名。

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特性和规律也备受研究和探讨。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程序,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

我们需要了解斐波那契数列的生成规律。

我们将使用C++语言的循环和条件语句来实现这一算法,最终得到想要的结果。

以下是C++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程序:```cpp#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n = 50; // 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long long first = 0, second = 1, next;cout <<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 << n << "项为:" << endl;for (int i = 0; i < n; i++) {if (i <= 1) {next = i;} else {next = first + second;first = second;second = next;}cout << next << " ";}return 0;}```以上是一个简单的C++程序,用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前50项。

现在我们来对这段代码进行分析和解释:1. `#include <iostream>` 表示包含了输入输出流的头文件,我们在程序中使用了输出语句,所以需要引入这个头文件。

2. `int main()` 是程序的入口,其中的代码会被执行。

在这个函数中,我们定义了变量 n,用来表示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

费式数列C语言算法

费式数列C语言算法

费式数列C语言算法
说明
Fibonacci为1200年代的欧洲数学家,在他的着作中曾经提到:「若有一只免子每个月生一只小免子,一个月后小免子也开始生产。

起初只有一只免子,一个月后就有两只免子,二个月后有三只免子,三个月后有五只免子(小免子投入生产)......。

如果不太理解这个例子的话,举个图就知道了,注意新生的小免子需一个月成长期才会投入生产,类似的道理也可以用于植物的生长,这就是Fibonacci数列,一般习惯称之为费氏数列,例如以下:1、1 、2、3、5、8、13、21、34、55、89......
解法
依说明,我们可以将费氏数列定义为以下:
fn = fn-1 + fn-2if n > 1
fn = n if n = 0, 1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N 20
int main(void) {
int Fib[N] = {0};
int i;
Fib[0] = 0;
Fib[1] = 1;
for(i = 2; i < N; i++)
Fib[i] = Fib[i-1] + Fib[i-2];
for(i = 0; i < N; i++)
printf("%d ", Fib[i]);
printf("\n");
return 0;
}。

java斐波那契数列

java斐波那契数列

java斐波那契数列Java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有趣又有趣的数学概念,它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为任何两个连续斐波那契数字的比值都接近黄金分割比例,即0.618左右。

斐波那契数列的形式是一种递归,其中的每一项都可以由前两项相加而得到。

斐波那契数列在科学和数学领域广泛应用,为分析时间复杂度、编写程序以及研究其它数学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对于编程来说,斐波那契数列可以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算法,用于高效地求解复杂问题。

此外,斐波那契数列还可以用于预测两个素数之间的比值、求解约瑟夫问题和优化拉格朗日积分准则等数学问题。

斐波那契数列的实现可以通过循环或者递归的方式实现,最常见的实现方法是递归实现,它的实现过程如下:(1)一个斐波那契数列一般以0和1开始,如果输入n,就可以得到数列中第n项的值。

(2)如果n等于0或1,则返回n;否则,计算并返回第n项的值,它可以表示为前两项之和,即fib(n)=fib(n-1)+fib(n-2)。

(3)可以通过循环或递归的方式来实现以上算法,比如有一个函数名为fibonacci(),可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实现:public int fibonacci(int n) {if(n == 0 || n == 1) {return n;}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斐波那契数列应用于许多计算领域,其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时间复杂度。

由于算法以斐波那契数列的形式实现,因此可以有效地求解复杂问题。

例如,在解决最小生成树问题时,可以使用斐波那契堆来代替堆结构,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此外,斐波那契数列也可以用于预测两个素数之间的比值、求解约瑟夫问题和优化拉格朗日积分准则等数学问题。

例如,可以使用斐波那契数列来求解约瑟夫问题,其中约瑟夫问题是一个求解在约瑟夫环中给定位置的最佳排列的问题,其算法如下:(1)确定开始位置为0,即第一次从第0位开始移除人。

c++递归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第n项

c++递归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第n项

C++递归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第n项1.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一个数列,其前两项为0和1,之后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递归的方式来定义,即F(0) = 0,F(1) = 1, F(n) = F(n-1) + F(n-2)(n>=2)。

2. 在C++中,我们可以利用递归的方式来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程序,用于实现这一功能:```c++#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fibonacci(int n) {if (n <= 1) {return n;} else {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int m本人n() {int n;cout << "请输入要输出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cin >> n;cout << "斐波那契数列的第" << n << "项为:" << fibonacci(n) << endl;return 0;}```3.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fibonacci的函数,用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在这个函数中,我们使用了递归的方式来实现计算。

当输入的n小于等于1时,直接返回n;否则,返回fibonacci(n-1) + fibonacci(n-2)。

4. 在主函数m本人n中,我们首先要求用户输入要输出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n,然后调用fibonacci函数来计算并输出结果。

5.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递归是一种非常简洁和优雅的解决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面临性能上的问题。

由于递归的特性,每次调用都会产生一次函数调用和堆栈空间的分配,当计算规模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或性能下降的问题。

朗致 java 算法题

朗致 java 算法题

朗致 java 算法题一、入门级算法题1. 编写一个Java程序,实现两个数的交换。

```javapublic class SwapNumber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5;int b = 10;int temp = a;a = b;b = temp;System.out.println("交换后的结果为:" + "a = " + a + ", b = " + b);}}```2. 编写一个Java程序,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

```javapublic class Fibonacc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 = 10; // 可以修改为需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int[] fibonacci = new int[n];fibonacci[0] = 0;fibonacci[1] = 1;for (int i = 2; i < n; i++) {fibonacci[i] = fibonacci[i-1] + fibonacci[i-2];}System.out.println("斐波那契数列前" + n + "项为:" + fibonacci);}}```二、进阶级算法题1. 编写一个Java程序,实现一个函数,输入一个字符串,返回字符串中所有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后的新字符串。

```javapublic class CapitalizeWord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tr = "this is a sample string";String result = capitalizeWords(str);System.out.println("结果为:" + result);}public static String capitalizeWords(String str)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for (int i = 0; i < str.length(); i++) {String word = str.substring(i, i+1); // 获取单词的首字母字符sb.append(Character.toUpperCase(word)); // 将单词的首字母转为大写并添加到结果中}return sb.toString(); // 返回结果字符串}}```2. 编写一个Java程序,实现一个函数,输入一个二维数组,返回该数组中所有正负号交替出现的小方阵(行数等于列数)。

费氏数列在股市中的应用

费氏数列在股市中的应用

费氏数列在股市中的应用
费氏数列在股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分析中,特别是在寻找
支撑位和阻力位时。

1. 寻找支撑位:支撑位是股价下跌时可能得到支撑的价格水平,也就是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后反弹的可能位置。

费氏数列中的比例关
系可以用来确定支撑位。

例如,假设股价在上升趋势中,当股价回调时,投资者可以通过费氏数列的比例关系来寻找可能的支撑位,即在
前一个上升周期的高点和低点之间的价格水平。

2. 寻找阻力位:阻力位是股价上涨时可能遭遇阻力的价格水平,也就是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盈利回吐的可能位置。

费氏数列中
的比例关系同样可以用来确定阻力位。

例如,假设股价在下降趋势中,当股价上涨时,投资者可以通过费氏数列的比例关系来寻找可能的阻
力位,即在前一个下降周期的高点和低点之间的价格水平。

3. 确定买卖点:通过费氏数列可以确定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股价下跌到费氏数列确定的支撑位时,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股票。

相反,当股价上涨到费氏数列确定的阻力位时,投资者可以考虑卖出股票。

需要注意的是,费氏数列在股市中的应用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一
种分析方法,投资者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和因素来做出决策。

另外,股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用简单的数学
模型来完全描述和预测。

因此,在使用费氏数列进行技术分析时,投
资者需要谨慎并充分考虑风险。

斐波那契数列高精度c++语言程序

斐波那契数列高精度c++语言程序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一个数列,其特点是每一项(从第三项起)都是前两项的和。

即F(n) = F(n-1) + F(n-2),其中表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 项。

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编写高精度的斐波那契数列计算程序对于提高计算机算法的效率和精度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C++语言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其高效的性能和灵活的语法使其成为了编写高性能程序的首选语言之一。

编写斐波那契数列高精度计算程序的C++语言实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高精度的斐波那契数列计算程序。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将采用一种高效的算法,有效地避免了整数溢出和精度丢失的问题,同时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使用C++语言编写高精度斐波那契数列计算程序的必要性斐波那契数列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非常大的计算精度,特别是在金融、密码学和科学计算等领域。

通常情况下,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结果会远远超过C++语言中int或long类型所能表示的范围,因此需要使用高精度的算法和数据类型来实现。

而C++语言提供了丰富的数值计算库和标准模板库(STL),可以方便地实现高精度计算,因此使用C++语言编写高精度斐波那契数列计算程序是非常合适和必要的。

二、选择合适的高精度算法和数据类型在C++语言中,常用的高精度计算方法包括大整数类和高精度浮点数类。

大整数类通常采用数组或链表的方式来存储数字,并提供了加减乘除等一系列基本运算操作,能够实现任意位数的整数运算。

而高精度浮点数类则可以实现任意精度的浮点数运算,适合于要求比较高的科学计算应用。

在编写高精度斐波那契数列计算程序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高精度算法和数据类型。

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大整数类就可以满足对斐波那契数列的高精度计算要求。

三、 C++语言实现高精度斐波那契数列计算程序的基本思路在实现高精度斐波那契数列计算程序时,我们可以采用递归法或迭代法来实现。

java的fel表达式

java的fel表达式

java的fel表达式Java中的FEL(Fast Elk Language)表达式是一种轻量级、简洁的表达式语言,用于在运行时对Java对象进行动态计算和操作。

FEL表达式可以执行一些常见的计算操作,如数学运算、逻辑运算、字符串操作等,也可以通过调用Java对象的方法来进行更复杂的计算和操作。

使用FEL表达式需要先引入相应的依赖库,例如:xml<dependency><groupId>org.easymock</groupId><artifactId>org.easymock</artifactId><version>3.7</version></dependency>下面是一些使用FEL表达式的示例:1. 简单计算表达式:javaimport com.greenpineyu.fel.Expression;import com.greenpineyu.fel.FelEngine;import com.greenpineyu.fel.context.FelContext;FelEngine engine = new FelEngine();Expression expression = pile("1 + 2 * 3");Object result = expression.eval(new FelContext());System.out.println(result); // 输出:72. 访问对象属性和调用对象方法:java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Alice", 25);FelContext context = new FelContext();context.set("person", person);Expression expression = pile(" + \" is \" + person.getAge()");Object result = expression.eval(context);System.out.println(result); // 输出:"Alice is 25"3. 调用Java静态方法:javaFelContext context = new FelContext();context.set("input", "hello world");Expression expression = pile("String.valueOf(input.length())");Object result = expression.eval(context);System.out.println(result); // 输出:114. 定义自定义函数:javaFelContext context = new FelContext();context.setFun("add", new Function() {@Overridepublic Object call(Object[] params) {int sum = 0;for (Object param : params) {if (param instanceof Integer) {sum += (Integer) param;}}return sum;}});Expression expression = pile("add(1, 2, 3)");Object result = expression.eval(context);System.out.println(result); // 输出:6FEL表达式具有简洁灵活的语法,支持丰富的运算和方法调用,可以满足各种动态计算和操作的需求。

java中类似sscanf函数的用法

java中类似sscanf函数的用法

java中类似sscanf函数的用法Java中类似sscanf函数的用法在Java中,类似于C语言中的sscanf函数的功能,我们可以使用java.util.Scanner类来实现。

以下将详细介绍sscanf函数的用法及其相关实例。

1.sscanf函数简介sscanf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从字符串中解析特定格式的数据的功能。

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java.util.Scanner类的next()、nextInt()、nextDouble()等方法来实现类似的功能。

2.sscanf函数的用法Java中的类似函数:- next():从字符串中读取一个字符,直到遇到空白字符(如空格、制表符、换行符等)为止。

- nextInt():从字符串中读取一个整数。

- nextDouble():从字符串中读取一个浮点数。

- nextLine():读取一整行字符串。

示例:```java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input = "123 45.67 hello world";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int num1 = scanner.nextInt();double num2 = scanner.nextDouble();String str = scanner.next();System.out.println("读取到的整数:" + num1);System.out.println("读取到的浮点数:" + num2);System.out.println("读取到的字符串:" + str);scanner.close();}}```3.实例演示以下是一个完整的实例,演示如何使用java.util.Scanner类从字符串中读取整数、浮点数和字符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bonacci為1200年代的歐洲數學家,在他的著作中曾經提到:「若有一隻免子每個月生一隻小免子,一個月後小免子也開始生產。

起初只有一隻免子,一個月後就有兩隻免子,二個月後有三隻免子,三個月後有五隻免子(小免子投入生產)......」。

如果不太理解這個例子的話,舉個圖就知道了,注意新生的小免子需一個月成長期才會投入生產,類似的道理也可以用於植物的生長,這就是Fibonacci數列,一般習慣稱之為費氏數列,例如以下:
依說明,我們可以將費氏數列定義為以下:
fn = fn-1 + fn-2if n > 1
費氏陣列的解法很多,基本上可以使用遞迴解,演算法最簡單,如下:
簡單,但是不實用,因為太慢了,在求每一個費氏數時,都會發生嚴重的重覆計算,也就是遞迴該行( FIB(N-1) + FIB(N-2) ),最差的big-o可以到2的n/2次方,畫張遞迴的樹狀圖就可以知道重覆計算的數有多少了。

可以採取非遞迴的版本,可以將big(o)減至n,演算法如下:
若想要一次列出所有N之前的費氏數,則可以將for迴圈的部份改以陣列,也就是:
費氏陣列並不是使用遞迴來解一定不好,事實上單就執行次數上來說,有一個使用遞迴的演算法可以更快(big(o)是以2為底的Logn值),但是要使用到乘法運算,所以實際上要看所使用的機器而定。

您可以實際使用費氏數列來印證演算法中的那兩條公式,其中f1**2表示f1的平方;若將遞迴的樹狀圖畫出來,就像這樣:
另外費氏數列還有公式解,導證方式就不提了:
您說,如果免子不只生一隻小免子的話怎麼辦?像這種問題,我們可以將費氏數列加以擴充,稱之為擴充費氏數列:
fn = X * fn-1 + Y * fn-2 if n > 1
fn = 1if n = 0, 1
當X、Y等於1時,自然就是一般的費氏數列了。

想瞭解費氏數列與自然界神奇的關係,可以造訪這個網頁。

C
Jav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